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与皮肤病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621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身疾病与皮肤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心身疾病与皮肤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心身疾病与皮肤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心身疾病与皮肤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心身疾病与皮肤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身疾病与皮肤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身疾病与皮肤病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身疾病与皮肤病,解放军第四医院皮肤科刘 军,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也称心理生理疾病,是一类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癌肿、银屑病等。它是心身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心身疾病的由来 多年来,人们将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躯体疾病,另一类是精神疾病。自1818年德国精神病学家Heinroth在关于失眠的论文中提到“心身概念”之后,直到1948年美国精神病学家Dunbar在心身诊断和治疗纲要一书中,才对心身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Engle教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

2、医学模式新概念以来,心身医学又有了长足发展。此时,人们不但从生物的医学观点去思考问题,而且也应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去指导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随着心身医学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更加证实了新的医学模式比单纯生物学模式更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发现有些躯体疾病在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心理社会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美国心身医学研究所于1980年将这类躯体疾病正式命名为心身疾病。从此,心身疾病即成为并列于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第三类疾病。,心身疾病的定义 心身疾病从概念上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观点认为,心理和躯体是统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心理问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心理因素对每一病理过程

3、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持广义观点的人把人类大多数疾病都列为心身疾病。狭义观点认为,心身疾病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躯体疾病。日本心身医学会在心身疾病的诊疗方针书中提出“所谓心身疾病是以躯体症状为主,在其诊断与治疗上是以心理因素具有特别意义的疾病”。美国学者Krupp提出“心身疾病不仅表现在器官功能障碍,还有病理形态学变化,而且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并导致器官和内脏组织进一步病理改变,使之恶化。”我国提出的心身疾病定义是:以躯体症状为主,心理社会因素与个性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心理行为治疗和心身综合治疗效果较满意的一类疾病。,心

4、身疾病的特点 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显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和情绪反应有关 。 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心理治疗或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心身疾病的分类 按躯体病变状态分类 躯体病变状态可分为躯体功能性病变(心身症)和器质性病变(心身病)两类。 (1)心身症 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躯体功能性改变者都属于此类。如偏头痛、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皮肤瘙痒症等。这类疾病虽属于功能性改变,但亦有躯

5、体症状和一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也属于心身疾病范畴。 (2)心身病 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器质性病变都属此类。但此类心身病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理社会因素直接致病,如斑秃、神经性皮炎等病症。这类疾病在心身病中所占比例很小;另一种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中起“扳机作用” 。,扳机作用 也就是说,疾病的躯体因素已经具备,只是没有发病,当遇到心理应激时即可发病。这种作用有专家称为“扳机作用”。如病人已有一定程度的动脉病理生理改变基础,但没有发病,当一次情绪激动时,由于血管痉挛,发生了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该心理因素就起“扳机作用”。这类疾病在心身疾病中所占比例较大,包括高血压病、过敏性结肠炎等。 虽然心

6、身症仅是功能性改变,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演变成器质性病变,如冠脉痉挛是功能性改变,如果痉挛持续过久,可因冠脉长时间血流中断而发生心肌坏死,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由此可见,心身症与心身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只体现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2、按器官系统分类 目前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系统分类。多数学者倾向于日本心身学会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将心身疾病分为15大类,每类都注明具体心身疾病名称。例如,循环系统: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等。,心身疾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心身疾病与躯干疾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共性在于都有器官的组织损伤和/或功能改变;区别在于心身疾病的发病、发展、治疗

7、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而躯体疾病虽然发病后病人也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且这些心理问题也可能反过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但它们在发病、发展中与心理社会因素联系微弱,而与生物、理化及生理因素密切相关。如感染性疾病与生物因素有关,事故损伤与理化因素有关,先天性心脏病与躯体生理因素有关等。 心身疾病与精神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后者不存在器官组织损伤。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一些疾病,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等同时具有心身疾病和精神病的某些特点,但又有别于这两类疾病。病人有可感知的持久的心理冲突和明显的精神痛苦,有时表现出某些自主器官的功能紊乱,但却没有躯体方面客观检查的异常发现。心理社会因素是发病的

