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化遗传病医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0843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生化遗传病医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人类生化遗传病医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人类生化遗传病医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人类生化遗传病医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人类生化遗传病医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生化遗传病医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生化遗传病医学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类生化遗传病 肿瘤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1,编辑版ppt,人类生化遗传病 肿瘤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1编辑版ppt,人类生化遗传病,分子病基因突变 Pr质、量异常 功能障碍酶蛋白病基因突变 酶质、量异常 代谢紊乱 第一节 分子病1949年,Pauling提出1956年,Ingram证明 链6位谷aa 缬aa,2,编辑版ppt,人类生化遗传病分子病基因突变,功能分类:(1)运输性蛋白病血红蛋白病(2)凝血与抗凝血因子缺乏症血友病(3)免疫蛋白缺陷病无丙球蛋白血症(4)膜转运蛋白病球形细胞增多症(5)受体蛋白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6)胶原蛋白病Marfan综合症、 成骨不全,3,编辑版ppt,功能分类

2、:3编辑版ppt,一、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 珠蛋白分子结构、合成量的异常WHO:1.5亿人携带致病基因 28000万个血红蛋白分子/细胞,2,4,编辑版ppt,一、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24编辑版,(一)正常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及发育变化1、正常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 6类Hb复合蛋白质(1对-141aa; 1对非-146aa) 四聚体 珠蛋白肽链: 类 、 (原始;zita ) 类 、G(甘136)、 单体 A (丙136)、(4个) (Delta)、 (原始 ) 血红素辅基,3,5,编辑版ppt,(一)正常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及发育变化35编辑版

3、ppt,What is Hemoglobin?,血红蛋白(Hemoglobin),血红素(hoem、heme),珠蛋白(globin),4,6,编辑版ppt,What is Hemoglobin? 血红蛋白(Hemo,2、血红蛋白的发育变化协调平衡出现交替消长 正常血红蛋白的组成和发育变化 发育阶段 血红蛋白类型 分子组成 胚胎 Hb Gower I 22 Hb Gower II 22 HbPortland 2 2 ( 2 G 2 , 2 A 2 ) 胎儿 HbF 2 2 ( 2 G 2 , 2 A 2 ) (8周,16周,出生) 成人 HbA 97% 2 2 HbA2 2% 2 2 HbF

4、(少量),5,7,编辑版ppt,2、血红蛋白的发育变化协调平衡出现交替消长57编辑版pp,(二) 人类珠蛋白基因及其表达 紧密连锁 ; 进化、重复形成; 排列次序与发育表达次序一致1、类珠蛋白基因簇(globin gene cluster),11p15.5,4,假基因:HB,16p13.33-p13.11,6,8,编辑版ppt,(二) 人类珠蛋白基因及其表达11p15.54假基因:HB1,11p15.5,7,2、类珠蛋白基因簇( globin gene cluster),假基因: ,G链,链,A 链,链,链,假基因:HBBP,9,编辑版ppt,11p15.572、类珠蛋白基因簇( globin

5、 ge,3、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组织特异性、时间特异性) 基因的表达基因的2倍,平衡 第11号染色体基因的表达 胚胎期 胎儿期 成人期 (卵黄囊) (胎儿肝脾) (骨髓) Hb Gower I HbA 22 2 2 Hb Gower II HbF HbA2 22 2 2 2 2 HbPortland 2 2,第 16 基号 因染 的色 表体 达,8,10,编辑版ppt,3、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组织特异性、时间特异性)第 810编,(三) 血红蛋白病的分类 异常血红蛋白病珠蛋白分子结构异常 地中海贫血珠蛋白链合成速率降低1、异常血红蛋白病(异常血红蛋白综合症) 1949年,Pauling发现HbS;

