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方案310最终版(DOC6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施工方案310最终版(DOC64页).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顶路污水管道 顶管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二一七年三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1工程情况12工程概述13沿线地质、地貌及水文情况23.1地形与地貌23.2地质情况23.3水文情况63.4气候情况64周边环境和障碍物情况6二、编制依据和原则71编制依据72编制原则73采用的技术规范7三、施工准备81准备工作82工期安排83劳动力组织94机械设备投入105施工临时用电12四、组织机构131组织机构建立132 项目部组织保证体系14五、工作井(接收井)施工141工作井(接受井)施工依据142工作井(接受井)设置142.1工作井(接受井)设置及规格142.2工作井土方开挖152.3竖井井壁施工方法19六、顶管
2、施工211顶管施工方法212顶管顶力计算与后背设计212.1顶管顶力的计算212.2后背墙顶力的计算223顶管施工工艺233.1 施工流程233.2液压式顶管施工技术方案233.3顶进施工264顶管顶进与地层形变控制304.1施工监测监控措施314.2防沉降措施325处理有毒有害气体的措施346通风措施347降排水措施35七、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351现场管理352 严格执行各种有关法规363环境卫生管理364环境卫生与维护365 综合治理方面366噪音控制及震动控制367水污染的控制36八、安全生产措施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71安全保障措施371.1安全保证体系371.2危险源分析与预防
3、控制措施381.3安全保证措施382施工应急预案实施402.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402.2项目部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402.3项目部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412.4预警行动原则412.5项目部安全资料与设施422.6应急救援程序图422.7应急救援基本措施422.8支护失稳、基坑坍塌、高处坠落、触电、中毒、路面坍陷、管线失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的应急救援预案442.9 事故预防措施462.10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472.11 注意事项48九、雨季、夏季施工49十、附图:50一、工程概况1工程情况工程名称:污水管道顶管工程 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质量标准:达到国家或
4、行业质量检验评定的合格标准;工期要求:75天。2工程概述拟建污水管道工程位于青岛市街道办事处辖区,管道类型为污水管道,管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管道自北向南沿西岸敷设,工程起止桩号为K0+000K4+194.222,总长约4.2公里。工程起点为规划灵山路,沿途穿越10条规划道路,3条河道,管道终点接至污水干管。该工程由青岛市公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根据拟建管道纵断面设计图:拟建管线管底标高约10.1717.06m,管道埋深约0.36.5m。拟建管线大部分地段采用明挖敷设方式施工,在K1+800K1+840、K3+825K3+855及K3+920K3+947里程段采用顶管施工方式穿越现状东岳
5、西路和工程南端风河现状漫水桥。桩号K3+825K3+850堤坝道路段,有现状DN600给水管线和污水管线交叉,现状给水管顶标高约11.3m,污水管底设计标高为9.2m,现状给水管线标高影响顶管工程施工,该处给水管线需要局部下卧,给水管顶标高调整为8m,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该处采用钢套管,钢套管长度,两端需伸过与污水管线交叉处各3m,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顶管精度,避免干扰给水管线。穿越现状东岳西路为DN800污水管,管长约45米,穿越工程南端风河现状漫水桥两端堤坝道路分为两段,管径均为DN500,管长均为30米。顶管深度为4.56.0米。顶管施工段如下:顶管施工 位
6、置最小埋深(m)最大埋深(m)管 径(mm)K1+800K1+840 5.0 6.0 800K3+825K3+855 4.5 6.0 500K3+920K3+950 4.5 6.0 500上表为管道顶管施工路段,其余均为明挖施工路段。3沿线地质、地貌及水文情况3.1地形与地貌(1)地形本工程位于黄岛区街道办事处辖区,管道沿线多为林地、农田,部分地段穿越道路、沙场、自来水厂、河道、堤岸等。场区地势起伏不大,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最高点位于31#勘探点区域,高程约14.94m;最高点位于北端2#勘探点区域,高程约21.56m;最低点位于南部43#勘探点区域,高程约10.73m,场区地势最大高差约1
7、0.83m。(2) 地貌管道沿线场区原地貌类型为河漫滩冲洪积地貌,后经耕种及局部人工回填及建设活动呈现状地形。3.2地质情况野外勘察数据表明,拟建场地勘察点位置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较简单,层序变化较小,场地稳定性较好,土层性质较均匀。根据地层岩性、成因时代的不同,本次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的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耕土(Q4pd): 黄褐色,稍湿,松散,以中细砂、粉土为主,表层有少量植物根系,受耕作及环境影响明显,工程性质不稳定,厚度较薄,无工程意义。该层在勘探范围内沿管线穿越的农田、林地地段有分布(27个勘探点),厚度:0.300.80m,平均0.42m;层底标高:9.9321.26m,平均15
8、.51m;层底埋深:0.300.80m,平均0.42m。-1 素填土(Q4ml):土黄色、黄褐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由中粗砂、花岗岩类砂状风化物组成,有少量粉土,局部混少量砾石、碎石,一般粒径约25cm,最大粒径约10cm以上。该层回填年限大于3年。该层在勘探范围部分勘探点(22个)有分布,厚度:0.404.10m,平均1.59m;层底标高:8.0318.29m,平均14.53m;层底埋深:0.404.10m,平均1.59m。该层在勘察过程中对6个孔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2个孔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统计结果见表3.2-1和表3.2-2(N63.5动探击数按照规范要求的加权平均法进行统计)。表
