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637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doc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版本: 1.0编号:1000-10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 设备电气控制标准起草人:XQ Gong审核人:WC Tan批准人:Aaron Wang发布日期:2015/8/23修订履历序号版本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批准人1A首次发行。XQ Gong2015/08/23Aaron Wang目录1.电气控制系统基本设计原则概述51.1适用范围51.2电气控制原则说明52.电源配置标准技术要求52.1交直流电源分配原则53.电气设备电线电缆配线标准63.1配线安装要求63.2电缆颜色和横截面规格要求83.3电缆桥架,线槽布线规范94.机柜、现场接线箱、监控站安装与制作标准

2、104.1控制柜、电源柜、接线箱规格要求104.2监控面板(HMI)和操作台技术要求114.3指示灯颜色规范124.4按钮规范124.5铭牌制作规范125.系统保护接地规范135.1接地系统和接地原则135.2保护接地135.3工作接地146.电气传动系统规范156.1范围156.2电机技术规范156.3变频器、伺服驱动器技术规范166.4液压汽缸控制规范177.现场传感器技术要求188.控制系统安全198.1控制系统安全标准总述198.2控制系统的安全标准要求198.3安全防护产品的应用规范218.4安全产品技术规范219.系统 PLC技术规范239.1系统等级的划分239.2PLC 系统技

3、术指标249.3本地 I/O 模块技术要求2510.HMI技术规范2510.1触摸屏2510.2工控机/服务器/工作站规格要求2610.3HMI 用户界面标准2611.MES要求4311.1MES系统与设备间数据采集要求4311.2MES接口规范4311.3设备与MES的集成方式4311.4非MES模式下的设备状态采集4512.附:电气品牌及型号表48前言本标准是为了使CATL新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保证电气控制系统稳定准确地运行,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方便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而编制的。1. 电气控制系统基本设计原则概述1.1 适用范围此技术标准为CATL所有电气控制

4、系统在招标、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验收阶段中应遵循的重要准则,适用于业主、设计公司、承包商、供货商、制造商。1.2 电气控制原则说明电气控制包含:马达控制、AC/DC 驱动、HMI、PC、传感器、开关、安全设备、变频器、机器人、夹具 等。所有控制系统设计原则是在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不反对引入最新技术帮助公司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和质量,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基本原则:1. 工装夹具建议采用PLC 进行控制。PLC 与现场总线模块,组成现场总线形式的网络,现场各传感器的信号通过安装在夹具或设备上的现场总线模块反馈给PLC,PLC 经过逻辑运算完成对执行元件(气缸、电机等)的控制,达到

5、自动、精确控制的目的,满足生产与工艺要求;2. 工装夹具和输送设备总的动作步在4 步以上(包括6步),须配置人机界面。3. 对于独立的工装和设备,动作要求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例如仅仅需要实行工装架翻转的电机正反转控制等的系统,可以不采用PLC控制;4. 工装夹具应安装零件到位检测开关,对于需定位的分总成件应安装不少于两个开关。气缸位置检测无论是打开还是闭合均应检测;5. 为保证人身安全,所有自动化设备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控制回路。在能源被切断或控制信号丢失情况下,最大程度保证人员安全;2. 电源配置标准技术要求2.1 交直流电源分配原则1. 主电源 380V10% 3 相50HZ2HZ(三相五线)

6、2. 辅助电压电路种类电源要求控制电路DC 24V控制设备电源电路AC 220V 50Hz控制柜内的荧光灯AC 220V 50Hz控制柜内的插座AC 220V 50HZ专用控制电路DC 5V24V交流感应电机AC 380V 50Hz控制电压AC 220V 50Hz 或DC 24VPLC 的输入电压DC 24V指示灯、电磁阀和行程开关的电压DC 24V表 2-1 辅助电压3. 需配置专门的电源分配柜,分别给其他控制柜、现场设备等供电。4. 交流断路器接线处需有绝缘保护,防止裸漏部分触电。5. 电源电流总容量:需根据所控制系统全负载时的总功耗的1.21.3 倍来配置电源。6. 冗余直流开关电源要求

