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2666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6.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教学课件.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时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1课时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书本、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屋、动物、植物、楼房、桌椅、汽车、轮船,所有这些东西叫做物体。 物体是由空气、水、金属、木头等材料构成的,这些材料叫做物质。目前普遍观点:由物质组成的实物叫物体。例如桌子是物体,而桌子是木头做的,木头则称之为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导入,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书本、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思考:空气、电、火、声音是物质吗?,物质分类(发展形态

2、),导入,思考:空气、电、火、声音是物质吗?如光,磁场,电场等如时间,,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烧饭的时候,米和水有什么变化?写字的时候,笔和纸有什么变化?雨过天晴,路上的积水有什么变化?大自然里,树木和岩石会有什么变化?把盐放入水中搅拌,盐和水会有什么变化?冬天气温零下几度,室外的水会有什么变化?,探索,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探索,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找呀找呀找朋友,研讨,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找呀找呀找朋友研讨,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快,快,慢,较慢,形状发生了变

3、化,发光发热,成为木炭、灰烬,颜色发生了变化,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有,有,无,能观察到什么变化,研讨,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物质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实验主题:让物质发生变化实验材料:纸片、蜡烛、火柴等实验说明:A.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蜡烛发生变化。B.注意观察,填写好实验记录单。C.合理使用各种实验材料,注意安全。,研讨,物质的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实验主题,让物质发生变化记录表 小组,研讨,让物质发生变化记录表 小组,讨论:1.岩石、房屋、马路,它们在变化吗?2.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

4、?,研讨,讨论:研讨,本课要点:,我们身边的物质课堂小结,A.世界是物质构成的。B.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C.、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小结,本课要点:我们身边的物质课堂小结 A.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一、填空,物质,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2.物体总是在不断地(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 ),有些变化产生了( )。,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变化,形态,大小,新的物质,拓展,一、填空物质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判 断,1.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 )

5、2.火焰和声音都是物质。 ( )3.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4.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 )5.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 )6.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 ( )7.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 )8.世界上存在着不变的物质。 ( )9.空气、水、火、电、声音等也是物质 ( )10.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11.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有的物质变化很快。( ),拓展,判 断1.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1.自然界中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2.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 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自然界中的岩石,

6、在长期的自然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大小、形状、成份等都会发生变化。,答:木条燃烧时会发光发热,燃烧后木条变成了灰烬;木条折断后,只是形状发生变化。相同点:形状都发生变化。不同点:木条燃烧产生新的物质,而木条折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拓展,1.自然界中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 2.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第2课时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2课时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形态发生变化,回顾:你观察到什么发生了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新物质,长时间放置产生新物质,水结成冰 冰化为水,形态和大小发生变化,导入,形态发生变化回顾:你观察到什

7、么发生了变化?发光、发热长时间放,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判断:以下变化属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暂时保密),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探索,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探究活动:观察白糖的变化实验材料:白糖、蜡烛、不锈钢调羹、火柴、面巾纸等实验方法和步骤:1、留少许白糖作为样本比较,把其他白糖放入调羹里。2、将调羹放在蜡烛的外焰上加热。3、随时观察调羹里白糖的变化,包括颜色、气味、形状等。4、加热结束后将调羹放在桌面上, 等冷却后再用

8、纸擦干净。5、注意安全,小心烫伤。,研讨,探究活动:观察白糖的变化研讨,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白糖,白色颗粒状的晶体,白糖会慢慢熔化,固体的白糖先熔化成液态的糖浆;不断加热后,糖浆变成了黑色的物质,并散发出焦味;继续加热,黑色的炭会燃烧。,研讨,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白糖白色颗粒状的晶体白糖会慢慢熔化固体的白,状态变化:,颜色变化:,气味变化:,“白糖加热”大变身,化学变化,研讨,状态变化:颜色变化:气味变化:颗粒状液体状糊状,在加热的过程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物理变化,燃烧,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化学变化,水和二氧化碳,(碳),固态的蜡,研讨

9、,在加热的过程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小资料:蜡烛燃烧中的秘密 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研讨,小资料:蜡烛燃烧中的秘密研讨,生活中,经常要混合一些物质,如炒菜的时候,把调味品和蔬菜混合。物质之间相互混合,会发生变化吗?,实验主题:混合沙和豆子实验器材:沙子、豆子、烧杯、白纸、筷子、筛网等实验方法和步骤:1. 将少量沙和豆分别放在两张白纸上,留样作对比。 2.将沙倒