9、3.2-1 第-1层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值)统计表统 计 项 目样本数n极值max/min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重型动力触探试验N63.5修正击数64.2/3.73.90.220.063.7 表3.2-2 第-1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样本数n极值max/min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1素填土实测212.0/8.010/修正212.0/8.010/ 粉细砂(Q4al):黄褐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砂粒矿物成分长石、石英,局部夹中粗砂薄层。该层在勘探场区内部分勘探点(22个)揭露,层厚0.403.10m,平均1.13m;层底标高9.7519.58m
10、,平均15.18m;层底埋深0.805.30m,平均2.22m。勘察过程中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7次,统计结果见表3.2-3。表3.2-3 第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样本数n极值max/min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中粗砂实测714.0/8.010.92.30.219.2修正713.6/7.810.62.10.209.1 -1 粉土(Q4al):黄褐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切面稍粗糙,干强度低,韧性差,摇震反应迅速,见少量铁质氧化物。该层在勘探场区仅局部勘探点(9个)揭露,层厚0.503.30m,平均1.99m;层底标高11.6319.36m,平均16.33m;层底埋深1.004
11、.80m,平均2.74m。勘察过程中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7次,统计结果见表3.2-4。表3.2-4 第-1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样本数n极值max/min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粉土实测77.0/5.06.30.80.125.7修正76.8/4.96.10.70.115.6勘察过程中该层取原状土样5个,统计结果见表3.2-5。表3.2-5 第-1层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 地层单位含水量 W%天然重度kN/m3孔隙比e0液性指数Il剪切试验q压缩系数a1-2Mpa-1压缩模量Es1-2MPaCkPa度统计数55 5 5555 5最小值25.119.00.6940.3610.
12、89.80.226.28最大值26.619.60.7510.6113.611.50.277.84平均值25.619.30.7240.4612.410.60.256.99标准差0.60.20.0240.101.30.80.020.61变异系数0.020.010.030.220.100.070.080.09标准值/ 中粗砂(Q4al+pl):黄褐色,稍湿饱和,稍密中密,磨圆度一般,分选性良好,砂粒矿物成分长石、石英,局部见少量砾石、碎石,粒径一般为13cm,最大8cm以上。局部夹砾砂、粉砂薄层。该层在勘探场区局部勘探点(45个)揭露,层厚0.505.30m,平均2.13m;层底标高7.6817.7
13、3m,平均12.94m;层底埋深0.806.50m,平均3.61m。勘察过程中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3次,统计结果见表3.2-6。表3.2-6 第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样本数n极值max/min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中粗砂实测2320.0/10.014.22.90.2113.1修正2318.0/10.013.62.40.1812.7 粗砾砂(Q4al+pl):黄褐色,湿饱和,稍密中密,磨圆度稍差,级配良好,砂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粘性土。局部见少量砾石、碎石,一般粒径13cm,最大粒径约10cm,含量约515,局部夹中细砂薄层。该层在勘探场区内所有勘探点(54个)
14、均有揭露,层厚1.007.60m,平均4.47m;层底标高2.8014.06m,平均8.42m;层底埋深5.1010.80m,平均7.90m。勘察过程中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5次,统计结果见表3.2-7。表3.2-7 第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样本数n极值max/min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粗砾砂实测6526.0/10.018.83.40.1818.1修正6521.6/10.016.62.60.1516.3-1碎石土(卵石)(Q4al+pl):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为卵石,次圆状及次棱角状,局部为碎石、圆砾,级配良好,磨圆度一般,卵石粒径一般为28cm,最大约10cm
15、以上;骨架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类,充填物为中粗砂及少量粘性土。该层在勘探场区内汶河与风河交汇地段(8个勘探点)有揭露,层厚1.003.00m,平均2.26m;层底标高6.469.74m,平均8.49m;层底埋深6.8010.70m,平均9.40m。该层在勘察过程中对3个孔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结果见表3.2-8。表3.2-8 第-1层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值)统计表统 计 项 目样本数n极值max/min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重型动力触探试验N63.5修正击数36.9/6.2 6.6/ 强风化花岗岩(53):黄褐色,密实,饱和,原岩结构大部分遭到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
