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影响.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495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影响.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可持 续 发 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总结过去的发展历程、深刻反思以往的经济行为之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必然选择。矿业作为一门基础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保持矿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本文 在 综 述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总结该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及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业发展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有别于目前较热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从全行业的视角,提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目标;并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构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框架;分别从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持续性、协调性和生态性三个方面构建了系统模型。

2、目前 , 煤 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将来一段时间也将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煤炭的生产、运输与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与破坏,本文首先就煤炭开发利用对所在区域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提出了煤炭矿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评价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煤炭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煤炭矿区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并结合我国的典型煤炭矿区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在典 型 煤 炭矿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对煤炭矿区环境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评析,并依据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煤炭矿区环境影响调控的思路与具体措施。环境 保 护 是实现煤炭

3、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手段,本文针对煤炭矿区提出了环境保护对策:实施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矿业开发利用模式;实施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制度;实施以清洁生产为主体的煤炭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以此来减少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做到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1.1.2研究意义1) 矿 业可 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 续 发 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曾强调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

4、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的实施,中国在下阶段的发展中,要尽可能提倡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Ill矿业 作 为 一门基础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中,必须要求矿业做到可持续利用。当前 , 我 国矿业面临着后备资源紧张,企业经济效益很差,矿床开发中资源损失巨大及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如何尽快、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矿业发展早日驶入持续、稳定、协调的良性轨道,已成为目前十分迫切任务。但是 , 我 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矿业是一个具

5、有行业特性、包含因素众多、结构层次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系统本身与外界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各种矛盾错综交汇。当前矿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正是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有着深刻的原因。因此,任何试图通过孤立的“头痛医头”方式来使问题得到逐一解决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也只能是徒劳的。要全面、妥善解决矿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矿业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必须运用科学系统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原则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矿业这一复杂系统,通过研究系统的结构、诸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功能以准确掌握其系统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才能真正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针对性地采取

6、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对系统运行实施科学的调控,保持矿业按预期的轨迹发展。就国 内 而 言,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和矿业的特殊规律,系统地对矿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开发模式进行研究还相当少见。这种状况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社会经济发展又高度依赖矿物产品,且工业化正处于高速推进的发展中大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及其不利的。因此,开展矿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这类课题的研究,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急需要的。2 煤 炭 行业及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 国 , 煤炭是我国最有保障和最主要的能源。有第一能源之称的我国煤炭工业

7、,由于特殊的行业地位,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极强的典型性。首先 , 煤 炭工业的能源基础产业地位,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资料显示,建国以来,中国的“实际GDP (1978年不变价)从1949年到1993年,增长了30.8倍,能源消费(煤炭占比例年均77.5%)增长了46.1倍,是实际GDP增长的1.50倍。这充分说明,中国在实现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是以大量的能源投入为代价,换取社会财富的增加。中国最具权威的研究报告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l已发布经过严格分析计算后的中国现代化目标进程表,未来50年,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国家,将全面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在这个阶段的现

8、代化目标。这意味着未来时期,中国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中国经济未来高速增长的态势必然刺激中国各类能源消费成倍增长,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28亿吨标准煤,为1995年的2.17倍,19952020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3.15%;原煤消费量将达24亿吨,为1995年的1.8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51%.其次 , 现 有技术水平条件下的煤炭开采、加工和燃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具有突出的行业特征。在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破坏量大、面广、源头多,是产业经济中的重灾区3。又由于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较高,这既是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同

9、时也是我国大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要类型的直接原因。以上事实无疑给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第三 , 煤 炭属于可耗竭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过去长时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造成人们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种种认识上的误区,矿产资源无价值,企业对地勘成果的无偿使用和对矿产资源的无偿开采是理所当然的,更谈不上对代际公平的思虑。在这种意识支配下的煤炭开发与管理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 (1)开采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2)资源管理混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3)资源产出效益低而消耗水平高。造成 这 种 局面的原因,除了我国能源设备技术落后外,长期以来, “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价格体系

10、,致使生产环节的资源浪费严重,消耗水平居高不下。为此 , 选 择煤炭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既是煤炭工业发展本身的要求,也是增强可持续发展研究完备性的要求。正是 基 于 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研究课题。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丰富我国的矿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推动矿业体制改革、完善矿业运作机制,并探索新的矿业开发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的协调发展提供评价与调控理论、方法;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综合的、集成化的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以实现煤炭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2.1可2.

