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0725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一、弗洛伊德的生平,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1、无意识概念和心理动力观,欧洲近代学 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2 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背景近代物理学生物学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第二节 以无意识原欲未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一、人格结构说的发展过程,前期:两部人格结构观-无意识、 前意识、意识,后期:三部人格结构观本我、 自我、超我,一、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组成成分: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特点: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意识,概念:能够

2、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组成成分:前意识位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由不能即时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作用:检查作用,不允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把它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前意识,概念:无意识是人格的最深层部分,是指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但已受到压制的心理活动。主要成分: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的道德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无意识,意识和前意识属于同一个系统,有区别,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无意识与前意识

3、不属于同一个系统,无意识的东西受检查作用不能进入意识领域。,关系,催眠做梦日常生活中的失误灵感、直觉心身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有效性,无意识的真实性,1.本我 A.无意识与本我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B.特点:最难接近、最有力C.组成: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D.作用:躯体能力转化为精神能力,贮存起来并提供给自我和超我。E.目标:追求快乐,遵循“快乐原则”F.本我满足欲望、获得快乐的方式: a.反射动作 b.想象现实:原始过程,二、本我、自我、超我,A.概念:人格中最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B.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本我给自我提供能量,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C.自我办事原则

4、:现实原则D.自我作用:继发过程-根据现实情况满足本我的要求,自我,A.超我: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是道德的化身B.成分:自我理想&良心C.办事原则:道德原则D.作用: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求限制奔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超我,三部人格结构理论,2.人格的发展,本能,前期:,1、生存本能 2、性本能,后期:,1.生本能:生存本能和性本能2.死本能:有机体返回自己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本能具有的能力桑纳托斯:死本能对应的能量,是一种破坏力。 a.对内表现 b.对外表现埃罗斯:生本能对应的能量,代表爱情和创造力,本我欲求 自我的决定和行动 超我的限制 食欲 去食品市场 偷吃别

5、人东西是犯罪 憎恨父亲 离家出走 仇恨父亲是罪过 求生欲望 神经症 逃避战场是胆小鬼,人格结构内部动力过程导致外显行为示意图,平衡 不平衡 心理焦虑 冲突 人格分裂与精神障碍,三 冲突、焦虑与防御机制,1.现实焦虑 2.神经质焦虑 3.道德焦虑,焦虑,共同点:1、自我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 2、否定、歪曲和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 脱离的特点,自我防御机制,几种自我防御机制,1、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它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A、压制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和原始欲望B、压制后天中的痛苦经验和不良欲望,2.否认:伴随痛苦产生,是为了减轻痛苦的一种保护性机制。通过痛苦,人不

6、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带来痛苦的现实情况。,3.投射: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它们投射给别人,看成是别人有的东西。,4.反向作用: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来减轻焦虑的办法。,5.合理化: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和内心想要却未能得到等痛苦经历编一个似乎合理、自己能接受的解释。,6. 本我中聚集的大量能量总是力图通过各种渠道发泄出来,而满足本能欲望、发泄能量的直接方式往往为超我的道德规范或现实要求所不容,因此会遭到自我和超我的抵制与压抑。,替代:受抵制的力必多能量转换对象和改变方向,企图 以间接的方式发泄出来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升华:力必多发泄的直接与原始的方式是被社会赞许的

7、、高尚的间接方式所替代。,第三节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一、性、力必多、动欲区1.性:广义直接的生殖活动+与间接方式发泄性冲动的 活动,它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即力必多。 狭义生殖活动,2.婴儿的性与成人的性的区别:a.性的最敏感区是口腔、肛门等能获得性快感的主要区域;b.性欲的目标是带来性快感的活动;c.倾向于自恋,依靠通过刺激自己身上的动欲区或母亲的抚摸得到性欲满足。,二 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1.划分标准:动欲区在人身体上的不同定位2.阶段:口腔期 肛门期 性蕾期 潜伏期 生殖期,三 停滞、倒退与人格特征,(一)基本概念人格发展的首要条件: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发

8、生严重的心理障碍。1.停滞:由心理障碍导致的任何阶段的发展停滞和延缓。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的停滞和倒退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挫时,他很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的现象。停滞与倒退相互补充,停滞越严重,倒退越容易产生,(二)导致停滞或倒退的影响因素1.儿童需要安全时,只给予某些本能的满足;2.某种本能的要求受到极端的挫折或剥夺,将导致个人强烈底、连续地要求满足这种本能需要;3.本能需要的过分满足,或对个人的过分纵容和宠爱,使之不愿意离开此较低发展阶段;4.过分满足或过分挫折的交替;5.从过分满足突然转变到过分挫折。,(三)几种典型人的人格特征类型,四总结,人格的发

9、展在六岁以前已经奠定。人格发展依序分为五个时期,但是前三个时期对人格的影响最为深远。个人如能自环境限制中顺利地满足其性欲,才有正常的人格发展。在任何发展时期內,若性与欲的满足有过与不及的情形,就会产生固着现象(fixation),使个人停滞于某一发展阶段。,第四节 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测量与应用,一、研究方法(一)自由联想法1.概念:在催眠的条件下引导患者把自己以往致病的创伤经验或事件尽情吐露出来。当这些经验暴露在意识中,各种症状就会自行消失。2.目标: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行为的东西揭示出来。3.基本原理:心理决定论。,(二)梦的分析1.梦的实质: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方

