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建设初步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422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22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建设初步设计.doc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目的任务为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已势在必行。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108文批复精神,由主体企业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山西#县龙潭沟煤矿、山西#曹家村煤矿等二座煤矿及新增区兼并重组整合为一个矿井,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山西#曹家村煤矿整合后不在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内。2009年12月2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14000020091212004987

2、3号采矿许可证,批采10号煤层,整合后生产能力为45万t/a,为了满足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的需求,矿方委托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补充勘探并编制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报告依据的有关文件及主要地质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山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4、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山西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5、2009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颁发的煤矿防治水规定。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技术要求:1、详细查明井田内及周围较大的构造形态的发育情况,查明断层、褶曲的性质、延伸方向

3、及长度,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2、详细查明含煤地层特征,查明山西组及太原组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可采情况。3、详细查明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煤类、化学组成、工艺性能,评价其工业利用方向。4、详细查明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类型,预计矿井涌水量。5、详细查明井田内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力学性质,说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6、查明老窑、采空区及生产矿井的开采情况,查明采(古)空区范围及其积水量、积气、火区情况。7、详细查明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地温等基本情况,并对整合后矿井的环境地质预测评价。8、估算各可采号煤层资源/储量。第二节位置及交通一、位

4、置与范围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县曹川镇太寨、寺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县曹川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3150-1113311,北纬345337 -34 5458。2009年12月2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140000200912122004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复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开采10号煤层井田边界由以下11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圈定:80西安坐标系 54北京坐标系1、 X=3862494.85 Y=19550181.46 X=3863000.00 Y=19550250.00 2、 X=3862284.85 Y=19550181.46 X=3862335.00

5、Y=19550250.003、 X=3862284.84 Y=19548431.45 X=3862335.00 Y=19548500.004、 X=3863949.84 Y=19548431.44 X=3864000.00 Y=19548500.00 5、 X=3864449.84 Y=19548431.44 X=3864500.00 Y=19548500.006、 X=3864449.84 Y=19548581.44 X=3864500.00 Y=19548650.007、 X=3865189.85 Y=19548581.44 X=3865240.00 Y=195448650.008、 X=

6、3865189.85 Y=19549813.44 X=3865240.00 Y=19548882.009、 X=3865449.85 Y=19549813.44 X=3865500.00 Y=19549882.00 10、X=3865449.86 Y=19550476.45 X=3865500.00 Y=19550545.0011、X=3865014.86 Y=19550181.45 X=3865065.00 Y=19550250.00井田基本为一不规则多边形展布,井田面积5.1326km2。开采深度由520m260m标高。二、交通井田中部有风(陵渡)南(沟)公路东西向通过,矿井井口由2公里土

7、路与该公路相接,通过风南公路向西约55公里可达#县城与运(城)三(门峡)高速路相接,由运(城)三(门峡)高速路向北40公里可达大(同)风(陵渡)高速路、南同蒲铁路运城火车站。向南经黄河大桥可抵河南省三门峡市,与陇海铁路及连(云岗)霍(城)高速公路联通。由铁路、公路向东南可达中南及华东各省市。交通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36第三节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处中条山南麓,黄河北侧,隔黄河与河南省为邻,以低山丘陵为主的侵蚀山地地貌,素有“#不平沟三千”之称,井田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总的地势为南高北低。地形最高点为井田南部太寨山梁,标高为649.2m,最低点为井田北界处曹家河床南岸,标高为36

8、2.3m,最大相对高差286.9m,属低山区二、水系本井田地处中条山南麓,黄河北侧, 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大小沟谷多为干沟,只有雨季时才汇集洪水沿沟排泄,井田地表水向北汇入曹河,向南汇入太寨河,曹河向东于南沟注入黄河,太寨河向南直接注入黄河,井田地表水属黄河水系,据山西省自然地图集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无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度适中,冬季寒冷干燥。据#县气象局多年观测资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如下:1、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550mm。2、蒸发量:年蒸发量为1240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3、气温:年平均气温12.5-13.8,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1,最低气温-

9、21。七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6.5,最高气温38。4、霜期:霜冻期在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上旬,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0.35m。最大积雪厚度400 mm。5、风速:年平均风速2.6-3.4m/s,最大风速18m/s。为本省大风速区上。四、经济#县为国定贫困县,县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贫瘠,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较少。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果等。目前县内煤、铝、铁矿等采矿业及其相关产业已不同程度发展,安排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成为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也补充了当地财税收入。近年来,#县正进行产业经济调整,发挥资源优势。2004年,县政府提出“煤电铝、果桃化、城镇化”九字

