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铁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259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6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铁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内蒙古铁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内蒙古铁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内蒙古铁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内蒙古铁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铁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铁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内蒙古XXXXX铁矿、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生产矿山)提交单位:内蒙XXX编制单位:二九年九月1方案名称:内蒙古XXXXX铁矿、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单位:XXXXXXXXXX资质证书:内国土资地灾设资字第(2009005)号(乙级) 内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9007)号(乙级)提交单位:内蒙古XXXXX提交时间:二九年九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5第一节 矿区自然地理5第二节 矿区地质条件9第三节 矿山概况19第四节 矿山开发方案概述20第二章 矿山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33第一节 矿山环境现状33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分析35第三章 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2、37第一节 评估级别的确定37第二节 矿山环境影响现状评估38第三节 矿山环境影响预测评估40第四节 矿山环境影响综合评估44第四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46第一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46第二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47第三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48第五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总体布局50第一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分区50第二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部署52第三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技术方法54第六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55第一节 矿山环境保护方案55第二节 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方案55第三节 矿山环境监测方案60第四节 矿山环境保护

3、与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61第七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结论及建议63附图:1内蒙古XXXXX铁矿、区矿山环境现状图(比例尺1:10000)2内蒙古XXXXX铁矿、区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图(比例尺1:10000)3内蒙古XXXXX铁矿、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图(比例尺1:10000)附件:内蒙古XXXXX铁矿、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经费预算表前 言根据国发200528号文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要求,贯彻落实内国土资发【2008】110号文关于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新建和已投产的矿山要制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目的是为

4、了规范矿山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更好地促进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受内蒙古XXXXX的委托,XXXXX承担了内蒙古XXXXX铁矿、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一、方案编制的依据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以及立项、工程文件为依据。主要包括: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以及立项、工程文件为依据。主要包括:(一)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8年10月施行

5、的土地复垦规定;4、国务院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5、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6、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7、内蒙古自治区内政发200843号文“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的通知”8、关于实施的通知(内国土资发2008110号)(二)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23-2007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20-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3、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4、中华人

6、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勘探规范;5、其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规范。(三)相关基础资料及委托合同1.2007年8月XXXXX编写的内蒙古XXXXX矿区补充地质勘查总结2.2007年12月XXXXXXX公司编写的内蒙古自治区XXXXX铁锡矿区内蒙古XXXXXXXXXX铁矿、区2007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3.2009年3月XXXXXX公司编写的内蒙古XXXXXXXXXX铁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4.2006年12月内蒙古XXXXXXX编写的内蒙古XXXXXXXXXX铁矿区采选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5.2006年11月内蒙古自XXX编写的内蒙古XXXXX

7、XXXXX铁矿区采选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6.2006年11月XXX编写的内蒙古XXXXX矿区150万t/a(5000t/d)铁矿石采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2009年8月与XXXXX签订的内蒙古XXXXX铁矿、区矿山合同书二、方案编制的目的通过内蒙古XXXXX铁矿、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避免或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使矿山企业的生产环境及矿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保障。同时,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矿权人转让、变更、延续矿权,实施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监督、管理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实施提拱科学依据。其具

8、体任务是:(一)充分收集内蒙古XXXXX铁矿、区的储量检测年度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及矿区气象、水文、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调查并阐明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二)阐述矿体赋存特征,调查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水污染问题,以及矿山地质灾害和其他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作出全面评估。(三)分析矿区存在矿山环境问题的发育程度、表现特征和成因,对各种环境问题、对人员、财产、环境、资源及重要建设工程、设施的危害与影响程度,对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状况及效果、评估区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难度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

9、估、综合评估。(四)根据内蒙古XXXXXXXXXX铁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环境问题和矿山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对其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影响程度和防治难度进行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相应的保护目标和治理措施。三、治理方案适用年限根据内蒙古XXXXXXXXXX铁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服务年限23.59年,考虑到矿山环境问题发生的滞后时间,据此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适用年限为25年,即从2010年至2034年。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09年。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第一节 矿区自然地理一、位置、交通(一)位置矿区位

10、于内蒙古自治区XXXXX境内,行政区划隶属XXX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4091172601北纬: 433617433807(二)交通矿区南距XXXXX政府所在地经棚镇100km,距集通铁路上水头站70km。距303国道40km,有简易的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二、气象、水文(一)气 象该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昼夜温差大。据白音敖包气象资料显示,该区年最高温度达29.5,最低温度达38.1,昼夜温差1625;年平均降雨量406.3mm,多集中在7月8月,年平均蒸发量1385mm;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历年平均风速3.54.8m/s,无霜

