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0647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测量黑板上证书的宽度测量数字为什么相差很大? 长度的单位 1dm=10cm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常见:米(m)、厘米(cm) 1m=100cm其他常见:千米(km)、毫米(mm) 微米(m)、纳米(nm) 1千米=1公里,一、长度的测量,测量黑板上证书的宽度一,古代的长度单位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 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

2、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一、长度的测量,古代的长度单位一、长度的测量,英制长 度单位换算表 1 英 寸 2.5400 厘 米 1 英 尺 12 英 寸 0.3048 米 1 码 3 英 尺 0.9144 米 1 英 里 1760 码 1.6093 千 米,一、长度的测量,英制长 度单位换算表 一、长度的测量,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3、),一、长度的测量,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一、长度,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 km=1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m=0.000001 m=10-6 m; 1 nm=0.000000001 m=10-9 m,一、长度的测量,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一、长度的测量,人身体中的刻度尺,一、长度的测量,1cm人身体中的刻度尺一、长度的测量,

4、小练习,1、1km=( )m 1m=( )cm=( )mm 1m =( )m= ( )nm 2、3.5cm=( )dm 2.45dm=( )mm3、用指数表示 2000m=( )m 483dm=( )mm,小练习1、1km=( )m 1m=,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单位,零刻度线,量程(测量范围)08cm,分度值,一、长度的测量,单位零刻度线量程(测量范围)08cm分度值一、长度的测量,常用的测量工具,一、长度的测量,直尺,三角尺,卷尺,常用的测量工具一、长度的测量直尺三角尺卷尺,一、长度的测量,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一、长度的测量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三帆中

5、学,正确使用刻度尺:认:单位、量程、分度值 和零刻度线;,一、长度的测量,cm,单位,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减去“零点”前的数字。,cm,三帆中学正确使用刻度尺:一、长度的测量cm单位量程零刻度线分,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一、长度的测量,厚的直尺,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一、长度的测量,薄的直尺,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

6、物,看: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一、长度的测量,看: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一、长度的测量0 cm 1,一、长度的测量,读:除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记: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准确值:4.6cm 估计值:0.01cm分度值:1mm(0.1cm) 测量值:4.61cm,一、长度的测量读:除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姚明的身高为2.27( )=227( );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课桌的高度约( );珠穆朗玛峰高约 8 844.43( );一层楼房高约 30( );头发丝直径约 0.07( )。,m,cm,m,80cm,m

7、,dm,mm,小练习,m cm m 80cm m dm mm 小练习,小练习, 7.2cm 6.85cm 48.3mm,写出准确值、估计值、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长度:,2.77 cm,7 cm 0.2cm 1cm,6.8cm 0.05cm 1mm,48mm 0.3mm 1mm,小练习 7.2cm 6.85c,小练习,读出长度:,1.59 cm,1.6 cm,小练习读出长度:1.59 cm1.6 cm,小练习,3.80 cm,小练习3.80 cm,一、长度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问题来了(3)测量硬币的直径(1)手腕的围度(,一、长度的测量,(1)化曲为直 适用于测量曲线,一、长度的测量(1)化

8、曲为直,一、长度的测量,(2)累计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等,一、长度的测量(2)累计,一、长度的测量,(3)组合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一、长度的测量(3)组合法,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间有差别,这就是误差。(一般来说,真实值仅是一个理想概念,是难以做到的)(2)产生原因: 实验仪器 测量方法 实验人员,一、长度的测量,误差一、长度的测量,(3)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注意:平均值的小数位数与测量值相同);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越精密的仪器越好?) 改进测量方法。注意:误差是不能消除的,但应尽量地减小误差,一、长度的测量,(3)减小误差的方法一、长度的测量,(4

9、)误差与错误: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一、长度的测量,(4)误差与错误:一、长度的测量,提问:怎么判断谁跑得快?,二、时间的测量,提问:怎么判断谁跑得快?二、时间的测量,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小时(h)、分钟(min)、秒(s)1h=60min;1min=60s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小资料:1967年的国际计量大会规定,铯133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铯原子钟的精确度非常高,大约每百万年只有1s的误差。,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小资料:196

10、7年的国际计量大会,二、时间的测量,2、时间的测量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计时仪器来测量时间。,二、时间的测量2、时间的测量,二、时间的测量,2、时间的测量现在常使用钟、停表(秒表)等。,电子停表,机械停表(秒表),二、时间的测量2、时间的测量电子停表机械停表(秒表),二、时间的测量,用停表测时间开启、停止、读数、归零: 第一次:使用前,进行调节,使秒针指在“0”处。 按动秒针控制按钮开始计时。 第二次:计时结束时,要按动按钮,这时秒针会停在最后计时处,就可以读出时间值。 第三次:读数后,按动按钮,指针复位,归零。,二、时间的测量用停表测时间,学生分组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1)练习使用停表;(2)用停表测量你 脉搏跳动10次所用 的时间是 s; 1min内你的脉搏的 次数是 次。,学生分组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1)练习使用停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