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浙江省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023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6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浙江省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论浙江省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论浙江省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论浙江省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论浙江省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浙江省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浙江省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

2、/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Q/ZD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ZDJ-2008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2008- 发布 2008- 实施浙江省电力公司 发布目次 前言II1范围12引用的标准和规程23术语24通讯规约34.1协议层次描述34.2应用层(FAAL)34.2.1帧格式34.2.2通讯数据格式84.3通讯接口层224.3.1FA over Ird (基于红外通讯的实现)22

3、4.3.2FA over TCP (基于TCP协议的实现)234.3.3FA over UDP (基于UDP协议的实现)234.3.4FA over SMS (基于短信协议的实现)234.3.5FA over RS232 (基于串口通讯的实现)234.3.6FA over Radio (基于传统无线通讯的实现)234.3.7FA over CSD (基于电路交换数据通讯的实现)23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数据项编码与格式24A1终端参数24A2测量点参数32A3测量点数据33A4对应量41A5前置机参数41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错误编码43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告警编码43附录D (规范性

4、附录) 供电电压编码45附录E (规范性附录) 任务描述45E1普通任务45E2中继任务47E3异常任务47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对于规约必须实现部分和可选部分的规定48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异常告警的默认参数配置50附录H (资料性附录) 针对技术条件的实现举例53H1零点采集任务53H2负荷曲线任务54H3异常任务举例55H4中继任务举例56H5多套功率定值系列的举例57前言为了规范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的通讯,促进终端设备市场的有序竞争,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于2003年发布了浙电营2003874号浙江电力公司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试行稿)。2007年,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了Q

5、/GDW-11-099-2007公用配变监控终端技术规范。为了使该规约能够适用于公用配变终端,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组织对该规约进行修订,形成本标准。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绍兴电力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_本标准委托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负责解释。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1 范围本规约规定了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终端、前置机、厂商分析程序、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讯规约。本规约适用于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公用配变信息

6、采集系统。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架如下图所示:如上图所示,系统由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前置机和终端组成,其中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前置机构成了主站;前置机由对外通讯部分、厂家解析分析部分与前置机通讯服务程序组成。对于上行信息,通过前置机的对外通讯部分接收后,进行通讯层的解码,得到规约的应用层报文,然后根据应用层报文的类型作如下处理:标准报文交给主站现场应用服务程序进行解释处理,同时传送给厂商解码分析程序;非标准报文按照不同的厂商提交相应的厂商解码分析程序。厂商解码分析程序可以以上行报文的形式将分析结果按照标准报文格式送给前置机通讯服务程序,通讯服务收到后转发给应用服务器;厂商解

7、码分析程序也可以以下行报文的形式将召测命令发送给前置机通讯服务程序,通讯服务程序收到后转发给终端。由应用服务器发起的通讯一律通过标准报文下发。 在该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中,主站和终端之间应严格遵循本规约进行通讯;应用服务器和前置机通讯服务程序之间可以采用本规约进行通讯;厂商分析程序和前置机通讯服务部分应遵循本规约进行通讯,但除了少数本规约未明确的功能(如终端远程升级)之外,厂商分析模块不应对该系统过多介入。2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8、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Q/GDW-11-099-2007公用配变监控终端技术规范浙电营2003874号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终端、前置机技术条件试行稿3 术语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 field agent system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是集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能计量技术和电力营销技术为一体的用电需求侧综合性的实时信息采集与分析处理系统。它以公共的移动通信网络为主要通讯载体,以无线、公用电话网、光纤网为辅助通讯载体,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实现系统主站和现场终端之间的数据通讯,具

9、有远程抄表、用电异常信息报警、电能质量检测、线损分析、无功电压管理和负荷管理等功能。主站 master station具有选择终端并与终端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在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中,主站包括前置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三个部分,而前置机则是直接和终端进行通讯的部分。前置机 front end processor负责通过各种通讯介质和终端进行通讯的前置设备,并能在与主站其它部分脱离联系后(通讯部分还正常),维持系统运行的设备。电力客户现场管理与服务终端 field agent安装于电力客户现场的用于现场服务与管理的设备。简称终端。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独立于通讯层