11、期75d/a,最大冻结深度2.80m。(二)水文贡格尔河(查木罕河)在矿区西北侧流过,西流注入达里诺尔,全长125km,流域面积1886km2。流量为0.362m3/s,最大流量5.9 m3/s; 多年平均径流量6601104m3,为内陆水系。大柳条沟流量为0.048m3/s,最大流量0.181m3/s;区内的小柳条沟,属季节性小溪,在矿区北部汇入查木罕河。古河道在矿区中部通过,在雨季部分地段形成表流,矿区西南有大小不等的湖泊多处,以昭来德诺尔湖面积最大,面积约0.2km2,水深0.5m2.7m。矿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三、地形、地貌(一)地形矿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海拔高程1485-1697

12、m,相对高差212m,坡度在520之间,地势较缓。总体地势为北西高南东低。(二)地貌矿区按地貌形态特征分为低中山、河谷平原、沟谷三种地貌类型,现分述如下:1低中山主要分布在矿区西北部,山脉走向近北西-南东向分布。山顶多呈圆顶状,浑圆状,山脊线不甚清楚,山坡为直线或凹型,坡角20-30,植被发育。出露岩性为花岗岩、砂岩、凝灰岩、安山岩。岩石表层风化较严重(见照片1、照片2)。照片1 XXXXX铁矿区所在的低中山地貌照片2 XXXXX铁矿区所在的低中山地貌2河谷平原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在矿区中南部,断面为“U”字型,沟宽10002000m,岩性主要由上更新统的粉土、粗砂、中砂、砂砾石组成。3沟谷分布在

13、矿区南部局部地区,呈东西向发育,断面为“v”字型,其在矿区内长约900m,宽约130-150m。谷底基岩裸露,出露岩性为二叠系下统XXXXX梁组粉砂岩、砾岩、凝灰角砾岩、凝灰岩。四、土壤、植被(一)土壤矿区主要土壤类型为风沙土和草甸土。风沙土是由河流淤积沉积沙经风力搬运重新堆积而成,成土母质为风沙沉积物,养分含量低,水分条件较差。草甸土成土母质为冲积物,土层较厚,水分较充足,肥力较高,土壤PH值8.5,呈碱性。项目区大部分为固定沙丘,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在查木罕河附近有草甸土。(二)植被根据对矿区实地调查,矿区植被主要为桦林、落叶松,草本植物主要有羊草、大针茅、狗尾草等,植被覆盖率在3060%。

14、五、土地利用现状矿区总面积为6.08km2,土地利用类型有林地、草地,其中林地占30%,草地占70%。现状条件下矿山建设用地0.9286km2,占用土地类型均为天然草地。第二节 矿区地质条件一、 地层、岩浆岩 (一)地层矿区内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和XXXXX梁组(P1h)及第四系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 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和XXXXX梁组(P1h)(1)大石寨组(P1d):上部为灰黑色凝灰质砾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角砾岩、安山质晶屑凝灰岩互层,中夹粉砂岩、泥板岩和大理岩透镜体,顶部以厚层安山岩为主。它与钾长花岗岩的接触带形成了厚大矽卡岩体。矿体赋存其中。(2)X

15、XXXX梁组(P1h):分布在矿区中部小柳条沟的东南侧,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分布,走向和倾向、岩相和岩性变化剧烈,按岩性可分为上、下两部:下部东段为火山碎屑岩,西段相变为海底火山喷发熔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主要分布在矿区中部偏北侧,与下部地层整合或断层接触。走向北东40,由一套碳酸盐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夹薄层火山熔岩组成。下段为厚层状白色大理岩、灰岩、含砾结晶灰岩、硅质大理岩夹薄层凝灰岩。上段主要岩性由灰黑色厚层状粉砂岩,含钙凝灰质粉砂岩夹砂砾岩、砾岩、凝灰角砾岩、凝灰岩、中基性火山岩薄层所组成。矿体赋存其中。2. 第四系(Q)本区第四系覆盖较广,大面积分布在山前河谷、沟谷区以及山坡较缓处。

