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1552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32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密 级 U D C 编 号 1 0 5 2 0 硕士学位论文 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生姓名:田国聪导师姓名、职称:刘璠讲师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名称:企业管理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入学时间:二一一年九月二一四年五月十五日1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田国聪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Span on Firm PerformanceTian Guocong2014.5.15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

2、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在本文获评校级以上(含校级)优秀

3、论文的前提下,授权学校研究生院与中国知网签订收录协议并由作者本人享有、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注: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摘 要处于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企业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如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IT技术的不断更新、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偏好多元化和市场环境越来越模糊等等。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了供应链的竞争。原因在于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通过对供应链实施高效管理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获得更佳的业绩表现。供应链整合能够有效保障物流、信息流等在供应链各节点之间顺畅的流动,因而成为

4、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想充分使用节点成员的核心竞争优势,协调供应链上的各个活动,以获取更高的供应链绩效,就必须进行供应链整合。本文在上述背景下开展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清晰界定了供应链整合和供应链整合跨度的涵义,并分析了供应链整合的四大理论基础。其次,构建了整合跨度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实证方法规范分析供应链整合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依据理论模型,论文提出两大假设和相应的六个子假设,并设计整合的四个维度及关系层面绩效和企业层面绩效的测量指标;接着,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来研究整合跨度和企业绩效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可靠有效的一手数据,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样本

5、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对所得计量分析结果简单汇总和分析,为供应链整合和管理实践提出管理建议和启示。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研究发现整合跨度与建立企业间联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次,研究表明,整合跨度对关系层面绩效和企业层面绩效均有正向影响;再者,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企业的整合力度和参与程度不够,有待增强。为此,企业应当加强供应商整合与客户整合,与其共同开发必要的信息共享基础设施,促进企业与上下游之间更方便的合作和沟通,形成更强的整合力度和更广泛的参与程度,充分利用供应链整合,以便达到明显改善企业绩效的目的。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供应

6、链整合;整合跨度;企业绩效1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progress, market competition go more fierce, consumer demand becomes diversification and market more uncertain, in this market environment, companies are facing a number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order to s

7、eize opportunities, meet challenges, companies increasingly turn their attention to the supply chain competition. The reason is that faced the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effectiv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improve corporate

8、 performance. As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logistics, information flow and capital flow efficiently and smoothly flowing between the each node in the supply chain. Only through the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can

9、 we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ach node enterprise, enable th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of supply chain activities and maximize th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In the above context, this paper is carried out in-depth study.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combing and summarizing t

10、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clearly defines the definition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span, whats more, paper further integrates the fou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Secondly,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11、between integration spa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so 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using empirical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is paper proposes two hypotheses and six sub-hypotheses, and designs the measurement index that t

12、o measure the four dimensions of integration, the relationship level performance and enterprise level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model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ation spa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a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in order to obtain a reliab

13、le and effective first-hand data. An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o data collected, coupled with the proceeds from a simpl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results, eventually made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and inspiration fo

14、r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gets some valuable conclusions: firs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gration span and establishment of inter-firm linkages; secondly

15、,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integration spa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relationship level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level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in the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process, Corporate integration efforts and participation is not enough, to be enhanced. For this reason, enterprises sh

16、ould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and its jointly develop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share infrastructure, promote more convenient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rporate, form stronger integration efforts and broader level of participation,

17、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eventuall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erformance.Key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Span, Firm PerformanceI目 录导 论1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一)选题的背景1(二)研究的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综述2(一)有关供应链整合的研究2(二)有关供应链整合跨度的

18、研究4(三)有关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6(四)有关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7三、论文研究方法、路线与内容10(一)论文研究方法10(二)技术路线11(三)论文主要内容11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13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13一、供应链整合概念13二、供应链整合跨度概念14第二节 供应链整合的理论基础14一、供应链管理理论14二、交易成本理论15三、资源基础理论16四、组织学习理论17第二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设计19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19第二节 研究假设19一、研究假设的提出19二、研究子假设的提出21第三节 研究设计22一、研究对象及样本选择22二、测量指标的确定22第三

19、章 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26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26一、样本特征26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30第二节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32一、量表的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32二、聚类分析34三、假设检验结果37第三节 计量分析结果汇总38一、计量结果汇总38二、分析结论39三、管理启示40研究结论与展望42一、研究结论42二、论文创新点42二、研究不足及展望43参考文献44附 录49致 谢521导 论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一)选题的背景处于当前市场环境的企业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如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IT技术的不断更新、消费者偏好多元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和变化带来了更大的模糊性等 利丰研究中心:供应链