7、:若系统电源采用冗余设计,需配置防电流反充保护模块,以免对系统设备造成损害。(是否采用冗余设计,需跟业主协商)7. 直流电源保护等级:IP208. 直流电源额定效率:87%9. 电源掉电缓冲:25ms10.环境:温度060;湿度5%-95%(无凝结)11.直流电源和逆变器认证要求:UL,CE12.根据负载回路中电流大小配置适当的断路器和保险丝。3. 电气设备电线电缆配线标准3.1 配线安装要求1. 若业主在配线安装要求中无明确要求,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电线必须符合国家标准;2. 动力线接压接端子,动力侧用0 型端子,控制线用Y 型或欧规插入端子,且同一端子座不可配置超过两个端子。(COM 搭接

8、线限于2 个);3. 接线端子与其导线的连接必须使用压线钳夹紧,不得焊接;4. 带有螺丝夹紧的元件为保护导线,不允许元件上的接点和导线直接接触,必须采用端子接线的形式;5. 强电接线端子必须用绝缘盖罩进行保护;6. 对于易受飞溅伤害的电缆应采取防护措施或使用防飞溅电缆;7. 现场设备电缆接头处应做防水防尘处理,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8. 在端子的每一侧,每个端子接头只可以连接一根导线;如为短接线,只能共用一个线鼻子。9. 柜内端子与端子之间接线采用一线到底方式,线槽内不可断线连接;10. 地面以上配管采用线槽式,附外盖以便于维修;11. 现场的强电电缆可不使用快插方式连接;弱电电缆须使用快插

9、方式;所有设备线缆必须遵循便于维护的原则(小于20分钟更换)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12. 所有信号、电源、通讯电缆、接线端子必须打上标签,并保证牢固不脱落。13. 机柜内汇线槽活动关节处需加护套,防止线缆拉扯和扭断;14. 未使用线槽/管等的电线须用固定夹,不可用粘附方式;15. 运动设备上的电缆必须使用柔性电缆,以适用运动要求;16. 配管,线槽,需保证留有10%空间;17. 地坑及线槽内部采用防潮式设计(避免油、水浸泡);18. 通讯或控制电缆的断点接头(如DEVICENET T 型接头)不得放入线槽,需在线槽侧面安装支架,并增加有效的防护和标识;19. 强电电缆与通讯、弱电电缆不能共用线槽

10、,防止电磁干扰;20. 电缆铺设应整洁有序,相互之间保持十分之一电缆外径的距离(若相邻两根外径不同,应取其大者),不得有交叉或堆叠;不允许将多余的强电电缆打成环形;21. 导线的横截面积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必须满足设备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22. 从变压器低压侧母线至用电设备受电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一般不超过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5%23. 不允许地下配管配线;24. 与运动设备相连的线缆及其接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与其他设备或工件产生“直接”干涉(干涉包括刮擦、碰撞、缠绕);25. 固定敷设的电缆应使用(Lapp Cable LFLEX 1xx) 系列柔性电缆;26. 在有轻微震动与摩擦的场合应使用

11、(Lapp Cable LFLEX 4xx) 系列耐磨电缆;27. 在水平或垂直移动的场合应使用(Lapp Cable LFLEX 81x/85x)系列特柔电缆;28. 在存在扭曲或旋转的场合中应使用(Lapp Cable LFLEX 9xx) 系列机器人电缆;29. 在容易产生摩擦和缠绕的场合必须使用拖链对电缆进行保护,拖链两端口应使用专用的压板,压紧电缆防止电缆在拖链中产生移动造成磨损;30. 所有移动电缆的两端必须使用快速接头,快速接头近电源侧必须使用雌头即插座进行连接;3.2 电缆颜色和横截面规格要求声明:动力侧压接端子处须加装绝缘套管,以颜色区分相序;如现场接线有混淆或无指定颜色的线

