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与抗血小板治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552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0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凝与抗血小板治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抗凝与抗血小板治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抗凝与抗血小板治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抗凝与抗血小板治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抗凝与抗血小板治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凝与抗血小板治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凝与抗血小板治培训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凝与抗血小板治,抗凝与抗血小板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一个多世纪前,Virkow提出的“三角”学说是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即: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血液高凝状态,血流变化。,抗凝与抗血小板治,2,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作用,易损斑块破裂,局部释放组织因子等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因子,血小板在斑块表面聚集,并被激活,形成白色血栓,并可进展为红色血栓,使动脉闭塞而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在动脉硬化的治疗及一级预防中,抗血小板是至关重要的,而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白色血

2、栓进一步发展为红色血栓。,抗凝与抗血小板治,3,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作用易损斑块破裂,局,抗凝与抗血小板治培训课件,血小板机制,抗凝与抗血小板治,5,血小板机制抗凝与抗血小板治5,抗血小板药物,1.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2.血小板膜糖蛋白Ib受体拮抗剂:3.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 噻氯吡啶及其衍生物氯吡格雷-干扰受体 单克隆抗体(阿昔单抗) KGD环肽(integrelin) 艾替巴(eptifibatide) 拟肽类衍生物4.其它: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前列环素、前列腺素E1及其类似物、一氧化氮和硝酸盐类制剂,抗凝与抗血小板治,6,抗血小板药物1.环氧化

3、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抗凝与抗血小板治6,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合酶乙酰化,减少TXA2生成,从而不可逆的抑制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剂量:75-150mg/d阿司匹林抵抗,抗凝与抗血小板治,7,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合酶乙酰化,减少TXA2生成,从而不可,氯吡格雷,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抑制ADP与GP IIb/IIIa复合物,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不可逆的改变血小板的ADP受体,缩短血小板的寿命剂量:75mg /d,300-600mg负荷外科术前应停药5-7天,抗凝与抗血小板治,8,氯吡格雷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抑制ADP与GP IIb,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血小

4、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阿昔单抗、依替非巴肽、替罗非班均为静脉用药,抗凝与抗血小板治,9,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凝血机制,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0,凝血机制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0,凝血活酶,抗凝血酶III,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1,凝血活酶抗凝血酶III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1,抗凝药物,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血酶III依赖性):肝素、低分子肝素2.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及其衍生物3.凝血酶生成抑制剂:FX抑制剂、FVII抗体、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4.重组内源性抗凝剂:激活的蛋白C、抗凝血酶III、肝素辅因子I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5.凝血酶受体

5、拮抗剂6.维生素K依赖性抗凝剂:双香豆素类(华法林)7.去纤维蛋白原制剂:去纤酶,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2,抗凝药物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血酶III依赖性):肝素、,肝素,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干扰凝血酶的作用;口服不吸收,静脉注射半衰期平均1.5小时;需监测APTT。,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3,肝素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干扰凝血酶的作用;抗凝与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肝素裂解后的产物;抑制Xa活性为主,对IIa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不容易被细胞外基质、血浆蛋白和细胞受体结合与灭活,因此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好,达峰时间约3小时,半衰期3-5小时;以抗Xa活性单位作为LMWH度量单位;抗凝效果与体重

6、高度相关;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钙),克赛(低分子肝素钠),法安明(达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4,低分子肝素肝素裂解后的产物;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4,华法林,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影响谷氨酸羧化,最终抑制因子II、VII、IX、X及蛋白C和S;口服12-24小时起效,因为华法林对凝血因子无直接抑制作用,需待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消耗后才能产生抗凝作用;通过肝脏P450酶系统代谢;监测INR,口服第3天开始监测,第5、7天需再次监测。,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5,华法林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影响谷氨酸羧化,最终抑制因,临床应用,稳定性心绞痛:阿司匹林75-150mg /d。不稳定

7、心绞痛/NSTEMI:首选阿司匹林,不耐受可改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UFH/LMWH;阿司匹林+氯吡格雷+UFH/LMWH+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PCI: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氯吡格雷75mg/d使用12个月。复杂病变可加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低分子肝素使用3-5天,但不作为常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6,临床应用稳定性心绞痛:阿司匹林75-150mg /d。抗凝与,临床应用,STEMI:不论是否PCI,均建议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短期内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300mg嚼服,后300-100mg/d,氯吡格雷300mg 负荷,后75mg/d。STEMI直接PCI: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应于术前尽早应用, UFH/LMWH使用3-5天。CABG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术前不必停用阿司匹林,术后24小时开始长期应用阿司匹林75-150mg/d,不耐受者可用氯吡格雷代替。,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7,临床应用STEMI:不论是否PCI,均建议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短,谢 谢,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8,谢 谢抗凝与抗血小板治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