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米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54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7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0米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310米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310米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310米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310米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0米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0米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4.1 工程特点概述本工程项目由一幢68层(地上68层、地下3层)超高层塔楼建筑和一幢18层(地上18层、地下2层)高层建筑组成,功能主要以办公为主另配公寓,用地面积18812.7,总建筑面积约210000。其中:地下室3层,建筑面积约45000;超高层塔楼为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42000,建筑物总高度约310m;高层建筑为配套公寓,总建筑面积约23000,建筑物总高度约75m。结构形式主塔楼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公寓塔楼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难点及重点如下:(1) 深基坑专项工程;(2) 人工挖孔桩;(3) 建筑节能工程;(4) 定位放线与沉降

2、观测;(5) 地下室防水工程;(6)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7) 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8) 玻璃幕墙工程;(9)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10)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11) 钢管柱、型钢柱制作安装工程;(12) 电梯安装工程;(13) 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14) 建筑防水工程;(15) 装饰工程;(16) 消防工程;(17) 电气工程;(18) 给排水工程;(19) 室外景观道路与绿化工程。4.2 工程难点及监理重点4.2.1深基坑专项工程1. 基坑围护结构(1) 土钉墙监控要点;土钉墙工作面开挖(即基坑开挖);土方开挖遵循的原则;对施工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检查;混凝土喷射作业;钢

3、筋网铺设;清孔、注浆;现场旁站混凝土试块取样。(2) 方法及措施执行经专家组论证通过的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参加设计交底,做好会议记录;审核承包方提交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案;施工前应熟悉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及周围环境。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核查进场的施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核查进场的原材料资料等;检查人员资质;监督施工方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到位情况;资料及时收集并签证。2. 井点降水(1) 监控要点复核井点管位置;监控井点管的埋设;检查集水总管、滤管和泵的位置和标高;督促施工方加强井点降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降水系统正常运转;监控井点管降水系统拆除;基坑内明排水设置。(2) 方法及措施参加设计交底,

4、并记录;审核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检验降水设备、机具;检查人员资质;旁站记录。3. 基坑监测(1) 监控要点审查基坑围护监测方案;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复核沉降观测点标识位置;检查监测设备仪器;检查人员资质;监控基坑水平位移;监控水位管的水位线;监控基坑四周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情况;监测成果上报。(2) 方法及措施检查材质;检查沉降观测点标识个数;监控围护体水平位移监测记录;监控地下水位线记录;监控基坑四周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沉降观测记录。4. 基坑开挖(1) 监控要点审核承包方提交的基坑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监控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分层进行;监控土方运输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开挖前的降

5、水;督促承包方做好基坑四周、外侧和基坑内的排水工作。(2) 方法及措施检验承包方进场的土方施工机械;检查人员资质;现场监理土方开挖过程;土方开挖期间,每天查阅分析监测成果记录;整理签证收集监理资料。4.2.2 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如下: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架设支架或电动葫芦准备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备等边挖边抽水每下900进行桩孔周壁的清理校核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支撑护壁模板浇灌护壁砼拆模继续下挖,达到微风化一定深度后,由勘测单位验收绑扎钢筋笼验收钢筋笼排除孔底积水,放入串筒灌注桩芯砼到设计顶标高。主要施工监理重点与难点:(1)掘进掘进前向每个操作小组作地下土层、地下分布情况的交底。并指出

6、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的一般方法。每个桩孔有一个固定的小组负责施工,每个正在施工的井下、井上均应有人操作,并明确井下操作人员应负的安全责任,上下之间有良好的联络信号。保持井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不断向井内送风。弃土和其它建筑材料在井内垂直运输时,采取措施确保井下操作人员的安全,在井底设置安全区,以防物体堕落伤人。掘进工作必须连续进行,交接班的时间尽量缩短,使未经支护的土体减少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以防坍塌。当相邻孔桩在浇灌桩芯砼时,原则上要停止掘进,以防竖井在较大侧压力下土体失去稳定而坍塌。(2)钢筋笼的绑扎钢筋笼采用现场加工,井面绑扎,然后再吊入井底的方法施工,钢筋驳接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5D