6、 1181种(40%致病),9,11,编辑版ppt,(三) 血红蛋白病的分类911编辑版ppt,(1)异常血红蛋白病的种类1). 镰状细胞贫血:黑人,我国南方也有发现。 原因: HbA( 链6位GAG 谷aa) HbS( 链6位GTG 缬aa) 电荷改变,溶解度下降,脱氧下,形成棒状聚合物,红细胞镰刀状,血黏度增高,血管栓塞,组织局部缺氧、坏死,痛性危象;变形性降低,易塞挤破裂,溶血性贫血。,10,12,编辑版ppt,(1)异常血红蛋白病的种类1012编辑版ppt,HbS HbS纯合子早期死亡,预后不佳 HbA HbS杂合子大部分无临床症状。 细胞镰状;轻慢贫血 AR遗传, 11p15.5 (

7、 链),11,13,编辑版ppt,1113编辑版ppt,HbS镰型细胞贫血,12,14,编辑版ppt,HbS1214编辑版ppt,2). 血红蛋白M病( Hb M病):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AD遗传 Fe原子特定的组aa连接( 87, 92) 作用( 58, 63) 密码子碱基置换,组aa被替代 Fe2+ Fe3+ 丧失与氧结合能力 组织供氧不足,紫绀、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13,15,编辑版ppt,1315编辑版ppt,3).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80种以上,不完全显性遗传 Heinz小体不稳定血红蛋白,自发、氧化剂 作用变性为变性珠蛋白小体。 Hb Bristol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先天性H

8、einz小体溶血性贫血):AD HbA( 链67位缬aa) Hb Bristol ( 链67位天冬aa) 变性形成Heinz小体,黏附膜上,阳离子通透性增加,变形性降低;微循环导致血管内外溶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黄疸、脾大。,14,16,编辑版ppt,3).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1416编辑版ppt,4). 氧亲和力改变的血红蛋白病: 氨基酸替代,与氧亲和力增高、降低 Hb Yakima 99天冬aa变为组aa, 与氧亲和力增高,组织氧减少,红细胞增多症。 Hb Kansas 102天冬酰胺变为苏aa, 氧亲和力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患者紫绀。,15,17,编辑版ppt,4). 氧亲和力改

9、变的血红蛋白病:1517编辑版ppt,(2)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机制:基因突变1)置换突变:单个碱基替换。错义突变镰状细胞贫血基因第6位密码子 GAG GTG 链6位谷aa 链6位缬aa中国人 HbE基因第26位密码子 GAG AAG 链26位谷aa 链26位赖aa,16,18,编辑版ppt,(2)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机制:基因突变1618编辑版ppt,无义突变提前终止肽链合成Hb Mckees-Rock, 链144aa TAT TAA 链145位酪aa 终止密码终止密码突变延长的异常珠蛋白链Hb Constant Spring病, 链172aa TAA CAA链142位终止密码 谷氨酰胺,1

10、7,19,编辑版ppt,无义突变提前终止肽链合成1719编辑版ppt,2)移码突变: 1或2个碱基的缺失或插入, 其后碱基依次位移重新编码。Hb Wagne 基因第138位丝aa密码子 TCC(丝氨酸)丢失1个C, 第142位终止密码TAA变为可读密码 AAG(赖氨酸),翻译至147位终止。 链146aa,18,20,编辑版ppt,2)移码突变:1820编辑版ppt,3)整码突变: 三联体密码子的缺失或插入, 只是突变区减少或增加相应aa 。 Hb Gun Hill链第91位-第95位5个aa 缺失 Hb Grady 链第117-119位 插入苯丙aa -苏aa-脯aa,19,21,编辑版pp

11、t,1921编辑版ppt,4) 融合突变,融合基因(fusion gene):染色体联会错配、不等交换导致两种不同基因片段拼接而成。2种不同的肽链连接成异常珠蛋白链。,20,22,编辑版ppt,4) 融合突变 融合基因(fusion gene):染色体联,21,HBB/HBD,HBD/HBB,23,编辑版ppt,21HBB/HBDHBD/HBB23编辑版ppt,Hb Lepore的链是gene(HBD/HBB)编码,由和链融合而成,其肽链的N端同链,C端同链,所以叫做链。 Hb anti-lepore的链是gene(HBB/HBD)产物,其N端同链,C端同链,叫链 。,22,24,编辑版ppt

