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359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0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某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某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某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某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矿 长:总工程师: *煤矿生产技术科二一七年六月*煤矿*采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名单专 业姓 名职 务职 称签 名采矿地质机电通防前 言风险评估是在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全面辨识和危险源确定的前提下,确定作业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产生的后果,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的过程。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要求,我矿在*采区设计前,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针对*采区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度进行了预测;对照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对*采区防范事故的安

2、全设施、设备配置情况及其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管理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安全措施和建议。 25第一章 概述1.1安全风险辨识的对象及范围1.1.1安全风险辨识的对象及范围本次安全风险辨识对象是*煤矿*采区。评估范围:采区西部、北部和东部以矿井3、2、1和8号拐点坐标连线与英安煤矿相邻,南部以F35断层为界。采区东西长约1650m,南北宽约400m,整个采区面积为0.6699km。采区地表处于珲春河谷平原区北部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地面标高55-105m,地表无水体分布。采区地表南部为林地,北部为农田。采区及周边(边界向外100m)可利用地质钻孔6个,其中采区内钻孔3个

3、,邻近钻孔3个。对其施工过程中瓦斯、粉尘、火灾、水灾、顶板、矿井热害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估。1.1.2安全风险辨识的内容煤矿安全风险辨识的主要内容如下:1)评估采区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2)识别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 确定其危险度;3)评估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 , 明确是否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 , 对可能的危险、有害因素 , 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1.3安全风险辨识的作用安全风险辨识是查找、分析和预测*采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有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控制危险源和事

4、故预防,达到降低事故率、减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并从四个方面促进*采区的安全生产。1)提高煤矿本质安全化程度。通过安全评估,全面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设施运行与管理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技术措施方案,从采区生产系统、工程、设施、设备采取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化安全,杜绝重大事故发生。2)实现全过程安全、全过程控制。采区生产的一个环节或者一个位置的失控都有可能是事故的诱发因素,因此,要做到安全生产,必须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评估,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位置

5、、数量、形式,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便根据评估结果选择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1.2安全评估依据1.2.1法律、法规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煤矿安全监察条例。7)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9)其它有关法律、法规。1.2.2安全文件、标准1)煤矿安全规程。3)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4)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

6、2005)。6)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7)其它有关文件、标准。1.2.3风险评估基础资料1)采区生产地质报告。2)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3)矿井通风有关资料。4)矿井瓦斯、煤尘、自然发火有关资料。5)防治水系统评估有关资料。6)爆破器材管理系统评估有关资料。7)提升系统评估有关资料。8)运输系统评估有关资料。9)压风系统评估有关资料。10)其它有关资料。1.3地层及煤层(一)矿区地层地层自下而上有古生界二叠系上统开山屯组(P2k)、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屯田营组(J3t)(仅见于钻孔,伏于第三系含煤地层之下)、新生界下第三系(古近系)古新统渐新统珲春组(E2-3h)及

7、第四系全新统(Qh)分布于全区。第三系珲春组为含煤地层,厚度160-840m,分为上中下三段,区域地层情况见下表。*煤矿区域地层简表地 层 单 位厚 度岩性特征描述界系统组段最小最大一般(m)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535腐殖土、亚沙土、沙砾岩等。10下第三系中上统珲春组E2-3h上段036以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细砂岩、中砂岩、泥岩。含煤30余层,均为薄煤层,含有(K1)凝灰岩对比标志层。100-200中段120-220以浅灰、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泥岩等为主,含凝灰岩为对比主要标志层(K2),含有动植物化石。含煤30余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16、18、19、19-1、23、2

8、3-2、26、26下、28上、28、30、30下等煤层。为井田主要含煤段。160-200下段0-280灰、灰绿-深灰色含砾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等组成,凝灰物质增多,视为K3、K4标志层,含煤30余层,局部可采煤层有31、32、34号等煤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100-200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屯田营组J3t1500暗灰、紫色角砾岩、安山集块岩、安山岩等。古生界二叠系上统开山屯组P2k6000黑灰色板岩、变质砾岩。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煤层厚度(m)与上层间距(m)可采性指数厚度变化系数(%)围岩及夹矸180.40-0.800.3332.85泥岩、粉砂岩。0.61190.56-1.1214.1

