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的调查选择方法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象的调查选择方法介绍.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对象的调查选择方法确定调查对象,是社会调查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初始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通常是一定数量的人们。这些人们怎么找出来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一定的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社会调查的目的在于准确地、及时地、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客观事物并揭示其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并通过对事物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工作。由于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同,所涉及的范围和调查对象也就不同,因而就有了多种不同的调查类型。调查研究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在全面调查中,又可以按调查的次数和周期分为一次性普查和经常性调查。此外,在全面调查中,还可以根据调查的项目划分出专题调查。在非全面调
2、查中,可以根据被调查对象中选择的调查单位不同分为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此外,还有一种社会调查独特的方法即个案调查法。第一节 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指对被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全面调查应了解以下三层含义:第一,什么是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指被调查的总体,如要调查的对象是一个国家,一个省或是一个城市;第二,对这个调查对象的哪些方面进行调查,即调查的内容是什么?如调查人口、调查工业状况、调查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第三,被调查对象是由什么样的个体单位组成的。如要调查人口,则某地区的每个人就是调查的单位,调查对象则由全部人口组成。一、普遍调查1普遍调查的意义与基本原则普遍调查又称普查,是对研
3、究对象总体的全部单位逐一进行的调查,是为了解一定时点的社会现象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普遍调查是了解对象总体的基本情况的重要方法,可以为认识事物全貌与整体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普查的基本原则是:(1)对象总体与调查单位总数等同。例如,一个省的县镇、乡镇与村镇构成一项调查研究的对象总体;实际的调查单位总数是该省所有的县镇、乡镇和村镇。这种调查,就是普遍调查。从理论上讲,对象总体与实际调查单位在数量上是完全相等的。假如该省的县、乡、村镇共计3,000个,则普遍调查的单位也应3,000个。但是,在实际的调查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无意地遗漏对象总体中的个别单位。当然,也可能一个也不遗漏。从已完成的普查的结果
4、来看,遗漏的可能性比不遗漏的可能性大得多。(2)调查同一时点的社会现象。任何普查项目都统一规定调查登记的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以避免时点不同一而发生的重复与遗漏现象。实际登记的时间一般是标准时点之后,而在标准时点到实际登记这一段时间中出现的任何变动,都一律不登记。例如,我国198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统一规定以7月1日零时作为标准时点。在实际登记人口时,对于7月1日零时以后死亡的人必须登记上,而对于7月1日零时以后出生的人,则不予登记。即只登记7月1日零时的人口状态。(3)调查指标简明。普查所涉及被调查者人数众多,调查人员的队伍也十分庞大。调查指标不宜复杂与众多,应简单明了。指标越多,调查的难度和工
5、作量就越大。我国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只有姓名与户主的关系、性别、年龄、民族、住址6个指标。1964年增加了3个指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按户登记的项目6个,按人口登记的项目一三个,共19个指标。1990年增加了2个指标。同时,调查指标一经统一规定,不能随意改变或增减。(4)各调查点须同时进行,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普查在实际的组织过程中,各个调查点是在同一段时间内开始与完成的,也即对象总体各单位几乎同时被调查,即使有先后之别,其间隔的时间也很短,以数小时或数天计。(5)尽可能按一定的周期进行。普查花费大,周期性进行普查有利于普查资料的对比分析,提高普查资料的利用率与价值。例