11、1.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沿革“可 持 续 发展”一词是在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作为术语提出的。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紧接着,世界观察研究所的布朗教授于1981年出版了著作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80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文献和文章中开始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如有的强调可持续发展应首先考虑生态代价、环境代价;有的强调必须着眼于将来而保护自然资源;有的强调采取跨学科、跨系统的方法在国家级、区域级或全球范围内对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方面综合考虑等等可谓众说纷纭41。但在198

12、7年前这些定义并未引入联合国的“发展业务领域”。可以认为这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的第一阶段即从70年代至80年代。“可 持续 发 展”研究的第二阶段是从1987年1992年5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Brunddand女士经长期研究于1987年7月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对当前人类在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瑞典皇家科学院率先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研究所;1990年,加拿大在威尼匹格也成立了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SD);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国际环境发展研究所(IED)、联合国

13、环境规划署(LTNEP)等三家著名机构更是联合声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指导原则”,并据此去研究现实和未来的世界问题: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资助项目也鼓励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也广泛地开展了可持续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研究。61然而 “可 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各国取得合法性并形成全球共识的标志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LINCED )。在这次历史上空前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了贯穿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三个重要文件即里约宣言、(2 1世纪议程和森林问题原则声明,并有两个国际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化公约开放签字71。这次会议为人类改变传统的发

14、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创议,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科学思想的形成。从此可持续发展不仅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_各行 各业专家、学者研讨的焦点和世界范围的先导科学选题之一。国内外一些学者已经发出 创立“可持续发展学”的呼吁,也有学者预言,未来的诺贝尔奖将产生于这一新兴跨学 科领域中。199 7 年 3月,即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五年之后,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地区的国 家可持续发展理事会或相应机构、地方政府或社区组织、工商界、主要社会团体、禾阿机构、非政府组织、金融机构、联合国发展机构等480名代表会聚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了“里约+5

15、论坛”8J。这次会议主要评议了五年来全球贯彻执行1992年联合国环 发大会的情况;讨论了地区、国家、区域及全球执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和管理机制;探讨了新的合作方式。200 2年 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9月2日至4日举行了首脑会议,包括10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最后通过了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两个基本文件。这是继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又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会议,它表明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两份基本文件,在减少贫困和扭转环境恶化方面制定了较清晰的日标和时间表。更重要

16、的是,会议取得了这样的共识:经济的发展必须有利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类必须改变过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今后的关键是,各国能否认真地将计划付诸实施,将承诺化为行动,尤其是发达国家能否将会议再次确认并强调的“共 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落到实处。表 2.1 列 出了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点,从中可以对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内涵有一个总体的理解。9J2.1.2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环境 管 理 的思想和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l0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引发了第一次环境管理思想的变革,促进人们认真地思考未来社会发展的模式,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但其人类发展

17、悲观厌世的思想和“反增长”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宇宙 飞 船 经济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KennisB ardin)所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认为,人类环境是一个有限的整体,人类应树立新的宇宙观和发展观。如果象过去那样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象宇宙飞船超载那样易于崩溃和毁灭。该理论的核心是:以“储备型经济”代替传统“增长型经济”;以“修养生息经济”代替传统的“消耗型经济”;以“福利量型经济”代替传统的“生产量型经济”;以“循环式经济”代替传统的“单程式经济”。这一理论确提出改变传统发展战略的挑战,促进了现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在现代环境管理理论思想和理论

18、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一页。这为目前德国、日本一些发达国家建立并走向循环型经济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表2.1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点比较项目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时间大约一万年以前农业革命以后约一万年前至今)工业革命之后(约1700年至今)信息革命之后(最近40年)生产活动范围个体范围或部落范围区域范围或国家范围国家范围或洲际范围洲际范围或全球范围哲学思考无中心,低智商状态追求“是什么?” 追求“为什么?” 追求“将发生什么?”对自然的态度自然崇拜主义自然优势主义(天定胜人)人类优势主义(人定胜天)天人互补协同(天人合一)经济发展水平融于天然食物链中初级水平(农业为

