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0327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中医称之为感冒,流行病学,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 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病因 诱因,70%-80%有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感染,受凉、淋雨和过度疲劳全身或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老幼体弱或有呼吸道疾病,病理,鼻腔及咽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后,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大量脓性分泌物。,临床表现,急性鼻炎(上呼吸道卡他)急性咽炎、喉炎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鼻咽部卡它症状和体征,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

2、稠。可伴咽痛。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病毒性咽炎,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 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咽结膜热,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病毒性喉炎,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

3、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辅助检查,血象: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诊断,临床表现、流行情况,特别是鼻咽部症状和体征,常可对急性上感作出诊断。,鉴别诊断,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h痊愈。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

4、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流行性感冒,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 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中医治疗为常用措施,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止痛类药物。降温:39以上高热可采用下列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 (2)药物降温。 进食及睡前滴鼻药婴儿忌用油剂滴鼻,恐吸入下呼吸道而致类脂性肺炎。年长儿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时,可用淡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朵贝氏溶液)漱口。 吗啉胍对流感病毒和呼吸

5、道病毒有一定疗效。阿糖腺苷对腺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利福平能选择性抑制病毒RNA聚合酶,对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有一定的疗效。聚肌胞可使人体产生干扰素,能抑制病毒的繁殖。 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治感冒的三大误区,1、治必输液:只要一感冒发烧,到医院必挂上吊瓶。儿童普通上感只要不脱水,原则是能口服尽量口服,否则易产生诸如血管炎等并发症,大量液体还会对儿童幼小的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2、治必激素: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但有些医生为了退热快,几乎发热就使用,还显得医术高超,但激素的副作用很

6、多,特别是对儿童,可以引起肥胖(病理性)、骨质疏松等,对发育期儿童来说弊大于利,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3、治必抗菌:诸多发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众所周知抗菌素对病毒无能为力,现在世界上对病毒有明显效果的药几乎没有。即就是细菌感染也应作细菌敏感试验后才能使用相当的抗菌素。但现在诸多医生为了某些目的一治就上消炎药,而且开始就是“菌必治”,“复达欣”等强力广谱抗菌素,不但少能起到作用,加重了家属的经济负担,还易引起儿童体内正常的菌群失调,产生众多隐患。更可怕的是,一旦用了如此强烈的药,病菌一旦产生耐药性,以后使用较温和的药很难达到疗效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平时不

7、要穿着过多,气温变化时应增减衣服;(3)避免与患者接触,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可戴口罩或服用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药预防;(4)及时治疗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如营养不良、锌缺乏、维生素A缺乏、佝偻病。,中医感冒的临床诊断,1根据气候突然变化,有伤风受凉,淋雨冒风的经过,或时行感冒正流行之际。 2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病程3-7天,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3典型的肺卫症状,初起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语声重浊或声嘶,恶风,恶寒,头痛等。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部分患者病及脾胃,而兼有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4四季皆有,以冬春季为

8、多见,中医【鉴别诊断】,1外感咳嗽 当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咳嗽时,易与外感咳嗽相混,其鉴别应以主症为主,若发热恶寒症状突出者,按感冒论治;咳嗽吐痰,甚则喘息症状突出者,辨为外感咳嗽病证。2。外感头痛 当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头痛时,易与外感头痛相混,其鉴别应以主症为主,若发热恶寒症状突出者,按感冒论治;若头痛明显,以其为主要痛苦者,应辨为外感头痛病证。3风温肺病 感冒与早期风温肺病都有肺卫方面的症状,但感冒一般病情轻微,发热不高或不发热,病势少有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病程较短。而风温肺病其病情较重,咳嗽较甚,或咳则胸痛,甚或咳铁锈色痰,必有发热,甚至高热寒战,服解表药后热虽暂减,但旋即又起,

9、多有传变,由卫而气,人营人血,甚则神昏、谵妄、惊厥等。4鼻渊 感冒与鼻渊均可见鼻塞流涕,或伴头痛等症。但鼻渊多流浊涕腥臭,感冒一般多流清涕,并无腥臭味;鼻渊眉额骨处胀痛、压痛明显,一般无恶寒发热,感冒寒热表证明显,头痛范围不限于前额或眉骨处;鼻渊病程漫长,反复发作,不易断根,感冒愈后不再遗留鼻塞、流腥臭浊涕等症状。,辨证论治 1风寒感冒,风寒感冒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本方以荆芥、防风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解表疏风;羌活、独活散寒除湿,为治肢体疼痛之要药;川芎活血散

10、风止头痛;枳壳、前胡、桔梗宣肺利气;茯苓、甘草化痰和中。风寒重,恶寒甚者,加麻黄、桂枝,头痛加白芷,项背强痛加葛根;风寒夹湿,身热不扬,身重苔腻,脉濡者,用羌活胜湿汤加减;风寒兼气滞,胸闷呕恶者,用香苏散加减;表寒兼里热,又称“寒包火”,发热恶寒,鼻塞声重,周身酸痛,无汗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或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解表清里,用双解汤加减。风寒感冒可用成药如午时茶、通宣理肺丸等,轻证亦可用生姜10克,红糖适量,煎水服用。,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

