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0864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7.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ppt课件.ppt(1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世界近代史,概况,1、时间:1500年前后20世纪初,2、主要线索,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具体表现为: 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 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 思想愚昧迷信向科学理性转化。,(1)14世纪16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3、阶段:,(2)17世纪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3)18世纪后19世纪中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4)19世纪后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期,一、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4c-16c),1、经济: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

2、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 直接原因:传统商路受阻 技术条件:“地圆说”出现,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西、葡王室等广泛社会力量支持,(2)过程:,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8年,15191522年,太 平 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亚 洲,欧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卡里库特,麦哲伦海峡,葡萄牙西班牙,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8年,1519-1522年,太 平 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亚 洲,欧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

3、欧洲,东,西,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西欧美洲亚洲西欧,(3)影响:,开启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了大规模殖民扩张的时代。,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价格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三)“蒸汽”的力量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四)走向整体的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

4、9世纪末20世纪初),二 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产生阶段,2、思想:文艺复兴,(1)背景: 经济基础: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文化基础: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 现实原因:天主教神学占统治地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指导思想,人性,“黑暗时期”基督教神权神学统治,神性,VS,人文主义(humanism),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的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逐步形成,性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古代希腊: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

5、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起源,复兴,成熟,公元前5世纪,公元1417世纪,公元17、18世纪,近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人性的复苏,理性的启蒙,(2)概况: 时间:1417世纪 名义: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实质:一场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范围:意大利西欧各国;文学艺术领域科学技术领域,(3)内容: 核心: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广义来看,文艺复兴时期是指欧洲的1417世纪,而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人文主义,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回归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压制人性灭人

6、欲。提倡追求自由、追求真理,反对盲从迷信的愚昧思想。,文艺复兴为什么最早在意大利兴起?,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反对神学世界观,保留较多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吗?,形式: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性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当时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5)文艺复兴的影响(评价):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2)积极方面:思想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基础;文艺文

7、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3)消极方面(局限性):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4)影响: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对宗教改革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二 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产生阶段,3、政治:宗教改革(1)背景: 政治上:民族主义观念的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经济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成长起来,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文化上:文艺复兴的

8、推动作用; 宗教上: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 (2)过程: 德意志(开始):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瑞士(激进):加尔文,先定论,英国(自上而下):亨利八世,至尊法案(3)影响: 欧洲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打破对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的影响背景罗马教廷的剥削教皇出售赎罪券宗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教代表:马丁路德改主张“信仰得救”革意义:创立了路德教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影响使西欧人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做思想准备,腐败的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

9、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含义:在宗教信仰的前提下,明确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与上帝的沟通。,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人成为神的附属品),冲突,十四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出现(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人文主义思想武器,文艺复兴(意),宗教改革(德),延续和发展,手工工场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经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1)背景: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荷兰摆脱西班牙独立(1581年)(2)过程: 亚、非、美 “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一、“海上马车夫”荷兰原因:地理条件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造船业

10、发达对外贸易发达广阔的殖民地特点:东印度公司(垄断性贸易公司),荷兰为什么能兴起?(原因),手工工场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经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通过殖民战争确立殖民霸权地位(1)背景:优越的地理位置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资产阶级革命推动(2)过程: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的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最后打败法国确立殖民霸权亚、非、美“日不落帝国”(18世纪中期),二、“日不落帝国”英国1、崛起条件地理优势大西洋航路中心政策优势重商主义经济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军事优势注重发展海军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完善,“日不落帝国”形成过程,、1588年,打败西

11、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参与殖民掠夺。,、建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北美发展海外贸易和拓展殖民地。,、17世纪中后期,打败荷兰(三次英荷战争)。,、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七年战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1607年弗吉尼亚),2、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手工工场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经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影响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并转化为资本,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对殖民地国家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亚、非、美);对世界:进一步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世界一体化进程.,手工工场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二)思

12、想:近代民主思想和启蒙运动近代西方民主思想(1)条件古希腊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基础;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资产阶级开始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权的实现,引发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经济上:,政治上:,思想理论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壮大,资产阶级日益壮大,但封建专制压制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于是他们在思想上开展反封建宣传,为推翻封建制度制造舆论。,a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b 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家的理性主义思想,为资产 阶级反封建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2)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霍