6、如各国的人口普查,都是周期性进行的。英国、美国人口普查的周期是10年,德国、法国人口普查的周期是5年。联合国建议在逢“零”或接近“零”的年举行人口普查,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进行国际性的人口资料的汇总与比较。2普遍调查的方法与步骤普遍调查的组织方法有两种:(1)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由专门的普查员对总体各单位进行调查。例如,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1954年全国个体手工业和10个职工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普查;1955年的私营商业及饮食业普查;1977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实际用工人数普查,等。(2)制定普查表,由各单位根据已有资料填报。例如,1982年全国共产
7、党员人数普查,等。普遍调查的搜集资料的方法有三种:(1)颁发统一制定的调查表,由各地区各单位自行填报。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按其分发方式,可分为邮寄书面报表与电讯报表。(2)派调查人员询问被调查者,搜集有关资料。(3)由调查人员直接对调查单位进行观察与计量。普遍调查的主要步骤如下:(1)课题选择与操作化;(2)建立统一的领导与工作机构;(3)制定与颁发普查方案、调查表及其说明;(4)选择与训练调查员;(5)普查试点,修订普查方法、工作细则、工作流程;(6)宣传普查的意义;(7)调查登记有关资料;(8)汇总与分析普查资料;(9)普查结果与建议。3普遍调查的特点普遍调查的特点既包括它的优点,也包括它的局
8、限性。(1)资料全面、准确,但不深入细致。普查是对总体所有单位的调查,因此汇总的情况就是总体的情况,不需要推论总体。普查同其他形式的调查相比较,所搜集的资料最全面、误差最小。从而,普查成为了解对象总体情况的基本方法。对象总体规模较小时,普查资料容易完整无缺,不发生遗漏与重复现象;但对象总体规模较大时,则往往会发生遗漏与重复现象,需要进行抽样检查,用抽样的结果来补充与修正普查资料。例如,1953年我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公布数字是601938035亿人,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是574205940亿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包括台湾省、海外华侨和留学生)27732095万人。这个公布出来的全国总人口,
9、就是通过在各个地区抽选若干居民点(共计5295万多人口,约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9%),进行抽样复查后的修正数字。修正的办法是:根据对5295万多人口的抽样复查,重复的人口为139%,遗漏人口为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255。用这个比例相减(255139),求出差错比率为116,用(1116)乘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数,即得修正数字。(2)工作量大,人力、物力、资金耗费大。普遍调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与资金。1982年我国的人口普查共组织了5一八万普查员、109万普查指导员、一三万编码员等。花费人民币约4亿元以上,历时6年。大规模的普查只有政府才能承担,个人与组织为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或工作目的而组织的普
10、查,一般都是小规模的。(3)调查内容有限。普查所使用的指标比较少,而且只反映基本情况。从而,普查的调查内容都比较少,而且不够深入。因此,普查一般适用于对总体基本情况的调查。4普查应用条件由于普查规模大、耗资大、费时费力、参加人员众多,组织困难,因而其应用受到局限。(1)普查只适用于宏观调查,如国情国力调查,或某一行业部门的全面调查。(2)只有调查目的十分明确,调查项目非常简单,方可采用普查方式。例如我国人口普查登记项目第一次6项,第二次9项,第三次19项。(3)需有一个有权威的高度统一、集中的领导班子,并且有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行动的客观条件,方可实施普查。(4)需有政府人力、财力、物力上
11、的支持。(5)需有群众基础,国民支持。二、经常性调查1经常性调查的定义经常性调查是指结合日常登记和核算资料,通过定期报表而进行的一种经常的、连续不断的调查。如对某单位职工人数,职工工资的调查。这种调查不必专门组织调查机构,而是利用原有的机构和力量,通过层层上报和汇总资料取得全面资料。在全面调查中,经常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在各种调查形式中居主要地位。2经常性调查的组织形式经常性调查是通过各种统计报表来进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的一种特有的全面调查形式。统计报表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和部门统计报表两类。前者是国家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出发并按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有农业、工业、基本建设、物资、商
