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服务型管理体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构建服务型管理体制.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构建服务型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管理体制问题是宁波市科技园区成立以来一直深切关注和倾心对待的重大主题,今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园区领导及同志们的努力下,市委、市政府下达了甬党发2002111号关于市科技园区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的通知,该通知对构建良好的园区管理体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真正使管理体制发挥重大作用,充实内在功能,还需要构建科技园区自身独具特色的管理体制模式,即服务型管理体制。这是园区快速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一、为什么需要服务型管理体制所谓管理体制,主要反映的就是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种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由市场规律和市场需求所内在规定的。但要把这种内在的规定性变
2、为现实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包括管理体制在内的制度环境,管理体制对市场和市场运行,可以起到一系列诸如障碍或损害,推进或阻碍等多方面的作用。目前,各国或地区的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的模式是多样化的。以市场和政府对园区决策所起的作用程度为基准,以市场和政府在它们的相互关系方面的地位是“小政府,大社会型”、还是“大政府,小社会型”为基准,可以将这些管理体制大体分为市场决定型和政府决定型两种类型。市场决定型的管理体制,是一种由市场规律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之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是服务型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管理更不是一味管制的关系。政府决定型的管理体制,是一种主要由政府决策对市场的基本走
3、向和基本运作发生决定性作用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之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虽然也有服务的成份,但主要是管理甚至是管制的关系。根据国内外成功园区的经验,凡是发展比较快的高新园区,大都重视服务,采用市场决定型的管理体制。比如深圳科技园,采取的就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而苏州科技工业园区和昆山政府,则十分重视上门服务、登门招商。再有,上海张江科技园先以企业化行为运作,再转具政府功能;美国的硅谷和日本的筑波科技园区也是在市场自身发展具有规模后,政府再加以适当引导,从来没有政府来决定什么,政府只是根据需要做好规划、产业导向以及一些服务工作。因此,要加快宁波市科技园区的发展,其管理体制也应该是服务型的。
4、首先,构建服务型管理体制,是科技园区现阶段发展的需要。科技园区目前拥有孵化企业108家,科研机构51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已成为宁波市内人才、技术相对密集的区域,迫切需要高效率、懂经济的政府服务来引导、来帮助其发展壮大,而不是来束缚或管头管脚。第二,构建服务型管理体制,是科技园区实现“三高二优创一流”的目标需要。要凝聚高素质人才,吸引高水平研发机构和高技术产业,创建一流的科技园区,光靠管制是不行的,必须要以服务来帮助区内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吸引更多的创业人才、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来落户,从而建成国内一流的科技园区。二、如何构建服务型管理体制(一)转变观念:世界著名大师北拉克提出:“由当前
5、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尽管宪法规定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及其存在的目的,但人们往往还是把服务当成政府活动的抽象目的和理想的政治口号,真正到履行政府职能时,管制规定仍就占据支配地位。但在信息化、知识经济占主导的科技园区内,人们会把视线从关注权力和权力的运行,转向关注管理的效果,不会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考虑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站在社会与公众的立场,要求公共行政的主体,特别是政府为公众服务,实行服务中心主义,强调顾客导向。政府本身就是为作为顾客的公民而存在的,为公民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现代行政的本质和目标所在。所以,园区管委会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以服务为本位的观念,
6、把改进服务质量作为不懈的追求,使园区内的公民能更便捷、更充分地享受到园区政府提供的服务。(二)任何工作都要以服务为宗旨。一是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迅速完成,而不需要事事等领导指示;碰到园区企业来访、办事能积极予以解决,而无需“马上办”进行协调。二是要把搞好环境和基础设施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因为这是政府或公众的行为,而不是企业个体所能解决的;要设身处地为园区创业人员、园区企业、居民着想,围绕他们的需要来设计解决问题。三是要减少限制性规定,扩大个人、组织活动空间。园区内可以从事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文禁止的活动;可通过放宽条件,减少审批环节为个人和组织提供服务,比如项目报批、
7、工商登记等等。四是出台一系列鼓励性规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比如科研人员创业基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资金、高新技术项目贷款贴息、自主知识产权获得鼓励等。五是在引进人才、技术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待遇。六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为园区的个人和组织提供服务,同时允许境外具有执业资格的中介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依法在科技园区内开展业务。(三)精简机构,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新型用人机制。一是要按照“精简、高效”原则,精简机构,强化服务,简化办事手续,避免相互扯皮,机构重叠。采用“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方式,结合“一条龙”、“马上办”的服务理念,为园区企业提供方便。二是在用人机制上采用组阁制,内设中层正职由党