9、0-23.320.6035.48泥岩、粉砂岩,夹矸1-3层0.1-0.45m0.8118.7119-10.40-1.123.13-28.200.3350.71粉砂质泥岩,夹矸0-2层0.18-0.20m0.7012.49230.33-2.2022.02-70.800.6762.68泥岩粉砂岩,夹矸0-2层0.06-0.24m1.0644.91260.20-2.5528.15-60.500.20100质纯泥岩,夹矸0-6层0.05-0.22m0.8942.29300.50-1.5318.28-44.080.3365.03泥岩粉砂岩,夹矸0-2层0.05-0.46m0.8430.13320.20-

10、1.4934.70-68.220.2599.47泥质粉砂岩,夹矸0-4层0.08-0.40m0.7454.54三、地质构造 *采区位于井田北部,根据勘探对断层与褶曲的控制程度,本采区内发育一条F35正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55-67。该断层在543、722、550钻孔实见,分布于井田中部,横跨整个井田,由东向西落差逐渐减小,进入英安井田后尖灭,在本井田断距为14-56m,对采区设计造成较大影响。预计大断层附近小构造发育,建议布置必要的钻探及巷探工程,查明断层准确位置,为工作面设计提供准确资料。四、水文地质(一)概况*采区处于井田北部,地表为珲春河谷平原区北部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地面标

11、高55-105m,采区地表无水体分布。采区地表南部为林地,北部为农田。农田中植物以玉米为主,有少量水稻。煤系地层全部被第四系砂层覆盖,第四系砂层平均厚度10m,上部2-5m为亚砂土、腐殖土,下部砂、砾石为主,砾石成分由花岗岩、板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磨圆较好滚圆状,砾径最大达0.20m,含水丰富,是区域主要含水层,也是间接充水含水层。(二)采区含水层、隔水层及富水性1、含水层(1)第四系冲洪积层砂砾石孔隙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井田南部,平原区二级阶地,主要由砂砾石组成,其上有粘土、亚粘土覆盖。砾石主要成分主要由花岗岩、安山岩、编制眼砾组成,砾石砾径2-4cm,最大8cm,砂砾石层普遍泥质充填。该含水

12、层厚5-12m,平均7m。该层覆盖下第三系之上,与其风化裂隙带有直接的水力联系。水文埋深2-4m,钻孔单位涌水量2.4619l/s.m,渗透系数29.7179m/d,水质HCO3-CaMg型,矿化度0.45g/l。(2)第三系碎屑岩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风化裂隙发育在煤系地层上部,发育深度35-60m,平原区为第四系冲、洪积层覆盖,丘陵区除局部出露外,大部分被第四系粘土层和腐殖土所覆盖,覆盖厚度0-15m不等。风化裂隙含水层主要特点:随着深度的增加,风化强度减弱,富水性也随之减弱,在水平方向上又因岩性的差异和胶结程度的不同,有所差异。岩性主要由非均质层状砂岩、粉砂岩、泥岩夹薄层煤组成。钻孔单位涌

13、水量0.2555-0.4839l/s.m,渗透系数0.4583-1.216m/d,水质为HCO3-Na型,总矿化度0.6049g/l。经生产实践得知,该层上部砂岩岩性颗粒粗,孔隙大,风化后胶结松散,富水性强。(3)煤系地层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为次要含水层,是直接充水含水层。分布于风化裂隙水含水层之下,由不同粒级砂岩组成,多呈层状透镜体展布在泥岩-泥质粉砂岩之间,主要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一般,岩性的连续性及稳定性较差,裂隙不发育,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差,富水性差,单位涌水量0.007-0.0303 l/s.m,渗透系数0.0026m/d,水质HCO3-CaMg型。该含水层平均厚度为150m

14、,主要补给来源为北部露头部分风化裂隙含水带补给,补给量极其微弱。2、隔水层第四系的粘土层普遍发育,平原区一般2-4m,丘陵区为0-15m。该层阻隔大气降水直接渗入煤系地层,起相对隔水作用。此外还有第三系煤系地层里的泥岩、粉砂质泥岩、薄层凝灰岩等形成的相对隔水层。煤系地层中段中部相对隔水层平均厚度30m,分布较稳定。煤系地层下段中下部隔水层平均厚度35m,全区发育,比较稳定。凝灰物质遇水膨胀,起良好的隔水作用。3、地下水补、迳、排条件本区丘陵区上部大部分覆盖0-15m厚的粘土和腐殖土,阻隔大气降水的直接渗入。局部基岩出露区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向地下渗透,是风化裂隙含水层和孔隙裂隙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来源