13、布斯的思想,反对君权神授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影响:,成为推翻君权神授之说、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武器,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君主立宪,人民主权,提出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影响:,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革命提供理论基础,2 、启蒙运动兴起(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武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2)兴起:17、18世纪,英国法国(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4)核心:理性主义,3 法国的启蒙运动,(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主张: a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反对天主教会 b 倡导君主

14、立宪制:“开明专制” c 提倡“天赋人权”,平等、自由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影响:对欧洲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泰斗,(2)孟德斯鸠: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主张: a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b 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 影响: 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3)、卢梭 主张: a 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b 论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影响: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4)康德 主张 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

15、目的的工具; 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内,(5)百科全书派 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 主张: a 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 b 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c 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 d 推崇机械工艺,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评价: 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4.启蒙运动的影响(1)思想上:思想解放,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发展了人文主义;(2)政治上: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

16、义政治制度作了准备;(3)实践中:为法国大革命、北美和拉美独立运动作了动员,也鼓舞了亚洲仁人志士;(4)人类历史: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推进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三)政治: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和欧美代议制形成,1英国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13世纪) 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17世纪),“君权神圣”理论(托马斯.阿奎那),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教会高于王权。君主权力来源:一切世俗权力来源于上帝的授予;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王权与教权关系:君主应当服从教会和教皇。王权性质:国王是上帝的仆人,肩负着使世俗之人在社会生活中实

17、现基督教的最高目标(灵魂得救)的使命,因此王权也是神圣的。,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1、背景,(1)都铎王朝至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王权已经合并教权)(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3)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矛盾日益加深,君主专制的加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背景措施,教会具有比国家更高的地位,对世俗君主的权力构成强大威胁,1)对教士课以重税;2)令英国主教和教会将各种收入上缴国王3)宣布英王有权任命英国主教而无须请示教皇4)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宣布“英国国教”的最高首领是英王,他狂热鼓吹 ,大肆宣扬 、的专制主义理论.,“君权神授”,

18、“王权至上”,君主专制,2、 主要内容(理论),手工工场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三)政治: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和欧美代议制形成,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苏格拉底说:“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选自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有哪些特点?存在什么缺点?答:特点:民主。缺点: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权力被滥用、误用。这种直接民主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来雅典政局

19、的动荡,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雅典公民,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西方第一部论述代议制的专著,什么是代议制?(见课本P120“知识链接”)代议机构的特点: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巧记方法:间接参政,有立法权,(2)革命的背景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思想基础:清教、启蒙思想、历史传统英国议会与国王的矛盾与斗争,(3)革命的经过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38年) 开始:长期议会的召开(1640年) 内战:(16421648年) 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1649年) 克伦威尔的统治(16491658年) 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对外关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

20、 结束:光荣革命(1688年),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革命爆发的导火线。2议会的召开和解散(1)为筹集军费,查理一世于1640年4月召开议会,反对派议员拒不讨论征税问题,查理一世解散议会。(2)社会各阶层都主张召开新的议会。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之下,查理一世再次召开议会。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3大抗议书(1641)(1)内容揭露了无议会期间国王查理一世的过失和滥用职权的行为。重申了议会下院拥有决定征税、拨款等权力;要求废除各种,实现工商业活动的自由,按议会的选择任命官员,建立大臣对议会负责制等。(2)意义:集中体现了议会中各种反王权力量的政治、经济要求,成为革命初期 联盟的政治

21、纲领。(3)结果:查理一世拒绝 ,决定对议会进行镇压。,封建特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大抗议书,1进程(1)1644年,克伦威尔“铁军”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战局转折。(2)1645年,克伦威尔改组议会军,加强战斗力。(3)1645年6月,议会军在战役中歼灭王军主力。(4)1647年,俘获查理一世,第一次内战结束。(5)1648年,大败,再次俘获国王。,纳西比,苏格兰军,2结果 (1)1649年初,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2)1649年5月19日,议会以法律的形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农民,(2)进程 1651年,镇压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反抗行动。 1652年,征服。 1653年12月,克伦威尔就任