16、1、上更新统(Q3)地层(1)坡洪积(Q31dl+pl)分布于山前及沟谷地带,岩性:上部为灰黑色土壤,下部为含碎石粉砂土夹砂砾(碎)石薄层(或透镜体)。土壤:灰黑色,主要成分为细砂、粉砂组成。结构松散,虫孔、植物根系发育,富含腐植质。含碎石少量,碎石直径1-2cm,碎石棱角状、次棱角状。含碎石粉砂土:灰褐色,结构疏松,以粉砂为主,含少量粉土,夹砂砾(碎)石薄层或透镜体。多分布谷地前缘,向后缘逐渐尖灭。厚5-8m。下伏地层为基岩或中更新统地层。砂砾(碎)石薄层(或透镜体):杂色,大小混杂,磨圆较差,多呈棱角状,少数为次圆状。砾径一般2-10cm。次为10-25cm,大者50cm;砾(碎)石成分有

17、花岗岩、凝灰岩、砂岩等。坡洪积层厚5-35m不等。下伏地层为基岩或中、下更新统地层。(2)冰水湖堆积层(Q31fgl-l)广泛分布查木罕古河道内,组成冰水湖积倾斜平原,为一套较厚的灰白、棕色中砂夹细砂、粗砂、砂砾石透镜体、细砂夹中砂、粗砂、砂砾石透镜体。中砂夹细砂、粗砂、砂砾石透镜体:灰白、浅棕色,结构松散,以中砂为主,约占全层厚度的80-90%;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及岩石碎屑。颗粒均匀,分选磨圆较好。夹细砂、粗砂、砂砾石透镜体,具水平层理,局部有铁质侵染或夹黄色粘土薄层(厚0.2-0.3m)。细砂夹中砂、粗砂、砂砾石透镜体:灰白、浅棕色,结构松散,以中砂为主,约占全层厚度的70-80%

18、;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及岩石碎屑。颗粒均匀,分选磨圆较好。夹细砂、粗砂、砂砾石透镜体,具水平层理。厚70-130m。砂砾(碎)卵石层:厚3-15m,呈薄层或透镜体出现,分选磨圆不好,大小混杂,多为棱角、次棱角状,少数为次圆状。砾径一般3-5cm,次为5-10cm,大者15cm。成分为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等。 2、风积层(Q42eol)主要分布在山前低坡地带,组成固定沙地及沙丘,沙垅。为浅黄色细砂、中砂。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及岩石碎屑次之。分选性好,颗粒均匀。厚8-20m。 (二)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早期钾长花岗岩,少量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主要分布在矿区西北部及东南部,顶面波状起

19、伏,两侧花岗岩陡立,倾角6070,由陡变缓对成矿有利,控制着、区矿体。区内岩浆活动对地层影响较大。二、构造(一)区域构造矿区大地构造单元处于新华夏系三隆起带大兴安岭山脉的南端,天山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正置华夏方向构造线受西拉沐沦河断裂带影响、向南西方向发生位移偏转的部位。(二)矿区构造矿区位于XXXXX梁的复式背斜北西翼,属单斜构造。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总体倾向北西,倾角一般5082。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根据断层走向可分为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四组。北东向断裂的长期多次活动,为本区的成岩、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们是控岩、导矿、容矿的主要构造。(三)区域地壳稳定性根据区域潜

20、在震源分布图统计,X旗境内有记载的地震共发生134次, 3.0-3.9级16次;1.0-1.9级20次;2.0-2.9级为主,占70.2%。本区已发生地震烈度最大为5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本地区地震烈度度。区域地壳属于相对稳定地区。三、 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类型及特征矿区地下水按含水岩性及赋存条件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现分述如下:1、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在矿区河谷平原及沟谷中,河谷平原含水岩性上部为第四系冲洪积碎石土夹中粗砂和粉细砂;中部为

21、中细砂夹薄层碎石;下部为中细砂夹粉土、粉质粘土透镜体。沟谷中含水岩性为上更新统坡洪积含碎石粉砂土夹砂砾(碎)石薄层。含水层自东而西逐渐变厚,厚度100m180m,地下水位埋深自东而西逐渐变浅,约为4.6m49m。单井涌水量10002000m3/d,透水性良好,含水丰富,是区内主要含水层。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矿化度92-222mg/L,PH值5.9-8.0。2、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查木罕古河道南北两侧的基岩山区,岩性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二叠系下统安山岩、矽卡岩、磁铁矿、角岩。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基岩风化带中。风化裂隙带厚度31.6-73m。单井涌水量100m3/d,渗透系数0.21-

