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XA实体设计3与制造工程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685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XA实体设计3与制造工程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CAXA实体设计3与制造工程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CAXA实体设计3与制造工程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CAXA实体设计3与制造工程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CAXA实体设计3与制造工程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XA实体设计3与制造工程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XA实体设计3与制造工程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右键点击图示的定向控制柄,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与轴平行。接着点击圆柱形的表面,如图所示。这将使轴体的选定轴线与孔的轴线平行。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选择了孔的内表面而不是外表面,而结果则是相同的。注意:使用“与轴平行”功能时,目标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圆柱形或椭圆形表面。使用三维球的中心点定位零件要将轴体移动到孔中心的上方,右键点击三维球的中心,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到中心点”。接着点击图示的圆形边缘。这将使三维球中心(和轴体)移动到选择的目标的“虚拟”中心点。1右键点击,然后选择到中心点。2点击这个圆形边缘。注意:“使用到中心点”时,以下各项均可以用于目标选择:圆形边缘、椭圆形边缘、圆柱形表

2、面、椭圆形表面或圆球形表面。在圆柱形或椭圆形表面的情况下,TriBall(三维球)中心将移动到目标表面的轴线上最近的点。暂时约束三维球的一条轴线现在先点击顶部外侧的三维球控制柄,将轴体向下滑动到孔的底部。这项操作将使三维球的垂直轴线突出显示为黄色,这意味着三维球现在暂时受到约束,只能沿着/围绕这条轴线平移/旋转。现在将三维球的中心拖至下面的圆形边缘。轴体将沿着受约束的垂直轴线向下“滑动”,并刚好捕捉定位到与孔的底部对齐的位置上。1点击控制柄。2将三维球的中心拖至这个圆形边缘。与边平行命令下一步要对齐键槽,方法是右键点击图示的定向控制柄,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与边平行。然后点击孔键槽上所示的边缘

3、。这将使选定的三维球轴线,通过围绕三维球中心点旋转,而与目标边缘对齐。关闭三维球。1右键点击,然后选择与边平行。2点击这个边缘。与面垂直命令选择定位键,然后打开三维球。右键点击图示的定向控制柄,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与面垂直,将定位键与键槽对齐。接着点击底座的顶面,如图所示。这将使选定的三维球轴线垂直于目标表面。点击设计环境的空白处,取消对选定轴线的选择。1右键点击,然后选择与面垂直。2点击这个表面。使用拖-放方法,对三维球进行重新定位按空格键,改变三维球在零件上的位置。三维球的颜色现在将变成白色,表明它处于“分离”状态,可以独立于零件而移动。现在,将三维球的中心拖至定位键的一角(如果必要可以

4、放大)。然后再次按空格键,使三维球重新附着于零件(颜色变回蓝色)。1. 按空格键(三维球的颜色变成白色)。2. 将三维球中心拖至定位键的一角。3. 按空格键(三维球的颜色变回蓝色)到点命令将三维球的中心拖至轴体的隅角点,将定位键放入键槽,如图所示。你也可以右键点击三维球的中心,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到点,接着选择轴体的隅角点。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相同的。取消对三维球的选择。轴体和定位键现在如下图所示。移动并生成关联拷贝首先,选择图示的智能图素孔,然后打开三维球。接着,点击外侧的三维球控制柄,这项操作将使三维球的轴线突出显示为黄色,表明它现在暂时受到约束,只能在这条轴线上移动/旋转。按住鼠标左键

5、,同时按住shift键,三维球应该沿受到约束的轴线“滑动”,当左边圆形过渡面呈绿色时松开鼠标,现在,智能图素孔移到了左边过渡面的中心。按住鼠标右键,同时按住shift键,再将三维球的中心拖至图示右边圆形过渡的中心点(右边圆形过渡面呈绿色时松开鼠标)。松开鼠标右键,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链接”,然后点击确定。与面垂直命令选择图示的零件,然后打开三维球。现在右键点击图示的定向控制柄,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与面垂直。接着点击图示的表面。1右键点击,然后选择与面垂直。2点击这个顶面。与边平行命令下一步,右键点击图示的定向控制柄,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与边平行。接着点击图示的边缘。2点击这个边缘。1点