22、“护国主”。,1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1)背景 国内:王党分子在北部积聚力量准备反扑;未得到土地的 举行抗议活动。 国外:法国、荷兰统治者不满英国事变;爱尔兰、苏格兰拥立查理为新国王。,爱尔兰,(3)评价 在稳定政局、巩固 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集权统治脆弱,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之后,英国政局随之动荡起来。,革命成果,布列达宣言,国教教会,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复辟 1660年4月,查理发表 。 5月,查理即王位,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2)政策 对内:大肆屠杀、迫害革命的参与者;恢复,实行宗教歧视和迫害政策。 对外:实行亲法政策,把敦刻尔克低价卖给法国。,3光荣革命 (1)原因

23、查理二世内外政策损害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詹姆士二世准备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詹姆士二世,(2)过程:1688年11月,议会邀请威廉三世登陆英国,逃跑,(3)结果 1689年,玛丽和威廉成为英国女王和国王。 议会通过 确立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统治最终确立。,权利法案,17世纪(16001699)英国社会扫描 1649年1月30日,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克伦威尔的尸体被掘出来施以绞刑。1688年,发动政变,“进口”国王,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想一想:17世纪,英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革命前:保证“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文件”。

24、革命后: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权利法案的内容,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选举权,言论自由权,保证了议会哪些

25、权力?,集会权,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结果:权力转移到议会,奠定君主立宪制基础,材料一英国人最早发明了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它既可以有效地治理人群,又可以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材料二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钱乘旦英国式道路材料三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 美国史学家柯麦芝材料四

26、对于代替公民亲自集会的代议制我们最好只限于研究少数几个最有名的、与我们的特殊情况最为近似的例子。第一个适用于这个特征的是大不列颠的下院。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有效调节了英国国内政治矛盾,有利于英国社会稳定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民主进程,许多国家模仿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4)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1689年)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 基本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 (5)意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开辟道路 (6)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形成过程 起源:1618世纪初,枢密院 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

27、主持内阁会议 发展:18世纪后期,形成内阁可以提前大选惯例 完善:19世纪上半期,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原则:产生方式: 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员中挑选任命。 统治方式: 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去留方式: 内阁失去下议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下院, 重新进行大选。影响: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一、确立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二、发展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王是国家象征,“统而不治”议会居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君主,上院,下院,内 阁,选 民,司 法 独

28、 立,任命,(贵族世袭),选举,组 成 议 会,多数组阁,形式任命,负责,(权力中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象征统而不治),2.美国独立战争和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意识的觉醒 、启蒙思想的传播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直接原因) (2)战争的经过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 爆发: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 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 独立:发表独立宣言(1776.7.4) 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 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1781年) 结束:巴黎条约(1783

29、年),1、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 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2、意义: 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推动了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独立宣言,年轻美国的窘境,加强中央集权,松散的“邦联”体制,(3) 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背景:独立战争胜利,邦联体制危及美国发展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内容:联邦制,三权分立,共和制联邦政府成立(1789年)意义: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促进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背景: a.美利坚合众国虽正式诞生

30、,但只是一个松散的邦联,美国形势动荡不安,1)时间及标志:1781年,邦联条例生效 2)国家体制:松散的邦联 3)面临困境:对内不能解决经济、社会问题,对外不能应付英国、西班牙的严重威胁。,b 1786年爆发谢司起义,使北方的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深刻意识到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的必要性.,制定:,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建立民主共和体制。 2)内容:确立了联邦制,规定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分割,互不侵犯(联邦权力高于州权力)。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互相制衡的思想确立了代议制共和体制,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代议共和 原则:,最高行政长官总 统,全国性的议会 (

31、 立法、财政 ),最高联邦司法体系,总统、议员都由民选产生,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体现原则,思考: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行政权归总统,他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有权任命政府官员, 但要经国会同意; 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立法权归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法律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国会的立法被总统否决后,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再次通过该法时,即为有效; 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议。,最高司法权归

