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核电站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092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海阳核电站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海阳核电站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海阳核电站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海阳核电站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海阳核电站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海阳核电站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海阳核电站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山东海阳核电站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姓名:TYP班级:电气0906学号:指导老师:周渝慧完成日期:2011.12.10摘要:在中国核电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山东海阳核电站应运而生。而核电站的选址问题由于其不可忽略的重要性越来越受人们重视。本文将以山东海阳核电站为例,深入分析核电站选址问题,为中国其他核电站的选址提供一定的借鉴。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uclear power, the Shandong Haiyang nuclear power station

2、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And because of its nonnegligible importance, the nuclear power location problem is pay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people. This paper will analyse the nuclear power station location problem thoroughly, with Shandong Haiyang nuclear power station as an example, an

3、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Chinas other nuclear power location.关键词: 山东海阳,核电站,选址,环境,沿海一、绪论1.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国家“十二五”规划延续了“十一五”提出的“积极发展核电”的战略,而此前的“十五”规划的提法是“适度发展核电”。从“适度”到“积极”这两字之别,说明中国核电产业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按照“十二五”规划,至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占当年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10亿千瓦的4。而目前中国仅有ll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只有870万千瓦,约占全国电力装机

4、容量的1.7。要达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远景目标,就意味着从现在起,15年之内至少要有30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建成,20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开工。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有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三大核电基地,而且三大基地都设在沿海省份,这说明沿海的环境对核电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为达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沿海省份的核电站建设成为重中之重,而其中对核电站选址的重要性也渐渐浮出水面,越来越被重视。在这个核电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山东海阳核电站应运而生,海阳核电站位于海阳市留格庄镇原冷家庄和董家庄,地处三面环海的岬角东端,占地面积2256亩。厂址距海阳市境内留格庄镇10公里,距凤城

5、镇13公里,距海阳市区22公里,距烟台市区93公里,距青岛市区107公里。海阳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留有两台扩建余地,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建设2台美国西屋公司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投入商业运营。海阳核电站全部建成之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同时,将极大的改善山东的供电状况,促进地方经济快速的发展。在沿海省份大力建设核电站的原因,离不开其显而易见的优越性。在沿海地区建设核电站将有以下优点:第一,改善沿海地区的电力能源结构,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动力,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

6、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二,大大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节约、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国家贡献应尽的力量。第三,提高我国核电建设的专业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我国的核电自主化水平,特别是设计自主化、设备本地化水平;促进核电产业链的规模化效应。第四,达到寓军于民的目的,促进核科技工业发展,稳定高素质核人才队伍,不断提升我国的核能力。第五,符合世界能源利用“积极发展核电”的趋势。由此可知,我国核电站建设有着相当强劲的发展趋势,而且国内已有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

7、可作为我们对此研究的根据。本文就对山东海阳核电站的选址问题进行相关论述,并对其优劣进行详细分析。1.2研究综述目前我国已建成大亚湾、秦山和田湾沿海核电基地,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进一步建设核电站提供理论借鉴。目前关于我国核电站建设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是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核电站的文献,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针对性。第二是介绍国外内陆核电站建设的理论文章,具有借鉴对比性。这两方面研究成果指明了我国核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核电站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政策支持和舆论导向。本文将以上两方面作为参考,对核电站的选址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并将以内陆省份选址的方法作为参考,与沿海

8、的核电站相比对,从而更完整的论述核电站将如何选址这一问题。二、国内外核电站发展现状特点与经验总结据统计,在全球发电比例中:核电占16,煤电占39,水电占19。由此可知,核电、煤电与水电构成了世界电源的三大支柱,核电在能源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截至2006年1月已经拥有在役、在建、拟建反应堆的国家共有37个,其中有31个国家或地区运行着441座核反应堆、总净装机容量达368GW,有6个国家将跨入拥有核反应堆的国家行列。11个国家正在建设24座反应堆,装机容量为19GW。世界运行的441座反应堆堆型有压水堆(PWR)、沸水堆(BWR)、重水堆(PHWR)、气冷堆(Magnox&AGR)、石墨水冷堆

9、(RBMK)和快堆。2.1美国核电站建设特点1999年美国核电占全部发电量的20,相当于减少67亿吨燃煤导致的C02排放。核能运营业绩突出,核发电成本1999年降到最低水平,平均为每度电183美分,再次低于燃煤电厂(每度电207美分)。较为特殊的是,1976年美国核准最后一个核反应堆建造以后,一直没有新建核反应堆。按照70年代颁布的40年运行寿期规定,:到2015年所有核反应堆都将关闭,而2000年就有将近1/3的核反应堆己运行30年以上。许多核电站开始向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延长运营期限。譬如2000年3月,巴尔的摩公司率先得到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延长运营期限许可。1997年以来美国核

