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2635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必修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必修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必修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必修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 1 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了解秦朝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一、六王毕,四海一,1、经过,2、统一的意义,东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征岭南;西南夷;,探究:秦朝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1、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

2、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王指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2、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 )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典例导学,4、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

3、体 ( ),A,B,C,D,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堂合作探究1】,材料一 秦朝中央机构,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秦朝的中央政府是如何组成的?有何特点?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基本特征:皇权至上、中央集权、权力高度集中,中央政府的组成:皇帝和三公九卿;其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皇帝独揽国家军

4、政大权;焚书坑儒、建长城等;,皇帝制度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朕、制或诏、玺)皇帝不仅是国家元首,还是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首脑、最高的军事统帅、最高的立法者和最后的司法裁定者。存在的时间:秦1912年实质:君主专制制度,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家”与 “国”同治)中央官职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确保了皇帝大权独揽和对人民的统治。,奉常,掌管宗

5、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警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国家财政;,材料三 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可能。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饥荒时拒绝粮食之接济尤其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各大国所控制的资源能够在赈灾时发生确切的功效,所以在吞并的战争中也得到广泛的支持。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民族的威胁已相当严重,这时已有将北方几个小国家所筑土壁结合起来构成一座相连的城塞之必要,这

6、项工程终使秦始皇在历史上名传千古。所以这种局势的展开也指出中国即使在国防上也要中央集权。黄仁宇中国大历史,(3)根据材料三,分析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必然性。,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治理水患;利用中枢力量所控制的资源在赈灾是发生作用;动员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加强国防;,【课堂合作探究2】,材料一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材料二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7、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治的直接参与者。文史纵横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出怎样的历史特征?(2)据材料二,秦朝时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3)据材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历史特征: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本质特征: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认识: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要求,有利于加强中

8、央集权;另一方面,强化了皇帝专制,造成很多负面影响;,(3)特点: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1)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4)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2)不同点,(1)相同点:,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创新,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

9、,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性质:,目的:,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官位、封土世袭,拥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政治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

10、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其危害尤为严重。,1、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D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称霸的需要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2、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 ( ) A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

11、命并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巩固提高,3、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4、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5、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有学生判断右图反映的事物可能出现于秦朝,其依据不包括 A.铜权为秦朝统

12、一衡器时使用 B.半两钱为秦朝统一货币时使用 C.文物上的字体及文字内容 D.铜器制作最早出现于秦朝,6、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 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典型例题,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请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是势所必然。(2)你认为郡县制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考查点: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的原因和对郡县制的评价。,(1)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不断;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2)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相适应,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和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