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3园林植物分类基础(教学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3园林植物分类基础(教学培训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任务3园林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分类的目的及意义、掌握植物分类方法;2、了解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掌握植物命名的方法;3、掌握植物检索表编制方法;4、了解植物进化规律、掌握植物基本类群的特点。技能目标1、能按需求合理对植物进行分类;2、掌握植物种、变种、变型及品种命名规则;3、能够熟练使用及编制植物检索表;4、掌握各大类群的形态特征及繁衍规律。,教学重点:植物分类单位、植物命名、检索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教学培训课件),任务3园林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目标教学重点:植物分类单位、植,任务3园林植物分类基础,一、植物分类方法二、植物分类单位三、植物的命名规则四、植物检索
2、表的使用及编写方法五、植物的基本类群,(教学培训课件),任务3园林植物分类基础一、植物分类方法(教学培训课件),(一)自然分类法,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进化过程中亲缘关系的远近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1、恩格勒系统:(1)以假花说为基础,双子叶植物以柔荑花序类为原始类群,放在系统最低位置,从无花被有花被、单被双被、花被分离合生、单性两性,花各部由少数多数、简单复杂、风媒虫媒。(2)双子叶植物排单子叶后(1964年次序颠倒)。(3)合瓣花被认为是较为进化的类群。(4)目与科的范围较大。,(教学培训课件),(一)自然分类法 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进化过程中亲缘关系,2、哈钦松系统:(1)两性花较单性花
3、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较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进化,虫媒较风媒原始。(2)单被花和无被花属次生,源于双被花类;葇荑花序类较进化,源于金缕梅目。(3)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共同起源,木本植物源于木兰目,草本植物源毛茛目。,(教学培训课件),2、哈钦松系统:(教学培训课件),3、塔赫他间系统: (1)坚持真花说,提出了幼态成熟理论,主张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2)全部单子叶植物源于具单沟花粉的水生双子叶植物睡莲目,木兰目更原始,其为木本,由它发展出毛茛目和睡莲目。(3)柔荑花序类源于金缕梅目。(4)草本植物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菊科、唇形目为高级类型,较原始的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是木本类型
4、。,(教学培训课件),3、塔赫他间系统: (教学培训课件),4、克郎奎斯特系统: 被子植物门包括11亚纲,83目,383科,16.5万种植物。 木兰纲(即双子叶植物):包含6亚纲,64目,318科,即木兰亚纲、石竹亚纲、金缕梅亚纲、蔷薇亚纲、五桠果亚纲、菊亚纲。 百合纲(即单子叶植物纲):包括5亚纲,19目,65科约6万种植物,即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跖草亚纲、姜亚纲、百合亚纲。,(教学培训课件),4、克郎奎斯特系统:(教学培训课件),(二)人为分类法,人为分类法:为了使用方便进行分类的方法。1、按植物特性分类:(1)木本植物:多年生植物,木质部发达,茎坚硬。 乔木类:树体高大 (6m以上),
5、具有明显主干的直立树木。 灌木类:树体矮小 (通常6m以下),主干低矮或茎干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主干。 藤本类:以特殊器官,如以吸盘、吸附根、卷须或缠绕或攀附其他物体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匍匐类:干、枝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出不定根而扩大范围。,(教学培训课件),(二)人为分类法 人为分类法:为了使用方便进行分类的,(2)草本植物:木质部不发达,茎较柔软。 一年生: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一般春季播种,夏季开花结实,然后枯死。 二年生: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一般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结实、枯死。 多年生:寿命2年以上,能多次开花、结实。 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
6、正常,不发生变态。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态肥大。 据变态形状分:鳞茎类、球茎类、根茎类、根茎类、块根类。,(2)草本植物:木质部不发达,茎较柔软。,2、按植物观赏部位分类(1)观花类:以花为主要观赏部位。(2)观叶类:以叶为主要观赏部位。 (3)观茎类:茎干色泽或形状具有观赏价值。(4)观芽类:芽肥大美丽,具有观赏价值。(5)观果类:果实色泽美丽,或果形以奇、巨、丰具较高观赏效果。(6)观根类:裸露的根部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7)观姿态类:树势挺拔或枝条扭曲、盘绕,具有观赏价值。,(教学培训课件),2、按植物观赏部位分类(教学培训课件),3、按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1)行道树:为美化、遮荫和防