16、破碎,干钻不易钻进。岩芯呈砂状碎块状,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见少量角闪石。锤击声哑,易碎。岩石坚硬程度等级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有勘探点(54个)均有揭露,该层未穿透,揭露厚度0.904.40m,平均1.50m;层顶标高2.8014.06m,平均8.08m;层顶埋深5.5010.80m,平均8.23m。勘察过程中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9次,统计结果见表3.2-9。表3.2-9 第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样本数n极值max/min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 强风化花岗岩 991.0/60.071.09.20.13 65.5 97
17、3.7/48.059.78.00.1353.93.3水文情况依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资料,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以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层粉细砂层粗砾砂、-1层碎石土(卵石)中的孔隙潜水及下卧强风化花岗岩中的裂隙潜水,其中层粗砾砂和-1层碎石土(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渗透性强,水量丰富。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以大气降水垂直入渗和邻区补给为主,排泄方式主要以蒸发排泄和排向邻区为主。勘察期间整个场区内钻孔稳定水位进行了量测,实测稳定水位埋深1.206.10m,稳定水位标高6.8515.56m。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结合地区经验,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按2.0m考虑。3.4气候情况 青岛市黄岛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内
18、,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点,具有春寒、夏凉、秋爽、冬暖的气候特征,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年平均气温12.5C;夏季平均气温23;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C;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3C;平均降雨量696.6mm;年无霜期平均为200天;风速平均5.4M/S,年平均瞬时风力大于8级天数为71天。4周边环境和障碍物情况根据甲方提供的管线交接资料,拟建管线沿线部分地段有现状供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供电管线及输油管线等分布,经过现场核实,风河西岸有现状DN600给水管线,为南北走向,影响到风河西岸堤顶路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本次采取的措施是将给
19、水管线进行下卧保护,具体调整标高和保护措施见青岛市公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其余管线等均不在本次污水管线作业范围内,不影响工程施工,管道基槽开挖对现状管线不会造成破坏。二、编制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2 发包方提供的部分图纸:风河西岸污水管道工程;1.3发包方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1.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300-200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等;1.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及有关补充协议书;1.6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20、;1.7本公司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经验及工程管理水平;1.8青岛市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定;1.9 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1.10发包方提供的规划控制点。2编制原则2.1 坚决遵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和补充协议中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2.2 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以及施工图纸、施工细则、设计修改通知书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2.3 坚持先进性、科学性、经济合理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2.4 坚持施工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2.5 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用;2.6
21、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2.7 坚持“项目法”原则,即通过劳动力、资金、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理、实现造价、工期、质量的目标效果。3采用的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JGJ50330-20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建筑工程施
22、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三、施工准备1准备工作1.1仔细查阅有关设计文件及地质勘察报告。1.2结合顶进地段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弄清管道穿越地层土层分布隋况,及管道下卧层地质清况,以此制定有关技术措施.1.3根据提供各层土相应物理参数、计算顶力、触变泥浆配置方案,以及注桨压力的确定。1.4查找可供地基稳定及变形计算分析的土性参数及现场测试资料。1.5现场调查各种地质及地下管线