22、0.22m/d,地下水埋深632m,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矿化度130-140mg/L,PH值6.5-7.9。(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区位于查木罕古河道下游冰水堆积平原及两侧分水岭斜坡上,大气降水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基岩山区基岩裸露,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易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是地下水的补给区。河谷平原区地势宽阔平坦,含水层颗粒粗大,是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一部分以人工开采进行排泄,一部分溢出地表成湖。大部分以断面径流方式流出区外。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较好。(三)矿床充水因素分析矿区地处河谷平原及两侧分水岭斜坡上,区矿体赋存最低标高为955m,位于当地侵蚀

23、基准面(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490m)和地下水位(当地地下水位标高1487.12m)以下;基岩裂隙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水源。矿区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476.08m,当开采到侵蚀基准面以下时,矿坑东南边界临近强富水的第四系含水层,通过基岩裂隙,直接或间接补给矿坑。(四)矿坑涌水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XXXXX铁矿矿区水文地质补充勘察报告中矿床充水量计算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计算出矿床涌水水量: 1400m中段矿坑正常涌水量为14696m3/d,最大涌水量为21750m3/d。1316m中段矿坑正常涌水量为14565m3/d,最大涌水量为21556m3/d。由于矿床充水量与年降雨有关,所以坑道涌水将随当

24、地降水而滞后变化。据内蒙古XXXXXXX铁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区采用充填法采矿,地面不塌陷,隔水层不会破坏,井下涌水只考虑基岩裂隙水。1050m排水中段预测矿坑涌水量正常值为13025m3/d,最大涌水量为25034m3/d。1区排水中段为1380m,正常涌水量为1243m3/d,最大涌水量为2613 m3/d;2区排水中段为1450m,正常涌水量为716 m3/d,最大涌水量为1394 m3/d;3区预测矿坑涌水量为1000 m3/d。(五)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综上所述,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并具较高水压;构造破碎带发育,导水性强,第四系

25、厚度大、分布广,疏干排水有产生大面积塌陷、沉降的可能,水文地质边界复杂。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将矿区内的水文地质类型确定为第一类第三型,即以孔隙水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四、工程地质条件(一)岩土体类型根据矿区地层岩性、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将矿区内岩土体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碎石土2坚硬-半坚硬岩(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1碎石土分布在河谷、沟谷及山前坡麓地带,为残坡积物及冲洪积物,岩性主要为中粗砂,局部夹角砾、碎石及粉土。中粗砂一般稍湿,稍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180KPa;角砾、碎石稍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50450

26、KPa;粉土松散,稍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30180KPa。碎石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中粗砂、粉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2坚硬-半坚硬岩分布于查木罕古河道两侧基岩山区。主要岩性为主要有安山岩、砂岩、矽卡岩、花岗岩。其中安山岩、矽卡岩、花岗岩是矿体的直接围岩。据详查阶段采集的围岩物理力学试验样,其结果见表1-1。表1-1 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样测试结果表岩 性采样位置抗压强度(MPa)矽卡岩13590.00矽卡岩15262.24矽卡岩16855.25矽卡岩10353.94矽卡岩16556.46矽卡岩21569.45矽卡岩27763.88安山岩174134.93安山岩187142.92安山岩24199.04

27、矽卡岩15028.71矽卡岩339114.92花岗岩260140.59从上表所列试样抗压强度值看,矽卡岩饱和单向抗压强度范围值为28.71-114.92Mpa;安山岩饱和单向抗压强度范围值为99.04-142.92Mpa;花岗岩饱和单向抗压强度值为140.59Mpa。按照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于坚硬-半坚硬岩。但是矿区岩石力学样根据试样要求,均采自完整岩石,测试结果偏高,局部地段因受断裂构造的影响,围岩蚀变较强,矿体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降低,稳定性相对较低,易片帮落石,安全性降低。总体上讲,区内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好。(三)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矿区地质构造中等,构造破碎带较发育,但无大的构造破碎带通