10、方针,主要以煤电铝为龙头,拟建电厂、氧化铝厂等企业,随着各项目的实施,该区经济将不断发展,财政收入也将成倍增长,但资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县煤炭资源保证程度较低,质量较差,为此必须对现有煤炭企业进行规划整合,提高单井生产规模,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五、地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第四节 周边矿井及小窑一、周边矿井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煤产地东部,将山西#龙潭沟煤矿与山西#曹家村煤矿整合为一个矿井,其中山西#曹家村煤矿整合后不在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内。见整合关系示意图,周边没有其

11、它煤矿分布。二、周边小窑经调查,本井田周边10号煤层无小窑。第五节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一、以往地质勘查工作(一)以往地质工作简述山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煤产地东部,以往地质工作较少,其中主要的地质勘探如下:1、1968-1970年,山西省地矿局区调队在本区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1972年正式出版了1/20万区域地质图。2、1979-1980年山西省地矿局214地质队在本区进行了铝土矿勘探工作,在采用钻探、槽探等揭露手段的同时,还进行了1:5000地质填图。提交了山西#龙潭沟铝土矿详查地质报告。该次勘探在本井田内及边界施工7个钻孔,孔号为2403、2405、2409、280

12、9、2807、2803、3207,终孔层位均在奥灰顶部;对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太原组进行了钻探揭露,揭示了太原组煤层赋存情况,其中包括所含煤层的层位、厚度、结构,顶底板岩性等,为本井田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宝贵依据。该次勘探不足之处是,由于其主要勘查对象是本溪组铝土矿,钻探中对煤层部分工作较粗,钻探成果未进行测井验证。本报告无法利用。3、1998年,山西省煤田地质局144勘探队在#煤产地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及小窑调查,基本查明了煤产地地层和较大构造发育情况,重点查明了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及可采煤层赋存情况,为煤产地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4、2003年1月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14地质

13、队为该矿编制了山西省#县龙潭沟煤矿扩界地质报告,该报告对本井田地层构造发育情况,煤层赋存情况及可采煤层煤质特征,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和煤层顶底板、瓦斯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论述。5、2003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技术中心编写了山西省#县龙潭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6、2004年,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队对该矿进行了地形、地质和采掘工程测量。7、2005年,山西省第六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写了山西省#县龙潭沟煤矿2005年资源/储量检测报告。(二)以往地质工作质量评述本井田以往勘探施工钻孔为2403、2405、2409、2809、2807、2803、3207等7个钻孔。钻探中对煤层部分工作较粗,钻

14、探成果未进行测井验证,其成果不能为本报告利用。(三)以往地质报告成果本井田原2003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技术中心编写了山西省#县龙潭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该报告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3】885号文批复。本报告对山西省#县龙潭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J4见煤点成果进行了利用。二、矿井地质及本次勘查工作(一)矿井地质工作本井田内以往矿井勘查的主要工作如下:1、井巷测量由临汾晋安地测勘查有限公司与矿方专门测量技术人员、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利用#县国土局埋设的近井点(54北京坐标系)资料,采用全站仪,对主要巷道进行测量、对新增采空区进行实地调查,绘制了10号煤层1:5000采掘工

15、程平面图,矿井测量及地质编录工作所取得成果准确可靠,能满足本次报告的需要。2、水文地质工作该矿在日常生产中对10号煤层井下涌水量大小及其变化随时进行观测,统计了2006年至2009年来各矿井的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计算了富水系数。3、井巷煤质采样、化验工作以及质量评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销售和安全生产需要,对煤层煤样进行定期化验,每年度均采取煤层煤样对煤尘、煤自燃指标进行鉴定,其资料可以满足对煤质的评价。4、瓦斯鉴定在开采过程中,该矿用监控和实测方法认真监测井下瓦斯含量变化,并按要求进行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5、以往提交资料本矿井以往提交过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及储量核查地质报告。6、综合图件编

