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0801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ppt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人禽流感应急知识培训,2,人禽流感,人禽流感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和H7亚型)跨越物种界限,引起人类感染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全球已发现H5N1、H7N7 、 H9N2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2人禽流感人禽流感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和H7亚型),3,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依照其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titin,HA) 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分为若干亚型。至今,HA有15个亚型(H1H15),NA有9个亚型(N1N9)。甲型危害大,宿主范围也特别广泛,从禽和人、猪、马等哺乳动物中都能分离到。乙、丙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特别

2、窄,危害相对较小。,3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依照其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4,病毒特性,依照WHO研究指出:禽流感病毒能长期存活在受感染的禽类粪便、水、纸巾中在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更久,如在水中22可生存四天,0以下生存30天,在冷冻物体中可无限期生存H5N1禽流感病毒只会影响禽鸟对鸡只具有高 致病力但因病毒会不定时基因突变,产生 新的品种,导致原来仅感染禽类的流感病毒, 变得能够影响人类,4病毒特性依照WHO研究指出:,5,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一般认为禽流感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途径传播有专家认为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而传播,人员

3、和车辆往来是传播禽流感的重要因素。专家学者都认为候鸟是传递病毒的一大漏洞,依照研究报告指出,野鸭等水栖候鸟在自然界中携带H5N1病毒最多,但野鸭对病毒具有免疫力,因此这些病毒随着候鸟南飞过冬,让疫情如接力般的一国接着一国。,5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一般认为禽流感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经消化,6,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候鸟迁徙时有估计带来病毒,直截了当传染鸡或鸟,再间接传染给鸡。感染的家禽由呼吸道、结膜及粪便排出病毒,直截了当接触或间接由空气灰尘、昆虫器具及人员媒介而传染。鸡经口食入或经呼吸道感染,与人类由呼吸道感染不同。禽肠道感染特别重要,有些毒株甚至可不能空气传染。病毒能够进入蛋中,但因造成胚胎死亡,

4、无介蛋传染给小鸡的证据。家禽的移动,活体的交易,会使病毒更加扩散。,6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候鸟迁徙时有估计带来病毒,直截了当传染鸡或,7,一、人禽流感发生流行的三要素,7一、人禽流感发生流行的三要素,8,(一)传染源,禽类病人目前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侵袭。 1、人呼吸道上皮细胞不含禽流感病毒的接受体,即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2、所有能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3、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8(一)传染源禽类,9,(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而感染消化

5、道呼吸道 皮肤损伤 眼结膜等,9(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而感染,10,(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老年人尤其慢性病患者病死率高?,10(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11,病原体的抗力,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常用消毒剂 均可灭活,11病原体的抗力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12,二、病人的隔离 -切断传染源,12二、病人的隔离 -切断传,13,病人隔离原则,对人禽流感待查病例、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采取住院隔离,确诊的相同病毒亚型感染的病例可

6、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限制病人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13病人隔离原则 对人禽流感待查病例、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尽,14,医院的隔离(1),感染性疾病病区应该: 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分隔无交叉,并保持一定距离。保持病区通风良好(负压病房)。病区内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其它医用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病区。,14医院的隔离(1) 感染性疾病病区应该:,15,医院的隔离(2),病人一人一间,房间内设卫生间。 病人戴医用防护口罩,禁止离开病房和相互探访。原则上不设陪护,不得探视,若

7、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依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15医院的隔离(2)病人一人一间,房间内设卫生间。,16,三、个人防护有效的预防措施,16三、个人防护有效的预防措施,17,防护对象,接触或估计接触病、死禽类或禽流感病人的所有人员,包括: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 医务人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其他有关人员,17防护对象 接触或估计接触病、死禽类或禽流感病人的所有人,18,防护原则(1),(1)应采取防护措施预防禽流感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2)进入被传染源污染或估计被污染的区域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防止呼吸道传播。(3)接触病人、疑似病人、疫区内的病死禽等传染源及其体液、分泌物、排泄

8、物时均应采纳防护措施。接触传染源污染的物品时也应采取防护措施。,18防护原则(1)(1)应采取防护措施预防禽流感的呼吸道传播,19,(4)既要采取措施预防人禽流感由病人传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由医务人员传给病人(双向防护)。 (5)应依照暴露的危害程度分别采取基本防护、加强防护和严密防护的方法。,防护原则(2),19(4)既要采取措施预防人禽流感由病人传给医务人员,又要防,20,防护方法,基本防护加强防护严密防护,20防护方法 基本防护,21,基本防护,适用对象:医院诊疗工作中所有医务人员,估计接触病禽或病人的人员。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21基本防护适用对象:

9、医院诊疗工作中所有医务人员,估计接触病,2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入留观室、病区的人员,进入疫区的人员,其他接触病、死禽和病人等传染源及其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并包括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防护用品:隔离服、医用防护口罩、帽子、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必要时使用防护镜或面罩、鞋套。,2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入留观室、病区的人员,进入疫区的人员,2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宰杀病禽的人员,对禽流感病人进行有创操作或尸体解剖的人员。防护用品: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正压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2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宰杀病禽的人员,对禽流感病人进行有创操,24,穿脱防护用品顺序,依照防护用品的具体情况确定防