23、、建筑物、障碍物,对可能影响顶进施工的部位进行处理及制定相应措施1.6按顶管所经地层土壤参数,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选定顶管过程中常规设备。1.7做好对施工范围内的工厂、居民的告示和联系工作。1.8熟悉施工图纸,了解管道埋深情况,掌握先深后浅的原则。针对施工空间小,材料堆放、施工场地受限,受埋深及土质影响,工作坑开挖困难,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1.9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和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2工期安排2.1工期安排原则2.1.1首先拟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科
24、学组织,合理安排,适时调整,做好劳动力调配,加强各工种之间的配合。2.1.2为使工程顺利如期完成,实行定期碰头例会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存在问题,努力做到当日问题当日解决。2.1.3充分利用晴好的有利天气。力求做到均衡施工,认真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防止前松后紧,盲目蛮干;做好材料设备的计划管理,及时组织进场,加强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以免因材料、设备等不能及时供应或施工机械故障而影响施工。2.1.4据实际施工条件安排工期,现场具备三通一平条件的地段优先考虑施工,并结合地质勘探报告综合考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在丰水期避开埋深较大的工段施工。因此在施工安排上要高度重视,一点都不能松懈,要环环扣紧,
25、一着不让。首先要集中力量保重点,抢工期,在人力、物资、机具上要给予充分保证,各专业管理工作应协助指导组织好施工,搞好各方面配合,上下一条心,抓工期抓质量。2.1.5组织配合施工,穿插作业,重点部位抢工期,该工程配合量大,施工期间涉及到各种管线,必须主动做好配合工作,互创施工条件,确保各种管线和道路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按期完成任务。2.1.6切实改进施工工艺,努力提高工效,优先考虑采用机械化施工,以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施工进行流水施工合理安排、统一调度、充分发挥施工人员主观能动性,采用平面、立体交叉施工方法,按先地下后地面的原则组织好排水管道和路基施工,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2.2计划工期2.
26、2.1按每个工作井日进度3m组织施工,为确保工期、合理调配施工资源,各顶管施工采用三班倒连续施工,施工段采用分段流水作业法,进场后先集中力量施工工作井。2.2.2顶管施工计划2017年3月31日开工,完工日期为2017年6月15日,预计施工75天。(详见顶管施工进度计划)。3劳动力组织3.1根据工程特点要求,按照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原则,组织高效率的专业施工班组。3.2做好施工人员进场教育工作,包括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等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上级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3.3对特殊工种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无上岗证者严禁进场施工。3.4编制好顶管施工工艺卡,做好顶管施工人员的再培训工
27、作。3.5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人员进场计划(包括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并进行技术、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交底,以利顺利施工。3.6根据工期要求,顶管施工计划开设3个工作面(顶管操作面),每个工作面投入1套顶管设备,每个工作井施工所需人数为34人,劳动力组织如下:序号工种名称数量(人)备注1值班员2负责现场安保2技术员2负责现场施工管理3专职安全员2负责现场安全文明管理4土方工10负责挖土、运土5混凝土工4负责浇筑混凝土井壁6电工2负责现场施工用电7钢筋工2负责钢筋加工绑扎8模板工2负责模板施工9技术工人3负责顶管设备装卸和操作10起重工5负责使用电动葫芦吊土出坑4机械设备投入4.1施工机
28、具的配置原则机械准备,按照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质量要求施工的工程量大小及施工经验配套好各种机械,编制机械进场计划,并按计划进场,进行模拟“实践”操作,使各种机械配套科学,机驾人员人人心中有底。4.2每个工作井所投入的机械设备情况: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电焊机50kw台12气割设备套13液压操作平台台14汽车吊12t台15卷扬机5t台16发电机60kw台17导向轨组1主顶油泵站ZB10/320-4/8007.5kw套18主顶站千斤顶YDC400柳州400T台19中继间泵站套110千斤顶YT1960(200)柳州台311顶铁D2600套112通风机台213污水泵100台314污水泵50台
29、215钢筋切断机GQ40D台116钢筋弯曲机GW40D台117钢筋调直机GT6/12台118木工电锯MJ104台119插入式振动器ZN50台220空气压缩机15KG台121风镐套222液压泥浆机5YB-50台123泥浆泵5KW台124压密注浆设备套14.3测量与监视装置配备计划 序号测量与监视装置名称型号1测距仪ND30002水准仪DZS3-13钢卷尺5m4激光经纬仪DJJ2-25皮尺50m5施工临时用电5.1顶管施工的用电由业主提供接电点接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采用三级配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操
30、作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配电箱引入引出线应有套管,电线上进下出不混乱,电箱上进先应加滴水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脚手架、防护架上。2、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采用安全低压电源。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花线和塑料胶质线,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须作保护接零,照明开关箱装设漏电保护器。3、休息室、料间等地不准烧电炉,不使用“小太阳”和功率大于60W的灯泡。4、电箱内开关电器须完整无损,并配备漏电保护器,以确保主要施工机械用电安全。5、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对搁置已久重新