19、主)高级水平(工业与服务业为主)优化水平(决策与管理为主)经济特征采食渔猎,个体延续自给型生产(简单再生产)商品化生产(复杂再生产)协调型经济(高效、和谐、再生)消费标志满足于个体延续需要低维持水平的生存需要高维持水平的发展需要全面的发展需求生产模式从手到口简单技术和工具复杂技术与体系智能转化与再循环体系能源输入人的肌肉人、畜及简单天然动力(水车等)大量使用非生物能源清洁的与可替代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人依靠环境,无污染、干扰环境低度与缓慢退化短期污染与长期生态影响与环境协调进化和资源的再生注:据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最后一行略有所调整2.1.3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从可 持

20、续 发展理论与战略产生之初,中国政府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施,组织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对策、方案和计划111J. 1992年6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环发全球首脑会议并签署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及两个公约,作出了履行联合国环发大会的庄严承诺。环发会议之后,中国为履行大会提出的任务,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署、环境署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多项重大研究和方案。这其中就包括:199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指导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以及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的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

21、_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10 1994年7月,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会上国务院宣布将中国21世纪议程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个重要指导性文件,并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得到具体体现和实施。19%年3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国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当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 20 02 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国

22、务院原总理朱榕基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值得指出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榕基宣布中国已核准京都议定书,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诚意和努力。2.2矿业可持续发展述评2.2.1矿业及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汤矿业 可 持 续发展属于部门一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于矿业开发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加之矿业系统涉及的因素十分繁多,使得矿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难度骤然加大,这也许就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涉足者少,起步迟的部分原因。121在国 外 , 有关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献较为少见,而且以辩论矿业行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主,重点在于尽可

23、能缩小采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利蒙特(D.R L earmont)1 31针对公众对矿业的误解为非持续性活动),通过调整参照构架和举例证明矿业是可持续的,并且强调技术进步能够加强矿业开发活动的可持续性。克拉格141通过详尽论述资源开发企业的核心价值,从理论上说明了采矿活动与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全是兼容的。在国 内 , 就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言,目前尚未有一个比较严密的、基本为多数业内人士公认的矿业可持续发展定义。魏同151和宋绍峰等161分别以不同形式给出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这些定义的科学性暂且不说,它们均仅限于煤炭系统内部,虽然煤炭工业属于矿业,但煤炭工业毕竟不能完全代表矿

24、业,因而定义在矿业界的涵盖力是非常有限的。魏同151对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煤炭工业所属矿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相互协调,并向社会提供洁净燃料、原料及电力。在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及寻求可替代资源的基础上,调控煤炭资源的最佳耗竭率,使煤炭工业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宋绍峰等161在首先讨论“资源耗竭函数”、“代际公平”、及“社会容忍程度”等不确定性概念的基础上, “试着”对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下了如下的定义:“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是煤炭工业结构性变革的一种模式,是指煤炭工业的发展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

25、人类生存的环境与生态、健康与生命造成不能容忍的破坏;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使煤炭资源的消耗维持在一个相对合适的速度,以便当这种资源利用代价特别昂贵时,人类有足够的时间向可替代资源进行有秩序的转移。”在此 后 , 杨明阴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业行业的典型特点,并注重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把矿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矿业可持续发展是使矿产品的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在资源开发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持相对稳定的资源储采比,并把对环境的损害限制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的生产发展。”魏同 1 s在 分析中国煤炭工业的几个主要特点后,选择煤炭工业

26、可持续发展、煤炭经济发展水平、矿区社会发展水平、环境容量、资源承载程度、煤炭综合开发、洁净煤开采技术、环境保护措施、资源管理和团体及公众参与11个要素建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结构模型,构思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框架。张玉样等18在定义发展是一个系统观念的基础上,将煤炭工业系统的各作用要素按能动与被动性分成两个子系统,即“人”子系统和“天”子系统;然后运用协同学理论中伏特拉模型建立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学模型,总结出“天人合一”型、“天塌人亡”型和“人必胜天”型发展模式存在及演化的条件,对目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闭环控制模式,讨论

27、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神经控制系统结构。但由于该模型抽象、简化程度过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其适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汤万金19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传统生产理论的缺陷以及由此给矿业带来的问题,进而扩展并改进了矿区生产理论和矿区生产成本理论,给出了相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仍处于定性分析阶段。魏晓平24以矿产资源永续利用为目的,提出对资源的耗损(折旧)要进行核算,并对其进行等量补偿,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对矿产资源的价值损耗补偿问题进行了理论推导。但由于涉及到包括折现系数在内的一系列难以确定的不确定性参数,仍旧缺乏一般的可操作性。陆国荣等1211针对我国人口稠密地带多金属矿存在的现

