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实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1062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31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31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31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31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实现.docx(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题 目: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中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姓名:张智慧学 号:200540806139专 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 级:信管2005-1班指导教师:马越峰 副教授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中管理员业务的设计与实现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渐走向信息化,信息资源的建设、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软件系统以及信息管理方面的意识逐步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寻求适合各自实际需要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其图书馆的有效利用程度是评价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如何更好更合理地利用图书馆是

2、很重要的。传统的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不但繁琐,而且管理容易出现漏洞,造成损失。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开发一个智能化、系统化、信息化的图书管理系统十分必要的。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以信息管理系统理论与软件开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学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收集大量相关资料,从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构成、规划等进行了探讨。论文重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组成与每个模块的功能。系统包括图书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续借、读者查询、远程检索等模块。设计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主要从模块组成、数据库连接、功能实现、应用意义等方面着手。系统中每个模块的实现都基本上脱离不了数据,所以在数据库

3、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数据的高效,减少数据冗余以保证系统的运行速度。论文论述编写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其研究目的在于为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寻求更加切实际的实施方案。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信息管理;图书信息;需求分析;数据库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y Borrowing Management System about Manager Service of University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formation i

4、s the main trend of human society.The awareness of the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oftware system which is fit for practic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ecomes strong gradually. The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i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mphasis lay in searching for the solution of

5、proper software system,which can meet their own pratical demand.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ecomes outstanding little by little. For a university, the extent of effective use of the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evaluate its competitiveness.Therefore how to use the librar

6、y better and more rational is very important.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management is not only complicated and trivial , but also it is easy to appear leaks , bringing about loss. For resolving all the above problems ,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evelop a Intellectualized, systematic, informationalized b

7、ook managing system.The system is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theor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studying colleges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collecting much related information,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discuss the function, the con

8、struction and the design of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The thesis emphatically has discussed the composition of library borrow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of each module. The system contains book borrowing and reading, book returning, book renewal , reader inquiry , long-range retrieval ma

9、naging module and so on. The designing of the system is taken advantage of reviewing management system setting about mainly from its module , database connection , function aspect , applying significance and so on. The designing of module is composed of its module and the function of each module. Th

10、e realization of each module are essentially inseparable from the data, so when design of the database of the data shoul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efficiency, reducing data redundancy to ensure the system operating speed.The library takes advantage of the write the thesis is discussed reviewin

11、g the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realizing process , designs that the priority that process all above analyses mainly is a basis.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seeking for a more practical plan for middle schoolsLibrary Borrowing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Library Borrowing Management System; Info

12、rmation Management; Books information; Demanding Analysis; Databas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引言1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概述22.1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22.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22.2.1 国外研究现状22.2.2 国内研究现状42.3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52.4 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简介62.4.1 管理信息系统62.4.2 Visual Basic 6.0简介72.4.3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简介8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规

13、划93.1 图书馆组织结构调查93.2 图书馆借阅体系业务调查103.3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分析123.4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规划133.5 应用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5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分析194.1 确定系统目标194.2 可行性分析194.2.1 技术可行性204.2.2 经济可行性204.2.3 管理可行性204.3 系统需求分析204.4 系统功能分析22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设计245.1 信息系统设计原则245.2 信息系统总体功能结构255.3 数据库设计265.3.1 需求分析265.3.2 概念结构设计305.3.3 逻辑结构设计

14、325.3.4 物理结构设计32第六章 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运行与维护386.1 系统实施386.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实现396.2.1 系统主控界面功能的实现396.2.2 图书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406.2.3 读者借阅管理功能的实现436.2.4 罚款金额处理功能的实现476.2.5 借书证管理功能的实现496.2.6 用户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526.2.7 基本设置功能的实现546.2.8 图书类别设置功能的实现556.3 系统维护55总 结57参考文献58附 录59致 谢65第一章 引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强大的功

15、能已被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各行各业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对图书信息进行MIS管理的时代的到来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是一个高校不可缺少的部分,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十分重要,所以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不但要为图书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而且也要为用户查询提供必要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为了缩短借阅者的等待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高校