7、。(3) 桩芯砼浇灌桩芯砼振捣,由井下操作人员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密实砼,每层厚度不超过500,插入形式为垂直式。插点间距400500,并且做到“快插慢拔”。每个桩的桩芯砼必须一次连续浇捣完毕,不留设施工缝,交接班间隙不超过2小时。注意控制桩芯砼的浇筑高度,以免造成桩芯砼浇过高(但必须高出设计桩顶标高30左右,在上部结构砼施工前把桩顶浮浆凿掉)。如桩顶浮浆过多时,必须将浆淘掉,再用坍落度小的砼浇筑,以不存在浮浆为宜。每一根桩芯砼做试件一组,并确定每工作台班不少于一组。4.2.3建筑节能工程(1)墙体节能保温隔热材料厚度;保温板材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及其基层的粘结强度抗拔试验;保温浆

8、料与基层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必须牢固,不应脱层、空鼓和开裂;保温层采用后置锚固件应进行锚固力现场抗拔试验。(2)门窗节能外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之间的间隙填充、外窗遮阳设施,天窗安装质量符合验收规定。(3)屋面节能保温隔热层的敷设及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措施,通风隔热架空层、采光屋面、屋面的隔汽层质量符合验收规定。(4)地面节能基层处理、地面保温层、隔离层、保护层、有防水要求的地面保温层及表面防潮层、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施工方案施工。(5)预拌砂浆使用情况预拌砂浆使用量(占砂浆使用量百分比),预拌砂浆使用部位,预拌砂浆供应商名称及预拌砂浆检验等。(6)配电及照明节能公寓的公共部分应设有人工照明,除高层

9、住宅的电梯厅和应急照明外,均应采用节能自熄开关(GB500961999第6.5.3条规定);当应急照明在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必须采取应急时自动点亮的措施(GB503682005第8.5.3条规定);公寓公共部分的照明应采取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控制措施(GB503682005第10.1.4条规定);公寓内使用的经常运行的动力设备,应采用高效率产品,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取节电措施(GB503682005第10.1.5条规定)。(7)材料、设备的验收检验节能工程的材料、构件等进场验收、保温隔热材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是否符合验收规定;建筑外门窗及玻璃的进场验收、外门窗及中空玻璃的复验及性能检

10、测是否符合要求;外门窗开启型式、开启面积及型材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门窗可开启面积与所在房间的面积比应大于10%。玻璃的选用是否为LOWE玻璃或中空玻璃,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照明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的进场验收是否符合GB504112007第12.2.1条规定;低压配电系统的电缆、电线的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的复验及性能检测是否符合GB504112007第12.2.2条规定;低压配电系统的调试,低压配电电源质量是否检测符合GB504112007第12.2.3条规定;照明系统的照度和功率密度值检测是否符合GB504112007第12.2.4条规定。4.2.4 定位放线与沉降观测(1) 复核并保护好

11、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点和主轴线的桩位。(2) 重点检查首层测量放线,必要时可旁站全过程。(3) 检查、复核每层高程偏差不得超过3mm。(4) 沉降观测的周期确定:结构施工期间,每完成一层结构观测一次。装饰施工期间可每一个月观测一次。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5) 观测前,监理检查测量仪器及设备是否进行了检验与校正,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6) 督促承包商按要求设置并保护好沉降观测点。(7)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测量等级按规范要求为三等,精度要求:变形点高程中误差1.0mm,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0.5mm。4.2.5地下室防水工程1. 防水混凝土材料质量要求(1) 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

12、求选用,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2)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3)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4)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 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6)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 防水混凝土监理巡视内容(1)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a.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b.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

1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c. 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d.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e.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2)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a. 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 表-1b.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

14、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 表-2c.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的有关规定。 (3) 防水混凝土的振捣。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开始泛浆、不冒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防水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少留施工缝。a. 水平施工缝浇灌

15、混凝土前,应将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b. 垂直施工缝浇灌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可以先对基面凿毛(每平方米300点)并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c. 选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不论是涂刷缓膨胀剂还是制成缓膨胀型的,其7d的膨胀率应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d. 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止水条设置位置一般在墙板中间B/2处,至少应设在离外墙面70mm处; e. 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正确固定牢靠。钢板止水带宜镀锌处理。(4) 防水混凝土的养护: a. 防水混凝土终

16、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顶板、底板尽可能蓄水养护,侧墙应淋水养护,并应遮盖湿土工布,夏季谨防太阳直晒; b. 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如达不到要求应采用外加剂或用蓄热法、暖棚法等保温; c. 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措施,防止干缩、温差等产生裂缝。3. 防水混凝土监理验收标准(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 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4)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