32、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可审查国会通过的法律是否违宪。,政治制度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总统制: 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于一身,掌握全国的最高行政权。共和制(基础、前提) 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治组织形式。联邦制: 联邦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各州政府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各州不得违反联邦(国家)的宪法和法律。,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哪几种政治制度?,进步性: (1)世

33、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 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4)为很多国家所仿效, 促进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缺陷: (1)没有规定人民的各项权利; (2)确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1790年权利法案(麦迪逊起草) a规定人的基本人权不受侵犯;b规定了政教分离的原则;c凡没有明确授予中央的权力,由各州和人民掌握。,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相同点:(本质)都是资本主义政体; (核心

34、特征)代议制民主; (背景)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不同点:,3.法国大革命和共和制与君主专制的斗争(1)革命的背景 经济基础:经济迅速发展 阶级基础:第三等级要求改变现状 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第三等级与专制王权的矛盾(2)革命的经过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1789.5) 革命爆发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1789.71792.8)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措施:通过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成立立法议会.,重要事件:法国对外战争开始,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 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81793.6)

35、 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 措施:成立国民公会,成立共和国,审判并处死路易十六. 重要事件:瓦尔密大捷,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 雅各宾派专政时期(1793.61794.7) 代表:小资产阶级 措施:恐怖政策 重要事件:热月政变,118世纪的法国 (1)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有所发展,但受旧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因封建国家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导致法国工业品的国内市场狭小。,(2)政治:保持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三等级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承担者。(3)思想: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为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2三级会议的召开 (1)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2)6月,第三等级宣布自己是代表全国人

36、民的国民议会。 (3)第三等级发表“网球场宣言”,要求制定宪法。 (4)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会议。 3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人权宣言的通过: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 。(2)1791年宪法 通过:1791年9月,制宪会议通过。 内容: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意义: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对两年多革命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2共和派的统治 (1)吉伦特派代表利益:工商业资产阶级。 (2)措施 组织军事力量,在瓦尔密打败普军,扭转战局。 国民公会废除王政,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将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1雅各宾派掌权法国大

37、革命的高潮(1)掌权:1793年6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掌权。(2)政策实行“恐怖统治” 发布土地法令,铲除封建制的基础。 颁布全面限价法,对经济进行强力统制。,建立专制政府,通过惩治嫌疑犯法 。2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结束(1)原因:国内外威胁解除后,雅各宾派继续推行恐怖统治。(2)政变:1794年7月,反罗伯斯庇尔势力将其送上断头台。,1性质: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又一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2影响:(1)对法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地位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2)对世界:其提出的一系列政治原则,对欧美以及世界各地后

38、来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有重大影响。,(3)共和制与君主专制的斗争 1)拿破仑帝国 热月党人的统治(17941799年) “雾月政变”(1799)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04年) 对内政策:政治,经济,立法(拿破仑法典),军事,宗教. 对外战争,1背景 (1)举世瞩目的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革命意识深入人心。 (2)“热月政变”后上台的督政府,内不能安邦,外不能御敌,使法国人民大失所望。法国急需一把“利剑”。,1帝制建立:17991804年间,拿破仑实际上是法国的独裁者,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2主要政策 (1)政治上 实行中央集权制。组建高效、集权的政府机构;强化军队、警察等

39、国家机器,平息叛乱,稳定局势,坚决打击封建复辟势力。 取消出版、言论自由,禁止工人结社、罢工等措施广受批评,被认为是对革命的“绞杀”。 (2)经济上: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竞争和使用机器生产,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2上台: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3)教育上:拿破仑创办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4)法律上: 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这是资产阶级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 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确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契约自由”的原则。 (5)对外战争 多次打败反法联盟。 法军所到之处,摧毁封建秩序,推行资产阶级改革,传

