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网络管理及PSTN仿真业务管理知识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1170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MS网络管理及PSTN仿真业务管理知识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IMS网络管理及PSTN仿真业务管理知识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IMS网络管理及PSTN仿真业务管理知识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IMS网络管理及PSTN仿真业务管理知识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IMS网络管理及PSTN仿真业务管理知识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MS网络管理及PSTN仿真业务管理知识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MS网络管理及PSTN仿真业务管理知识技术要求.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Q/CT 2284-2010保密等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20-实施20-发布IMS网络PSTN仿真业务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STN Emulation Services over IMS(V1.0)Q/CT 2284-2010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IMS网络PSTN仿真业务技术要求 63目 录目 录2前 言41范围62引用标准63缩略语64业务定义75业务服务终端76系统架构87业务特征87.1主叫号码显示87.2主叫号码显示限制87.3无条件呼叫前转97.4遇忙呼叫前转97.5无应答呼叫前转97.6呼叫等待97.7三方通话97.8查找恶意呼叫97

2、.9呼出限制97.10免打扰97.11缩位拨号107.12热线服务107.一三闹钟107.14截接服务107.一五缺席用户服务108业务的配置和使用108.1主叫号码显示108.2主叫号码显示限制108.3无条件呼叫前转108.4遇忙呼叫前转118.5无应答呼叫前转118.6呼叫等待128.7三方通话128.8查找恶意呼叫一三8.9呼出限制一三8.10免打扰一三8.11缩位拨号148.12热线服务148.一三闹钟148.14截接服务一五8.一五缺席用户服务一五9业务特征对信令和网元的要求一五9.1业务对信令要求一五9.2业务对网元的要求1710业务间的交互作用1710.1主叫号码显示1710.

3、2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一八10.3无条件呼叫前转一八10.4遇忙呼叫前转1910.5无应答呼叫前转1910.6呼叫等待2010.7三方通话2010.8查找恶意呼叫2010.9呼出限制2110.10免打扰2110.11热线服务2110.12闹钟2110.一三缺席用户服务2211对支撑系统的要求2211.1业务计费需求2211.2业务受理需求22附录A(规范性附录) 业务消息流程示例23A.1主叫号码显示23A.2.1主叫号码显示限制25A.2.2主叫号码显示限制逾越27A.3无条件前转29A.4遇忙前转30A.5无应答前转32A.6.1呼叫等待-拍叉拨1,释放另一方34A.6.2呼叫等待-拍叉拨2,

4、保持另一方36A.7三方通话38A.8查找恶意呼叫40A.9呼出限制42A.10免打扰服务43A.11缩位拨号44A.12热线服务45A.12.1 即时热线45A.12.2 延时热线46A.一三闹钟服务47A.14截接服务(以空号通知为例)48A.一五缺席用户服务49附录B(规范性附录) 业务配置消息流程示例51附录C(规范性附录) 业务订阅消息流程示例52附录D(规范性附录) 业务信息订阅中相关的XML Schema54前 言本标准主要依据ETSI TS 一八3 043 “IMSbased PSTN/ISDN Emulation Stage 3 specification”的相关内容,结合中

5、国电信IMS试点的相关成果和经验进行编写,随着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飞,宋阿芳,钮颖彬,沈雷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电信基于IMS网络的PSTN仿真业务的定义、业务特征、业务流程和技术方案,提出了该业务对支撑系统等方面的需求。本标准适用于基于IMS的PSTN仿真业务。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企业技术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企业技术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

6、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N 065f-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附录)Q/CT 2094-2010IMS网络SIP协议总体技术要求Q/CT 2099-2008中国电信IMS网络设备技术要求ETSI TS 一八3 012基于IMS的PSTN/ISDN电话仿真子系统功能架构(IMS-based PSTN/ISDN Emulation Subsystem Functional architecture)ETSI TS 一八3 043基于IMS的PSTN/ISDN电话仿真阶段3技术要求

7、(IMSbased PSTN/ISDN Emulation Stage 3 specification)ETSI TS 一八3 004PSTN/ISDN模拟业务:呼叫前转协议规范(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 Communication Diversion (CDIV);Protocol specification)ETSI TS 一八3 007PSTN/ISDN模拟业务:主叫识别显示(限制)协议规范(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