8、病因。专家们将这类疾病称为“神经症”,归为介于心身疾病与精神病之间的第四类疾病。,发病情况及研究现状 发病率: 心身疾病在临床各科中是常见疾病,并且不分种族、职业、年龄、性别均可发病。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国的报道有一定差异。日本资料,心身疾病占综合医院门诊病人的25%-46%;美国资料,有50%求医者的症状与心理因素有关;我国资料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心身疾病占33.2%,以内分泌、心血管和肺科为主。综合国内外有关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心身疾病的发病率约占整个疾病的25%-35%,即1/3左右。,好发人群:研究表明,就发病率而言,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高于农村,

9、文艺工作者和教师高于宗教和神职人员。这说明人的心理越活跃,情绪越紧张,越容易患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事件的增多和心理负荷的增加,无疑,心身疾病的发病机会也会增加。,心身疾病的发病因素 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它是由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上相互作用引起的。生物躯体因素也称生理因素,是心身疾病的生理始基。社会文化因素往往通过个体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反应起作用。因此,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是不能分割的综合性因素,常称为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个性因素、心理发育状态和心理反应特点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社会的、环境的、文化的生活事件对心理的刺激,以

10、及社会对个体的支持情况。其中,不良社会文化因素在心身疾病中起外部致病因素作用,而不良心理因素则起促发疾病的“扳机”作用。,生物躯体因素 生物躯体因素 是指躯体的器官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状态,包括生物、理化、药物等对躯体的损伤,遗传与发育状态,免疫与变态反应,以及性别、年龄、体态等。 心身医学认为,生物躯体因素是心身疾病的生理始基。所谓生理始基,即发病前的生理特点。它是心身疾病躯体症状的生物学基础,决定着对某种心身疾病的易感性。心理社会因素只是在生物躯体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理变化的环节,才能导致或加重躯体疾病。,器官选择理论 为什么同样的心理社会刺激,如地震、水灾、战争等重大事件虽然波及大量人口,

11、却只有少数人患心身疾病?而且往往所患疾病不同?如有人患高血压病,有的人患溃疡病等。就其原因,除患者的个性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生理始基不同。根据Hinkle的“器官选择理论”,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下,首先受到伤害的器官是发育较弱的器官,或以往有过疾病、受过损害的器官,或有其他生理特征的器官。根据Hinkle的“器官选择理论”,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下,首先受到伤害的器官是发育较弱的器官,或以往有过疾病、受过损害的器官,或有其他生理特征的器官。,Minsky曾对加拿大伞兵做过研究,在进行紧张训练之前检测他们的胃蛋白酶原,然后进行16周的紧张训练。结果发现,训练前检测胃蛋白酶原水平高的63人中,9

12、例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胃蛋白酶原低的一组无一例发生溃疡。这种胃蛋白酶原增高即为溃疡病的生理始基。而胃蛋白酶原增高的器官即为易患溃疡的生理特征性的器官。,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广义上说,凡是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的心理过程都可视为心理因素。从心身疾病角度看,心理因素主要是指心理素质(个体类型)和心理反应, 个性又称性格,性格类型常以个体特征表现出来。它常表现为个体对现实事物和环境所采取的态度及习 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但性格不能完全替代行为方式。 不同个体对一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刺激有不同的反应方式。例如金钱、地位,有的人很看重,而有的人就很淡薄。批评指责对爱面子的人就感到受不了,可出现强烈的

13、情绪反应,而有的人则觉得无所谓。由此可见,心理刺激只是在一定的个性和行为基础上才可能伴发过度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应激,最终导致心身疾病。,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不同的心理素质可能易患不同的心身疾病,而有些心身疾病具有特殊的性格特征。主要分为A、B、C、D等型。 A型行为特征(TABP)的特征:个性强,过分的抱负,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好冲动,说话声音大,匆匆忙忙,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等。A型行为有两个核心成分,即“时间紧迫感,过分竞争和敌意”。“A型行为人不断的挣扎,要在少而又少的时间内完成多而又多的事情;面对着个人竞争,A型人反应为易恼火、激动、发怒和急躁。”A型行为的人易患高血压病、冠心病、银