7、护等目的,在道路两旁栽植。(2)庭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曝晒和装饰用的树木。(3)园景树:呈现丰富多彩的观赏特点和多样的应用方式的树种。(4)绿篱植物:以分隔空间、范围,遮蔽视线,衬托景物及防护作用等的植物。,(教学培训课件),3、按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教学培训课件),(5)地被植物及草坪:低矮的木本或草本植物以覆盖地面,起防尘、美化等作用。(6))垂直绿化植物:以攀缘形式绿化墙面和藤架的植物。(7)花坛植物:采用观叶、观花草本及低矮灌木,在花坛内组成各种花纹和图案。(8)室内装饰植物:将植物种植在室内墙壁和柱子上专门设立的栽植槽内。,(教学培训课件),(5)地被植物及草
8、坪:低矮的木本或草本植物以覆盖地面,起防尘,4、按植物栽培环境分类(1)温室观赏植物:当地常年或较长一段时间内需在温室中栽培的观赏植物。(2)露地观赏植物: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可以在露地进行,或主要生长发育时期能在露地进行的植物。5、按植物生长环境因子分类(1)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阳性植物:需要全日照,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不良。 阴性植物:在较弱光照条件下比强光下生长好的植物。 耐阴植物: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植物。,(教学培训课件),4、按植物栽培环境分类(教学培训课件),(2)根据植物对光照长度的要求: 短日照植物:在较短日照条件下促进开花,日照超过一定长度时便不开花或明显推迟开花。 长
9、日照植物:在较长日照条件下促进开花,通常需要日照在14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开花。 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近于相等才能开花,在日照时间过长或过短时都不能开花。,(教学培训课件),(2)根据植物对光照长度的要求:(教学培训课件),(3)按热量因子:耐寒、不耐寒、半耐寒植物。(4)按水分因子:旱生、中生、湿生植物。(5)按土壤因子:喜酸性土、耐碱性土、耐瘠薄土、海岸植物。(6)按空气因子:抗风、抗污染、抗粉尘、卫生保健植物。(7)按移植难易:易移植成活、不易移植植物。(8)按繁殖方法: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植物。(9)按整形修剪:宜修剪整形、不宜修剪整形植物;(10)按对病虫害的抗性:抗性植物、易感染植物。
10、,(教学培训课件),(3)按热量因子:耐寒、不耐寒、半耐寒植物。(教学培训课件),二、植物分类单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在自然界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以及要求一定的生存条件,且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的生物类群。属:相近种的集合。 科:相近属的集合。目:相近科的集合。 纲:相近目的集合。门:相近纲的集合。 界:相近门的集合。,(教学培训课件),二、植物分类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教学,变种:通常仅有1-2个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差异,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亚种: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是指形态
11、或个别性状变异比较小的类型。 品种:是基于经济意义和形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或为人类所发现的。,(教学培训课件),变种:通常仅有1-2个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差异,没有明显,三、植物的命名规则,(一)植物学名 植物学名的命名,是以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倡用的双名法给植物命名的。 种名:属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缩写; 亚种:种名 + subsp. + 亚种 + 亚种命名人缩写; 变种:种名 + var. + 变种 + 变种命名人缩写; 变型:种名 + f. + 变型 + 变型命名人缩写; 栽培变种:种名 + cv. + 栽培变种,或种名 +栽培变种 。,三、植物的命名规则(一)植物学
12、名,(二)植物中名(1)一种植物只应有一个全国通用的中文名称;(2)一种植物通用中文名称应以属名为基础,再加上说明其形态、生境、分布等的形容词;(3)中文属名应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用广泛,与形态、生态、用途有联系而不致于引起混乱;(4)集中分布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植物宜采用少数民族惯用的名称;(5)不用古僻字或迷信色彩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字;(6)凡纪念中外名人、今人的名称尽量取消,但已经广泛通用的经济植物名称,可酌情保留。,(教学培训课件),(二)植物中名(教学培训课件),四、植物检索表的使用及编写方法,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二歧分类原则,把各植物类群突出特征进行比较,分成相对的两分支,在相同的项目下