6、击,然后选择与边平行使用到点命令重新定位三维球1 点击设计环境的空白处,取消对选定轴线的选择。2 按空格键,改变三维球在零件上的位置。三维球的颜色现在将变为白色,表明它处于“分离”状态,可以独立于零件而移动。现在,将三维球的中心拖到图示的角上。然后再次按空格键,使三维球重新附着于零件(颜色变回蓝色)。1. 按空格键(三维球颜色变为白色)2将三维球的中心拖到这个角上。3按空格键(三维球变回蓝色)。3将三维球的中心拖至轴体的隅角点,将定位键放入键槽,如图所示。你也可以右键点击三维球的中心,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到点,接着选择轴体的隅角点。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相同的。2点击这个点。1右键点击,然后选

7、择到点。零件现在将如下图所示:反转命令关闭三维球,选择图示的零件,然后打开三维球。右键点击图示的顶部定向控制柄,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反转”。这将使零件在选定轴线方向上翻转180度。点到点命令要使销子与孔对齐,首先右键点击图示的定向控制柄,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点到点。接着,按图示的顺序,点击图示孔的2个中心点。这将使选定的三维球轴线平行于2个目标点中间的一条虚拟直线。3. 拾取这个中心点。2. 拾取这个中心点。1. 右键点击,然后选择点到点重新定位/约束三维球1 按空格键,改变三维球在零件上的位置。三维球的颜色现在将变成白色,表明它处于“分离”状态,可以独立于零件而移动。下一步,点击顶部外

8、侧的三维球控制柄。这项操作将使三维球的垂直轴线突出显示为黄色,表明三维球现在暂时受到约束,只能在这条轴线上移动/旋转。现在将三维球的中心拖至底下的圆形边缘。三维球将沿着受约束的垂直轴线向上“滑动”,并刚好捕捉在与销子的底部对齐的位置上。现在,再次按空格键,使三维球重新附着于零件(颜色变回蓝色)。1. 按空格键(三维球的颜色变为白色)2. 点击这个控制柄。3将中心拖至这个圆形边缘。4按空格键(三维球的颜色变回蓝色)。2点击设计环境的空白处,取消对选定轴线的选择。3要将选择放入孔,只需将三维球的中心拖至孔的中心。同样,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右键点击三维球中心,然后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到点”,接着点

9、击孔的中心。将三维球的中心拖至孔的中心。零件现在应该如下图所示。课堂作业 减速箱装配项目二 基本零件造型任务一 支座造型目的 掌握支座类零件的造型方法使用拖/放及编辑尺寸创建零件的基础部分部分。1 从设计元素库的“图素”中拖/放一个长方体到设计环境中。(实现拖/放的方法:用鼠标左键选择长方体,按住左键,将长方体拖到设计环境中后释放鼠标。)2 左键点击长方体1使零件处于智能图素状态。3 将长方体的名称改为“长方体1”:右键点击处于智能图素,从弹出菜单中选择“智能图素属性”,在“常规”的“用户名字”中输入“长方体1”。4 在长方体1前端表面的智能图素手柄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5 在弹出菜单

10、中用左键点击“编辑包围盒”选项。6 用下列数值代替长、宽、高的值:长度=35,宽度=20,高度=4。7 点击“确定”。用智能捕捉方法将拖入零件相对另一零件定位并确定大小。1 从“图素”中拖/放第二个长方体(长方体2)到设计环境中的长方体1上,当鼠标位于长方体1的一些特殊点时,会有绿点出现,这是实体设计的智能捕捉功能。利用此项功能,将长方体2置于长方体1的顶面长边的中心。1 利用智能捕捉定义长方体2的大小:点击长方体2使其处于智能图素状态,按住SHIFT键,在操作手柄A上点击并拖动,使其与长方体1的后表面B齐平。(当鼠标与B面齐平时,表面边缘成绿色高亮状态,此时松开鼠标。)AB2 右键点击相反方

11、向的操作手柄C,“编辑包围盒”中的值,设置宽度=12.5。D3 右键点击顶面上的操作手柄D,选择“编辑包围盒”,设置高度=15。C4 右击处于智能图素状态长方体2得到选择菜单,选择“智能图素属性”选项。5 点击“包围盒”属性页,输入长度=24。这样可使长方体保持长度方向上对称。6 点击“确定”。利用智能图素设计零件。1 拖入第三个长方体,利用智能捕捉将其放置到长方体1与长方体2的内交线的中点。2 按住shift键并拖/放面操作手柄A,使长方体3的面与图示表面B齐平。(当表面B呈绿色高亮显示时可达到齐平。)3 使用类似的方式使后表面的手柄与面C齐平。4 右键点击前表面手柄D,激活“编辑包围盒”,

