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装订形式分解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2500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籍的装订形式分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书籍的装订形式分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书籍的装订形式分解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书籍的装订形式分解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书籍的装订形式分解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籍的装订形式分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籍的装订形式分解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书籍的装订形式,装订:书籍从配页到上封成型的整体作业过程。工序:把印好的书页按先后顺序整理、连接、缝合、装背、上封面等。装订形式:中式和西式两大类。中式:以线装为主要形式,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简策装(周代)、缣帛书装(周代)、卷轴装(汉代)、经折装(唐代)、旋风装(唐代)、蝴蝶装(宋代)、包背装(元代)、最后发展至线装(明代)。现代书刊除少数仿古书外,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西式装订。西式:分为平装和精装两大类。,简策装(周代)是将刻写了文字的竹片或木板连接成策的装帧方式。,简策是我国最早的装订形式,商周时通行,随着纸的应用和纸本书的出现,简策书籍逐渐为纸本书所代替。,缣帛书装(商周)简策装书稍后出现

2、的一种用丝织品书写成的书。,古语有“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意裁绢”。帛书的形态,一般是一篇文章为一段,每段叠成一叠或卷成一束,称作“一卷”。后来在缣帛的下端或左端裹上一根木轴做支撑,挺括且以查找。缣帛书实际上是卷轴装的前身,也是卷轴装的一种。如今的图书称“卷”,就来源于此。,卷轴装(汉代)指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后,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卷轴装始于帛书,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以后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经折装(唐代)以卷子长幅改作折叠,成为书本形式,前后粘以书面,佛教经典多用此式。它是从卷轴装演变而来的,因卷轴装展开和卷起,都很费时,改用经折装后,收

3、展便利,便于取放。,将一幅长卷沿着文字版面的间隔,一反一正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在首末两页分别粘贴硬纸板或木板。,旋风装(唐代)亦称“旋风叶”、“龙鳞装”。 唐代中叶已有此种形式 。其形式是:长纸作底,首叶全裱穿于卷首,自次叶起, 鳞次向左裱贴于底卷上。 其特点是便于翻阅, 利于保护书叶 。,这种装帧形式既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壳,又解决了翻检不方便的矛盾,是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待到书叶摆脱掉粘自身的底纸,册叶装便真正产生了。,蝴蝶装(宋代)蝴蝶装简称“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就是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蝴

4、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书页成册的装订制度。而最先出现的册页书籍就是”蝴蝶装”。,包背装(元代)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一般认为起于元代,到明中期以前多用此法。中国书装源流中说:“盖以蝴蝶装式虽美,而缀页如线,若翻动太多终有脱落之虞。包背装则贯穿成册,牢固多矣。”,包背装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包背装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页的文字面朝外,背向

5、相对。由于包背装的书口向外,竖放会磨损书口,所以包背装图书一般是平放在书架上。包背装图书的装订及使用较蝴蝶装方便,但装订的手续仍较复杂,所以不久即被另一种装订形式-线装所取代。,包背装与蝴蝶装的区别,线装(明代)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出现于明代中叶,通称“线装书”。实际上在装订时,纸叶折好后须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平装平装是根据现代印刷的特点,先将大幅面页张折叠成帖,配成册,包上封面后切去三面毛边,就成为一本可以阅读的书籍。是平面订联成册、使用较多的装帧方法。,无线胶订无线胶订是一种不用铁丝,不用线,而是用胶粘合书芯,从出书到上封皮自动完成的装订方法的印刷工

6、艺。,无线胶订工艺流程,其工艺流程大致为:配页,铣背,打毛,上侧胶,上书背胶,包封面,成型,胶冷却,分切,裁切成品,检验成品,捆扎。,平订将印好的书页经折页、配帖成册后,将配好的书贴相叠后在订口一侧离边沿5毫米处用线或铁丝订牢,钉口在内白边上。平订须占用一定宽度的订口,使书页只能呈“不完全打开”形态,书册太厚则不容易翻阅,一般适用于页数偏少的书刊装订。,平订流程,铁丝平订生产效率高,但铁丝受潮易产生黄色锈斑,影响书刊的美观,还会造成书页的破损、脱落,现已较少使用。,骑马订骑马订,取其于装订之时,将摺好的页子如同为马匹上鞍一般的动作,配至装订机走动的链条之上。装订以后钉子就订在马背的位置上。因此