8、工委提名、考核、聘任,实行竞争上岗;中层副职由中层正职提名、考核,园区组织部考察,园区党工委批准聘任。聘任干部职级只在聘任期内有效,全体员工实行聘用制,考核奖惩制,真正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从而使服务型行政人员的团队能很快建立。三、构建服务型管理体制的外部环境一个良好管理体制的形成不仅需要内在机制,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应该说宁波市委、市政府已为科技园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科技园区等特殊区域有着特殊的情况,所以,有些外地政府做法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许多高新区(科技园)所在市委、市政府及市直属各有关部门,都对高新区(科技园)实行多支持,多服务,不干扰,
9、减少高新区(科技园)事务性活动,使园区人能集中精力抓发展。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和高新区(科技园)同意,任何部门、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到高新区(科技园)检查、评比、收费等,高新区(科技园)的考核由市政府直接下达指标组织实施,一年一考核。市级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再向高新区布置工作任务和下达考核指标。市里召开的会议,除市委常委会、党委会,政府常务会、全体会议、办公会议、经济工作会等特别重大的会议外,一般不要求高新区负责人参加,确需高新区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须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这样可以使高新区管委会能有更多的精力来搞好服务。总之,构建服务型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是时代和园区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园区自身的
10、实际情况,正确处理科技园区内外体制方面的关系,摆正政府服务于市场的位置,真正体现“创业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创业者的成功就是我们的骄傲”,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使管理体制在园区建设走向纵深的过程中渐显现其完备价值。宁波市科技园区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对策研究(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徐名发、余宏俊)全球化的科技与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资源的竞争,昭示着人才已成为决定组织命运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针对使用人才问题,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江泽民也指出“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
11、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宁波市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到“十五”末,要实现“三高二优创一流”的战略发展目标,成为万名高素质人才积聚基地,也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努力造就一支符合目标需要、结构合理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研发、经营、管理与服务人才队伍。为此,本文就园区人才资源开发战略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供参考。一、园区人才资源现状和问题分析(一)人才队伍结构现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和人大代表选举中对选民摸底情况推算,截止到2002年底,园区共有人口约6000人(不含梅墟),其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人才近2000人,占人口总数的33.3%。在人才队伍中,具有博
12、士学位和留学回国人员的69人,占人才总数的3.5%;具有硕士学位的162人,占人才总数的8.1%。从事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科技管理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超过70%,从事一般性经贸活动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8%左右,一般管理和服务行业人才占12%。人才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特点明显。(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园区人才不仅总量少,而且从比例上看,园区高、中、初级人才的比例为1:4.8:17.6,低于宁波市1:8.6:28.6结构比例,与国外学者公认的合理比例1:3:6或2:4:6相差甚远。而且,在高级人才中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不足。尤其缺乏计算机及电子信息专业
13、、机电一体化专业等专业技术人才和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现代经营管理的科技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2、人才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据了解,园区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较少。初步统计显示,用于人才引进的费用支出仅占年度各项总支出的0.1%。用于人才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经费支出更是寥寥无几。包括园区管委会机关目前也没有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专项经费预算。3、对人才资源重视程度不够用人单位对人才资源是现代组织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的认识不到位,是造成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吸纳与保持关键核心人才的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快”良性机制的形成。二、园区人才
