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矿采矿方法方案论证xg116.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390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珊瑚矿采矿方法方案论证xg1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珊瑚矿采矿方法方案论证xg1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珊瑚矿采矿方法方案论证xg1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珊瑚矿采矿方法方案论证xg1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珊瑚矿采矿方法方案论证xg1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珊瑚矿采矿方法方案论证xg1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珊瑚矿采矿方法方案论证xg116.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珊瑚矿急倾斜极薄、薄矿体采矿方法方 案 论 证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12月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必根总经理:殷志伟主管副总经理:陈忠毅总工程师:周爱民科研产业部:尹贤刚采矿工程中心:宋嘉栋项目负责人:李向东主要研究人员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李向东 万 兵 周益龙张 宝 李 强 李永辉郑伯坤 江飞飞 盛 佳审 核包东曙 李向东 万 兵珊瑚矿急倾斜极薄、薄矿体采矿方法方案论证目录第一章 前言11.1 企业概况11.2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11.3 采矿方法方案研究的主要依据与原则3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52.1

2、 矿区自然地理52.2 矿区地质62.2.1 地层62.2.2 构造72.2.3 岩浆岩72.3 矿床地质特征82.3.1 矿床赋存特征82.3.2 矿物特征112.3.3 矿石结构构造132.3.4 钨、锡及有益组分142.4 矿山资源储量172.5 矿床水文地质192.5.1 主要含水层192.5.2 水文地质条件212.6 开采技术条件22第三章 矿山开采现状分析243.1 矿山开采现状243.1.1 矿山开采基本情况243.1.2 现行采矿方法简述253.2 井下采矿存在的问题26第四章 采矿方法方案论证与优选284.1 急倾斜极薄、薄矿体采矿技术现状284.1.1 浅孔留矿采矿法28

3、4.1.2 削壁充填采矿法304.1.3 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方法324.2 急倾斜极薄、薄矿体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324.3 极薄矿体采矿方法初选334.3.1 削壁充填采矿法(方案、方案)334.3.2 机械化连续削壁充填采矿法(方案)414.3.3 削壁充填留矿采矿法(方案)464.3.4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514.3.5 浅孔留矿采矿法(方案)554.4 薄矿体采矿方法初选594.4.1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594.4.2 浅孔留矿采矿法(方案)644.5 极薄矿体、薄矿体采矿方法初步比较分析684.6 极薄矿体、薄矿体采矿方法模糊综合评判724.6.1 模糊综合评判法

4、简述724.6.2 极薄矿体采矿方法方案模糊决策法优选764.6.3 薄矿体采矿方法方案模糊决策法优选784.7 极薄矿体、薄矿体采矿方法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794.7.1 极薄矿体采矿方法经济效益对比分析804.7.2 薄矿体采矿方法经济效益对比分析844.8 珊瑚矿采矿方法方案论证与优选结果85第五章 经济效益875.1 采矿工艺改造后企业经济效益875.2 不同厚度矿块开采经济效益分析895.3 盈亏平衡及敏感性分析945.3.1 盈亏平衡分析945.3.2 敏感性分析95第六章 结论97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第一章 前言1.1 企业概况广西桂华成有

5、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1月改制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钨金属的探、采、选及深加工业务的大型矿山企业。2008年经自治区国资委批准,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整体进入广西平桂飞碟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为中国有色集团(广西)平桂飞碟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年处理矿石33万吨,产钨精矿(65%)1600吨,锡精矿金属吨350吨。公司主要产品有钨精矿、锡精矿,其中黑钨精矿荣获国家银质奖。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主体矿山珊瑚钨矿,已经取得了3平方公里面积的采矿权和40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其资源以钨、锡为主,伴生铜、锌、金、银等元素,现已经探明的保有钨锡金属储量21万吨,黑钨储

6、量在全国单个矿山中排名第一,是中国目前质量最好的黑钨精矿生产基地之一。珊瑚矿开采历史悠久,自1950年5月,由平桂矿务局组织露天开采,1960年转入井下生产,并于1972年12月开始长营岭采选的初步设计,1981年11月采选投入使用。1993年5月,因钨锡金属价格较低等原因而暂停开采。2006年7月,企业恢复生产。目前,“平硐+主副竖井+主副斜井”联合方式开拓,中央进风两翼抽出式通风系统,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恢复生产后规模为33.0万t/a。井下生产中段有175m、125m、75m、35m、-5m中段,其中75m、35m、-5m中段是主采中段。深部副斜井及主斜井正在进行下延作业,-55m中段