28、实问题,推导了能揭示矿区资源开发中工艺、生态、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并能反映采选生产经济因素的价值平衡方程。该方程中许多参数_的系数确定存在统计上难以解决的困难,因而离定量分析还有一段距离。杨明(171从系统科学出发,借助现代经济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矿业开发过程中资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控制模型和非线性多目标规划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可靠性论证。本文 在 遵 循可持续发展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业行业的典型特点,并注重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把矿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矿业可持续发展是指矿产品的生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矿产资源开

29、发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持矿产资源开采的持续性,促进矿业开发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含以下含义:1) 保 持矿 产资源持续利用矿业 生 产 的劳动对象是矿产资源,很显然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矿产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221。可是,矿产资源是一种非再生性自然资源,而且其总存量是有限的(至少用目前的眼光来看待是这样),所以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尽可能延长其耗竭时间,直到一种经济意义上的耗竭圈。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完全取决于矿业开发行为的合理性。从这种意义上说,矿业肩负有保持

30、矿产资源持续利用的重大历史责任。2) 矿 业 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 续 发 展强调发展(主要指经济发展)是首要的,因为只有发展才能消除贫困,才能培养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样矿业可持续发展也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因为无论是从维持简单生产、准备接替资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行工艺改造,还是从矿区环保、污染物的控制与处理的角度来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只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为持续、稳定的生产积累必要的资金241因此,矿业经济发展应该是第一位的,矿业经济发展也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3) 矿 区环 境保护矿产 资 源 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果不尽量减小这种环境负面影

31、响,那么它的影响范围就不止矿区周围,而会大面积扩散,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1251所以加强矿区环境保护,不只是关系到矿业本身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局或全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矿业必须对生产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一方面,合理选择生产技术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矿区环境负荷;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矿区环境保护工作,使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恢复,并把环境建设作为实现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4) 经 济与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矿业 可 持 续发展必须注重发展的协调性261。矿业发展虽然强调以本身经济发展为核心,即在资源开发过程中,

32、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但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客观评价生态环境效益,使综合效益达到最佳。只有这样,矿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2.2.2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目标根据 矿 业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可将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目标概括为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系统发展的协调性、系统发展的生态性271。即矿业可持续发展=“矿业发展持续性”n“矿业发展的协调性” 自“矿业发展的生态性”。因此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目标可用图2.1表示。矿业可持续发展矿业发展持续性矿业发展协调性矿业发展生态性区域环境可承载自然资源可承载区域人口可承载系统之间协调性系统内部协调性矿产资源持续性社会发展持续性经济发展持续性图2.1矿业可

33、持续发展的目标分析2.2.3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有关 矿 业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工作目前还很欠缺,指标体系的建立还处起始阶段。魏同等151建立了一个示例性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步骤。陆国荣等281阐述了21世纪议程对矿区的要求,据此建立了一个用于矿区资源开发中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亚系统的14项指标及41项分指标组成。该指标体系主要用于矿区发展的协调程度评价,难以反映矿业总的发展状态和各方面的特征。张玉样1291采用变权的思想和方法,针对煤炭矿山建立了一个加权加法评分的综合评价模型。卞正富301给出

34、了按时空尺度构架煤炭工业发展持续性的标准体系,按时间尺度将煤炭工业发展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摆脱困境、促进生产发展,第二阶段的任务是满足需求、重在发展,第三阶段的任务是持续发展;按空间尺度将煤炭工业分为矿区、区域、国家三级,并以不同的发展方式为目标。宋绍峰等161提出了一个由35个指标组成的,反映矿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发展协调度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指标体系的结构,构建了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递阶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但指标权重的确定需要科学、合理。2.3矿区环境影晌评价述评2.3.1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从 20 世 纪60年代初“环境影响评价”概

35、念的提出。到20世纪末的30多年中,环境影响评价既成为环境科学体系中一门基础性学科,也发展为环境管理过程中一项具体制度,同时还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科学家、政府管理人员和公众的重视和支持。环境 影 响 评价31就是评估拟议中一系列开发活动和政策措施的实施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其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与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以达到人类活动和环境相协调,是社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 世 纪 70年代初,我国环境科学界开始引进和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进入80年代,我国逐步将环境影响