14、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一)领导重视以王永康同志为核心的园区党工委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人才资源是科技园区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提出要创建“一流园区”,必须实施“一号工程”。并在充分调研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适时科学地提出要把园区建设成为“宁波高素质人才集聚的科技创业基地;宁波高水平研发机构集聚的技术创新基地;宁波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基地。环境优美的宁波科技城;服务优质的“东方硅谷”;国内一流科技园区”(简称“三高二优创一流”)。把形成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作为“三高”首要目标和第一要务,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积极营造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和创业环境,为园区人才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和
15、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目标明确按照园区发展规划,园区将建设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区、以创业中心为代表的科研教育孵化区和与之相配套的中央商务区、生活居住区,最终建成以创新氛围为基础,由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的产业群组成的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的综合性科技园区。到2005年,在园区近6万人口中,人才总量将达到1.5万人,占园区人口25。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2000人,占人才总量的13.3;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000人,占人才总量的40。 (三)载体完善目前,园区已初步建成和在建人才成长与创业载体7个。即科技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创
16、业园、浙大博士后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宁波分园等,并正在构建一批专业孵化器。其中,科技创业中心自2000年5月成立以来,共引进孵化企业100家,引进各类人才千余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超过200名。留学人员创业园自2001年6月成立以来,共引进留学人员创业企业10余家,留学人员近20名。到“十五”期末计划引进留学人员300名。三、园区人才资源开发对策(一)树立“一个理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自古至今,无数事实证明,人世间任何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是这样,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也是这样,“人才是事
17、业兴衰之根本”。 首先,必须确立园区的开发建设“关键在人才”的观念。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放到园区开发的头等位置,作为“一号”战略任务来抓,在园区形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共识,并将其纳入科技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园区开发建设与人才资源引进开发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宏观决策机制,强化人才资源的开发的成本投入,实行超前性投资和开发。上个世纪60年代,台湾平均每年有4万多名研究生注册到海外深造,连续20年,学成回国的却不到15%。为了吸引外流人才回台,台湾斥巨资兴建“新竹”工业园等人才集聚载体,为人才回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到80年代末,台湾滞留在海外的学子,已从70年代的80%降至40%。深圳从
18、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今天的国际都市,上个世纪8090年代,“十万人才东南飞”的人才集聚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科技园区自成立以来,大力倡导“人才是经济社会第一资源”、“今天的高素质人才集聚,就是明天的城市竞争力”、“今天的科技园区,就是明天宁波的经济实力”等观念,先后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各类管理、服务和创业人才千余名,为科技园区今天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其次,要树立园区的绩效体现在人才绩效上的观念。只有人才有高绩效,才有园区的高绩效。充分重视人才的价值在于其发挥的创造性作用,充分尊重人才的物质生活需求,建立鼓励人才创新和创业的激励机制,使更多的“领头羊”式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实施“三大
19、战略”为实现园区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目标,要重点实施以下三大战略,形成整体性人才集聚战略优势。、 引进与培养并举战略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加快科技人才、研发人才和创业人才资源集聚。一方面,继续扩大与中科院、兵科院、浙江大学等著名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范围,在园区设立中科院宁波分院、兵科院宁波分院、浙江大学网络学院宁波分院等机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在江西、浙江和福建三省除福建物构所外,别无其他研究所,更无分院机构,因此在宁波联合设立中科院宁波分院存在可能。从而构建一批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的载体和高素质人才集聚的“内核”,使园区逐步成为国内高素质科技人才与研发人才流的重要“节点”;另一方面
20、,通过与浙江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周边国内著名大学联合建立网络大学,加快本土人才提升为高素质人才的速度。使本土人才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同时扩张。同时,着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进一步对区内现有企业培优壮强,形成“星星之火,可以辽源”的研发与创业人才集聚之势。使高级人才的“储量”得到迅速扩张。、引导“羊群行为”战略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的流动,是人才为实现自身价值增值而进行的市场投资和运作,从而实现人才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人才集聚是人才资源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指人才由于受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或企业)流向某一特定区域(或企业)的过程。由于人才集聚不仅可以实现人才自身的价