12、业、外贸、劳动工资、交通运输等各种报表。后者则是根据各有关部门的特点由各部门制定的专业统计报表,在各主管部门系统使用,是基本报表的补充。3经常性调查的局限性利用报表进行经常性调查的优点在于便于积累资料,同时只需利用原有机构的人力、物力,节省了额外开支。但也有其局限性:一是统计报表只提供最基本的数字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概貌,不能提供生动活泼的实际情况;二是有时由于对调查项目的理解和要求不一致,被调查单位错误理解,而产生登记性错误;三是表格形式相对固定,较难适应新情况;四是需要有一支经过训练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队伍,才能保证经常调查的顺利进行。4经常性调查的基本要求经常性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及
13、时、全面、系统。要做好经常性调查首先应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和制度,基层单位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资料的审核、表格的形式、报送的程序,都应按规定实施。为保证经常性调查数据准确、资料及时,要求调查部门采用先进的技术搜集、汇总、计算、传输资料,这就要求大力培养统计干部,提高人员素质,并建立现代化的资料信息传输网。5经常性调查的适用条件经常性调查在我国适用范围非常广,大至全国、各省市、地区,小至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单位,凡有经常登记、记录的地方,都可以用经常性调查方式调查。调查的内容也很丰富,如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婚育状况,以至产品产量、原材料消耗、资金周转、能源消耗等等都可以用经常性调查方式取得资料
14、。三、专门调查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专门调查与普查都是一次性调查,二者的区别是:普查的内容比较广泛,是多方面的,而专门调查只限于某一方面事实的调查,比较单一,如对某地区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的专门调查,对职工教育问题的专门调查等。专门调查目的明确,内容单一,针对性强,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少,便于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是一种很好的调查方法,各部门可广泛应用。四、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以电子工业和电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世界上出现信息技术的激烈竞争。新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正在使大量的生产、管理、服务性活动转变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活动,使人们的许多活动方式改为信息处理方式。如过去在小
15、农经济条件下,主要由家长制起作用的决策往往是以传统的狭隘的经验作为依据。而在现代社会里,影响企业决策的因素很多,决策活动涉及的知识领域极为广泛,诸如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历史情况、现在状况、科技水平、未来预测等都要考虑周到,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我国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1)全国性的信息系统。如我国国家计委建立的有关国家基本情况的信息系统,可快速准确地为中央决策提供信息。(2)专业性的信息系统。如全国物价信息系统,人才信息系统,矿产信息系统,为各部门决策提供信息。(3)地方性的信息系统。即一个省市地区建立的有关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生产、教育等方面的信息系统,为该地区领导部门决策
16、提供信息。一个较好的信息系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适用性。即适应使用者的要求。(2)准确性。能准确地提供使用者所需的信息。(3)快速性。能及时提供使用者所需信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一点非常重要。(4)经济性。建立一个系统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花费的费用应该最小,否则建立的系统就无法生存下去。(5)广泛性。使用者能从信息系统得到多方面的信息,这样使用者就会增多,信息系统就会受到重视,并发挥作用。(6)延拓性。要使信息系统不断延伸、开拓,使最新的信息不断进入其中,同时不断地开拓新的信息领域,使系统日趋完善。第二节 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是只对被调查对象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17、的一种调查方式。一、重点调查的涵义重点调查是在被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所研究的内容方面数量比较大,占有较大的比重。如要了解某地区的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只要调查卷烟、酿酒的税收变化就可掌握全地区的财政收入变化,因为烟、酒两项税收占全部税收的60%,而税收又占财政收入的一大半。又如,要调查全国钢铁产量,当然应主要调查鞍钢、首钢、包钢、宝钢、攀钢、武钢等几个重点企业,因为这几个企业的钢铁产量占了全国钢铁产量的一半多。所以,重点调查则是指对那些在工作中列为重点单位的调查。二、重点调查的特点(1)重点调查方法多样化。在进行重点调查过程中可采用座谈、询问、查资料等