12、缆时:容许选定其他色电线电缆(需与CATL 电气工程师商议),线缆两端以相应的热缩套管来区分颜色。设备电缆色标规定如下:三相交流电 R 相:红色S 相:红色T 相:红色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保护地PE:黄绿双色220V单相交流电 L 线:红色N 线:蓝色保护地PE:黄绿双色24V直流电 正极:蓝色负极:蓝白工作地GND:黑色保护地PE: 黄绿双色I/O 有源直流DC 输出:正极+ -棕色负极- -蓝色GND -黑色I/O 无源输出:灰色I/O 数字输入(含脉冲信号):正极+ -白色负极- -蓝色GND -黑色I/O 模拟输入(含2线或3 线制):信号正+ -黄色电源正+ -棕色GND -黑色RS

13、485、RS232 信号:+或TX+/RX+-黄色; -或TX-/RX-蓝色;GND-黑色通讯电缆: Profinet-绿色 ProfiBus-紫色 以太网-灰色CClink-白色电缆载流量与横截面大小关系电线载流量的大小取决于产品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同时与通电的工作制度(如长期连续负荷、变负荷、间断负荷运行等)以及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所说的载流量表示长期连续负荷运行情况下的允许工作电流,在其他情况下要进行相应的折算,一般情况下载流量的大小与横截面关系如下表3 所示。导体截面(mm2)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A0.30.40.50.7511.52.5461016253

14、55070一芯8101214172229405174100135165215260二芯6891113172432406380100125160190三芯4578101118243140608199118152表 3 导线的额定电流与横截面的规格关系线缆的最大允许载流量还需要根据布线情况(单根或成束)、重要程度以及实际环境乘以一个校正系数(1)。表3仅作参考,车间具体情况需选定一个适当的校正系数(0.85)3.3 电缆桥架,线槽布线规范1. 计算电缆桥架主干线纵断面上单位长度的电缆重量;2. 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米;3. 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

15、于0.6米;4. 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 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应小于0.3米,桥架宽度不宜小于0.1 米,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5.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 米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 米处进行固定;6.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毫米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7. 高低压电线(220V,380V为高压;24V,通信线,以太网线为低压)分槽走线,线槽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经过CATL电气工程师允许的特殊情况下高低压线同槽布线需有隔板将高低压分开;8. 布放在线槽

16、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 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 米固定在缆线支架上;9. 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米,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10. 所有的尖锐的边缘不允许存在;11. 线槽应接地良好,当电缆桥架安装在暴露或者人有可能走到的地方应该用铁板保护起来并且增加支撑防止被破坏;12. 线槽必须加盖板,同时盖板要方便拆装;13. 应充分考虑:有腐蚀液休,易燃粉尘、强腐蚀性环境,选择合适的防腐阻燃型电缆桥架。托臂、支架也要选用同样材料;14. 焊接电缆绝对不允许与控

17、制电缆布置在同一线槽内;4. 机柜、现场接线箱、监控站安装与制作标准4.1 控制柜、电源柜、接线箱规格要求1. 机柜及接线盒使用2 mm 以上的铁/钢板,进行防锈及喷塑处理,柜体上方另附吊耳;2. 机柜底座高度为100mm(挂壁式或立柱式安装的机柜除外);3. 焊接控制柜与机器人控制柜上端保持同一水平面,根据实际情况加脚架;4. 机柜柜尺寸:深度600mm,机柜一般高度有2000mm,1600mm,1200mm 等,宽度视具体情况而定;5. 机柜开门方式:机柜宽度800mm 采用前单开门;若宽度1000mm,采用前双开门方式;6. 机柜侧面配置外抽风式排风扇;风扇噪音不应大于40dBA。对于散

18、热量大的机柜,需在柜体侧面配置空调冷却,柜内温度不应超过35;7. 进线方式:所有电缆从柜体侧面或底部进线,并保证强、弱电、通讯电缆之间无干扰;所有进线孔需用堵头密封;8. 机柜内侧面不得安装元器件(除空调和风扇外);9. 柜内照明:高度大于1000mm 的机柜需设照明设备,通过门限位开关来控制灯的关闭或开启;10. 柜内所有线缆用扎线带捆住,并保证排布合理、整洁;11. 控制柜内需标示所安装主要电气设备名称,如,PLC、电源、变频器、接线端子、继电器、交换机、通讯网关等需按规定打上标签;12. 机柜附门开关,且不得干涉操作,柜门必须用拉杆同时锁住门的上下两端;13. 一般情况下机柜防护等级I

