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1550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销社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供销社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供销社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供销社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供销社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销社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销社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供销社系统农村商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方案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供销社为农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54 供销社为农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方案目 录第一章 建设单位概况5第一节 建设单位5第二节 合作单位6第二章 项目背景7第一节 项目概要7第二节 需求与必要性81. 需求分析82. 必要性分析11第三节 目的和意义151. 建设目的152. 实施的意义15第三章 农村商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18第一节 台建设总体目标181. 总体建设目标182. 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架构20第二节 供销社系统物联网应用技术架构201. 总体技术架构202. 感知技术213. 分布架构214. 支撑体系225. 管

2、控中心226. 技术功能特点22第三节 建设内容231. 基础设施建设232.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中心25第二节 应用系统251. 协同电子商务系统252. 精准农业与智能化设施控制系统303. 商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监管理公共服务系统(特色智科提供)344. 统一的供应链一体化物流体系396. 通讯服务系统437. 在线物流供应链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特色华夏提供)448. 安全服务系统489. 公益服务系统4910. SaaS物流应用软件服务系统4911. 农村商品信息综合分析系统:49 供销社为农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方案12. 运营管理系统50第四章 相关技术介绍50第一节 高效能无线网状

3、网路由器50第二节相关核心技术51第三节 产品指标52第五章 项目投资预算安排53第一节、投资预算规模53第二节、资金来源53特色市物联网示范工程项目供销社系统农村商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供销社系统为农流通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本项目或服务平台)是根据 省供销合作总社 “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目标任务的要求,针对建设和完善供销社系统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对物联网应用的实际需求,在省、市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市社)的领导下,集成和开发的基于物联网的供销社(区域)为农商贸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平台是为供销社系统商贸、物流及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等多类型的经济实体的涉农流通商务活动,提供符合

4、供销社需求特点的统一的可感知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的电子交易、物流交易、网上支付、物流配送信息管理共享和“商贸物流信息共享”等服务;提供统一的感知现代物流的 “物流供应链配送、冷链物流配送、商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物联网优势资源共享” 等服务多功能的综合服务系统。打造的先进、标准、安全、实用的物联网应用和推广示范工程。第一章 建设单位概况第一节 建设单位第二节 合作单位省供销合作总社介绍省供销总社是省政府直属管理的事业单位。全省共有省市供销合作社 个,县(市、区)供销合作社 个,基层社 个,干部职工和社员 多万人。“十一五”期间,省市县乡村五级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和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两大体系”基本建立

5、,合作社、联合社、社有企业“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品、农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非处方药品六大连锁经营网络运行正常,培育出 等一批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行业龙头企业。截止2010年,全系统累计建办为农服务社12756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848个,兴办规模农产品市场248个,创建连锁企业228家,网点总数达到37875个。是全省经营网点最多、服务功能最广的综合性为农服务组织。 市供销合作总社介绍第二章 项目背景第一节 项目概要服务平台项目,是根据省供销合作总社 “十二五”发展规划,实现建设和完善供销社系统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战略任务目标的要求,针对供销社系统商贸物流信息化建设

6、对物联网应用的实际需求,结合特色市供销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中心等工程项目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坚持为农服务宗旨,运用物联网、信息、通讯等高技术,依托供销社系统“两大体系”、“六大网络”和为农服务连锁经营等优势网络实体,在互联网上叠加物联网建设的具有供销社特色的服务平台。服务平台以农村商品“双向流通”(即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服务为核心;以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网络为系统载体节点;以农村商品流通信息服务站(简称农村信息服务站)为基层信息服务终端,构建的物联网应用服务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中心、交换中心、储存中心、综合智能化应用中心等功能,并集成了基于PKI体系的用户认证、数字