12、输入高度=2。5 右键点击智能图素,从弹出菜单种选择“智能图素属性”选项,输入长度=12。6 右键点击顶部表面手柄E,激活“编辑包围盒”,输入宽度=7.5。7 点击“确定”。CBADEA在零件前表面上添加圆形形状。1 从设计元素库中将一圆柱体拖/放至长方体3的前上方边缘的中点。2 将圆柱体的后表面A拖至长方体2的前表面B。3 右键点击圆柱体的前表面的中心操作手柄C,激活“编辑包围盒”并输入高度=2。4 右键点击圆柱体的侧表面操作手柄D,激活“编辑包围盒”并输入长度=12。5 点击“确定”。ADCB使用孔类图素从零件中去除材料:1 从设计元素库中将一孔类长方体拖/放至长方体2的后方边缘的中点。2

13、 按住SHIFT键,拖动孔类长方体的手柄A,使其与长方体2的后表面B齐平。(当处于齐平状态时,长方体2的后表面B呈绿色高亮显示。)3 右击孔类长方体前表面的中心操作手柄C,激活“编辑包围盒”,将宽度设置为7.5。CBA4 右键点击孔类长方体,选择“智能图素属性”,点击“包围盒”属性页。在“长度”中输入16.25。5 拖动底部手柄A与长方体1的顶面齐平。6 拖动顶部手柄B与长方体2的顶面齐平。AB在凸起的前端面上创建一台阶:1 从设计元素库拖出另外一个孔类长方体,将它拖到圆柱体上边缘的中心。2 拖动孔类长方体的底部手柄A与长方体3的顶面齐平。3 右键点击孔类长方体的后表面手柄,在弹出菜单中选择“

14、编辑包围盒”,在高度中输入0.8。在长度中输入12。4 右键点击孔类长方体的下表面手柄,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编辑包围盒”,在显示的宽度值基础上+4。5 点击“确定”。在凸起的中心添加一通孔:1 要在凸起的中心添加一通孔,则到设计元素库中拖/放一孔类圆柱体至凸起圆柱部分的中心。2 右键点击孔类圆柱体侧表面的手柄,激活“编辑包围盒”中的值,输入长度=5。在零件前下方边缘处添加圆弧过渡:1 放大长方体1(基座)的前部分边缘,以便于添加圆弧过渡。2 点击前方边缘A直到它呈绿色高亮显示。AB3 右键点击边缘,从弹出菜单中选择“边过渡”。4 在半径后的文本框中输入值2.5。5 同样点击另外一前部边缘B,这样

15、将创建两个具有同样半径的过渡。6 从“圆角过渡”菜单中选择“应用并退出”。在零件的B、C边缘处添加圆弧过渡:1 要将所有过渡半径设置关联起来,须选择一个已创建的过渡区域A,直到它变成黄色。2 在黄色区域中点击右键,选择“编辑形状”,此时你可以修改已创建的过渡的半径,并与其它过渡关联起来。3 点击边缘B,在半径栏中输入3.75。4 点击另一边缘C。5 从“圆角过渡”菜单中选择“应用并退出”。BAC添加一些附加特征:1 放大长方体1的一个角。2 在长方体1的每个前角添加一个带通孔的凸台:拖/放一圆柱体形状到前部过渡圆弧的中心。出现“调整实体尺寸”对话框后,点击“确定”。3 将直径设为2.5。4 将

16、凸台高设置为1.25。5 拖放一孔类圆柱体到凸台的中心。6 将圆柱孔的直径设置为1.875。在零件的另一端创建刚才生成的凸台及其上的孔的拷贝:1 按下shift键,点击圆柱凸台表面,然后点击孔类圆柱体的表面。2 点击三维球。3 点击手柄A,按住鼠标右键拖动,同时按住SHIFT键,将把选中的成组元素拖到另一个角。当到达另一角的中心点时,将有绿色线高亮显示,此时松开鼠标右键。4 此时将弹出菜单询问您将在此位置移动,拷贝,还是链接拷贝所选元素。点击“链接”。5 关闭三维球。A任务二 台钳平台造型目的 掌握对智能图素进行截面编辑、利用二维绘图工具生成截面使用特征生成功能生成拉伸特征创建导动杆的基础部分

