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2855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网络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校园网络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校园网络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校园网络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校园网络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网络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网络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园网络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一、新闻摄影让照片讲述新闻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特点:时效性:新闻摄影必须体现一个“新”字,它所反映的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引人关注的 新闻事实。如政治事件、经济消息、社会热点、国际关系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纪实性报道等。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虚假的新闻报道只能遭致谴责。典型性:新闻摄影报道的典型性包含典型事件、典型形象、典型瞬间三方面。现场感:新闻摄影的的现

2、场抓拍,应以正确反映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现场感;而不应过分雕琢,因追求艺术效果而有损于对事实的报道。二、百年最伟大的经典新闻摄影Michael Appleton2006, 新奥尔良2005年9月4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接近一周,新奥尔良的抗洪努力在飓风影响下徒劳无果,大部分城市被荒弃淹没在水下。天然气泄露,电力中断,以及少数人的恶意纵火造成火势不断,更是给此次灾难雪上加霜。佚名2006, 安塔利亚, 土耳其这张照片摄于2006年夏末的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利亚,正是土耳其最严重爆炸事件的发生现场。十名英国人(包括四名儿童)在西南海滨度假胜地马马里斯(Marmari)的另一场大巴爆炸中受伤。Alex

3、ander Chadwick 2005, 伦敦 这张手机拍摄的照片是7/7伦敦地铁爆炸案之后留存在人们记忆的鲜明图像之一,照片拍摄者本人也是该次事故的受害者。这让人们不由地反思21世纪新闻照片的拍摄以及传播方式。Dan Chung 2004, 巴士拉,伊拉克对英国士兵来说,巴士拉是伊拉克战争的第一个大战场。家家户户纷纷奔逃冲过阿拉伯河上的桥梁,对照片中的女孩而言,这场混乱纯粹充满了恐怖。而她只是城里大约10万名五岁以下的同龄儿童之一。Sean Smith2003, 巴格达,伊拉克“那会儿正是2003年伊拉克遭到入侵,一天早晨,我让司机开车带我去巴格达中心富裕的城郊住宅区。有流言说,伊朗军方高官

4、曾在其中一间屋子开会,于是那里在前一天晚上遭到了袭击我赶到的时候,故意有点拖拉,希望有人能够出现。突然,我刚在这一带见过的一个小孩回到我的视线中。这一次,他手里提着一只兔子。”Jonas Bendiksen2000, Russia2000, 俄罗斯“这张照片摄于俄罗斯阿尔泰山,恰好在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这是掉在坠落区的俄罗斯“联盟”火箭第二阶段 解体的残片。你可以在白天看到它们落下来,常常能听到它们砸在地上巨大的轰响。那些残骸都是很好的金属,于是,许多当地人追逐捡拾火箭残片并当废品卖掉赚 钱。如果你仔细看,可以发现那些到处飞舞的白色物体是蝴蝶或者飞蛾。”乔纳斯本迪克斯是在纽约工作的挪威摄影师。

5、Carol Guzy1999, 库克斯,阿尔巴尼亚内战中从塞尔维亚科索沃逃出来的难民。拍摄者Guzy是一名工薪阶级的美国人,他显然对在阿尔巴尼亚北部山区里这些品尝着自由的阿尔巴尼亚族孩子充满同情。Jean Gaumy1998, 西班牙Gaumay出生在比斯开湾附近,之后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摄影师,并随渔船几次出航。前甲板仿佛乱七八糟的工厂地面,身着油布衣裤的渔民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男人们和他们生锈的船只定格在画面中,在大海慑人伟力的动态面前显得十分渺小、岌岌可危。Paolo Pellegrin1998, 金边,柬埔寨25岁的越南人Nhan曾是一名妓女,她住在柬埔寨,患有艾滋病。蚊帐似乎暗示着将她与