10、的,在主站和终端之间传输信息的协议部分。通讯接口层 communication-interface layer规定了应用层协议如何在不同的下层通讯协议上实现。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应用层协议(FAAL)field agent application layer独立于通讯层的,在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主站内部之间以及主站与终端之间传输信息的协议标准报文 standard packet指本规约的应用层规约制定的非用户自定义部分的报文非标准报文 nonstandard packet指本规约的应用层规约制定的用户自定义部分的报文测量点measured point指采用某种装置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测量出唯

11、一的一组量值的电气连接点,这组量值以某种方式被传递到终端。当物理上相同的一个电气连接点被多个装置所测量,或者被一个装置所测量但通过多种方式被传递到终端时,按照多个测量点计。中继命令 forward command终端将收到的中继命令中的命令内容不做任何解释发给下属设备,然后将下属设备返回的结果不加任何解释封装到中继命令返回结构中的数据域。任务 scheduled task规定终端在指定时间或条件下所需执行的操作。中继任务 forward task规定终端在指定时间执行的中继命令,命令在任务中指定,结果由终端保存后返回到主站。4 通讯规约4.1 协议层次描述 本规约主要详细描述了应用层的协议,该

12、应用层协议可以基于多种不同的下层协议实现,包括:TCP/UDP、短信(PDU)、红外、串口、230M无线通讯、电话拨号数据通讯等。层次结构如下:4.2 应用层(FAAL)4.2.1 帧格式4.2.1.1 帧格式概述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每帧由帧起始符标志域,控制域,数据长度域,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域及帧结束域等6个域组成。每个域由若干字节组成。帧格式如表格 1所示:表格 1 帧格式代 码字节数说 明68H1帧起始符RTUA4终端逻辑地址MSTA&SEQ2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68H1帧起始符C1控制码L2数据长度DATA变长数据域CS1校验码16H1结束码4.2.1.2 帧起始符标识一帧信息的

13、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4.2.1.3 终端逻辑地址为标识通讯的最终发起端和接收端,定义主站和终端逻辑地址。 更好的办法是使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地址统一编号,但是由于主站设备很少,占用4字节地址对于帧的利用率有较大影响,所以本规约利用传送方向标识(见控制码C)和主站、终端地址来实现相同的功能。终端逻辑地址在通讯时用来唯一识别一个通讯的最终发起端和接收端。包括地市区码和终端地址码两部分。如表格 2 终端逻辑地址A1地市码A2区县码B1终端地址B2终端地址其中:当此通讯的最终发起端和接收端为终端时,A1A2为地市区县码,表示终端所属的地市和区县。A1地市码用于区分不同的地市局。参考

14、编码l 杭州91Hl 宁波92Hl 温州93Hl 绍兴94Hl 湖州95Hl 嘉兴96Hl 金华97Hl 衢州98Hl 台州99Hl 丽水9AHl 舟山9BHA2 区县码,用于区分不同地市下的区县局,A2 = 0保留给主站通讯 A2 = FFH用于对终端广播B1 B2共同构成终端地址。B1B2各位全1,表示广播。系统广播遵循:l A2=FFH B1B2=FFFFH 表示地市系统内所有终端广播l A2等于某个区县局代码 B1B2=FFFFH 表示该区县局下的所有终端广播l 不能出现A2=FFH,但是B1B2不等于FFFFH的情况表格 3 终端地址D7D6D5D4D3D2D1D0B1D15D14D

15、13D12D11D10D9D8B2当通讯的最终发起端和接收端为主站时,A1仍为地市码,而A2 = 0,B1 B2的D5-D0表示主站地址,参见MSTA的说明。终端逻辑地址传输时按照A1 A2 B1 B2次序传输。4.2.1.4 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主站地址在通讯时用来唯一识别通讯的主站端对象(如应用服务器、厂商分析模块、前置机等)。命令序号用于在异步通讯过程中,区分发送和应答的对应关系。表格 4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D7D6D5D4D3D2D1D0MS1D15D14D13D12D11D10D9D8MS2其中:MSTA:主站地址(D5-D0),编号0作为终端主动上报标志,其余编号为1-63。如下:表格

