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0589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2022/12/30,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一般指在常用剂量情况下,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导致机体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或不利的反应。亦称副作用、副反应。,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 ADEs) 指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任何不良医学情况,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异常以及死亡等。 可由药物引起,亦可由固有疾病或新并发症引起。这一概念多用于药物临床评价。,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2022/10/2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不良反应(advers,3,2022/12/30,不良反

2、应累及的部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血液系统(Hematologic)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肾脏/泌尿生殖系统(Renal/Genitourinary)感觉器官(Sensory)神经病变(Neuropathy)听觉(Auditory)皮肤(Dermatologic)尤其是各种可见的皮损或皮疹消化系统(Gastrointestinal)代谢系统(Metabolic),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2022/10/2不良反应累及的部位中枢神经系统(Cent,4,2022/12/30,年龄(老人和婴幼儿)多种药物同时使用(Multiple medic

3、ations)病情复杂药物的处方、使用或监测失当器官功能不全生理状态改变(Altered physiology)既往ARDs病史(Prior history of ADRs)给药剂量及其疗程遗传倾向(Genetic predisposition),ADR 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2022/10/2年龄(老人和婴幼儿)ADR 的危险因素抗,5,2022/12/30,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发生率的估计值因研究方法、人群以及ADR的定义而异。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第46位主要原因*严重ADRs占6.7%*。占所有住院原因的0.3% 7%。每年使直接住院费用增加15.640亿美元。30%60% 可

4、预防。* Lazarou J. JAMA. 1998;279:1200-1205.,ADRs的流行病学(USA),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52022/10/2发病率和病死率高。ADRs的流行病学(U,6,2022/12/30,各类药物所致ADRs的比例,Adapted From: http:/www.vh.org/adult/provider/pharmacyservices/PTNews/2003/may.html,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62022/10/2各类药物所致ADRs的比例Adapted,7,2022/12/30,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后遗

5、反应等耐药性亦有将细菌产生耐药性列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者,但耐药性发生是药物与细菌间而非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尽管不列入不良反应,但牢记抗菌药物滥用对机体和群体的危害。,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72022/10/2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包,8,2022/12/30,第一部分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定义:生理、生化等功能异常组织、器官等病理改变与剂量、疗程相关。表现:肾、神经系统、肝、血液、胃肠道、给药局部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82022/10/2第一部分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最常见的不,9,2022/12/30,肾脏,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肾毒性常见。表现:轻重

6、不一,蛋白尿、管型尿肾功能不全。相关因素:损害程度与剂量及疗程相关。出现时间:一般于给药3-6d后发生,停药后5d内消失或逐渐恢复。药物:氨基糖苷类、糖肽类、两性霉素B、多粘菌素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 磺胺药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92022/10/2肾脏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肾毒性常见,10,2022/12/30,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头晕、失眠、烦燥、焦 虑、幻听幻视、忧郁、定向力丧失、肌阵挛、癫痫、惊厥、昏迷等。机制:直接刺激、GABA受体竞争性抑制。危险因素:常出现于用药剂量大、肾功能不全、合并CNS基础疾病者、鞘内注射或脑室内注射。药物: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

7、亚胺培南、异烟肼、氯霉素。,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02022/10/2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1,2022/12/30,精神症状,表现:幻视、幻听、定向力丧失、失眠、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精神失常。危险因素:尤其常见于肾功能减退而药物未减量或原有CNS病变者。药物:氟喹诺酮类、氯霉素、青霉素、异烟肼等。,近年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该类药物引起的精神症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12022/10/2精神症状表现:近年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12,2022/12/30,第八对脑神经损害,发生机制: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较高,引起一系列生化和组织学反应,主要