8、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rotocol specification)ETSI TS 一八3 010PSTN/ISDN模拟业务:呼叫保持协议规范(NGN Signalling Control Protocol;Communication Hold (HOLD) 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ETSI TS 一八3 0一五PSTN/ISDN模拟业务:呼叫等待协议规范(NGN Signalling Control Protocol;Communication Waiting (CW) PSTN/ISDN

9、 simulation services)ETSI TS 一八3 005PSTN/ISDN模拟业务:会议协议规范(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 Conference(CONF);Protocol specification)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解释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PESPSTN/ISDN Emulation ServicePSTN/ISDN仿真业务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I-CSCFInt

10、errogating-CSCF查询-CSCF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媒体网关控制功能P-CSCFProxy-CSCF代理-CSCF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S-CSCFServing-CSCF服务-SCSCF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AGCFAccess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接入网关控制功能IADIntegrated A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AGAccess Gateway接入网关4 业务定义PSTN仿真

11、业务是指基于中国电信IMS网络向传统电话终端用户提供的现有PSTN补充业务的仿真业务。这些业务的业务特征和业务体验与现有PSTN网络完全相同,用户在使用业务的过程中不会由于网络产生的巨大变化而有所感知。5 业务服务终端PSTN仿真业务可服务于以下终端:n 通过AGCF接入IMS网络的POTS终端;n 通过SIP AG接入IMS网络的POTS终端;n 通过SIP IAD接入IMS网络的POTS终端。6 系统架构 MMTel AS完成PSTN仿真业务的业务鉴权和逻辑处理,包括各种业务特征的权限、激活/去激活状态等均登记在应用服务器中。本规范采用TS 一八3 043 (IMS-based PSTN/

12、ISDN Emulation Stage 3 specification)中定义的“松耦合”(loose coupling)方式实现PSTN仿真业务的提供,因SIP UA设备(AGCF、SIP AG、SIP IAD)将完成部分业务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对flash及后续拨号音的处理,但该类设备不参与业务鉴权。为了实现业务,HSS 中应设置相关的 iFC,需要对如下method进行iFC的配置:n 发端INVITE;n 终端INVITE;MRFC/MRFP提供 IMS 网络媒体资源的控制功能,提供业务需要的语音资源。MRFC功能可内置在AS中,此时AS与MRFP间通过H.248协议交互,也可和MRF

13、P合设,此时AS与MRFP间通过SIP协议交互。7 业务特征7.1 主叫号码显示主叫号码显示属于被叫侧业务。当被叫用户开通主叫号码显示业务时,在呼叫建立过程中,被叫用户可以显示主叫用户的号码信息。7.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属于主叫侧业务。主叫用户开通了该业务的情况下,在呼叫建立过程中,被叫用户将不能显示主叫用户号码。在被叫用户为超越类用户(如警察等),即使主叫用户开通该业务,号码也将显示在被叫用户终端上。主叫号码显示限制用户分为三种类型:n A类用户,有权在发起某次呼叫时,通过一定的操作要求限制显示其号码。一般情况下其号码都允许向被叫用户显示。n B 类用户,有权在发起某次呼

14、叫时,通过一定的操作要求显示其号码。一般情况下其号码都限制向被叫用户显示。n C类用户,其号码永远限制向被叫用户显示。7.3 无条件呼叫前转无条件前转属于被叫侧业务,是指允许用户将所有来话无条件的转接到预先设定的前转方上,或前转到语音邮箱。每一个通话所允许前转的最大次数为2次。前转的计数包括所有的前转类型。对于一般的主、被叫用户号码,都可以做为前转目的号码,但是为了防止恶意呼叫,对于一些特殊的公众服务号码,如110,119,120等,不能被设置为呼叫前转的目的号码。 除特服号码外,用户已设置的呼叫限制号码也不能被设置成呼叫前转目的号码。 7.4 遇忙呼叫前转遇忙前转属于被叫侧业务,是指当用户忙

15、时,允许用户将来话转接到预先设定的前转方上,或前转到语音邮箱。每一个通话所允许前转的最大次数为2次。前转的计数包括所有的前转类型。对于一般的主、被叫用户号码,都可以做为前转目的号码,但是为了防止恶意呼叫,对于一些特殊的公众服务号码,如110,119,120等,不能被设置为呼叫前转的目的号码。 除特服号码外,用户已设置的呼叫限制号码也不能被设置成呼叫前转目的号码。7.5 无应答呼叫前转无应答前转属于被叫侧业务,是指当被叫用户出现无应答情况时,允许用户将来话转接到预先设定的前转方上,或前转到语音邮箱。每一个通话所允许前转的最大次数为2次。前转的计数包括所有的前转类型。对于一般的主、被叫用户号码,都