19、P54,对于油、水、气、尘的场所,具体与业主商议;14. 控制柜门内侧须设图纸、维护手册放置盒;15. 在每一个控制柜需设一组孔插座(万用型),容量:220V,15A,1P;16. 在机柜门上部便于观察的明显位置,用永久标识方式(铝制、铆接)标注电控柜所控制设备名称;控制柜编号;17. 在控制柜内连接电压高于36V 元件的接点必须用绝缘防护盖板进行保护,防止触电,防护盖必须是不用任何工具就可以被拆卸;18. 安装方式:通常高度超过1000mm 的机柜采用置地式固定安装,对于小型控制箱可采用立柱式或壁挂式安装(需与业主协商)19. 各控制柜外部顶上设警示灯(颜色区分),动力配电柜门上部需安装电源

20、指示灯;20. 急停、复位按钮、状态灯等安装在柜门上,如有异议需与业主商议;21. 在控制柜、操作站和接线端子盒上必须有警告标识符;22. 控制柜和接线箱体内需设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铜排;23. 现场接线箱安装位置不得妨碍工人和物流送取料;接线箱需有防护盖;24. 控制柜和接线箱体外观烤漆须采用一底二镀处理、不能有油漆划伤或脱落、凸出螺丝等情况;25. 箱体颜色统一为浅灰色,标准色号为PANTONE暖灰1C,字体色为黑色,底色使用黄色或红色;26. 电气柜之间的电气连接,要用快插接头,如Harting或航空插头等快插接头;27. 电气柜内的交直流要分开,不能在一个区域内,避免交直流间相互干扰;4

21、.2 监控面板(HMI)和操作台技术要求1. 监控面板和操作站上的按钮和灯需作标注;2. 监控面板和操作站上的电缆需有铭牌标识;3. 监控面板和操作站使用1.2mm以上的铁/钢板;4. 监控面板和操作站安装位置不能妨碍其他人员和设备的正常工作;5. 安装方式:立柱式或吊装(与CATL商议决定);6. 操作台上必须在左侧布置操作按钮,右侧布置急停按钮;7. 操作台需有防焊渣飞溅功能,但双手按钮不需要防护罩;8. 手动操作站:须设于看得见各动作单元处,各动作单元均须设操作按钮;9. 面板设计需预留空间供日后增设使用;10. 紧急停止开关要统一布置在操作面板的右下部;11. 操作面板上单独安装测试按

22、钮,检验各指声光报警工作是否正常;12. 操作面板设计至少3个的备用开关安装孔,并安装按钮防护罩;13. 操作面板上需有标牌指示:手动操作情况下,各手动开关动作顺序;14. 不允许开关装置串联排布;4.3 指示灯颜色规范指示灯的颜色规范如表3 所示指示灯状态状态描述红色闪烁设备故障红色常亮紧急停止,手动控制,进入维修模式黄色闪烁设备缺料,黄色常亮空负荷,器具寿命警告,自检不正确,电池不足,单步运行绿色闪烁全部原始状态,原始位置,准备绿色常亮自动运行中。表3指示灯状态规范4.4 按钮规范按钮开关的形式、颜色如表4所示开关描述颜色备注自动启动绿带灯按钮复位按钮蓝带灯按钮停止或结束红带灯按钮紧急停止

23、红必须是蘑菇头型按钮选择开关黑手自动选择声音关闭开关黑按钮开关暂停钮黄按钮开关确认钮绿表4按钮开关规范4.5 铭牌制作规范1. 控制柜面板操作按钮或指示灯均采用.22.5元件,其铭板厚3MM,如图1;2. 控制柜面板/操作站面板/面板按钮、指示灯/柜内元器件均须使用中文(含编号)铭板标示明确;3. 配置于高空部位的元器件的编号铭牌,大小尺寸须使维修人员从地面可明确辩识,并耐久不易脱落;4. 特殊规格的铭板根据现场状况选定;5. 控制柜/操作站的铭牌字样、式样须考虑整体外观及明确易辩识为设计原则,并须业主确认;6. 开关的铭牌必须是由铝板制成,字母和文字都必须用黑色;7. 铭牌的文字用汉语或英语