14、屑病等。,A型行为的具体表现1、常有较大但不切实际的抱负,有力求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2、常有时间紧迫感,生活节奏快,整天忙碌不停,从不闲荡。3、走路、骑车或驾车,总喜欢高速行驶和超车。4、争强好胜,热衷于竞争,并渴望在竞争中取胜。5、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期望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6、常有同时做几件事的习惯,如边吃饭边看书。7、擅长思维,反应灵敏。8、对挑逗性刺激很敏感,常有过分敌意心理。9、情绪急躁,易激动。,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一般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社会人际关系、家庭状态、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社会地位、职业、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这些因素的改变常被称为“生活事件”,是心理

15、应激的主要应激源。这些因素的改变常需要个体以改变生活风格和行为方式去适应和应对。如果适应良好,可促进身心健康。若适应不良,则可引起恶性心理应激,导致心身疾病。能引起心理应激的生活事件主要有:恋爱、婚姻与家庭问题、学习与工作中的问题、个人社会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有关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医学界和心理学界都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了不少观点。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情绪反应和心理应激两种观点。情绪反应 “情绪是情感,是与身体各部位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情绪反应则指主观或客观的不适应引起的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它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可表现为激动、兴奋、愤怒、恐惧

16、、悲伤、失望、惊慌,甚至焦虑、压抑等。 情绪反应是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必要反应。如果这种反应过分强烈或持久,就会使人失去心理平衡或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甚至内脏器官病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情绪反应是怎样通过躯体变化而引起心身疾病的? 心身医学研究证实,情绪反应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是通过大脑皮层植物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靶器官系统通路,使躯体的呼吸、血压、心率、平滑肌运动、腺体运动、腺体分泌以及骨骼肌运动和行为发生变化而表现出来。如果这种变化较强烈并持续存在,使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失去平衡,就会使器官发生功能异常甚至造成组织损伤,从而产生心身疾病。情绪反应不仅在心身

17、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治疗与转归都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心脏和血管对情绪的反应最敏感。愉快积极的情绪可使身心放松,血压下降10-20mmHg,心率每分钟减慢8次,对心身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相反,紧张或恐惧情绪则使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也明显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当认识到自身对能力不能满足情境要求时所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常通过非特异性的心身反应表现出来。它不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均比情绪反应更广泛,更深化。 在应激反应中可有5个重要因素:1、应激源,它有破坏机体平衡的危险性。2、中介因素,在应激源和躯体之间起介导作用

18、。3、靶器官被应激(包括心理和生理),是应激源通过中介机制作用的目标。4、机体对付应激源的努力(适应综合征)。5、机体对紧张情境做出反应。,心理应激常伴随一系列心理行为反应,包括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 应激刺激 主体变化 应激效应 (应激源) (应激) (心身、行为改变)一般应激模式,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一、心理反应 人体对应激的心理反应,性质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有利于应付应激源的,是一种适度的情绪唤起,有利于应 激期间心理平衡和有效的应对环境;另一类是消极的、防碍应付应激源的,是一种过度的情绪反应,可出现过度的焦虑、愤怒、忧郁、认知功能障碍和自我评价下降等,往往引起

19、心理失衡,不但不能有效地应对环境,甚至可能损伤机体,引发疾病。一个人在心理应激下产生何种心理反应及反应的强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同一个应激源作用于不同的人,其心理反应的方式和强度也有巨大的差别。,应激情况下常见的几种心理反应: 1、焦虑 使人预感到要发生不良后果的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内在的主观体验,也是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心理反应。主要特征为:紧张、恐惧、担心和忧虑。在焦虑反应的时候常伴有交感神经系统的释放症状,如心率快、出汗、面红等。 2、情绪反应 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类表现为激动和愤怒,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攻击他人或事物;另一类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无助沮丧,甚至绝望等。这些