17、。1 从设计元素库中拖/放一长方体到设计环境中。2 点击零件,使之处于智能图素状态。3 右键点击智能图素的任何一个手柄。4 从选项中,选择“编辑包围盒”,将尺寸设置为:长度=40;宽度=35;高度=5。修改智能图素下方截面,使之具有一个倾斜角度并在一端形成半圆:5 点击零件,使之处于智能图素编辑状态。6 右键点击零件。选择“编辑截面”。注意:此时将出现一白色的2D截面,它用于生成3D实体,在其中一个角上显示L和W,这是相对参考原点的长度和宽度。将长方形一个短边用一个圆形元素代替。7 左键点击直线A,它将黄色高亮显示。右键点击此选中直线,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8二维绘图”工具条中选择“圆弧:

18、两端点”(B),在直线两端生成圆弧,代替原来的直线。BA注意:因为此圆弧与两边的直线均相切,所以在直线与圆弧之间有红色的相切约束符号。9如果一端没有约束符号,请从“二维约束”选择“相切约束” ,然后选择直线与圆弧,从而确定它们之间具有相切约束的关系。此时红色的相切约束符号就出现了。10关闭约束图标。将圆弧的半径修改为7.5。11点击“显示曲线尺寸” 以显示所选曲线的尺寸值。12点击刚才生成的曲线。13右键点击显示的半径值。14从弹出菜单中选择“编辑数值”,然后输入7.5。15选择“编辑截面”对话框中选择“完成造型”按钮,用修改过的新截面生成新的三维拉伸零件。在刚才完成的零件的左边创建一个大长方

19、体。1 拖/放一个长方体到当前零件左边的中点(A)。2 调整长方体的尺寸,使之与当前零件上下前后对齐。右键点击手柄(B)并在高度设置中加20,即添加20到当前长度中。3 右键点击底部手柄(C),在弹出的“编辑包围盒”对话框中的值上添加1.25。4 点击顶部手柄(D)输入15。CBAD创建右凸台与孔;1 点击拉伸图标。2 点击零件右边圆弧的中心。在“拉伸特征向导”第一步中选择“增料”。3 在“拉伸特征向导”中点击两次“下一步”直到可以将拉伸距离设置为5。4 点击“二维编辑”工具条中的“投影”按钮。5 点击零件顶部圆弧曲线将其投影。6 点击“圆:圆心+半径” ,用刚才投影的圆弧中心为中心,终点为半

20、径做圆。7选择圆弧投影将其删除。8点击“完成造型”,生成凸台。9拖/放一个孔类圆柱体到刚才创建的凸台的中心。10将直径设置为7.5。11拖动圆柱孔顶部与底部手柄,使它成为通孔。在零件左边创建两个带通孔的凸台:1 拖/放一个圆柱体到最左边的面的中心。2 将直径重新设置为12.5。3 将高度设置为1.25。4 点击三维球,将它打开,然后点击并拖动手柄,重新定义它的位置。5 右键点击三维球的移动距离,将值设置为17.5/2。6 点击关闭三维球。7拖/放一个孔类圆柱体到凸台的中心。8将圆柱的直径设置为7。9重新定义圆柱的顶部/底部,使之成为通孔。10点击凸台表面,使之处于“智能图素”状态。11按住“S

21、HIFT”键,点击通孔,将它添加到选择系列中。12点击打开三维球。13右键点击手柄,并拖动所选的两个元素向另一位置移动。到达一定位置时,松开鼠标。14系统将询问“移动”、“拷贝”、“链接”或“生成直线风格”。点击“链接”。15在距离中输入17.5。16点击关闭三维球。拖放并设置长方体部分的尺寸:1 拖/放一个长方体到原零件左上部的边缘中点A。2 拖动内侧手柄B,使之与零件左端面齐平。3 右键点击另一端的手柄C,将值重新设置为23。4 将底部手柄D拖动过上表面E。5 通过拖动顶部手柄F使长方体的上表面与零件的上表面E平齐。FDCBA6 右键点击底部手柄,将值替换为10。7当新添加的长方体处于“智