21、值,而且还会产生集聚效应,使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机会,促进其社会、科技、经济等方面持续高效发展。园区要形成人才集聚,必须营造“羊群行为”现象。一是要培育人才市场,做到在市场信息方面是相对完全的和对称的。确保人才充分了解招聘方(或投资方)的全部信息,作出流入园区(或企业)的正确决策;其次,要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开辟多渠道全方位的引才之路,培养“领头羊”和吸引“群羊”;第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和人居环境。使“羊群”留得住并繁衍生息。、实施“能级放大”战略运用“水电站”的输变辐射功能来激活人才资源。一是积极推进“宁波软件产业园”等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将有限的资金和
22、人才集中起来,形成局部优化的政策环境和产品开发生产环境,形成工业生产基地和企业群体,产生局部聚集效应和基地品牌效应;二是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力度。园区每年出资设立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资助基金,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吸引留学人员到创业园兴办高科技企业;三是扩大博士创业带动作用。对带高新技术成果项目来创业园实施转化或从事高科技项目研究开发的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提供一次性资助;对属于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的,以约定的价格购进公司股份,通过分红、参股、股票期权等手段,分享剩余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业积极性,从而形成对全省及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和海外的高素质人才创业“磁力线”。(三)采取四个
23、措施1、 为人才价值实现营造适宜环境创新是园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营造创新、创业和创效的文化氛围,继续改善和优化园区整体环境。尤其要抓住宁波市未来的行政中心建设的契机,坚持将科技园区和市行政中心的建设相结合,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将园区建设成集中央商务区、科技住宅区、科研孵化区、产业示范区于一体,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园林式绿色生态城区。努力改善生活环境。按照自然化、人性化、个性化的理念规划建设好园区的生活环境,将园区建设成为学区、医院等一应俱全,水网、路网等浑然天成,建筑物、景点等各具特色的新城区。让每一位生活在园区的人既感到安心、舒心、放心,又能充分享受其科技、文化、人文
24、氛围。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大力提倡“敢于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创业精神。着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业氛围,将宁波市科技园区真正建设成为创业热土和创业者的乐园和环境优美的科技产业基地和服务优质的东方硅谷。2、 为人才价值实现创造必要条件“人才”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一定贡献的人。人才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对性”属性。一方面,人才是相对于岗位而言的,在此岗位上是人才,甚至是优秀人才,而在彼岗位可能不是人才,即所谓的“空间相对性”;另一方面,具体的人才获得社会承认后如果不能更新知识,作出新的创造性贡献,就不再被视为人才,即所谓的“时间相对性”
25、。因此,要使园区成为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一方面,要引入新的思路和机制继续办好科技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浙大博士后创业基地等符合人才创造性作用的“舞台”建设。从“纵”、“深”两个方向继续加大同“两院一校”合作的范围和力度。同时,积极谋求同国内外其他知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一批符合宁波市产业化需求的研发中心,以集聚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人才继续教育的条件。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办班和鼓励人才在工作中学习的力度,积极推进学习型园区建设步伐。同时,有条件时,要成立创新学院,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多领域、多层次的创新
26、教育,以期培养更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第三,人才引进和培养需要资本投入,园区要在资金上给予保证,每年要划出人才专项资金保证人才各项工作的落实;第四,加大“浙江省科技人才市场”投入与建设力度,使之成为立足宁波,幅射全省,影响全国乃至海外的科技人才“集散地”。3、 为人才价值实现搭建信息平台科技园区离不开科研信息资源。科研信息掌握越多,越有利于科研人员低成本创业,更有利于形成本地区的创新能力。一是建立园区内部信息网,便于各类科技人员进行知识交流,每个科技人员及其知识都成为企业系统知识平台的组成部分,将分散在每个科技人员头脑中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知识库;二是建立创新资源网。将
27、各类科技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科学仪器设备信息库、科研成果信息库实施全天候开放,便于创新灵感随时随地产生,促进知识从隐性到显性转化,便于共享;三是建立全国互联网络和国际互联网交换站,最充分地利用外部知识网络、专家网络、海外高层次人才网络、行业信息网络、营销网络、合作机构网络、技术资源网络等,建立起“数字化特区”,缩小制造成本、缩短上市时间。4、 为人才价值实现构建适宜机制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园区发展的用人环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竞争淘汰的用人机制;二是改革现行的分配制度。在分配机制上充分体现绩效优先的原则,探索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方法,营造高级科技人才
28、资本市场的投资氛围,通过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参股等形式,充分体现人才的资本价值;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绩效考评制度。按绩效优先和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绩效评价为核心,量化评价为基础的各类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聘任期满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制度的改革,形成“四个机制”即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进人用人机制;建立合同聘任、责权明确的目标管理机制;建立从严考核、动态管理的流动机制;建立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宁波市科技园区创建“学习型园区”总 体 设 计 方 案(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余宏俊 徐名发)前 言:“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前最前沿的管理