18、多种调查方法,方法灵活多样,调查资料准确可靠。(2)重点单位不是代表单位。重点单位指数量上占较大的比重的单位,重点单位的情况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因此对总体无代表性。但这不等于说重点调查不可以推断总体。若干个重点单位调查可以反映总体数量上的基本情况,使调查者对总体有一个基本的大致的了解。(3)重点调查易于组织,耗费的人力物力少,取得资料迅速准确。便于各级领导掌握基本情况,以采取相应对策。三、重点单位的选择和应用重点单位的选择是重点调查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调查任务的不同,重点单位可以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也可以是重点城市、重点地区、重点机关、重点院校。实践中能否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是由调查任务和研究
19、对象的特点决定的。一般来讲,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部分单位又能比较集中地反映所研究项目的情况时,就可采用重点调查。重点调查必须在客观上有重点单位时才能采用,假如调查对象的基本单位之间差异不大,无重点单位,不分主次,就无法采用重点调查方式。第三节 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在我国,典型调查应用较广。一、典型调查的涵义与理论依据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然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的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这是社会调查中的行之有效的非全面调查方式,如果运用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
20、效果。典型调查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关于从特殊到普遍、个别到一般的原理。毛泽东高度评价这种调查方法,并付诸实践,写出了多篇农民运动的调查报告。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是对立统一。就人类认识事物运动的过程来看,总是由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逐步推广到认识一般的普遍的事物,然后又以这种概括出来的共同认识为指导,继续深入地研究更广泛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找出其特殊本质,从而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发展已取得的一般认识。毛泽东曾在矛盾论中这样写道:“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
21、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典型调查是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了解,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科学,是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的认识,是从许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本质中概括得来的。人们不可能通过认识客观所有的具体事物再去概括它们的共同本质,一方面人们受时间、空间条件所限,无法做到,另一方面也没有这种必要。每个个别事物中都包含着同类事物中共同的本质,有句俗语“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要想认识所有麻雀,只要分析一两只麻雀就可以了,当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捕捉所有的麻雀来解剖。典型调查之
22、所以科学,就是这个原因。二、典型调查的特点1从本质来看,典型调查是一种选样调查典型调查是在调查之前,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代表事物本质的典型单位来进行调查。这种典型单位的选择不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带有主观随意性。但典型单位的选择是在人们对事物总体有全面的、基本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典型单位对总体仍具有一定代表性,是科学的。2从选择数量上看,典型调查是一种小型调查一般来讲,典型调查所选调查单位数目少,少则一两个,多则三五个即可。这种调查多为小型调查,节约人力物力。3从调查具体方法上看,典型调查是一种解剖麻雀的调查方法进行典型调查时一般采用个别谈话,开小型座谈会等方法搜集资料。同时参看