22、能图素”状态时,右键点击它,出现快捷菜单。8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智能图素属性”。9点击“包围盒”属性页。10将长度值设置为24。在零件上生成倾斜角:1 当零件处于“智能图素”状态时,右键点击它,从弹出菜单中选择“编辑截面”。2 此时出现二维截面,点击“显示曲线尺寸”按钮。3 在靠近最后边的角处,点击最左边的直线。此时系统会显示线段的长度和角度。4 右键点击距离值,选择“编辑数值”,将值设为22。5 点击关闭“保持末点条件”,然后点击“确定”。6 再次点击同一条直线,不过这次要靠近前端点。7 右键点击距离值,将值设为20。8 关闭“保持末点条件”,然后点击“确定”。在左长方体与右侧末端之间生成支撑

23、架。1 点击“拉伸”图标。2 点击右半部的孔中心(A)。3 使用“拉伸特征向导”,选择“增料”,在“拉伸距离”中输入2。4 点击打开三维球。5 点击手柄(B),使之成为旋转轴。6 在三维球内部拖动鼠标,旋转三维球,将截面拖到任何角度。7右键点击显示的三维球旋转角度,并将值替换为90。8点击关闭三维球。AB9在“二维编辑”工具条中,点击打开“投影三维边” 。10点击左边长方体的最前方边缘(C)。11点击基础的上前方边缘(D)。12点击关闭“投影”选项。ECDF13点击水平轴线(E)。14在“二维编辑”工具条中,点击打开“等距”图标。15在“距离”中输入1.25,并点击“切换方向”选项,使用“应用

24、”预览,使等距线位于原直线之下。16点击蓝色垂直中心线(F)。17点击打开“等距”图标。18在“距离”中输入7.5,点击“应用”预览,如有必要,点击“切换方向”选项,并点击“确定”。19打开“显示”菜单中的“工具栏”。20显示“二维绘图”工具栏。21在点(G)与两条等距线的交点(H)之间生成两点线。22点击“折线” ,延长构造线,并沿右端圆柱垂直中心线连结短线,并裁剪水平投影线,使截面封闭。HG23点击“完成造型”。24右键点击右边的手柄,将值替换为4,作为筋板的厚度。25点击右端圆柱孔,使之处于智能图素状态。26在处于智能图素状态的右端圆柱孔中点击右键,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应用上次”。任务三

25、斜面支座造型目的利用使用拔模、面移动、面匹配等表面特征生成零件表面对齐1从“图素”中拖动一个“长方体”到设计环境中。2右击包围盒手柄,选择“编辑包围盒”,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长度90,宽度50和高度10。3从“图素”中拖动一个长方体2到长方体1上。4按住鼠标左键拖动A面的包围盒手柄,然后按下SHIFT键捕捉到面A,对齐面A和面A。同样操作对齐面B和面B,面C和面C。CCAABB3 CC3 BB3 A3 A5右击D面的包围盒手柄设置宽度为12,然后右击面E的包围盒手柄设置高度为30,结果如图所示。ED3 D3 E拔模特征生成1从图素中拖动长方体3到长方体1中心上,对齐面A和面A。DCBAA3 A

26、3 A3 D3 C3 B2设置长方体3的长度为70在面B右击然后选择“智能图素属性”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包围盒”标签,然后在“调整尺寸”下的长度处选择“关于包围盒中心”项。然后再右击包围盒手柄B编辑包围盒尺寸长度为70,这样长方体3与长方体1的中心线重合,总长度为70。3右击包围盒手柄C,编辑包围盒尺寸宽度为12。4右击包围盒手柄D,编辑包围盒尺寸高度为30。CD5单击“拔模斜度”命令按钮,在弹出的工具栏中选择“生成拔模面”命令按钮,然后选择长方体1的面B作为拔模基准面。BA3.1 A3.2 B6拾取长方体3的面A作为拔模面,单击工具栏上的“应用并退出命令”按钮,结果如图所示。3.3

27、C表面移动1拾取长方体3的面C,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移动”命令。2打开“三维球”,然后按空格键,使三维球与实体分离。3移动三维球到长方体3的底面顶点,按空格键使三维球附着于实体。选择三维球的轴旋转,拖动三维球出现一个旋转角度。在角度值上单击鼠标右键,输入角度值为60,单击“确定”。4单击工具栏上的“应用并退出命令”按钮。5关闭三维球。6使用三维球与“移动”命令旋转长方体2的侧面。7选定长方体2的侧面,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移动”命令,打开三维球,通过切换空格键移动三维球到长方体2的顶点上。BAC3.4 BA8点击A作为旋转轴,右键点击手柄B,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到点”。9 点击工具栏上的“应用