7、正在进行开拓作业。选矿由粗选、重选、精选段组成,产品主要有黑钨精矿(WO3 65%)、锡精矿(Sn 51.80%)、钨锡精矿(WO3 38%,Sn 54%)。1.2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珊瑚矿开采范围内矿石与围岩稳固,以急倾斜极薄矿体为主(占总矿矿量的63%、总金属量的近80%)。矿体平均厚度0.42m,钨平均品位0.887%,锡品位0.313%。矿山采用地下方式进行开采,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安全条件较差,贫化损失指标较高,据初步统计,开采0.8m的极薄矿体时的回采损失率在1530%,贫化率4080%。为了降低珊瑚矿的贫化和损失,提高珊瑚矿金属回收率,改善企业长期经济效益,广西桂华成有限公司委

8、托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珊瑚矿极薄矿体降贫损增效益关键技术研究”,以寻求合理、经济、安全、高效的开采工艺方法,降低贫化损失指标,提升企业综合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专题一:极薄矿体低贫损采矿方法试验研究(1) 开采技术条件及现状分析;(2) 现有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研究;(3) 采矿方法方案论证与优化选择研究;(4)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5) 采矿设备配套及优化研究;(6) 低贫损落矿等回采工艺技术研究;(7) 采场支护方式及其工艺技术研究;(8) 相邻矿体回采顺序研究;(9) 采场通风优化技术研究;(10) 采矿方法现场工业试验研究。专题二

9、:-200m水平以上开拓采准工程优化及开采能力提升研究(1) 地质资源与开采现状分析;(2) 开采范围与首采区分析研究;(3) 合理生产能力及同时开采区采场数的确定研究;(4) 采矿回采过程优化分析研究;(5) 开拓采准方式的选择、布置及优化设计研究;(6) 采掘作业计划编制优化研究;(7) 采矿作业计划编制优化研究;(8) 现行矿山8大系统对未来实施研究成果的适应性论证。专题三:采空区处理及充填技术研究(1) 充填材料选择与基本性能试验研究;(2) 充填材料配合比试验研究;(3) 充填材料输送性能研究;(4) 采掘废石、尾矿充填平衡研究及充填工艺方案设计研究;(5) 空区处理方案研究;(6)

10、 采空区充填工艺试验研究。经采矿工艺、生产系统、充填方法等研究开发完成后,以期达到以下目标:(1) 矿山生产规模33万吨/年;(2) 最终研究成果选定的采矿方法的采矿成本(包含采准、切割、落矿及中段运输)300元/吨;(3) 出窿矿石贫化率35%;(4) 回采损失率10%;(5) 采掘废石、细粒选矿尾矿与井下空区充填实现平衡。其中,-150目粒级重精选尾矿(年约10万吨)全部回填井下采空区。1.3 采矿方法方案研究的主要依据与原则(1) 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8月签订的“珊瑚矿极薄矿体降贫损增效益关键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委托)合同(以下简称“合同”);(

11、2) 广西矿通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广西钟山县珊瑚长营岭钨锡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3) 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所作的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珊瑚矿恢复开采工程初步设计;(4) 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000000620089);(5) 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珊瑚矿提交的新地质储量信息;(6) 矿山现场收集其它相关技术资料;(7) 认真贯彻执行矿产资源管理法、土地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及职工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程;(8) 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合理安排,统筹兼顾;(9) 避免大的地压灾害,降低开采活动对地下采

12、矿活动以及地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10) 根据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珊瑚矿开采现状,充分利用矿山现有设施、设备和工程,减少建设投资;(11) 在保证稳定和可靠前提下,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高效、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开采机械化装备水平;(12) 采矿方法方案及矿床开采规划应适应性强,并结合整体考虑,既要注重近期生产,又要兼顾长远发展;(13) 重点满足生产能力和降低矿石的贫化损失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采矿成本,攻克矿山生产面临的“降贫损增效益关键技术”难题;(14) 实现井下生产废石不出坑以及尾矿(-150目粒级,约10万t/a)充填井下采空区的无废绿色化矿山开采目标;(15) 认真贯