16、 5 主站编号方案1 - 9应用服务器10 - 29厂商分析模块30前置机31 49前置机通信模块50 62保留63主站广播地址表格 6 厂商分析模块编号编号厂商名称10备用11杭州华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2浙江电力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3浙江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4南京新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15上海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上海华冠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17浙江高盛电子有限公司18浙江汇能电力电子有限公司19电科院通讯所20浙江华仪电子工业有限公司21慈溪市一得电子仪表公司22宁波四维科技有限公司23深圳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杭州拓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25杭州国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26杭州比特计算机

17、信息技术公司27湖南威胜电子有限公司28北京振中信通电子有限公司29宁波三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本编号的作用主要有1) 在非标报文中,作为数据区的第一个字节,表示非标报文对应的厂家。2) 作为厂家分析模块和前置机通讯时的主站地址。前置机通信模块根据通信方式不同,分为不同的信道,编号如下:l 短信31l GPRS32l DTMF33l CSD34l Ethernet35l 保留36-40l 无线频点141l 无线频点242l 无线频点343l 无线频点444l 无线频点545l 无线频点646l 保留47-49主站地址和终端逻辑地址填写规则:l 主站终端,主站地址表示发送该帧的主站编号,主站指应

18、用服务器或者厂商分析模块。终端地址填写对应的接收命令的终端的逻辑地址或者为广播地址。l 终端主站,终端地址为发起通讯的终端逻辑地址,主站地址有两种情况:n 终端应答主站:表示为本次响应的主站编号。n 终端主动上报:填写为0l 通讯的最终接收端和发起端均为主站端对象时,主站地址为通讯的发起端,而终端逻辑地址为通讯的接收端。特例:当厂商分析模块转换非标报文后,通过前置机发送给应用服务器时,这视作终端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按照终端主站的规则填写。ISEQ:帧内序号(D15-D13),如果由于长度限制,无法一帧内传送数据,需要分成多帧传送的,此序号从1-6递增,7表示最后一帧;如果填写为0表示为单帧

19、传送,没有后继帧。FSEQ:帧序号(D12-D6) 帧序号提供了命令报文和应答报文的对应机制,可以使发送方在收到上一个报文的应答之前下发下一个报文而不至于在收到应答报文时产生对应关系的混乱。当需要顺序发送一组报文时,基于帧序号的滑动窗口机制则提供了确保报文完整性的方法。,用以区分不同的命令,发送方自行循环编号,而应答方填写对应的发送帧的帧序号,其规则如下:l 主站终端n 主站下发命令:为流水号01H07FH,递增循环使用n 主站应答终端:被响应的终端上送数据的帧序号。l 终端主站n 终端应答主站:表示为本次响应的主站帧的帧序号。n 终端主动上报:为流水号01H07FH,递增循环使用l 厂商分析

20、模块主站: 表示为转换的对应的非标准报文的终端上行帧中的帧序号。l 主站(应用服务器和厂商分析模块)前置机:为流水号01H07FH,递增循环使用 此处仅指主站对象内部的通信,不包括应用服务器和厂商分析模块通过前置机和终端的通讯。4.2.1.5 控制码C控制码表示要求执行的操作,格式如下:图表 1 控制码格式D7D6D5D4D3D2D1D0传送方向异常标志功能码D7:传送方向当通讯为主站系统与终端通讯时:n 0:由主站发出的命令帧;n 1:由终端发出的应答帧。当通讯为主站系统对象间通讯时:n 0:主站编号小的对象发出 n 1:主站编号大的对象发出D6:异常标志n 0:确认帧;n 1:否定帧。D5

21、 D0:功能码n 000000B(00H) :中继n 000001B(01H) :读当前数据n 000010B(02H) :读任务数据n 000100B(04H) :读编程日志n 000111B(07H):实时写对象参数n 001000B(08H) :写对象参数n 001001B(09H) :异常告警n 001010B(0AH) :告警确认n 001111B(0FH):用户自定义数据当功能码为厂家自定义数据时,其数据域中第一个字节表示厂商编号,其后内容可采用完全自定义的格式。n 100001B(21H) :登录n 100010B(22H) :登录退出n 100100B(24H) :心跳检验n