16、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方便借阅者并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以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为背景,全系统分为系统概述、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系统的实施与维护等过程。在程序设计与调试上采用了自上而下,逐步细化,逐步完善的原则。采用结构化的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功能,可读性好,易于扩充。基本功能全面,系统可读性好,易于维护、更新,安全性好。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概述2.1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渐走向信息化。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17、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我国图书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和还书信息。面对图书馆数以万计的图书,纷繁复杂的读者信息,频繁更替的借还书信息,传统的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不但繁琐,而且管理容易出现漏洞,造成损失。因此有一个智能化、系统化、信息化的图书管理系统十分重要的。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实现对读者管理、书籍管理,借阅管理等

18、自动化控制,将会使图书馆的工作大大减弱。方便友好的图形界面、简便的操作、完善的数据库管理,将会使得图书馆系统极大限度的应用于现代化图书管理中。大量的图书馆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证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对于众多的图书馆以前所处的状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

19、,资源闲置比较突出。2.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2.2.1 国外研究现状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加,经费的严重不足,出版物数量的爆长,价格不断上扬等诸多因素使图书馆面临着严峻挑战,图书馆要想在新形势下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真正把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和目的。目前,国外主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已成为其主要发展趋势。国外自动化系统已经在我们所说的“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之上,在多个方面(如体系结构、移动、门户集成)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1)基于UNIX标准,采用先进的体系结

20、构,支持多种通用平台作为重新设计的自动化系统,这些主流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都采用于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多层体系结构。基于组件模式的体系结构为自动化系统的灵活配置提供了充分保证,同时这种体系结构,能够将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分散到多个硬件平台之上,对于将来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实现系统规模的进一步扩充有着重要的意义。(2)采用大型数据库,提供全文检索和MetaSearch功能有一些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如Adlib InformationSystems公司的AdlibLibrary,使用自己开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有一些系统,如Aurora,Amicus等,使用基于文件形式的Fulcrum,Ctree等数据库

21、系统,还有一些系统,如BookshelF,Lexicon等使用PICK等层次型或网状数据库系统。但从目前来看,使用成熟稳定的大型商业数据系统是一个趋势。是否提供全文检索是近一两年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一个重点,许多基于大型商业数据库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同时还内嵌了文本检索软件,以实现全文检索,如InnovativeInterface.Inc的Millennium,Sirsi和Unicorn,以及Exlibris的ALEPH500都有自己的全文检索引擎。(3)提供开放链接,以实现系统间的互操作在从物理形式的图书馆转变成为虚拟形式的图书馆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认识到链接是这一转换过程中的核心部

22、分。许多图书馆都在创建以期刊为纽带的链接数据库,通过它可以存取到期刊的到刊情况、期刊的Web站点、甚至进一步地存取到期刊目次,期刊文摘,乃至期刊的文章全文。(4)提供数字内容创建和管理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应用除馆藏书目之外,图书馆还需面对类型众多、内容各异的数字资源。为了实现对这些图像、视频、及其它多媒体内容的管理,并将这些内容与传统的书目记录进行集成,图书馆自动化厂商在其自动化系统之上,开发和创建了新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5)以WebOPAC为中心,构筑信息门户“信息门户”的概念正在改变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传统的OPAC仅提供一个图书馆的馆藏查询,或进一步提供一些外部

23、的数字资源链接,在整个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处于不起眼的地位。然而随着Internet的发展,OPAC已从图书自动化系统的边缘产品成为了整个系统的核心。随着检索(Z39.50),馆际互借(ISO10160),流通(NSIP)标准的应用,互操作成为可能,许多图书馆自动化厂商已经将越来越多的服务内容建立在OPAC之上,构筑一个个图书馆的“信息门户”。(6)走上无线道路,支持移动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渗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接入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已经成为21世纪信息服务的重点,移动计算技术实现了这种服务方式。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也开始将移动计算运用到系统中,支持笔记本计算机、PDA(个人数字助理)、

24、无线接入(WML,WAP,手机),Java设备、提款机、游戏机、传呼机等设备。2.2.2 国内研究现状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国外主要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厂商不断将这些相关技术纳入其产品体系,营造了许多新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和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些主要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代表了将来的发展方向。与国外这些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相比,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90年代中期,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研发曾经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当时推出了目前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几个大型自动化系统(如南京汇文、北邮MELINETS),并提出了“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在此之后,国内图书馆