29、理论之一,由美国学者彼得.圣洁在“五项修炼”理论中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传播到我国,并迅速引起理论界、企业界和教育界的浓厚兴趣。国家经贸委等政府部门目前正在积极推广和拟定试点,上海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市建成“学习型城市”,全国已有一批大中型企业正在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宁波市科技局在本市也率先提出创建“学习型行政组织”。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实现宁波市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三高二优创一流”的战略发展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园区管委会认为,在管理方面必须引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创新的园区文化氛围,从而把宁波科技园区建设成
30、“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学习,持续改善心智模式,不断实现超越自我,以全新、前瞻和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园区发展目标”的“学习型园区”。为此,本文就如何系统地创建学习型园区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供参考。 一、创建目标通过创建活动,提升科技园区核心竞争能力,即吸纳和保持高素质人才的能力、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创建活动,持续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使“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成为全员自觉意识,逐步形成以“人才是园区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创新是园区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文化体系,确保到“十五”末把园区建设成为宁波市高素质人才集聚的科技创业基地、高水
31、平研发机构集聚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环境优美的宁波科技城、服务优质的东方硅谷和国内一流的科技园区。二、创建原则1、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学习型园区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系统工程 。必须对它所包含的主要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分步实施和稳步推进。2、注重实效、持续创建: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持之以恒的创建成果积累,使“终身学习”成为园区统一的价值取向;通过永无止境的创建活动,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3、提升能力、形成特色:通过持续创建,不断提升园区管理与创新能力,并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能力。三、创建步骤(一)学习阶段目的:通过学习,让全体员工掌握“学习型园区”内涵和领会其精神
32、实质。1、普及基本理念(1)参加人员:全体员工,每人都要参加为期12天的理论学习。(2)学习内容:主要是“学习型组织”的构成要素与本质特征和“五项修炼”理论基本内容。(3)学习方式:主要是请园区领导作动员和辅导报告;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在园区内部学习骨干指导下,组织员工之间交流等。2、深化学习和研究(1)参加人员:由园区中层干部和学习骨干组成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务研究推进机构即“中心”学习小组。每半个月或一个月活动一次。(2)学习内容:学习型园区领导者新角色;怎样创建学习型园区;组织的七大智障;系统思考的秘诀;组织学习成功要诀;学习型园区与创新文化;学习型园区与信息管理等。(3)学习方式:主要
33、有参观学习、专题讲座、围绕园区管理问题互动交流,以启发和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3、调研与评估(1)调研内容:为什么要终身学习,是要我学习,还是我要学习;为鼓励员工自我学习,园区还应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条件;请按照自己的设想,描述园区35年后应该是什么样的(包括:引资规模、产值利税、区容区貌、员工收入期望、园区基本建设状况等);您认为园区管理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或改进等。(2)调研方式:采取访谈、研讨、提案征集、收集意见和建议以及民意测验等形式。(3)总结评估:对园区学习状况进行模底评估,为优化园区学习环境、改善学习效果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创建决策参考依据。(二)设计阶段目的:在专家指导下,自主
34、设计内源共享学习系统、外源反馈学习系统和五项修炼活动。1、内源共享学习系统设计重点是建立内源信息共享制度与机制。(1)利用内部工作会议,实现员工学习成果共享与交流;(2)利用宣传栏和内部刊物,交流学习心得;(3)建立读书报告会制度(每月一讲);(4)建立园区管理信息系统(即MIS系统,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创业企业信息系统等基本模块),逐步完善网络信息通道,以达到共享学习成果,培养团队精神,改善员工心智模式和培养全新思维方式的目的。2、外源反馈学习系统设计重点是建立外源信息反馈制度与机制。(1)采取定期走访、调查、上门服务、网上交流、恳谈会、研讨会、联谊会等多种形式,建立园区与
35、客户(园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2)通过建立定期信息交流与报告制度,加强与政府及其管理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3)通过媒体宣传、新闻发布、听证会等形成,实现与社会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以了解收集客户、政府、社会各界对园区在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方式、办事效率、园区形象、园区建设以及绩效水平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及园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信息,为培养全新、前瞻和开阔的思维方式,实施管理创新和确保实现园区发展目标提供学习和决策依据3、五项修炼活动设计(1)自我超越:开展“优秀领导者证书”培训活动、“领导才能与团队建设”培训活动等;(2)改善心智模式:开展“事后分析”活动、“决