6、我们分离开来的距离和磨难。Don McPhee1994, 达德利,英国Alastair Campbell: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当时正是达德利西部的补选。我们在达德利一家酒吧或者饭馆的一个角落,只有10到20分钟时间来给当地报社写东西,而许多同伴却在酒吧里闲聊。我不想告诉他们应该闭嘴,所以恶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Tom Stoddart1992, 萨拉热窝1992年,照片中的女主人公Gordana Burazor在萨拉热窝被疏散:“这不是一个母亲因为儿子要被送走而落泪的故事我其实和孩子一起在巴士上我强忍住眼泪是因为,我知道自己要离开挚爱的祖国,她已被愚蠢的战争蹂躏得破碎不堪。”Denis Th

7、orpe1992, 阿尔福斯顿,英国在坎布里亚郡阿尔福斯顿能够俯瞰莫克姆湾的小山上,Fleur Laverack和Jem Hulbert正在一个起霜的早晨彩排空中抛瓶和独轮车,于是就有了这样梦幻般的一幕。Don McPhee1986, 南奔宁,英国沙德伍兹沼泽(Saddleworth Moor)因为伊恩布拉迪与米拉欣德莉(译注:一对谋杀了许多儿童的连环杀手)而永远蒙上了恐怖并且神秘的阴影。1986年,欣德莉在那里被捕,沼泽被200名警察封锁起来。唐迈克菲匍匐进入封锁区,拍摄到了阴冷薄雾中的这些警察和他们的警犬。Mike Sargent1986, 华盛顿也许在许多人印象里,里根的演艺生涯可以浓缩

8、于一部喜剧:君子红颜(Bedtime for Bonzo)。1985年,他捡起一枚雪球,让所有人都想起他在1952年的胜利之师(The Winning Team)里扮演费城人队传奇投球手格罗佛亚历山大(Grover Cleveland Alexander)的情景。John Sturrock1984, 瓦特,英国其实没什么可笑的,但那天是圣诞,瓦特(Wath)的矿工和他们的妻子正在准备晚饭。工会正式认可瓦特之前,它曾加入南约克郡一系列矿井的罢工行动。Alex Webb1979, 圣依西德罗,加利福尼亚“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正在制作一个关于美墨边境的专题。那个工作耗时很长,我大约一个半月都在路上

9、。那天我和一名边境巡警在路上行驶,从右手边的窗外看向田野。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Don McPhee1974, 贝尔法斯特卫报记者McPhee拍到了鲍威尔(Enoch Powell)在贝尔法斯特国王大厅(Kings Hall)讲话的一幕,当年他与卫生部领导闹翻,离开保守党。图片来源: Don McPhee/GuardianRobert Smithies1972, 曼彻斯特,英国在曼彻斯特的一家就业与福利办公室,罗伯特那双充满同情心的眼睛从门上的条纹玻璃板后捕捉到了一幅抽象画面。这张摄于1972年的照片标题写道:“等待发放失业补贴”,当时,失业人口估计高达100万。William Anders19

10、68从月球上看地球:在这幅场景面前,文字显得苍白无力。“地出”(译注:Earthrise,与日出相对),阿波罗8号登月行动指挥官伯尔曼(Frank Borman)如是描述道。安德斯实际上是从他与月球表面垂直的环绕轨道上拍下这张照片的。Josef Koudelka1968, 布拉格约瑟夫寇德卡1968年拍摄了俄国坦克驶入布拉格的一组照片,这组伟大的照片记录了布拉格人大规模抗议坦克进驻的全过程。这张关于不知名路人的照片中毫无运动的痕迹,他的手表准确定格了侵略的时间,在那个瞬间,时间似乎已经停止。Mario Giacomelli约 1962-63, 罗马滑稽讽刺的摄影隐约让人联想到同时期费德里科费里

