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331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建设单位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法人代表丰保得联系人丰保得通讯地址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联系电话15969121666传 真邮政编码655500建设地点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立项审批部门富源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富发改产业备案201206号,编码:125303253131006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 代 码砖瓦制造业(C3131)用地面积 20000m2绿化面积2000m2总投资1186.1万其中:环保投资 49万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13 评价经费预期投入使用日期 2012年12月 一、项目由来为了保护耕地资源和环境,国家在

2、墙体材料改革方面相继出台了一些强制性政策,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依照国家政策制定了相关措施。国家建设部2003年发出通知,从2003年7月1日起执行关于在住宅建设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粘土砖属于限制项目,不得使用于直辖市和沿海大中城市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少于0.8亩的各省大中城市,所有省级城市将从2005年底全面禁止使用烧结粘土实心砖。同年,曲靖市政府下发了曲政办发2005222号文件,规定曲靖市从2008年起,在麒麟区及周边县市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一律不得使用实心粘土砖。 随着富源县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急需以新型墙体材料替代传统的粘土砖,满足城乡建设的需要

3、。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附近煤矿丰富的煤矸石资源作为原料,拟投资1186.1万建设煤矸石砖生产线,年生产煤矸石砖4000万标块煤矸石制砖节约土地,是粘土制砖的替代产品,内燃煤矸石及点火煤含硫量较小,SO2能达标排放,本项目利用煤矸石作原料,变废为宝,创造了较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征求意见稿,本项目不在限制类及淘汰类之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

4、矸石砖厂的委托,云南靖尚达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二、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项目名称: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建设地点: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建设单位: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建设性质:新建 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二)建设规模与投资本项目厂区总占地面积20000m2,包括厂区建筑和工业广场,其中建筑面积4458 m2。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为1186.1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企业自筹。 产品方案:年产煤矸石烧结砖4000万标块。(三)建设内容项目位于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占地为原富源县保安煤

5、矿内,项目依托煤矿内原有生活区,不新建设职工住宿用房、生活办公房。窑体:28门轮窑(一次性码烧隧道进行烘干和焙烧)一座,由砖和耐火材料构筑,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道路:场内道路环形布置,长约500米。制砖车间:安装砖机、运输机、搅拌机等,为项目的主要生产车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职工宿舍、办公用房:为生产工人提供值班住宿、办公用房,砖混结构,一层。使用原保安煤矿内用房,不新建设。公用旱厕:占地8平方米。(四)该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原辅材料主要生产设备及建筑物见下表:主要设备及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 位型 号1变压器1150KVA2装载机150型3推土机170型4搅拌机25制砖机150型6破

6、碎机1 7对辊破碎机18 输送机4 9混泥机1 10水泵1 11引风机1 12轮窑28门建筑面积3500m2 13生产车间800m214办公生活、值班住宿(已有)150m215原料场、砖场4000m216雨、污水池50m3主要生产原辅材料、动力供应情况如下: 该项目原辅材料及能耗表名称单位消耗量来源煤矸石万t/a 6竹园镇团结煤矿页岩万t/a2 当地供给水m3/a12000 当地供给 矸石成分分析表:煤矸石煤成分表名称全水分(%)灰分(%)挥发分(%)焦渣特征空干基低位发热值收到基低位发热值全硫(%)比例5.4182.9414.591#388.96326.690.14(五)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

7、、给水工程该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取自项目北部3公里外的山泉水,拟将此水通过管道引至厂址各用水点,能满足项目用水的需要。2、排水工程该厂区位于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原保安煤矿内场址处,目前煤矿已闭矿填平。项目位于农村环境,项目实施后,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收集回用于生产工艺或绿化及洒水降尘。厂区内地下水埋藏较深,无常年地表径流,为了防止降水在场地积水泡坏毛坯,设计广场地面有1.5%-2%的坡度,并在广场周围设置截水沟、水池,将积水引入水池,经沉淀后再利用,既达到排水的目的,又节约水资源。3、供电工程项目供电由富源县电网输电线路接入。经砖厂变压器变压后,供电至制砖机、水泵、照明及其他用电