20、情绪反应与愤怒一样,常是由于当事人经反复应对不能奏效而反复遭受挫折的结果。这些强烈的情绪反应严重干扰了人的认知功能,由认知障碍引发消极情绪。若不能及时消除,又可在认知障碍和消极情绪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自我评价的丧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甚至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3、自我防御反应 心理应激引起的焦虑和情绪变化会使人感到不适,为减轻这种应激源的冲击,常采用的方法是自我防御机制。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常是自欺的歪曲实际的的方式,是个体为减少内心痛苦和不安而采取的自我防御方式。这种方式如应用适当,可降低心理应激强度。例如,癌症病人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先是强烈的焦虑、惊恐甚至休克,冲击过后

21、,他便开始怀疑医生的诊断。此时病人完全不相信自己能患癌症,便无意的采取了“否认机制”。这种防御反应会给病人带来暂时心理上的安宁。若反应过强,也会给病人带来治疗上的不利,如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延误治疗时机等。自我防御的方式还有退化机制、转移机制等。,二、生理反应 应激下的生理反应,不仅是机体对应激源的适应性调整活动,也是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疾病的机制。研究证明,不仅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刺激可引起生理反应,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应激源也同样可以通过认知后的情绪变化引起生理反应。主要生理反应可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神经生理机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2、神经内分泌机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3、神经免

22、疫机制下丘脑-内分泌-免疫系统。 应激情况下,常通过以上三个中介机制出现生理反应。这些生理反应恰恰成为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三、行为反应 应激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主要指机体在应激条件下所采取的各种消除或避免应激源的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应激源的,通过改变环境要求的方式去处理心理应激,表现为“或战或逃反应”。个体当遇到应激源时要么立即出现迎战、攻击应激源的反应,表现为辱骂、搏斗等攻击性行为;要么表现出逃避应激源的反应,如逃跑、回避等行为。另一类是针对自身的,即通过改变自身的方式去顺应环境的要求,表现为“保存-退缩反应”。当个体意识到改变不了应激源时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去顺应环境的要求,表现出顺

23、从、依附、抑制等。例如,当一个人在不顺心的环境中工作而自己又无力改变这种环境时,只能通过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去顺应环境的要求。努力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要求等,这是积极的行为方式。也有采取消极的行为方式者,如酗酒、吸烟、服镇静药等,以减轻应激源带来的心理压力。,综上所述,在心理应激下的心理生理反应可分为两组:一组以情绪激动、愤怒和恐惧为主,在行为上表现出搏斗或逃跑反应;此组反应发生时交感-肾上腺髓质轴活动增强。血中儿茶酚胺增高,脂肪动员,血小板聚集增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应激状态下,儿茶酚胺增多和血脂增高等就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增生和高血压病。因此,这一组

24、心理生理反应至少与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有密切关系。 另一组以忧郁、悲伤、失望和失助为主,行为上表现出顺从,即保存-退缩反应。此组心理生理反应发生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轴活动增强。包括迷走神经活动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性类固醇分泌下降,免疫功能抑制等。如果这一组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就可使机体对各种感染性疾病、消化道溃疡及支气管哮喘等病的易患性增强,也可使免疫功能下降,患癌症的可能性增大 。,对于某些个体或某些心身疾病,可能同时涉及到上述两组反应。可以先表现为第一组,也可以先表现为第二组,也可以两组反应掺杂在一起。因此,心理社会应激的确可导致心身疾病,但不是唯一的

25、因素。再者,也并非所有的心理应激都能致病,只有当强烈的持久的心理应激发生于一个具有脆弱器官的个体身上,才能有可能导致心身疾病。,中介机制中介机制就是中间联系。应激源的刺激要引起心理应激、生理反应甚至导致心身疾病,就必须有中介机制进行介导。一个人在心理应激条件下产生何种生理反应以及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应激源的性质与特点、当事人本身的遗传特质、后天的学习因素以及情绪反应的性质与强度等。心身医学研究证实,心理应激的生理反应主要通过三条中介机制,即神经生理中介机制、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和神经免疫系统中介机制。,(一)神经生理中介机制 神经生理中介机制是,心理社会紧张刺激通过大脑皮层