20、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反思,并且逐步认识到很多过去依赖提升本企业效率来获取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的做法已然失效,因此必须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对于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将外包出去,但同时应加强对外包出去的业务的管理。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顺其自然的转向了供应链的竞争。其原因在于企业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时,通过对供应链实施高效管理将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获得更佳的业绩表现。供应链整合能够有效保障物流、信息流等在供应链各节点之间顺畅的流动,因而成为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想充分使用节点成

21、员的核心竞争优势,协调供应链上的各个活动,以获取更高的供应链绩效,就必须通过供应链整合。供应链整合得到了理论界与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众多学者和企业家们将研究和实践的核心定位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流程整合和信息流的整合方面 Lambert D M, Cooper M C., Issu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0, 29(1): 65-83.。(二)研究的意义基于以上的背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加强供应链管理,积极参与到供应链整合工作中,增加整合力度以及提高参与程度

22、,促进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之间的整合并扩大整合跨度。本文试图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供应链整合跨度和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关系,是正向还是负向关系。这无论是在丰富理论知识方面,还是指导企业实践方面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国外有较多的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了供应链整合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我国也有学者展开了相关研究,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而且还不太成熟,尤其是对供应链整合跨度的研究,大多是对国外学者研究的介绍。对于供应链整合的研究也大多是对核心企业与直接上下游的合作进行研究,有学者提出了这种研究的狭隘性,并将供应链整合跨度纳入了供应链整合程度的衡量之中。但很少有学者对供应链整

23、合跨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将试图填补国内学者在这一部分的研究空白,着重于分析直接上下游以外的更大宽度的供应链整合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所做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将为后续的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目前,虽然国内外掀起了对供应链整合的研究热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准备或正在开展供应链整合活动,因为供应链整合能够为企业带来实质益处,主要有:首先,能让企业、顾客和供应商三者形成更稳固的合作关系;其次,可以综合管理企业内外部的各项流程,从而使供应链上的各种活动更加顺利的进行;再者,可以显著的降低企业成本,可以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顾客需求,最后,显著的提高企业的

24、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绩效。然而事实上,目前国内鲜有企业能够真正有效地进行供应链整合,因为这需要企业决策者对供应链跨度及相关知识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显然我国众多的企业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对于如何整合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成员,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企业内部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必要的方法来实施供应链整合。结合上述实际,本文对供应链整合跨度和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决策层解决当前开展供应链整合活动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从而使企业显著提高绩效,从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因而本文的研究有着十分显著的实践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综述鉴于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竞争和提升绩效的重要作用,随着实

25、践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学者开始进行大量研究。笔者通过大量阅读,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发现这些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供应链整合、供应链整合跨度、企业绩效评估以及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为本文后续实证研究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影响奠定了基础。(一)有关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当前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供应链整合 Zhao X, Flynn B B, Roth A V. Decision sciences research in china: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foundations and overview

26、. Decision Sciences, 2006, 37(4): 451-496.。因而有很多学者从概念和维度两方面切入展开理论研究,即使如此,目前国内外对于供应链整合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研究来明确供应链整合的内涵。1. 供应链整合概念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开始比较早,早期的供应链整合概念比较简单,有的认为供应链整合就是供应链上的全部成员的各个活动、流程等方面的整合(Bowersox et al.,1989) Bowersox DJ, Morash EA. The integration of marketing flows in channels of distributi

27、on.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9, 23(20): 58-67.。有的学者则认为企业效率的提高在于与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和财务流等能够顺利流转,而所谓的供应链整合就是要消除各种阻碍,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Ben Naylor,Naim & Berry,1999)。Levary(2000)也很赞同后面这种说法,他认为供应链整合是一个理想的高效率结果,这种结果是企业和其供应链伙伴通过对组织内外部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信息、资金等方面进行协调而实现的。最近几年对供应链整合概念的界定开始引入了价值链理论,如Swink & Narasimhan(2007)在界

28、定供应链整合时就考虑了价值链,具体表现在其从公司战略整合、客户整合、供应商整合和其他方面的整合来探讨供应链整合。相较而言,Flynn & Huo(2010)给出的定义则比较全面,所谓供应链整合,是企业和供应链其他成员建立稳固的关系,协调和管理公司内外部的种种资源和过程,实现企业财务流、信息流等在供应链上的无障碍快速流通,以此控制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最终使得企业绩效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能实现顾客利益最大化 Flynn B B, Huo B, Zhao X.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on performance: A co