15、。上覆第四系含水层和第三系风化裂隙含水层之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第四系含水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后,间接补给风化裂隙含水层。周边地区含水层与本区互补,地下水总流向为由南向北,南部为补给区,北部为排泄区。(三)断层破碎带导水性根据勘探对断层与褶曲的控制程度,本采区南部发育一条规模较大的F35正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55-67,该断层分布于井田中部,横跨整个井田,在543、722、550钻孔实见,断距为14-56m。根据矿山生产实见,本井田断层为张扭性正断层,破碎带泥质充填物较多,导水性极弱。(四)矿井及周边老窑积水分布情况1、矿井西部、北部与英安煤矿相邻,根据设计*煤矿与永安煤矿之间,矿井各留

16、设40m的保护煤柱。英安煤矿隶属于珲春矿业集团,始建于1976年,1986年12月26日投产,设计能力7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80万吨/年。2016年8月11日,正式封井关闭。随着矿井关闭时间的延长,英安煤矿井下积水水位将逐渐上升,势必对未来*煤矿煤炭开采造成威胁,因此在与英安煤矿井田边界临近处,必须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2、*煤矿井田西北部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施工的小煤窑一处,已关闭。开采19号煤层,开采范围东西长200m,南北宽150m,面积约16.4 k(m2)。采掘工程临近前,必须提前对老窑水进行探放,防止空区水突入井下,造成水害事故。(五)充水因素分析1、充水水源根据本井田区域地质及

17、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由大气降水为补给来源的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和煤系地层承压含水层化裂隙水是未来矿井主要充水水源。2、突水通道(1)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波及到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或第三系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时,可造成井下充水。(2)与含水层连通的断层破碎带连通采空区或附近积水老硐可能成为导水通道,造成矿井充水。(3)钻孔封闭质量不好,可能成为矿井的人为导水通道,本井田生产实见的钻孔封孔质量较好。3、充水方式按矿井的充水水源和充水方式,可划分为顶板透水、底板涌水和施工充水三种类型。(1)顶板透水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波及到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或第三系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时,含水层水直接补给矿井。(2)

18、巷道涌水开拓掘进巷道过程中,揭露煤系地层间承压含水层,含水层水直接补给矿井。(3)施工充水在井巷施工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机械和降尘用水通过管路把地面水导入井下。(六)采区涌水量预测*采区位于矿井*,由F35断层与南部开采区相隔,为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与南部已采区水文地质条件相似,可根据*煤矿南部已采区井下涌水量资料利用比拟法预计*采区涌水量。1、已开采区涌水量*煤矿已开采二十余年,主要对19、23、26和30号层煤进行了开采,井田主要含水层基本全部揭露。自建矿至今,矿井未发生大的突水。根据矿井历年涌水量资料统计,*煤矿正常涌水量7.42m3/h,最大涌水量22.27m3/h。2、比拟法预测公式

19、及参数根据该采区地下水补给,充水因素及已采区涌水等情况,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对该区井下涌水量进行估算,选用公式为:Q=Q1式中:Q预测涌水量,单位m3/hQ1已开采采区涌水量,单位m3/hF1已开采区面积,单位m2F新开采区面积,单位m2S1已开采区降深,单位mS新开采区降深,单位m矿井井口标高87m,已采区底板标高-208m,已开采区降深295m;新开采区降深预采最低标高-250m,预计降深337m。*煤矿已开采区面积331K(m2),预计可采区面积420K(m2)。3、预测结果经估算,*煤矿*采区正常涌水量为8.90m3/h,最大涌水量为26.72m3/h。五、瓦斯、煤尘、自燃及地温(一)瓦

20、斯1、瓦斯含量1976年,吉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2队提交的珲春煤田河北区总体详查资料,北山煤矿二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605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8m3/min。2011年12月,吉林省能源局吉能审批2011418号关于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煤矿矿井本年度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84m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35m3/min。2016年12月,北京中矿基业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吉林省*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8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25m3/min。对比历年监测报告,分析矿井瓦斯涌出量呈逐年减小的趋势。2、瓦斯涌出规律(1)瓦斯涌