28、过矿区;矿体顶底板围岩主要由安山岩、矽卡岩、花岗岩组成,局部地段因受断裂构造的影响,围岩蚀变较强,岩石受挤压作用均具有破碎,局部裂隙较发育。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将矿区内的工程地质类型确定为第三类第一型,即以坚硬半坚硬岩层为主的非层状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区。五、矿产资源储量及矿体分布特征(一)矿产资源储量1、区开采储量根据内蒙古XXXXXXX铁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区1400m以下为初步设计的开采范围,设计计算地质资源/储量4620.06万t(铁、铁锡、铁锡钨),其中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1555.46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29、)2411.69万t,合计为3967.15万t,(334)?类资源量(平衡表外)468.38万t,其它多金属矿产资源量(锡)为184.54万t。2、区开采储量根据内蒙古XXXXXXXXXX铁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区为生产矿山,主要开采对象为Fe1矿体。截止到2008年12月20日的矿山开采现状,1460m以上边坡矿已经开采结束,总计有矿量139.30万t;2区为生产矿山,主要开采对象为Fe2矿体。截止到2008年12月20日的矿山开采现状,1493m以上已经开采结束,总计有矿量33.41万t;3区为生产矿山,主要开采对象为Fe3矿体。截止到2008年12月20日的矿山开采现状,总计有矿

30、量194.08万t。 (二) 矿体分布特征1、区矿体特征区位于查木罕古河道东南侧,矿体赋存于大石寨组上部安山岩与钾长花岗岩接触裂隙带上盘所形成的矽卡岩体内,矿体产状、形态受岩体顶面制约,呈不规则的似层状或透镜体状产出。区内共有46条矿体,主矿体为Fe1、Fe2、Fe3,其走向长度约2000m,矿体赋存标高1530m-955m,其主矿体产状特征见表1-2。表1-2 区 主 要 矿 体 产 状 特 征 表矿体编号赋存标高(m)矿体形态倾角()走向长度(m)倾斜长度(m)矿体厚度(m)最高最低最大最小平均Fe11530955不规则似层状60-7010214951185224.9Fe213051180

31、透镜状平缓6251456312.534Fe314701211不规则似层状40-5084034047.54.5161Fe1矿体分布在46-77线之间,全长1021m,平均厚24.90m,最厚118m。矿体形态为不规则的似层状,沿走向、倾向变化较大,厚度变化系数为107%。矿体走向45-55,倾向北西。倾角上陡(一般60-70)下缓(一般0-60)。产状严格受花岗岩顶面控制,转弯处矿体明显膨大。矿体顶、底板及夹石均为各类矽卡岩。矿体于54线出露地表,向西埋深逐渐加大,距地表80-100m。最大控制斜深495m,最低海拔标高955m。2Fe2矿体分布在32-54线之间,全长625m,剖面上呈上凸下平

32、的透镜体状,平面上似纺锤体。矿体平卧于花岗岩顶面之上,厚度变化系数大,平均厚34m,最大厚度63m。矿体走向50,微向南东倾斜,倾角平缓。矿头埋深200m以上,属盲矿体。顶板为矽卡岩,底板为花岗岩或矽卡岩。3Fe3矿体矿体赋存于大石寨组上部安山岩与钾长花岗岩接触带上盘所形成的矽卡岩体内,沿50方向分布在11-38线之间,全长840m,倾向北西,倾角40-50。矿体为不规则的似层状,平均厚16m,中间厚度可达47.5m。厚度变化系数为72%,属较稳定矿体,于38线矿头埋深为35m,矿体控制最大斜深340m,向西至11线矿头埋深达140多米。矿体顶、底板为各类矽卡岩。2、区矿体特征区矿床呈NE方向

33、展布,含矿带长1.5km,宽0.2km,主要有3条矿体。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区可分为3个独立采区:1.1区开采对象为Fe1矿体,主要特征如下:Fe1矿体分布在矿区西南部,产出标高为1341-1558m之间。矿体呈上宽下窄的楔形或不规则状,工程控制长度434m平均厚34.6,最厚达57m。矿体沿深不大,一般60-70m,唯121线最深可达180m。矿体走向NE55-60,倾向NW325,倾角80。矿体上部绝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覆盖厚度一般10m-20m,最厚可达70m左右。在111-121线矿体上盘见到一条3m-22m宽的平行于矿体的断层破碎带。2.2区开采对象为Fe2、FeSn2矿体,以Fe2为

