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180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0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14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14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14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14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docx(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管理办法神东201536号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和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等文件规定,结合神华集团公司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建设完善与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主要业务内容本办法用于规范公司所属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管理工作。第三条 关键名词术语解释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2、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并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第四条 业务管理原则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煤矿。本办法若与国家有关要求不同的,执行国家规定。第五条 适用范围、适用人员或适用情况等(根据该制度所规范业务的管控力度,明确制度的适用范围,说明该项制度是否需要各分子公司按此严格执行,或需要各分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细则。)所有生产矿井要按国家相关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所有矿井“六大系统”的基本建设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

3、工并投入使用。“六大系统”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得进行联合试运转。第六条 管理模式公司是综合指导、协调、管理“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责任主体;矿井是具体建设、完善、使用、维护和管理“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公司总经理、各矿井负责人是建设、完善 “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分管负责人和具体业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第七条 组织体系(一)公司成立“六大系统”领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安全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成 员:煤炭技术研究院、安监局、生产管理部、机电管理部、通风管理部、工程管理部、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

4、及各井工煤矿矿长。职 责:全面负责“六大系统”的建设与完善领导工作。系统建成后移交矿井(单位)进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专业技术实施组、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及通讯联络系统专业组、监测监控系统专业组、紧急避险系统4个专业组:1.专业技术实施组:组 长:总工程师成 员:煤炭技术研究院、生产管理部、机电管理部、通风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2.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通讯联络系统专业组:组 长:机电副总经理成 员:生产管理部、机电管理部、煤炭技术研究院、工程管理部、安监局、信息管理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井工煤矿机电矿长3.监测监控系统专业组:组 长:通风管理部负责人成 员:通风管理

5、部、总调度室、信息管理中心、安监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各井工煤矿总工程师4.紧急避险系统专业组:组 长:安监局总工程师成 员:安监局、煤炭技术研究院、生产管理部、工程管理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各井工煤矿总工程师第八条 部门职责(一)安监局负责对辖区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的制定及日常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二)生产管理部负责对各井工煤矿作业规程中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内容进行审核。(三)机电管理部负责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并负责日常监督检查考核工作;落实“六大系统”设备到货验收。(四)通风管理部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完善。

6、(五)工程管理部负责“六大系统”建设的工程开工、施工进度、竣工验收等组织协调工作。(六)信息中心负责维护各井工煤矿通信联络系统,制定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以及日常检查工作。(七)各井工煤矿在“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期间,要根据自身情况对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建设完成移交后,要按照各专业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负责“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运行维护工作。第九条 第九条 明确制度规范的相关业务流程、业务活动内容与管理要求(一)业务流程:“六大系统”立项、设计、审批建设组织验收、移交系统运行、维护进行考核根据井下生产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相关内容。(二)“六

7、大系统”建设标准(详见附件3)。(三)管理维护:1.矿井必须建立内部“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业务范围,确保系统正常运行。2.矿井要根据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和完善“六大系统”和相关图纸资料。3.矿井要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编制应急预案,科学确定避灾路线,每半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4.矿井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同时加强入井人员培训,使其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施,充分发挥六大系统”设施作用。5.要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调试和校

8、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6.建立“六大系统”技术档案,准确记录各系统设计、安装、使用、检查、维护、配件更换等相关信息。第十条 按各专业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考核标准进行检查与考核。第十一条 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自救器过渡站。第十二条 明确制度涉及的监督与检查对象、考核方法、标准与奖惩办法按各专业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考核标准进行检查与考核。第十三条 本办法(或其他制度属性名称)由神东煤炭集团安监局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5年2月11日起施行,原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

9、统”建设完善管理办法(神东201455号)同时废止。附件:1相关流程2相关表单3实施标准附件1: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管理流程流程说明:用于规范公司所属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管理工作。步骤序号流程步骤名称流程工作内容及标准责任部门/岗位工作时限相关表单相关制度相关系统01“六大系统”建设各井工煤矿在“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期间,要根据自身情况对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煤矿及时02“六大系统”验收工程管理部组织成立验收小组,“六大系统”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得进行联合试运转。验收小组及时03运行与维护及时检查维护保养煤矿维护人员定期神东煤炭集团煤矿