25、自动化系统处于相对平淡的一个历史时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整体技术实现上,都没有大的突破,有的研究人员甚至认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已经到达了顶点,没有发展的余地。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均根据图书馆的工作流程,设置了采访、编目、 流通、期刊、参考咨询、联机检索、公共查询等子系统,功能涵盖了图书馆的各个业务环节。各子系统之间共享书目数据库,整个系统统一、和谐、数据冗余最小。子系统之间数据资源高度共享和一致,数据资源具有较高的集成性,系统功能也具有较高的集成性。还对Internet应用充分支持,提供基于HTTP的WWW检索,及对Z39. 50协议的支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各图书馆业务的深入

26、开展和新业务的增加 ,图书馆新情况的产生(如多馆舍情况等) ,要求图书馆集成系统应充分地考虑与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在这方面 ,各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特色 ,大多表现在对网络化服务功能的开拓与加强方面。这主要通过几个方面来体现:提供网际应用 ,支持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联机编目、馆际互借、馆际文献查询等。还包括能实现个人图书馆、信息服务台、用户服务、文献预约、各类请求等。网络化是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发展方向,系统采用共享资源的各种先进新兴技术和标准,是系统应该共同遵循的。国内的系统,都对世界的许多标准支持,但其支持程度有所不同。现在国际上与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有关的行业标准和协议大致有39个,国内一

27、般只支持其中的4个,即 Z39.50,TCP/ IP ,IS02709,IS010160/ 10161。系统对这些标准的支持,促进了图书馆业务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服务。真正实现联合编目、馆际互借、远程查询预约、数据资源共享。如采用 ISO10160/ 10161 协议进行网上馆际互借的传送与接收;采用 ANSI/ NISIZ39. 50 协议实现网上获取等。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都已经建成了功能比较齐备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功能基本涵盖了图书馆内部业务处理流程:采购、编目、典藏、流通、公共检索。并且能够通过网络提供一些网上服务,使用户开始可以在图书馆、办公室、实验室甚至家中访问图书馆的书目机读

28、目录、单位局域网上的光盘数据库和书目、文摘和全文等文献的检索系统。对现代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技术指标的要求是先进性、开放性、积累性和发展性。2.3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图书馆工作,管理和服务平台发生的变化,图书馆不再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人工管理,而是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从最初的对图书馆业务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发展到对图书馆各个业务流程和网络化管理,并建立大规模的以

29、个体文献目录联机查询为主的资源共享系统。进入21世纪后,图书管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不同载体的实体文献的信息化管理和多方位的联机查询。图书馆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就是将传统的图书馆业务的手工操作转变成由计算机管理,及图书馆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各种载体文献的采编、典藏、流通、检索及常规业务管理等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高效、准确的信息化管理。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区域内及地区、国家、国际间的资源共享。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必须制定一定的标准,只有各个系统都遵循这些标准,不同的系统间才可以实现联机查询、资源共享的效果。图书馆的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图书信息以及两者

30、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因此要对读者资源,图书资源,借书信息进行管理。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开发就是在于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该系统的研究可为图书馆的借阅管理体系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2.4 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简介2.4.1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在一个国家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运用和发展水平,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

31、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的人机系统,它全面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管理科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最优化技术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20世纪八十年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美国明尼苏达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Gordon B. Davis)对MIS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一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管理信息系统是

32、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其最大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应用领域,而且是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系统性的科学。它运用这些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和方法。2.4.2 Visual Basic 6.0简介Visual Basic 是Microsoft 公司为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而推出的一种可视化的

33、快速编程的工具,它源自于BASIC编程语言。VB拥有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系统,可以轻易的使用DAO、RDO、ADO连接数据库,或者轻松的创建ActiveX控件。它以其简单易学、语法简介、功能强大的特点而深受广大编程人员的青睐。作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程序开发工具之一,VB现在有如下几个版本:(1)VB学习版:VB的学习版可以使程序员方便地创建功能强大的Microsoft Windows和Windows NT的应用程序。这个版本的VB包括所有内部控件以及网格和数据绑定控件。学习版适用于普通学习者及大多数使用Visual Basic开发一般Windows应用程序的人

34、员;(2)VB专业版:VB专业版提供了功能完整的工具集,软件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开发各种解决方案。这个版本的VB包括学习版中的所有工具和功能以及附加的ActiveX控件、Internet信息服务器应用程序设计器、集成的数据工具和数据环境、活动数据对象,以及动态HTML页面设计器。专业版适用于计算机专业开发人员,包括了学习版的全部内容功能以及Internet控件开发工具之类的高级特性;(3)VB企业版:VB的企业版允许开发健壮的分布式应用程序。这个版本的VB包括专业版的所有特征,另外还包括了BackOffice工具,如SQL Server以及其他辅助工具等。企业版除包含专业版全部的内容外,还有