13、彻执行上述法律法规、规程、合同等,精心设计研究,根据矿山现状,最大程度地挖掘珊瑚矿生产潜力,贫富兼采,确保在达到33万吨的采选能力前提下,采矿方法方案及矿床开采整体规划能达到投资省,生产稳定可靠,并改善采矿损失贫化和选矿回收率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效益最好的目的。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2.1 矿区自然地理珊瑚矿位于钟山县珊瑚镇境内,其地理中心坐标:东经1112113,北纬242002。矿区距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本部约60km,距钟山县城30km,距桂梧高速公路入口处约20km,由该入口往北往桂林约200km、柳州370km,南往贺州市60km、梧州200km,东往广州约370km,均有

14、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原材料运进和产品运出方便(见图2-1)。图2-1 矿区交通位置珊瑚矿矿区属丘陵、半封闭盆地地形,地处桂东地区,与广东、湖南相邻。属低山地貌,海拔最高标高为606.4m,一般标高为500250m,相对高差300400m,平坦地区平均海拔标高为230m。矿区地处中亚热带,属亚热带潮湿温暖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湿凉适度,寒暑适宜。年平均气温20C,年降水量15002000mm,每年58月为雨季,101月为枯水期。建设用木材可以在当地采购,钢材、水泥可在钟山县等地购买。2.2 矿区地质2.2.1 地层矿区地层主要有下泥盆统莲花山组(D1l)和那高岭组(D1n)、中泥盆统郁

15、江组(D2y)和东岗岭组(D2d)、上泥盆统桂林组(D3k),由老至新详述如下:(1) 下泥盆统莲花山组(D1l)1) 下段(D1l1):为灰白色、浅褐灰色和紫色厚层状含砾砂岩,厚40m。2) 中段(D1l2):下部为紫红色巨厚层泥质粉砂岩;中部为紫色、灰色厚层石英砂岩,局部夹白云质灰岩;上部为紫红色页状砂岩夹少量厚层状砂岩,厚110182m。3) 上段(D1l3):为浅紫红色中厚层状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夹页岩及白云岩,厚115m。(2) 下泥盆统那高岭组(D1n)1) 下段(D1n1):下部为灰黄色页岩夹中厚层或薄层灰岩及白云岩,其底部见有紫色页岩;上部以紫红色厚层状页岩为主,其底部见有一层1m

16、厚的泥质砂岩,厚150m。2) 上段(D1n2):为灰黑色、青灰色薄厚层灰岩和泥灰岩夹少量页岩;顶部为钙质页岩,厚4090m。(3) 中泥盆统郁江组(D2y)1) 下段(D2y1):下部为青灰灰色、厚中厚层泥质砂岩夹页岩、石英砂岩,上部为青灰色砂质页岩,厚175200m。2) 上段(D2y2):下部主要为泥质砂岩、石英砂岩夹泥质条带;上部为紫色、灰黄色页岩夹泥灰岩和扁豆状灰岩,有两层具鲕状结构的铁质砂岩。(4) 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1) 中下段(D2d12):为灰灰黑色、厚中厚层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底部见夹几层泥质灰岩,厚85m。2) 上段(D2d3):为灰灰黑色微结晶的中厚层状灰岩;顶部

17、有一层夹燧石条带薄层状灰岩,厚95m。(5) 上泥盆统桂林组(D3k)为灰色、微结晶,具鲕状结构的厚层夹中厚层灰岩,其底部见有一层1m厚的砾状泥质灰岩,厚160m。2.2.2 构造(1) 褶皱珊瑚钨锡矿床位于葫芦岭背斜南东冀与珊瑚向斜南端急剧转弯交替地带,处于岩层急剧变陡部位。由于构造应力高度集中,形成了异常发育的成矿裂隙,以剪切裂隙为主,延展又长又深,构成走向30的剪裂带。矿床范围内北东东向雁行褶皱成群分布,并有规律地呈右行式排列,轴向6585,均向北东东向倾伏,倾伏角约20,属于旗岭北斜的次级褶皱。雁行褶皱群与剪裂带相伴生,剪裂带切割雁行褶皱群,与褶皱轴约成30的交角。不因褶皱而改变方向,