10、入黄豆中混合,用筷子充分搅拌。 3.用筛网分离沙和豆的混合物。4.将混合后的沙、豆与混合前的沙、豆进行对比观察。,研讨,生活中,经常要混合一些物质,如炒菜的时候,把调味品和蔬菜混合,混合前,分离后,比较混合前后的沙和豆它们发生变化了吗?,沙和豆子混合没有明显变化,研讨,混分比较混合前后的沙和豆沙和豆子混合研讨,沙和豆子混合,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混合,都是这样呢?米饭和碘酒混合会怎样?淀粉和碘酒混合会怎样?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又会怎样?这些有关“物质的变化”的实验,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学习,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发光、 放热、变色、 沉淀的产生以及气体的放出等现象,颜色、形状或状

11、态可能变化,研讨,沙和豆子混合,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物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本课要点:,A、物质变化可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B、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结,本课要点:A、物质变化可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 )。A、没有明显变化 B、变成了其他物质 C、豆子发芽了2、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会( )。A、变成液态的糖 B、变成水 C、不变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会发生(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12、化4、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A,A,C,A,拓展,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铁钉生锈木头燃烧水结冰铁丝弯折大米煮成饭食盐溶解于水中,拓展,物理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铁钉生锈拓展,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拓展,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拓展,铁板生锈,湿衣服晾干,玻璃被打碎,食物腐败,火眼金睛:以下物质变化属于什么变化?,拓展,铁板生锈湿衣服晾干玻璃被打碎食物腐败物质 化学变化 物理变,第3课时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

13、化,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3课时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大米饭,白又香,吃了米饭想一想,米饭是甜的吗?,探究活动:我们一起来吃“饭”,活动准备:米饭、面巾纸、调羹、筷子活动步骤:1.取几粒米饭,放嘴里,用舌头品尝一下是什么味道。2.细细咀嚼一会,再说说有什么感觉。3.咽下米饭,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导入,大米饭,白又香,米饭是甜的吗?探究活动:我们一起来吃“饭”活,记录表:,品尝米饭,记录米饭的变化,探索,记录表: 品尝米饭,记录米饭的变化探索,说说你的发现吧!,米饭变“味“的秘密 把糖放进嘴里,能立即尝到甜味,时间长了,反而觉得不怎么甜了。 如果米饭是甜的,也应该一开始就

14、尝到甜味。但它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才出现甜味,而且还慢慢地甜起来。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儿了。所以,原本并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儿。,回家试试其他的食品,比如面包、饼干等会不会也是变味呢?,探索,说说你的发现吧!米饭变“味“的秘密回家试试其他的食品,比如面,碘酒是什么东东?,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是一种固体,碘化钾有助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市场上销售的碘酒浓度为2%。,注意:1.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2.本品仅供外用,切忌口服。,碘酒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

15、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探索,碘酒是什么东东?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是一,米饭和碘酒混合会怎样?淀粉和碘酒混合会怎样?,实验材料:米饭、淀粉、碘酒、培养皿、滴管等实验步骤:1.在培养皿放入少量米饭和淀粉,分开放,不要混合。2.运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米饭和淀粉。(禁止尝)3.滴一滴碘酒在培养皿的空处,观察碘酒的颜色。4.在米饭和淀粉上分别滴上一滴碘酒,观察有什么变化。5.比较,交流观察发现。,研讨,米饭和碘酒混合会怎样?淀粉和碘酒混合会怎样?实验材料:米饭、,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都发生了变化,产生一种蓝色的物质,这是一种不同于米饭与淀粉的新物质。淀粉“身

16、世”大揭秘淀粉是家庭厨房常用的烹调用品,是经加工而成的粉末状物质,色泽洁白,气味纯正。淀粉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咀嚼米饭时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了麦芽糖。验证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只要在食物上滴碘酒,观察是否产生蓝色的新物质。,上图:米饭遭遇碘酒,下图:淀粉遭遇碘酒,小结,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都发生了变化,产生一种蓝色的物质,这,我是小侦探:寻找淀粉的踪迹,花菜,胡萝卜,大头菜,番薯,洋葱,马铃薯,玉米,白萝卜,西红柿,桔子,白糖,波菜,苹果,研讨,我是小侦探:寻找淀粉的踪迹花菜胡萝卜大头菜番薯洋葱马铃薯玉米,我是小侦探:寻找淀粉的踪迹