11、尼(Federico Fellini)对于天主教的严厉批评,贾科梅利(Mario Giacomelli)的“小牧师”系列使人回想起那个享受着战后经济奇迹、不再对信仰奇迹抱有敬畏的意大利。Werner Bischof1952,巨济岛,韩国瑞士摄影记者Bischof颠覆性地拍到这样一个完美瞬间:在俘虏营里,被俘的北朝鲜士兵们被衣物的幽灵包围。RV Spencer1951, 幸州, 韩国一个女孩子背着她的弟弟从美军的M-26潘兴坦克面前走过。共产党执政的北朝鲜在12个月之前进攻韩国。美国派出一支军队对抗共产主义力量,而中国则派兵支援朝鲜。这场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役最后以1953年的停火协议而告

12、终。W Eugene Smith1951, 德莱托萨,西班牙尤金史密斯被誉为“摄影小品之父”,他的名声起于1950年代为生活杂志所摄的系列故事组图,其中就包括这张名为“西班牙村庄”反映生死的相片。佚名1943,华沙,波兰大屠杀期间,犹太人被聚集起来运往死亡集中营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场景。这张照片拍摄于1943年春季震惊了纳粹的华沙犹太区起义三周之后。几千名犹太人与德国人打了场漂亮仗,以血的代价换来一场精神上的胜利。随后,这些幸存者们依旧被集中起来。Weegee1941, 纽约这些年轻旁观者的面孔比他们正在围观的血淋淋的尸体更叫人惊悚。人群身后暗淡的建筑勾勒出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他们在粗暴的世界中

13、长大,这是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粗暴的回应:把谋杀案发生后的场景当成了娱乐。摄影: Weegee/GettyRussell Lee约1940, 俄克拉荷马州,美国油亮红润的面庞在葡萄酒色的阴影中凸现,这张彩色相片表现了很久以前中西部地区一场含情脉脉却又激情暗涌的乡间舞会。粗糙的色彩使这些人以及这些人的爱情与笨拙成为永恒。Margaret Bourke-White1937 ,肯塔基,美国伯克怀特的镜头捕捉到了1937年美国俄亥俄州洪水发生后的一大矛盾状态。照片的背景充满了一片富裕气息,而美国人的真实生活并不如广告上所描绘的那样。非裔美国人排着队等待救济。摄影: Margaret Bourke-Whit

14、e/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Murray Becker1937, 新泽西,美国兴登堡起火前,90岁的Robert Buchanan当时作为平民维修人员在船底工作:“我在底下工作,就在起火点正下方。一号引擎发出极大的吼声我看到火星蹦出来。我当时想:哦,天哪,我正站在7立方米的氢弹下面”Dorothea Lange1936, 加利福尼亚,美国Lange最为知名的照片是在加利福尼亚Nipomo的豌豆采摘基地拍下的。这名妇女的名字叫做佛洛伦斯汤普森。她是神话般的母亲,我们童年时代坚不可摧的避难堡垒,是我们在无助时可以唯一依靠的人。Walter Doughty19

15、22, 都柏林爱尔兰自由邦的一名士兵蹲在奥康奈尔街一家银行的窗户后面,这家银行正受到来自对面医院的攻击。共和军向新政府发动袭击,旅馆被他们占领。士兵身后是卫报 的第一位摄影记者沃尔特道蒂,他背着装有厚玻璃底片的相机在战火中工作。摄影: Walter Doughty/The GuardianHG Ponting1911, 南极斯科特的特拉诺瓦号(Terra Nova)从一个岩穴中看过去,这是Herbert Ponting在那次命运险恶的探险中最为著名的照片。让人伤感的是,斯科特的死令人们对Ponting的作品失去了兴趣三、新闻摄影实战技巧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

16、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摄影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的呈现形式直观、形象而真实,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思想性和导向性功能。目前,主流都市日报将新闻图片大量运用于版面之中,力图透过新闻图片体现新闻内涵。对于我们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同事而言,新闻摄影同样重要,掌握一定的新闻摄影技巧对传播公司品牌和提升刊物质量大有裨益。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新闻摄影的实战技巧。1、新闻摄影的准备工作如今,新闻摄影从业者普遍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拍照。在新闻摄影实战中,不同焦段的镜头、外置闪光灯、备用存储卡、备用电池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摄影采访中,一般配备三支镜头,它们的焦段分别为17-35mm,2