8、病变在柯蒂器和周围迷路感觉上皮。表现:耳蜗损害:耳饱满感、耳鸣耳聋(高频)前庭损害:眩晕、头痛平衡失调药物: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多粘菌素类、米诺环素等耳膜穿孔者局部滴入多粘菌素类、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也可引起听力下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22022/10/2第八对脑神经损害发生机制:抗菌药物的不,13,2022/12/30,视神经损害,多见于较长期和较大量应用。表现: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甚至失明。药物:氯霉素、乙胺丁醇、链霉素、磺胺药、四环素、伏立康唑等。,伏立康唑:大约30%的用药者曾出现视觉改变或增强、视力模糊、色觉改变或畏光。视觉障碍通常为轻度,罕有导致停药者。视觉

9、障碍可能与较高浓度的血药浓度和/或剂量有关,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这种改变在疗程超过29天后不再进展,并且停药后可以完全恢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32022/10/2视神经损害多见于较长期和较大量应用。伏,14,2022/12/30,神经肌肉接头阻滞,表现: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周围血管性血压下降呼吸肌麻痹 机制:与钙离子竞争结合部位,乙酰胆碱释放受阻。药物: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类、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危险因素:常见于大剂量快速滴注、胸腹腔内局部应用时,合用乙醚、肌松剂、老年、重症肌无力及肾功能不全者尤易发生。解救:钙剂及新斯的明可改善症状,但多粘菌素类引起的呼吸抑制,防治措施以人

10、工呼吸为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42022/10/2神经肌肉接头阻滞表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15,2022/12/30,周围神经炎,表现:口唇及手足麻木,头昏、面及头部麻木四肢肌力减退。药物: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异烟肼、 乙胺丁醇、硝基呋喃类、氟喹诺酮类等。机制: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等可能系药物与钙离子螯合所致。异烟肼和乙胺丁醇可因维生素B6缺乏而导致周围神经炎。呋喃类所致者主要见于较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患者。,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52022/10/2周围神经炎表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6,2022/12/30,肝脏,肝脏为主要代谢器官,许多药物可引起肝损害。发生机制:中毒,主要由药

11、物代谢物引起;过敏,与剂量大小无关,但剂量大者较易发生;药物对代谢酶的影响。表现:轻重不一,恶心、纳差、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有或无症状)药物:四环素类、红霉素酯化物、酮康唑、磺胺药、抗结核药(INH、RIF、PAS、PZA等)、氯霉素、两性霉素B、氟喹诺酮类(曲伐沙星)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62022/10/2肝脏肝脏为主要代谢器官,许多药物可引起,17,2022/12/30,血液系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氯霉素、 内酰胺类、磺胺药、氟胞嘧啶、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两性霉素B等。贫血氯霉素、两性霉素B、 内酰胺类、磺胺药、呋喃类等。凝血机制异常头孢哌酮、头孢孟多、拉氧头孢、青霉素(G)

12、、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72022/10/2血液系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抗菌药物的不,18,2022/12/30,N-甲基硫化四氮唑,拉氧头孢,头孢哌酮,头孢孟多,头孢替坦,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82022/10/2N-甲基硫化四氮唑拉氧头孢头孢哌酮头孢,19,2022/12/30,胃肠道,表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等。多数口服药物或注射后胆汁浓度高药物: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药、氟喹诺酮类等。机制:化学刺激肠道菌群失调,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92022/10/2胃肠道表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0,2022/12/30,局部,肌注局部疼痛、硬结青霉素钾

13、盐、林可霉素类静脉炎红霉素乳糖酸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注射剂吸入药物上呼吸道刺激氨基糖苷类、 两性霉素B,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02022/10/2局部肌注局部疼痛、硬结抗菌药物的不良反,21,2022/12/30,其他毒性反应,骨骼、牙齿损害:四环素,氟喹诺酮类 灰婴综合征:氯霉素不纯制剂的发热反应:两性霉素B心脏损害: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 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以青霉素治疗梅毒、回归热等时,有时可使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加剧,此即所谓“赫氏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其发生机制为病灶消失过快,但组织修复却嫌过迟,或修复的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内毒素引起的“治疗休克”:氯霉素伤