29、ntingency and configuration approach.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0, 28(1): 58-71.。国内的一些学者也试图对供应链整合的概念进行界定。陈建华和马士华(2006)从目标、组织对象等方面界定了供应链整合的概念,他们认为供应链整合目标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交互式协同运作,因此选择供应链动态联盟作为组织的对象,以此来整合全球网络供应链资源 陈建华,马士华:供应链整合管理的实现机制与技术解决方案,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1): 23-31。上述定义只界定了供应链的目标和组织对象,但是并未明确供应链整合的主

30、体,供应链整合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供应链整合的主体应该是核心企业,由核心企业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上的整个组织、流程和管理等,最终实现核心企业和供应链上所有其他企业的经营业绩(李新然、孙晓静,2009) 李新然,孙晓静:基于SCM 的企业绩效影响模型,科研管理,2009(3): 117-123。倪文斌和张怀修(2010)指出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选择供应链整合要素,结合范围(内部整合、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层次(信息整合、活动和程序整合以及功能整合)和强度三方面给出了供应链整合的定义,认为供应链整合是供应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实现各自的收益最大化,同时提高供应链的水平和

31、竞争力 倪文斌,张怀修:供应链整合研究综述,商业经济,2010(20): 68-70。2. 供应链整合维度研究在供应链整合的维度方面,学者研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一般而言,供应链整合应涵盖企业各个方面的整合,主要包含企业流程的整合,企业组织行为的整合,供应链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信息的整合,风险防范系统的整合等(Mentzer et al.,2000) Mentzer J T, Foggin J H, Golicic S G.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Enablers, impediments, and benefits. Supply Chain Ma

32、nagement Review, 2000, 10(1): 52-58.。而有学者将企业供应链整合涉及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分类归纳,如Keller et al.(2001)将供应链整合维度归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客户整合和关系整合等六个维度 Keller S B, Closs D J. Stank T P, Performance benefits of supply chain logistical integration, Transportation Journal, 2001, 41.。Narasimhan & Kim(2002)继续了这一分类,只是将供应链的维度归为内、外部整合两个维度

33、,而在外部整合中包含了客户和供应商整合两种整合细类 Narasimhan R, Kim S W. Effect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ers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Japanese and Korean firm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2, 20(3): 303-323.。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的研究基于上述整合维度,对供应链整合维度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如有的学者创造性的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黑

34、盒子整合和灰盒子整合两类(Koufteros,Edwin Cheng et al.,2007) Koufteros X A, Edwin Cheng T C, Lai K. Black-box and gray-box supplier integration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firm size.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 25(4): 847-870.;还有其他的分类,如前向物理流动和后向合作(Froh

35、lich & Westbrook,2001) Frohlich M T, Westbrook R. Arcs of integration: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strategie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1, 19(2): 185-200.;外部战略整合和内部流程整合之分(Droge & Jayaram,2004) Droge C, Jayaram J, Vickery S K. the effects of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integration

36、 practices on time-based performance and overall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4, 22(6): 557-573.以及内部整合和前、后向整合(Campbell et al.,2005) Campbell J, Sankaran J. An inductive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5, 43(

37、16)等。国内学者对供应链整合维度的研究多是引进和介绍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如刘莉(2010)指出供应链整合事实上涵盖三方面内容,即内、外部整合和信息整合,其中信息整合又可以分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息整合和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整合 刘莉: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整合对竞争优势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5)。通过对上述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关于供应链整合维度的分类,由于研究方法、内容以及研究者对供应链整合主体的认识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分类,这些分类有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差异(详情如表0-1所示),笔者试图找出学者们研究比较集中并被得到广泛认同的几个维度,以便结合实际情况,为下文的研究

38、获取理论支持。表0-1 不同学者对供应链整合维度的界定供应链整合跨度维度赞同学者被广泛认同的整合维度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客户/顾客整合Frohlich & Westbrook(2001);Narasimhan & Kim(2002);Zailani & Rajagopal (2005); Lee (2007);Flynn et al.(2010);倪文斌等(2010);Swink et al.(2007)信息或信息流整合Wesbrook(2001);陈建华等(2006);刘莉(2010)内、外部整合Keller et al.(2001);Droge & Jayaram(2004);刘莉(20

39、10)供应链整合Mapes & Armistead(1993);Marquez(2004)传播较窄但较新的整合维度黑、灰盒子整合Koufteros & Edwin Cheng(2007)前向、后向整合Campbell et al.(2005)(二)有关供应链整合跨度的研究相较于供应链整合的研究,有关供应链整合跨度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晚,学者们的研究也比较广泛,没有比较集中的研究点,本文在收集和阅览了相关研究后,将有关供应链整合跨度的研究整理如下:1. 供应链整合跨度的提出对于供应链跨度,也有学者称之为供应链长度,通过分析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二者并无较大差异,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同一概念。随着对供应链管