8、设备用电。 4、交通道路项目东侧靠近营竹(营上竹园)公路,砖厂与该公路有约500米的简易道路相接,交通方便。(六)职工人数、工作制度 本项目计划安排工作人员72人,其中有10人住宿在厂区,其余本村村民回家食宿。本生产线全年工作时间约为300天,制砖车间两班8小时,烧成车间三班24小时。(七)平面布置本项目包括砖窑、工业广场、办公生活区等。砖窑及其作业车间布置在厂址东侧由北向南依次排开,煤矸石堆场和成品砖堆场位于厂区中部,办公生活区布置在厂区西南角。具体见附图。(八)环保措施 由于本项目新建砖窑、厂房等,环保投资主要包括厨房隔油池、原料区挡墙及厂区围墙、原料堆场及进场道路地面硬化、加工车间围墙和

9、顶棚、雨水收集沉淀池及排水沟、洒水降尘设施、蓄水池。项目总投资1186.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13,具体见下表所示。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名称投资(万元)1旱厕、排水沟52隔油池13污水沉淀池34厂区绿化205原料区挡墙顶棚及厂区围墙156生产破碎车间大棚37粉尘和噪声防治2合计4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项目选址在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山坡荒地作为建设地点,占地为原保安煤矿内场址处,原煤矿已经闭矿填平,经现场调查,目前已无原有污染问题存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

10、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交通、地理位置富源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东经1035837-1044948,北纬250238-255822之间。县境东部、东南部与贵州省的盘县、兴义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罗平县毗邻,西部与麒麟区相连、西北部与沾益县交界,北部与宣威市相连。自古就是内地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素有“入滇第一关”、“滇黔锁钥”之称,是云南东大门。富源县城距曲靖市政府驻地麒麟区63km,距省政府驻地昆明198km。国道320线(曲靖至胜镜关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北部,国道324线从南部擦边而过,胜境关为全省九大通道之一,省道富兴、富法线贯穿全境,连接2208线和南昆铁路线、国道320线

11、和324线。全县交通初步形成以铁路、国道、省道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的交通网络。竹园镇于1988年建乡,2001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设镇。位于县城西南面,地形地貌呈“三道梁子,二条槽子”,北抵营上镇,东与罗平县富乐镇接壤,南与麒麟区东山镇相连,西与墨红镇毗邻。地处东经10412-10421、北纬2519-2527之间。镇党委、政府驻地竹园镇乍勒村,距县城47公里,全镇拥有国土面积164.5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94个村民小组。项目地理位置示意详见“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2、地形、地貌 富源县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斜,乌蒙山支脉自北向南纵观全境。县内海拔最高点墨红镇营盘山为

12、2748.9千米,最低点在古敢水族乡的特土峡谷,为1100千米。竹园镇境内最高海拔2330.8米,最低海拔1685米,平均海拔1773米,年均气温14.8C,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年均日照2126小时,无霜期258天。该项目所地在属于高原山地河谷地形,厂址座落在山腰地带,为原保安煤矿用地,区域地势较平坦,周围多为山体。3、河流、水系富源县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北盘江支流,主要河流有块择河、黄泥河、嘉河、丕德河、篆长河、水城河、木浪河及其支流,境内流量22.1亿立方米,境外流入水量6.7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4500立方米,全县已建立蓄水工程46座,正常蓄水7083.6万立方

13、米。项目附近最近的河流为东南面距离5公里的瓦窑小河,瓦窑小河由山水流淌而下汇集成河,雨季水流量大时最终流入块泽河中。块择河为南盘江三级支流,是富源县境内第一大河,发源于富源县中安镇西部的支锅石,流经中安镇、大河镇和营上镇,再沿富村镇与罗平县的富乐镇交界南下,进入罗平县的老厂乡,转向东南在罗平长底乡汇入喜旧溪,再往南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汇入南盘江。块择河在富源县境内流长163.7km,集水面积1330km2,主要功能为排洪和农灌,水环境功能区划属于类水体。4、气候及气象富源县年平均气温13.8,最高年气温为14.5,最低年为13.2;一年内最高气温为7月,最低为1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

14、73.9h,最高年为2052.2h,最低年为1407.1h;年平均降雨量1100mm,最高年为1565.2mm,最低年为847.3mm;年均相对湿度75%,3月干燥,8月湿润;年均风速3.4 m/s,风力最大为14月,月平均为4.14.9m/s,最小月为8月,月平均为2.2 m/s;年均无霜区为242天,最多年为287天,最低年为172天。项目所在区域气候属南温带季风型山区气候,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4.8,年降水量1102毫米5、自然资源富源县全县耕地面积161.5万亩,土壤以红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61%,其次为黄棕壤和黄壤,占总面积的28.77%和17.78%,夹杂紫色土、