12、,Hb Lepore的链是gene(HBD/HBB)编码,2、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 地贫、珠蛋白生成性障碍性贫血 合成速率降低, 链非链数量不平衡(1)地中海贫血的类型:合成速率降低, 减缺的珠蛋白链 地贫, 地贫。,23,25,编辑版ppt,2、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2325编辑版ppt,1)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 ),是由于链的合成减少或完全缺乏引起的Hb病。16p13表现为16号染色体上1个到4个gene(HBA)的缺失或机能障碍。,24,26,编辑版ppt,1)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 )是由于,地中海贫血的类型 名称 基因型

13、 缺失基因 链的合成 症状Hb Barts( 4) 0 / 0 - - / - - 0 死胎;死产胎儿水肿综合症 新生儿死亡Hb H( 4)病 / 0 - / - - 25% 溶血性贫血标准型(轻型) A / 0 / - - 50% 无症状 地贫 / - / - 50% 静止型地贫 A / / - 75% 无症状 正常 A / A / 100% 正常,25,27,编辑版ppt,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链合成完全缺乏,不能形成胎儿血红蛋白即HbF(22),结果多余的链聚合成四聚体(4),导致Hb Barts。 Hb Barts有很高的氧亲和力,因而释放给组织的氧比较少,致使组织严重缺氧,

14、这种胎儿全身严重水肿,肝脾肿大,四肢短小,腹部因腹水而隆起,引起自发性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死亡。,26,28,编辑版ppt,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 链合成完全缺乏,不,27,29,编辑版ppt,2729编辑版ppt,HbH病,是4个gene中有3个缺失或机能障碍,基因型为0/或(-/-),链相对过多,形成四聚体(4),导致HbH。 HbH是一种不稳定的血红蛋白,它含有较多的羟基,易被氧化,导致4解体成游离的单链,沉积于红细胞膜上,易挤压破裂,导致一种溶血性贫血。,28,30,编辑版ppt,HbH病 是4个gene中有3个缺失或机能障碍,基因,2) 地中海贫血 -thalassemia,是

15、指链的合成减少或完全缺乏引起的Hb病。全世界1.5亿人携带 地贫基因 重型地中海贫血 是珠蛋白突变的HBB基因纯合体。 链几乎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以至没有HbA或HbA量很低,链的合成相对增加,使HbF升高。,29,31,编辑版ppt,2) 地中海贫血 -th,“过剩”的链沉淀红细胞膜上,导致严重的溶血性贫血。特殊的地中海贫血面容,包括头大额隆,扁鼻梁,眼距宽,颅骨突起,眼睑浮肿。常需要输血维持生命,通常在20岁前死亡。AD遗传;两广、四川;发病率 2.19%-5.1%,30,32,编辑版ppt,“过剩”的链沉淀红细胞膜上,导致严重的溶血性贫血。3032, 轻型地中海贫血,是珠蛋白突变基因

16、与正常基因HBB的杂合子。可合成珠蛋白链,一般无任何临床症状,或有轻度贫血。3)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增多症: HBD、HBB缺失或突变,和链合成减少,链合成相对增加,HbF( 2 2 )保持较高水平,无明显临床症状。,31,33,编辑版ppt, 轻型地中海贫血是珠蛋白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HBB,(2)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机制: 缺失型基因缺失(主要原因) 地贫 非缺失型基因突变地贫珠蛋白基因点突变 转录、翻译障碍;产物加工缺陷,32,减数分裂错配和不等交换,不能合成正常的珠蛋白链,编码序列、5端转录调控序列、内含子剪接信号序列、3端多聚腺苷酸附加信号序列,34,编辑版ppt,(2)地中海贫血的分子

17、机制:32减数分裂错配和不等交换不能合,二、 血浆蛋白病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一)血友病A(甲型) 第VIII因子缺乏症; 抗血友病球蛋白( antihemophilic globulin , AHG)缺乏症。患者:易出血;皮肤、关节、肌肉累及形成 血肿,关节畸形;颅血致死。 XRXq28,1/5000(男性发病率), 家族史,新突变占20%-30%。,33,35,编辑版ppt,二、 血浆蛋白病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3335编辑版ppt,第VIII因子基因: 巨大,26外显子(9kb), 25内含子(177kb),2351aa; 点突变 ;插入 ; 小缺失 ;大缺失,34,36,编辑版ppt,343