11、、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归经】太阳经 【出处】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 【近似方剂】麻黄汤(相对更适合寒冷地区或素体壮健者) 人参败毒散 藿香正气散(表里同治,相对而言荆防败毒散重在治表) 【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 【禁忌】虚人感冒适用,素体实热者不适用 【歌诀】人参败毒草苓芎 羌独柴前枳桔同 生姜薄荷煎汤服 祛寒除湿功效宏 若需消散疮毒肿 去参加入荆防风。,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方名】羌活胜湿汤(利湿之剂) 【来源】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羌活、独活酒洗

12、、藁本酒洗、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川芎二分,酒洗、蔓荆子三分,碎、生姜三片 【用法】上(口父)咀,清水二杯,煎至一杯,去滓,食后温服,缓取微似汗。 【歌诀】羌活胜湿羌独用,芎藁蔓荆草防风,寒湿在表头身重 ,发表祛湿效力雄。 【主治】治湿气在表,头痛头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尽痛,微热昏倦。 【加减】如身重腰中沉沉然,中有寒湿也,加酒洗防己、附子。 【变化方】 (1)本方除独活、蔓荆、川芎、甘草,加升麻、苍术。名羌活除湿汤, 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 (2)本方除川芎,加黄耆、当归、苍术、升麻,名升阳除湿汤,治水疝肿大, 阴汗不绝。再加麦芽、神曲、猪苓、泽泻,除当归、黄耆,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 香附(120克) 紫苏叶(120克) 炙甘草(30克) 陈皮(60克)【功用】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主治】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本方多用于胃肠型感冒属感受风寒兼气机郁滞者。)【用法】 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二钱(6克),入盐点服)【禁忌】 斟酌。【方解】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内兼气滞之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与一般表证无异。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则为气郁湿滞之象。但此证舌苔薄白而不腻,显然偏于气郁。风

14、寒在表,不用发散之品则表证不解;气郁于里,不用理气之药则气滞不除。惟有解表与理气并行,方为两全之法。方中苏叶辛温,归肺、脾二经,发表散寒,理气宽中,一药而兼两用,切中病机,为君药。香附辛苦甘平,行气开郁,为臣药。君臣相合,苏叶得香附之助,则调畅气机之功益著;香附借苏叶之升散,则能上行外达以祛邪。此即李时珍所谓香附生用“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得紫苏、葱白则能解散邪气。”(本草纲目卷14)胸脘痞闷,虽缘于气郁,亦与湿滞有关,故佐用理气燥湿之陈皮,一则协君臣行气滞以畅气机,二则化湿浊以行津液。甘草健脾和中,与香附、陈皮相配,使。行气而不致耗气,并调和药性,是佐药兼使药之用。如此配伍,使表邪解则寒热除

15、,气机畅则痞闷消,双解汤,方剂名称 表里双解汤 药物组成 薄荷6g,荆芥3g,桑皮9g,银花18g,酒黄芩12g,石膏12g,酒大黄6g,赤芍9g,牡丹皮6g 方歌:大黄黄芩用酒炒 薄桑银荆加石膏 赤芍再请牡丹皮 表里双解功劳高,2风热感冒(时行感冒),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喷嚏,流稠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银翘散。本方以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兼以清热解毒;薄荷、荆芥、淡豆豉疏风解表,透热外出;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祛痰,利咽散结;竹叶、芦根甘凉轻清,清热生津止渴。发热甚者,加黄芩、石膏、大青叶清热;头痛重者,加桑叶、菊花、蔓

16、荆子清利头目;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玄参利咽解毒;咳嗽痰黄者,加黄芩、知母、浙贝母、杏仁、瓜蒌壳清肺化痰;口渴重者,重用芦根,加花粉、知母清热生津。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生,寒战高热,全身酸痛,酸软无力,或有化热传变之势,重在清热解毒,方中加大青叶、板蓝根、蚤休、贯众、石膏等。风热感冒可用成药银翘解毒片(丸)、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等。时行感冒用板蓝根冲剂等。,【方名】 银翘散 【别名】银翘解毒散,【出处】 温病条辨卷一。 【分类】 解表剂-辛凉解表 【组成】 连翘一两(30克) 银花一两(30克) 苦桔梗六钱(18克) 薄荷六钱(18克) 竹叶四钱(12克) 生甘草五钱(15克) 芥穗四钱(

17、12克) 淡豆豉五钱(15克) 牛蒡子六钱(18克) 【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人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加入芦根适量,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方歌】 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方剂速记法】荷牛豉草,连根梗叶花穗(想象: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全吃了)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化裁】 若胸膈闷者,加藿香3钱,郁金3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清热生津);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