23、典型单位的历史资料。整个调查过程穿插了观察法、会议法、文献法、访问法等多种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过程深入细致,方法机动灵活,既可收集数据资料,又可收集活的情况。因此,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4从调查结果上看,典型调查是一种侧重于定性分析的调查研究方式典型调查多是为政府或有关上级部门决策而进行的,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活的情况,以弥补上报数字资料的不足。5典型调查的结果,可以用来大体上估计总体,但不能严格推及总体典型调查的调查单位被抽取的概率一般无法确定,总体各单位的平均差异也往往没有精确的测定,因而取样误差无法计算,不能确定调查结果的置信区间。用典型调查的综合指标推断总体时,只能近似地使用点估
24、计,但不能确定推断结果精确度。当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比较小的情况下,典型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典型调查资料推断总体指标,也可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一般来说,典型调查结果可以对总体作出正确但不精确的估计。例如,某地区农户典型调查结果显示:农民人均年收入(1999年)为6750元。结果选取的农户代表性较强,则可以作出大体的推断:该地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为6000多元。如果该地区农户人均年收入真实的数字是6600元,现在说是6000多元,则是正确的,但不是精确的。又如,在有代表性的三个大学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9个班级进行典型调查,结果发现有75%的学生对某一问题持反对态度,则可以作出大体的推断:现在多数大学生对
25、某一问题持反对态度。在这里,“多数”是一个定性概念,而不是定量概念。假定全国所有的大学生对某一问题实际上有73%的人持反对态度。那么,我们说,“多数大学生”完全是正确的,但不是精确的。6典型调查的单位少,节省人力与经费,并且调查易深入与系统毛泽东同志对典型调查曾作过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要了解麻雀,不必把天下的麻雀一一加以解剖,认真解剖几只麻雀就够了。正如俗话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社会事物比麻雀这样的生物要复杂得多,社会事物之间的同质性比麻雀之间的同质性弱得多,但社会事物之间还是存在许多共性的。对于典型的调查越深入,越能发现这种共性。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指标均不宜多,而典型调查可以使用
26、更多的指标搜集材料。三、典型单位的选择典型单位的选择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因此,选择的典型单位是否科学,是否具有代表性就成为典型调查的关键问题。倘若典型单位选的不科学,选偏了,或选的不具有代表性,极容易以偏概全,得到错误结论。1典型单位的定义所谓典型单位,即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也有“标本”之意,任何事物都可以找到其代表,对其代表的认识可以推广到对该类事物的认识,该代表就是典型单位。2选择典型单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明确典型的选择虽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典型单位的选择并不是依人们主观意图随意拈取的。典型单位是有一定客观要求和标准的。当我们选择的单位合于这个客观标准,选出的典型单位就是科学的,就具有代表
27、性,就可反映被调查对象的特点和规律性。为使我们在选典型时尽量做到客观、科学,选典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选择典型前应对所要调查的对象有一个概略的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此作为抽取典型的基础,使调查者在确定典型单位时尽可能避免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保证所选择的典型具有代表性。实际工作中有的人搞调查往往盲目性较大,缺乏对通盘情况的调查、考虑和研究,往往只依据基层单位的一份报告,一次座谈,一次汇报,就凭主观印象确定典型单位,这样选择的典型往往具有片面性,不具代表性。因此,典型抽取之前的一般调查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性调查可以通过搜集各种资料、背景材料、汇报,实地了解,开座谈会等方法进行。(2)要根据调查
28、目的选择典型单位。调查目的不同,选择的典型单位也不同。如果调查目的是为研究新生事物或总结先进经验,就应选择那些有先进经验的单位做典型,如果调查目的是为揭露矛盾,解决问题,那就应选择那些矛盾暴露较为充分的单位做典型单位。(3)要根据调查对象本身特点选择典型单位,使选出的典型具有客观代表性。有时被调查对象的各种特征表现参差不齐,不容易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这时可以采取“划类选典”的方法,即先把被调查对象按不同特征划分为若干类型,再从各类型中选择各种典型。这样选出的典型单位具有客观性、代表性。(4)要根据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多少、差异大小选择典型单位。假若被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很少,差异也小,那么可