10、式。2.梦的类型:a.显象回想梦里发生事件时所讲出来的内容;b.隐意蕴涵在显象中的真正含义.,3.显象的来源:a.感觉刺激;b.发梦者清醒时的所思所想;c.本我冲动。分析家作用:从表面上杂乱的显象中揭示伪装了的、变形了的潜意识欲望和冲动,即梦的隐意。,4.无意识的欲望和冲动在显象中的表现形式A.符号化:受抑制的内容没有被歪曲和伪装。B.梦的制作:将潜意识的欲望和冲动伪装和歪曲成自我或超我难以觉察的显梦的过程。,梦的制作的机制:压缩:把多个不同的概念或表象压缩、结合成一 个单一的观念或表象;b.替换:第一种:把梦中重要的或关键性因素或使人内疚的思 想用不重要的因素来替换;第二种:把梦中思想的重点

11、和中心转移到别的地方。,把思想和观念转化为视觉形象:梦的结构的基础,梦 的制作的反过程; 反向作用:将无意识的观点与冲动以其相反的形式在 显梦中表现出来。,梦的制作机制的实质:做梦者在潜意识中把自己的真实思想与欲望伪装、歪曲成自我或超我不易察觉的形式,即显梦。梦的分析:梦的制作的反过程,将显梦翻译成隐意,或无意识欲望和观念。,(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1.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种类:a.口误b.笔误c.遗忘d.遗失、误置与误取e.误读与误听f.多种错误的综合,(四) 幽默,1. 攻击性玩笑与有关性的玩笑2. 实质:个体以一种社会赞许的方式发泄本我欲望与冲动。,第一、研究有关心理的非常态现象和特殊现象

12、;第二、从整体出发研究人格,不重视对人格的个别方面和特殊技能的考察;第三、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精神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第四、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五 弗洛伊德研究方法的特殊性,1.在人格及其变态这个前人所忽视的领域中,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建立起世界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2.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3.弗洛伊德的体系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有重要的贡献。,六、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体系的积极意义与贡献,第一、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而贬低意识过程;第二、把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当成是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过分扩大了本能的作用;

13、第三、他的概念、理论与假设往往不精确、缺乏操作性,难以实证验证;第四、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活变态的心理现象的材料,忽视了正常人,特别是正常人的心理资料的收集与研究,难以解释人格的本质与规律。,七、局限性,二、人格评价-投射测验,投射是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 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中的心理倾向。 特定事物主观解释 人格特征认识投射法是指根据对暧昧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方式,去理解被试的内心机制。,投射技术的基本假设,1)人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原因而且可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2)个人的反应固然取决于当时的刺激和情境,但个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已有的经验、对未来的企望,

14、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作用;3)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无意识中,个人无法凭意识说明自己,当个人面对一种不明刺激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漏出来。,投射测量的基本方式,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 , 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 情况下 自由地对剌激情境作出反应 , 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 , 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投射测验的特点,(1) 测验材料一般都很含糊 , 模棱两可 , 没有明确的含义, 而受测者也不受任何限制 , 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2) 测验的目的具有明显的隐蔽性, 受测者一般不知道自己的反应将得到

15、何种心理学解释,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受测者的伪装和防卫, 使测验的结果更能反映受测者真实的人格特征;(3) 对测验结果的解释重在对受测者的人格特征获得整体性的了解, 而不是对某个或某些单个人格特质的关注。,投射测验的优缺点,优点:1)投射法因为它的刺激的暧昧性,使被试不易发现其目的,因此能防止被试有意识的防卫,克服问卷法的缺点;2)反应方式自由、富有变化,能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多方面的解释。缺点:1)难于进行客观地积分,解释需要主观的判断;2)个别测验为主,费时,主试效应南控制;3)对主试要求高,要求检查者受过充足的测验训练和经验。,投射测验分类( G 林达塞 ),(1) 联想法: 要求受测者说

16、出某种刺激引起的联想 ,指首先引起的联想。 荣格:文字联想测验;罗夏:墨迹测验 (2) 构造法: 要求受测者根据提供的材料编造一个故事 , 可 从故事中探测其个性。 默里:主体统觉测验和儿童统觉测验;(3) 完成法: 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等材料要求受测者进行自由补充。 语句完成测验等。(4) 选择或排列法 : 要求受测者根据某一标准来选择题目, 或做各种排列 , 由此显露受测者的个性。(5) 表露法 : 要求受测者用某种方法 ( 如绘画、游戏等 ) 自由地表露其人格。 画人测验、画树测验等,逆境对话测验,罗夏墨渍测验,瑞士:1921,罗夏 10 张墨迹形状各异的卡片, 内容毫无意义 (其

17、中五张黑白的 , 五张彩色的)。10 张卡片编有一定的 次序 , 测验时要顺序呈现。墨渍测验是通过对标准化的刺激场合进行反应的观察,来预测或推断被试在其他场合的行为样式。它以墨渍偶然形成的模样为刺激图版,让被试自由地看并说出所浮想到的东西,然后将这些反应进行分类(记号化),加以分析,捕捉人格的各种特征,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实验测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自由联想阶段(自由反应阶段)前提假设:根据被试在墨渍图中所见自由联想的内容,可以推断他在其他场合的行为。主试:忠实纪录,模糊回答,鼓励,尽量不说话。提问阶段(类比阶段)对领域、决定因子进行提问,目的是更好地掌握、确认被试的反应内容。类比阶段是对提问的补充。极限试探阶段对接近方式的极限检查对人知觉和人的运动知觉的能力的极限检查;对统合形态和色彩的能力的极限检查;对墨渍浓淡反应能力的极限检查;对常见方式进行知觉、思考的能力的极限检查。,思考,1.试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说。2.自我防御机制的产生与种类。3.停滞、倒退与典型人格特征类型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