18、是矿田构造不同发展阶段构造变形的产物。(2) 断层区内断层较为发育,按走向可分为北西组、近南北组、近东西组、北东组,尤以北西组最为发育,均属成矿后断层。规模较大的断层有:1) 猪鼻冲断层(F17):由2条或3条平行的断裂组成,断裂带宽约2030m,长约2km,倾向4055,倾角4565。在走向上具膨大缩小特征,往深部具有产状变缓、宽度增大的趋势;在力学性质上该断层总体上以压扣性为主,但在局部地段可见到张扣性角砾岩沿压扣性断裂带分布的现象,也可见到叠加的晚期形成的压扣性断裂带中的挤压透镜体,是张扣性角砾岩改造而成的现象。这说明早晚期两次压扣性活动之间存在着一次张扣性活动,故该断层呈压剪-张扣-压

19、扣性质。2) 桂棕冲断层(F27):由数条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断裂带宽约50m,长约1.5km走向310,倾向北东,倾角5060。3) 石灰山断层(F1):该断层延伸超过4km,主断裂带宽2060m,最大可达80m以上,总体上走向2040,倾向南东,倾角2555。上述断层,水平断距一般为数十米。由于断层滑动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接近,故对矿床的破坏不大。2.2.3 岩浆岩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仅有盐田岭花岗岩,呈岩株产出,分布于葫芦岭背斜的南部,距长营岭矿床约4km。岩体由地表相距约300m的两个小岩株组成,出露面积约0.14km2。岩株为一受几组断裂控制呈锯齿状插入围岩的上大下小的拳状岩筒,深部向

20、南向北倾伏。岩石为等粒的细中粒结构,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云英岩化;其矿物组成以石英、绢云母-白云母为主。石英矿物含量约35%45%,呈半透明不规则粒状,粒径一般1mm,也有13mm的,个别达45mm,常见有包裹或交代绢云母-白云母的现象。绢云母-白云母矿物含量为55%65%,呈灰白色片状或鳞片状,由正长石蚀变而成,有时可见其呈长石的假晶;长石极少,并多已风化为高岭石。副矿物以萤石、黄玉和锡石为主,次为锆石、白钨矿、黄铁矿、闪锡矿、黄铜矿、辉锑矿、毒砂和磁铁矿等。另外,据地、物、化探综合资料推断,在长营岭和松宫两处深部存在有隐伏花岗岩体。2.3 矿床地质特征2.3.1 矿床赋存特征该矿床属热液气化

21、高温钨锡石英脉型矿床。珊瑚钨锡矿田位于回龙向斜南部、将军岭背斜东部和公会向斜北端,处于主要构造线的收敛聚集地带。矿化范围:北起石墨冲,西至金盆地,南起大冲山,北至凤尾村,面积约80km2。(1) 矿床空间分布与规模矿床分布于长营岭东坡,主要脉组位于山麓地带砂、页岩与灰岩接触线附近的岩溶凹地中。矿床上部赋存于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灰岩和郁江组砂、页岩内,下部延深至那高岭组页岩和莲花山组砂、页岩中。矿体充填于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和北西的剪切裂隙中。矿化面积约2km2,矿带延长2500m(北至18线,南至31线),宽6001000m,延深达900m以上,全区共有钨锡石英脉七百多条,其中具工业价值的矿体有81

22、条,属大脉型。脉幅一般0.10.8m,最大6.14m,工业矿体平均脉幅0.42m。此外,还伴生有一定数量的Cu、Zn、As和稀散元素Cd、贵重金属的Au、Ag。该巨大型气化高温钨锡石英脉型矿床,矿体产状主要有两组:1) 倾向南东矿体组(简称南东组):以陡南东矿体为主体(走向1540,倾向南东,倾角6085),也有少量陡北西(走向1550,倾向北西,倾角6580)和倾向南东(走向3060,倾向南东,倾角4560)矿体,南东陡矿体的延长、延深及厚度均较大,占矿床工业储量的绝大部分。南东缓矿体主要分布于矿床中部猪鼻冲一带,走向稍偏向东,倾角稍缓,系陡南东矿体局部迁就层面的结果。2) 倾向北西矿体组(