31、使用和连接使用一个月的漏电开关,应认真检查其特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6、所有开关箱应配锁,应有专人负责。并应每月进行检查和维修一次。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对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所有的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下述操作顺序。送电操作顺序: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操作顺序: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除外)7、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所有的开关箱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经常保持整洁,不得挂接其它临时用
32、电设备。熔丝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施工现场内,不准使用电炉。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由主管该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其中电工维修工作记录可指定电工代替,并于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后统一归档。每月一次的临时用电检查时,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确保安全用电的顺利进行。5.2本工程每个顶管作业面用电量统计如下:序 号设 备用电量备 注1主顶装置7.5kW2葫芦吊6kW3泥浆泵5kW4插入式振动器1.1KW5木工圆锯机5KW6井口照明3kW7场区照明2kW8注浆泵10kW9空压机6 kW根据地质情况使用合计46kW
33、四、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建立为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使各项指令和措施落实到部位和个人,工地建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层:由工程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施工安排、进度计划、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检测试验、材料设备、安全保障实行全方位管理。项目作业层:由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操作经验的工人组成,在该项目管理人员领导指挥下,明确责任目标的义务,保质量、保安全完成项目部下达的任务。项目经理2 项目部组织保证体系现场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进度)合约管理施工队组五、工作井(接收井)施工1工作井(接受井)施工依据根据顶管工作井设计方案,针对实际管道埋设深度4
34、.56.0米,采用8米内竖井开挖支护设计方案(详见附图)。工作井和接收井主要采用护壁桩与钢管支撑结合的方法支护,工作井用C20素混凝土进行封底,封底混凝土厚度25cm。2工作井(接受井)设置2.1工作井(接受井)设置及规格为节约成本和优化施工,根据施工图设计基础,顶管完工后,工作井最后可作为检查井使用,避免设置检查井时重复开挖,上部做法可参照图集06MS201中砖砌检查井做法施工。工作井底部为矩形,钢筋砼工作井内空尺寸:D800mm,采用138.5m工作井;接收井内空尺寸为5.54.2m;工作井井壁厚400mm, 中间设两道609钢管支撑,下层支撑设2HN700x300x13x24围檩结构;混
35、凝土采用C20商品砼。工作井、接收井土方采用人工挖井护壁施工。2.2工作井土方开挖工作井挖土采用人工开挖,工作坑开挖前应先设置彩钢板围挡,并设立醒目施工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构筑物进行技术交底,查明地下管线走向及埋深。并设专人会同相关单位对地下管线进行监护,确保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安全。工作井边不准堆积弃土,不准堆放建筑材料、存放机械及行车。基槽边外部荷载不得大于15kpa。槽边不得有常流水,防止渗水进入基槽及冲刷边坡,降低边坡稳定。2.2.1工作井支护设置根据施工设计和现场情况分析,为防止工作井坍塌,井壁应作支护处理。井周围先打1000灌注桩,中心距1.1m,
36、灌注桩长为11.85m,打入工作井内底标高以下5m(结构图见附图)。工作井地面标高以下1.4m处设第一道支撑,采用609钢管,第一道支撑标高以下2.5m处设第二道支撑,采用609钢管并设置围檩,保证工作井能顺利施工。灌注桩工艺流程如下:2.2.1.1施工准备施工前修建必要的临时道路满足钻机进场,设置泥浆池,同时对场地内杂物及淤泥清除干净,并平整、夯实,以防钻机发生不均匀沉陷。(1)主要材料水泥:宜用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应无老锈和油污。垫块
37、:用13水泥砂浆埋22号火烧丝提前预制成或用塑料卡。火烧丝:规格1820号铁丝烧成。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主要机具: 另需机动小翻斗车或手推车,长、短棒式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溜筒、盖板、测绳、手把灯、低压变压器等。2.2.1.2埋设护筒 根据测量确定的桩位,埋设钢制护筒,护筒由厚5mm钢板加工而成,内径大于钻头直径50mm,在护筒顶部开设2个溢浆口,高出地面0.2m。护筒埋设采用挖埋式方法,用桩位定位器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中心一致。在挖埋时,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土填实,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护筒埋置深度确定为1.5m。护筒埋设好后,及时复核桩位,若有误差大于规范要求,
38、则重新埋设。2.2.1.3钻孔 钻机就位时保持底座平稳,钻机塔架头部滑轮、转盘中心和桩位三点应在一铅直线上。并且机身牢固,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位移、不倾斜。在开钻前必须进行满负荷运转。钻头中心采用桩定位器对准桩位。利用双向调节标尺或线坠调整钻杆垂直。先在护筒内用钻头造浆,在泥浆池存一部分泥浆后才正式钻孔。开孔时做到稳、准、慢,钻进速度根据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深度及供浆量确定。为保证钻孔的垂直度,在钻进过程中,设置钻机导向装置,钻进过程中若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塌孔或沿护筒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时,应停止钻进,采取如下措施:当钻孔倾斜时,可往复扫孔修正;如纠正无效,则在孔内回填粘土至偏孔处上部0.