28、并退出命令”按钮,完成操作。表面匹配1拾取长方体3的面A,然后在该面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表面匹配”命令,在弹出的工具栏中单击“选择匹配面”命令按钮。2选择长方体2上的面B作为匹配面,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应用并退出命令”按钮,完成操作。孔类图素应用1拖动一个“孔类长方体”到长方体2的面A的中心。BAC3 BA2拖动手柄B,使孔类长方体与长方体2的后表面对齐。3在相对的手柄C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编辑包围盒”命令,输入宽度值6。4使孔类长方体的上下表面分别与长方体2的上下表面对齐。5在孔类长方体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智能图素”属性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包围盒”标签,在尺寸下的长

29、度为60,调整尺寸下长度栏选择“关于包围盒中心”项,然后单击“确定”。作业、支座零件造型(泵体)项目三 典型零件造型任务一凸轮的造型凸轮造型凸轮二维图1 凸轮的实体造型造型思路:根据上面给出的实体图形,我们能够看出凸轮的外轮廓边界线是一条凸轮曲线,我们可通过“公式曲线”功能绘制,中间是一个键槽。此造型整体是一个柱状体,所以我们通过拉伸功能可以造型。然后利用圆角过渡功能过渡相关边即可。1.1 绘制草图1 选择菜单【文件】【新建】命令或者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图标,新建一个文件。2 按F5键,在XOY平面内绘图。选择菜单【应用】【曲线生成】【公式曲线】命令或者单击“曲线生成栏”中的图标,弹出如图0

30、0所示的对话框,选中“极坐标系”选项,设置参数如图。3 点击“确定”按钮,此时公式曲线图形跟随鼠标,定位曲线端点到原点,如图图 定位曲线到原点4 点击“曲线生成栏”中的直线工具,在导航栏上选择“两点线”、“连续”、“非正交”如图。将公式曲线的两个端点链接,如图 5 选择“曲线生成栏”中的“整圆”工具,然后在原点处点击鼠标左键,按“Enter”键,弹出输入半径文本框,如图设置半径为“30”,然后按“Enter”键。画圆如图 6 点击“曲线生成栏”中的直线工具,在导航栏上选择“两点线”、“连续”、“正交”、“长度方式”并输入长度为12,按回车键,参数如图。7 选择原点,并在其右侧点击鼠标,长度为1

31、2的直线显示在工作环境中,如图8 选择“几何变换栏”中的“平移”工具,设置平移参数如图。选中上述直线,点击鼠标右键,选中的直线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9 选择“曲线生成栏”中的直线工具,在导航栏上选择“两点线”、“连续”、“正交”、“点方式”,参数如图。10 选择被移动的直线上一端点,在圆的下方单击鼠标右键。如图 注意:直线要与圆相交11 通上步操作,在水平直线的另一端点,画垂直线。如图12 选择“曲线裁剪”工具,参数设置如图。修剪草图如图 13 选择“显示全部”工具,绘制的图形如图14 选择“曲线过渡”工具,参数设置如图,选择如图鼠标处的两条曲线,过渡如图所示。然后将圆弧过渡的半径值修改为15,

32、如图,选择如图鼠标处两条曲线,过渡如图。15 选择特征树中的“平面XY” ,点击“绘制草图”工具图标,进入草图绘制状态,单击“曲线投影”工具图标,选择绘制的图形,把图形投影到草图上。16 点击“检查草图环是否闭合”工具图标,检查草图是否存闭合,如不闭合继续修改;如果闭合,将弹出如图对话框。17 点击图标,退出草图绘制。1.2 实体造型1拉伸增料。选择“拉伸增料工具”,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参数如图 图2过渡。点击“特征生成栏”中的过渡图标,设置参数如图,选择造型上下两面上的16条边,如图,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任务二 五角星造型五角星的造型五角星造型五角星二维图1.1 五角星的造型造型思路:由

33、图纸可知五角星的造型特点主要是有多个空间面组成的,因此在构造实体时首先应使用空间曲线构造实体的空间线架,然后利用直纹面生成曲面,可以逐个生成也可以将生成的一个角的曲面进行圆形均步阵列,最终生成所有的曲面。最后使用曲面裁剪实体的方法生成实体,完成造型。1.1.1 绘制五角星的框架1圆的绘制。单击曲线生成工具栏上的按钮,进入空间曲线绘制状态,在特征树下方的立即菜单中选择作圆方式“圆心点_半径”,然后按照提示用鼠标点取坐标系原点,也可以按回车“Enter”键,在弹出的对话框内输入圆心点的坐标(0,0,0),半径R100并确认,然后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该圆的绘制。注意:在输入点坐标时,应该在英文输入法状态