23、简称北西组):以北西缓矿体为主体(走向35030,倾向北西,倾角2555),也有少量北西陡矿体。缓北西组地表分布较普遍,但延长、延深和脉幅都比陡南东矿体小,仅个别矿体达工业要求。陡南东和缓北西矿体的控制裂隙,在平面上近乎平行或小角度相交,在剖面上呈大角度相交,成菱格状,两者是一对共轭剪切裂隙。在空间分布上往往以一组为主,另一组相对次要,构成互相交替发育的密集带。矿体在平面上呈分组密集平行排列,按矿体的空间分布出露位置,由西向东分为六个脉组,依次为:、矿体组,第脉组由于脉幅和延长延深均很小,品位低而无工业价值。在矿区内的第、矿体组中圈定并核实资源/储量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体81条。第、脉组以陡南东

24、矿体为主体,也有少量北西缓矿体。脉幅厚,延长、延深大,品位高,是本矿床的主体。以第脉组规模最大,第脉组次之。第脉组埋藏深(在0m标高以下)未出露地表,仅用稀疏钻孔控制,据前期7线71号钻孔资料,脉幅总厚度达15.03m,推断其规模将较已掌握之资料为大。第组脉以南东缓矿体为主体,脉幅较小,延长延深不大,工业意义不大。第组脉以北西缓石英脉组成,脉幅和延长、延深均很小,品位低,无工业价值。各脉组规模及分布特征见表2-1,主要工业矿体赋存特征详见表2-2。表2-1 矿体组规模及分布特征脉组钨锡石英脉条数其中工业矿体条数(m)延长(m)延深(m)脉幅(m)合计0.30.21-0.20.11-0.2脉组单

25、脉脉组单脉64000090050-200100-15020-800.1-0.23701164043332100100-1000700-900100-8000.1-0.213638197121800100-700400-550100-7000.1-1.549932480050-300150-30050-2000.1-1.649522160050-300250-35050-3000.1-0.4753218771800100-500400以上100以上0.1-6.14合计743200826157(2) 矿体产状矿体总体形态较为规则和稳定,脉幅变化系数在2080%之间。但矿体局部形态变化较大,分支复合

26、,弯曲扭折,膨大缩小,尖灭再现等现象较多。在垂直方向上,矿床上部(240m中段上部)脉幅较小,分支复合频繁,形态较为复杂,尤以第脉组明显。向下矿体厚度变大,且较为稳定,形态也较为简单。围岩性质与矿体形态变化有一定关系,在石英砂岩中矿体分支复合频繁,常呈网络式,多出现在大脉的两端;在页岩中矿体形态相对较为简单和稳定。表2-2 主要工业矿体赋存特征脉组矿体号倾向()倾角()延长(m)延深(m)平均厚度(m)平均品位(%)WO3Sn3124897004000.481.2700.7685125875402600.420.7900.45656123844102700.400.6990.409812888

27、5403500.651.2350.3099129863902500.481.1800.33012125827005000.471.0380.58113117868403300.431.0040.62414127893404800.641.4540.34315126847305300.511.9760.54919122776704800.380.9710.59021125694805000.470.6830.21922122716004400.340.6920.60329119764603100.381.3960.42330123756803100.530.8650.35932128757007

28、000.600.7540.665331237510004400.650.8840.28034122743706800.320.4480.43536121743002400.390.5180.34847123784805000.380.7021.47249123743805100.332.2350.42650120745305600.410.6720.36152118767205000.810.7860.34857123727303200.360.7180.56358123734804500.530.6680.30559122723005200.392.1610.2956012274670510

29、0.671.2540.25964125705008000.370.7020.103矿体产状初步归纳有以下9种,即:平行分组密集排列式、菱格式、交叉式、网格式、简单脉状、之字状(折线状)、侧幕状(雁行状)、侧羽状、梯状等。四种常见的矿体产状主要特征及空间分布简述如下:1) 平行密集排列式:是矿体在平面上的总体形态,脉组间与单脉间的基本形式。脉组内矿体密集,矿体间距一般215m,脉组之间距离一般100200m。脉组长度大小不一,但长度都远大于宽度。脉组在垂直方向上与相同倾向的矿体大致平行,各脉组之间倾角略有差异,第组脉比第组脉倾角稍陡,而倾向相同,故第、组脉向下逐步收敛。在-150m标高以下,两组