10、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管理办法 04检查考核按各专业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考核标准进行检查与考核。公司业务部门每月步骤序号流程步骤名称相关制度制度条款03运行与维护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管理办法 第八条第七款:建设完成移交后,要按照各专业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负责“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运行维护工作。附件2表序号名称属性备注1神东煤炭集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管理办法管理类23456附件3神东煤炭集团井工煤矿安全紧急避险系统实施标准一、井工煤矿装备安全紧急避险系统标准(一)自救器1.现在全部入井人员必须佩戴有效时间30分

11、钟以上的隔离式自救器。2.自救器管理继续执行公司和各矿原来规定。(二)永久安全避险硐室1.永久安全避险硐室应选择在盘区大巷中部的合适位置上,一定要方便于本盘区内的全体人员在灾变时快速撤离的中转逃生或长期待救的固定地点。2.地面钻孔直通永久安全避险硐室,钻孔直径不小于405毫米,并要下套管。3.钻孔装备能够通风、通讯、供电、供水等保障室内人员可以长期待救的基本的生存条件,连接方式为快速插头。1、可移动式救生舱主要技术参数与标准(一)基本要求1.救生舱应有明确具体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并在产品标准、使用说明书、产品的永久性安全使用须知中注明。2.救生舱的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h。3.救生舱应具备安

12、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动力供应、生存保障等功能。4.救生舱应选用抗高温老化、无腐蚀性、无公害的环保材料;配套用电气设备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配套部件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5.救生舱外部颜色在煤矿井下照明条件下应醒目,宜采用黄色或红色。同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荧光条码、安全标志标识、安全使用须知、扳手起动符号等标识,配备外部指示灯。6.救生舱及内部设备应具有防腐蚀、防虫鼠啃咬等性能。7.救生舱应便于移动、运输、吊装、安装,适应煤矿井下环境条件。(二)结构和安全防护要求1.救生舱结构:有效容积(包括过渡舱和生存舱),应保证

13、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1.0 m3。观察窗宜设置在生存舱的适当位置,材质应具有与整舱相匹配的耐高温、抗冲击等性能。应急逃生口,在救生舱舱门无法正常开启的紧急情况下,遇险人员能够借此逃生。应急逃生口面积应在0.25-0.3m2之间,并不宜在救生舱门同一侧。2.救生舱体应具有整体气密性,正常使用时舱内应能保持正压状态(舱内气压大于舱外气压),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节。 3.软体救生舱舱体材料的阻燃、强度、耐磨、耐老化、耐高温等安全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抗静电性能符合规定。4.救生舱应具有瞬间耐高温及持续耐高温能力,在额定防护时间内舱内温度不得大于35C5.救生舱舱体强度要求:抗爆炸冲击性能,救生舱应

14、具备可承受最大冲击波压力不低于1.0MPa。6.救生舱应具备快速起动能力,硬体救生舱起动时间不超过20s;软体救生舱起动时间不超过30s。7.救生舱应具备防倾覆等措施,保证在煤矿井下运输、安装后及使用时的舱体稳定性。8.救生舱应具备可移动性,明确安全、可靠移动的方式、方法及所需设备。(三)氧气供给保障系统1.救生舱应具备压风供氧、自备氧二级供氧保障体系,保障救生舱内人员呼吸氧气浓度在18.5%23.0%之间。2.救生舱应具有与矿井压风系统的接口和压风系统供氧装置,可以在矿井压风系统未被破坏的情况下对舱内供氧。供氧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设施,保证压风供氧速率不低于每人2.5L