35、自动化构件管理器等工具,使得专业编程人员能够开发功能强大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同是作为可视化编程工具,VB与其他可视化编程工具还是有点区别:除了VB之外,能够编制Windows应用程序的可视化编程工具很多,所针对的编程领域也各有侧重,如FoxPro是针对数据库编程的开发工具,Visual C+ 是专业程序设计员提供的开发工具,变量声明和定义严密,功能强大灵活,必须经过相当的努力才能掌握,而VB不支持虚类、多态性和类的继承,相对而言VB简单易学,变量定义不太严密,对于非专业程序员而言功能足够强大,并也支持网络编程和数据库编程。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

36、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广泛应用程序接口(SPI)函数,以用动态链接库(DLL)、开放式数据连接(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随着版本的提高,Visual Basic的功能也越来越强。5.0版以后,Visual Basic推出了中文版,与前几个版本相比,其功能有了很大提升。2.4.3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简介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应用很广、实用性很强的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

37、软件学科的一个独立的分支。SQL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的结构化语言,其功能并不仅仅是查询,并且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SQL之所以能够被用户和业界所接受,并成为国际标准,是应为它是一个综合的、功能极强同时又简捷易学的语言。SQL语言集数据查询(Data Query)、数据操纵(Data Manipulation)、数据定义(Data Definition)和数据控制(Data Control)功能于一体。数据定义(DDL)是定义SQL模式、基本表、视图、索引结构;数据操纵(DML)是数据插入、删除和修改等三种操作;数据查询(DQL)包括单表查询、多表查询、嵌套查询和连

38、接查询等;数据控制(DCL)是对基本表和视图的安全性授权、完整性规则的设定、事务并发控制等内容。SQL语言支持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其中外模式对应于视图(View)和部分基本表(Base Table),模式对应于基本表,内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大型分布式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广泛应用于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端开发工具的支持,如Visual Basic、Visual C+ 和Delphi等都为其提供了接口。SQL Server 2000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

39、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规划3.1 图书馆组织结构调查该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主要设有办公部、技术部、期刊部、阅览部、采编部、资源建设部、检索教研部和流通部,下设电子阅览室、中心机房、信息服务部、采访室、编目室、借书处、阅览室、资料室以及各类图书阅览室等。其组织机构框架如图3.1所示。图3.1 图书馆组织结构总体框架3.2 图书馆借阅体系业务调查(注:本系统数据流程图符号体系说明:表示外部实体;表示处理过程;

40、表示数据存储;表示数据流)(1)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则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如图3.2所示:图3.2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2)读者办理借书证业务流程如图3.3所示:图3.3 读者办理借书证业务流程图(3)读者借阅图书业务流程如图3.4所示:图3.4 读者借阅图书业务流程图(4)读者归还图书业务流程如图3.5所示:图3.5 读者归还图书业务流程图(5)罚金处理业务流程如图3.6所示:图3.6 罚金处理业务流程图3.3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分析通过图书馆的业务流程调查可以看出,目前的图书馆的各项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 根据操作人员的级别不同设置权限,

41、对系统的操作有权限的设置;(2) 能够实现图书的借、还、续借功能;(3) 具有对图书库的一般性维护的功能,包括过期书籍统计、丢失书籍统计;(4) 能够实现图书入库、图书出库的功能;(5) 能够实现读者的注册、浏览、删除、查询等功能;(6) 能够实现管理者及读者的录入、修改等功能;(7) 能够实现书库借还图书情况、读者、管理者信息及书籍信息的打印报表功能;(8) 能够实现数据备份功能;3.4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规划(1)图书信息数据图书信息数据表的主要功能在于新书入库以及保存在库图书的主要信息和相关信息。包括:“单册条码” 、“书籍名称” 、“书籍类别” 、“书籍页码” 、“作者姓名