30、脉则趋于合并。2) 之字状(折线状):是单脉中常见的形态,一条脉不是直线延伸而是诸多转折,各转折段的产状不同。以陡南东(矿体)与陡北西(矿体)两组裂隙构成的之字状矿体最多,陡北西(矿体)与北西缓(矿体)裂隙的联合次之。有时几个方向的裂隙联合起来,构成复杂的折线状。由于南东组陡裂隙长度比北西组陡裂隙大,因而两组裂隙构成的整条矿体的产状仍然是倾向南东。3) 侧幕状:脉组和单脉不论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呈侧幕状排列。 脉组:在剖面上南东陡脉组呈后行侧幕,第、脉组在剖面上呈明显的雁行式排列,各脉组的赋存深度和脉组中心由北东向南西方向依次降低。第组脉脉组中心在1线附近,标高约100m处,向下至-200m标高即

31、近尖灭,向上延至地表尚有较大的厚度,部分已受剥蚀。第组脉脉组中心在3线附近,标高约-100m处,延伸倾斜向下延至-500m标高,向上至地表逐渐变小而趋于尖灭。矿体多数未受剥蚀或剥蚀很少,保存完好,延长、延深也较大。第脉组位于第脉组下盘的下方,是典型的盲脉组。在-100m标高以上只有少数小脉,目前已揭露的脉组最大厚度位于7线,标高-600m左右,因千米钻机能力有限,再向下未彻底控制,该脉组向深部会有较大的延伸。脉组之间这种后行侧幕规律,预示着在第组脉的下盘有新的盲脉组存在的可能。脉组在平面上总体上呈平行排列,但、组脉的脉组中心在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则依次由北东向南西排列,似呈左行侧幕。北西缓组脉排

32、列关系不及南东组明显,在剖面上似呈前行侧幕。 单脉:在平面上侧幕形式有左行和右行两种,南东陡组矿体多呈左行,北西陡组矿体多呈右行,同一条矿体左行、右行交替出现阶段也有所见。剖面上侧幕形式,南东陡矿体为后行,陡北西和缓北西矿体为前行。侧幕脉的单脉长度一般几米至数十米,脉距数厘米至2米左右,交替长度几十厘米至几米。侧幕脉的出现主要在矿体的两端,其发育程度与岩性有关,在围岩为页岩及灰岩时出现较多,在围岩为砂岩时,因常有张性裂隙的支脉连通多形成分支复合。4) 侧羽状:在矿体两端,主脉常向一侧分支成侧羽状,分支之后,厚度迅速变小以至尖灭。矿体将要尖灭时的特征,一是频繁的分支变小,二是脉幅逐渐变小片状白云

33、母显著增多。2.3.2 矿物特征本矿床共有矿物26种。其中,矿石矿物有:黑钨矿、锡石、白钨矿、黄铜矿、闪锡矿、毒砂、黄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白云母、萤石、磷灰石、氟磷酸铁锰矿、菱锰矿、黝锡矿、绿泥石、磁黄铁矿、白铁矿、方钨矿、辉铋矿、自然砷、雄黄等。矿物共生组合有五种,分别为黄玉-莹石-云母组、黑钨-锡石-石英组、硫化物-石英组、碳酸盐组(包括白钨-白云石亚组及砷-方解石亚组)。主要矿物特征简述如下:(1) 黑钨矿:有两个世代,以第二世代为主。第一世代:黑色,呈板状、柱状和细粒不均匀浸染体,粒径0.52.0mm,与黄玉、萤石、电气石、锡石(早阶段)、毒砂等共生。第二世代:有

34、大板状、小板状和针状晶体,晶体最长达70cm,厚2cm,一般长20cm左右,厚11.5cm,常由脉壁向脉中心呈放射状产出。与毒砂、黄铜矿、菱锰矿、氟磷酸铁锰矿、水云母等共生。黑钨矿主要组份化学分析结果,第一阶段含WO373.51%、FeO5.9%、MnO16.68%;第二阶段含WO375.70%、FeO7.68%、MnO15.56%。(2) 锡石:可分三个世代。第一世代:分布在黄玉、萤石带中,黑褐色,多呈短柱状,正方锥体和柱面的聚晶,偶尔可见肘状双晶。晶体粒径一般约1cm,与云母毒砂紧密共生,多分布在脉壁云母带或黄玉萤石带内。第二世代:浅褐色,浅棕褐色,呈半自形晶粒,多数受破碎成粉末状,后被硫