17、,破案秘诀:用滴管吸取碘酒,只需滴12滴的碘酒到相关的食物上。千万注意滴管管尖不要接触到食物,以免影响下一种食物的检测效果。,滴管 = 橡皮乳头 + 尖嘴玻璃管,注:淀粉含量多打 ,无淀粉或淀粉含量很少打,研讨,我是小侦探:寻找淀粉的踪迹破案秘诀:滴管 = 橡皮乳头 +,谷类、面类:米饭、米粉、汤圆、年糕、麦片、面包、馒头、包子、水饺皮、馄饨皮、面条、烙饼、玉米、蛋糕、饼干根茎类蔬菜:马铃薯、芋头、南瓜、莲藕、山药、番薯豆类、蔬菜:豌豆、绿豆、红豆,富含淀粉的各类食物,小结,谷类、面类:米饭、米粉、汤圆、年糕、麦片、面包、馒头、包子、,拓展活动:秘信制作,1.准备信纸、淀粉和干净毛笔。2.调制

18、好淀粉液,搅拌均匀。3.用毛笔蘸淀粉液在纸上写字。4.等待信纸上的字迹慢慢晾干。5.在终上涂碘酒后显示字迹。,再用牛奶试试会不会成功?,拓展,拓展活动:秘信制作1.准备信纸、淀粉和干净毛笔。再用牛奶试试,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课堂小结,本课要点: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蓝色新物质。3.我们可以用碘酒来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小结,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课堂小结本课要点:小结,判断题:1.米饭、馒头遇见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 ( )2.米饭遇见碘酒会生成蓝紫色物质,这属于化学反应。( )3.米饭本身的味道是甜的。 ( )(

19、 )4.只要食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 )5.往猪肉上滴碘酒,猪肉会变成蓝紫色。 (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拓展,判断题: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拓展,1.米饭里有大量的 ,遇到碘酒,颜色会 ,这种变化我们称为 。2.碘酒滴在面包上能变成蓝色,根据这种特性,可以用碘酒检查一种食物中是否含有 。1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黑色 B蓝色 C棕色2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A糖 B淀粉 C甜蜜素3.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又不是碘,淀粉,变蓝,化学变化,淀粉,C,B,B,拓展,1.米饭里有

20、大量的 ,遇到碘酒,,第4课时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4课时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实验回顾:各种不同物质的混合,米饭(淀粉)和碘酒的混合,沙和豆子的混合,沙和豆子没有明显变化也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产生蓝色的新的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有怎样的现象呢?,导入,实验回顾:各种不同物质的混合米饭(淀粉)和碘酒的混合沙和豆子,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你们吃过醋吗?知道白醋是怎样的吗?见过小苏打吗?想不想观察一下小苏打?,探索,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你们吃过醋吗?知道白醋是怎样的吗?探索,仔细观察,记录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小

21、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白色的细小晶体,无色液体,有酸味,探索,仔细观察,记录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白色的细小,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不锈钢调羹、 蜡烛、细木条实验方法和步骤: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2.倒入一匙小苏打,盖上玻璃片。3.仔细观察,看到什么,听到什么。4.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说说有什么感觉。,1.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52.白醋的酸味变淡了。3. 白色的小苏打变少了。4.玻璃杯的外壁有点凉。,研讨,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不,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大量气体,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这

22、些液体还是白醋吗?,方法一:往杯子里插入正在燃烧的细木条,往玻璃杯再次加入一些小苏打,观察有什么现象。,你想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方法二: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研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大量气体,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观察玻璃杯里,小苏打 + 白醋,二氧化碳 + 醋酸钠,小苏打和白醋产生了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化学变化,研讨,小苏打 + 白醋二氧化