14、寒四环素、氯霉素布鲁菌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糖代谢紊乱:加替沙星等部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12022/10/2其他毒性反应骨骼、牙齿损害:四环素,氟,22,2022/12/30,第二部分 变态反应,皮疹 (最常见)过敏性休克(最严重)药物热(最容易混淆)血清病型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接触性皮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22022/10/2第二部分 变态反应皮疹 (最常见)抗,23,2022/12/30,过敏性休克,药物:青霉素最常见,氨基糖苷类。发生常极为迅速,多数在给药后30min内发生。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喉头阻塞感、呼吸窘迫等。微循环障碍症状

15、:苍白、冷汗、脉细、血压下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抽搐、意识丧失等。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等。机制:型变态反应。防治:用药前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青霉素皮试首剂青霉素后观察30min就地抢救肾上腺素首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32022/10/2过敏性休克药物: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4,2022/12/30,皮疹,药物:各类抗菌药均可引起,以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磺胺药多见。表现:各种皮疹均可出现。以荨麻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多见。也可出现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表现。一般持续5-10天,或停药后1-3天内迅速退清。处理:轻型皮疹必须继续用药者可在适当措施(抗

16、组胺、激素)下严密观察。如皮疹继续发展,并伴其他变态反应及发热者应即停药,并加强抗过敏治疗。,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42022/10/2皮疹药物: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5,2022/12/30,剥脱性皮炎,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湿疹样皮疹,接触性皮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52022/10/2剥脱性皮炎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湿疹,26,2022/12/30,磺胺药所致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TEN),于给药后714d出现的非荨麻疹样皮疹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TEN) 发生率为1/10001/3000任何患者均应停药并避免再次使

17、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62022/10/2磺胺药所致Stevens-Johnso,27,2022/12/30,药物热,各种药物均可引起。潜伏期:一般712d。表现:感染控制后,体温下降后又再上升。原感染所致发热未控制,用药后体温更高。患者虽有高热,但一般情况良好。伴发其他变态反应如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等。停药后热度迅速下降或消退。处理:停药后23d内大多可以退热。,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72022/10/2药物热各种药物均可引起。抗菌药物的不良,28,2022/12/30,血清病样反应,机制:型变态反应多见于应用青霉素者。表现:发热、关节痛、荨麻疹、淋巴结肿大、腹痛、蛋白尿、

18、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处理:一般程度较轻,停药即可,无需特殊处理。除并发喉头水肿或脑部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者外。,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82022/10/2血清病样反应机制: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9,2022/12/30,其他变态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波及呼吸系统或脑部时可危及生命,多数由青霉素引起,属III型变态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多与其他变态反应如血清病样反应、药物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等同时出现,少数可单独发生。接触性皮炎:与链霉素、青霉素等抗菌药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一般于接触后312月内发生。光敏反应:见于应用四环素类、司氟沙星、洛美沙星等药物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日光灼伤。,抗菌药物的不

19、良反应,292022/10/2其他变态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波及呼吸系,30,2022/12/30,关于变态反应的几个重要问题,青霉素皮试液应为青霉素G 或青霉噻唑-多赖氨酸。青霉素皮试仅预测I型变态反应 。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皮试意义未获肯定。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交叉过敏发生率10%。青霉素皮试阳性或非严重过敏反应者,在确有指征并严密观察下可以应用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02022/10/2关于变态反应的几个重要问题青霉素皮试液,31,2022/12/30,青霉素过敏史患者中头孢菌素应用结果以及青霉素皮试评价,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12022/10/2青霉素过敏史患者中头孢菌素应用结果以