7、签名技术和网络信息读取控制、隐私保护、数据保密、加密传输等信息安全技术,为平台构建了集中统一的数据管理服务系统和可靠的安全保障系统。能够面向供销社系统、面向供需双方提供“物联网优势资源共享”、“商贸物流信息共享”、“第三方的电子交易、物流交易、网上支付、物流配送服务共享”和对经营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行全程电子网络化监管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服务。能够为各级供销社和地方政府及时把握三农信息,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农村商品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与决策、应急调度指挥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本项目不仅是供销社系统物联网推广应用服务的示范平台,也是供销社系统可感知的安全可信的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

8、的基础平台,而且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为供销合作系统打造标准化的基于可控物联网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模型、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模型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型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节 需求与必要性1. 需求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农村有形市场迅速崛起,形成了结构相对完善的有形市场网络。农村商品流通渠道已由过去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类型的流通组织成为市场主体;农村商品经营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了由各种经济组织所构成的多种类型、多级层次、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商品流通网络。农村商品流通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呈现出区域性的、综合性的、具有行业特点的发展趋势。

9、但城乡商品流通发展不平衡现象客观存在且非常严重,城市商贸业与农村商贸业无论是在商业网点建设,还是在业态结构、空间布局、消费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相对落后的农村商贸流通业已经严重延缓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新瓶颈。主要表现在:(1)农村商业网点建设集中度差供销社系统基本上一直是农民组织商品流通的主渠道。(2)农村零售业态结构单一单一、落后、无序发展的零售业态格局,严重影响了农村商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3)农村“商流”、“物流”不畅不畅的农村“商流”、“物流”,必然对给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带来障碍和困难。(4)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程度低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商贸

10、业对农村商贸的劳动作用还不够,城市商贸企业对农村的辐射范围不广,辐射力度不够,城乡商贸一体化程度不高,不能有效满足农村消费者的需求。在我国,供销社系统肩负着为“三农”服务的重任,需要建立一套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城市配送、城际配送、农村配送有效衔接,以较好地满足城市供应、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进出口贸易等物流需求。建设和完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是供销社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的重点任务之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确保农村商品在双向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设,则是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中

11、之重。随着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系统合作社、联合社、企业板三大板块协调发展,遍布全省的 “省市县乡村”五级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和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初步形成,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城乡一体”、“双向流通”的连锁经营网络已延伸到村,运行顺畅。充分体现了供销社以“为农服务”为重点的多样性、综合性的体系特点。供销社系统“十一五”的快速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由于供销社系统中各个商贸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受自身技术、人才、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极不平衡,供销社系统企业,现有的物流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商贸物流信息采集不完整,不能全面反映

12、流转物品的信息特征缺少适合的技术手段。(2)信息采集盲区,不能涵盖物流的全过程。(3)信息传输滞后,信息流与物流不同步。(4)物流过程信息采集需要人工干预,不能实现全自动化。(5)缺少信息手段对物流参与人员进行有效管理。(6)在企业内部应用,不能为客户提供事中服务支持。供销社系统的企业信息化多数停留在门户网站、网页、网上商城的水平;即使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其现有建立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为自己搭建的,不能够为供销社系统内其他商贸流通企业服务,包括不能对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其他中小企业,提供物流信息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不能实现在线为商贸流通企业和广大农户,提供省时、省力、省钱、方便快捷和安全可

13、信的电子交易与物流的综合服务。同时现有物流信息系统多数不具备物联网技术功能,不能支持和实现物联网对物流功能的整合。所以,供销社系统各类行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广大中小企业与专业农户,虽然有着强烈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意识和需求,却因受资金、技术资源的制约,基层大多数用户无能力自建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包括第三方物流系统。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化服务功能的需求,如何集中财力、物力和技术优势,面向三农,为供销社系统广大中小企业、专业农户打造基于物联网的农村商品商贸流通公共服务平台的艰巨任务已摆在面前亟待解决。2. 必要性分析(1)支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信息化建设历来是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重

14、点。 (2)加快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十二五”为农服务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十二五”重点建设任务内容主要包括: 1) “十二五”规划强调提出要夯实“三社”建设基础,打造为农服务三大平台,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建设;继续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不断提升农村商品流通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空间布局。 2) “十二五”期间规划拟投资200亿元加强对新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建设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50家、联合社达到100家、全系统连锁企业30家、配送中心达30个;并要建成7个基础设施齐全、市场功能完善的各类大中型批发市场。3)