23、碳 + 醋酸钠 小苏打和白,本课要点:,A.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B.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课堂小结,小结,本课要点:A.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小苏,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比原来凉一些,有,有,火焰立即熄灭,二氧化碳,无色透明,比空气重,能使火焰熄灭。,拓展,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比原来凉一些有有火焰立即熄灭二氧化碳无色,小苏打的特征是_ 白醋的特征是_。,白色细小晶体,溶于水。,无色液体,有酸味。,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分析其特点。,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气体的特点是:无色透明,比空气重,能使火焰熄灭。,拓展,小苏

24、打的特征是_,1.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 A无色透明 B立方体颗粒 C白色粉末状2.下列选项,不属于白醋的特点的是( )。 A具有酸味 B白色液体 C无色液体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C,B,B,拓展,1.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CB,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5、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A、继续燃烧 B、马上熄灭 C、半分钟后熄灭6、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火焰(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

25、熄灭 C、半分钟后熄灭,C,B,A,拓展,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C,第5课时 铁生锈了,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5课时 铁生锈了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下册,你发现这四幅图的共同点了吗?,导入,你发现这四幅图的共同点了吗?导入,交流: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铁生锈的现象?,铁生锈了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铁,铁锈,?,探索,交流: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铁生锈的现象?铁生锈了是物理变化,“铁”与“铁锈”十八般武艺大比拼,比拼项目:1.察言观色 2.千锤百炼 3.电流刺激4.磁铁勾引 5.洞察细微 6.,银白,红褐,紧密,疏松,金属光泽,无光泽,光滑,

26、粗糙,坚硬,易碎,导电,不导电,被吸引,不被吸引,研讨,“铁”与“铁锈”十八般武艺大比拼比拼项目:银白红褐紧密疏松金,银白,红褐,紧密,疏松,金属光泽,无光泽,光滑,粗糙,坚硬,易碎,导电,不导电,被吸引,不被吸引,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的结论是:1.铁和铁锈 同一种物质。 (是、不是)2.铁生锈是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研讨,银白红褐紧密疏松金属光泽无光泽光滑粗糙坚硬易碎导电不导电被吸,讨论: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铁 生锈,空气,水分,温度,到底谁是罪魁祸首?让我们展开调查吧!,研讨,讨论: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铁,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

27、 )有关我们的假设: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空气,铁生锈与空气有关,1.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和三枚同样的铁钉。2.其中两个盘子分别装上水和食用油。3.一枚铁钉放在空盘里;一枚铁钉放在油盘里,并完全浸入;还有一枚铁钉放在水盘里,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待续),(待续),研讨,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 )有关空气铁生锈,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3.铁的特点:灰白色、无空隙、有光泽、光滑、比较韧、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4.铁锈的特点:红褐色、有小孔、无光泽、粗糙、比较脆、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铁生锈了课堂小结,本课要点,小

28、结,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1.铁锈的特点有: 、 、 、 等 。2. 铁容易生锈的原因主要与 有关。 3.判断:铁锈是一种红褐色的物质,它容易脱落。 ( )4.判断:把铁钉放在干燥的地方容易生锈。 ( )5.下面可以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A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B刷上一层油漆C浸入水中6.关于铁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铁锈能导电,铁锈的颜色是棕红色。 C铁锈很坚硬,不能被磁铁吸起来。,红褐色,不导电,粗糙,无光泽,水和空气,B,A,拓展,1.铁锈的特点有: 、,将下列的特点与相应的物质用线连起来能导电有空隙 铁的特点

29、粗糙 比较硬 铁锈的特点红褐色 有光泽比较脆,拓展,将下列的特点与相应的物质用线连起来拓展,605班的同学研究铁生锈的因素的实验,他们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三枚同样大小的铁钉,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每天观察记录。,无变化,水变色,无变化,无变化,开始生锈,无变化,无变化,锈多了,无变化,有点生锈,锈更多了,无变化,(1)该实验采用的 法。 (2)铁生锈速度最快的是 盘,速度最慢的是 盘。(3)实验结论: 。,对比实验,水,油,铁生锈和空气、水分有关,拓展,605班的同学研究铁生锈的因素的实验,他们用三个

30、同,第6课时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6课时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导入,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产生一些现象,硫酸铜溶液,铁钉,+,=,蓝色液体,银白色,?,导入,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产生一些现象硫酸铜溶液铁钉,实验主题: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等,1.用镊子夹住铁钉,将半截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它们的反应