10、护用品更换顺序,穿戴防护用品的顺序以方便更换防护用品为原则。工作结束后,更换防护用品的顺序原则上是先脱污染较重和面积较大的物品,后脱呼吸道、眼部等最关键防护部位的防护用品。,24穿脱防护用品顺序依照防护用品的具体情况确定防护用品更换顺,25,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戴帽子。步骤2:穿防护服。步骤3:戴口罩(方法)。步骤4:戴防护眼镜。步骤5:穿鞋套或胶鞋。步骤6:穿一次性隔离服。步骤7: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隔离服袖口外面。,25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帽子。,26,脱掉防护用品顺序,1、解一次性隔离服,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2、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

11、手套放入消毒液中。3、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4、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5、手消毒。6、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7、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8、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9、洗手、消毒。,26脱掉防护用品顺序1、解一次性隔离服,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27,四、消毒切断传播途征的主要措施,27四、消毒切断传播途征的主要措施,28,(一)消毒原则,消毒工作应在疫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对必须消毒的对象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消毒工作应幸

12、免盲目,如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能够使污染物品无害化时,能够不进行消毒处理。,28(一)消毒原则消毒工作应在疫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对,29,(二)消毒措施与方法,1、空气消毒(1)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必要时应加强机械定向通风。,29(二)消毒措施与方法1、空气消毒,30,(2)熏蒸或喷雾消毒,在有人的情况下采纳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30(2)熏蒸或喷雾消毒 在有人的情况下,31,在无人的情况下气溶胶喷雾熏蒸紫外线,31在无人的情况下,32,、气溶胶喷雾,0、5%过氧乙酸溶液(8ml/m2)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20ml/m3)作用30min电

13、位酸化水原液(20ml/m3) 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32、气溶胶喷雾 0、5%过氧乙酸溶液(8ml/m2),33,、熏蒸与紫外线消毒,熏蒸: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熏蒸1小时后开门窗通风紫外线消毒: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1只,每次照射时间3060min,每天2次,33、熏蒸与紫外线消毒熏蒸: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34,2、地面消毒,地面用有效氯含量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拖地或喷洒,每天23次;病人痰液及遗弃物污染地面应及时用有效氯含量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消毒处理60min。,34

14、2、地面消毒 地面用有效氯含量500-1000mg/L含,35,3、物体表面消毒,用有效氯含量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60min,每天12次。,353、物体表面消毒用有效氯含量500-1000mg/L含氯,36,4、病人使用物品及分泌物的消毒,(1)、物品消毒病人使用的物品做到固定专用。一次性物品用后依照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依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处理。病人使用的被服类,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15min,或用有效氯含量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再清洗病人转隔离单元后,床垫、被褥、枕心等要用病床单

15、位消毒器进行消毒,室内进行终末消毒处理,364、病人使用物品及分泌物的消毒(1)、物品消毒,37,(2)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3)病人呼吸道分泌物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尽估计吐在吸水纸上,并放入加盖的痰具内。痰具内加入有效氯含量3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 min以上,37(2)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用有效氯含量1000mg/,38,5、交通工具及用具消毒,病人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或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救护车等)用电位酸化水原液或0、1%过氧乙酸或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溶

16、液喷雾消毒(50ml/m2);用具(担架床等)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60min以上、运输工具运载病人时需加强通风。,385、交通工具及用具消毒病人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或运载病人的,39,6、餐(饮)具消毒,首选煮沸消毒15 min用0、1% 过氧乙酸溶液或5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min后,再用清水洗净。,396、餐(饮)具消毒首选煮沸消毒15 min,40,7、食物消毒,生吃的瓜果、蔬菜类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5min。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 漂白粉乳剂浸泡2 h焚烧处理。,407、食物消毒生吃的瓜果、蔬菜

17、类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41,8、人与动物尸体 消毒,动物尸体应焚烧或喷洒消毒剂后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深埋,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水源病人尸体宜尽快火化,418、人与动物尸体 消毒动物尸体应焚烧或喷洒消毒剂后在远离,42,9、手的清洗和消毒,(1)对洗手的要求接触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掉防护用品后;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429、手的清洗和消毒(1)对洗手的要求,43,(3)对手消毒的要求,接触每例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之后; 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排

18、泄物和分泌物之后; 离开隔离病房、ICU等污染区域脱掉防护用品后;接触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之后。,43(3)对手消毒的要求接触每例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44,五、消毒与防护的注意事项,44五、消毒与防护的注意事项,45,(一)消毒剂的正确使用,严格依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推介的剂量使用二元包装的消毒产品使用前必须按说明进行活化处理(过氧乙酸)规范、指引推介的使用浓度(mg/l,%)是指有效成分含量(浓度),45(一)消毒剂的正确使用严格依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推介的剂量使,46,(二)现场消毒作业要求,1、专业消毒人员操作时应穿戴口罩、帽子、防水手套、防护眼镜、隔离衣和胶鞋等,做好个人防护。要注意呼

19、吸道、口腔、鼻腔、粘膜的卫生和保护。2、消毒作业完成后,应认真填写疫点消毒登记表。3、离开疫点时将全套防护设备放入密闭污物袋封闭后带回进行灭菌和消毒处理。,46(二)现场消毒作业要求1、专业消毒人员操作时应穿戴口罩、,47,(三)消毒药械及备品的储备,1、消毒器械喷雾机空气消毒机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紫外线灯,47(三)消毒药械及备品的储备 1、消毒器械,48,2、消毒剂 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类消毒剂 皮肤和粘膜消毒剂 3、防护用品 工作服、防护服、防护眼镜、一次性帽子、N95口罩、棉纱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橡胶手套、长筒胶鞋、鞋套 4、其他备品 药物箱、带盖胶桶、量杯、污物袋 记录表,48 2、消毒剂,感谢您的聆听!,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