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2527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幼 儿 心 理 学教学,2,第十二章 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引入案例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一门学科。幼儿怎么知道这是妈妈而不是爸爸,怎么学会骂人,怎么懂得计算这些都是幼儿心理学试图说明的基本问题。国外的儿童心理学家在这方面创立了许多不同的学说,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从各个不同角度试图说明幼儿心理发生发展机制。,3,本章学习重点,1了解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2掌握各理论的主要观点,4,第一节 成熟学说的心理发展观,一、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实证依据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格塞尔认为,儿童在成熟之前仍处于学习的准

2、备状态。所谓准备,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所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5,二、评价 格塞尔将成熟概念用于自己的理论中,使得心理过程中的生物因素变得更为确切和具体。格塞尔的理论证明,在任何行为后面都潜藏着它自身的生物学基础,成熟机制在复杂的发展程序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成熟决定了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尽管儿童行为的习得离不开学习、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环境因素,但脱离成熟而侈谈教育是不妥的,甚至是有害的。,6,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说儿童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一)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id)、自我(e

3、go)、超我(superego)。本我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遵循着“快乐原则”,寻求满足基本的生物要求。自我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自我是理智的,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外界与本我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自我是人格的实际执行者。超我由自我分化而来,是理想化的自我,遵循着“道德原则”。超我大部分属于人格的潜意识部分,像一个道德监督者,告诉人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7,(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生殖期(青

4、春期到成人晚期)。,8,(三)评价 首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其次,弗洛伊德的理论第一次强调早年经验对个体毕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得儿童发展中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最后,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以下几个原因而遭到批评。,9,二、埃里克森的发展观(一)人格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本阶段发展任务为: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如果成功解决了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为: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本阶段危机的成功解决,将会在儿童的人

5、格中形成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幼儿期(36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为: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在本阶段中,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他们便会发展较多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获得“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10,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在本阶段中,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埃里克森强调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青年如果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那么就会形成爱的品质。 第七阶段:成

6、年中期(2565岁)。在本阶段中,个体已经建立家庭,兴趣开始扩展到下一代,也非常关心各自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状态。在埃里克森看来,他们进入了繁殖对停滞的时期。此时,相应的发展任务便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这是人生的最后阶段,发展危机是自我整合对失望。发展任务为: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11,(二)评价 埃里克森的理论具有实质性的进展。首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而是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教育的作用。这无疑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大进步。其次,埃里克森在弗洛

7、伊德理论的基础上增添了三个成人期的新阶段,把发展界定为终身的任务;还将弗洛伊德每一阶段的内涵扩大,给出了新的解释。最后,埃里克森在对各阶段相互关系的解释上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思想。,12,第三节 行为主义学说儿童发展观,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说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反应。人类的行为来自学习,而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13,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一)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任何学习(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因而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二)评价 斯金纳的行为发展观将幼儿心理的发展归因于外部的强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

8、,给人的印象是只要环境加以改变,幼儿就可以相应地得到发展。,14,第四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发生认识论,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和过程 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的建构要通过三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同化、顺应和平衡。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成熟 (二)经验 (三)社会环境 (四)平衡,15,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期)。四、评价 皮亚杰心理学不但为思维心理学提供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而且在教育实践上也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他提出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发展理论,虽然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属于唯心主义范畴的。,16,第五节社会学习论,一、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二、替代强化三、观察和模仿,17,第六节研究趋势,一、现代生物学的观点二、社会生态学的观点 布朗芬布伦纳指出了五个相关的环境系统,从最私人的环境到最一般的环境分别是微系统、中层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和历时性系统。这五个系统不断地相互影响。,18,三、全纳教育的观点(一)人权观:学校、社会都应创造全纳的氛围(二)平等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三)民主观:积极参与、改造社会(四)价值观:立足点是集体,解决方法是合作(五)课程教学观: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19,本章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