40、播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民主原则,对欧洲的民主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1原因 (1)拿破仑帝国盛极一时,是靠强权和武力维系的,根基并不牢固 (2)各地的反抗斗争更是此起彼伏,使战车上的拿破仑疲于应付。无休止的战争早已超出了革命的需要和范畴,法国人民不堪重负,开始滋生厌战情绪。 (3)实行大陆封锁政策。这种违背资本主义经济开放原则的做法,使拿破仑政权也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拿破仑帝国覆灭(1)1812年,拿破仑亲率大军远征俄国,结果兵败莫斯科。 (2)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1813年,在莱比锡进行的大决战中,拿破仑失败,帝国随之瓦解。,(3)1814年,拿破仑退位,路易十八登上王位,波

41、旁王朝复辟。 (4)1815年,拿破仑指挥法军在比利时的滑铁卢与英、普联军展开决战,结果法军失败。拿破仑再次退位,法兰西第一帝国彻底覆灭,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 2)动荡中的法国 政策 a“钦赐”宪章表示对大革命基本成果的承认。 b 建立君权极为强大的君主立宪政体。 c 实行两院制议会制度。规定苛刻的选举和被选举资格,使封建贵族占据政权主导地位。 d 通过书报检查法令以加强舆论控制。 e 使天主教势力夺回文化教育大权。 结果:复辟王朝不能稳定政局,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3)查理十世倒行逆施 政策 a 加强天主教势力,极力恢复旧贵族特权和君主专制。 b发布敕令,解散议会,实行只有土地所有者享有选举

42、权的选举法。 结果 使法国的阶级对立日益加剧。 引发了七月革命。,4)七月革命 进程 a 时间:1830年7月27日。 b 口号:“打倒波旁!自由万岁”。 意义 a 阻止了封建制度的复辟,重新确立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b 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促进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5)七月王朝 建立:七月革命后,大金融家拥戴路易菲力普为国王。 性质:大资产阶级的专政。 统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工商业主和新贵族的政策。 结果 a 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 6)二月革命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使社会矛盾突出。 进程: a 时间:1848

43、年2月。,b 口号:“打倒路易菲力普”、“共和国万岁”。 结果 a 七月王朝覆灭。 b 资产阶级成立临时政府。 c 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7)六月起义 原因:资产阶级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场。 结果:被资产阶级政府残酷镇压。 启示 a 资产阶级联合无产阶级反抗封建势力、争取民主的时代结束。 b 无产阶级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进行民主斗争。,8)围绕政体的角逐 保皇派与共和派的斗争 a保皇派 组成:正统派、奥尔良派和波拿巴派。 目的:企图在法国恢复君主制。 代表: 1871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梯也尔;1873年选举共和国的死敌麦克马洪为总统。 b 共和派 主张:在法国实行共和制。 活动:对保皇派展开积极

44、斗争。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A、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考考纲聚焦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主干知识回扣】一、新航路的开辟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必要性(原因):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可能性

45、(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过程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直达印度;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影响,对世界: 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对欧洲: 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

46、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殖民扩张 主要方式:进行海外贸易,17世纪时,荷兰达到海上贸易的鼎盛时期,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殖民帝国和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 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拥有最大的储存仓库和金融设施,成国际金融中心. 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过程: 英国早期一方面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一方面从事海上掠夺,并得到政府的支持,被称为“海盗国家”; 17世纪英国势力渐增,进行一系列商业战争,先后

47、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殖民国家;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成为最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2)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3)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3、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影响 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对殖民地国家: 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对世界: a.大大拉开

48、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 b.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与掠夺。B、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高考考纲聚焦 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 、启蒙运动【主干知识回扣】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 1、背景: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毁欧洲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意大利保留了古罗马希腊的古典文化。 2、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3、时间:1416世纪 4、地点:开始于意大利后拓展至西欧 5、领域:文学、

49、艺术领域 6、指导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内涵包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7、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全书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矛头指向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生而平等,反封建等级观念,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但丁-人文主义奠基者,神曲歌颂了人,肯定了人的努力,指出人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理想的境界,获得最终的成功。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首先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他用人的

50、眼光、世俗的眼光、现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社会,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提倡思想自由和 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提倡学术研究;反对“神”主宰一切的观 念,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 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8、影响: 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将人们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是近代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倡导的进取精神,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科学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