21、出量随开采深度的加深而增加。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关系密切,煤层埋深的增加不仅会使地应力增加,也会使煤层和围岩的透气性降低,同时瓦斯向地面的运移距离增加,两者都有利于瓦斯的保存,而不利于瓦斯的逸散。(2)顶板完整性好的区域煤层瓦斯含量相对高。煤层顶底板完好的区域,由于围岩空隙率低,透气性差,易于瓦斯的集聚,不易逸散,瓦斯含量相对较高。而煤层顶板相对破碎的区域,煤层封闭条件相对较差易于瓦斯排出,瓦斯的压力相对较小,瓦斯的含量相对较低。(3)断裂构造处瓦斯涌出量相对低。构造对瓦斯的生存和保存起控制作用,地质构造是井田内瓦斯含量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在张性断裂(正断层)发育地段,瓦斯易被排放,瓦斯含量

22、常有明显减少;压性断裂(逆断层)发育地段,起着封闭和集聚瓦斯的作用,瓦斯的含量会相应增加。本矿地质构造单元基本为单斜和张性断裂,而且以张性断裂为主,断裂发育地段瓦斯含量低。3、矿井瓦斯等级对比历年监测报告,*煤矿均被界定为低瓦斯矿井。4、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本井田断裂构造为开放性断裂,瓦斯易被排放;煤质变质程度轻;另外,从矿井自建设、生产以来,未发生过煤与瓦斯动力现象。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探测的瓦斯储存量来看,该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极小。(二)煤的自燃倾向性及煤尘爆炸性据矿山2008年及2010年分别采自第23煤层和第26煤层的样品送东北煤炭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检验,判定煤属级(自燃)

23、,煤尘爆炸定为有爆炸性。根据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2014年1月出具的检验报告,该井30号煤层自然发火倾向为类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三)地温*煤矿地温正常,无地温异常区。六、储量计算(一)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1、储量估算范围储量估算范围与采区规划范围一致,估算对象为在采区范围内的18、19、19-1、23、26、30和32号煤层。2、储量估算工业指标本次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沿用矿井地质报告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数据如下:1、最低可采煤层厚度0.7m2、最高灰分(Ad)50%3、最低发热量(Qnet.d)10.5Mj/kg(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估算方法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

24、范(DZ/TD215-2002)要求,结合本区煤层褶皱较平缓等实际情况,以1:5000煤层底板等高线为底图,采用等高线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本区煤层倾角多小于15,利用煤层的伪厚度(钻探和测井解释厚度)和水平投影面积估算资源/储量。估算公式如下:Q=DSM式中:Q块段资源/储量(千吨)D容重(吨/m3)S块段面积k(m2)M块段煤层平均伪厚度(m)(三)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1、面积的确定按各煤层1:5000底板等高线的水平投影划分的块段平面积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各块段平面积数据的求得均采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多边形不规则图形的微积分方法求得。2、块段平均厚度的确定煤层中夹矸厚度等于或大于

25、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时,煤分层分别计算厚度,煤层厚度等于或大于煤层夹矸厚度时,上下煤分层厚度相加,作为采用厚度。最低可采边界由已知见煤钻孔煤层厚度线性梯度插值求得,当煤层尖灭或无煤层沉积时,与可采煤层点之间1/2距离为煤层顶点边界,然后插值求得最低可采厚度(两点间距离小于500m)。块段平均厚度计算采用各工程见煤厚度的算术平均值。3、容重按最近报告采用的容重为1.40吨/m3。(四)矿层圈定原则1、单工程矿层圈定根据工业指标要求,以样品分析结果圈定矿层顶底板。按规范要求确定可采煤层,即单层或复煤层总厚度达到0.70m圈定为可采煤层。有夹矸的煤层采用厚度的确定(1)煤层中厚度小于0.05m的夹矸,可