24、书写;8. 机柜上必须有工位标示牌;图1按钮或指示灯名牌5. 系统保护接地规范5.1 接地系统和接地原则本规定的制定是为了使自动化系统的接地设计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保证自动化系统稳定准确地运行,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1. 设备仪表及控制系统的接地联结采用分类汇总,最终与总接地板联结的方式。交流电源的中线起始端应与接地极或总接地板连接。2. 当电气专业已经把建筑物(或装置)的金属结构、基础钢筋、金属设备、管道、进线配电箱PE母排、接闪器引下线形成等电位联结时,设备仪表及控制系统各类接地也应汇接到该总接地板,实现等电位联结,与电气装置合用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3. 特别注意在各类接地联结中严禁接人

25、开关或熔断器4. 接地系统由接地联结和接地装置两部分组成:(1)接地联结包括:接地连线、接地汇流排、接地分干线、接地汇总板、接地干线;(2)接地装置包括:总接地板、接地总干线、接地极;(3) 系统保护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5.2 保护接地下列电气装置和设施的金属外壳部分及自控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保护接地::1. 配电、控制、通讯、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壳;2. 电机、变压器和高压电器等的底座和外壳;3.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端;4.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5. 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和电缆桥架等;6. 电缆桥架(托盘)

26、、穿线管、接线盒和恺装电缆的恺装护层;7. 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和生产设施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1. 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场所的金属表盘上的按钮、信号灯、继电器等小型低压电器的金属外壳,当与已作保护接地的金属表盘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作保护接地;2. 低于36V 供电的现场仪表、变送器、就地开关等,若无特殊需要时可不作保护接地;3. 在控制室内使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时,应作静电接地;静电接地可与保护接地合用接地系统;4. 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架构上的设备(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如套管等;5. 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

27、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座等;5.3 工作接地为保证自动化系统正常可靠地工作,应予工作接地。工作接地的内容为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仪表接地。1. 非隔离的信号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号参考点,并应进行信号回路接地通常为直流电源负极);2. 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均应作屏蔽接地;3. 本质安全仪表系统在安全功能上必须接地的部件,应根据仪表制造厂的要求作本安接地;4. 齐纳安全栅的汇流条必须与供电的直流电源公共端相联,汇流条(或导轨)应作本安接地;不需要工作接地的几种情况:1. 对于通道隔离信号可

28、以不接地。这里指的隔离应当是输入(出)信号和其它输入;2. (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对地是绝缘的,电源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3. 隔离型安全栅不需要接地;如果是屏蔽电缆,屏蔽层已接地,则备用芯可不接地,穿管多芯电缆备用芯也可不接地;6. 电气传动系统规范6.1 范围车间现场电气传动系统包括变频器、软启动器和分布式电机控制器等功率变换装置。这些设备负责完成对现场风机、泵、升降机、机运线等应用中的电动机进行起动、停止、调速等功能,从而实现变换机械能的作用。6.2 电机技术规范1. 控制方式:所有超过11KW 的电动机不可以直接进行起动,必须采用软启动器或变频器的方式进行控制。2. 供电方式:车

29、间现场使用的电气传动设备,包括软启动器、变频器和分布式电机控制器的动力电源应该为交流380VAC,控制电源应该为直流24VDC;3. 电机安装:安装有编码器的电机应尽量避免震动;4. 操作面板:车间现场使用的电气传动设备,包括软启动器、变频器和分布式电机控制器应该提供操作面板,以方便现场工程师对电气传动设备进行参数调节和诊断;5. 电机的引出线鼻子焊接或压接应良好,编号齐全,裸露带电部分的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6. 有固定转向要求的电机,试车前必须检查电机与电源的相序并应一致;7. 电机的接线方式、极性应正确;8. 电机若有专供电源中线的接线端子,则应标以字母符号“N”;9. 电机保护