34、主,其主要地质特征如下:Fe2矿体分布在140-152勘探线之间,赋存标高为1409-1615m之间,本次地下开采中段为1450m、1493m。矿体呈不规则似层状,矿体走向长530m,倾斜长190m,矿体厚2m-20m,平均厚12.3m。矿体走向NE,倾向NW,倾角60-80。矿体上部绝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覆盖厚度最小为2m,最厚可达65m。3.3区开采对象为Fe3,其主要地质特征如下:Fe3矿体分布在矿区东部,163-179勘探线之间,赋存标高为1409-1615m之间,本次地下开采中段为1450m、1493m。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不规则状,向深部有分支复合现象。矿体平均厚18.9m,走向N

35、E40-65,倾向NW310-335,倾角60-70。矿体赋存于大石寨组顶部安山岩于XXXXX梁组底部含钙凝灰质粉砂岩地层接裂缝面所形成的矽卡岩带中。第三节 矿山概况一、矿山企业概况内蒙古XXXXX是股份制国有合资企业,由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人民政府、XXX开发院和XX农电局等组成。公司下设采矿车间、选矿车间以及相应的行政职能科室和其它辅助服务单位。企业现有从业人员39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6人。为加速XXXXX矿区的开发,2003年进行资产重组,由包钢集团控股。XXXXX矿区由、四个采区组成。、区矿区面积6.08km2,建设规模200万t/a,其中区建设规模150万t/a,区建设

36、规模50万t/a。区矿山服务年限为23.59a;区服务年限为7.34a。一期工程由鞍山冶金设计总院设计,采用露天开采,共有、号两个露天采矿场,分别开采区的Fe1和Fe3矿体,设计规模为采选原矿20万t/a,年产铁精粉8.4万t。矿山于1993年7月开工建设,1996年7月建成投产。内蒙古XXXXX区改扩建工程由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设计规模由矿山采选原矿20万t/a扩建到40万t/a,年产铁精粉16.48万t。矿山改扩建工程于2000年7月开工建设,2001年建成投产。2004年11月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完成了XXXXX矿业公司区露天转地下开采方案。目前,内蒙古XXXXX在区进行露天和

37、地下开采,并建有选矿厂及辅助生产和生活设施。区采矿工作即将结束,矿山处于减产阶段。XXXXX铁矿区为新建采选联合矿山,矿区局部矿体地表露头被民采外,基本为原始地貌。区采选项目投入总资金为57229.07万元,计算年利润总额为8632万元,上缴所得税为284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78%,投资回收期年9.11a(含建设期4a)。二、矿区及周围社会经济概况矿区属草原林区,无人居住,夏季是良好的牧场。矿区周围有汉族和蒙族居民。区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均不发达。近年来随着矿业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总体区域经济落后,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简易公路已通到矿区,交通便利;矿山现有两条66kv供电线

38、路,可以保障矿山正常开采用电;XXXXX铁矿生产的铁精粉全部销往包钢,多年来形成了稳定的销路;2000年XXXXX矿业公司和XXXXX相关部门签订了XXXXX矿区开发供水、供电和土地使用协议。第四节 矿山开发方案概述一、矿区范围、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一)矿区范围XXXXX铁矿、区采矿许可证号XXX,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见表1-3),面积6.08km2,开采标高11001600m。表1-3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号XY拐点号XY14830000.0020533000.0024830000.0020534000.0034831000.0020535000.0044833000.002053

39、5000.0054833400.0020534650.0064833400.0020534000.0074832600.0020533000.0084832000.0020532500.0094831600.0020533000.00(二)矿山生产规模根据内蒙古XXXXXXXXXX铁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XXXXX铁矿、区建设规模200万t/a。其中区建设规模150万t/a,区建设规模50万t/a。矿井设计年工作日数300d。矿山最终产品为铁精矿粉。区年产铁精矿57.96万t,精矿品位68%;区年产铁精矿19万t,精矿品位68%。(三)服务年限根据内蒙古XXXXXXXXXX铁矿、区矿产资

40、源开发利用方案,区可采资源量为4620.06万t,矿山服务年限为23.59a。由于开发利用方案里未确定区服务年限,开发利用方案认为区的最大开采资源量为其地质储量即366.79万t,按年生产能力50万t/d计算,其服务年限为7.34a。二、矿山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工程布局、主要废弃物类型及处置情况(一)矿山开采方式区为新建矿山,由于矿体埋藏较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区为生产矿山,1区与3区露天转地下开采,2区地下开采。(二)开拓方式1、区开拓方案设计采用混合井、辅助斜坡道开拓方案,该方案采用一条混合井取代主副井。混合井、辅助斜坡道和东、西两翼风井构成中央对角式通风系统。混合井采用多绳底卸