10、电工业开始出现并购热潮。美国政府也积极支持开发先进核反应堆型,制定其设计认证标准,批准三种先进的反应堆型,并大力向海外市场推广。2.1.1 美国核电站的建设与运营特点:美国核电站数量和规模庞大。美国核电机组和净装机容量是世界第一。目前,美国总机组有103座,总净装机容量有10GW,分别占世界总数的23.4和26.6。目前,美国在建机组1座,净装机容量为1065MW,拟建机组13座,总装机容量17000MW。此外,根据美国工业界计划在2020年前增加50GW的核电装机容量。 美国核电站专业化水平高。1999年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核电专业化运营公司,该公司是由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核电站业

11、主以托管的方式交由专业管理公司运营,通过运行服务协议建立合同关系,使这些电站获得同样的管理;另一方面,运营公司积累了核电站运营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采用规模经营、群体管理等手段使得核电站运营的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显示了巨大的竞争力。美国核电站的核燃料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目前,美国的铀浓缩工业处于萎缩状态,在美国本土进行铀矿业务的只有4家公司。2001年美国的铀需求为19250吨,国内供应为1155吨,其余94的需求依赖于进口。美国核电站行业竞争力强。美国核电站的各项业绩指标持续攀升,表现为平均可利用率从1990年的64上升至2002年91.1,核电成本至2002年降低为171美分k

12、wh,核电成为美国最低廉的发电形式。2.1.2 美国核电站的经验美国政府的核电站政策不断革新,支持力度不断增强。“911”事件后尽管反核人士提出核电站反恐问题,但美国政府表示发展核电政策不变。美国核电站的许可证和监管程序不断简化,缩短了核电站的建设周期。美国政府不断增加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理的研究投入,解决核电站的后顾之忧。美国核电站的运作市场化,核电企业是主体。20世纪60年代,美国鼓励私营企业发展核电,政府提供资金补助,提供技术支持,并采取与私营企业合资经营等措施,使美国核电技术取得领先地位。国际合作开发新型堆型。西屋公司与日本三菱,通用电气公司与日本日立、东芝公司等联合开发新型堆型,此外还联

13、合法国、英国共同开发Gen-IV。但美国核电站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核电发展政策不稳、反应堆的设计缺少标准化等。2.2 大亚湾核电站特点2.2.1核电基地企业发展历程概述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负责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营运。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引进国外资金、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总投资40亿美元,1994年投入商业营运。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做到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电站运行十年,还本付息45亿多美元,占还贷总额的87。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1994年9月国务院决

14、定组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集团),利用大亚湾核电站取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滚动投人作为核电发展的资源,促进后续核电项目的建设。2003年3月,专业化的核电运营管理公司大亚湾核电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广核集团在资源整合、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具体实施过程则是经过了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是实行统一运行管理、统一申请排放量、统一进行流出物和环境监测、统一制订并实施应急响应计划和准备。2.2.2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特点分析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特点首先表现在成功的资本运作上。大亚湾核电站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投资运营模式。包括股本金在内,全部资本都通过借贷获得,

15、其中90的资金借用的是国外资金,以零资金起步,借钱建设,卖电还钱,被称为“零资金裂变”。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方针,依靠大亚湾核电站的收益,滚动投入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作为注册资本。从另一种角度看,借此塑造中核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稳健、安全的品牌形象,通过持有债券的社会公众的支持和监督,使集团的经营更趋规范化,为下一步的资本运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发展扩张,中广核集团形成了以核电为主业,常规电力和相关配套企业协调发展的大型独立发电集团。中广核集团通过对大亚湾核电站的管理,在引进核电站先进技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人才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次,引进全套技术和设备,其建设和正式运行都与国际

16、核电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相接轨。核电参照世界核电运营协会机组评价指标建立自己的业绩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同时与同行之间展开多领域多层次的同行评议活动。再次,大亚湾核电站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技术上,以引进为基础,逐步自主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核电站根据几年来的生产运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中长期技术改造项目,如:18个月换料项目、第5台柴油机的增置项目、减少阻尼器计划、培训模拟机的升级等,目前均在进行之中,有的已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国外培训人才的基础上,采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系统化培训方法和终身培训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了全体员工和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这种以自己培