15、/min,连续噪声不高于70dB(A),出口压力不高于0.2MPa。3.救生舱应具有自备氧供应系统,可采用压缩氧或化学氧供氧,并满足以下要求:以人均耗氧量0.4L/min计算,能够单独保证救生舱的额定保护时间。压缩氧供氧及化学氧供氧时氧气浓度应满足相关规定。采用压缩氧供氧方式时,应当操作简便、快捷;流量计应方便读数,具备明显的调节指示;氧气瓶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化学氧供氧方式时,起动时间不超过1min,且供氧浓度符合要求;自动生氧罐应符合相关规定。4.救生舱应配备隔绝式氧气自救器,自救器使用时间不低于45min,配备量不低于额定人数的1.5倍。(四)空气净化与温湿

16、度调节系统1.救生舱应具有有效的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系统,在额定防护时间内保障舱内空气及有害气体浓度满足下表的规定。项目O2COCO2CH4温度湿度指标18.5%-23.0%2410-61.0%1.0%33285%2.救生舱应具有内部空气循环系统,流量宜在20L/min以上。3.救生舱对CO2的吸收能力应不低于0.5L/min人。4.救生舱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剂应符合要求,并做真空包装,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率不大于2%;药剂失效时应有明显的颜色指示。5.在外界电力供应中断或空调机组意外停转情况下能够满足舱内制冷除湿的需要。(五)环境监测系统1.救生舱应对舱内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显示,并超限报警,并

17、应有对舱外环境监测功能。救生舱内、外环境监测系统宜独立运行。2.救生舱内环境监测的参数至少应包括CO、CO2、O2、CH4、温度和湿度;舱外环境监测参数至少应包括CO、O2、CH4、CO2、温度。3.救生舱内环境监测系统应设置超限报警点,环境参数超出规定值时自动声光报警。(六)通讯系统救生舱应具备与井下通讯网连接的接口及通讯方式失效情况下的信息交流方法。(七)舱内照明及指示系统1.救生舱应配备照明设备,保证额定工况下的照明需要。2.救生舱内应贮备逃生用矿灯,数量不少于额定人数的25%。3.救生舱外应有外部指示灯。指示灯应为本质安全型,适应所处环境要求,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宜采用高穿透性灯源。(

18、八)动力保障系统1.救生舱内应具有动力供应系统,在失去外部供电的情况下救生舱内部电源能维持救生舱额定工况下的能源需要,且安全系数应符合规定。应有详细的能耗计算与动力保障设计。2.硬体救生舱应具备外部电源接入接口,在救生舱处于备用状态下利用外部电源对救生舱内部电源充电。外部电源及电源接口应有完善的安全保护,保证在意外情况下的供电安全及灾变条件下外部电源中断时救生舱内部的供电安全。3.硬体救生舱内部供电集中电源和容量较大的分散电源应采用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型式,具备自动充电、电量显示、均衡充电、均衡放电等电源管理和过充、过放等安全保护功能。各类电源均不应采用锂离子蓄电池。4.硬体救生舱内、外部

19、供电应能自动转换。(九)生存保障系统1.救生舱应配备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额定人员生存所需要的食品和饮用水,并有足够的安全余量。其中,食品配备不少于2000kJ/人.天,食用水500mL/人.天。2.救生舱应配备应急救助所需要医疗设备,包括急救箱、苏生器等。3.救生舱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维修所需工具箱、灭火工具等。4.救生舱应具有人体排泄物处理功能。2、永久安全避险硐室主要技术参数与标准(一)基本要求1.永久安全避险硐室功能的确定应该以矿井可能发生的事故为依据。神东各矿井常见事故包括:瓦斯、(煤尘)爆炸、火灾、冒顶片帮和水灾等。因此永久安全避险硐室具备坚固、防火、防爆、密闭、独立供氧等功能。2.避难硐室