35、化物充填或碳酸盐所胶结,单晶最大23cm,成集合体者作带状分布,最长达2030cm,多分布在脉壁与毒砂相间组成对称条带状构造。第三世代:细粒长柱状晶体,肉眼不易见,分布在硫化物-石英中,当锡石英中被闪锡矿等到包裸交替处,在两者接触处,有黝锡矿产生。锡石主要组份化学分析结果,第一阶段含Sn76.96%,第二阶段含Sn76.53%。(3) 白钨矿:黑钨矿-锡石-石英阶段,白钨矿有少量晶出,呈正方双锥或单锥晶体,粒径34cm,分布在石英的裂隙中,与锡石英钟、黑钨矿、云母、萤石、石英等共生。碳酸盐阶段,白钨矿产出最多,呈微细脉状、网脉状及皮壳状,沿黑钨矿晶面或解理面分布,在交代强烈处,常呈黑钨矿之假象

36、-板状晶体或与白云石一起胶结毒砂、闪锡矿、黑钨矿、锡石、黄铁矿、石英等破碎角砾。白钨矿单矿物化学分析结果:WO374.08%、CaO20.97%、P2O50.014%。(4) 闪锡矿:出现在两个共生组合中黑钨矿-锡石-石英组:黑色,他形晶粒,常交代先晶出的黑钨矿、锡石、石英等。硫化物-石英组:黑色,他形晶粒,其中常包有石英晶粒或交替先形成的毒砂、黄铁矿、白铁矿等到矿物,又被辉铋矿、方钨矿等溶蚀交替。闪锡矿主要组份化学分析结果:黑钨-锡石-石英组含Zn47.40%、S31.73%,TFe10.38%;硫化物-石英组含Zn46.28%、S31.14%、TFe9.88% 。(5) 黄铜矿:分为两个世

37、代。第一世代:呈他形晶粒,与黑钨矿、锡石、毒砂等紧密共生,常交代毒砂。第二世代:晶粒细小,多呈乳蚀状,不规则散布在闪锡矿中。黄铜矿单矿物化学分析结果,含Cu28.85%,S34.41%。(6) 毒砂:分为三个世代。第一世代:银白色,菱柱状晶体,分布在黄玉、萤石带内,常与锡石紧密共生。第二世代:钨白色,他形或半自形晶粒的集合体,晶粒粗大,常沿围岩与黑钨矿-石英脉接触处充填,形成脉侧的毒砂脉,常交替黑钨矿、锡石等,有时破碎成角砾,被碳酸盐胶结。第三世代:灰白色,半自形或他形晶粒,有压碎现象,常有黄铜矿、方钨矿、黄铁矿、白钨矿、方解石等充填或被黄铜矿骸心交替,形成假象。毒砂主要组份化学分析结果:第一

38、世代含As45.40%,TFe33.73%,S19.05%;第二世代含As45.43%,TFe33.75%,S19.01%;第三世代含As44.87%,TFe33.74%,S19.51%。(7) 黄铁矿:分为两个阶段:硫化物石英阶段,黄色,呈五角12面体、立方体或半自形晶粒,个别呈磁黄铁矿之假象-板状晶体,黄铁矿常沿毒砂压碎裂缝充填,部分或全部取代磁黄铁矿,它又被闪锡矿、黄铜矿、黝锡矿等交替。碳酸盐阶段,黄铁矿成细小的八面体,生长在菱锰矿晶体之上或成他形晶粒分布在方解石中。2.3.3 矿石结构构造(1) 矿石构造矿石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对称条带构造,角砾状构造,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晶洞构造,

39、梳状构造等。几种构造主要特征简述如下:1) 对称条带状构造:分布较普遍,矿物按先后依次析出,从脉壁向中心成规则的排列,如第一阶段矿物从脉壁向中心:云母-萤石带,锡石-黑钨矿-毒砂带。第二阶段黑钨矿成放射状板晶分布在脉壁。2) 角砾状构造:早阶段析出矿物或集合体,受力后发生破碎,被后期形成的矿物所胶结。如早阶段形成的锡石、毒砂、黑钨矿、水云母、磷灰石、石英、闪锡矿等破碎角砾,被晚阶段的白云石的所胶结,分布极为普遍。3) 晶洞构造:矿物集合体附生在石英脉空洞中,晶体由晶洞两壁向中央生长,多呈自形晶体产出,如六方柱状的水晶,立方体的萤石,八面体黄铁矿等。(2) 矿石结构矿石主要结构有交替溶蚀结构,自