39、5m,再重新钻进。钻孔中如遇到塌孔,立即停钻,并回填粘土,待孔壁稳定后再钻。护筒周围漏浆可用稻草拌黄泥堵塞漏洞。2.2.1.4泥浆制备及时采集泥浆样品,测定性能指标,对新制备泥浆进行第一次测试,使用前进行一次测试,钻孔过程中测试一次,钻孔结束后在泥浆面下1m及孔底以上0.5m处各取泥浆样品一次。回收泥浆后,回浆处理后各测试一次。储存泥浆每8小时搅拌一次,每次搅拌泥浆或测试必须作为原始记录。新鲜泥浆制作好后搁置24小时后经各项指标测试合格方可正式用;回收泥浆必须经过振动筛处理,性能指标达到要求后才可循环利用。泥浆控制指标: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小于90%。施工中经常测定泥浆比
40、重,并经常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护筒内泥浆顶面高出筒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m以上。2.2.1.5清孔 第一次清孔:待成孔结束后,略提高钻杆然后利用钻杆进行第一次清孔,第一次清孔因利用钻杆进行,故在时间上(不少于30分钟)和方式上(上下提动钻杆)进行严格控制,目的是清除成孔时产生的沉渣。 第二次清孔:一次清孔后,提出钻杆,测量孔深,并抓紧时间安放钢筋笼和砼导管,通过砼导管压入清浆,进行第二次清孔,目的是清除在安放钢筋笼及砼导管时产生的沉渣。清孔后孔内泥浆密度1.151.25,孔底沉渣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二次清孔完毕后,均由专人测量孔深及孔底沉渣。备用各种泥浆测试工具。如孔内泥浆各项指标不符和设计
41、和规范要求则应重新进行清孔直至合格为止。2.2.1.6成孔质量检查 孔深:成孔后用带刻度测绳检验,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孔斜度采用双向垂球测定,垂直度偏差1/200桩长。2.2.1.7钢筋笼加工及吊放 施工现场搭设钢筋笼制作棚,并加工专用钢筋笼制作平台。钢筋笼根据9米长定尺钢筋采用分节制作,并预留一定搭接长度,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控制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米设置一道定位块,沿钢筋笼周围对称布置4只。在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钢筋笼主筋连接按设计要求进行,相邻两根主筋接头间距(中心距)35d,在同一截面上接头不大于50。钢筋笼采用螺旋箍筋与主筋点焊形成,主筋与螺旋筋的全
42、部交点必须50%焊接牢固(间隔点焊,呈“梅花状”),加强箍与主筋的交点必须全部焊接牢固,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钢筋笼分节形成,必须由钢筋工班长自检,安放前由质量员会同监理进行验收,并当场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未经验收的钢筋笼不得下放。钢筋笼堆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二层,并分别挂牌做好状态标识。为保证钢筋笼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由测量工测定钻机平面标高,由施工员测定焊接吊筋长度。钢筋笼安放:钢筋笼吊放采用吊车辅助下笼的方法,钢筋笼孔口焊接采用垂直对中法,上节笼垂直于下节笼,应位于孔的中心位置,做到上、下节笼的中心轴线重合,然后用吊机吊放至孔内设计深度并固定。2.2.1.8水下砼灌注 本工艺采用导管法浇注水下砼。施工采用商品砼,坍落度应控制在202cm。本工程使用300mm导管浇筑水下砼,导管接头无漏水,密封圈完好无损。商品砼要求:砼坍落度控制在1822cm,石子采用525碎石,砼初凝时间控制在68小时,级配单应在砼开浇时随车附来。严格把好质量关,每批进场砼搅拌站须附送级配单。现场应仔细核对配合比组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阻止更正,要求重拌。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