15、石灰土、冲积土、草甸土。矿藏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煤炭、莹石、铅锌、硫铁矿、铁、石膏、金等4类21种。特别是煤炭储量最大,而且煤种齐全、煤层厚、煤质优、埋藏浅、发热量高,易开采等优点,全县含煤面积83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4,地质储量141.02亿吨,探明储量64.57亿吨,其中无烟煤探明储量达38.8亿吨,是我国江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富源丰富的资源优势日益得到发挥,现已形成以资源开发为主体,发展以煤为原料或燃料的化肥、建筑建材、铸造、碳素、煤气等工业生产格局,已形成粮、烟、煤、畜、林、果六大基础产业,富源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云南省煤炭、商品猪、大河乌猪、用材林

16、、水果生产基地县、甜荞出口以及半细毛羊改良基地县。竹园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有煤炭、铅、锌、铜、铁等多种矿藏资源,其中煤炭地质储量16.9亿吨、工业储量12.3亿吨。全镇现正形成以煤炭初、深加工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以有机魔芋、蚕桑种植加工业为代表的种植业经济;以大河乌猪扩繁、育肥为代表的养殖业经济,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6、植被及生物多样性评价区内的植物种类以华山松为主,伴有少数阔叶树种及灌丛等,动物种类主要为蛇类、鸟类等,人工植被主要是当地农民种植的农作物。现场调查中没有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

17、化、文物保护等):富源县全县辖10镇1乡(中安镇、后所镇、墨红镇、大河镇、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古敢水族乡、十八连山镇、老厂镇),161个村委会(社区)(其中7个社区,154个村委会),自然村1782 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汉、彝、水、回、苗、白、壮、布依等23个民族,2010年末户籍总数19.58万户,总人口78.11万人(男性40.54万人,女性37.57万人,男女性别比107.9100),其中非农业人口6.36万人,比上年增8.3%,占总人口数的8.15%;少数民族人口68516人,占总人口数的8.77%,比上年增7.06%。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40.28人。全县出生率为11.

18、38,死亡率5.34,人口自然增长率6.04。2010年,全力保增长,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11.94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达21.63亿元,增长2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38亿元,增长1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86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43亿元,增长25.6%。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5.27亿元,增长22.7%;贷款余额78.71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93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4266元、增长12%。单位GDP能耗

19、、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富源县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1.69万人。有小学547所,招生1.60万人,在校生9.96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6%。有普通初中15所,初级中学招生1.65万人,在校生4.52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8.3%。有高级中学8所,高中招生6714人,在校生1.62万人,高中教育入学率75.38%。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3850人。2009年全县财政教育支出为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九五”期间,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国民受教育年限由4.6年增到6.2年。科技兴县战略的实

20、施,使科技创新与推广日愈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九五”期间取得科技成果44项,20项受到省市表彰,农村绿色证书培训4044人,大多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县医院、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办医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作用,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全县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3.08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6万户。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010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43.5%,“九五”时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9.5平方公里,积极治理工业污染,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取

21、得明显成效。10千伏、35千伏供电网络,使全县的乡镇及行政村通了电。全县邮电通讯实现了光缆、程控交换、国内外直拔,并开通移动电话。商贸、服务、旅游、娱乐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竹园镇属于山区,位于富源县南边,距离富源县45公里,距离曲靖市112公里。国土面积162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烤烟、玉米、水稻、魔芋、蚕桑等农作物。有耕地32373亩,其中人均耕地0.68亩,有林地137969亩。全镇辖11个村委会,有农户12546户,有镇村人口48088人,其中农业人口48088人,劳动力2613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226人。2010年全镇经济总收入948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7元。农民收入

22、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项目位于山区,周围没有其他重要建筑设施,也没有文物古迹等珍贵景观。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复审)(2005年),项目所在区域划分为二类区。该项目位于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项目东面约400m处有打墙鲁煤矿。根据现场踏勘,大气环境质量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良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厂址所在水系属珠江水系。厂址位于山腰上,地势较高,附近地表水体为项目东南面5公里处的瓦窑小河。瓦窑小