20、结合神东各矿井煤层开采工艺的技术特点,满足一次救援人数多、安全性能高、造价更合理的矿山安全救援要求。3.硐室内部应具有防爆密闭系统、监测监控系统、氧气供给保障系统、通信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制冷除湿系统,动力保障系统、生存保障系统等。 4.永久安全避险硐室的容纳规模应考虑所服务区域最大班人数。避难硐室设置在联络巷之间。5. 标志标识:硐室内部设有清晰可见的标志,各设备张贴使用说明,并张贴避难硐室操作规程和应急响应流程,指导避难人员进行自救。(二)防爆密闭系统1.防爆密闭门与墙防爆密闭系统要求能够抵御瞬时1000高温、1.0MPa的爆炸冲击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防爆密闭门的设计遵循灵活、快

21、捷、手动、密闭性良好等原则。门体采用高强度锰钢,采用六点锁紧。防爆密闭墙采用C40强度的混凝土并配筋来实现要求。为了加强其抗冲击波能力,墙体设计施工成楔形。2.空气幕空气幕安装在两端防爆密闭门处,目的是阻隔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时有毒有害气体的进入。空气幕系统的动力采用高压空气,系统的启动与硐室密闭门相连动,使得在密闭门打开后,在门口形成了气幕门。气源采用两种方式:压缩氮气,矿井压风。(三)监测监控系统1.硐室避难区两侧都设有人员定位读卡器,避难人员进入即可探测到,硐室对角安设防爆摄像头,监测硐室人员情况,便于地面应急救援中心了解井下避难人员情况,便于做出合适的救援计划和指导避难人员进行自救。2

22、.硐室内外设置传感器实时监控硐室内外的各项环境参数。硐室内环境监测的参数至少应包括CO、CO2、O2、CH4、温度和湿度;硐室外环境监测参数至少应包括CO、O2、CH4、CO2、温度。3.硐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应设置超限报警点,环境参数超出规定值时自动声光报警。4.设置数据接口,与井上监测平台对接,将检测到的舱内气体环境参数传输到井上。各项环境参数标准如表所示。各环境参数标准气体种类安全范围O218.5%22.5%CO20.3%0.8%CO24ppmH2S6ppmCH40.5%温度30(四)氧气供给保障系统1.永久安全避险硐室应具备压风供氧、自备氧二级供氧保障体系。优先采用井下压风供氧,若井下压风

23、系统中断或破坏,立即开启氧气瓶向硐室供氧。2.压风供氧采用弥散式布气方式,通过回风管路实现避难硐室内的空气循环。避险硐室内始终保持正压。3.压风系统进风压力经减压后以0.2MPa的出口压力供风,供气量人均不小于100L/min,通过控制压风控制柜阀门调节出口风量。4.压风柜侧面设置压差表,可测定硐室内外压差,由于压风进入硐室内导致硐室内压力过高时,通过泄压阀排气控制硐室内外压差,保证硐室内外压差处于2001000Pa。5.自备氧供氧系统以人均需氧量0.5 L/min计算,能够单独保证硐室的额定保护时间。6.救生舱应配备隔绝式氧气自救器,自救器使用时间不低于45min,配备量不低于额定人数的1.

24、5倍。(五)通讯系统1.避难硐室内实现了“二级通讯系统”,分别为小灵通通讯、有线电话两种方式。2.小灵通通讯可与井上电话和手机相联络。有线电话与井上调度室相连,电话机旁设置通讯面板,面板上面印有“救援指挥中心”、“调度室”等主要部门电话,可实现有效的联络,便于开展救援工作。(六)空气净化系统1.硐室内应具有有效的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系统,在额定防护时间内保障硐室内空气及有害气体浓度满足下表的规定。项目O2COCO2CH4温度湿度指标18.5%-23.0%2410-61.0%1.0%33285%2.硐室内应具有内部空气循环系统,流量宜在20L/min以上。3.硐室内对CO2的吸收能力应不低于0.