17、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5)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6)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l0mm。4.2.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1.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1)在混凝土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先检查原材料质量,必须使用合格材料;各种衡器应定期校核,每次使用前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2)施工中应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当雨天施工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系数,依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和骨料用量。(3)水泥、砂、石子、掺合料等干料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法计量

18、,严禁采用容积法;水的计量是在搅拌机上配置的水箱或定量水表上按体积计量;外加剂中的粉剂可按比例稀释为溶液,按用水量加入,也可将粉剂按比例与水泥拌匀,按水泥计量。2. 混凝土搅拌(1)搅拌筒中装满材料时,搅拌机不得停转。在搅拌过程中,严禁边出料边进料,应将搅拌机内上一次搅拌好的混凝土出完后,方可再次投料。(2)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可采用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搅拌工艺,以改善骨料的界画条件,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同等强度下减少水泥用量。(3)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每一工作班至少抽查两次。(4)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坍落度,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二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

19、准。3. 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不允许留设施工缝的结构更应保证。(2)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保持较好的和易性。运至浇筑地点时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若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进行二次搅拌后方可人模。(3)运送混凝土应使用不漏浆和不吸水的容器,使用前须湿润,运送过程中要清除容器内粘着的残渣,装料要适当,防止过满溢出。(4)混凝土运输应尽量减少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灌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相关规定。(5)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输送管线宜直,

20、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4.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的质量、数量、位置等逐一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将模板的缝隙、孔洞堵严,并浇水湿润;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在干燥的非黏性土,应用水湿

21、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4)在降雪、下雨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5)当混凝土需要分层浇筑时,其浇筑层厚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5. 大体积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可选用以下方案:(1)全面分层。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面积不太大的工程。施工时从短边开始进行浇筑,也可以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第一层浇筑完毕后,再返回浇筑第

22、二层,此时第一层的混凝土应保证还未初凝。(2)分段分层。这种方法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进行到一定距离后就返回浇筑第二层,再同样依次浇筑以上各层。当浇筑完最后一层时,应保证第一层还未初凝,则又可进行第二段的依次分层浇筑。(3)斜面分层。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3倍以上。先从端部底部开始,使浇筑层成斜面逐渐上移。如工程较大,可从两端开始,在中部汇合。(4)自然分层。这种方法适用于泵送的大坍落度混凝土,且面积也很大的工程。浇筑时,可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进行分层,振捣时一般布置三道振动棒,第一道在混凝土坡顶,第二道在混凝土斜坡中间,第三道在混凝

23、土坡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设计单位同意,可以分层或(和)分块间歇浇筑。以减小结构尺寸,减轻内外约束,利于散热,降低最高温升。6. 框架混凝土浇筑:(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2)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用。(3)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按规定的间隙时间执行。(4)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倍值。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5)

2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6)竖向结构应分段浇筑,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的浇筑高度可不加限制。无筒时高度一般不超过3m。 (7)在浇筑剪力墙、薄墙、立柱等狭深结构日寸,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由于积聚大量浆水而可能造成的混凝土强度不匀的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的高度时,适当减少混凝土的配合比用水量。(8)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注

25、。7. 混凝土振捣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2)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捣实轻集料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或空心胶囊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3)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4)当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5)当采用振动台振实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

26、土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力为13kNm2;(6)当混凝土量小,缺乏机具设备时,亦可用人工借钢钎捣实。 8.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5)混凝土强度

27、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得浇水;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6)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4.2.7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1. 钢结构制作工程(1) 质量要求:钢材、螺栓等的成份,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放样、号料和切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表4.1.2、4.1.3、4.1.5、4.

28、1.6要求钢材校正后允许偏差应满足GB50205-95中表4.2.4要求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满足GB50205-95中表4.6.3要求。 焊接质量应满足JGJ81-91有关要求。夹具组装的板迭应夹紧,用0.3mm塞尺塞入深度不得大于20mm,磨光顶面接触部位应有75%的面积贴紧,用0.3mm塞尺塞入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总面积的25%。边缘最大间隙不大于0.8mm,模架及按大样组装的构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不大于3.0mm。A、B级螺栓孔(类孔)应具有H12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2.5m,C级螺孔(类孔)粗糙度不大于25m, 允许偏差应符合 GB50205-95中表4.5.2要求,螺栓孔