17、养为主、在实践中锻炼培养的方式,为运行中的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中的岭澳核电站、以及未来的广东第3座核电站储备了人才。最后,大亚湾核电站拥有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成立伊始,就具有产权清晰的特点,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意义的市场主体。政府机关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核电站的指导与监督均通过法律、法规来行使。在严格遵守国家核安全和环保法规、坚持许可证申请及服从核安全和环保当局监督的前提下,公司一切重大经济事务由董事会决定。三、我国核电站选址问题分析3.1我国核电站建设的选址问题的提出选址问题是核电站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核电站建设可行性的关键问题。我国有将近一半的省份在20世纪70年代

18、就陆续开展了核电站的选址和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山东、湖南、吉林、广西、辽宁省政府合作做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开展了关于核电站的选址和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出于安全考虑,核电站的厂址往往分布在本省份的未开发地区,各地政府按照发展和谐社会的要求,对这些地区的发展给予了更高的关注,积极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发展经济。从核安全及经济的观点考虑,核电站的厂址选择必须是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事故所引起的过量辐射影响,同时要对于可能发生的外部自然事件或人为事件对核电站的影响、与实施应急措施及有关外围地带的人口密度、分布及其他特征、核电站正常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及交通运输等问题重点加以研究。除了选址问题,

19、对于核电站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还有很多,如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观念问题等。这些问题是从在我国建设核电站的可能性上提出来的联系密切的关键性因素。在我国建设核电站,选址、技术、人才问题属于操作上的关键性因素:而资金问题属于物质上的关键性因素,观念问题属于思想上的关键性因素。可见,核电站的选址对于核电站建设来说处于最开始的位置,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对核电站选址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3.2 我国核电站选址问题的分析环境问题是我国核电站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具体意义上就是指核电站的选址问题。由于人们对核电知识了解不够,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核电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20、,使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核电建设蒙上一层阴影。其实,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安全上来讲,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种落后老式的反应堆型今后定不会再建造,而当今核电技术发展迅速,现代各种先进核反应堆型都采取多道安全保护系统,从设计上采用最严密的纵深防御措施,以确保运行安全。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最严重的堆芯烧毁极端的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对环境也没有明显影响。事实证明,核电站的各项安全设施是十分有效的。从清洁上看,核电站各项指标都优于火电站。从安全角度讲,环境问题涉及到对周边地区居民所造成的影响;从经济角度讲,环境问题涉及到厂址的选择条件;从技术角度讲,环境问题涉及到场地、取水、大件运输等

21、方面。由于沿海省份的优越性,决定了核电站建设有别于内陆核电站建设所面对的一些环境问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3.2.1 对人口分布的要求早在1944年G C 劳伦斯在加拿大的乔克里弗选址对隔离需要曾暗示核电站离城填或乡村不得少于16公里,当时主要考虑易于控制保密。到60年代中期,这种远离人口中心政策仍起着支配作用。而现在随着核电安全技术的不断完善,核电站厂址的选址就要求在靠近负荷中心附近而且要尽量远离居民集中区。鉴于内陆核电站的特点,当选择核电站场址时,首先要考虑核电站万一发生严重事故时,所导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和核电站工作人员的放射性照射问题。对公众所造成的辐射风险主要与核电站的

22、位置有关,所以在考察所选择的核电站场址合适与否时,要进行环境特征的评价。通过选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伤害。但在我国内陆采用这种远距离方法的可能性是受到极大的限制。目前的技术发展对于人口距离选址标准逐渐放松。例如:比利时在内斯凯特港湾的道盖尔有4座反应堆离荷兰边境32公里,瑞典的巴尔塞贝克核电站靠近丹麦首都。我国吉林省初选的三个核电厂址均位于松花江畔,其流域下游有吉林、长春、松原、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自然会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法国专家认为,核电站与大中城市的距离主要决定于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能有足够的时间使人们疏散或采取防护措施。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特征是人口相对内陆地区密度相对较大、且应加强周围