36、策反思”活动等;(3)建立共同愿景:重点进行园区“个性系统”设计与“创新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确立园区战略目标与管理理念,设计园区形象标识,凝练园区精神和办园方针,倡导具有本园区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编制员工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手册,制定各种管理规章等。同时开展如“园区是我家,我与园区共发展”等创建活动;(4)团队学习:开展“结伴帮教”活动、“绩效伙伴”活动、“集体项目”文体比赛、“静思”技能训练等;(5)系统思考:开展一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科技园区在管理模式方面的异同分析活动,以了解科技园区的管理特征与要求;本园区与国内外同类科技园区在管理模式方面的异同分析活动,以了解本园区竞争优势与劣势,为本园区
37、树立学习“标杆”;管理者“MBA”、“MPA”核心课程研修等;“公共活动”和“公益活动”方案设计竞赛活动等。(三)演练阶段目的:结合园区建设、管理与发展实际,通过编写教材,方案设计和演练,从而学会具体操作。1、编写教材:在专家指导和参与下,组织“中心”学习小组成员编写“如何创建学习型园区”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怎样实现自我超越;怎样改善心智模式;怎样建立共同愿景;怎样进行团队学习;怎样训练系统思考;心智模式测试与分析等。2、设计演练方案和开展演练活动:根据第二阶段三个方面,即内源共享学习系统设计、外源反馈学习系统设计和五项修炼活动设计所确立的内容与活动,设计每一项活动具体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四
38、)推进阶段对首期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和认定等级,并准备新一轮创建工作安排。四、创建要求1、时间安排。首期创建可按2年时间计划。其中学习和设计阶段各安排3个月,实施阶段安排1年左右时间,总结、评估、认定等级和准备新一轮创建可安排6个月。2、组织领导。学习型园区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把手” 具有勇于创新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意志,团结协作,持续创建。同时应成立以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系统设计和组织领导。 3、园区文化。文化是组织的粘合剂,对组织及其成员发挥导向、约束、凝聚和辐射作用。因此,学习型园区创建应与园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并将文化建
39、设作为学习型园区创建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作者认为学习型园区的文化应该是:鼓励学习和创新,提倡探索和争鸣,倡导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将园区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4、对员工要求。(1)员工应发自内在的需求,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深刻反思学习和工作过程,在工作中学习,并通过学习促进工作;(3)应打开心灵的天窗,加强互动交流和共享学习成果。注:参考文献略对发展宁波市软件产业及其基地建设的思考余 宏 俊(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浙江宁波,315040)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结合与应用
40、,孕育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并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加快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意义十分重大。为鼓励和引导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国务院于2000年6月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新网报道,近10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近18个百分点,是40个工业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稳步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第一支柱产业。“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仍将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
41、DP)中的比重将超过7%,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将超过30%。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及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科技、教育等均得到迅猛的发展。经济实力在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2位。2001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10亿元。但由于历史原因,宁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少,IT方面专业人才匮乏;软件产业基础较差,缺乏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手段;现有的软件开发企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总体研发水平和能力较弱,对本市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支撑作用不明显。因此,当前迫切需要集中力量加快宁波软件产业的发展,为宁波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及信息化和经济安全发
42、挥创造性作用。一、发展软件产业对宁波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优化区域经济环境按照WTO规则,要求调整规范地方性经济管理法规、规章,在保护政务安全前提下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而政务公开的重点要突出公平公正,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和政府政策引导能力。因此,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一方面,要把经济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与加强辖区可经营性土地资源等非流动性经济资源的规模整合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增强政府对辖区经济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尤其是建立政府网上办公系统,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架起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的直通联络与服务渠道,减少中间管理层次,压缩公共开支和提高效率