29、选择一两个单位作典型。反之,则需多确定几个单位做典型单位。(5)要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典型单位。典型单位可以长期固定,但也可以更换。前者是对某个典型单位做长期的固定的观察,以摸索经验,后者是为了发现新的典型,以利于推广经验。3典型单位的分类方法典型单位分类的具体方法是:(1)划类选典。这是在总体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选择特殊性典型的方法。先将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分成若干类。分类可采用“三级三分法”,即把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分为三大类,再将每一类按同一标志(或按别的标志)分成三小类,然后,在每一小类中选个别单位作为调查单位。毛泽东同志指出:“怎样找调查的典型?调查的典型可以分为三种:一、先进的,二、中间的,三
30、、落后的。如果能依据这种分类,每类调查两三个,即可知一般的情形了。”(2)多标志综合选典。这是在总体差异较小的情况下选择全面性典型的方法。用多种标志综合选典,就是选择在多种标志上对于总体均有代表性的单位。例如,调查一个发展较为平衡的县,可分别从务工人员比重、人均收入、住房条件等方面进行衡量与比较,选择在这些方面均有代表性的一、二个村(或三、四个村)作为调查单位。又如,毛泽东同志在兴国调查中选了当时第十区,即永丰区作为典型。永丰区位于兴国、赣县、万安三县的交界处,三个县当时的土地斗争情况相差不远。调查了这个区就可以对这三个县的土地斗争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3)典型调查的结果拿到面上来印证与检查。
31、典型调查容易犯以点代面、片面性的错误。为了防止这种错误的发生,典型调查以后,再作一点面上的调查,即对更多的类似或不同于典型的单位进行简单的调查,用以印证与检查典型调查的结果。例如,陈云同志在青浦农村调查中说:在小蒸公社调查之后,“我又到杭州、苏州,找了与青浦情况相仿的嘉兴地区几个县(如嘉兴、嘉善)、苏州地区几个县(如吴县、吴江、昆山)的县委书记和若干个大队支部书记,研究了种双季稻和种小麦的问题,也顺便问了养猪和自留地的情况。另外,又找了与青浦土地、人口、气候条件不同的肖山和无锡两县县委的同志,调查了种植情况,做了比较,研究了农作物种植安排上的有关问题。最后,就养猪、农作物种植安排、自留地等三个
32、问题,同上海市委、浙江省委、江苏省委交换了意见。”有了典型调查所得到的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又把它拿到面上进行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比较,还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讨论,最后从典型调查中抽出的一般结论,就能够使结论更切合实际。(4)蹲点进行典型调查。就是在典型选定之后,调查者较长时间生活在该典型单位进行面对面的调查。不是所有的典型调查都需要采用蹲点调查的形式,但蹲点调查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典型调查方法。领导干部对自己所管理的范围内的单位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尤其适合使用蹲点调查的方法。在我国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流行“摸着石头过河”的说法。从调查研究的角度来看,“石头”就是典型;“摸着石头”就是典型调查,
33、是亲手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不是只满足于听汇报、看简报,其中最佳方式是蹲点调查;“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深、摸透典型的实际情况,从个别认识一般、从一时一地推想到今后更广泛的范围,从而决定或修正方针政策,或者推广点上的经验。四、典型调查的实例费孝通在20世纪30年代连续进行了二次农村小型社区调查,调查对象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典型。其中“禄村”(云南禄丰县大白厂村)是一个尚未受近代工商业影响、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以小地主经济为基础的内地农村典型。“江村”(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则是深受近代工商业影响、脱离了自给自足经济形式、工厂开始代替传统家庭手工业的沿江农村社区的典型。费孝通教授说过:“现代工商业
34、发达过程中农村社区所发生的变迁。我将暂限于这主题的一方面,就是土地制度中所发生的变迁。禄村和江村正代表着两种形式。江村是靠近都市的农村,深受现代工商业的影响,而禄村则还是在开始受现代工商业影响的初期。在禄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差不多完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事业的内地农村结构。”(费孝通:禄村农田,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易村”是作坊工业比较发展的内地农村社区的典型。“易村”调查是张之毅在费孝通教授指导下进行的。费孝通教授指出,中国传统的乡村工业有两种类型,一是家庭手工业,二是作坊工业。家庭手工业是农民在农闲时用来补充收入维持生计的手工业,这种工业是利用过剩的劳动力,并不能吸收资本。作坊工业则吸收