36、评价以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它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为确保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3.2矿区环填影晌评价理论与方法环境 影 响 评价制度建立以来,以产品、项目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逐步展开,王波网以定量化方式对产品环境影响识别,减少产品生产环境影响途径,环境与经济实现双赢的可能性,企业技术与环境效率的评价与澎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马风才331在充分考虑拟建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对项目环境影响识别、环境质量模糊模式识别、环境系统预测模型以及环境影响价Aw1tv量和影响模糊评价理论与应用进行了研究

37、。对于 矿 区 的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大多以拟建项目为对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所做的工作主要是项目建设对区域的环境影响预测。而对于己经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多年的矿区,只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矿区生态系统评价中把环境作为一个子系统来进行研究。耿殿明341在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时,把“环境保护”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选择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并评估了与其它子系统的协调程度。闰旭赛35在对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中将“生态环境保障度”列为其中的一个准则层,选择“大气环境指数”、“土壤环境”、“水环境指数”、“噪声环境指数” 作为指标层

38、进行了系统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大多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张跃进等361对阜新市大气、水环境、噪声三大环境要素的质量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的标准定量化,建立隶属函数,求出各自隶属度,从而得出该区域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由此 可 见 ,仅以矿区的“环境”作为对象进行影响评价目前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没有展开。而对于煤炭矿区而言,由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矿区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又显得特别突出。所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对己经开采多年的煤炭矿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矿区的环境影响程度,在矿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资源开发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显得更加重

39、要。本论文正是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以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探索煤炭矿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用于评价煤炭矿区的环境影响程度,并采取可行的手段对煤炭矿区的环境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控。3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3.1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机理我国 的 许 多社会学者和经济学者对协调机理的认识主要存在两种观点371。一种观点认为,协调的内涵可以从三一方面加以认识:其一 , 协 调依赖“主体”的存在, “主体”具有协调能力并产生协调行为;其二 , 协 调具有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就是协调主体的行为目标:其三 , 协 调行为具有一致性,强调主体的具体协调行为之间保持合理的联系。另一 种 观 点

40、认为协调是指运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运动中处于平衡状态,彼此间进行相应的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以服从整个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保持整个系统有规律的运动,并与该系统所处的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状态。这两种观点虽有所不同,但都包含着一种对协调的主要条件的认识,既把系统看作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整体或多元体,它的发展依赖于在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确立和实现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可控制的联系。可持 续 发 展实现的手段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81,即,从传统的偏重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强调改善发展质量的协调发展模式。这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和

41、文明消费、适度控制人口,以提高效益,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子孙后代发展所需的资源,从而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以达到整体效益最优,图3.1 描述了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2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所谓 系 统 ,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起来的具有某种或几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矿业也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诸如资源、环境、经济等许多子系统结合组成的复合大系统。3913.2.1矿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点矿业 可 持 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复合大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或

42、要素)组成。其中主要有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技术等子系统(要素)401。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图3.2所示。_环境 系 统 :经济增长增加了对环境的排污,加重了环境的压力,使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承载力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增加了对环保的投资,有利于改善环境,从而使环境承载力上升。资源 系 统 :经济增长增加了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加重资源的负担,使资源的可采储量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增加了资源开发投资,包括培育可再生资源和寻找开发非再生资源,增加资源的可采储量,促使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上升。经济 系 统 :分别包括与环境系统和与资源系统的冲突与协调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

43、冲突与协调:冲 突 1:经济系统过度排污加重了环境的压力,从而降低劳动者素质,阻碍经济增长口冲 突 2:维持良好的环境质量增加环境投资,减少了生产性投资,从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协 调 1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协 调 2:为保护环境制定的污染控制标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经济增长。经济 系 统 与资源系统的冲突与协调:冲 突 3 :经济系统过度开采资源加重了资源的压力,匾乏的资源限制经济增长。冲 突 4 :为开发资源增加了资源投资,减少了生产性投资,减缓经济增长。叻 调 3 :开发投资使得为经济系统持续提供资源成为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协 调 4 :为保护资源要求企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为达 到 经 济一资源一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每个系统都实现良性发展,即经济持续增长,资源的可采储量持续增加,环境承载能力持续提高。环境 系 统 :环境治理促进环境承载能力上升的速度应不小于由于经济系统排污造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的速度(见图3.4)。即:f 2!f,这要求我们一方面控制污染,一方面增加投资以提高环境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