29、孔距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单位:mm)摩擦面加工处理后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出厂要复验摩擦系数(3组)除锈涂层要求漆膜总厚度:室外125-175m,室内100-150m项目500501-12001201-30003000同一组内任意二孔间1.01.5相邻两组的端孔间1.52.02.53.0(2) 预检项目:加工拼装工艺图,是否符合,一般制作程序钢材、焊条、螺栓等材料制品的质保书,抽验合格证。(3) 实测抽查:钢材规格:用钢尺或卡尺检查,必须符合设计规定。高强度连接面必须做抗滑移系数试验,最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梁、柱用的构件钢板(t40mm),必须逐张进行超声波检查,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构

30、件外观,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各类构件抽10%,不少于3件。磨平顶紧另件组装面部位应有不少于75%面贴紧,边缘最大间隙不大于08mm,抽10%,不少于10个。单层柱、梁受力支托表面至第一个装孔距离误差在1mm;多节柱平面至第一个安装孔距离误差在1mm;柱、梁接合处腹板中心线偏移误差在+2mm。按各类的10%抽查,不少于3件。其余允许范围应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钢桁架、梁柱放大样监理人员必须亲自检查大样尺寸,全部尺寸进行复合测量,跨度、脊高、起拱一些重要尺寸要求双人复诵钢尺读数。(4) 旁站检查:下料切割,视其放样尺寸,坡口程度等;焊接重要部件,焊缝质量的观察,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制孔、量距

31、,随时抽测孔径、孔距,以防无法拼装;(5) 试验项目:材质物理、化学性能试验;焊接质量的无损检查(超声、磁粉、射线);摩擦系数试验、连接副的扭矩试验。2. 钢结构安装工程(1) 控制点:安装质量控制首选内部安装前的技术准备,如施工组织设计、高层钢结构安装标准文件的置备,分项工艺的试验,编制施工流水段的安装顺序表。安装测量内容:包括检定钢尺、仪器标定,柱轴线方格网(基础验线,至轴线闭合,水准点施测,校核)。地脚螺栓的埋设:包括螺栓平面位置和标高,埋设精度应符合相应要求。安装:重点是焊接质量及高强螺栓的联接质量。冬期施工检查安装、焊接工艺是否符合冬期施工要求。(2) 预检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及尺

32、寸复验(仪器设备标定);钢构件的验收资料及尺寸等(包括螺栓验收);安装吊装机具设备(包括焊接设备焊材等)及安全措施;冬期施工方案审定。(3) 隐蔽工程:焊缝:位置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及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应规定。冬期施工还要符合冬期施工规程中钢结构工程中的相应规定。构件质量:型号、外形缺陷允许偏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和稳定性验算:采用扩大拼装单元进行安装时,对容易变形的钢构件安装时,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钢结构柱、梁、屋架支撑主要元件安装就位后,位置、轴线、构件型号是否准确,是否形成稳定体系,有偏差应及时校正、固定。并应根据风力、温差、日照等外界环境和焊接变形等因素

33、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4) 实测抽查:定位轴线,基础标高,地脚螺栓等检查复测记录试验报告;钢构件标记:按钢构件数量各抽10%,不少于3件;外观质量:各抽10%,不少于3件;钢构件顶面已安装质量:按接触面数量抽10%,不少于3个。(5) 旁站检查:定位复轴线等对照误差要求进行;焊接质量、工艺:焊缝焊播均匀,无裂缝、无夹渣、焊瘤、咬肉、烧穿、弧坑和针片状气孔,焊区飞溅残留物。4.2.8玻璃幕墙工程1. 设计方面 (1) 幕墙设计要给制作、安装、监理等各方面人员在不经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能完全看懂。因此,图纸应该完整、详尽,表达方式应规范化。施工图说明和施工要求,节点大样图,预埋件锚固节点计算、幕

34、墙龙骨框架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等计算,避雷、防火、防排水措施等必须齐全。 (2) 幕墙设计应采取防雨水渗漏性能的措施,玻璃幕墙立柱与横梁的截面形式宜按等压原理设计,在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应设置流向室外的泄水孔,在易产生冷凝水的部位应设置冷凝水排出管道,构件制作时严格按规定要求钻泄水孔,开启部分的密封材料宜采用氯丁橡胶或硅橡胶制品。 (3) 玻璃幕墙不同金属材料接触处应设置绝缘垫片(一般厚度lmm)或采取其它防腐蚀措施,绝缘片的大小不小于接触面积,以保证铝合金立柱与不同钢材连接件直接接触,立柱与横梁接触处应设置柔性垫片。 2. 材料控制 (1) 幕墙用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