17、8-70mm,以及70-200mm,根据不同的拍摄素材选取相应的镜头。在无目的采访时,我们大多只携带一支17-35mm的镜头。采访中,摄影记者很多时候不仅要承担摄影的任务,还要负责文字记录。因此,录音笔、笔记本,以及无线网卡等也是我们需要常备的设备。如果拍摄的场景选在音乐厅、体育场,或者大型会场,还需配备独脚架等装备,以便在灯光较暗或者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在接到采访任务后,我们要争取提前到达采访区域,全面了解采访区域的环境设施和光照条件,并且最好能够拿到此次会议或活动的议程,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2、如何利用好现场光在新闻采访和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要熟悉各种题材的常规

18、表现方法,充分了解各类活动的议程,观察现场的地形,以便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室外光对活动现场的影响,室内灯光照度是否合适,如何设置闪光灯等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分别在不同设置模式下进行拍摄,以保万无一失;在室外拍摄中,要考虑到阳光对拍摄的影响,必要时用闪光灯进行补光。通常情况下,公司会议和大型活动都是在弱光的氛围中进行,这就给我们的摄影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借助现场光摄影的情况有以下三种:一、新闻现场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调高相机的感光度,增加快门速度,保证拍摄的成像质量;二、拍摄的场面太大或被摄主体远离拍摄地点;三、摄影记者要在画面中突出现场气氛。

19、利用现场光进行摄影时,我们应尽量选择大口径的镜头,如70-210mm/F2.8,28-70m/F2.8等镜头。这类镜头光圈较大,可以确保一定的快门速度,因此成像质量会比较好。一般来说,我们大多采用手执相机的方式进行室内拍摄,这就要求快门速度不低于最低限度。如使用17-35mm的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要控制在1/15-1/30秒左右;使用28-70mm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应控制在1/30-1/60秒左右。3、如何使用好闪光灯我们这里所说的闪光灯是指外置闪光灯,其闪光头可以随意调整角度。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闪光灯直打被摄主体容易造成曝光过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把闪光头调整到一定的角度,伸出

20、反光板,光源通过反光板和天花板进行反射。这样操作可以消除被摄主体的投影,改善光照不均造成的影响;如果会议现场空间狭小,被摄主体距镜头相对较近,可以将闪光灯调整到90度,通过天花板和周围的墙壁反光,打亮被摄的主体。在日常的新闻摄影实战中,我们可以多尝试不同的闪光方式,不断积累闪光灯的使用经验。在拍摄领导人讲话,或者转瞬即逝场景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把闪光灯调整到TTL自动模式上,这样可以为我们节省不少的时间,拍摄的成功率较高,保险系数更大。4、如何拍摄领导讲话和会场全景拍摄领导讲话、演讲等场景之前,要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告诉他们在讲话中可以适当保持微笑,调整好坐姿,在感知到摄影记者准备拍照时,尽量给

21、予一定程度的配合。摄影记者在准备拍照前,也可以给领导一个手势或暗示,把握最佳的拍摄时机进行连拍与抓拍。在会议拍摄中,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密切关注演讲者的动向。发现演讲者渐入佳境进行脱稿讲话时,要立即上前进行连拍,将其最佳的表情和手势收入镜头中。需要注意的是,会议现场的麦克、水瓶等物品可能会对被摄主体造成遮挡,破坏构图。我们在会议摄影中要注意寻找最佳的角度,尽可能避开遮挡物。会议现场拍摄难度确实很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场光和闪光灯。在拍摄动辄数百人参加的大型会议时,我们要在构图中全盘考虑观众、主席台领导及主席台展板等要素,这个时候要巧用闪光灯。我自己摸索出一个窍门:将外置闪光灯向上略微调整一个角