20、及,32,2022/12/30,第三节 二重感染,定义: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感染。感染部位:口腔及消化道、肺部、尿路、血流等。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葡萄球菌属等。病原菌常呈多重耐药。易感人群: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者,有严重原发病者,大手术后,婴儿以及老年人。预后:病死率高!,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22022/10/2第三节 二重感染定义:抗菌药物的,33,2022/12/30,口腔感染、白念珠菌肠炎,病原菌:主要为白念珠菌。表现:鹅口疮,水样便或粘液便。治疗:制霉菌素甘油悬液涂口腔口服制霉菌素或氟康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32022/10/2口腔感染、白念珠菌肠炎

21、病原菌:抗菌药物,34,2022/12/30,鹅口疮上颚假膜,喉声带念珠菌病,念珠菌性舌炎,念珠菌性舌炎口角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42022/10/2鹅口疮上颚假膜喉声带念珠菌病念珠菌性舌,35,2022/12/30,念珠菌性食管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52022/10/2念珠菌性食管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6,2022/12/30,假膜性肠炎,使用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克林霉素者发生率高。表现:大量水泻,含粘液、血,少数有斑块状假膜排出。伴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重症患者有失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等。病死率约30%。病原菌:艰难梭菌治疗:甲硝唑、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口服疗程7-10d

22、。,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62022/10/2假膜性肠炎使用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克林,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培训课件,38,2022/12/30,肺炎病原菌: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真菌(如白念珠菌、曲霉);其次: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82022/10/2肺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9,2022/12/30,尿路感染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肠球菌、金葡菌等。菌落计数:多在105 cfu/ml以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92022/10/2尿路感染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0,2022

23、/12/30,常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02022/10/2常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抗菌药常见少,41,2022/12/30,常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12022/10/2常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抗菌药常见少,42,2022/12/30,第四节 不良反应的防治,对待不良反应的恰当态度不纵:不漏掉 “坏药”,以免雪上加霜。不枉:不冤枉 “好药” ,以免作茧自缚。不怕:不庸人自扰,以免因噎废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22022/10/2第四节 不良反应的防治对待不良反应,43,2022/12/30,不良事件的处理,正确判断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因果关

24、系:正确判断是恰当处理的前提是否由药物引起何药引起是否与给药方案有关,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32022/10/2不良事件的处理正确判断不良事件与药物的,44,2022/12/30,药物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判断依据,时间相关性实验室依据理论可能既往报道重复试验相应的处理是否有效,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42022/10/2药物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判断依据时间相关,45,2022/12/30,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52022/10/2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肯定有关不良反应,46,2022/12/30,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1严格

25、把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减少用药种类,May FE. Clin Pharmacol Ther 1977;22:322-8,ADR Frequency by Drug Use,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62022/10/2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1严格把握抗菌,47,2022/12/30,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2熟悉药物主要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生理、病理给药,对高危人群予特别考虑,如:在婴幼儿、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减量或避免应用肾功能损害药物。孕妇、乳妇和婴幼儿不宜应用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有癫痫病史者不宜选用亚胺培南及喹诺酮类。18岁以下儿童以及心电图QT间期延长患者,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传染性

26、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避免选用氨苄西林。,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72022/10/2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2熟悉药物主要,48,2022/12/30,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3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尽量避免加重不良反应的联合用药,如:两性霉素B与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与第一代头孢菌素 通过联合用药减轻不良反应,如:应用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孟多时补充Vit K1应用磺胺药时加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82022/10/2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3充分考虑药物,49,2022/12/30,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4注意给药的每一环节:青霉素类药物即冲即用,减少代谢产物致变态反

27、应。红霉素或大剂量青霉素钾盐予较多溶液稀释。氨基糖苷类药物每日一次给药。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酰胺类滴速宜慢。避免鞘内、脑室内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492022/10/2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4注意给药的每,50,2022/12/30,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5. 密切观察有无不良事件发生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其他生化指标治疗药物监测(TDM)EKG等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502022/10/2预防不良反应的5点原则5. 密切观察有,51,2022/12/30,Thank you!,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512022/10/2Thank you!抗菌药物的不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