25、5L/(min人)。4.硐室内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剂应符合要求,并做真空包装,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率不大于2%;药剂失效时应有明显的颜色指示。5.在外界电力供应中断或空调机组意外停转情况下能够满足硐室内内制冷除湿的需要。(七)制冷除湿系统1.硐室内应有专门的制冷除湿系统,正常情况下矿井电力维持运行。2.在外界电力供应中断或空调机组意外停转情况下能够满足硐室内内制冷除湿的需要。(八)动力保障系统1.硐室内应具有动力供应系统,在失去外部供电的情况下硐室内部电源能维持额定工况下的能源需要,且安全系数应符合规定。应有详细的能耗计算与动力保障设计。2.硐室应具备外部电源接入接口,在硐室处于备用状态下利用外部电

26、源对内部电源充电。外部电源及电源接口应有完善的安全保护,保证在意外情况下的供电安全及灾变条件下外部电源中断时内部的供电安全。(九)生存保障系统1.硐室内应配备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额定人员生存所需要的食品和饮用水,并有足够的安全余量。其中,食品配备不少于2000kJ/人.天,食用水500mL/人.天。2.硐室内应配备应急救助所需要医疗设备,包括急救箱、苏生器等。3.硐室内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维修所需工具箱、灭火工具等。4.硐室内应具有人体排泄物处理功能。3、自救器过渡站主要技术参数与标准15人矿用过渡站技术要求1.技术要求1.1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配套部件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

27、应符合相关管理规定。1.2矿用过渡站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进行移动,配备专用运输工装(每个矿配置一个)。便于井下移动、安装,适应采掘作业地点的变化要求。1.3矿用过渡站自身要具备安全防护、空气供给、环境检测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动力保障、生存保障等系统。1.4矿用过渡站提供煤矿井下的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人员定位、通讯系统、监测监控等以上系统相关接口,并与其进行连接。形成井下整体的安全避险系统,相关设备线缆出入过渡站需采用具有防火抗爆防水的密封模块,并提供第三方的认证证书。1.5矿用过渡站外部颜色应醒目,采用白色或黄色。同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荧光条码、安全标志标识、安全使用须知等标识,配备外部

28、指示灯。 2、主要技术参数:2.1容纳人数:15人同时更换自救器;2.2规格尺寸:6000 1800 2100mm(长宽高),自救器过渡站由入口过渡室、自救器补给室、出口过渡室三部分组成,入口过渡室、出口过渡室与自救器补给室之间均悬挂一道气体阻隔帘(阻燃、防静电),采用一进一出两个门的贯通式结构(两个门不在同一方向,进出路线为L型);2.3站内正压力:200至500Pa,站内设自动单向排气阀;2.4适应温度范围:-40至60; 2.5站体材料防火等级:A60级;2.6站体材质,屈服强度:600MPa;2.7过渡站整体防爆炸冲击能力:0.1Mpa(到货时提供第三方证明);2.8主要物品配置:压缩

29、氧自救器额定工作时间:100min,150套;医疗箱(包含:创可贴、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夹板等止血器具);工具箱:铁锹、铁锤、撬棍等;饮用水用量按照0.5L150人.份配备。2.9压缩氧气自救器主要技术参数:若配100min压缩氧气自救器主要技术参数不低于以下要求:1.额定防护时间100min2.氧气瓶额定压力:20MPa,氧气瓶应符合GB5099的规定。3.氧气质量应符合GB8982的规定4.定量供氧量1.2L/min5.自动补给供氧量60L/min6.自动排气压力150300Pa7.压力表指示范围030MPa,压力表应符合GB/T1226的规定。8.二氧化碳吸收剂应符合MT454的规定

30、。9.外壳材质:PC10.静坐防护时间480min11.外型尺寸:307mm222mm118.5mm(长宽高)12.整机质量:4.5kg若配120min压缩氧气自救器主要技术参数不低于以下要求:1.体积:228mm220mm105mm(长宽高)2.重量:4.5 kg3.氧气瓶容积:1L4.额定工作压力:20 MPa5.定量供氧量:1.2L/min6.自动补给供氧量:60L/min7.自动排气压力:150300Pa8.压力表指示范围035MPa,压力表应符合GB/T1226的规定。9.二氧化碳吸附效率不小于36%(提供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报告)。10.外壳材质阻燃、抗静电、抗磨损