22、度,这个时候,闪光灯输出的是最大的闪光量,保证距离较远的主席台曝光充分,而距离镜头较近的物体也不会造成曝光过度。在会场现场光足够的情况下,则可以关闭闪光灯,选择较大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注意上述提到的最低快门限度),并以主席台背板的LOGO或者主席台上就座的人物为标准进行平均测光。5、如何挑选新闻照片新闻照片的发稿形式主要包括单幅照片、组照和专题摄影。单幅照片是摄影记者平时工作中最常用的发稿形式。单幅图片拍摄的基本要求是:表现有形象价值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瞬间,注意细节、人物情感及体态语言。组照可以是对同一新闻现场不同侧面的描述与表现,也可以是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场景的组合。组照多用于多侧面、多角度地表

23、现新闻事件,深化主题。我每年都会参与全国两会的新闻摄影报道。两会结束后,我会把会议现场,代表讨论的现场,以及代表和委员考察、交流、撰写议案等场面的照片挑选出来,形成组照,进行刊发。专题摄影是指通过多张照片,多个角度反映一个新闻主题。每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个情节,要有开头照片、高潮照片及结尾照片,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专题摄影要注意大场景、中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采用,以及横竖版照片的配搭,时间跨度较大,淡化时效性。我们最终选择发布的照片要具备以下要素:一、被摄人物的动作、表情自然;二、最能代表新闻事件本质的瞬间;三、兼具特写与大场面;四、图片构图合理且具观赏性;五、图片动感较强;六、抓拍得到的

24、图片。6、新闻摄影应把视觉冲击力放在首位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称之为视觉吸引力。长期以来,许多新闻摄影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在这两大要素中,新闻价值是首位的,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新闻摄影教学中,多次让同学们在任何报纸或指定报纸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10幅新闻照片,发现同学们选择的标准首先是照片本身的画面效果,照片的新闻价值是处于第二位的。当笔者和同学们探讨为什么不是首先考虑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时,许多同学说,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往往从报纸的文字报道或电视、广播

25、上已经获悉,因而看照片时就更倾向于关注画面效果了。重新审视我国长期以来的新闻摄影实践与读者对报纸上新闻摄影的评价,把照片的视觉冲击力要素放在首位,应当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报道,更有利于新闻摄影报道的创新,也更切合读者对新闻摄影的需求。1)重视读者视觉感受的选择新闻宣传要“贴近群众”,研究读者的视觉感受与选择的特点,对改进新闻摄影报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新闻摄影属于视觉新闻,它向大众传播新闻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图片的标题与文字说明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读者选择新闻摄影报道时,首先也是选择图片的形象。因为人们接受新闻摄影是从接受图片形象开始的,进而才会去阅读其文字说明。一幅新闻照片如果本身没

26、有视觉吸引力,则很少会有读者继续去看其文字说明了。当然,犹如对任何事物的判断有多面性,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或吸引力的照片未必都是好照片,但好的新闻照片则必须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或吸引力。人的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视觉形式,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人们常说的“视而不见”一词,就说明纳入视觉范围的东西仍可“不见”,“没看到”,这就是视觉的选择性。它只看到吸引它的对象,也就是对它有较强刺激力、冲击力的对象。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对象会对读者的视觉产生较强的刺激、具有冲击力或吸引力呢?心理学家早就指出,视觉最不喜欢的东西,是那些静止不变的或者是那些不断重复的形象。所谓“熟视无睹”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当

27、视觉面对一个陌生的对象时,才会“睁大自己的眼睛”。人的视觉具有求新纳异的倾向,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者如想使自己拍摄的照片具有吸引力,就不能满足于拍摄人们普遍看得见的内容与形式,而应着力于把人们普遍“看不见”的内容与形式变成“看得见”的摄影报道。内容与形式均是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毫无疑问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仅仅“形式”(即照片的画面效果)是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也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仅仅是“内容”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则是第三等的,因其照片本身的画面效果对读者来说“熟视无睹”。新闻摄影者应想方设法拍出让读者有“第一次看到”而产生新鲜的感觉。2)强化求新思维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求新思维具有鲜明的喜新