7、,打开书来看最中间的部份,可以发觉整本书以中间钉子为中心,全书的第一页与最后一页对称相连接,最中间两页也以其为中心对称且相连。,骑马订流程,装订之时,第一帖页子置于装订机的最前方,第一个落到链条上; 其它帖依次序叠在其上,封面最后落在上面,然后钉钉子; 再送到装订机尾端裁刀部份,将订好的书册裁修三边成书,以输送带送出装订机尾,包装交货。,骑马订特点,书册有厚度,裁修翻口时,最外页与最中间页修切之后,外表看是一样尺寸,但是,因为中间页被书册一半的厚度向外挤伸,被多修切掉,测量最内侧纸页时,会发现它比封面的尺寸小。骑马钉的装订方式主要用于生产杂志、小册子、CD小册子以及类似产品。,锁线订锁线订是一

8、种用线将配好的书册按顺序一帖帖逐帖在最后一折缝上将书册订联锁紧的联结方法。锁线订用途广,适合精装、平装和豪华装等各种加工,牢固易保存。锁线胶订:将书册按页序先套贴后配贴,按顺序用线订成书芯,书脊上胶后配封面,裁切成册。,锁线胶订流程,锁线形式有平锁和交叉锁两种。平锁是锁线订的一种形式,也称实锁,即每一帖的订锁线路位置相同,按其顺序逐帖订锁成册。交叉锁也称跳锁,是锁线订的另一种形式,交叉锁是每两帖走一条线路,锁完的书册每隔一帖线路位置相同,即1、3、5帖线路位置相同,2、4、6帖线路位置相同。,精装一种书的装订模式,配有具保护性的硬底封面(普遍采用硬纸板,外覆以织物、厚纸或小牛皮等皮革)。精装书

9、籍主要是在书的封面和书芯的脊背、书角上进行各种造型加工后制成的。精装分为全纸面精装,纸面布脊精装、全面料精装;三种精装样式都有园脊和方脊两种形态。精装书是一种美观,易保存的图书,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所以图书收藏爱好者和图书馆都喜欢精装书。,按书脊形式来分:方形书脊,其厚度比书芯显得厚些。由于书芯折叠及索线的原因,书脊的高度要高于书芯,印张越多越明显。因此,方形书脊的精装书不宜太厚,一般适用于20mm以内的书脊。圆形书脊,因前后书贴的地位略有不同,书贴的折叠处略呈半圆形,分布在一个弧面上,其厚度得到平衡。书芯的翻口处与书脊的凸圆形相适应,呈凹圆形。所以较厚的图书采用圆形书脊较好。圆脊书是经过扒圆

10、加工后背脊成圆弧形的,一般以书芯厚度为弦与圆弧对呈130为宜。,按用料分脊面同料,即书脊和封面封底采用整片的同一种材料制成。有方脊和圆脊两种。精装面料多用纸、织物、漆纸、漆布等,一般都配有护封。但有一种全纸面印有书名、图案等并压膜裱糊在硬纸板上,这种书多为方脊不带护封。脊面异料,即书脊和封面用不同材料制成,通常以织物作书脊,以纸张裱糊在硬纸版上作封面,这种形式一般多为圆脊不带护封。,书脊的三种工艺柔背装:柔背装是最简单的一种,书页直接粘在书脊上。当书打开时,书脊向上隆起。它的优点除了工艺简单外,还能保证书页的平摊,方便阅读。然而,在封面烫金,尤其是书脊烫金的广泛使用后,柔背装的书脊由于不断的拉伸弯曲,容易导致书脊金字的脱落。硬背装: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书脊上衬以硬质纸板或木板,使得书籍打开时书脊仍能保持原有形状,金字也不会因为褶皱而受损。但硬背装的缺点同样十分明显,由于书页仍是固定在书脊上的,所以在打开时无法完全平摊,会形成一道深深的书沟,严重时甚至会使书无法打开。腔背装:最妥善的装帧方案就是采用腔背装,既无伤害烫金之虞,又无不可平摊的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