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北宋的统治》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365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北宋的统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北宋的统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北宋的统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北宋的统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北宋的统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北宋的统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北宋的统治》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代十国(907-960),视频,图表,五代十国的时代特征,五代十国(907-960)视频图表 五代十国的时代特征,五代十国战争年表,907年,潞州之战。 909年,象牙潭之战。910年,柏乡之战。 915年,魏州之战。917年,幽州之战。918年,胡柳陂之战。923年,后唐灭后梁之战。923年,杨刘之战。925年,后唐灭前蜀之战。928年,定州之战 。936年,后晋灭后唐之战。946年,契丹灭后晋。948年,河中之战。950年,郭威灭后汉之战。954年,高平之战。955年,秦凤之战。956年,紫金山之战。 957年,淮南之战。,五代十国战争年表907年,潞州之战。 909年,象,五代十国(9

2、07-960),视频,图表,五代十国的时代特征,国家分裂,战争频繁,五代十国(907-960)视频图表 五代十国的时代特征国家,北宋的统治,一、北宋的建立1,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实质:武将拥兵夺权,2,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东京,北宋的统治一、北宋的建立实质:武将拥兵夺权2,北宋的建立,难题,如何避免出现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现象?如何避免“黄袍加身”的故事再度发生?,难题如何避免出现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现象?,针对唐末五代以来国家分裂,政局动荡的乱象,北宋大臣赵普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史料分析,回答: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国家分裂,政局动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

3、同吗,为什么?,针对唐末五代以来国家分裂,政局动荡的乱象,北宋大臣赵普说:“,药方,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抑武收兵权:“杯酒释兵权”; 大半禁军驻守中央,强干弱枝收财权:地方设转运使,大部分税收交给 中央。收行政权:文官任地方知府、知州,取代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设通判监督。,药方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典故:杯酒释兵权,公元961年,赵匡胤在宫中宴请石守信等大将。酒至酣处,赵闷闷不乐,对石说:皇帝不好当啊,每天我都提心吊胆,睡不好觉。 石不解,问为什么? 赵:这皇位好多人眼红着呢! 石扔下酒杯,跪下磕头: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决无二心。 赵:你对我的忠心我当然知道。只怕哪天你们的部下也把黄袍

4、披在你身上,恐怕到时候就身不由己了。 石:臣等愚昧,请陛下为我们这些粗人指条明路! 赵:你们何不解去兵权,去乡下当个小官,买田置地。平时斗个地主,打个麻将,这日子过得还不是 very happy! 第二天,石等称病请辞,交出兵权,去乡下养老。,典故:杯酒释兵权 公元961年,赵匡胤在宫中宴请,药方,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抑武收兵权:“杯酒释兵权”; 大半禁军驻守中央,强干弱枝收财权:地方设转运使,大部分税收交给 中央。收行政权:文官任地方知府、知州,取代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设通判监督。,药方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史料分析,北宋大臣赵普说:“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5、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回答:1,“稍夺其权”中的“其”指谁? 2,“制其钱谷”具体指什么措施? 3,“收其精兵”具体指什么措施?,史料分析北宋大臣赵普说:“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削相权相权被一分为三: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 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药方,君权、相权变化的总体趋势:君权加强,相权削弱,规律:,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药方君权、相权变化的总体趋势:规律:,药方,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重文重用文官,压制武将发展科举,扩大名额兴办学校,推崇儒学,药方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典故:榜下捉婿,所谓“榜下捉婿”,即在宋朝科考发榜之

6、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典故:榜下捉婿所谓“榜下捉婿”,即在宋朝科考发榜之日,各地富,药方,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重文重用文官,压制武将发展科举,扩大名额兴办学校,推崇儒学,药方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效果,三、影响1,利:消除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隐患,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2,弊:,效果三、影响,分析材料,1,北宋为了防止武将和士兵形成隶属关系,频繁调动驻守地方的士兵,最终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弊:军队训练松弛,指挥失灵,战力低下,2,北宋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加强中央集权,一个职位往往设多个官员。北宋为了笼络知识

7、分子,还极大地增加了科举录取的名额,两宋共取士11万人,为历代之冠。,弊: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政府财政开支巨大,分析材料1,北宋为了防止武将和士兵形成隶属关系,频繁调动驻守,本课框架图,北宋建立面临难题:避免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抑武(收节度使军权,财权,行政权) 重文(重用文官,发展文教) 削相权效果:利弊共存,藩镇割据、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关键词,本课框架图北宋建立藩镇割据、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关键词,练一连,1秦汉时丞相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到了宋朝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更多了,到了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不断发展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D. 丞相权利不断扩大,A,练一连1秦汉时丞相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2. 北宋文官可以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罢黜百家 B创立科举 C统一文字 D重文轻武3.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反映了北宋 A政府财政开支巨大 B军队战斗力低下 C削宰相权 D科举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练一连,D,D,2. 北宋文官可以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