23、河为山涧水汇集而成,旱季水流量很小,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要求。3、声环境现状该项目区域以农业经济为主,声环境质量良好,区域内噪声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是农业生态环境,耕地主要种植有玉米、马铃薯等。厂区周边自然植被覆盖率不高,主要为农民耕地。项目区域内动物种群主要是蛇类和鸟类,项目评价区内没有珍稀野生动物和其它大型野生动物分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位于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附近多为山体、有少量农民耕地和林地,200m范围内无村庄居民分布。东面400m处为富源县打墙

24、煤矿,西面2公里处为最近的村庄上色水村,东南面5公里处为瓦窑小河。1、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以相距400m的打墙煤矿、2公里处的上色水村和厂址周围大气环境为保护目标,保护级别为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进行保护。2、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东南面的瓦窑小河为保护目标,保护级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以相距400m的打墙煤矿、相距2公里的上色水村和厂址周围声环境为保护目标,保护级别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进行保护。4、生态环境主要保护附近区域普通农业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等。项目所在区域无特殊的环境保护目标,

25、主要保护对象为普通农业生态环境及林地生态环境。本项目涉及的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类别方位距离保护对象保护级别地表水环境东南方 5000m 瓦窑小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空气环境声环境东面400m打墙煤矿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西面2000m上色水村(149户) 项目200m范围内的区域环境 据调查,项目区1000m范围内没有饮用水源地、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需要特别保护的名胜古迹、文物等保护目标。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

26、96)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浓度限值(mg/m3)取值时间二级标准PM10年平均0.10日平均0.15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1小时平均0.24SO2年平均0.06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2、水环境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单位:mg/L项目pHCODcrBOD5NH3-NTP石油类类标准6-92041.00.20.053、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Leq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总 量 控 制 指标1、营运期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

27、放粉尘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项目无组织排放浓度颗粒物1.0(mg/ m3)砖坯焙烧废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由于项目不设置烟囱,根据规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该按规定的50%来执行。因此,无组织排放烟(粉)尘最高浓度限值为2.5mg/m3,烟尘100 mg/m3,SO2425 mg/m3,烟气黑度1级。2、营运期污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mg/L)指标BOD5CODcr SS NH3-N 依据标准值301007015GB89

28、7896中一级标准3、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单位:dB(A) 时段 昼间夜间限制 60504、施工场地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建筑施工设备作业噪声限值 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静压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振捣棒、电据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5、施工扬尘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施工扬尘无组织排放项目无组织排放浓度颗粒物1.0(mg/ m3)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29、为:废水:无废水外排,排放总量为“零”。固体废弃物: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排放总量为“零”。废气:废气中无组织排放烟(粉)尘建议以厂界外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进行考核,及颗粒物厂界外最高浓度限值:1.0 mg/m3。SO2总量:33.6t/a,NOx总量:24.75t/a。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工艺流程:1、生产工艺流程烧结煤矸石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页岩的购买运输、页岩及煤矸石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焙烧四个阶段,其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1。 (1)原料采运煤矸石从附近煤矿购买运至厂区,页岩从附近页岩厂购买运至厂区原料厂;(2)原料制备、陈化 破碎后的页岩和破碎后的煤矸石通过给料机输送到搅拌机,加水搅

30、拌。 (3)砖坯成型阶段陈化后的物料由给料机送入搅拌机加水搅拌,经细碎机细碎、湿式碾机碾炼、均化,增塑处理后,采用挤砖机半硬塑成型,经切、翻、码等系统将砖码上窑车。成型的目的就是将破碎过的,并已均化处理好的原料,制成具备一定几何形状,且有较高强度,能够一次性码起来而不变形、不开裂的湿坯。成型时要求原料含水率小于18%,坯体表面无裂纹,几何尺寸准确,坯体密度大,湿度高。在码高10层到12层的情况下,坯垛底部坯体不会产生变形、开裂现象。 (4)烘干阶段码好砖坯的窑车将砖坯送入隧道干燥窑(隧道式轮窑)烘干,干燥时间为2426h,干燥的热源来自焙烧的余热,烘干砖坯。干燥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成型时坯体中含有