30、接地端子附近应标以保护接地图形符号,必要时再应用字母符号“PE”标志,这些标志均应可靠固定;10.保护接地软线的颜色必须为绿、黄双色,非接地软线禁止采用此色标;11.现场电机电缆接头处应做防水防尘处理,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12.电机线端标志、旋转方向、旋转方向与线端标志的关系应符合GB 1971 的规定;13.电机应设置接线标志图,其线端标志应与电机的接线端子标志一致。在电机接线盒内用导电材料制成的接线标志图,必须可靠固定,防止因脱落造成事故;14.电机上的所有标志可采用打印、雕刻、压制或其他有效刻印方法制造,标志材料及刻印方法应保证;标志清晰、耐用,在电机整个使用期限内应不磨灭和脱落;1

31、5.电机应有良好的外壳防护。不同使用场所判定电机外壳防护和适应性时需考虑机械强度、抗冲击能力、耐潮性、阻燃性、耐腐蚀性、抗热变形和防电源失火的能力;16.电机在室温、热态和受潮后都应具有足够的绝缘电阻值;在电机过载情况下的保护:17. 必须采用过载保护装置,而且要防止它自动再次接通;18. 三相电机的电流过载保护器必须分别安装在三相线路上;19. 为了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电机现场应有二级断路器,断路器的辅助触点须反馈到PLC;6.3 变频器、伺服驱动器技术规范1. 动力电缆注意相位,防止出现炸机问题;2. 选择合适的外部熔断器和隔离开关,不能用空气断路器代替;3.带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的设备,电

32、源侧须根据容量配备隔离变压器,电源滤波器。4. 变频器与电机之间的动力电缆一定要选用屏蔽结构的电缆,且要尽可能短出;如果距离超过变频器所允许的输出电缆长度时,要配置输出电抗;5. 如变频器的环境运行温度大于45,需在变频器柜内加装冷却装置;6. 如果必须安装在高湿度场所,柜体应尽量密封;为防止结露,还应加装对流加热器;7. 安装变频器上下需留足散热空间,装风扇时,必须充分考虑空气流动的方向再决定安装布置;8. 接线:控制变频器的信号线与动力线(强电回路)分开走线,距离应在30cm以上;9. 信号线和动力线必须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金属管道或金属软管内部,并一直延伸到变频器的控制端子处,以保证信号线与

33、动力线彻底分开,防止受到变频器和外部设备的干扰;10. 模拟控制信号线应采用双股屏蔽线,电线规格为0.75mm2;11. 剥线尽可能短(5-7mm 左右),屏蔽层要用绝缘胶布包起来;12. 机壳防护类型:IP20;13. 环境温度:-1050;14. 支持通讯:可选Modbus、Profibus DP、Profinet、Ethercat;编码器技术规范(软启动器、分布式电机控制器)1. 安装时,不要给轴施加直接的冲击;2. 编码器轴与机器连接时,请使用柔性连轴器;不要硬压入,即使使用连轴器,因安装不良,也可能给轴上加上比允许负载更大的负载,造成拔芯现象;3. 编码器不应浸在水、油中,表面有水、

34、油时,应即使擦除;4. 电缆配线不要与动力线平行,也不要与动力线铺设在同一管道内;5. 避免在电焊接机等附近使用,必要时可采用屏蔽电磁的对策;6. 电缆延长时,务必使用屏蔽电缆;7. 编码器外壳与控制盘之间存在电位差时,可能会由于噪声引起误动作,在此情况下,请在两者间用35.5mm2 的电线连接;8. 接地方法:编码器的外壳接地;6.4 液压汽缸控制规范气控系统制作要求1. 工装的总气源应有气源处理装置;2. 气源处理装置前配置不低于二位三通的工作/维修切换阀(使工装处于卸荷状态),对于电控工装急停电信号对该阀有控制卸荷作用;3. 驱动气管采用橡胶软管,橡胶软管同接头之间不允许卡箍加固。从气控