16、可以做为前转目的号码,但是为了防止恶意呼叫,对于一些特殊的公众服务号码,如110,119,120等,不能被设置为呼叫前转的目的号码。 除特服号码外,用户已设置的呼叫限制号码也不能被设置成呼叫前转目的号码。7.6 呼叫等待呼叫等待属被叫侧业务,是指当A用户正与B用户通话,C用户试图与A用户建立通话连接,此时应给A用户一个呼叫等待的指示,表示另有用户等待通话。7.7 三方通话当用户与对方通话时如需要另一方加入通话,可在不中断与对方通话的情况下拨叫出另一方,实现三方共同通话或分别与两方通话。7.8 查找恶意呼叫查找恶意呼入属被叫侧业务,用户可在接受恶意呼叫的过程中发起该业务,以查找该呼叫的发起方。7

17、.9 呼出限制呼出限制业务属主叫侧业务,使用该项服务性能,可使用户根据需要,限制终端的某些呼出类型。呼出限制的类别包括: n 限制全部呼出(K=1),包括市内电话的呼出;n 限制国际、国内长途呼出(K=2),不限制市内电话;n 只限制国际长途呼出(K=3);n 表示仅限制高费率呼叫呼出(如168.160等, K=4)。7.10 免打扰免打扰业务属于被叫侧业务,用户使用该项服务性能后,不会受到任何呼叫的打扰,主叫用户将听到免打扰提示音。7.11 缩位拨号该业务属主叫侧业务,就是用12位代码来代替电话号码,以实现业务用户的缩位呼出。7.12 热线服务该业务属主叫侧业务,用户使用该业务后,在规定时间

18、内不拨号,即自动接到某一固定的被叫用户,一个用户只能制定一个号码作为热线号码。热线服务分为两种:即时热线和延时热线,用户摘机即自动接续到热线号码的为即时热线,用户摘机5s内不拨号再接续到热线号码的为延时热线。7.13 闹钟用户激活该业务时,可以在用户预定的时间向用户发起呼叫,通过铃声提醒用户。7.14 截接服务该业务为局端业务,是指网络能够在用户呼叫遇到空号、改号或用户使用不当等情况时,自动截住这类呼叫改接到放音设备上,给予代答和提醒。7.15 缺席用户服务该业务为被叫侧业务,是指用户激活该业务后,当有电话呼入时,由网络提供代答。7.16 遇忙回叫当用户拨叫对方电话遇忙时,使用此服务可不用再拨

19、号,在空闲时即能自动回叫接通。7.17 反极性反极性计费,是指在进入通话状态及结束通话时,通过A、B线上的极性反转,来通知计费终端(可以是计费器或IP超市等)计费起始点和计费终止点。8 业务的配置和使用8.1 主叫号码显示用户申请开通此业务即可使用,不需在终端进行其它操作。8.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用户申请开通此业务即激活,不需在终端进行操作。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使用1. 对于A类用户,当希望对该次呼叫限制其号码显示时:摘机;听拨号音;按“*62”,再按被叫用户号码2. 对于B类用户,当希望对该次呼叫允许其号码显示时:摘机;听拨号音;按“*68”,再按被叫用户号码3. 对于C类用户,申请开通此

20、业务即可使用,不需在终端进行其它操作8.3 无条件呼叫前转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摘机,听拨号音。2. A拨打“*57*B的用户号码#”,若A有无条件呼叫前转权限,则听新业务登记成功提示音;若A无权,则听受限音。3. A挂机,业务登记结束。A:业务使用者,有无条件呼叫前转权限;B:前转目的用户;C:普通用户。使用1. C摘机,听拨号音。C拨打A的用户号码,听回铃音,B振铃。B摘机,B和C通话。B、C挂机,业务使用结束。撤销1. A摘机,听特殊拨号音。A拨打“#57#”。 若A已登记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4 遇忙呼叫前

21、转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40*B的用户号码#”。若A有遇忙呼叫前转权限,则听新业务登记成功提示音;若A无权,则听受限音。2. A挂机,业务登记结束。A:业务使用者,有遇忙呼叫前转权限;B:前转目的用户;C:普通用户。使用1. C摘机,听拨号音。C拨打A的用户号码,A正忙,C听回铃音,B振铃。B摘机,B和C通话。B、C挂机,业务使用结束。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40#”。若A已登记遇忙呼叫前转业务,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5 无应答呼叫前转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