43、,从而把工作重点从单纯依靠优惠政策转到主要依靠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上来,提高履行政府职能的效率,提升对人才、技术、资本等可流动性经济资源的吸纳能力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国家计委要求加快实施电子政府工程建设,实现统一平台,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有利于调整工业企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宁波的产业结构是以纺织、服装、石油、化工、机械、家电、仪器(表)、食品、养殖、林业、畜牧业等为主。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宁波的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总体上来说并无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1、宁波的工业企业市场占有率与深圳、苏州、无锡、青岛、杭州同等城市工业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2、宁波的工业企业依靠科技进步、
44、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高新技术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仅为16.8%。同时人才资源匮乏,且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为2.61%,低于全国5.6%和全省3.4%的平均水平;3、宁波的全部工业企业增加值率和产销率分别低于全国5.15个百分点和1.07个百分点;4、宁波的中小型企业多,大型企业少,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所占比率偏低,因此规模经济效益不理想;5、宁波的各产业企业发展不平衡。纺织服装、金属制品、机械交通设备、电气器材四大行业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内在效益指标和经济质量不高。特别是软件产业、电子通信仪表、医药制造、化工原料与化学制品、食品加工制造发展相对落后;6、宁波的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
45、装、轻工玩具、机械电器设备,占出口额62.3%,其他产业企业出口竞争力低。面对我国已正式加入WTO的形势,宁波的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同样是喜忧参半,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但不可避免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竞争压力。一方面,随着国际相关产品的进入国内市场,对宁波的主导工业产品如石油、化工、家电等带来威胁;另一方面,国内沿海大中型城市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提升传统工业产品竞争能力,也对宁波主导工业产品形成一定冲击。因此,需要看准形势,努力把握好国家“入世”与扶持信息产业的机遇,调整传统优势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使宁波真正成为国内沿海软件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和软件产品研发、制造
46、、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从而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传统工业产品竞争能力。 3、有利于保持港口物流优势,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宁波港是一个由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组成的大中小泊位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港口。目前,全港拥有500吨级至25万吨级生产泊位6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4个,已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通航。2001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852万吨,连续多年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随着现代物流控制与管理技术的进步,国内外物流业竞争形势进一步加剧,现代物流将是宁波港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必须加大港口信息化建设
47、力度,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不断扩展国内外物流市场,通过现代物流的建设提高港口的综合能力。逐步建成以港口为核心,海、陆、空运相配套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宁波现代物流体系。从而逐步形成以优势传统产业为基础,现代物流体系为支撑,软件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港大工业为重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宁波经济体系。 4、有利于培育工业产品竞争力和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据专家统计,在我国的产品成本构成中,生产成本一般只占到总成本的10%,而储存、运输、交易成本一般占到总成本的40%以上,极大削弱了产品国际竞争优势。为了降低流通领域的交易成本,当前最理想的
48、出路是采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交易,因为它速度快、环节少、成本低。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以企业核心技术为基础,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的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使企业具有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在于企业对知识管理。开发和使用企业运作所必须的应用软件,如ERP、BPR等,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整合,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能力。二、国内主要软件产业园发展经验与启示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与众不同的品牌战略大连软件园是99年7月正式开园。由于充分发挥了人才、技术及地理区位等优势,软件产业园一期工程已竣工。入园企业达到80多家,软件收入突破10亿,其中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因而被授予目前全国唯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称号。而西安则发挥高校、科研、军工单位力量强的优势,软件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西安软件园的入园企业超过4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