28、品质。它的思维指向是活跃的、积极的、向上的。朝向那些过去没有发生过的、没有见到过的、没有报道过的对象。这种思维符合报刊属性。报刊的存在是为了报道新闻,一切着眼于一个“新”字。新闻摄影的求新思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求内容之新;二是求形式之新。内容的求新,要求新闻摄影去寻找、发现值得报道的对象。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先生在“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一文中,对此提出了六个主攻方向:一是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二是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三是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四是

29、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五是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六是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的趋势。以上六个方面都是紧紧围绕一个“新”字。内容之新,还不是新闻摄影的全部。新闻照片怎么拍,即形式创新更是至关重要。有了再好的新闻内容,照片拍得俗套、拍得老一套、拍得图解式、拍得司空见惯,这样的新闻摄影报道,没有视觉吸引力,读者会不屑一顾。形式的求新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拍什么,二是怎么拍。形式求新中的“拍什么”主要指同一新闻内容是直接表现还是间接表现。例如要报

30、道一家大型医院破土动工,既可以拍摄正在破土动工的画面(直接表现);也可以拍摄老医院里挤满了人的画面(间接表现),这正是新医院破土动工的原因。究竟拍什么,要看哪种画面效果对读者更有视觉冲击力。又如报道外事送往迎来的新闻图片,我们司空见惯的是“握手”、“献花”、“检阅”等正规、严肃、庄重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对外事活动是应该拍的,但是否只能这样拍呢?严肃的题材是否也可用幽默、轻松的画面来表现呢?如“奥,你的帽子”(见上图)是报道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访问韩国的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是:“10月25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在结束了对朝鲜的访问后抵达汉城,对韩国进行访问。图为奥尔布赖特在专机抵达汉城军用

31、机场后,走下舷梯时,帽子被风吹飞”(新华路透)”。这样的画面效果既有视觉吸引力,也无损美国国务卿的形象,同时又报道了严肃的外事新闻。形式创新中的“怎么拍”是指拍摄时的画面构图,如拍摄点的选择、景别的运用、前景与背景的运用、虚实的运用、画幅的选择、用光技巧、镜头焦距的运用等等。那种认为新闻摄影只需要抓拍技能的观点是狭隘的。摄影的技术技巧对新闻摄影同样重要。例如表现环境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天鹅啊,你为何不南飞”(见下图),画面上充满虚实、光影和效果。没有高超的摄影技巧,是拍不出这样优美的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图片的。3)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现代社会已进入了读图时代。人们获取形象新闻并非只有新闻摄影一种媒介

32、。相对于电视新闻,从传播新闻的角度,新闻摄影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前者是“动”的,后者是“静”的,前者是有声的,后者是无声的;前者可在新闻正在发生时同步传送报道,后者总会有一定的滞后才能与读者见面。面对这种弱势,新闻摄影还有没有优势呢?回答是肯定的。新闻摄影的优势在于对新闻对象的典型瞬间的抓取,在于对新闻瞬间精华的定格,以使读者可以细细品味。新闻摄影要想在与电视新闻的竞争中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就应扬长避短,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新闻摄影中的“典型瞬间”又称“决定性瞬间”。它是指新闻对象的瞬间精华、精彩瞬间。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其典型瞬间表现形式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它们或是最有代表性的瞬间;或是最生动的

33、瞬间;或是最富特征的瞬间;或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瞬间等等。照片都是瞬间形象,只有抓住了典型瞬间,才是形象价值较大的照片。只有抓住了典型瞬间,才能真正使瞬间变为永恒。因此,新闻摄影的拍摄应该致力于抓住对象的典型瞬间。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一系列不同的瞬间形态。典型瞬间却不多,稍纵即逝。典型瞬间寓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这种典型瞬间的出现时机,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前的瞬间,即“将到而未到的顶点”的瞬间;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间;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了。从实践的角度