35、箱到工装现场的信号管采用阻燃快插管。在工装内部气管由桥架承托。对于气控箱同工装相分离的,其气管用桥架沿地面集中敷设,桥架上面加盖防滑板。桥架同气管相接触的棱角必须套装橡胶防护套;4. 硬气管在铺设过程中折弯小于90 度的,在折弯处设置分气块或快速接头过渡,严禁强行折弯;5. 进退回路采用不同颜色的气管,工作回路采用蓝色,回退回路采用白色;6. 气缸的气接口配有单向节流阀(旋转缸、定位缸);下列情况除外:1) 气缸本身已集成了节流功能;2) 起夹紧作用的气缸(工艺上有特别要求的除外)7. 凡是旋转夹具,则操作盒应安装在夹具旋转体上;8. 所有排气均应采用过滤消声处理;9. 联接螺纹采用锥管螺纹,

36、所有工装气动元件的连接采用统一标准的螺纹;10. 对于靠近焊渣飞溅场合使用的气动元件,其裸露的塑料件应具有阻燃性;11. 气阀应安装在不振动并易与检修位置;12. 电磁阀应带有工作指示灯和手动开关,电磁阀统一采用24V 电压,控制线与电磁阀的连接方式采用集成插拔式;13. 安装于操作盒、控制箱面板上的元件应有相应的功能铭牌,安装于气控箱内部的逻辑元件、阀、管线需要进行标准编号(特殊情况须得到CATL工程师的同意),对于外部信号管路和驱动管路也要编号;15. 总进气管应采用硬管;14. 编号要求:1)号码牌同管路禁止采用沾粘的方式;2)编号要同最终版气控图纸相吻合;3)不要对所有气动元件进行流水

37、性的编号,流水号只适用于具有同一性质、功能的气动元件4)编号举例:若某阀编号为V1,则它所控制的气缸相应就编为V1-1,V1-2;控制要求1. 多气动夹头时具有步进功能,每步之间具有顺序关系,并且具有互锁功能;2. 按下双按钮可实现一个工作循环;3. 二步以上的气动工装有工作步数显示,建议采用安装在按钮站上气压指示器来实现;4. 在按钮站和控制箱上应能实现系统急停;5. 检测开关对一组气缸进行检测时,所检测的气缸是这一组中行程最长的一个;6. 气动保护检测开关设置的数量:1)具有翻转功能的不低于二个检测点,2)顺序动作的不低于一个检测点,3)互锁的不低于二个检测点;7. 汽缸安装必须牢固、整齐

38、,不妨碍其他器件动作;8. 汽缸各阀门、软管连接处应该检查是否漏气;9. 软管长度适中,不能影响汽缸的工作;10. 需监测位置状态的设备,优先选用非接触式开关;对于安全极限位置,一般选用接触式开关;地面上的检测装置上部应使用保护盖;11. 非接触式开关应使用标准架安装固定,且安装架承重能力应大于20Kg,另测量距离应能调整;12. 检测开关应能很容易看到状态指示灯;7. 现场传感器技术要求1. 各传感器应统一接头标准(如移动滑轨到位传感器)应使用M12标准接头,方便维修;2. 光电开关/接近开关/行程开关各托架强度须大于5KG且三维可调;3. 特别注意:异常超限检测开关与正常停止开关不能安装在

39、同一现场总线模块的同一组上;4. 可能与焊枪干涉的各类检测传感器须加保护或以间接接触方式设计;5. 应该考虑控制设备对焊接飞溅的防护;6. 规定的元器件若购买困难,可选用同级品,但需CATL同意;7. 同类型元件需采用同一厂牌;8. 各电磁阀需要水平放置,以防误动现象。工装的主进气口均需有压力检测装置;9. 生产线设备上所使用的接线端子盒防护等级为IP54;8. 控制系统安全8.1 控制系统安全标准总述1. 本文档详细列出了安全控制系统要求,本文件并不能取代安全法规,而应该与安全法规结合使用,如果执行本文件时有任何与安全法规相冲突的地方,应指出CATL控制工程师澄清。2. 供应商可以参照现有中