18、6编辑版ppt,35,37,编辑版ppt,3537编辑版ppt,(二)血友病B(乙型) PTC ( 血浆凝血活酶 )缺乏症; 第IX因子缺乏症患者:似A型,出血较轻(无出血)。 发病率低。 XRXq27.1; 第IX因子基因:8外,7内,415aa,36,38,编辑版ppt,(二)血友病B(乙型)3638编辑版ppt,(三)血友病C(丙型) PTA (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血浆凝血活酶前质)缺乏症; 第XI因子缺乏症患者:较A、B型血友病轻。发病率较低。 AR4q35.2; 15个外显子,625aa。,37,39,编辑版ppt,(三)血友病C(丙型)

19、3739编辑版ppt,三、胶原蛋白病(collagen disease)发生方式:1、原胶原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的 缺陷。 2、翻译后各种修饰酶缺陷。分布与化学组成:含量最丰富,蛋白总量20% - 30%,不溶性纤维形蛋白质,与弹性 蛋白、糖蛋白以及蛋白聚糖共同构成 细胞外基质,组织器官的支架。,38,40,编辑版ppt,三、胶原蛋白病(collagen disease)3840编,胶原的结构: 三条长原胶原蛋白分子的多肽链构成三聚体螺旋结构原胶原分子;原胶原分子组合成原纤维,原纤维黏合成胶原纤维。原胶原蛋白分子1000个氨基酸残基,而且每条肽链都存在规律的三肽重复顺序,即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

20、酸结构。三肽重复顺序对胶原纤 维的正常组装和分子的稳定性很重要。,39,41,编辑版ppt,胶原的结构:3941编辑版ppt,胶原的不同类型胶原型 分子组成 组织分布 所致疾病 I 1(I)2个 皮肤、肌腱 成骨不全 2(I)1个 韧带 II 1(II)3个 透明软骨、 软骨 玻璃体 发育不全 III 1(III)3个 结缔组织、 Ehlers-Danlos 血管壁、胎盘 综合征,41,42,编辑版ppt,(一)Marfan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S) 蜘蛛指(趾)综合征(arachnodactyly) 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累及骨骼、心血管系统、眼,不规则AD,发病率1/600

21、00。 临床特征:晶体脱位;主动脉中层坏死,使主动脉内膜撕裂,导致主动脉穿破,或发生夹层主动脉瘤-致死原因。身高体瘦,肢长,两臂伸长的长度大于身高,手指细长呈蜘蛛指(趾)样。,42,43,编辑版ppt,(一)Marfan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遗传机制: 原纤蛋白基因(FBN1)突变,15q21.1,200kb,65个外显子,64个内含子。点突变或缺失。如:239位密码子, G C 精氨酸 脯氨酸 重型MS 1049位密码子, G C 半胱氨酸 丝氨酸 轻型MS,43,44,编辑版ppt,遗传机制:4344编辑版ppt,(二)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

22、ecta,OI) I型胶原异常引起的遗传异质性疾病。全身性结缔组织遗传病,累及骨、肌腱、韧带、筋膜、巩膜及牙的胶原蛋白病。分为I、II、III、IV型。1、 I型成骨不全(OI I,蓝色巩膜综合征) 2个1(I)和1个2(I)构成I型胶原。患者 1(I)基因外显子存在缺失、插入,I型胶原成熟缺陷,其链合成减半。绝大多数AD,活婴1/30000,17q21.33。 骨质疏松、反复骨折造成多处畸形,蓝色巩膜,传导性耳聋,牙畸形。重型者体矮。,44,45,编辑版ppt,(二)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2、 II型成骨不全(OI II) 先天性致死型成骨不全 绝大多数属A