22、101000B(28H):请求发送短信n 101001B(29H):收到短信上报4.2.1.6 数据长度LL为数据域的字节数,十六进制编码,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4.2.1.7 数据域DATA数据域包括测量点号(TN)、数据标识(DI)、数据区(DATA)和密码(PW)等,其结构随控制码的功能而改变。l 测量点号TN:0固定为终端;FEH表示所有测量点;FFH表示终端和所有测量点。l 数据标识DI:由两个字节组成,其值兼容DL/T-645规约4.2.1.8 校验码CS从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和模256的余。即各字节二进制算术和,不计超过256的溢出值。4.2.1.9 结束符标

23、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16H=00010110B4.2.1.10 帧拆分原则对于召测命令的返回,如果一个数据帧无法容纳所有数据,那么可以将其拆成多个数据帧应答,后续帧可以紧接着前一帧上送而无需主站的请求后续帧命令;除了中继命令和非标准报文外,拆分后的每一帧都是自描述的,其时间、点数、数据标识等仅对本帧数据有效。4.2.2 通讯数据格式4.2.2.1 读中继仅用于终端与主站之间通讯。1) 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中继控制码:C=00H数据长度:L=07H+m(中继命令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00H

24、)数据长度L端口号(PN)1个字节HEX 0x01-0x0E超时时间(T)单位秒,1个字节HEX特征字节(CC)用于截取,CC=0表示不考虑截取,根据超时机制,返回在超时时间内收到的所有数据;CC为其它值,则从返回帧中从头搜索该特征字节,找到第一个。截取开始(Get From)从特征字节计算,从返回内容截取的开始位置。从特征字节截取为0,二字节HEX,先低后高截取长度(Get Length)从返回内容中,根据截取开始,截取的数据长度,二字节HEX,先低后高;等于0表示截取到帧结束中继命令(N1Nm)校验(CS)帧尾(16H)2) 终端正常应答帧功能:终端正常应答控制码:C=80H回应帧数据长度

25、:L=01H+m(中继应答数据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80H)数据长度L端口号(PN)中继应答数据(N1Nm)校验(CS)帧尾(16H)4.2.2.2 读当前数据用于终端与主站之间通讯和主站对象与前置机通讯。1) 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终端数据或者前置机的参数。l 若读取终端数据,当要读取的测量点号为0时,指终端本身的数据;当测量点号非0时,指终端中保存的最近时间的测量点数据。l 若读取前置机参数,则测量点标志为全0。l 若读取前置机保存的终端参数,则测量点标志的低4字节为终端逻辑地址,高4字节

26、为0。控制码:C=01H数据长度:L=08H+2*m(读取数据项数)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01H)数据长度L测量点标志(TNM)标志要读取的测量点,某位置1,表示要读取该测量点的数据,8字节,如下D7D6D5D4D3D2D1D0D15D14D13D12D11D10D9D8D63D62D61D60D59D58D57D56数据项编号1(DI01)数据项编号1(DI11)数据项编号m(DI0m)数据项编号m(DI1m)校验(CS)帧尾(16H)2) 终端/前置机正常应答帧功能:终端正常应答控制码:C=81H

27、回应帧,无后续数据长度:L=08H+X(所有应答数据标识与数据内容的总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81H)数据长度L测量点标志(TNM)数据项编号1(DI01)数据项编号1(DI11)数据项1内容(DA1)数据项编号m(DI0m)数据项编号m(DI1m)数据项m内容(DAm)校验(CS)帧尾(16H)如果某项数据,所有请求帧中的要求的测量点都没有该项数据,则省略该数据项。如果测量点多于1个,则数据项内容按照测量点的顺序排列;如果某个测量点没有该项数据,则按照该项数据的长度填写无效标识FFH。4.2.2

28、.3 读任务数据仅用于终端与主站之间通讯。1) 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取终端保存的任务(普通任务和中继任务)数据控制码:C=02H数据长度:L=08H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02H)数据长度L(08H)任务号(JN)数据起始时间(Year)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Mon)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Day)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Hour)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Min)1字节BCD码历史数据点数(Num)1字节HEX码数据间隔倍率(FeqN)上传数据间隔为采样频率的倍率,1字节HEX码校