23、人群的基本疏散能力。对沿海核电站的选址应要求:人口居住密集区应在厂址半径80km以外,要调查人口分布,评价人口密度与中心城市状况:20km半径为第二圈;5km为限制区,即人口稀少区;厂区半径05km为非居住区,即隔离区,严禁居民居住,只有工作人员允许出入。3.2.2 对外部事件的要求核电选址应远离一些危险品的生产、贮存和运输设施,如油港、输油管、炼油厂、液化气贮存库、毒品库、飞机场等,必要时采取工程防护措施。飞机坠落撞击仅作用于核电厂局部区域,化学爆炸冲击波仅作用于建筑物外侧,应在建筑设计中设防和对安全相关厂方或系统实施冗余串列的实体分割措施,包括拉开其间距离。靠近军用训练机场以及任何军事设施

24、的地点,均不宜用作核电厂厂址。核电厂也不应靠近民用飞机航线。为防止有意破坏、失火和内部水淹等实际危机反应堆安全,除设置保安、消防等系统外,应将安全系统的各个冗余串列放在实体分割的单独区域,务必保证任一串列的损坏不致波及其他串列。3.2.3 对水文的要求对水文的要求,主要考虑的是沿海核电站选址时所靠近的水源状况,包括:水位的涨落、持续时间、风和海浪运动的影响以及冷却水的供应和排放安全等问题。充分满足内陆核电站对水量的需求核电厂运行时需要大量的循环冷却水和必需的生产、生活用水。轻水堆和重水堆电厂所需冷却水比同等规模火电厂高出约40。1个1000MW的核电站,每天约需23亿升水。所以,沿海核电站地址

25、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离海边比较近的地方或者建立核岛。严密监测内陆核电站排水的温度在内陆核电站运行中,温排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主要是考虑对生态的影响。由于核电站排放的大量冷却水必然要比河中取来的水有一定的温升,而即使是采用闭式循环的冷却方式,也将有部分有温升的水排回到海里。为了使温排水不致于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核电站及环保部门应设置严密的监测系统,如发现不满足限定参数,则指令核电站降低出力或直接停堆。在核电站运行前要取得主管部门在温排水方面的许可证,并主要控制以下二个指标:一是取水口与排水口之间的温升:二是排水入海混合后的水温:三是排水的水温。上述三个指标因各地生态环境等因素不同而不

26、完全一致。严格控制核电站放射性废水的排放根据有关规定,在我国沿海核电站放射性废水排放的标准按各个核电厂址外部条件的不同单独制定,并且在电站投运前要取得排放许可证。核电站在运行当中,要接受公共监测网的常年监测,并通过联网的计算机系统随时向全国有关部门和入网居民通报监测结果。如有超标,应立即责令停堆。各个核电站为降低废水的放射性,应进行如下处理:先将放射性废水存储在废液存储罐,进行回收和衰减处理,待达到允许的排放浓度后,再稀释500倍以上对外排放。3.2.4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要求影响核电站建设的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洪水、地震地表断裂、地面塌陷和沉降或隆起、基土液化、斜坡不稳定性、龙卷风、热带气旋等。

27、对于地震,首先厂址应远离活动断层和选择在地震烈度较低的地区,并设计成在发生比当地已知的最大烈度地震增加一度的运行安全地震时,反应堆厂房仍能保持继续运行的状态。在发生假想最大可能的极限安全地震时,能安全停堆并使反应堆长期处于安全状态,重要的道路、水管和电缆不被破坏,主回路和安全壳保持完整,使放射性物质不至于大量逸散。对于暴风,厂方结构须能抗御当地的设计基准台风和龙卷风,能经得起台风、旋风及大风吹起的抛射物的袭击;对于洪水,厂址须选在不受海啸威胁的地区,在假定发生海啸的情况下,确定厂址摹准标高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在罕见的特大事故中须能完全停堆。3.2.5 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核电站建设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

28、,并满足核电厂特殊设备运输要求。特殊设备主要是指核电站的笨重大件:如反应堆罐、汽轮机和发电机等,其中最大件为反应堆罐。法国的建设经验是:大件运输最好的方式是水运,水运不成就采用公路运输。因此,核电站厂址在选择时应当注意要选交通便利的场地进行建设,譬如在运载能力较强的港口旁边或者陆路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段进行建设。3.2.6 核燃料的可持续供应要求足够的铀资源和天然铀可持续供应是未来大规模发展核电的前提。如何确保为我国核电发展提供必需的天然铀,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抓紧处理的战略问题。中国拥有满足国内铀需求(1500tUa)的能力,预计中国的铀转化能力到2010年将增加到2000tUa,到2020年将