26、、皮层下中枢和植物神经的作用直接反射到靶器官,也同时伴随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增多,影响到靶器官的生理功能。例如,当一个人突然受到惊吓后,立即出现心跳加快、全身冷汗、毛发竖立、手足发凉甚至大小便失禁。这种现象是危险信号传至大脑进行分析加工和整合后产生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和下丘脑的调节下,通过植物神经的活动直接作用于心脏、血管、立毛肌、膀胱逼尿肌、括约肌等靶器官并使其做出反应。大脑与靶器官之间的这种联系由神经系统介导完成,故称神经生理中介机制。,这种情绪反应有两种情况:一是交感神经兴奋,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搏出量增加,皮肤和内脏动脉血管收缩或痉挛,瞳孔散大,立毛肌收缩

27、,手足出汗,血糖升高,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二是副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加快,黏膜血管扩张充血,消化液分泌增加等消化道症状。若应激反应过强,植物神经功能会发生紊乱,这种紊乱现象若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生,则导致内脏器官和组织的损害,出现定位的心身疾病。,(二)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 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是,心理社会紧张刺激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作用于靶器官,影响靶器官的生理功能。Mason等研究发现,血中的许多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的水平,常随情绪反应而有特异性波动。现已证实,神经内分泌链的关键环节是下丘脑,它把神经系统的活动和内分泌系统

28、的活动连接在一起,通过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着机体的情绪反应和生理过程。,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既有典型神经细胞的作用,又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它们根据大脑传来的不同信息,产生并分泌相应的肽类激素。目前已证实有9种丘脑肽类激素,即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和促和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这些肽类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作用于垂体的特定细胞,促进或抑制某种促靶腺激素的分泌。例如,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至于哪种激素分泌增加哪种减少则完全按照

29、下丘脑的指令来完成。假如下丘脑分泌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便会指令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随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肾上腺皮质,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机体就表现出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相关的一系列症状。,下丘脑还有一些神经细胞对血中激素浓度变化很敏感,可对激素分泌的强弱进行反馈调节。例如,当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增高会对下丘脑起到负反馈作用,使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减少,从而使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下降。 神经内分泌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靶腺的功能受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调节和控制,垂体的分泌又受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下丘脑又受大脑皮层的制约。这不仅上下层之间由控制性制约,而且在下丘脑-

30、垂体-靶腺轴系统还存在反馈调节,以保持机体的内稳态 。,(三)神经免疫中介机制神经免疫中介机制是,心理社会紧张刺激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这一途径影响到免疫系统功能的增强或减弱,从而影响靶器官的生理功能。免疫系统的中介机制更为复杂,在癌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心理应激可导致免疫功能的抑制,引起与免疫功能有关的疾病。Gow观察到经受巨大心理压力者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机会增大。而在患此病后,由于心理因素影响免疫反应,可使病程延长而影响康复。Friedman发现,在小鼠实验中单独紧张刺激或单独接种柯萨奇B-2病毒均不引起疾病,但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时却可使病毒感染成功。Seifter发现,在强烈的精神

31、刺激下,使人的应对能力降低而出现抑郁、沮丧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以至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动物实验发现,小鼠在应激环境中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加,T细胞减少,胸腺退化,批下接种淋巴肉瘤细胞的成活率及肿瘤生长速度均超过对照组。,Ader认为,免疫系统从易感素质和发病诱因两个方面对多种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生起者中介作用。但免疫中介是如何与神经生理中介以及内分泌中介相互作用而促发心身疾病的?有人提出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该学说认为,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对免疫器官产生作用。通过胸腺、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传递,使信息最终传到白细胞上的神经递

32、质,而神经递质的受体恰恰分布在免疫细胞上,这种信息传递的强弱决定着免疫细胞的活性。另一条途径是体液或垂体肽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内源性的鸦片类肽和非鸦片类肽均有免疫抑制和肿瘤促发效应,能被特异性内啡肽拮抗剂所阻断。若将亮氨酸或蛋氨酸脑啡肽注入肿瘤,可延长小鼠的寿命。,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可损害下丘脑功能,造成皮质激素的过多分泌,从而抑制了免疫功能。此时可看到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或萎缩、抗体反应抑制、巨噬细胞活动能力下降等。这些都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系统对免疫效应器的影响。 总之,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心理社会因素导致心身疾病的过程中共同起着中介作用。,皮肤