22、41*B的用户号码#”。若A有无应答呼叫前转权限,则听新业务登记成功提示音;若A无权,则听呼叫受限音。2. A挂机,业务登记结束。A:业务使用者,有无应答呼叫前转权限;B:前转目的用户;C:普通用户。使用1. C摘机,听拨号音。C拨打A的用户号码,C听回铃音,A不应答。20s后,B振铃。B摘机,B和C通话。B、C挂机,业务使用结束。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41#”。若A已登记无应答呼叫前转业务,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6 呼叫等待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摘机,听拨号音。2. A拨打“*58#”。若A有呼叫等待权限,则听新业务

23、登记成功提示音;若A无权,则听受限音。3. A挂机,业务登记结束。A:业务使用者,有呼叫等待权限;B、C:普通用户。使用A和B正在通话,C呼叫正通话的A。C听语音:“您拨打的用户正在通话,请暂勿挂机,等待回应”,A听“嘟”的一声提示音。此时,A可有三种选择:1. 拒绝C呼入:不作任何操作,过了一段时间后(一五秒)呼叫等待音结束;在两个用户间切换通话,切换后原通话方保留:先拍叉,听拨号音,按键;结束当前通话,改与另一方通话:先拍叉,听拨号音,按键。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58#”。若A已登记呼叫等待业务,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7 三方

24、通话用户申请开通此业务即激活,不需在终端进行操作。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使用A为业务使用者,有三方通话权限。A拨打B,保持通话。A拍叉簧,听拨号音,B听音乐,A拨打C电话号码,建立通话;A再拍叉簧,听拨号音,B、C听音乐。然后可以进行下面3个操作:1. 用户A拨1,用户A与另外一方通话,当前通话方听忙音。对应本例就是AB通话,C听忙音。;用户A拨2,用户A与另外一方通话,当前通话方听音乐。对应本例,就是AB通话,C听音乐。;用户A拨3,用户A,B,C三方通话。在三方通话的时候,如果A挂机,B,C听忙音。如果B或者C其中一个挂机,A与另外一方继续通话。8.8 查找恶意呼叫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

25、活1. 用户B摘机,拨打用户A;A振铃,B听回铃音;A摘机后和B进行通话。A拍叉簧保持用户B,B听保持音,A听到拨号音后按*33#,告警台上保留本次恶意呼叫追查记录。8.9 呼出限制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用户摘机,拨*54*KSSSS#,激活呼出限制业务。其中K为限制呼出类别,SSSS为用户设定的密码。(K=1表示限制全部呼出;K=2表示限制国际、国内长途呼出;K=3表示限制国际长途呼出;K=4表示仅限制高费率呼叫(168.160)呼出;。)使用1. 业务激活后即可使用,无需在终端上进行特殊操作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54*KSSSS#。若A已登记呼出限制业务,则听业务

26、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2. 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10 免打扰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56#”。若A有免打扰权限,则听新业务登记成功提示音;若A无权,则听受限音。2. A挂机,业务登记结束。使用1. B摘机,听拨号音。B拨打A的用户号码,听回铃音,A不振铃。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56#”。若A已登记免打扰业务,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11 缩位拨号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摘机,听拨号音。2. A拨打“*51*MN*TN#”,其中MN为缩位号码,TN为需缩位的号码,号码可

27、以是本地号码、长途字冠+国内长途号码、国际字冠+国际号码。若A有缩位拨号权限,则听新业务登记成功提示音;若A无权,则听受限音。3. A挂机,业务登记结束。使用1. A摘机,听拨号音,A按*MN。TN号码振铃。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51*MN#”取消原来登记的某一缩位号号码,或拨打“*51*MN*TN#”直接用新号码覆盖原有缩位号号码。若A已登记缩位拨号,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12 热线服务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摘机,听拨号音。2. A拨打“*52*TN#”,TN为用户指定的热线号码。若A有延时热线服务权限,则听新业务登