13、,以不同点分开,依次直至编到终点为止。(一)定距检索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前面加一定的序号。相对应两分支的序号相同,并编写在距离左边等距离处。后出现的两分支序号向右缩一字格,这样继续直到编制终点为止。(二)平行式检索表:相对应性状的两分支平行排列,分支之末为序号或名称,此序号重新写在相对应分支前。,两,(教学培训课件),四、植物检索表的使用及编写方法 检索表的,五、植物的基本类群,(一)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最原始的类群。植物体结构简单,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多细胞类型为丝状体或叶状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常为单细胞;受精后合子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不形成胚。常生
14、长在水或潮湿地。1、藻类植物 细胞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水生较多。其繁殖方式有营养、孢子或配子繁殖等。 作用:可食用(如海带、紫菜)、助于岩石风蚀、药用(如褐藻)、固氮、吸收和积累某些有毒物质、作工业原料、饲料。,(教学培训课件),五、植物的基本类群(一)低等植物(教学培训课件),2、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一般无光合色素,营养方式为异养。分为细菌门、黏菌门和真菌门。(1)细菌门: 分布广泛,结构简单。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能使有机质分解,在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在工农业利用很广泛,如制药、纺织、化工、固氮等。但有些细菌是许多动植物致病的病原菌。(2)黏菌门: 介于动物和
15、植物之间的真核生物。(3)真菌门: 与人类关系密切,可食用、药用、工业利用,但有些真菌可使动植物致病。,(教学培训课件),2、菌类植物(教学培训课件),3、地衣植物 地衣是由菌类和藻类共生而成的特殊植物群。(1)壳状地衣: 叶状体干壳状,生长在岩石、树皮或土上,形成簿层壳状物,紧贴基物。(2)叶状地衣:叶状体扁平叶状,假根伸入基物,易于采下。(3)枝状地衣:叶状体向上起立,具分枝,类似小树或倒悬空中。作用:对岩石风化、土壤形成有促进作用,是植被形成的先锋植物。有些可药用、作饲料、工业用。,3、地衣植物,(二)高等植物 植物体结构复杂,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常由多细胞组成;卵受精后先形成
16、胚,再由胚形成新个体。生活史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即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相互更迭的过程);多为陆生。1、苔藓植物门 是一群小型多细胞绿色植物,多生活于阴湿环境。构造简单,没有维管束。 能分泌酸性溶液,溶解石面,逐渐形成土壤;能涵蓄水分,对森林发育、沼泽变迁极有影响;可作燃料、填充料、药棉及供药用等。,(二)高等植物,2、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是具有维管束的孢子植物。分布广泛。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大,有根、茎、叶分化。生于温暖湿润环境中,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常成为林下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具有药用、食用、作饲料、肥料、观赏等作用。3、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体
17、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蕨类植物,(1)裸子植物: 多为常绿乔木,具有形成层和次生结构,主根发达,叶多为针形、条形、刺形或鳞形,无子房构造,胚珠裸露,因而种子也裸露,不形成果实。 裸子植物多为重要用材树种以及生产纤维、树脂、单宁等的原料,有些具药用、食用、观赏等作用。(2)被子植物: 形态结构、生活类型等均更完善和多样化,具有适应于有性生殖最完善的器官-花,胚珠包子房内,受精后种子由果皮包被,更有利于种子传播和萌发。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个子叶。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个子叶。,(教学培训课件),(1)裸子植物:(教学
18、培训课件),(三)植物各类群间进化规律、分布及生态作用或与人类关系 1、形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全细胞结构到完全细胞结构,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并逐渐形成具有各种组织器官的多细胞植物体。 2、生活习性:由水生到陆生,世代交替过程中,由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到孢子体世代占优势,体现了植物从水生到陆生的重大发展。 3、繁殖方式:由裂殖到无性孢子繁殖,再到有性配子生殖。而有性生殖又从同型孢子发展到异型配子,最后为卵式生殖,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发展。,(教学培训课件),(三)植物各类群间进化规律、分布及生态作用或与人类关系(教学,任务实施,一、教师引领二、学生实践:完成实践任务报告。1、完成园林植物类群调查表 姓名 班级 调查时间,2、使用检索表检索10种植物名称并填写下表 姓名 班级 调查时间,(教学培训课件),任务实施一、教师引领2、使用检索表检索10种植物名称并填写下,三、任务考核,(教学培训课件),三、任务考核(教学培训课件),巩固训练 1、植物自然分类法与人为分类法各有何优缺点? 2、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有哪些区别? 3、种子植物有哪些特点? 4、使用植物检索表检索20种植物,并编制10种植物检索表。,(教学培训课件),巩固训练(教学培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