35、占有土地多的家庭积累的资金。易村手工业属于第二种类型的乡村工业。易村的土纸作坊,投资的利息比农业利息高出五倍,但只有拥有资本的人才能得到高利息,这是传统经济中资本主义的萌芽。费孝通教授将江村的家庭手工业与易村的作坊工业同都市工业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从个别走向一般,论述了乡村工业与都市工业的关系。他指出:“我们现在所要注意的是都市工业兴起后对于乡村经济的影响。这些影响若是有害于民生的,我们得用什么方法来加以补救,这是第一层。乡村工业本身是否必须以手工业为基础?我们能不能改变乡村工业的性质使它可以和都市工业并存?这是第二层。”(张之毅:易村手工业序言,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他还进一步分析说:
36、从乡村工业到都市工业是世界经济史上的普遍现象。可是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都市工业,在西洋先进工业的压力下无法发展。中国的经济是彻底农业化,而工业集中到了国外。东南沿海都市工业的发展不仅不能促进乡村工业的发展,相反导致了乡村工业的衰落与崩溃。国外工业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尽量进行经济上的侵略,国家工业又抵不住国外工业的势力,使我国农村手工业衰落。另外,都市工业较为合宜,但我们是否以降低广大乡村农民的生活程度,来换取我们的新工业?这也未必可行,因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受到资本和资源的限制,也决不会发展太快。工业建设要从重工业下手,轻工业还要慢一个时期,因此小型机器可以由本国造,乡村工业可以得到发
37、展。而且在电力和内燃机采用为工业动力的时代,大规模的集中工场不占特殊的便宜,因此工业又出现由集中到分散的新趋势。这样新工业不一定全部都要集中在大都市里,在乡村中留下一切可能留的乡村工业,设法限制不必要的集中,那么我们的都市工业与乡村工业就不致有尖锐的冲突了。费孝通教授从“江村”、“禄村”、“易村”等典型调查中,得出了一些一般性的结论。例如,他关于发展乡村工业同发展都市工业并存,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五、典型调查评价典型调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在我国,毛泽东长期倡导典型调查,典型调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1典型调查的作用(1)典型调查可
38、以弥补一般统计报表的不足。典型调查得来的生动丰富的活的资料是对统计报表数字资料的补充。作为领导机关如果不做深入的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只靠日常报表来指导工作,肯定会出偏差。(2)典型调查可以摸出情况,摸出经验,摸出办法,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以检验政策和策略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典型调查资料可以对总体进行估算。这种估算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用典型资料作为推算全面数字的依据。例如,可以用中间典型班组产量推算全厂的预计产量;二是可以利用典型资料推测未来。如可以利用典型调查资料研究新产品的发展趋势,做科学的预见,指导生产。2典型调查的局限性典型调查虽然是一种很好的调查研究方法,但在应用上也有
39、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1)典型调查最易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这是因为,第一典型单位的选择是由人主观决定的。尽管典型单位确定前,调查者已对被调查对象做了初步调查和仔细分析,但仍难免带有主观随意性。因为直至目前为止还没有检测典型单位代表性程度的科学手段。第二典型调查目的和调查结论的主观倾向性较大。由于典型调查时调查者虽然尽量客观,但难免带着领导者的意愿,难免带着调查者思想上的某些偏见,所以调查结论也难免带有较大的倾向性。(2)典型调查缺少科学的定量分析手段,不能科学地对现象总体进行定量分析。在典型调查时尽管也做一些定量调查,如计算一些百分数、比例数等,这些数字虽然也可以推断总体
40、,但这只是对定性研究的辅助手段,只能作为参考。因为这些数量特征是典型单位的特殊性的反映,包含着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用其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缺乏严密的科学的依据。(3)典型调查所代表的总体范围和调查结论的适用范围不易统一。典型调查时的典型是一定总体范围上的典型,这个典型一旦离开了它们所依托的总体范围,就失去了其代表性,变成了非典型。但是作为一种调查方法,典型调查不像抽样调查那样,它没有确定总体范围的科学手段,因而使其调查结论在时间、空间上受主观影响扩大或缩小。从而使典型所代表的总体范围和调查结论运用范围不统一,也就失去了典型调查的作用。比如用甲地的经验去指导乙地的生产,因具体客观条件不同,可能并不适用