31、的水分,为烧成创造必要的条件。干燥后要求坯体残余含水率达到2%以下,干坯无裂纹,无回潮现象产生。 (5)烧成阶段干燥好的砖坯,采用煤矸石内燃方式。焙烧后的成品砖在回车线上,经检验合格后即为合格成品砖。项目生产焙烧过程中,直接把焙烧产生的热量及烟尘经过引风机引致湿垛坯烘砖并将烟尘沉淀于窑内。本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1所示。噪声高速细碎对辊处理页岩噪声噪声、粉尘破碎 成型噪声 切条、切坯均匀给料搅拌水噪声隧道式干燥(人工)码坯噪声、粉尘废气、噪声破碎 隧道窑焙烧 噪声、粉尘煤矸石出窑成品堆场检验出厂图1 烧结煤矸石砖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 施工期,建筑施工作业,将产生废水、垃圾、

32、粉尘和噪声,对局部区域会产生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设备安装、建筑施工产生噪声都将影响周围环境。施工活动会造成局部区域TSP浓度增大。距离项目最近的村庄为2公里外的上色水村,通过山体的阻隔,施工期施工场地扬尘和噪声不会对村庄有影响。 项目施工人员(约20人)在施工场地内就餐,会产生少量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 1、废气 本工程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作等。 施工扬尘及废气主要来源于场内土方的挖掘及堆放,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建筑垃圾的堆放、清理、运输。施工活动场所的扬尘及运输车辆和燃油机械产生的尾气均为无组织排放,且具有短暂性和瞬时性,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大小取决于排放量和气候条件

33、,影响面主要集中在施工场地100150米范围内。 2、废水施工时产生的废水含大量泥沙等悬浮物,项目施工时设置施工废水收集池,将引入池中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大大降低废水中SS的含量,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施工废水回用于施工和场地洒水降尘,施工结束后,余下的沉淀废水可用于工艺用水。项目施工废水基本无外排。另外,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对环境影响不大。 3、固体废物 (1)土石方 项目场地需要平整,由于占地为原保安煤矿场地,大部分地势比较平坦,场地平整工程量不大,土石量开挖量较小,开挖后的土石方全部用于回填、建筑用土。 因此,本项目无废弃土石方、弃渣外运或外排。 (2)建筑垃圾建筑垃

34、圾的来源主要是工程施工,若处置不当,虽然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影响,但可能会增加扬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及周边水体。为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将其随意倾倒,对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及时处置,如废弃钢材和塑料,可做废物回收,综合利用,对废弃砖瓦等建筑垃圾用于厂区道路的铺设,不得随意堆弃。(3)生活垃圾施工现场有约20人,在厂区就餐,会产生少量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参照农村堆肥处理。 4、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建设中各种施工机械、汽车运输等施工活动。施工机械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及载重车等,产生的噪声在70-96dB (A)之间。其特点是具有突发性和间歇性。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强度列于下表。 主

35、要施工机械噪声强度设备名称噪声强度dB(A)挖土机7896推土机7085中型载重车8085轻型载重车75 5、生态施工期建设区域内对地表的开挖和平整,会破坏地表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并对景观造成不良影响,但随着项目建成并实施绿化,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会得到补偿和恢复。营运期: 1、废气 1)生产废气 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粉尘污染和砖窑所产生废气污染。粉尘污染本项目粉尘污染均为无组织粉尘排放。无组织粉尘排放主要来自破碎工序、原料堆场、原料破碎、路尘等环节。轮窑焙烧废气本项目焙烧窑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烟尘、SO2等污染物。由于项目工艺采用了一次码烧隧道窑,窑上不设烟囱,利用焙烧烟气余热作为砖坯的烘干

36、热源,废气从窑内上空至隧道窑,其余热作为干燥介质与砖坯进行热交换,最终废气从窑侧砖坯进出口逸散,呈无组织排放。由于项目不设置烟囱,因此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规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该按规定的50%来执行。项目大气污染物浓度执行:烟尘100 mg/m3,SO2425 mg/m3。 A、SO2项目属于煤矸石空心砖生产,热源为煤矸石自身热值, SO2及烟尘产生量远低于常规粘土砖生产的产生量。经检测,项目所使用的煤矸石全硫含量仅为0.14,另外,根据相关资料,这部分全硫中可燃硫的含量约为全硫的30%60%,本次环评中取40%(参考煤矸石烧结砖生产过程中硫的影响,于利锋,