15、 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提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程控制;构筑电子商务平台,完善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信息采集、整理、发布制度,建立产销、加工、储存等信息数据库,开展重点产品的市场预测预报;为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各类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销售大户搭建网上电子交易平台;加强连锁经营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对连锁经营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行全程电子网络化管理,提高监管力度。随着国家三农政策和信息化战略的推进,供销社系统正面临着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化的大好机遇,用信息化带动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已迫在眉睫。构建高效、安全、通畅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

16、效率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与繁荣;有利于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省、市供销总社组织实施供销社系统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是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3)建设供销社系统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是顺应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满足为农服务实际需求的重要举措。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开发与应用,主要分为4部分,一是追溯系统,二是物流运作可视化系统,三是企业跟生产系统结合的智能物流中心,四是企业外部协同管理智慧供

17、应链。局部的物联网、生产、销售、商贸融合是一个大趋势,已经对物流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1)物联网能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推进物流信息化发展。2)物联网能帮助进行物流功能的整合,促使物流的各要素环节更加高效便捷。3)物联网能加强现代物流管理、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和提高信息服务水平。4)物联网的运用使供应链环节整合更加紧密,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增加了客户满意度。物联网技术在建立冷链物流系统和食品安全可感知、可追溯监控管理体系的应用日趋深入,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通过简便快捷的查询方式,使消费者当场获知所购食品的质量准入信息以及食品来源、生产加工信息等,方便消费者维权和参与对食品质量、

18、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发挥其社会监督作用。2)通过一物一码的物品标识方式,建立蛋类和肉类、蔬菜等食品养殖、生产、销售的电子记录,实现信息共享,便于食品监管部门实现对产品的全过程跟踪监管;3)通过系统实现对问题食品“快速追溯”的功能,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管理,提高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应付能力。因此建设和完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必须解决物流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加大物流信息化的建设投入,运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化水平,是贯彻落实“十二五”战略任务,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更好的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举措。第三节 目的和意义1.

19、建设目的本项目,坚持为农服务宗旨,运用物联网、信息、通讯等高技术,依托供销社系统“两大体系”、“六大网络”和为农服务连锁经营等优势网络实体,在互联网上叠加打造具有供销社特色的供销社系统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供销社系统农村商品流通提供公共的第三方商贸物流电子交易服务、物流配送、网上支付和物流信息管理、商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与技术咨询培训等综合服务。本项目的建设既符合供销社系统广大商贸物流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从事商贸、物流和信息管理对物联网技术实际应用的需求特点,又符合供销社系统建得起、广大企业和农民用户用得起、方便用和安全可信的等普遍性的需求特点。服务平台建设目的就是为降低投资成本,避免

20、重复建设,支持供需点对点沟通,减少农村商品流通环节,方便用户感知交易、感知质量;为发展“双向流通”、开拓“双向市场”,推进线下与网上服务相结合,活跃城乡农超对接,稳定市场物价,保护农民和消费者利益。因此,本项目建设目的也是为打造一个可在各地供销社系统复制推广的具有供销社特色的标准化的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公共服务平台。2. 实施的意义(1)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有助于建设和完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2)符合省供销总社“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更有利于服务三农 (3)发展物联网有助于提高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增强供销社系统的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活跃城乡市场,保障城市供给、稳定市场物价综上

21、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有利于建设完善农业商品流通体系;符合江苏省供销社总体发展规划要求,依托为农服务的农村商品流通实体连锁网络和信息化网络的有机融合,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三农;有利于物联网推广应用服务落到实处,有效促进供销社系统的信息化发展,提高供销社整体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城市的有效供给,食品安全可追溯,以活跃城乡经济,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别。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先后制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