23、D,多数为新发生的突变。 新生儿1/60000, 17q21.33 。 点突变引起1(I)链上甘氨酸变化。 比OI I更严重,在子宫内因骨质疏松、发脆引起四肢、肋骨骨折,四肢弯曲、缩短和胸廓狭窄、变形。前额高、钩形鼻、颅间有颅间缝,多死于子宫内或出生后不久死亡。,45,46,编辑版ppt,2、 II型成骨不全(OI II)4546编辑版ppt,四、受体蛋白病(receptor protein disease) 受体蛋白遗传性缺陷 受体蛋白膜、质、核特殊功能蛋白质 信号分子(配体)调节功能 激素(多肽类、固醇类);神经递质; 前列腺素;免疫因子;脂蛋白等 基因突变 质、量改变 致病,46,47,

24、编辑版ppt,四、受体蛋白病(receptor protein disea,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 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II型临床症状:早发性冠心病、黄色瘤、动脉粥样硬化、 角膜环(老人环)早现、心肌梗死。 AD不完全显性;杂合子发病(1/500); 纯合子患者严重,儿童期冠心病, 5-30岁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47,48,编辑版ppt,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4748编辑版ppt,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LDLR19p13.2,45kb,18外显子, 突变和缺失

25、 受体缺陷 细胞内生物合成 获得胆固醇 的两种途径 血浆中LDL携带,48,49,编辑版ppt,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机理:Goldstein和Brown(20世纪70年代) LDL膜受体缺陷,不能与血浆LDL结合,携带胆固醇的LDL无法进入细胞,不能被溶酶体水解在细胞中释放游离的胆固醇,无法抑制HMG CoA还原酶活性,减少胆固醇合成的反馈抑制减弱,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增加; 血浆中LDL携带胆固醇增加; 细胞内胆固醇减少;细胞外堆积 黄色瘤、动脉硬化 冠心病、心肌梗死,血管壁沉积,49,50,编辑版ppt,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机理

26、:血管壁沉积4950编辑版ppt,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作用示意图,- 羟基- - 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HMG CoA reductase),50,51,编辑版ppt,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作用示意图- 羟基- -,第二节 酶蛋白病 (enzyme protein disease) 先天性代谢缺陷,遗传性代谢病代谢紊乱 酶蛋白结构基因突变 酶蛋白结构异常或缺失 基因调控系统异常 数量增加或减少绝大多数遗传性酶病是由于酶活性降低所致,只有少数表现为酶的活性增高。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见。,51,52,编辑版ppt,第二节 酶蛋白病5152编辑版ppt,一、酶蛋白病的发病机制 S1 S2 S3 P

27、,E 2-3缺乏 S2 血、尿浓度增加 肾排出、降解 无毒、无危害尿黑酸尿症 (氧化酶缺乏) 有毒性、致病半乳糖血症(中间产物贮留);E缺乏 糖原贮积症(代谢底物堆积)E缺乏 终产物P缺乏白化病(黑色素缺乏)E缺乏 旁路代谢产物增多(PKU),52,53,编辑版ppt,一、酶蛋白病的发病机制底物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终产物E 1-2E,二、 临床常见的酶蛋白病(一)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氨基酸代谢病 苯丙氨酸羟化酶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 智力低下。 Folling(1934)尿含苯丙酮酸,命名。 Jervis(1953)

28、发现PAH缺乏, 血苯丙氨酸常人17-100倍。 AR,发病率1/13300。,53,54,编辑版ppt,二、 临床常见的酶蛋白病5354编辑版ppt,苯丙氨酸羟化酶PAH12q23.2,90kb,13个外显子, 12个内含子, 突变类型180多种, 20种点突变(中国人), 如外显子7第111位密码子 CGA(精aa) TGA (终止密码),54,55,编辑版ppt,苯丙氨酸羟化酶5455编辑版ppt,苯丙氨酸及酪氨酸代谢图解,(鼠臭味或霉味),谷aa脱羧酶,5-羟色胺 脱羧酶,-氨基 丁酸,5-羟色胺(5-HT),5-HT,神经递质,智障、痴呆,55,肤、发、眼色浅,(影响脑功能),56,