29、验(CS)帧尾(16H)2) 终端正常应答帧功能:终端正常应答主站的读任务数据请求,或者主动上报任务数据控制码:C=82H回应帧数据长度:L=08H+X(应答数据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82H)数据长度L任务号(JN)数据起始时间(Year)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Mon)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Day)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Hour)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Min)1字节BCD码历史数据点数(Num)1字节HEX码数据间隔单位(UU)2(分钟) 3(小时) 4(日) 5(月)

30、数据间隔数值(NN)1字节HEX码数据点1内容(DA1)数据点m内容(Dam)校验(CS)帧尾(16H)注:1)数据间隔表示终端上行的数据的时间间隔状况,表示数据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NN个UU:UU = 2 / NN = 30 表示数据为每隔30分钟一个点。对于UU=2(分钟),NN = 5,也就是任务最小间隔为5分钟,且间隔必须为5分钟的整数倍。UU = 3 / NN = 2 表示数据每2小时一个点。UU = 4 / NN = 10 表示数据为每10天一个点。UU = 5 / NN = 1 表示数据为每月一个点2)任务数据帧拆分原则:一次任务采集所获得的一组数据成为1个数据点。不得对数据点进行

31、拆分,也就是说,拆分后的数据帧中,包含n个数据点的内容,而任何一个数据点都包含完整的任务指定数据项的值。4.2.2.4 读编程日志仅用于终端与主站之间通讯。终端保留最近编程日志记录60条。1) 主站请求帧功能:主站向终端请求读取终端保存的写终端参数和测量点参数的记录控制码:C=04H数据长度:L=07H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04H)数据长度L(07H)测量点号(TN)TN=FEH表示所有测量点 TN=FFH表示终端和所有测量点数据起始时间(Year)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Mon)1字节BCD码数

32、据起始时间(Day)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Hour)1字节BCD码数据起始时间(Min)1字节BCD码记录数据项数(Num)1字节HEX码校验(CS)帧尾(16H)终端参数和测量点参数可以一次设置多个数据项,在记录日志时,应按照多个数据项记录。2) 终端应答帧功能:终端应答主站的读日志请求控制码:C=84H回应帧数据长度:L=0EH+X(应答数据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84H)数据长度L测量点号(TN)编程时间(Year)1字节BCD码编程时间(Mon)1字节BCD码编程时间(Day)1字节

33、BCD码编程时间(Hour)1字节BCD码编程时间(Min)1字节BCD码通讯通道(DAC)9字节,按照终端参数标识中的8010填写编程数据1标识(DI01)编程数据1标识(DI11)编程后内容1(DA1)编程数据m标识(DI0m)编程数据m标识(DI1m)编程后内容m(DAm)校验(CS)帧尾(16H)读编程日志命令,每一应答帧只需要表示同一个时间点设置的数据。通讯通道参见终端参数标识中的8010,为设置数据的通道信息(通道类型和通道地址)。4.2.2.5 写对象参数用于终端与主站之间通讯和主站对象与前置机通讯。1) 主站请求帧功能:主站向终端请求设置终端参数、测量点参数、测量点数据(仅能设

34、置电表的时钟);或者主站向前置机请求设置前置机参数(测量点号为0)。控制码:C=08H数据长度:L=01H+n(权限控制长度)+ m(数据项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08H)数据长度L测量点号(TN)权限等级(AUT)00H 低级权限 11H高级权限密码(PW)3字节BCD码数据项编号1(DI01)数据项编号1(DI11)数据项1内容(DA1)数据项编号m(DI0m)数据项编号m(DI1m)数据项m内容(Dam)校验(CS)帧尾(16H)注:对于TN = 0 表示设置终端参数,对于TN 0 表示设置

35、其它测量参数或数据。对于电表类型的测量点,测量点数据只能写时钟。2) 终端/前置机应答帧功能:终端/前置机应答主站设置参数请求控制码:C=88H回应帧数据长度:L=01H+m(应答数据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88H)数据长度L测量点号(TN)数据项编号1(DI01)数据项编号1(DI11)数据项1设置结果(ERR1)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数据项编号m(DI0m)数据项编号m(DI1m)数据项m设置结果(ERRm)参见Error! Reference