34、来说,不能要求摄影者对每一新闻对象,只拍一幅画面就抓住其典型瞬间。这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办到的,尤其对动态性、突发性新闻的拍摄,摄影者没有充分的考虑时间。这就要求摄影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景别拍摄新闻全过程中一系列激动人心的画面。事后再进行精心选择,选出具有典型瞬间价值的画面进行报道。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抓取”指的是采用抓拍的摄影方法,即不干涉对象的现场选择的拍摄方法。抓拍不是自然主义地随意拍摄,它是建立在敏感的观察力与准确的判断力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与敏捷的动作的基础上。只有具备了这些扎实的抓拍基本功,才能提高抓取新闻对象典型瞬间的成功率。 四、校园新闻实例与摄影小技巧

35、1、如何拍摄活动类照片校园生活中,经常会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拍摄这类照片并不难,难在如何拍好,能够用照片说话,拍出活动的精彩。(1)把握活动本质,抓住精彩瞬间我校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疏散演练在活动开始前可以跟活动负责人了解活动流程,想像活动可能出现的场面,根据现场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如上图,拍摄者根据现场地形既拍出了疏散演练的经典场面还交待了活动的主题(横幅)。2009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新生节开幕化学化工学院举行庆祝建国60周年诗歌朗诵会(2)学会宣传,巧拍合影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举办国庆世博志愿者招募活动许多校外活动可能并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记录活动过程的精彩,这时可以选择在活动结束后组织活动

36、参与人员拍摄合影,如上图,这类照片中,标志性的物件非常重要,如旗子、帽子、衣服等等。2、如何拍摄视察类照片校园生活中经常会有领导视察工作或慰问的情况,拍摄这类照片存在一定难度,因为被拍主体处于运动状态、而且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想拍出满意的照片就需要拍摄者灵活走动、注意观察、反应迅速。(1)走在领导前面因为照片需要拍摄领导的正面或侧面,所以拍摄者必须通过预判,领先领导一步,并随着领导可能的转向调整自己的位置。注意:除了拍摄领导外,也要留意陪同人员及周围的环境,可以先预判一个位置,等领导,陪同人员,周围环境同时达到一个和谐状态时,再按下快门。(2)保持警惕视察或慰问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一些突

37、发情况,这就需要拍摄者随时保持警惕,捕捉一瞬间发生的事。以下为两个不太成功的捕捉,时机上有些晚,表达的意图也就不够明显了。注意:拍摄者平时要对自己的相机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游刃有余。3、如何拍摄会议类照片在校园宣传工作中,经常要拍摄会议类新闻照片,其中会牵涉到与会的领导,如果把主要领导的拍摄搞砸了,整个会议的拍摄也会变得黯然失色。如何拍好会议类新闻照片,显得尤为重要。(1)分清主次,交代场景。2010-9-3 滕建勇书记亲切慰问2010级军训旅全体工作人员如上图,将领导放于画面中央表示重要,同时兼顾场下观众,交代了会议场景,使人感觉如临其境。注意:1) 画面中领导不可以太小,同时还要注意到领导的表情、动作,最好在会议刚开始时拍比较好,此时会场气氛比较轻松,人物状态比较自然,这里就对拍摄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提前到场。2) 有些会议中会有横幅、PPT等背景内容用于说明会议性质,这时也必须将它们拍到画面中,一般位于画面上三分之一处。(2)听众反映,上下互动。2010-9-3 滕建勇书记亲切慰问2010级军训旅全体工作人员如上图,在不影响到会议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位置,拍摄场下观众的反映,交待听众身份的同时达到会场上下互动的效果。注意:这样的照片要在会议开始后尽早地拍,不然随着会议的进行,观众会出现疲倦,再想拍好就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