31、。2.两分钟后取出, 仔细观察液体和铁钉有什么变化。,铁钉表面有红褐色物质附着,蓝色溶液的颜色会变浅。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底部出现红褐色的沉淀。,探索,实验主题: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等1.,实验过程慢镜头,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探索,实验过程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探索,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

32、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硫酸铜溶液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

33、,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探索,证据,改变颜色产生沉淀,化学变化?,探索,证据改变颜色化学变化?探索,铁钉表面有红褐色物质附着。,蓝色溶液的颜色会变浅。,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化学变化!,研讨,铁钉表面有红褐色物质附着。蓝色溶液的颜色会变浅。放置一段时间,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改变颜色,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种种现象,尽管现象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研讨,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改变颜色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这两个图片中都有气体产

34、生,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小苏打与白醋,一杯热水,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种种现象,研讨,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这,化学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变化颜色,实质:产生新物质,伴随的现象,研讨,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实质:产生新物质伴随的现象研讨,本课要点:,A.化学变化会伴随着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小结,本课要点:A.化学变化会伴随着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发光发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颜色变化,颜色变化,气体产生,产生沉淀、颜色变化,注:蜡烛燃

35、烧属化学变化,蜡烛油融化属物理变化。,拓展,发光发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颜色变化颜色变化气体产生产生沉淀,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是_。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有_、_、_、_这几种2.硫酸铜溶液是一种_、_的溶液,能与铁钉发生反应。,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改变颜色,蓝色,透明,3.在硫酸铜与铁钉反应中:铁钉的变化:_溶液的变化:_。我们的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时发生的变化以属于_变化。因为_。,附着红色物质,颜色慢慢变浅,化学,有新物质生成,拓展,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是_。,1.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的。 A白色 B无色 C蓝色2.铁钉浸入硫

36、酸铜溶液,能看到的现象是( ) A产生大量气泡 B溶液变颜色 C铁钉上有物质附着3.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颜色变化,C,BC,B,1.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 )3.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 )4.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 ),拓展,1.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的。CBCB1.发生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米饭上滴碘酒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蜡烛燃烧水变成水蒸气,颜色变化生成气体发光发热,硫酸铜溶液与铁钉,产生沉淀,沙和豆子混合,拓展,物理变化在米饭上滴碘酒颜色变化硫酸铜溶液与铁钉产生沉

37、淀沙和豆,第7课时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时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从这份实验记录单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导入,从这份实验记录单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导入,让我们来仔细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水盘子:铁钉一半在水里一半在空气中。(水中有少量空气 )空盘子:铁钉放在空气中。(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菜油盘: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菜油基本上无水和空气),原因分析: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结果:铁钉在菜油盘中没有生锈;铁钉在空盘中生锈了,但是生锈速度很慢;铁钉在水盘中生锈的速度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非常明显

38、。,探索,让我们来仔细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水盘子:铁钉一半在水里一,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大量的铁制品,如铁门、铁板、铁锁、铁钉等。一般条件下,铁特别容易生锈,从而造成了大量损失。有哪些办法可以减慢铁生锈的速度?有没有办法防止铁生锈?,实验主题:铁生锈的快慢实验器材:铁钉、试管、盐水、糖水、菜油、水、试管塞等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实验步骤:1.五根试管里面分别是盛满空气、盐水、糖水、菜油、水。2.各放入相同的铁钉一根,用试管塞密封。3.每天观察、记录铁钉的变化。,实验发现:,探索,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大量的铁制品,如铁门、铁板、铁锁、铁钉,你想到防止铁生锈或减缓铁生锈速度的方法了吗?请说

39、明其中的科学道理。,观察自行车怎样防生锈,研讨,你想到防止铁生锈或减缓铁生锈速度的方法了吗?观察自行车研讨,本课要点:,A. 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B.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铁在盐水里的生锈速度特别快。C.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课堂小结,小结,本课要点:A. 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控制铁生,1.钢铁制品容易在空气中变成铁锈,这是因为铁制品会和_与_发生了复杂的_变化。2.将两枚铁钉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潮湿的餐巾纸上,则生锈较快的是放在_的铁钉。,空气,水,化学,潮湿的餐巾纸上,拓展,1.钢铁制品容易在空气中变成铁锈,这是因为铁