35、型材GBT5237中规定的高精极要求,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应低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8013中规定的AA15级,其指标为:最小平均膜厚15m,最小局部膜厚12m。经过阳极处理的铝合金型材表面颜色基本均匀,不允许有腐蚀斑点、电焊伤、黑斑、氧化膜脱落等缺陷。 (2) 结构胶要有很好的抗拉强度、剥离强度、撕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它同时也起到避震的作用。结构硅酮密封胶和耐候硅酮密封胶必须由材料供应方提供的产品质量保限年限的质量证明以及结构硅酮密封胶与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粘结性试验报告,且应注意同一批次的结构胶质量是否稳定,不得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结构硅酮胶,耐候胶与结构胶不得相互代用,尤其不得将

36、结构胶作为耐候胶使用; (3) 五金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易生锈的不锈钢材料,电焊时应对不锈钢采取遮挡措施,防止电焊火花溅到不锈钢上引起生锈; (4) 玻璃运输过程必须注意做好保护,由于玻璃单件面积、质量均较大,在从厂家到加工场、从加工场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碰撞、对磨等原因造成玻璃破碎、磨花等损坏。 3. 施工控制 (1) 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相结合,对主体结构的外立面进行测量,检查实际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若实际尺寸有偏差,应对偏差进行消化,必要时调整幕墙的制作尺寸,避免安装不闭合。用激光经纬仪把各区域的垂直控制线标定,用水准仪把各楼层水平控制线标定,然后弹出各细部的分格线,

37、在测量中各种控制线均闭合。 (2) 铝合金龙骨安装 立柱通过连接件与主体埋件连接,并进行固定。立柱的垂直度根据垂直控制线为基础,用吊锤复测。立柱可按一层或两层楼高为一根,接头采用套管连接,接头要留置1020mm的间隙,消除建筑物挠度变形及温度变形对幕墙的影响。 横梁一般是水平构件,由上而下分层安装。横梁分段嵌入立柱中,需经过检查、调整、校准后才可以与立柱固定。其安装允许误差为: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大于1mm,同层标高偏差不大于5mm,与立柱外表面偏差不大于1mm。 (3) 玻璃安装 安装时,应注意玻璃板块的垂直和平整,竖缝相邻两侧玻璃表面的平面度,用 3m靠尺检查,允许偏差控制在2mm

38、以内,并保证整幅隐框幕墙各玻璃拼缝的整齐、美观。安装时,应注意玻璃板块的垂直和平整,竖缝相邻两侧玻璃表面的平面度,用3m靠尺检查,允许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保证整幅隐框幕墙各玻璃拼缝的整齐、美观。 (4) 耐候胶密封 在胶使用前,必须对幕墙工程选用的铝合金型材、玻璃、双面胶带、硅酮耐候密封胶、塑料泡沫棒等与硅酮结构密封胶接触的材料做相容性试验和粘结剥离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注胶。 打胶前必须对玻璃及支撑物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为防止二次污染,每一次擦抹要求更换一块干净布。注胶前,与结构密封胶接触的表面必须按操作要求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构件应在一小时内进行注胶,超过时间或再污染时,应重新净化。

39、在组装时,净化过的构件不能随意移动,以免再次污染影响粘结。 双组份结构胶在注胶前须搅拌均匀,试验反映无气泡后用机械注胶,以保证注胶密实。 结构密封胶超出有效期限,严禁使用。4.2.9通风空调安装工程(1) 对设计中拟采用和确定订购的设备、部件及主要材料的质量提出建议;(2) 进场设备、材料组织联检验收及参数检测确认; (3) 对土建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中,各种送、排风管道的预留孔洞做严格检查监控;(4) 对设备基础断面尺寸、位置、标高、平整度、质量及混凝土强度进行复核签认;(5) 对设备预留地脚螺栓位置的准确性及所有预埋件的数量、位置的正确性进行复核签认; (6) 对风管、部件制作尺寸的准确性、