28、记成功提示音;若A无权,则听受限音。3. A挂机,业务登记结束。即时热线用户申请开通业务即可使用,不需在终端进行其它操作使用1. C摘机,听拨号音。用户申请即时热线业务时,呼叫自动接续到热线号码;用户激活延时热线业务时,5s内不拨号,呼叫自动接续到热线号码。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52#”。 若A已登记延时热线业务,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13 闹钟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摘机,听拨号音。2. A拨打“*55*H1H2M1M2#”,其中H1H2为小时,取值范围是:0023;M1M2为分钟,取值范围是:0059。若A有闹钟业务

29、权限,则听新业务登记成功提示音;若A无权,则听受限音。3. A挂机,业务登记结束。使用1. 到了预定时间,用户电话自动振铃。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55#”。 若A已登记闹钟业务,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14 截接服务该业务为局端业务,由网络向用户免费提供,用户无需申请或操作。8.15 缺席用户服务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A摘机,听拨号音。2. A拨打“*50#”,若A有缺席用户服务权限,则听新业务登记成功提示音;若A无权,则听受限音。3. A挂机,业务登记结束。使用1. C摘机,听拨号音。C拨打A的用户号码,呼叫被转接到代答

30、设备。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A拨打“#50#”。 若A已登记缺席用户服务业务,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16 遇忙回叫操作类别操作步骤及说明激活1. 用户A摘机,拨打用户B,B忙;2. 用户A听语音提示,提示用户A可以拨遇忙回叫激活码,激活业务。A按*59#后,遇忙回叫业务激活。 使用1. 登记后用户挂机等候,当空闲时接通主被叫。撤销1. A摘机,听拨号音。2. A拨打“#59#”。 若A已登记遇忙回叫业务,则听业务撤消成功提示音;若未登记,则听忙音。3. A挂机,业务撤销结束。8.17 反极性用户申请开通此业务即可使用,不需在终端进行其它操作

31、。9 业务特征对信令和网元的要求9.1 业务对信令要求9.1.1 主叫号码显示此业务为被叫侧业务,由被叫侧的PES AS进行业务处理。 如果被叫用户没有申请主叫标识显示业务,则无论AS收到的会话请求中是否包含Privacy头字段,Privacy 头字段为何值,AS在其发送的会话请求中均应加入Privacy 头字段,并设置值为“id”,同时将From头字段设为匿名。9.1.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此业务为主叫侧业务,由主叫的PES AS进行业务处理。 当主叫侧的AS识别了主叫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如果S-CSCF发给AS的会话请求中没有包含Privacy头字段,则AS应在其发送的会话请求中加入

32、Privacy头字段,并设置值为“id”;如果S-CSCF发给AS的会话请求中包含Privacy头字段,但是值不为“id”,则AS应该将其值改为“id”。同时,AS还应将From头字段改为匿名,即From:“Anonymous”;tag=xxxxxx。 9.1.3 呼叫前转呼叫前转业务中,AS负责前转业务的处理,当发生前转后,Request URI头域需要设置成前转方的地址,并增加History域用于控制呼叫前转的次数。 History头域的格式和设置要求,应参照IMS网络呼叫前转业务技术要求的相关章节描述。9.1.4 呼叫等待呼叫等待业务中,由AS和SIP UA(AGCF、SIP AG、SI

33、P IAD)共同负责业务的处理。该业务的操作包括两步,拍叉进行呼叫保持,拨号选择是否释放当前呼叫,并接续等待的呼叫。呼叫保持:用户在呼叫建立以后,通过拍叉操作对对应的媒体通道进行保持或恢复操作。根据收到的拍叉事件,SIP UA对于要保持的媒体流,在re-INVITE消息中生成一个新的SDP请求,包括:n 原媒体属性为“sendrecv”的媒体流,SDP属性改为“sendonly”。用户再次拍叉恢复通话时,据此拍叉事件,SIP UA对要恢复媒体流在re-INVITE消息中生成一个新的SDP请求,包括:n 原媒体属性为“sendonly”的媒体流,SDP属性改为“sendrecv”;当前呼叫保持住

34、后,用户拨打业务码,接续等待的呼叫并可选是否释放原呼叫。AGCF/SIP AG/SIP IAD根据收到的号码,进行如下操作。 n 用户拨“1”:用户发送BYE给当前呼叫释放该呼叫,并发送200OK给等待的呼叫;n 用户拨“2”:用户继续保持当前呼叫,发送200OK给等待的呼叫。9.1.5 三方通话用户在对一方呼叫保持(见9.1.4中呼叫保持的描述)后,拨打另一用户号码,AGCF/SIP AG/SIP IAD向所收号码发起呼叫,AGCF/SIP AG/SIP IAD需要发送INVITE(Request-URI为收号所得用户号码)建立新呼叫;用户和两个用户都建立通话后,将对其余两方的呼叫都保持(见