31、、抗冲击。11.气囊采用聚氨酯复合材料,强度是丁基胶布的三倍。3、功能要求3.1 安全防护3.1.1结构采用一体式结构,站体气密性能可以保证站内正压,在+50020帕压力下,泄压速率应不大于35020帕/小时;站体表面全部喷有防腐涂料,可以使站体钢结构正常使用的寿命9年。3.1.2过渡站壳体内板与外钢板之间应具有防火隔热材料,出具防火证书,站体防火材料防火等级达到A60,具有阻燃、隔热、隔音、抗冲击性能。对过渡站内人员及物品实现有效防护。3.1.3为阻止在外门开启时有毒气体和粉尘进入矿用过渡站,出入口处均安装有气幕装置,过渡站外门打开时,气幕联动开关动作,气流一侧喷射,形成气幕,阻挡外界气体进

32、入,并具有吹扫功能。气幕可连续工作时间为15min,也可断续工作,以满足多批次人员出入的需求。3.1.4矿用过渡站主舱室可容纳15人同时更换自救器。3.1.5过渡站前后20米线缆与管路采用专用管路护板防护措施, 专用管路护板防防爆炸压力0.1 MPa。3.2 压风自救系统正常情况下使用矿井压风系统,当矿压风管路破坏时,可采用站内自备压缩空气瓶对压风自救装置进行供气,压缩空气供气量大于等于20000L。压风自救系统共设计两种供风方式:3.2.1弥散式供风:内部安装有过滤器、减压阀、消音器等设施,为站内空间供风,保证站内的空气质量及正压维持功能;3.2.2压风自救装置保障:内部安装有ZYJ压风自救

33、装置3台,每台配有6组呼吸面罩,可供15人同时压风自救,压风管路与矿井压风自救系统链接。3.3 动力保障系统过渡站内部采用双电源供电措施,以更有效保障过渡站内监测监控等设备的正常运转。日常采用井下交流127V电源供电,由煤矿井下就近变电所供过渡站内部用电;另配置避险专用蓄电池组,蓄电池提供127V、24V输出,蓄电池供电不小于9小时,在发生断电事故时,能够实现自身供电,供内部环境监测、应急通讯、照明、指示等设施提供动力保障,该电源日常处于待机状态。3.4照明系统内部设计安装两种照明装备:3.4.1日常照明:电源取自矿供电系统或站内自备蓄电池组,采用矿用隔爆型LED照明灯,为过渡站内部空间照明,

34、可保证日常设备维护、保养等状态下的正常工作。3.4.2应急照明:内部配置荧光棒,在供电异常,无法实现内部照明,可使用荧光棒对过渡站内部空间照明,使进入过渡站人员能够迅速寻找相关物品。3.5、通讯系统配备电话通讯装备,与煤矿整体通讯系统联网,通讯系统可连接井上调度室、井下值班室、过渡站、救生舱、避难硐室等设施,形成通讯系统。与煤矿通讯系统相配合,无缝对接。3.6、环境监测检测系统内部预留环境监测检测仪表接口,根据矿方监控系统的状况,在过渡站内安装环境监测检测传感器,实现调度室对过渡站环境的监测检测,过渡站内空气环境安全,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及温湿度计等,与矿

35、现使用的监测检测系统兼容。3.7指示功能外部安装报警信号灯,具有红灯闪烁功能,可在黑暗中提示过渡站位置。过渡站外部贴有反光指示,人员在逃生过程中,通过矿灯照明便于及时发现过渡站位置,进入过渡站更换自救器及短暂修整。3.8储备物品矿用过渡站内配备有供150人次使用的储备物资,其中包括150套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饮用水、医疗急救包,防爆应急工具等。15人自救器过渡站用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有效防护时间100min,并取得煤安认证;饮用水用量按照0.5L150人.份配置。10人矿用过渡站技术要求1、技术要求1.1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配套部件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应符合相关管理规