40、形晶结构,他形晶结构,压碎结构等。几种结构主要特征简述如下:1) 交替溶蚀结构:分布极为普遍,早阶段析出的矿物,部分受到晚阶段晶出矿物的溶蚀和交代,因交代程度不一致,可分为: 边缘交替结构:闪锡矿、黝锡矿等沿着黄铁矿、毒砂边缓溶蚀交替。 骸心交替结构:交替矿物从被交替矿物晶体由内向外进行,如闪锡矿骸心交替了毒砂、黑钨矿。 包裸交替结构:交替矿物把被交替矿物包裸在其中,如水云母包裸交替了黑钨矿,闪锡矿包裸交替了黄铁矿。2) 固溶体分离结构:闪锡矿、黄铜矿和黝锡矿组成的矿液,在高温条件下互相共融成熔融状态,当温度下降时,黄铜矿、黝锡矿从闪锡矿液中或闪锡矿从黄铜矿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单矿物不混熔,按其

41、形成的不同形态可分为: 共结结构:即当黄铜矿、黝锡矿从闪锡矿中分离,温度慢慢一降,前两者扩散到后者边缘,形成了连晶。 乳蚀状结构:当温度急速下降的情况下,黄铜矿成高度分散的乳滴状分散在闪锡矿中。 星点状结构:黄铜矿中有闪锡矿成星状分析物分布。3) 压碎结构:矿石受应变影响,发生破碎,如石英、毒砂压碎后,常被方解石充填胶结,毒砂的压碎裂缝中常有黄铁矿、黄铜矿等到充填。2.3.4 钨、锡及有益组分珊瑚长营岭钨锡石英脉矿床是一个多金属矿,含有有钨、锡、铜、锌、银等有价值元素。原矿化学分析结果见表2-3。表2-3 原矿化学元素构成元素 WO3 Sn CuZn As S Fe SiO3CaO含量%0.7

42、460.2830.1330.3551.4211.4723.18660.927.03元素MgOAl2O3MnO2 PbBi Cd V2O5 TiO2含量%2.2966.70.2230.0440.010.020.040.15(1) 钨钨在矿体中的分布极不均匀,呈跳跃式不连续变化,WO3高者达51.80%,低至微量,平均品位1.131%。据统计,品位10%的占样品总个数的2.1%,510%的占2.1%,15%的占7.3%,0.251%的占11%,0.050.25%的占37.9%,0.05%的占30.6%。品位变化系数252507%。沿水平常分段富集或呈富矿包出现。沿垂直方向,矿床中部最富,向上、下两

43、端逐渐变贫,钨与锡之间无明显的消长关系(见表2-4)。表2-4 矿床垂向钨锡品位分布特征标高(m)试料个数WO3Sn备注240以上19350.3210.36975m标高以下均为钻孔资料,据175中段以上坑道和钻孔品位对比结果,WO3的平均品位,坑道约高于钻孔的一倍。Sn品位未进行对比24010760.5710.44717547550.7420.6307523181.3510.460751251280.515-125以下560.552钨富矿包出现的频率与钨的品位高低有关,品位越高,出现的频率也越大。富矿包的长度一般数十厘米至数米,最长达30米。富矿包的出现与矿体形态关系密切,一般在两矿体相交处附近,大多分布在交线的上方、沿矿体倾向弯曲转折处及倾角由陡向上变缓的部位、主矿体的分支小脉中及两条很近的侧幕脉交替部位富集。此外,钨的富集与矿物组合和围岩性质也有一定的关系,当菱锰矿、氟磷酸铁锰矿等含铁锰矿物增多时,钨常较为富集,硫化物增多时,钨的品位也较高,富矿段出现的频率也增大。砂、页岩中的矿体钨的含量一般高于锡的含量,尤以页岩中矿体钨较富集。灰岩中的矿体钨的含量低于锡的含量。不同围岩中的矿体钨锡品位分布情况如表2-5。表2-5 不同围岩中矿体钨锡品位分布围岩名称统计试料个数WO3Sn钨与锡含量之比砂岩、页岩86200.7950.4581.74:1灰岩、泥质灰岩14640.7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