16、制及质量评述本报告在利用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矿井测量工作编制了采掘工程平面图,该图反映出截至2010年8月底的井下巷道、地质构造等实际分布情况,资料准确、可靠。本次工作在利用该矿10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0号煤层见煤点资料以及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研究,重新对井田10号煤层底板等高线进行了绘制,并且绘制了其它相关图件,质量可靠,可以满足矿井建设需要。(二)本次勘查工作1、本次10号煤层井下见煤点实测由临汾晋安地测勘查有限公司测量技术人员与矿方专门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采用全站仪配钢卷尺测量,实测10号煤层井下见煤点3个,并对3个见煤点进行刻槽取样送国土资源部太原矿产资源

17、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测试,其成果质量合格。2、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进行调查2010年8月,由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牵头,矿方技术人员配合,对本井田及周边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进行调查。3、本次勘查工作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按照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的要求,在本井田范围内进行补充勘探地质工作,施工钻孔101、302、501共3个钻孔,工程量1078.34m;其中501孔为探岩溶孔。对本井田1:5000地形地质图进行修测。钻探工程质量由矿方与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按照2007-10-22日发布、2

18、008-01-01实施MT/T 1042-2007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共同验收钻孔质量。2.本次勘探质量评述 (1)勘探方法 根据本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构造简单、主要可采煤层稳定等地质特征,确定本井田勘探类型为简单类稳定型。勘探方法采用地面地质测绘、生产矿井调查和煤田地质钻探,辅以物探测井的方法进行地质勘探,再结合以往勘查资料,达到本次勘查的各项地质目的。 按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勘探线方向基本上垂直地层走向进行布置,勘探线方向为南东-北西向,共布设2条勘探线,3个钻孔。(2)控制测量 钻孔孔位控制测量采用#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地测队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5)基本

19、控制网进行测量,利用两近井点坐标,5GPS网每一同步观测时间为40分钟以上,同步接收4颗以上健康(GPS)卫星信号,采样间隔15秒,卫星高度大于15,PDOP值小于5。GPS网平差计算:采用南方公司(GPS)随机软件进行解算。基线解算采用随机软件进行,大部分基线一次解算合格,少数不合格基线采用剔除不好的卫星观测时段,进行二次解算。基线解算合格后,进行三维约束平差,平差后精度各项指标均满足规程要求。钻孔控制测量54坐标系成果由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转换为80坐标系成果。以往测量成果、钻孔、井巷工程点、见煤点均为54坐标系,为了方便使用测量成果,本报告将54坐标系、80坐标系均编绘在各种平面图上

20、。(3)钻探质量钻孔质量本次勘查所有施工钻孔竣工后,均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年10月22日发布的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MT/T1042-2007)验收评级。钻孔综合质量3个钻孔均为乙级孔。煤层质量本次勘查对已完成的3个钻孔所揭露的所有0.80m以上的煤层进行了质量验收,钻探共验收4层次,优质4层次,优质率100%;测井验收4层次,优质层4层次,优质率100%。岩层采取依据本井田煤系及上覆非煤系厚度特征,已查明了非煤系地层特征,为此,本井田钻孔设计均为半取芯孔。3个钻孔共穿过岩煤层总厚度913.44m,取芯长度707.59m,采取长度509.64m,平均采取率72%。孔斜度孔斜

21、度测量原则上按每50m一个测斜点,用JJX-3型测斜仪均进行了孔斜测量,取得了系统的孔斜资料,经评比3个钻孔孔斜3个均为乙级孔。孔深误差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一般为见基岩、见煤前或后、终孔后丈量钻具及钻进中每100m丈量钻具一次,若误差超过规范者,查找原因及时处理。每次丈量钻具后均进行合理平差,达到设计要求。终孔层位101、302钻孔终孔层位均为O2f终孔,501钻孔终孔层位均为O2x。终孔均达到钻孔设计要求,满足了勘探需要。钻孔封闭每个钻孔终孔后, 经测井验证现场初步验收后,依照封孔设计进行封孔。所有钻孔均采用水泥封孔,用钻具(导管注入法)送入孔内设计封闭段,且由下向上封闭。孔口用水泥填实且设

22、标。 原始记录每个钻孔原始记录均装定成册,整洁、清楚、完整无缺页,按规定内容填写,真实地记载了施工的详细情况。简易水文观测本次对施工的各钻孔均进行了简易水文观测和记录,冲洗液消耗量观测率为90%以上,水位观测率为90%以上。达到了设计要求及钻探规范要求。总之,本次钻探所施工的钻孔,按照钻孔八项标准对钻孔进行质量验收,各钻孔综合评级质量较高,施工的各钻孔钻探均达到了施工设计要求。(4)测井1)、测井仪器设备及参数方法A、测井仪器设备及参数本阶段测井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是渭南设备厂生产的,配上部分北京中地英捷物探所仪器。测井仪器设备型号及测量参数见表1。数字测井使用仪器设备及测量参数表 表1序号仪