36、定。1.2矿用过渡站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进行移动,配备专用运输工装(每个矿配置一个)。便于井下移动、安装,适应采掘作业地点的变化要求。1.3矿用过渡站自身要具备安全防护、空气供给、环境检测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动力保障、生存保障等系统。1.4矿用过渡站提供煤矿井下的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人员定位、通讯系统、监测监控等以上系统相关接口,并与其进行连接。形成井下整体的安全避险系统,相关设备线缆出入过渡站需采用具有防火抗爆防水的密封模块,并提供第三方的认证证书。1.5矿用过渡站外部颜色应醒目,采用白色或黄色。同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荧光条码、安全标志标识、安全使用须知等标识,配备外部指示灯。 2、主

37、要技术参数:2.1容纳人数:10人同时更换自救器;2.2规格尺寸:4500 1800 2100mm(长宽高),自救器过渡站由入口过渡室、自救器补给室、出口过渡室三部分组成,入口过渡室、出口过渡室与自救器补给室之间均悬挂一道气体阻隔帘(阻燃、防静电),采用一进一出两个门的贯通式结构(两个门不在同一方向,进出路线为L型);2.3站内正压力:200至500Pa,站内设自动单向排气阀;2.4适应温度范围:-40至60; 2.5站体材料防火等级:A60级;2.6站体材质,屈服强度:600MPa;2.7过渡站整体防爆炸冲击能力:0.1Mpa(到货时提供第三方证明);2.8主要物品配置压缩氧自救器额定工作时

38、间:100min,50套;医疗箱(包含:创可贴、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夹板等止血器具);工具箱:铁锹、铁锤、撬棍等;饮用水用量按照0.5L50人.份配备。2.9压缩氧气自救器主要技术参数:若配100min压缩氧气自救器主要技术参数不低于以下要求:1.额定防护时间100min2.氧气瓶额定压力:20MPa,氧气瓶应符合GB5099的规定3.氧气质量应符合GB8982的规定4.定量供氧量1.2L/min5.自动补给供氧量60L/min6.自动排气压力150300Pa7.压力表指示范围030MPa,压力表应符合GB/T1226的规定8.二氧化碳吸收剂应符合MT454的规定9.外壳材质:PC10.静

39、坐防护时间480min11.外型尺寸:307mm222mm118.5mm(长宽高)12.整机质量:4.5kg若配120min压缩氧气自救器主要技术参数不低于以下要求:1.体积:228mm220mm105mm(长宽高)2.重量:4.5 kg3.氧气瓶容积:1L4.额定工作压力:20 MPa5.定量供氧量:1.2L/min6.自动补给供氧量:60L/min7.自动排气压力:150300Pa8.压力表指示范围035MPa,压力表应符合GB/T1226的规定。9.二氧化碳吸附效率不小于36%(提供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报告)。10.外壳材质阻燃、抗静电、抗磨损、抗冲击。11.气囊采用聚氨

40、酯复合材料,强度是丁基胶布的三倍。3、功能要求3.1 安全防护3.1.1结构采用一体式机构站体气密性能可以保证站内正压,在+50020帕压力下,泄压速率应不大于35020帕/小时;站体表面全部喷有防腐涂料,可以使站体钢结构正常使用的寿命9年。3.1.2过渡站壳体内板与外钢板之间应具有防火隔热材料,出具防火证书,站体防火材料防火等级达到A60,具有阻燃、隔热、隔音、抗冲击性能。对过渡站内人员及物品实现有效防护。3.1.3为阻止在外门开启时有毒气体和粉尘进入矿用过渡站,出入口处均安装有气幕装置,过渡站外门打开时,气幕联动开关动作,气流一侧喷射,形成气幕,阻挡外界气体进入,并具备吹扫功能。气幕可连续