22、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支持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快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促进解决农民“卖难”问题的意见。供销合作社在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应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供销合作社才能牢固的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从而求得供销社事业的健康发展。农村商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是指利用现代流通形式和现代管理方式构建的农村商品流通公共服务体系,其不仅是实现农村与城市连接的载体,而且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国家一直把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

23、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决定中再次将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减免运销环节收费,长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提出,势必会促进我国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快速发展。第三章 农村商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一节 总体建设目标1. 总体建设目标及要求本项目建设基于物联网的供销社(区域)为农商贸流通综合服务平台,以农村商品“双向流通”(即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服务为核心;以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网络为系统载体节点;以农村商品流通信息服务站(简称农村信息服务站)为基

24、层信息服务终端,构建的物联网应用服务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中心、交换中心、储存中心、综合智能化应用中心等功能,并集成了基于PKI体系的用户认证、数字签名技术和网络信息读取控制、隐私保护、数据保密、加密传输等信息安全技术,为平台构建了集中统一的数据管理服务系统和可靠的安全保障系统。能够面向供销社系统、面向供需双方提供 “物联网优势资源共享”、“商贸物流信息共享”、“第三方的电子交易、物流交易、网上支付、物流配送服务共享”和对经营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行全程电子网络化监管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服务。能够为各级供销社和地方政府及时把握三农信息,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农村商品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与决策、

25、应急调度指挥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建设目标的基本要求:(1)促进农村商品交易(2)减少农村商品流通环节(3)建立农村商品质量安全追溯(4)为“三农”工作提供“信息共享”和决策依据。2. 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架构第二节 供销社系统物联网应用技术架构1. 总体技术架构结合供销社系统信息化架构体系以及物联网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供销社系统的物联网总体架构进行了整体规划研究,建议供销社系统农村商品流通的物联网整体架构分为一个物联网管控中心;三个层次:感知层、互联层和应用层;四类主要感知技术:物品识别技术、场所环境感知技术、位置地理(包括遥感)技术和视频语音技术。横向分为五大应用领域:农村商品供应链一体化物流(

26、包括支撑双向流通的物流平台)、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智能化信息处理和决策分析、可视化安全监控、精细化生产体系;纵向包含两个支撑保障体系: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架构图如下:安全体系农田、仓库、批发市场、路途 车辆、人员、 工业、农副产品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农村商品流通物联网应用体系智慧决策(动态监控、数据分析与决策建议、精准生产指导)物流管理质量追溯安全监控精准管理通讯网络(移动通讯网络、无线局域网、物联网、专网)网络专线WLAN(802.11a/b/gMESH传感器网络)2G3G4G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RFID/条码识别传感器(湿度、温度、光照等)GPS位置定位服务音视频多媒体采集标

27、准体系RFID标准条码标准传感标准无线通讯标准其它标准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CA认证智能分析农村商品流通物联网总体架构示意图2. 关键技术l 计算服务技术 智能服务平台l 云计算服务技术l 物品识别技术l 环境感知技术l 位置地理技术l 视频语音技术3. 分布架构l 感知层感知层对农副产品各个节点信息实施全面采集,通过各类传感器、RFID、条码、温湿度、GPS、视频采集设备等不同的感知设备采集来自感知节点的各类信息,实现“全面覆盖、全面感知”。l 互联层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进行传送,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l

28、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含行业物联网四大应用系统和行业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农业物联网统一管控中心),通过行业物联网基础支撑平台实现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以及物联网应用的公共服务支撑。4. 支撑体系l 安全体系行业物联网所涉及的网络、信息内容更加广泛,因此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运用先进的安全技术,保证物联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高效。重点要加强无线网络安全管理,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上下功夫。l 标准化体系行业物联网相关标准规范体系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国家局完成了部分相关标准的制定,下一步要继续进行物联网相关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