40、刚度、严密性、灵活性、消声性等与设计技术要求和验收规范的符合性进行过程质量检测监控;(7) 对风管、部件支(吊)架安装的安全牢固、隔震、减震及降噪措施等进行过程检查监控;(8) 对各类风阀、风口安装尺寸、动作运转灵活性、准确性进行质量监控;(9) 、对非金属风井内壁平整光滑进行检查监控(配合土建施工的相关质量检查);(10) 对主要通风、空调设备安装、支、吊架设置是否牢固、合理进行检查及质量监控;(11) 对水系统各类阀门质量的设计参数校核及按规范要求进行的强度、严密性试验进行旁站监控、签认,合格后方准使用;(12) 对管道焊接焊工的资质及施焊水平进行检查确认,对管道安装标高(13) 坡度进行

41、复核签认,对系统整体强度和严密性、水压试验进行旁站监理签认;(14) 对系统管线、部件、设备绝热保冷层,防火性能,安装厚度、容重、严密性、搭接间隙、防潮层的完整性等进行检测及质量监控;(15) 对所有风机、水泵是否安设橡胶减震垫块进行严格监控;对空调机房、发电机房(四周及顶棚)隔声处理、防火隔音门的安装加强监控检查;(16) 对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的安装是否严格按规程进行、管道配管是否给设备附加应力、阀门安装是否便于操作检修、美观等进行质量监控;(17) 对各类检测仪表是否调校进行监控;(18) 对冷冻水管、冷却水管管腔清洁、冲洗进行质量监控;(19) 对各类设备单机试运、设备参数、电机电压

42、、电流、温度等各项参数与设备名牌参数及设计参数核对比较,进行监控签认;(20) 对送风、排风、排烟、空调系统试运、参数测定、气流组织、风量平衡、风速、噪声调整进行旁站监控及签认;(21) 对系统联合试运、调整、参数测定、运行安全可靠性进行监控;(22) 对通风、防排烟、空调参与消防工程联合试运进行监控;(23) 对整个系统,设计、施工过程的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进行监控签认;(24) 对系统运行保修期负责监理。4.2.1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

43、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上,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开展(1) 协助业主做好招标投标工作招标文件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评标定标的依据,招标文件内容要力求完整、详尽,用

44、词准确严谨,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应重点从技术方案上提出要求。主要包括:总体要求;设计标准和规范;系统包括的内容和功能;主要设备、元件及其技术要求;设备清单;安装调试与验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评标选择一个合格的、最适合本工程的承包商,使业主得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交货准时、价格合理的产品。同时,招投标阶段除了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外,应该对入围方案做系统模拟测试。我们在黄委会的一个会商室网络系统建设中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没有对入围方案做系统模拟测试,中标的设计方案做得很好,但实施起来,发现视频监控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都不成熟,以至于需要重新设计方案。(2)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一个智能建

45、筑工程可能包括很多子系统,即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等,即有很多套系统设计图纸,而集成商只有一家,有的甚至在设计子系统的时候集成商还没有选定。监理工程师要做的工作不但要仔细审查该工程本身的系统流程,现场监测点、监控点、配线规格和布线要求等,还应注意核对智能建筑系统从其它专业引出的信息点、变送器和传感器等是否在其它图纸上均一应俱备,正确无误。另外,智能建功立业筑所需预留洞、预埋件和线槽、桥架的定位与设置和结构专业的协调也不可忽视,并考虑在以后的系统集成上留有一定的余地。(3) 管线隐蔽预埋智能建筑工程的预埋与电气工程相比有以下几个不同:(1)图纸多。每套图纸单个独立系

46、统的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预埋在楼层里合在一起时不认真检查就分辨不出各自所属的系统。也难以找出不符合图纸的地方。(2)走放射线多。智能建筑为减少相互之间干扰,走放射线多,各系统之间以及与电气之间交叉敷设普遍。使管子相互叠上后接近板厚而使混凝土失去保护层,有的甚至超过楼板使混凝土无法浇注。因此,很多情况下,监理工程师要及时对现场的走管路线进行调整。(3)管径大。电气的配线以直径的大小来体现,一般在楼层水平配线时根数变化不太大;而智能建筑的配线多以线的数量来体现(除视频馈线外)。故越接近布线的始端,线的数量越多,导致配管直径大,根数越多,结果造成这一块混凝土呈现空洞。因此,由于上述三个不同,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线隐蔽预埋使监理工程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4) 智能建筑工程线缆智能建筑系统的线缆要求较高,品种也较多。仅仅少数通信线缆如RVV或RVVP等可按规范现场抽测浸水绝缘电阻大于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