23、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用途及测量参数1密度三侧向探管PSMD-1北京中地英捷物探所长、短源距伽玛伽玛、自然伽玛、三侧向电阻率、井径2电阻率探管PSWL-1视电阻率、自然电位5井 斜 仪PSX-1钻孔倾角、方位角6数字采集记录仪PSJ-1数字采集7测井绞车控制器PSJC-3提升下放电缆8电 缆4-H-185A上海海洋物探公司信号传输9绞 车TYCJ-2000渭南设备厂收放电缆10微 机LENOVO联想集团采集与处理11绘 图 仪HP DMP-62DL惠普公司绘制成果图12打 印 机EPSON LQ-1600爱普生公司原始曲线备注1.密度三侧向探管:长源距L=0.35m、短源距L=0.20

24、m。2.放射源:137CS,源强:2.11109贝可。3.电法探管:电极距L=0.10m、L=0.50m。B、仪器刻度、校验按地质矿产部制定的DZ/T0080-93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5.3条款“仪器的调校测试与刻度”的要求,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刻度、调校和测试。于2010年3月512日进行了基地定期刻度、调校,并将资料整理存档。a.基地刻度数字测井仪器均严格按照地质矿产部制定的DZ/T0080-93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5.3条款“仪器的调校测试与刻度” 的规定和要求,先进行测试校验,再刻度,并将刻度曲线、计算成果和数据存档,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 详见数字测井仪器测试、刻度结果表2。数字

25、测井仪器测试、刻度结果表 表2仪器名称测试、刻度项目技术要求测试、刻度结果备 注最小值最大值放射性探管(TYSC-3Q) 自然伽玛道稳定性 长源距道 短源距道3.5% 0.2% 0.2% 0.3%0.9%1.4%1.2% 刻度见文字内容井 径(TYSC3Q)仪器精度10mm05mm电法探管(TYSC3Q) 仪器精度20100m时 5m100m时 5%0 1.2%43.9%测斜仪(PSX-1)1.倾角测量精度2.方位角测量精度(倾角3)0.55 0 0 0.3 3密度刻度在2.57g/cm铝模块上和1.27g/cm有机模块上进行,另加水点,用三点刻度;自然伽玛在经过渭南仪器厂家的一级伽玛刻度环传

26、递的256API刻度环上刻度;井径在114.3mm和177.8mm的井径规上刻度;井斜是在上海地质仪器厂生产的校验架上刻度;电法探管使用标准电阻箱刻度;b.井场刻度测井仪器按照DZ/T0080-93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的要求,每个孔各参数探管都做了井场刻度,打印出曲线和将原始数据存盘,检验合格后,才能开始正式的测井工作。 伽玛伽玛用400伽玛刻度环;自然伽玛用40伽玛刻度环;井径同室内刻度一样;井斜仪用罗盘校验顶角和方位角;三侧向使用标准电阻刻度装置进行刻度。C、数据采集采样间隔:全孔0.05m;提升速度:煤系地层6m/分钟,非煤系地层9m/分钟。D、参数方法监视曲线:全孔1/200深度比例尺

27、,选用长源距伽玛伽玛、自然伽玛、三侧向电阻率、井径、视电阻率、自然电位等参数曲线。定性、定厚解释曲线:选用1/50放大曲线,对评级煤层进行定性、定厚和异常层评价,选用的参数方法与1/200深度比例尺相同。现场对于厚度大于0.6m的煤层、特殊异常层进行测井解释,并对原始资料的质量及地质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在井场将有争议的问题解决。2)、工程量及质量本阶段施工钻孔3个, 完成实测m1031.20m,占钻探进尺的96 %。测井资料严格按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OO800-93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及山西煤田地质局的“实施细则”进行验收评级。各孔均达到全孔定性参数不少于4种,煤层定性定厚解释参数不少