29、,如建立电子标签标准、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相关通讯协议标准等。5. 管控中心物联网应用涉及到大量的物、物相关联的数据和信息,与基本的业务操作数据将在数量级上有很大的不同,此外物联网涉及到多种传感层设备及网络层接入,因此行业物联网的需要一个物联网的枢纽行业物联网管控中心,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SOA面向服务的基础技术,实现标准的统一管理、设备注册接入、终端管理、痕迹管理,以及数据的交换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应用的公共技术支撑。6. 技术功能特点l 农业供应链一体化物流与体验型商务以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为核心,综合应用物联网各项技术,整合物流资源及管理信息系统,以农副产品为重点,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工

30、业加工、仓储配送、商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管理,打造行业不可替代的物流体系,并引入体验型商务模式,让消费者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服务。l 可视化安全监控通过智能识别、视频/音频多媒体等技术建立行业智能可视化安全监控平台,对行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对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参数、标准进行智能分析,一旦出现危险信号,系统自动识别并提前预警。利用RFID/GIS等技术对各种生产资料和加工设备进行标识、定位、跟踪,对各类资产的生命周期过程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全面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使资产管理趋向透明化、流程化、痕迹化、规范化。l 全程质量追溯采用多种物品识别跟踪技术,对农副产品经营各个环节的质量

31、进行控制跟踪,需要时进行回溯查源,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质量监管。l 智能信息处理与服务通过对海量生产、供销存信息进行综合加工、智能处理,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情况,形成有价值的管理决策信息,支持领导和生产者迅速反应、果断决策、指挥调度生产经营各项活动。l 精准化生产和管理通过对环境等生产指标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对生产行为及时作出调整,从而实现精细化生产和管理的目的。第三节 建设内容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有“点级局域专网、集团(供销社)专网和农村商品物流服务外联专网(简称农村外联网)”三层分布式物联网基础网络; “系统数据中心”和“信息安全中心”两个中心;“农村服务信息站”终端服

32、务点的改造和升级;建设部署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集成统一的第三方“电子交易(物流交易)、支付系统、信息发布查询系统等“信息共享”服务功能模块;集成统一的“物流全程监控管理系统”、“冷链物流全程监控管理系统” 、“商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等物联网技术“优势技术资源共享”服务功能模块;集成统一的物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等 “SaaS应用软件服务” 体系;建成统一的“农村商品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四大应用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1. 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三层可控物联网专用系统网络1)点级局域专网:是指各个配送中心和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内部物联局域专网建设;2)集团(区域供销社系统)专网建立一个连接总部

33、与子公司、配送中心、直营店、各类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局域专网的具有高速数据通讯能力的供销社系统物联网专网;3)农村外联网连接连锁加盟企业、农村信息服务站与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外联专网;商贸物流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图见下图:商贸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图(2)改造升级农村信息服务站:在原有连锁加盟经营业务范围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改造,增加在线物流、商务等信息化服务的功能手段,可在乡村直接地为基层农民服务,提供农村商品物流、商贸信息(包括商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提供可感知的网上电子交易、物流服务以及信息采集(包括代理电子标识的录入制作)与咨询、技术培训、代办缴费等信息化代理服务。并可结合聘用大学生村官,经

34、过培训作为该信息点的信息专员或经纪人,共同服务于“三农”做出新贡献。农村信息服务站示意图2.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系统数据中心:用于数据的集中采集、云计算分析、处理和交换、中心数据库和融灾备份存储系统,提供应用系统的运行、运营管理服务等。建立集中的标识管理中心(RFID、条码数据库、卡管理系统)提供RFID、条码应用统一的运行管理服务。 信息安全支撑中心:包括CA(数字证书认证)中心、AAA(认证、授权、审计)中心以及在线安全服务中心(在线杀毒、在线漏洞扫描、在线席位管理和网络设备安全事件监控等服务)为系统提供信息安全支撑。第二节 应用系统1. 协同电子商务系统农村商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协同电