42、” 、“书籍价格” 、“书籍总数量” 、“出版社” 、“出版日期” 、“登记日期” 、“是否借出”以及“典藏地” 。单册条码字段为主关键字段,书籍名称字段、书籍类别字段、作者姓名字段、出版社字段、书籍价格字段、是否借出字段和典藏地字段分别记录图书的书名、类别、作者、出版社、图书单价、库存量和库存地点的信息。(2)用户信息数据用户信息数据表:管理员信息数据表和读者信息数据表。管理员表中存有“管理员编号” 、“姓名” 、“性别”和“密码” ,它具有最高权限,可以对系统进行所有操作。读者信息数据表的主要功能是新读者的注册以及保存已注册读者的相关信息。它包括:“读者编号” 、“读者姓名” 、“性别”

43、、“读者类别” 、“班级” 、“可借册数” 、和“登录密码” 。读者编号字段为主关键字段,姓名字段、性别字段、读者类别字段、班级字段、可借册数字段和登录密码字段分别记录读者的读者编号、读者姓名、性别、读者类别、班级、借书量以及登录密码。(3)读者借阅信息数据读者借阅信息数据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关借阅图书过程中信息的处理。它包括:“单册条码” 、“借阅证号” 、“读者姓名” 、“书籍名称” 、“典藏地” 、“借书日期” 、“还书日期” 、“续借日期” 、“续借次数” 、“馆藏单位”和“状态” 。其中“单册条码”和“借书证号”为主关键字段。(4)借阅管理数据借阅管理信息数据表的主要功能是对读者借阅

44、历史的信息进行查询。它包括:“借阅证号” 、“读者姓名” 、“单册条码” 、“书籍名称” 、“书籍类别” 、“书籍价格” 、“书籍页码 ” 、“借书日期” 、“规定天数” 、“还书日期” 、“实际天数” 、“可借册数” 、“已借册数” 、“出版社”和“状态” 。其中“借书证号”和“单册条码”是主关键字段。(5)借书证信息数据借书证信息数据表主要包括借书证类型管理表、借书证类型和借书证信息表,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读者利用该借书证件进行正常的书籍借阅操作。借书证类型管理数据表包括“借书证类型编号” 、“借书证类型名称” 、“最大借阅数量” 、“最多借阅天数” 、“最多续借天数” 。其中“借书证类型编号

45、”是主关键字段。借书证类型表包括“类型编号” 、“类型名称” 、“最大借书数量” 、“最多借阅天数” 和“最多续借天数” 。其中“类型编号”是主关键字段。借书证信息表包括:“借阅证号” 、“姓名” 、“性别” 、“系别” 、“卡类别” 、和“状态” 。其中“借书证号”是主关键字段。(6)书库查询信息数据书库查询信息数据表的主要功能是对书籍的具体信息进行查询。它包括:“单册条码” 、“书籍名称” 、“书籍类别” 、“出版社” 、 “书籍价格” 、“存放位置” 、“登记日期”和“是否借出” 。其中“单册条码”是主关键字段。(7)图书类别信息数据图书类别信息数据表的主要功能是对图书进行分类设置。它包

46、括:“类别代码” 、“书籍类别” 和“借出天数” 。其中“类别代码”是主关键字段。表3.1 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数据表清单数据表名称数据表用途读者信息保存读者的基础信息管理者信息保存管理者的基础信息读者借阅信息保存读者的借阅相关各种信息读者信息管理保存读者的各种信息读者信息查询保存读者的基本信息图书信息管理保存馆内图书数据的基础信息图书类别保存图书类别记录基本设置保存图书基本设置书库查询保存图书馆的馆藏书目的基础信息借阅管理保存图书借阅归还记录借书证信息保存读者借书证件记录借书证类型保存借书证类型及相关信息借书证类型管理保存借书证类型信息3.5 应用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制定MIS战略规划的方法有

47、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是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简称BSP)。BSP 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 / 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将业务流程与规划出的主题数据库结合在一起画出U-C矩阵。矩阵中交叉点上的U表示这类功能使用相应的数据类,交叉点上的C表示这类数据由相应的功能产生,同时也使用该功能。主题数据表与业务流程中的各项业务处理环节所组成的U-C矩阵见表3.2 。表 3.2 U C矩阵 数据表项目读者信息数据表读者种类信息表图书信息数据表图书信息类别表书库查询数据表借阅信息数据表借书证信息表借书证类型表罚金信息数据表密码信息数据表读者信息管理CU读者种类管理UC图书信息管理CUU图书类别管理UC书库需求管理UU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