33、科常见心身疾病 皮肤是躯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屏障,也是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从心身医学观点看,它是反映情绪变化和直接接受情绪影响的器官。在心理生理学上皮肤的功能有:感觉功能,防御功能,情感接受功能,情感表达功能。不难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刺激不仅会引起皮肤生理的变化而发生皮肤疾患,心理的变化也可以引起皮肤疾患并影响某些皮肤病的过程。皮肤科常见心身疾病包括:神经性皮肤炎、荨麻疹、瘙痒症、斑秃、多汗症、银屑病、湿疹、白癜风等。当人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良时,其皮肤对瘙痒的感受特别敏感。,皮肤科常见心身疾病 神经性皮炎 是Alexande、French等(1968年)最早提出的心身疾病之一。也是皮

34、肤科具有代表性的心身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局部性神经皮炎和泛发性神经皮炎,前者较后者多见。本病确切的原因目前尚不清除,但精神参与发病,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紊乱是许多学者公认的。神经性皮炎很早就被学者们视为受情绪影响的皮肤病,许多学者从心理动力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幼年的生活体验在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因为患者在幼年时母亲没有通过足够抚摸和拥抱等方式给予足够的皮肤刺激,儿童缺乏情感,可能是导致发病的动因。Wittkower等(1951年)报告,神经性皮炎在发病时,患者的环境和生活事件所导致的情绪变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他们观察研究的90例神经性皮炎病人中,有77例在发病前有情感障碍,并且至少有147次的复发与情感

35、障碍相关。,荨麻疹 Khnslamm给被试者做催眠术时,用手抚摸着被试者的两侧腕部,用语言暗示说:“你的左手将于2小时后发生风团疹”。被试者觉醒后在一个半小时便在左手发生荨麻疹。另有学者发现一些患者当他们身上的荨麻疹消失后,若给予他们一个人为的刺激,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会使原来出现过荨麻疹的地方又重新出现。这些临床研究发现均提示,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类患者的人格研究发现,许多反复发作荨麻疹的成年患者都有精力旺盛,紧张程度高,竞争意识强等个性特点。,皮肤科心身性疾病的特点 1、心因性皮肤瘙痒症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是进取心受到压制,这是明显受情绪影响的皮肤病。当一个人处在情绪低落或紧张

36、状态时对于痒的感受特别敏感,被认为是心理上受到挫折的一种皮肤转换症状; 2、神经性皮炎明显与情感变化有关,尤其是持续性慢性心理紧张对于促进发病更为重要; 3、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紧张或心理上的压抑可能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无论是物理暗示或语言暗示,都可能诱发出荨麻疹。 4、斑秃和脱发与神经内分泌轻度紊乱有关,也是明显受情绪影响的皮肤病。发病常常是由于精神上受到冲击或严重焦虑而致。此类患者常伴有各种神经官能症。,皮肤科心身疾病的治疗对心身疾病患者不能单纯依赖药物治疗,必须结合患者的心理因素,消除有关不良刺激,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才能使患者乐于接受,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7、。实践证明,“心病当须心药治”是千真万确的经验。同时适当给予安慰剂或镇静剂等,用暗示诱导法,让其在无意中消除异常的心理状态,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作为医生,应该做到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尽力地理解患者的心情和陈述的含义所在,尽可能地满足其心理要求。对患者的心情给予支持、安慰和鼓励,消除患者对本身疾病的忧虑,使患者树立“一定会好起来”的信心。其次在做患者的思想工作时,语调要真挚恳切,以取得病人的信赖而便于医患合作。还应该注意语言的技巧,通过旁敲侧击以达到掌握真实情况的目的,注重病理症结的分析研究,从心身相互影响的病机着手进行调整,建议病人禁饮酒和食刺激性食物也是很重要的。从而加速心理状态的改善和躯体病症的消除。,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