40、制品会和_,1.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 C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2.下列哪个地方的房屋的铁窗容易生锈?( ) A干燥的沙漠 B潮湿的热带海边 C干燥的高原3.以下方法中,能有效减慢铁生锈的速度或防止铁生锈的有( ) A涂上油漆 B放在干燥处 C用湿布包起来 D放在地窖里 E放入水中 F完全浸没在食用油中,C,B,A、B、F,拓展,1.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CBA、B、F拓展,4.下列剪刀自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 B我能剪出各式美丽服饰 C我造型美观 D我怕潮湿环境,那样会变的很难看5.在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使其一半浸在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

41、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 A水面下的铁钉 B空气中的铁钉 C水面与空气交界处的铁钉 D每个部位都一样,D,C,拓展,4.下列剪刀自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C,6. 地下铁管道在以下环境中,被腐蚀最慢的是( )。 A沼泽地里 B含较多沙粒、潮湿透气的土壤里 C河流附近酸性土壤里 D透气性差的干燥土壤里7.下列方法中,不能有效防止铁器生锈的是( )。 A涂上油漆 B放在干燥处 C放入水中 D完全放入食用油中,D,C,拓展,6. 地下铁管道在以下环境中,被腐蚀最慢的是( )。,选择,8、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的目的是( )。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

42、止铁生锈且美观 D、美观和杀菌杀毒,C,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拓展,选择8、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的目的是( )。C,铁钉生锈观察记录表,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铁在盐水里的生锈速度特别快。,较慢,慢,较快,快,拓展,铁钉生锈观察记录表 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第8课时 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8课时 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六年级,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分辨物理变化和化

43、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物质变化与我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导入,1我们身边的物质物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产生新物质,产生了新物质,伴随着发光、 放热、变色、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颜色、形状或状态发生变化,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导入,物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不产生新物质产生了新物质伴随着发,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单元研究过的一些物质变化。,状态改变,形状改变,形状改变,没有明显变化,发光发热,变颜色有焦味,颜色改变,产生气体,颜色改变,颜

44、色改变沉淀产生,不产生新物质,产生了新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探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单元研究过的一些物质变化。 状态改变形状改,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变化,物理,探索,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主要是( )变化,物理,探索,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

45、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温度计利用了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为什么不能用“水”作温度计?,( )变化,物理,探索,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玉石加工,( )变化,物理,玉石原石,探索,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主要是( )变化,化学,探

46、索,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物质变化与我们,探索,物质变化与我们探索,由此可见,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人类在利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环境污染的问题。比如,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研讨,由此可见,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研讨,自制饮料,研讨,自制研讨,1.打开电灯开关,电灯就会发光发热是_变化。2.木炭燃烧时同时会发光发热是_变化。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新鲜的氧气是_

47、变化。4.把淀粉放入水中搅拌,最后淀粉会沉淀是_变化。5.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会有白色的沉淀 物产生是_变化。6.墨汁滴在清水中,清水变黑了是_变化。7.气球吹大松手后空气会从气球中流出来是_变化。,物质变化与我们课堂小结,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化学,物理,物理,小结,1.打开电灯开关,电灯就会发光发热是_变化。物质变,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燃放烟花 B木材燃烧 C盐溶于水 D燃煤发电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将铁熔化后制成锅 B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 C温度计内水银长度发生变化 D光被镜子反射回去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48、火药爆炸 B木头燃烧 C湿衣服晒干4.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红纸剪成窗花 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 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C,B,C,B,拓展,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CBC,5.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有着本质上不同( )。 A火药爆炸 B衣服晒干 C纸张燃烧 D粮食酿酒,B,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 )。 A产生沉淀物 B颜色变化 C发光、发热 D生成气体7.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A.CO2是无色透明气体 B.CO2比空气重 C.CO2能灭火 D.CO2有毒8.下列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 A塑料容器 B铁制容器 C木质容器 D玻璃容器,ABCD,D,B,拓展,5.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有着本质上不同( )。,1.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食物要经过许多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3.只要食物发生颜色变化,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4.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 )5.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火药的原理是让硝石、硫黄、木炭等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 ( )6.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拓展,1.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