29、增加至5000 tUa。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目前探明的铀资源量尚不充足,现有天然铀生产能力较低,基本情况可概括为近期有保证,中期有缺口,远期有潜力。为保证天然铀可持续供应,促使我国庞大的核电发展规划能顺利落实,当前迫切需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一要始终坚持铀资源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加大国内铀矿地质勘查投入,大力加强铀资源勘查工作;严格执法,推动资源信息共享,大力提高国家矿业资源勘查宏观效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开发国内铀资源,提高我国天然铀生产能力;二要加快利用国外铀资源的步伐;三要尽快建立铀资源国家储备制度;四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国内外天然铀采冶工程建设和国际市场采购目标的实现;

30、此外,还应加强对铀资源的调查研究,摸清底细,加速发展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和快堆技术。四、山东海阳核电站选址的案例分析4.1 山东省核电站建设的必要性从国家战略角度考虑,大力发展沿海省份的核电早已提到了国家议事日程。经过山东省政府积极努力争取,国家已经部署了在山东海阳建设的核电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山东全面加快了核电发展的进度。4.2 山东省建设核电站的环境分析4.2.1 山东沿海,水源条件优越山东省三面环海,北面是渤海湾,东面和南面是黄海,水源丰沛,极宜建设核电站。经研究,这些海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具备建设核电站的水源条件。4.2.2 山东具备良好的选址条件山东省的东面有青岛、烟台两大城市,供

31、电关系紧张。在这两个城市之间恰好有一片海域,地势平坦,人口相对较少,而且建成之后可极大的缓解两个城市的供电压力。在这片海域附近建设核电站,即是厂址的良好选择。4.2.3 山东电网结构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底,山东省电源装机容量12316万千瓦;相继建成了500kV变电站46座,220kV变电站302座。到2012年底,山东电网将具备60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并网运行条件。4.3 山东核电站建设中选址问题的分析目前,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已经纳入全省电力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长远目标规划。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网、山东鲁信和华能集团等五家企业对山东海阳核电站控股。从核电站建设的经

32、济性和安全性角度考虑,海阳核电站建设应注意协调和解决几大关键性问题,本章将具体分析海阳核电站的选址问题的解决。4.4 海阳核电站的选址根据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HAFOl00(91)”和相应的原则,以及国家环保局发布的“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86)”,在选址过程中,山东生在选定核电厂厂址方面应考虑以下具体问题:第一,靠近电力负荷中心并与电力系统规划相适应。第二,厂址所在区域各项自然条件力求简单、明确、地势开阔、适宜于一址布置多堆机组(即4到6台600MW级以上的机组)。第三,地质构造简单、稳定,尽量避免高地震活动区和活动断裂带,地震基本烈度不高于度,基岩地

33、面水平加速度尽量不超过029。第四,尽可能考虑在人口密度低,在5km范围内无重要工业、军事、文化和旅游设施,环境开阔,有利于环保和废物排放。第五,水源丰富和可靠,取排水条件优越。第六,水、陆交通方便,能满足核电厂大件设备的运输要求。第七,有贮存固体核废物的适当场地。山东省海阳市,位于山东胶东地区西南部的沿海区域,这里交通方便、水源丰富、居民稀少、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低、山清水秀,厂址区位十分优越。经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的审查,对接入系统、厂址场地、交通运输、地质与地震、工程水文、取排水条件、环境与安全、工程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等因素综合分析,山东海阳厂址已经具备了建设核电站的基本条件。五、结论

34、与展望随着核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并随着能源的不断需求与一次性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核电站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核电站建设与我国已有沿海核电站建设的分析,本文着重研究了山东海阳核电站建设的选址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1、指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站是一种必然趋势;2、系统性研究我国核电站建设的选址问题,从而为我国建设同类核电站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式,具有指导意义;3、以山东省海阳核电站筹建为个案研究,具有实证意义。在我国核电站项目迅猛兴起的大背景下,选址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因为它关系到民生、经济发展、环境安全的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的核电站的成功案例,对核电站选址进行了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双重分析,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希望本文能对将来沿海或内陆核电站的选址起到一定的作用,使核电站摆脱危险、辐射强等的不良印象,希望核能成为中国下一代清洁能源的主力军。参考文献1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M北京:原子能出版礼,19922祁恩兰我国核电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2005(4)3孙呈志核电站环境影响评价J山东电力技术,1996(2)4 曾文星美国政府调整核能政策积极推动核电发展J政策与管理,2001(9)5 France and Nuclear EnergyEBhttp:/world-nuclearorg,20006百度百科 山东海阳核电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