40、国安全法规执行,也可把它当作最低标准。3. 所有这些工作的完成都不应该花费额外的成本。4. 供应商应该充分考虑到生产线的安全控制,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5. 按照生产说明书制造是供应商的责任,CATL不会接受任何由于误解带来的额外代价。供应商应该按6. 照生产说明书采购系统。8.2 控制系统的安全标准要求1. 在主焊接线上,工人正常进行工作的时候,如果与移动的机器或工件有接触,那么在这个工位要提供可以使设备快速有效的停止装置;2. 为了满足需要,主要设备例如下降部分在其附近必须至少有一个急停装置,线上每一个焊接生产工位都至少要有一个急停装置;3. 在机器人工位、升降段安全系统中,所有紧急停止设备

41、都必须有双偶电路。其它地方采用单回路安全系统。其他的生产控制设备仅需用软件控制停止,可用线直接连到PLC 的输入;4. 控制电路应该被设计成当个体组件失效时不会影响紧急停止装备。失效处应该能够被控制系统检测出来,一般停止电路应该与生产装备安全电路不同;5. 在一般停止被操作时,设备的驱动电机/变频器从传送线分离,传送链由二级变频器带动,当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低于10 赫兹的时候,激活停车装置。这种停止传送带的方法用于调整线的一般停止;6. 在重要设备的急停装置被操作时,电源与控制信号立即与驱动分离,设备自行快速停止。这种停止传送带的方法用于主焊接线、机器人工位、升降工位等的停止;7. 以下情况也应

42、该考虑:配线设备、机械保险设备例如下垂链、顶部底部超速装备,硬件电路也不应该阻碍人工操作,使设备返回到安全操作工位;8. 人控功能应该在所有的维护操作工位上,以重置RESET 使设备恢复到安全操作上,供应商应该提供必须的设备在所有安全设备上,这是毋庸置疑的;9. 何复杂的硬件电路都应该在分步版本上写上解释。解释硬件链路及分电路的功能;10. 紧急停止电路应该划分区域,这个区域的紧急停止不应该影响下一个区域或流水线。装载和卸载应该有硬件自锁。区域的划分需要得到CATL控制工程师的确认与同意;11. 被围栏或机运线隔开的区域传送器都应该有自己的紧急停止装备;12. 一条传输线可能被分割成两个或三个

43、区域(装载/中间、卸载),每个区域都应该有它自己的紧急停止电路。每个区域的装载和卸载都应有互锁装置;每个区域的紧急停止必须能就地复位;13. 在无人操作的自动工位(例如机器人工位)要有安全护栏,入口都要有安全防护(例如光栅、安全门等),并且安全防护设备的信号要与其他设备联锁;14. 人工操作的设备应当满足在操作者的身体部位容易出现在设备工作危险区域的情况下(如一些压力、拧紧工位等的特殊操作),需采用双手操作方式;15. 所有控制按钮及控制阀等元件的安装位置,必须避免产生因操作者身体不小心触及而造成设备误动作的情况;16. 皮带、外露齿轮、联轴器、链条等容易产生人身危险的设备位置和有转动、摆动的

44、部位,在设计中一定要有安全防护装置,除其他特殊规定材料或者业主允许外,防护装置一般要由金属制成,非金属制作应先获得业主确认,而且在不需拆除其他机械元件的情况下,便于拆卸或移动;17. 靠近危险区保护装置(安全栅网等)的高度至少为2.0m,可用整体钢板、透明挡板或50mm*50mm 网眼栅栏制作,远离危险区域的防护装置高度应至少为.2-1.8m 安全护拦,每隔200mm 安装纵向栅;人员进入有防护的危险区域应需采用工具拆卸或开关联锁控制;具体的设计高度要得到CATL工程师的确认;18. 所有装有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或容器,不论气体是否用于燃烧或其它用途,设备厂家需要提供国家安全部门出具的生产许可和安全证明;19. 所有存在危险的区域应该有安全警示标志;20. 光栅防护/网格/门的安全电路可以在手动和自动条件下维持,光栅防护/网格/门在打开状态下,正常的运动是被禁止的,通过隔离动力源。同时也被PLC 监控;21. 下落保护:这一部分包括所有类型的下落部分,电梯和双列自动上件线,所有下落部分;在地面和高空位的电梯和两条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