35、9.1.4中呼叫保持的描述)住后,拨打业务码,AGCF/SIP AG/SIP IAD根据收到的号码,进行如下操作:n 所收号码为“用户号码”:发起到新用户的呼叫,AGCF/SIP AG/SIP IAD需要发送INVITE(Request-URI为收号所得用户号码)建立新呼叫;n 用户拨“1”:用户发送BYE给当前呼叫释放该呼叫,并发送re-INVITE给被保持的呼叫;n 用户拨“2”:用户继续保持当前呼叫,并发送re-INVITE给被保持的呼叫;n 用户拨“3”:通过发送INVITE创建会议资源,并通过REFER操作将其余两方加入会议资源。9.1.6 查找恶意呼叫用户将当前呼叫保持住后(见9.

36、1.4中呼叫保持的描述),拨打业务码,AGCF/SIP AG/SIP IAD根据收到的号码,通过发送re-INVITE操作来完成查找业务并恢复通话。 9.1.7 热线服务AGCF/SIP AG/SIP IAD根据用户热线服务的业务信息,使用户摘机或摘机后一段时间不拨号的情况下,可直接发起到热线号码的呼叫。9.1.8 反极性AGCF/SIP AG/SIP IAD具备极性反转和支持反极性信号功能。9.2 业务对网元的要求在松耦合方式下, AGCF/SIP AG/SIP IAD须具备对PSTN/ISDN仿真业务中用户拍叉及后续拨号的处理功能,通用要求如下:1)用户注册的过程中向AS进行第三方业务注册

37、,并以SUBSCRIBE消息向AS订阅用户业务信息。当用户新增,修改或者撤销了无条件前转、拍叉类业务及热线业务时,AS通过NOTIFY消息,通知UA相应的业务信息。2)用户申请三方通话、追查恶意呼叫业务时,AGCF/SIP AG/SIP IAD根据AS下发的业务信息,提供对拍叉簧及后续拨号的处理功能。3)用户通过激活码激活呼叫等待业务时,AGCF/SIP AG/SIP IAD根据所收到的200OK响应,提供对拍叉簧及后续拨号的处理功能。4)用户申请即时热线业务时,AGCF/SIP AG/SIP IAD根据所收到的AS下发的业务信息,提供摘机事件检测及摘机即发呼叫功能;用户激活延时热线业务时,A

38、GCF/SIP AG/SIP IAD根据所收到的200OK响应,提供摘机事件检测及摘机5S即发呼叫功能。5)用户通过激活码激活无条件前转业务时,AGCF/SIP AG/SIP IAD根据AS下发的业务信息,提供特殊拨号音功能。6)当SIP UA和其他端点处在一个稳态呼叫中,用户拍叉簧,AGCF/SIP AG/SIP IAD需给原有呼叫发送re-INVITE消息,a=填为Sendonly。同时给用户放拨号音并收号。根据所收号码的不同,AGCF/SIP AG/SIP IAD一般执行如下五种操作中的一种:n 所收号码为“1”:切换到原来保持或者等待的呼叫,释放当前呼叫,AGCF/SIP AG/SIP

39、 IAD对当前呼叫发送BYE消息,对原来保持或者等待的呼叫发送200OK或re-INVITE消息;n 所收号码为“2”:切换到原来保持或者等待的呼叫,将当前的呼叫保持,AGCF/SIP AG/SIP IAD对原来保持的呼叫发送re-INVITE消息或者对等待的呼叫发送200 OK消息;n 所收号码为“3”:建立三方通话,AGCF/SIP AG/SIP IAD需要发送re-INVITE创建会议资源,并通过REFER消息将其余两方加入会议资源;n 所收号码为“用户号码”:发起到新用户的呼叫,AGCF/SIP AG/SIP IAD需要发送INVITE(Request-URI为收号所得用户号码)建立新

40、呼叫;n 所收号码为“*33#”:恢复通话,并发起恶意呼叫识别,AGCF/SIP AG/SIP IAD需要发送re-INVITE给原来保持的呼叫,a=填为Sendrecv;并发送re-INVITE消息给AS,消息中携带恶意呼叫识别请求的XML。 10 业务间的交互作用10.1 主叫号码显示10.1.1 与主叫号码显示限制的关系当主叫用户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即使被叫用户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业务,也无法在其终端上显示主叫号码。10.1.2 与无条件呼叫前转的关系如果用户A呼叫用户B,发生无条件呼叫前转到用户C(即,ABC),如果用户B和C都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业务,则只有前转目的地用户C能显示