28、于3种的要求。数字测井现场采集计算机和监视曲线同时记录,记录质量可靠,曲线线迹清晰,原始记录准确齐全。3个钻孔测井质量均为甲级,共解释煤层9层,可采煤层4层,均为优质层。工作量及质量详见表3。 测 井 工 作 量 及 质 量 一 览 表 表3野 外 工 作 量解 释 成 果 及 其 质 量项目工 作 内 容单 位数量工 作 内 容单位数量数 字 测 井孔3资 料 解 释孔3孔 斜孔3解释煤层层 数(层)9可采煤层层次4点数40不可采煤层层次5检查点数25厚 度(m)13.67可采煤层m11.87合计测 井 孔 数曲线重复测量孔孔3不可采煤层m1.80实 测 mm1031.20煤层质量优质层/合

29、格层层次4/0条 件 mm1753.04全孔质量甲级/乙级孔3/03)、资料解释根据对邻近勘探区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本阶段测井与钻探成果的对比,井田内不同岩性岩石间的地球物理性质差异明显,有一定规律,基本符合沁水煤田南部地区的普遍规律。A、定性解释第四系地层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幅值极低接近零线而平缓,自然伽玛曲线幅值低而平缓,长源距伽玛伽玛曲线整体呈高幅值反映;煤层在测井曲线上为高伽玛伽玛(低密度)、低伽玛、高阻中高阻反映;石灰岩为高阻、高密度、低伽玛反映。砂岩随粒度不同而变化明显,一般为中高阻、高密度、较低伽玛反映。泥岩为低阻、较低密度、高伽玛反映。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介于砂岩与泥岩之间。铝质泥

30、岩以其自然伽玛高幅值反映为主要特征。定性解释原则见表4定性解释原则一览表 表4 参 数岩 性电阻率(LL3、NR)密度(DNL)自然伽玛(GR)煤层高中高极低低石灰岩高极高极高极低砂岩中中高中中高中低粉砂岩中低中低中高泥岩低低中高高铝土泥岩中中极高粘土层极低极低低黄铁矿岩极低极高低B、定厚解释a井场解释在井场只对大于0.60m煤层作定厚解释,以长源距伽玛伽玛、三侧向电阻率、自然伽玛曲线为主,视电阻率为辅,并以各自的解释原则进行解释,取各参数解释结果的平均值为煤层的成果。煤层定厚解释原则:根据邻近勘探区总结出的物性规律,结合本阶段测井与钻探成果的对比分析,确定可采煤层在长源距伽玛伽玛曲线是以曲线

31、幅值的1/3点分层,不可采煤层以曲线幅值的1/2点分层;自然伽玛曲线以曲线幅值的1/3点分层;三侧向及视电阻率曲线以拐点分层。在本次勘探中煤层的各参数方法解释结果与平均值的差值,达到DZ/T0080-93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的优质标准要求。b室内解释室内以密度、电阻率、自然伽玛为主,对岩层、不评级煤层,利用CLGIS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定厚解释,根据以往测井经验,不可采煤层以曲线幅值的1/2点分层,自然伽玛曲线以曲线幅值的1/2点分层,电阻率曲线以拐点分层。岩层的定厚解释,伽玛伽玛、自然伽玛曲线以曲线幅值的1/2点分层,三侧向及视电阻率曲线以拐点分层。煤、岩层定厚原则见表5。煤、岩层定厚解释原则

32、 表5分层点 曲线名称 煤、岩层GGLGRLL3NR煤 层可采层1/31/2拐点评级层1/21/2拐点不可采层1/21/2拐点岩 层 1/2拐点 c、煤层夹矸解释 根据#煤产地区域规律及以往测井、地质、煤质化验等成果,总结出在煤层异常上,当长源距伽玛伽玛幅值低于1/2时,定为夹矸反映,否则属煤质变化。长源距伽玛伽玛曲线以曲线幅值的1/4处分层,三侧向电阻率及视电阻率曲线以曲线的拐点分层,自然伽玛曲线以曲线幅值的1/3处分层(见煤层解释原则图图1)。经钻探取芯证实是可靠的。C、资料处理资料处理采用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开发研制的CLGIS解释系统,主要分四个步骤:数据输入(建立数据库、向数据库读入原始