37、砖瓦,2008年第7期)。因此,根据项目中煤矸石的消耗量,可以根据物料平衡来计算项目排放的SO2:投入产出名称含硫量(%)数量(t/a)带入硫量(t/a)名称含硫量(%)产生量(t/a)产出硫量(t/a)煤矸石0.146000084残留不可燃硫(全硫量的60%)50.450.4SO25067.233.6合计84合计84通过上表可知项目SO2产生量为67.2t/a。B、烟尘根据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中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有关排污系数计算,煤矸石砖生产的工业废气量产生系数为250000立方米/万块;烟尘产生系数为12kg/万块。本项目年产4000万块煤矸石空心砖,所以通过计算得出,该项目

38、产生的烟气量为1109m/a;烟尘量为48t/a。C、NOx项目生产废气中的NOx是窑炉废气中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其产生量类比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以页岩为原料的砖瓦窑烧结工艺NOx排放情况。根据上表中排污系数,轮窑烧制砖时NOx产生系数为6.874千克/万块标砖,以此估算本项目NOx产生量为27.496t/a。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本项目主要为轮窑产生SO2和NOx,由烘干室排放,本次环评环境防护距离把轮窑作为一个面源计算,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为项目无组织源的大气防护距离为距面源中心300m,由于轮窑距厂界约100m,故本项

39、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为厂界以外200m范围内。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内无居住人群,所以不存在搬迁问题。环评要求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得有长期居住的人群。综上所述,在落实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工程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不会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的影响。 2)生活废气 项目营运期生活用燃料主要使用电等清洁能源,生活废气主要是食堂烹饪时的油烟及进出车辆排放的少量汽车尾气,均为间断性排放。 2、废水 1)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内容为煤矸石空心砖生产,生产过程中用水工段为煤矸石搅拌工段,此工序须加入的水量为原料量的14%15。项目煤矸石年消耗量约为6万t,页岩2万t,以加水量占煤矸石重量的15计,则项目生

40、产工艺中加入煤矸石的水量为1.2万m3/a。此部分水进入工艺后在烘干和烧结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项目没有生产性废水排放。 2)生活用水本项目共有职工72人,厂内开设食堂,使用旱厕,由于工人为附近村民,大部分回家食宿,只有10人在厂内食宿。其中在厂区食宿的10人用水按100 L/人d计算,则住宿人员生活用水量为1m3/d;另62人用水按50 L/人d计算,生活用水量为3.1m3/d。则项目总生活用水量约为4.1m3/d;生活污水以用水量的80计,则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3.28m3/d,984m3/t。项目生活用水、排水量核算表用水项目用水指标人数用水量排水量排放去向生活100L/人d10人1m3/

41、d0.8m3/d经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可回用于生产工艺或绿化及洒水降尘50 L/人d62人3.1m3/d2.48m3/d由于使用旱厕,粪便等废物全部由当地农民运走做肥料。其它生活污水主要为食堂产生的含油污水和其它清洁污水。由于不含冲厕废水,因此,污水中污染物含量相对较低,其污染物浓度如下(类比同类砖厂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情况):CODcr150mg/l,BOD560 mg/l,SS200mg/l,动植物油20mg/l,NH3-N5mg/l。这部分污水经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可用于绿化、生产工艺及洒水降尘。 综上所述,本项目无废水外排。本项目用水情况及水量平衡如图2所示。(注:生产用水为1.2万m3/a

42、,即4 m3/d)44成品转隔油沉淀池3.28生活用水0.82生产用水4.1新鲜用水8.1 3.283.28 绿化、降尘、工艺 图2 项目水量平衡图(m3/d) 3、固体废物 项目生产中固废主要有不合格的砖、干燥窑沉降的烟尘等。不合格砖可破碎后回用于制砖;干燥窑烟尘作为原料回用。职工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以有机成分为主。其中在厂区食宿的10人按人均1kg/d计算,另62人按人均0.5 kg/d计,每年工作300天,则全厂生活垃圾产生量共计41kg/d,12.3t/a。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参照农村堆肥处理。厂内建有旱厕,旱厕堆积的粪便委托当地农民及时清掏,运走做肥料。4、噪声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土料及煤矸石破碎阶段的破碎机、挖土机、制砖机等,这些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约在7596 dB(A)。通过合理布置、厂房阻隔及距离衰减等,厂界噪声可以达标。项目附近最近的村子为2公里外的上色水村,项目噪声对其影响非常小。 主要噪声源排放源强统计 设备名称噪声强度dB(A)破碎机8590挖土机7896制砖机8085风机8085载重车75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