41、用户A的主叫号码。10.1.3 与遇忙呼叫前转的关系如果用户A呼叫用户B,发生遇忙呼叫前转到用户C(即,ABC),如果用户B和C都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业务,则只有前转目的地用户C能显示用户A的主叫号码。10.1.4 与无应答呼叫前转的关系如果用户A呼叫用户B,发生无应答呼叫前转到用户C(即,ABC),如果用户B和C都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业务,则都能显示用户A的主叫号码。10.1.5 与呼叫等待的关系如果被叫用户同时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和呼叫等待业务时,在听到等待音的同时也应能显示主叫用户的号码。10.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10.2.1 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见10.1.1.10.2.2 与查找恶意呼叫的

42、关系追查恶意呼叫业务优先级高于主叫标识呈现限制业务。被叫用户签约了追查恶意呼叫业务,主叫用户签约了主叫标识呈现限制业务,则AS上报主叫用户的恶意呼叫信息。10.3 无条件呼叫前转10.3.1 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见10.1.2。10.3.2 与遇忙前转的关系无条件前转服务优先于遇忙前转。10.3.3 与无应答前转的关系无条件前转服务优先于遇忙前转。10.3.4 与呼叫等待的关系无条件前转优先于呼叫等待。10.3.5 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免打扰服务优先呼叫前转。10.3.6 与闹钟服务的关系闹钟服务优先于无条件前转。10.3.7 与查找恶意呼叫的关系A用户呼叫B用户,B用户将呼叫前转到C,C查找恶

43、意呼叫时,告警台上记录的是A的信息。10.3.8 与遇忙回叫的关系无条件呼叫前转服务与遇忙回叫服务不能同时申请。10.4 遇忙呼叫前转10.4.1 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见10.1.3。10.4.2 与无条件前转的关系见10.3.2。10.4.3 与呼叫等待的关系遇忙呼叫前转业务优先于呼叫等待。10.4.4 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免打扰服务优先呼叫前转。10.4.5 与闹钟服务的关系闹钟服务优先于遇忙前转。10.4.6 与查找恶意呼叫的关系A用户呼叫B用户,B用户将呼叫前转到C,C查找恶意呼叫时,告警台上记录的是A的信息。10.4.7 与遇忙回叫的关系遇忙呼叫前转服务与遇忙回叫服务不能同时申请。10

44、.5 无应答呼叫前转10.5.1 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见10.1.4。10.5.2 与无条件前转的关系见7.3.3。10.5.3 与呼叫等待的关系如果用户B申请无应答呼叫前转到用户C,同时申请了呼叫等待业务。在用户B忙的情况下,如果用户A呼入,将会发生呼叫等待。在B用户不作任何操作的情况下,一五秒钟后,等待音自动消失,此后如果无应答定时超时,发生无应答呼叫前转到用户C。10.5.4 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免打扰服务优先呼叫前转。10.5.5 与闹钟服务的关系闹钟服务优先于无应答前转。10.5.6 与查找恶意呼叫的关系A用户呼叫B用户,B用户将呼叫前转到C,C查找恶意呼叫时,告警台上记录的是A的信息

45、。10.5.7 与遇忙回叫的关系无应答呼叫前转服务与遇忙回叫服务不能同时申请。10.6 呼叫等待10.6.1 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见10.1.5。10.6.2 与呼叫前转的关系见10.3.4、10.4.3、10.5.3。10.6.3 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免打扰业务优先于呼叫等待。10.6.4 与缺席用户服务的关系缺席用户服务优于呼叫等待业务。10.7 三方通话10.7.1 与呼出限制的关系呼出限制优先于三方呼叫。10.8 查找恶意呼叫10.8.1 与呼叫前转的关系见10.3.7、10.4.6、10.5.5。10.8.2 与主叫号码显示限制的关系见10.2.2。10.8.3 与缺席用户服务的关系当向用户提供缺席用户服务时,无法进行追查恶意呼叫的操作。10.9 呼出限制10.9.1 与三方通话的关系见10.7.1。10.9.2 与热线服务的关系呼出限制优先于热线服务。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