26、与煤分层合并计算采用厚度,但并入夹矸以后的灰分(或发热量)、硫分应符合估算指标的要求。(2)当煤层中夹矸厚度大于0.05m、小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且煤分层厚度均等于或大于夹矸厚度时,可将上下煤分层厚度相加,作为采用厚度。2、矿体连接及推断(1)矿体连接在煤层较稳定、构造教简单等能慢满足资源储量类别条件的前提下,按钻探工程基本线距(1000m),连接可采煤层见矿点。(2)矿体推断a、有限外推工程间距不超过1000m时,由见矿工程(厚度0.70m)外推工程间距1/2为零点边界,之后以内插法确定可采边界(厚度0.70m);b、无限外推由见矿工程(厚度大于0.70m)外推500m为零点边界,之后以内插

27、法确定可采边界(厚度0.70m)。(五)资源储量类型本区构造为宽缓复向斜,断裂构造发育,断距大,对矿体起破坏作用,其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煤层稳定程度为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结构简单至复杂,煤质变化中等(主要是灰分变化)。可采厚度变化大,可采边界不规则,视为不稳定煤层。*采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煤层为不稳定煤层,基本线距1000m圈定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根据经济意义和可靠程度,本区保有资源储量可分为两类:1、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在钻孔控制的较稳定煤层可采范围内圈定,控制工程间距为1000m。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储量(333):由122b外推的以及断层两侧30m以内的资

28、源量。(六)煤柱留设1、*煤矿北部、东部与英安煤矿相邻,*煤矿留设40m矿井保护煤柱;2、采区南部为F35断层,断距为14-56m,采区断层煤柱按照30m留设;3、*集中运输巷、集中材料巷和专用回风巷,采区井巷煤柱按照30m留设;4、采区西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采的小煤窑,采区防水煤柱按照60m留设。(七)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经估算,*煤矿*采区保有资源量为212.32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14.02万吨,推断的资源量(333)为198.30万吨。按照薄煤层85%回采率计算,可采储量113.54万吨。煤层储量估算结果见下表:*采区储量情况表单位:千吨煤层储量等级地质储量保护煤柱开

29、采损失可采储量边界煤柱断层煤柱井巷煤柱防水煤柱合计18122b0000000033320.4220.4200020.4200合计20.4220.4200020.420019122b70.7124.2400024.246.9739.50333462.7675.7344.8524.7063.84212.1235.60213.04合计533.47101.9744.8524.7063.84236.3644.57252.5419-1122b00000000333108.0413.9129.2214.21055.345.6043.10合计108.0413.9129.2214.21055.345.6043.

30、1023122b29.07000004.3624.71333643.4690.7341.9371.870204.5364.84373.09合计672.5390.7341.9371.870204.5370.20395.8026122b40.4740.4700040.4700333190.1932.8414.820045.6621.38121.15合计230.6673.3114.820088.1321.38121.1530122b00000000333289.4951.6939.1035.980128.7724.36136.36合计289.4951.6939.1035.980128.7724.36

31、136.3632122b00000000333268.6032.0319.530051.5632.56184.48合计268.6032.0319.530051.5632.56184.48合计122b140.2564.7100064.7111.3364.213331982.96319.35189.45149.7663.84722.40189.341071.22合计2123.21384.06189.45149.7663.84785.11200.671134.43七、存在问题及建议1、由于*煤矿井田断裂构造发育,煤层层数多,给煤层对比和地质构造判断带来困难,因此,采取设计时应考虑安排必要探巷,结合钻

32、探和物探结合的手段,对影响采区和工作面设计的地质构造进行探查。2、采区北部为英安煤矿井田范围,该矿井已于2016年8月11日,正式封井关闭。随着矿井关闭时间的延长,英安煤矿井下积水水位将逐渐上升,势必对未来*煤矿煤炭开采造成威胁,因此在与英安煤矿井田边界临近处,必须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3、采区西北部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施工的小煤窑一处,开采面积约16.4 k(m2),积聚老空水。对小煤窑需要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同时采掘工程临近前,必须提前对老窑水进行探放,防止空区水突入井下,造成水害事故。4、采区地表有零星房屋分布,考虑不留设煤柱进行保护,工作面回采前应提前做好搬迁工作。5、采区范围内共有3个勘