33、的测井数据)预处理(对测井曲线间深度取齐、平差、飞点纠错等)解释、计算(岩性解释、岩性计算、煤层解释、煤层计算等)成果输出(用输出设备将解释成果图、表输出)。所有测井资料按DZ/T0080-93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规定进行处理,最后成果资料转为统一格式,提交成果图件。4)、地层时代划分在测井工作过程中,坚持“三边”工作制度,根据煤、岩层本身物性特征、顶底板曲线组合关系、层间距变化和物性标志层(主要标志层物理量见表6),结合地质、钻探、煤质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对比,对地层时代予以合理的解释。A、岩、煤层对比通过对测井与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测井解释成果与钻探取芯及采样测试成果基本吻合。对比

34、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岩性的岩层在各种参数曲线上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曲线组合特征,辅以层间距法,结合区域地质规律分析,来划分各钻孔岩、煤层层位及标志层层位。B、地层时代的划分由于沉积时期、沉积环境不同,其结构、构造、孔隙度、泥质含量、松散程度和含水性等不同,新老地层在各参数曲线上有明显差别,其组合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电阻率曲线、自然伽玛、密度曲线, 在地层界面处的反映,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结合地质成果,对地层时代进行划分。a第四系第四系地层主要由松散的粘土、砂质粘土、粉砂、细砂等组成。地层,在电阻率曲线上为幅值极低(接近于零线)而平缓,密度和自然伽玛曲线的幅值低而平、在与下伏地层交界处出

35、现一快速上升的台阶,整体幅值基线低于下伏地层。 b下石盒子组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等组成。本组自然伽玛曲线幅值在上石盒子组底部K10砂岩底板始有一明显下降台阶。本组底部砂岩K8标志层为中高阻;自然伽玛曲线低幅值,一般下界面幅值高于上界面。c太原组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石灰岩等组成。K2两层石灰岩构成本组标志层的基本骨架,石灰岩以突出的高电阻率,最低的自然伽玛和高密度反映,成为明显的物性标志。 5、6号煤层,在长源距伽玛伽玛曲线上为针叶状高幅值反映,电阻率为中阻,自然伽玛曲线呈低异常反映;8号煤层,顶板为K3石灰岩,在长源距伽玛伽玛曲线上为针叶状高幅值反映,电阻率为中阻,自然伽玛曲

36、线呈低异常反映;10号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在长源距伽玛伽玛曲线上通常为宽幅高幅值反映(密度曲线上低幅值反映),电阻率为中高阻,自然伽玛曲线为从上至下逐渐升高的低异常反映;d本溪组主要由铝质泥岩、泥岩、砂岩、砂质泥岩等组成。物性特征以铝质泥岩在自然伽玛曲线上是全孔最高幅值反映为本组突出标志。e峰峰组主要由石灰岩、泥灰岩等组成。物性反映突出:电阻率、密度都以很高幅值反映,自然伽玛曲线以最低幅值反映;在与本溪组交界处,电阻率、密度曲线明显抬升,自然伽玛曲线则有一明显下降台阶。5)、工程测井A、井斜本井田测斜使用的仪器是PSX-1型数字测斜仪。施工期间严格按照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OO800-9

37、3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进行了基地调校和刻度,精度符合要求。钻孔测量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井场刻度、孔口吊零等仪器校验工作,按规范要求进行了检查测量,测斜成果质量全部为优质,成果质量可靠。B、井径井径是测井方法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井径的变化对电阻率、自然伽玛、密度、声波等参数的测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井径扩大处,由于仪器测量距离增大,使电阻率、自然伽玛等参数的曲线幅值降低,而伽玛伽玛等参数曲线,由于空间增大、密度的减小,在曲线上产生较大幅度的增高(似煤异常)。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层位孔径变化的差异,也能反映出岩层整体强度的特征,如砂岩段、石灰岩段孔径光滑变化小,泥岩段、破碎带、

38、裂隙发育段、松散层段及煤层段孔径变化大。本阶段所有的钻孔都进行了井径测量,精度达到规范要求,成果质量可靠。(5)水文地质工作a、本次工作对地面井、泉、地表水体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水文地质图。b、本次勘查井田内所有施工钻孔均进行了简易水文观测。其中501号孔为O2S探岩溶静止水位孔;止水方法:管外采用橡皮球、海带、黄豆止水,管内测水位,水位稳定24小时。静止水位观测质量合格。水位:钻进过程中,上钻后下钻前各测水位一次,若停钻时间较长,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冲洗液消耗量:纯钻进时间大于1小时者,每小时观测一次,不足1小时者每回次观测一次。若遇局部漏(涌)水层段单独观测其水位、消耗量。据3个孔简易水文