35、子商务系统将种养大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的上下游、厂商和客户供需双方从传统的商贸活动,扩大到网络市场,“面对面”交易、谈判、签约、支付、物流配送,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通过平台的协同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及其合作伙伴提供集成商务活动,使“供、产、销”一条龙,打造高效价值链,实现在整个供应链内对农村商品的生产、加工、分销、运输、配送、零售、市场及服务等商务模型和商务运作的一体化,构建一体化虚拟大市场。协同电子商务系统主界面一维码、二维码查询系统流程图: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一维码 一维码、二维码查询结果一维码、二维码查询结果(1)包括以下交易内容:农产品(包括棉麻)交易;农资商品交易;日用消费品交易;烟

36、花爆竹交易;再生资源回收交易;非处方药品交易;家电电器等其他商品和配套的物流业务的交易等。支持用户可根据需求自定义交易内容。(2)协同电子商务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协同电子商务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电子商务交易门户网站、会员管理、信息发布、商务洽谈、在线订单、物流配送、在线支付、商品拍卖、批发市场交易、信息服务等功能模块。主要交易流程图见下图:协同电子商务系统流程图 协同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模块图1)门户网站模块主要对网上商店的前台、后台等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系统模块。2)会员管理模块 管理信息平台内的所有用户,包括用户的申请、注册、审批、确定会员类别、修改或删除会员资料等。 3) 信息发布模块 包括新闻信

37、息、经营户信息、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各地交易信息以及企业信息进行发布和处理。同时根据用户需要,提供通过短信、即时通讯等,采用主动推送的方式为用户定制服务。 4)商务洽谈模块系统通过安全加密等控制技术手段,为会员用户提供虚拟洽谈室,进行视频、语音会谈。5)在线订单模块系统提供基于PKI 技术的电子签章、安全文件加密交互及网络传真技术为用户网签、传输提供第三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服务。还可为物流交易如仓储、运输、委托代理、配送等物流活动网签提供服务。6)在线支付模块系统提供支持网银、支付宝等第三方的电子支付服务。7)物流配送模块供应链管理:客户根据需求下达订单确认,订单传递到区域销售部门,区域销售部门

38、根据订单进行销售申请,将申请单发往总部人员;总部人员根据公司库存和生产情况,采用生产或向供应商订货方式进行采购产品;待产品重组后向供应链发出发货指令,依靠区域配送中心或第三方物流完成物流。业务流程图如下图。物流配送系统流程图 8)网上拍卖模块电子拍卖系统是以会员为主体,提供网上磋商、网上交易、网上拍卖(竞价)、网上招投标等业务。9)市场信息分析模块 通过对交易市场数据的采集,为用户提供市场信息分析系统可以对商品和用户进行分别分析。 10)信息服务模块 为用户提供网上在线查询、调查和邮件等信息服务功能;同时提供对三农的技术咨询服务系统包括农资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知识、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2. 精准

39、农业与智能化设施控制系统精准农业是一种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现代农业生产精准管理思想,充分的体现了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的思想理念,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控制技术的技术体系,是一种基于农田内部小区作物生产环境时空差异性,实施变量投入,以达到提高农田资源利用潜力、高效投入、节约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减轻农业生产的环境负荷,实现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精准化生产和管理通过卫星遥感、传感网络、无线局域网通讯等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的现场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CO2浓度等)进行检测,对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农产品育苗育种、移栽、施肥、中耕等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40、,动态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制定潜在风险的预警机制,从而有效的控制农作物安全生长,保障生产农作物的品质。控制柜农业信息采集控制系统作物生长模型农业物联网管控中心系统生产管理决策专家系统作物生长模型实时数据库农业知识库卷帘门滴灌排风窗喷洒农田(农作物)生长环境传感器与无线网络覆盖精准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示意图(2)智能化设施控制l 生产信息采集控制系统现在农田信息获取主要采用传统田间调查和破坏性采样、接触式传感技术、分接触式地面光谱诊断技术和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解译诊断技术、以及基于传感和遥感等技术开发出相关的硬件设备,系统通过采用传感器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系统然后根据采集的信息与专家系统