40、理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供应链跨度的重要意义,并且认为其将成为供应链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Frankel & Eltantawy,2008) Frankel R., Bolumole Y.A., Eltantawy R.A., Paulraj A. The domain and scope of SCMs foundational disciplines-insights and issues to advance 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8, 29(1), 1-30.。在研究供应链整合时,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只考

41、察了和供应链中心企业位置最接近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研究对于供应链整合的理论和实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没有考虑到供应链整合存在跨度这一概念,因此有必要研究供应链整合跨度,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跨度进行测量(Eloranta & Hameri,1991) Eloranta E., Hameri A.P. Experiences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logistics. Engineering Cost and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1, 21:155-169.。供应链整合水平/力度反映了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关

42、系密切程度,供应链跨度是用来反映处于供应链核心的企业与多少个供应链成员建立合作关系,这与供应链整合水平存在的意义完全不同。如图0-1所示,当核心企业只与一级供应商和一级客户发生关系,形成同盟时,就可以认为该核心企业的整合跨度较窄;而当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二级供应商/客户及二级以外的其他供应链成员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时,就称该企业的整合跨度较宽。也就是说供应链整合跨度的宽窄取决于与核心企业建立整合关系的供应链成员的层级和数量。二级a客户二级a供应商一级供应商核心企业一级客户窄整合跨度宽整合跨度注:二级a及以外的,其他的供应链参与者 图0-1 供应链整合跨度2. 整合跨度的重要性研究对于整合跨度大小对企

43、业绩效的重要性问题,学者们研究的结论较为一致,即供应链整合跨度越宽比越窄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更大,换句话讲就是链整合跨度越宽,企业获益就越多。一般看来,如果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无法与供应链所有成员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有效整合,那么受损失的将是核心企业自身(Hammel et al.,1993) Hammel R.R., Kopczak L.R. Tightening the supply chai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1993, 34 (2):63-70.。Lummus & Vokurka(2001)则从正面开展研究,提出供应链核心企业要想获得最

44、大的好处,就应该与更多的成员开展多层次的整合 Lummus R.R., Vokurka R.J., Alber K.L., Strategic supply chain planning.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39 (3):49-58.。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部分学者开始进一步讨论供应链整合跨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具体影响机制。如Westbrook & Frohlich(2001)研究了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关系整合的程度,并创建了“整合弧”这一新名词来反映整合程度的高低,并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供应链的非全面整

45、合对企业和供应链的绩效正向影响远远不如全面整合所产生的正向影响,因此他们认为企业有开展宽供应链整合跨度的必要性 Westbrook R, Frohlich M.T. Arcs of integration: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strategie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1(19).。相似的研究结论也被其他学者的研究证实,Vijay R. Kannan(2010)通过对有宽管理跨度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与二级甚至更广泛的供应链成员形成稳固合作关系的核心企业,其企业绩效表

46、现更佳 Vijay R. Kannan, Keah Choon Ta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pan of integr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0, 15(3):207-215.。由上述文献的整理,可知在研究了供应链整合跨度的内涵以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之后,有两个问题进入了学者们的视线,一是企业的整合跨度的测量问题,梳理文献发现研究者基本采用李克特量表来衡量企业的整合跨度,本文也将采用李克特量表对供

47、应链整合跨度进行研究与分析;另外一个就是学者们已经论证了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于企业很重要,即从定性角度证实了供应链整合跨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存在关系的,但是到目前为止,鲜有学者通过实证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因此本文将在第三章提出研究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及相关的假设,并在第四章重点设计实证研究思路和方法探讨供应链整合跨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三)有关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如上文所述,本文将定量研究供应链整合跨度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绩效做一个清晰的界定,为此对有关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整理。笔者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发现研究者们在研究企业绩效时,最常见的以企业的财务指标来代替企业绩效,另外,也有许多学者将企业的市场表现、运营状况作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甚至有的学者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对顾客的服务水平也纳入到了企业绩效的考评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评价指标(详见表0-2)。表0-2 不同学者评价企业绩效采用的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财务指标资产回报率、毛利率/润、净利率/润等市场指标销售额、销售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运营指标运营成本、交货期、相应速度、服务水平、产品研发等其他指标创新能力、社会影响和核心竞争力等除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