18、清热解毒);衄者,去荆芥、豆豉(因其辛温发散而动血),加白茅根9克,侧柏炭9克,栀子炭9克,清热凉血以止衄;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3暑湿感冒,症状:发生于夏季,面垢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本方以香薷发汗解表;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厚朴、扁豆和中化湿。暑热偏盛,加黄连、青蒿、鲜荷叶、鲜芦根清暑泄热;湿困卫表,身重少汗恶风,加清豆卷、藿香

19、、佩兰芳香化湿宣表;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热利湿。暑湿感冒或感冒而兼见中焦诸症者,可用成药藿香正气丸(片、水、软胶囊)等。,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辩 【方剂速记法】银香连豆厚朴(想象:尹香莲逗厚朴;解:银花 香薷 连翘 扁豆花 厚朴) 【组成】香薷6克(二钱),银花9克(三钱),鲜扁豆花9克(三钱),厚朴6克(二钱),连翘6克(二钱)。 【用法】水煎服(水五杯,煮取两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初起,复感风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心烦而赤,口渴,苔白,脉右洪大左反小者。 【对比】香薷散与新加香薷饮,两者均以辛温之香薷、厚

20、朴祛暑解表,散寒化湿。但香薷散药性偏温,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必见恶寒无汗者;而新加香薷饮则药性偏凉,主治暑温兼湿,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是当有别 【方歌】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散用朴扁豆,祛暑和中湿邪消。,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30g)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苦桔梗各二两(各60g) 藿香去土,三两(90g) 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散剂,每服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

21、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证。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为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之法。方中藿香为君,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

22、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感受山岚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表邪偏重

23、,寒热无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兼气滞脘腹胀痛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4使用注意 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体虚感冒,年老或体质素虚,或病后,产后体弱,气虚阴亏,卫外不固,容易反复感冒,或感冒后缠绵不愈,其证治与常人感冒不同。气虚感冒素体气虚者易反复感冒,感冒则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汗出,倦怠乏力,气短,咳嗽咯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治法为益气解表,方用参苏饮加减。药物以人参、茯苓、甘草益气以祛邪;苏叶、葛根疏风解表;半夏、

24、陈皮、桔梗、前胡宣肺理气、化痰止咳;木香、枳壳理气调中;姜、枣调和营卫。表虚自汗者,加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气虚甚而表证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解表。凡气虚易于感冒者,可常服玉屏风散,增强固表卫外功能,以防感冒。阴虚感冒阴虚津亏,感受外邪,津液不能作汗外出,微恶风寒,少汗,身热,手足心热,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为滋阴解表,方用加减葳蕤汤加减。方中以白薇清热和阴,玉竹滋阴助汗;葱白、薄荷、桔梗、豆豉疏表散风;甘草、大枣甘润和中。阴伤明显,口渴心烦者,加沙参、麦冬、黄连、天花粉清润生津除烦。,参苏饮,组成:人参、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干葛、紫苏、前胡

25、、木香、桔梗、生姜、大枣 歌诀: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趣记:“二陈”姐跟参叔只撬钱箱 对照:“二陈”桔根参苏枳壳前香 主治:1.治外感内伤,发热头痛,呕逆咳嗽,痰塞中焦,眩运嘈烦,伤风泄泻。 2.及伤寒汗已,发热不止。 加减:(1)外感多者去枣,加葱白。 (2)肺中有火,去人参,加杏仁桑白皮。 (3)泄泻加白术扁豆莲肉。 归经:此手足太阴药也。 方义: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 橘半除痰止呕;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变化方:本方去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姜枣煎,名芎苏饮,治伤风寒,外有发热 头痛恶寒, 内

26、有咳嗽吐痰气涌。,补中益气汤,【来源】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 【组成】黄芪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 【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加减】病甚劳役、热甚者,黄芪加至3克,咳嗽者,去人参;腹中痛者,加白芍药1.5克、炙甘草1.5克;若恶热喜寒而腹痛者;再加黄芩0.60.9克;恶寒冷痛,加桂心0.30.9克;头痛,加蔓荆子0.60.9克;痛甚者加川芎0.6克;顶痛、脑痛,加藁

27、本0.91.5克。 【禁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歌诀: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玉屏风散丹溪心法,组成防风1两(30克), 黄芪2两(60克,蜜炙), 白术2两(60克)。 功效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上(口服)咀。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类别补益类,加减葳蕤汤,方组趣味记忆 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 【组成】生葳蕤69克 生葱白23枚 桔梗34.5克 东白薇1.53克 淡豆豉912克 苏薄荷34.5克 炙草1.5克 红枣2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发汗, 【主治】阴虚之体,感受外邪,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干,痰稠难出,无汗或有汗不多,口渴心烦,舌赤脉数者。 【方论】方中生葳蕤滋阴润燥为君;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疏风散热为臣;白薇苦咸泄降为佐;甘草、大枣甘润增液,以助生藏蕤之滋阴润燥为使。为阴虚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之要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