41、提供的作物生产模型进行决策,然后通过控制柜进行人工或自动化的方式控制各种调控设备,以达到调节生产环境和条件的作用。农业信息采集传感器l 生产管理决策专家系统精准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的农田空间信息数据,只有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分析处理,并将决策分析结果通过处方图或操作指导的形式表现出来,传递给农机或农户进行操作,才能最终进行精准农业实施,这些处方或操作指导都是由专家系统对来组各种数据源(包括事前数据,例如多年产量数据、土壤养分数据等,实时数据,例如作物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来完成的。精准农业的处方或作业指导都是在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农田环境信息基础上,基于地理

42、信息系统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模拟模型技术进行的,利用GIS创建不同图层,并分析作物产量同各种环境属性(例如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光照以及其他因素)的关系,分析各个处方单元的产量潜力,然后应用模型计算和专家系统推理,形成生产管理决策方案。然后生成处方图或作业指导,提供给农业智能装备实施,使肥、水、药的投入更加合理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精准农业技术结构与实施流程精准农业技术实施流程简图整个技术体系可以划分为农田信息的采集获取、农田信息管理和分析、智能决策分析、决策的田间实施四大部分。 农田信息获取在实施精准农业的过程中,农作物生长环境信息的高密度快速采集是提高决策效果的

43、重要保证。农业信息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土壤环境、小气候、水环境、作物形态和生理生化等相关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等六大要素,具有量大、多维、动态、不确定、不完整、时空变异性强、实施采集难度大等特点。在目前我们优先考虑的是土壤物理以及化学环境、作物苗情长势、病虫草害及产品品质空间分布信息等,要求能定位、快速、精确、连续地测量。目前田间采集获取主要是通过传统田间采集技术、多平台遥感技术、基于传感器快速现场采集等方法。 农田信息的管理和智能决策分析当获取了大量的农田空间数据后,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分析处理和智能决策,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农田变量作业处方是实施精准农业另一关键环节。根据精准农业的主要信息

44、源构成和决策分析的目标,这一技术环节主要包括农田信息分析处理技术、基于模型的变量决策分析技术、变量作业处方生成技术等。(1)借助GIS工具进行农田信息管理,在融合了各种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农田管理系统,实现对多源、多时的信息进行有序管理和分析,其作用表现在数据组织和集成管理、空间分析查询、空间数据更新与综合处理、可视化分析和表达。(2)利用统计学把基于地理位置的点状采集的信息转化为面状信息,是目前精准农业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3)利用各种农田数据参数建立空间反演方法,结合系统学方法和定量建模技术,形成面向决策性、准确性和数据之间更好的反演关系,并基于作物-土壤-气候-技术的动态关系,实现基于农田

45、基础信息的精准生产方案设计以及基于作物实时信息的精准管理动态调控,为作物的全过程变量处方生成提供模型化、参数化、动态化、系统化的决策工具。(4)作物专家系统以决策模型为核心,基于农田信息获取数据,构建综合性农作物决策模型和决策支持服务,实现主要作物生产全过程变量管理处方(如变量施肥、灌溉、喷药等)的数字化生成。 田间实施田间变量实施体现精准农业技术思想和效果的关键步骤。实施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信息来控制并调整投入量的方式实现精确作业。即通过传感器采集农作物或土壤的实时状态数据,并根据科学可靠的土壤或作物某一个探测量与需投入量的关系模型,将该投入量作为实施作业的控制目标,从而完成变量实施的过程

46、。精准农业体现了农业生产中“需要什么就给什么、需要多少就给多少”的因地制宜、精准定位投入管理的技术思想,它克服了传统农业中农民靠“拍脑门”的经营管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挖掘耕地生产潜力,实现肥、水、药等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精准农业根据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情况精细准确地调整肥、水、药等管理措施的投入量,即增加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又有力的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既避免了过量使用造成的生产成本增长,又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等信息构成了商品基本信息源。3.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监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在供销社系统农村商品物流网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商务部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基本要求”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管理平台技术要求”规范,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统一的农村商品质量安全溯源监控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本项目重点是有机食品)。基于物联网的食品溯源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如下图所示:(1)可追溯性所谓的“可追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