41、,故典型调查结论也要谨慎使用。(4)典型调查只适用于同质性较强的对象。所谓同质性指具有相同的性质。如果调查对象各单位具有的相同性质较多,同质性就强,选出的典型代表性也就大。如果调查对象各单位之间差异很大,同质性就较弱,典型就不具有代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元化、多趋势、多选择已成为基本事实,所以典型调查适用范围也日趋狭窄。3典型调查的应用典型调查在应用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调查方法。首先,由于典型调查是一种简便易学、省钱省力的方法,它具有其它调查方法不具备的优点,较易推广;其次,在我国,经济发展还较落后,很多研究对象同质性较强,最适
42、合采用典型调查法;再次,我国现有的调查人员素质还较差,调查手段还较落后,一些调查课题、内容还无法采用先进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在很多地方典型调查还大有用武之地。第四节个案调查一、个案调查的意义与特点个案调查是对某一具体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方法。个案一词,源出于心理学研究,系指具体的一份病案。心理学处理个案研究时,广泛搜集病人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经历、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历史资料,从而研究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形成、发展过程,提出心理治疗方案。个案调查具有一些不同于其它调查方法的特征:个JP2案调查的特点之一,是在对总体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确定调查单位
43、。例如,我们把某市集团犯罪的头头作为个案进行调查,并不需要事先对全国各城市集团犯罪的头头作全面了解,也并不需要有意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集团犯罪的城市与集团犯罪的头头。调查者生活在T市,对T市的集团犯罪头头调查起来比较方便,那么就可以把T市的集团犯罪的头头作为调查研究的个案。JP个案调查的特点之二,是调查结果不能对总体进行推论。虽然,调查者在调查了若干个案之后,往往有一种试图推论一般的自发倾向,但这种倾向不是个案调查本身所具有的。这也不是说,个案调查没有任何普遍的意义。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为调查者定性地认识更多的个案以至总体,具有启发意义。例如,我们对成克杰、王宝森、慕绥新、刘中山等贪污受贿个案的调
44、查,可以给调查者提供许多启发,而要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必须使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的方法。个案调查的特点之三,是侧重个人的生活史与社会背景。个人作为一种调查单位,在个案调查中被调查的内容最为详细。例如,个人在人口普查中,被调查的内容一般只涉及几个或十几个指标值;个人在抽样调查中,被调查的内容一般也只涉及几个或数十个指标值;个人在典型调查中,一般不是基本单位,基本单位一般是社会组织或社区,个人作为其中的分子而被调查,也并不涉及过多的内容。而在个案调查中,个人的生活经历、爱好、家庭背景、与哪些人交往等,往往都要被调查者所注意与搜集。个案调查类似于医学研究中的病例调查。医学研究者通过对个别病例
45、全面与详细的检查记录,弄清个别病例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借以推测某些疾病的病理。社会研究者在个案调查中对于个案的社会生活细节及其社会环境因素,均重视调查与研究。个案调查的特点之四,是主要应用于社会反常个体、事件或新生事物的调查。例如,家庭个案(如离婚家庭)、儿童个案(如缺乏教养)、老年个案(如老而无养)、少年个案(如少年犯罪)、学校个案(如激进闹事)、社区个案(如生活不便)、社会组织个案(如效率低下)、新事物个案(如私营企业)等等。二、个案的类型个案调查的对象可以分为三类:1各类人员个案即对社会中的个人或按一定标志分类的人群所做的个案调查。例如,某人个案,可以是中年干部个案(如孔繁森)、青年科技人
46、员个案、青少年个案、贪污犯罪分子个案(如王宝森)。对形形色色的个人或人群进行个案研究,可以了解认识各类人员的生活、心理特征、社会背景、人格特点等,以利于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2各类社会组织或社会群体个案如家庭个案、学校个案、研究机构个案、机关个案、报社个案、企业个案等。通过对这些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同作用的社会团体的个案调查,可以把握各种团体的组织状况和发展趋势,使其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3各类事件个案即对那些对人们日常生活和正常的社会运行带来一定影响甚至阻碍社会运行的现象所作的个案调查。如企业破产个案、吸毒个案、公务员受贿个案。通过这些事件个案或社会问题个案调查,可以发现事件或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和背景,了解问题的性质和危害,以便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制止事件的蔓延,并为预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