41、工作时间为15min,也可断续工作,以满足多批次人员出入的需求。3.1.4矿用过渡站主舱室可容纳10人同时更换自救器。3.1.5过渡站前后20米线缆与管路采用专用管路护板防护措施, 专用管路护板防防爆炸压力0.1 MPa。3.2 压风自救系统正常情况下使用矿井压风系统,当矿压风管路破坏时,可采用站内自备压缩空气瓶对压风自救装置进行供气,压缩空气供气量大于等于20000L。压风自救系统共设计两种供风方式:3.2.1弥散式供风:内部安装有过滤器、减压阀、消音器等设施,为站内空间供风,保证站内的空气质量及正压维持功能;3.2.2压风自救装置保障:内部安装有ZYJ压风自救装置2台,每台配有6组呼吸面罩

42、,可供10人同时压风自救,压风管路与矿井压风自救系统链接。3.3 动力保障系统过渡站内部采用双电源供电措施,以更有效保障过渡站内监测监控等设备的正常运转。日常采用井下交流127V电源供电,由煤矿井下就近变电所供过渡站内部用电;另配置避险专用蓄电池组,蓄电池提供127V、24V输出,蓄电池供电不小于9小时,在发生断电事故时,能够实现自身供电,供内部环境监测、应急通讯、照明、指示等设施提供动力保障,该电源日常处于待机状态。 3.4 照明系统内部设计安装两种照明装备:3.4.1日常照明:电源取自矿供电系统或站内自备蓄电池组,采用矿用隔爆型LED照明灯,为过渡站内部空间照明,可保证日常设备维护、保养等

43、状态下的正常工作。3.4.2应急照明:内部配置荧光棒,在供电异常,无法实现内部照明,可使用荧光棒对过渡站内部空间照明,使进入过渡站人员能够迅速寻找相关物品。3.5、通讯系统配备电话通讯装备,与煤矿整体通讯系统联网,通讯系统可连接井上调度室、井下值班室、过渡站、救生舱、避难硐室等设施,形成通讯系统。与煤矿通讯系统相配合,无缝对接。3.6、环境监测检测系统内部预留环境监测检测仪表接口,根据矿方监控系统的状况,在过渡站内安装环境监测检测传感器,实现调度室对过渡站环境的监测检测,过渡站内空气环境安全,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及温湿度计等,与矿现使用的监测检测系统兼容。

44、3.7指示功能外部安装报警信号灯,具有红灯闪烁功能,可在黑暗中提示过渡站位置。过渡站外部贴有反光指示,人员在逃生过程中,通过矿灯照明便于及时发现过渡站位置,进入过渡站更换自救器及短暂修正。3.8储备物品矿用过渡站内配备有供50人次使用的储备物资,其中包括50套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饮用水、医疗急救包,防爆应急工具等。10人自救器过渡站用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有效防护时间100min,并取得煤安认证;饮用水用量按照饮用水用量按照0.5L50人.份配置。神东煤炭集团井工煤矿供水施救系统实施标准一、总则(一)系统组成:利用现有供水系统,系统由水源、供水管网、三通、阀门、过滤装置等必要设备组成。(二)系统应

45、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的有关规定。水管、三通、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材料应符合GB3836-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等相关规定。水管、三通、阀门及仪表等的耐压不小于工作压力1.5倍。经过处理的饮用水质应符合CJ94-2005CJ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规定标准:水质标准不用超过以下值:浑浊度:1NTU;PH:6.05.8;硬度:300mg/L;铁:0.2mg/L;锰:0.05mg/L;铜:1.0mg/L;锌:1.0mg/L;铝:0.2 mg/L;挥发性酚类:0.002mg/L;阳离子合成洗涤剂:0.20mg/L;硫酸盐:100mg/L;氯化物:250mg/L;溶解性总固体:500mg/L;高锰酸钾消耗量:2mg/L。供水系统的水源应取自消防水池、自来水管或井下水源,确保正常供水。如用地面的消防水池供水,水量必须一直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如果消防用水同生产、生活用水共用,应有确保紧急施救用水的措施。供水系统应保持24小时供水。二、主要功能(一)应具有基本的防尘、消防、供水功能。(二)应具有在各采掘作业地点、主要硐室等人员集中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功能。(三)应具有过滤水源功能。(四)泵房应具有水源、管网压力及流量等监测功能。三、安装地点、数量、高度等要求(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