36、 source not found.校验(CS)帧尾(16H)4.2.2.6 实时写对象参数用于终端与主站之间通讯和主站对象与前置机通讯,与写对象参数的差异在于本命令要求在指定时间内收到执行,如果超过指定时间,则终端不执行该命令。1) 主站请求帧功能:主站向终端请求设置终端参数、测量点参数、测量点数据(仅能设置电表的时钟);或者主站向前置机请求设置前置机参数(测量点号为0)。控制码:C=07H数据长度:L=01H+n(权限控制长度)+ m(数据项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07H)数据长度L测量点号(

37、TN)权限等级(AUT)00H 低级权限 11H高级权限密码(PW)3字节BCD码命令时间(Year)1字节BCD码命令时间(Mon)1字节BCD码命令时间(Day)1字节BCD码命令时间(Hour)1字节BCD码命令时间(Min)1字节BCD码有效时间(分)1字节BCD码数据项编号1(DI01)数据项编号1(DI11)数据项1内容(DA1)数据项编号m(DI0m)数据项编号m(DI1m)数据项m内容(Dam)校验(CS)帧尾(16H)注:1) 对于TN = 0 表示设置终端参数,对于TN 0 表示设置其它测量参数或数据。对于电表类型的测量点,测量点数据只能写时钟。2) 命令时间和有效时间表示

38、,终端在收到命令后,应比对自己的时钟,若自己时钟在命令时间有效时间的范围内,则执行命令,否则返回异常。2) 终端/前置机应答帧功能:终端/前置机应答主站设置参数请求控制码:C=87H回应帧数据长度:L=01H+m(应答数据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87H)数据长度L测量点号(TN)数据项编号1(DI01)数据项编号1(DI11)数据项1设置结果(ERR1)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数据项编号m(DI0m)数据项编号m(DI1m)数据项m设置结果(ERRm

39、)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校验(CS)帧尾(16H)4.2.2.7 异常告警、告警确认仅用于终端与主站之间通讯。1) 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取终端保存的告警数据控制码:C=09H数据长度:L=09H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09H)数据长度L(09H)测量点号(TN)TN = FFH表示所有测量点,为某一具体值,表示查询该测量点的告警告警编号(ALR)ALR=FFFFH表示所有异常类型,为某一具体值表示查询该类型的异常告警起始时间(Year)1字节BCD码

40、告警起始时间(Mon)1字节BCD码告警起始时间(Day)1字节BCD码告警起始时间(Hour)1字节BCD码告警起始时间(Min)1字节BCD码告警起始时间(Sec)?基于规约兼容性的考虑,不建议增加1字节BCD码告警数据点数(Num)1字节HEX码0 表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数校验(CS)帧尾(16H)如果终端保存的符合条件的告警数据点数小于请求的告警数据点数,则终端按照实际的条数上报。2) 终端应答帧或者终端主动上报告警功能:终端正常应答主站的读告警数据请求,或者主动上报告警数据控制码:C=89H回应帧数据长度:L=01H+m(应答数据长度)帧格式:起始字符(68H)终端逻辑地址(RTUA)

41、主站地址与命令序号(MSTA&SEQ)起始字符(68H)控制码C(89H)数据长度(L)告警数量(ALRN)1字节HEX告警数据1(ALRD1)告警数据m(ALRDm)校验(CS)帧尾(16H)其中告警数据ALRD为告警发生测量点号(TN)终端TN=0告警发生时间(Year)1字节BCD码告警发生时间(Mon)1字节BCD码告警发生时间(Day)1字节BCD码告警发生时间(Hour)1字节BCD码告警发生时间(Min)1字节BCD码告警发生时间(Sec)?基于规约兼容性的考虑,不建议增加1字节BCD码告警编码(ALR)告警参数1内容(DA1)告警参数m内容(Dam)告警参数内容根据告警任务定义确定。如果不支持告警任务,按照缺省的内容上报。在主动上报中,一帧中只存放一个告警。告警内容为对应编码的数据值,不包含数据编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