29、编辑版ppt,苯丙氨酸及酪氨酸代谢图解(,PKU的饮食疗法,出生PKU筛查。原则是尽早停乳(出生后三个月内),给患儿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禁荤食、乳类和豆类。饮食控制至少坚持到6岁,甚至终生维持这种低苯丙氨酸饮食。 治疗时间 早期(3周内), 神经系统、智力正常。 6月以后,智力低下。 4-5岁,严重智力低下, 减轻癫痫发作和行为异常。,56,57,编辑版ppt,PKU的饮食疗法出生PKU筛查。原则是尽早停乳(出生后三个月,(二) 白化病(albinism) 氨基酸代谢病,由遗传决定的黑色素(melanin)形成障碍引起的疾病。遗传异质性。 白化病I型:酪氨酸 黑色素前体 黑色素白化病II型:酪

30、氨酸 色素细胞 黑色素,57,酪氨酸酶缺乏,酪氨酸酶缺乏,酪氨酸透过酶缺乏,58,编辑版ppt,(二) 白化病(albinism),特征:全身白化,肤白皙,易灼伤,癌变; 发淡黄;眼睛视网膜无色素,虹膜 瞳孔呈淡红色, 羞明,模糊,震颤。 AR,发病率:1/20000-1/10000 ,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 :11q14.3,50kb,外显子5个, 内含子4个, 点突变20余种。,58,59,编辑版ppt,特征:全身白化,肤白皙,易灼伤,癌变;5859编辑版ppt,59,60,编辑版ppt,5960编辑版ppt,(三)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糖类代谢病特征:乳

31、类不耐受哺乳后呕吐,腹泻;肝硬化, 黄疸,腹水,白内障,智力低下,AR。经典型(I型):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galactose transferase, GALT) 缺乏;发病率1/50000; GALT9P13.3;点突变。 如:第188位密码子 CAA CGA (谷氨酰胺) (精aa),60,61,编辑版ppt,6061编辑版ppt,II型:半乳糖激酶缺乏;肝、脾大; 黄疸有(无);白内障;血(半乳糖高); 尿(半乳糖、半乳糖醇)。病症较轻。 基因17q25.1。III型:半乳糖尿苷2-磷酸-4-表异构酶缺乏; 可无症状或类似经典型半乳糖血症。 基因1p36.11。 发病率1/1

32、00000(II、III型)。,61,62,编辑版ppt,II型:半乳糖激酶缺乏;肝、脾大;6162编辑版ppt,病程:出生时正常; 进乳几天后呕吐、拒食、倦怠、 腹泻、失重。(母乳喂养重于牛奶喂养); 一周后肝肿大、腹水、黄疸; 1-2月后白内障; 几个月后智力低下,死于肝功能 衰竭或感染。 新生儿筛查,限食半乳糖成分。,62,63,编辑版ppt,病程:出生时正常;6263编辑版ppt,63,半乳糖尿苷2-磷酸-4-表异构酶缺乏(患半乳糖血症III型),64,编辑版ppt,血含低血毒性:晶状体渗积累致病:+ 半乳糖半,(四) 糖原贮积症糖原代谢病 临床症状:损害肝脏;肌肉;心脏;肾脏;神经系

33、统。 缺陷酶、表征13类型(严重性、预后)糖原贮积症I型(von Gierke病)葡萄糖-6-磷酸酶;严重。糖原贮积症VI型(Hers病)肝磷酸化酶;较轻,65,65,编辑版ppt,(四) 糖原贮积症糖原代谢病6565编辑版ppt,病程:1岁发病,矮小(生长发育差),肝、 肾肿大,低血糖、惊厥,乳酸性酸中毒。并发症高脂血症、高乳酸血症、酮尿症、高尿酸血症。特点:AR,1/200000,葡萄糖-6-磷酸酶(G6PC)17q21.31, 12.5kb,5个外显子,4个内含子。,66,66,编辑版ppt,6666编辑版ppt,肝糖原,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患von Gierke病),葡萄糖(供组织利用),己糖激酶,无氧糖酵解磷酸戊糖,肝糖原代谢途径(主要步骤),67,67,编辑版ppt,肝糖原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葡萄糖己糖激酶无氧糖酵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