39、观测资料统计,井田内施工钻孔水位平均观测率为90%,冲洗液消耗量平均观测率为90%。本次勘查所获得的各项水文地质资料,质量符合有关的规程规范,其成果可靠。(6)采样与测试本次钻探施工了3个钻孔见可采煤层均采样化验。采样钻孔的采样方法及化验成果质量合格。煤样送国土资源部太原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测试,各项指标测试合格。三、井田地质勘查程度评价1、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本次使用的地形地质图为1976年6月调绘,1977年出版,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5m,1974年版图式,比例尺1:10000,放大为1:5000,该图地形、地物、地貌等特征明显,地质内容利用铝土矿勘探

40、时填绘的1:5000地质图,并根据实地踏勘对原有的地质内容进行了修测,其质量良好。2、地质勘查程度评价本井田以往及本次勘查主要为钻探、采样、测试、矿井地质调查等工作,经对井田开展的地质工作采用不同时期的质量评述办法进行评价,其勘查工程质量合格,取得的地质成果可靠。第二章矿井地质第一节 区域地质概况一、区域地质1、区域地层井田位于#煤产地东部,地层出露较齐全,区域南北部为老地层出露区,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太古界吕梁山群、太岳山群。区域内主要地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以中奥陶系地层为基底,区内山梁及沟谷底部普遍被第四系地层覆盖,一些沟谷底部及其两侧可见新近系地层分布。见区域地层简表(2-1-1

41、)区 域 地 层 表表2-1-1界系统、群、组整合关系厚度岩性特征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0-30灰黄色、砂土、砂砾及亚粘土组成。上更新统马兰组0-200棕黄褐色亚粘土、亚粘土组成。丁村组中更新统离石组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10-300深红色粘土,砂质粘土夹砾石,含钙质结核,中部砾层。保德组中新统汉诺坝组120紫色砾岩夹细粒砂岩,黄色细粒砂岩夹砾岩,粉砂岩互层。中生界三叠系中统铜川组772-1362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及长石石英砂岩。二马营组下统和尚组196-594厚层状细粒砂岩、泥岩互层夹同生砾岩。刘家沟组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60-120以黄绿色、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黄绿色中、细粒砂岩组成上石盒子

42、组350-550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紫色中、细粒砂岩夹薄层淡水灰岩或石膏层。下统下石盒子组35-60以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砂岩夹薄煤层。山西组25-60为含煤地层,以灰黑色、黑色泥岩、粉砂岩、砂岩夹煤层。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71-142中粗粒砂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煤层、铝土质泥岩和K4、K3、K2石灰岩。中统本溪组5-35中上部为铝质泥岩,砂质泥岩夹煤线和石灰岩,下部为铁铝岩及铝土矿。奥陶系中统峰峰组80-150深灰色以石灰岩、泥灰岩夹石膏为主。上马家沟组200-250以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为主。下马家沟组100-120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底部含石英砂岩、砂砾岩层。下统

43、亮甲山组50-80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燧石条带。冶里组50-80竹叶状灰岩、灰岩、白云质泥灰岩、白云岩等。寒武系上统74-172上部白色厚层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下部泥灰岩、白云岩夹竹叶状灰岩。中统116-268上部为厚层状鲕状灰岩夹泥岩条带及灰黄色竹叶状灰岩,下部紫红色砂岩、泥岩。元古界长城系霍山组47-64岩性为肉红色、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石英岩状砂岩,夹不稳定的含砾砂岩、砂砾岩。太古界上太古界太岳山群1700以浅灰红色、橙红色厚层中粗粒角闪质眼球状混合岩及混合岩化角闪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太古界霍县群2000以混合岩化黑色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混合岩化黑云母斜长片麻岩。2、区域构造井田位于#煤产地东部。根据中国大地构造图,#垣曲煤产地地处中条山南麓,黄河中游东西向狭谷地段的北侧,位于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北部波及地带,新华夏系是本区的主要构造体系。二、区域含煤特征1、区域含煤地层区域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山西组为次要含煤地层,仅含煤线;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是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以深灰色粉砂岩、灰黑色泥岩、黑色炭质泥岩、砂质泥岩及深灰色石灰岩、 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及6、6下、8、9、10号煤层组成。其中10号煤层为可采煤层。6、6下、8、9号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