33、探钻孔,到目前为止从采掘工程所揭露的情况看,尚未发现有异常情况,但不能代表全部钻孔封孔质量合格,今后采掘工作面临近钻孔时,需要制定专门措施,确保安全通过。6、*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地面厂房、道路、民宅、农田水利设施等都有较大变化,给采掘工作面布置和开采经济环评增加难度,建议及时对采区地形地貌进行测绘。第二章 采区设计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采区设计的主要特点(1)*采区运输下山、轨道下山、回风下山布置在23#与23#-1煤层中。(2)*采区北部主采19#、30#煤层受地质构造影响,开采条件较差,*采区布置以23#中煤为主采的高档普采工作面。(3)采区投产时布置1个高档普采工作面,4

34、个煤巷掘进头。采区以1个高档普采工作面保证采区年产30吨设计生产能力。(4)采区通风系统为两进一回,即轨道、运输下山进风,回风下山作为专用回风巷。采区总需风量33.07m/s。(5)采区正常涌水量5.42m/h,最大涌水量22.27m/h。设计在采区下部设水仓,选用D46-304型矿用耐磨多级泵,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共计3台,最大涌水时2台工作。(6)选用G90SCF-8,16立方,上海德斯兰牌;DSR-125AZ,16立方,两台,浙江佳成牌,其中2台工作,1台备用。2.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采区设计生产能力:0.3Mt/a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1危险、有害因素识

35、别的方法和过程3.1.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是根据*采区地质资料、初步设计方案、各种试验和鉴定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采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1)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熟悉提供的地质资料、初步设计方案、各种试验和鉴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3)综合分析,明确指出*采区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并根据程度的不同,指出可能出现的危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4)根据“定性、定量评价”,明确*采区存在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并进行评估;5)在“生产系统与辅助生产系统评价”等中,对*采区安全设施、设备的充分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6)在“安全措施及建议”中提出补充措

36、施和建议。3.1.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过程根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结合井工煤矿的特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1)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和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指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2)从自然条件方面识别分析:包括井田和工业场地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河流、水体,周边环境等。3)从开采煤层的自然条件方面识别分析:包括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断层、陷落柱、火成岩,煤层和顶、底板条件,煤层瓦斯、煤尘、自燃条件。4)从生产和辅助生产

37、系统方面识别分析:包括采区开拓系统,提升、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以及涉及到安全防范的防瓦斯、煤尘、水灾、火灾、顶板、安全检测监控等系统的完善性和可靠性等。5)从设施、设备、器材的技术性能方面识别分析:包括设施、设备、使用器材是否符合煤矿安全的要求,是否是国家淘汰、禁用产品,保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等。6)从生产工艺方面识别分析:包括采煤、掘进、提升、运输、“一通三防”等生产和辅助生产环节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是否完善等。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3.2.1自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地震:地震能够对生产厂房、生产设施设备、井筒和巷道造成破坏,进而诱发二次事故的发生。强烈的

38、地震可造成建筑物倒塌,供电设施损坏,井巷垮落,引发火灾、瓦斯爆炸、顶底板突水等灾害事故,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地区稳定性方面,珲春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据地震台记录:1902年7月3日在邻近的汪清县曾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据此,本区应属地震危害预防区。2)雷击:雷击会引起建筑物和生产设施的毁坏,造成火灾和人员伤亡,若雷击引入井下会造成火灾和瓦斯爆炸,引发更大的事故。3)暴风雨:由于井田处于缓坡地带,下暴雨时若雨水排泄不畅,容易积聚,可造成地基塌陷,易引起建筑物垮塌、地面输电线路故障诱发大面积停电等事故发生。4)地质灾害:本区丘陵、地势平缓,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39、灾害,但煤系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采矿引起的地表变形破坏将比较明显。5)高气温、寒冷:气温最高36.3,地面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易发生中暑、诱发误操作等。 最低-32.5,平均4.65,无霜期140160天。冬季防寒、防冻措施不力,可造成井筒结冰。该区未进行地温测定工作,该井煤层赋存属于缓倾斜至近水平,开采深度变化不大,实际生产该井地温变化较小,未发现井下异常现象,所以该区地温应属正常。3.2.2开拓、开采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开拓、开采系统是煤矿的主要工作场所,是人员最集中因而也是事故的多发地点。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1)系统不健全,设施、设备的选型配套不合理,不完善,将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