41、式单箕斗带罐笼提升系统,井口坐标X=4830574,Y=20534616,井口标高1553m,井筒净直径6m,井底标高942m,井深611m,井筒内设有管缆间和梯子间,兼作安全出口和进风井。混合井提升系统的箕斗容积为17m3,提升矿石、岩石等;罐笼底板尺寸36001600mm,提升人员、材料等。辅助斜坡道(见照片3)用于无轨运输设备、无轨重载车辆运送设备和各种材料通行。其硐口坐标X=4830466,Y=20534626,地表标高1535m,方位角90,斜坡道辅助进风,其净断面14.11m2,最大坡度15%,综合坡度12.35%,每隔150200m设一缓坡段,在折返处设错车道,最小转弯半径15m

42、。从地表到最低开采中段1050m水平,斜坡道总长度3927m;基建期斜坡道掘至1287.5m运输水平,斜坡道长度2000m。照片3 XXXXX铁矿区斜坡道矿山采用中央对角式通风,在矿体东、西两翼各布置一条回风井。东风井井口坐标为X=4830806,Y=20534883,井口标高1530m,井底标高1200m,井深330m,井筒净直径4.0m。1200m以下改用盲风井(MJ1),井口坐标X=4831001,Y=20534762,上口标高1200m,下口标高1050m,井深150m。西风井井口坐标X=4830270,Y=20534020,井口标高1507m,井底标高1200m,井深307m,井筒净

43、直径3.5m。1200m以下改用盲风井(MJ2),井口坐标X=4830460,Y=20534199,井深150m。风井中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2、区开拓方案1区为露天转地下开采,采用竖井开拓,主竖井(SJ1)(见照片4)坐标为X=4832119,Y=20533241。井口标高1493m,井深121m,井筒净直径3.5m,内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并作为进风井。提升设备承担该采区工作人员的升降,矿岩和材料的提升。矿山原有两条竖井,原主井(ZJ1)位于露天采场境界外,井口坐标X=4832214,Y=20533412,井口标高1540m,井底标高1380m,井深160m;原副井(FJ1)也位于露天采

44、场境界外,井口坐标X=4832166,Y=20533382,井口标高1550m, 井底标高1424m,井深126m,井筒净直径2.5m,专用于提升物料并用作通风口。原副井(内设梯子间)改为1485m平硐盲斜井作为安全出口。照片4 1区竖井2区为地下开采,采用竖井开拓,主竖井(SJ2)坐标为X=4832475,Y=20533565,井口标高1605m,井深166m。井筒净直径3.5m,内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和进风井。原主井(ZJ2)井口坐标X=4832528,Y=20533675,井口标高1610m,井深100m,井筒净直径2.5m,专用于物料提升和井下回风。原副井(FJ2)井口坐标X=483

45、2578,Y=20533815,井口标高1605m,井深165m,井筒净直径2.5m。井下运输为人推胶轮车运输。3区为露天转地下开采,采用主、副竖井开拓,主竖井(SJ3)(见照片5)井筒中心坐标X=4832683,Y=20534302,井口标高1555m,井深305m。井筒净直径3.9m。承担矿石的提升任务,内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和回风井。副井(FJ3)坐标为X=4832631.9,Y=20534197.3。井口标高1576m,井深286m。井筒净直径3.4m。作安全出口和进风井。照片5 3区竖井(三)采矿方法1、区采矿方法XXXXX铁矿区矿体直接埋藏在古河道和掩埋阶地下部,矿体直接为风成砂所覆盖,地下静水压力较大,所以适宜采用阶段充填采矿法。根据矿体的不同厚度,设计布置了厚矿体、中厚矿体、薄矿体3中形式不同的阶段充填采矿法。厚矿体阶段充填采矿法为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矿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一步采和二步采的矿块尺寸相同,矿块高50m,宽15m,矿块长约39m,每120m设一条矿石溜井和通风井。中厚矿体阶段充填采矿法为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一步采和二步采的矿块高50m,矿块宽度为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