40、患。2)采掘工作面,巷道、硐室冒顶、片帮。由于支护不及时、支柱支撑力不足、安全阀失效或整定值不合理、采煤,支柱、回柱工序穿插配合不当、破碎带,断层,工作面来压期间等特殊情况下,没有采取或者采取的辅助支护措施不当。掘进工作面和巷道由于大面积空顶;对离层,松动的顶、帮岩石检查不到;对断层,构造变化没有发现,没有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护措施;掘进放炮打倒支架,被放炮震动支架破坏、变化情况未检查或及时处理、锚杆或者支架的施工质量不好,锚固力不足,支架被帮,被顶不密接,棚腿不在实底上,工作中“敲帮问顶”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冒顶,片帮。3)瓦斯超限。*矿煤层低瓦斯含量低,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瓦斯超限现象。但地质构造复

41、杂区和断层带及其附近,可能存在瓦斯聚集区,导致瓦斯超限现象,遇火源将引起瓦斯爆炸。4)煤层自然发火。煤层自然发火期短,由于“两道、两线”破碎煤体多,为自然发火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停采线容易发生自然发火。5)*矿煤尘具有爆炸性,采掘作业、煤炭转载点(包括主井的装卸载点)喷雾装置不好或者失效、违章放炮等原因可能导致煤尘浓度达到爆炸界限,遇有火源引起煤尘爆炸。6)水害。区内各煤层,质软而脆,内生节理较发育,局部因构造影响裂隙尚发育,使煤岩中储存着裂隙水。但因裂隙率小补给量不大,深部因地压加大,富水性弱,含煤地层的底部无大的强含水层。但煤上部顶板及底板泥岩、砂岩,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涌水。另外,

42、对于本矿的老空水也应采取防范措施。7)爆破事故。在装药、连线、放炮、瞎炮处理、巷道贯通过程中违反操作规定引起放炮事故。8)机械、电气伤害。采掘工作面机电设备集中,机械的运动部分(转动和移动)、人员跨越的部位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电缆和机电设备绝缘程度降低,接地、漏电等保护装置失效容易造成触电伤害。9)其他伤害。运输环节中设备、物料装卸,绞车、车辆、违章行人等可能给人员、设备、设施造成伤害。3.2.3矿井通风系统危险、有害因素1)矿井通风的基本情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主井进风,副井回风。副井井筒净断面积为6.6m2,风井井筒净断面积为19.62m2。风井地面安装两台KZ

43、S-24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2)矿井通风系统可能造成的危害由于井下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周边环境不断释放各种有害气体、机电设备散发热量,作业地点产生粉尘等,井下空气温度愈来愈高,氧气含量愈来愈低,并且变得污浊。矿井通风系统担负着输送地面空气,交换井下空气,保证良好的劳动环境和人员安全的任务。通风系统出现故障将使矿井无风或者供风量不足,造成巨大危害:(1)造成全矿井或者局部地点供风量不足,恶化劳动环境导致安全事故,影响人员健康,降低劳动效率,加速职业病的发生;(2)空气中含氧量不足,人员呼吸困难,甚至造成中毒,窒息;(3)使有害气体(主要是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粉尘聚集,

44、达到危险状态,严重影响健康,威胁人员生命和矿井安全;(4)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煤层在微风状态下煤层容易氧化、聚热,导致煤层自然发火;(5)在瓦斯、煤尘超限的情况下,如遇火源,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造成矿毁人亡的重大事故;(6)通风系统复杂、混乱,通风设施不健全、设施质量不好,在灾变情况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能导致事故扩大。3)可能造成通风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有:(1)主要通风机突然停止运转,主要原因: 供电线路故障。供电不具备双回路,或者在供电线路上分接其它负荷、接线不良、线路老化、雷击等原因造成漏电、突然停电事故。 主要通风机设备故障。由于缺乏维护保养,检修不及时,“带病”运转,机械部件劳损,造成通风机突发事故,严重时可能造成通风机损坏。 反风系统故障。由于缺乏维修,缺乏训练,反风时设施不灵活,不可靠,不能按时实现反风任务。(2)发生爆炸事故时防爆盖不能自动开启,增加事故的严重程度。(3)井下局部通风机故障。 不按规定对局部通风机供电,在风机停转和瓦斯超限时,不能自动切断停风区和瓦斯超限区的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的电源。 局部通风机维修、安装质量不好,造成停机。 矿井非正常断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