34、下输入也就是标点符号是半角输入,否则会导致错误。2五边形的绘制。单击曲线生成工具栏上的按钮,在特征树下方的立即菜单中选择“中心”定位,边数5条回车确认,内接。按照系统提示点取中心点,内接半径为100(输入方法与圆的绘制相同)。然后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该五边形的绘制。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五角星的五个角点。如图 3构造五角星的轮廓线。通过上述操作我们得到了五角星的五个角点,使用曲线生成工具栏上的直线按钮,在特征树下方的立即菜单中选择“两点线”、“连续”、“非正交”(如图所示),将五角星的各个角点连接。如图所示。 使用“删除”工具将多余的线段删除,单击按钮,用鼠标直接点取多余的线段,拾取的线段会变成红色,单

35、击右键确认,如图所示裁剪后图中还会剩余一些线段,单击线面编辑工具栏中“曲线裁剪”按钮,在特征树下方的立即菜单中选择“快速裁剪”、“正常裁剪”方式,用鼠标点取剩余的线段就可以实现曲线裁剪。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五角星的一个轮廓。如图所示 4构造五角星的空间线架。在构造空间线架时,我们还需要五角星的一个顶点,因此需要在五角星的高度方向上找到一点(0,0,20),以便通过两点连线实现五角星的空间线架构造。 使用曲线生成工具栏上的直线按钮,在特征树下方的立即菜单中选择“两点线”、“连续”、“非正交”,用鼠标点取五角星的一个角点,然后单击回车,输入顶点坐标(0,0,20),同理,作五角星各个角点与顶点的连线,

36、完成五角星的空间线架。如图所示。 1.1.2 五角星曲面生成1通过直纹面生成曲面。选择五角星的一个角为例,用鼠标单击曲面工具栏中的直纹面按钮,在特征树下方的立即菜单中选择“曲线曲线”的方式生成直纹面,然后用鼠标左键拾取该角相邻的两条直线完成曲面,如图所示。注意:在拾取相邻直线时,鼠标的拾取位置应该尽量保持一致(相对应的位置),这样才能保证得到正确的直纹面。2生成其他各个角的曲面。在生成其他曲面时,我们可以利用直纹面逐个生成曲面,也可以使用阵列功能对已有一个角的曲面进行圆形阵列来实现五角星的曲面构成。单击几何变换工具栏中的按钮,在特征树下方的立即菜单中选择“圆形”阵列方式,分布形式“均布”,份数

37、“5”,用鼠标左键拾取一个角上的两个曲面,单击鼠标右键确认,然后根据提示输入中心点坐标(0,0,0),也可以直接用鼠标拾取坐标原点,系统会自动生成各角的曲面。如图所示。 注意:在使用圆形阵列时,一定要注意阵列平面的选择,否则曲面会发生阵列错误。因此,在本例中使用阵列前最好按一下快捷键“F5”,用来确定阵列平面为XOY平面。3生成五角星的加工轮廓平面。先以原点为圆心点作圆,半径为110。如图所示。用鼠标单击曲面工具栏中的平面工具按钮,并在在特征树下方的立即菜单中选择“裁剪平面” 。用鼠标拾取平面的外轮廓线,然后确定链搜索方向(用鼠标点取箭头),系统会提示拾取第一个内轮廓线(图1),用鼠标拾取五角

38、星底边的一条线(图2),单击鼠标右键确定,完成加工轮廓平面。如图3所示。 图1 图2图31.1.3 生成加工实体1生成基本体。选中特征树中的XOY平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创建草图”,如图。或者直接单击创建草图按钮(按快捷键F2),进入草图绘制状态。 单击曲线生成工具栏上的曲线投影按钮,用鼠标拾取已有的外轮廓圆,将圆投影到草图上,如图。 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拉伸增料按钮,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选项,如图所示。单击确定完成。 2利用曲面裁剪除料生成实体。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曲面裁剪除料按钮,用鼠标拾取已有的各个曲面,并且选择除料方向,如图所示,单击确定完成。3利用“隐藏”功能将曲面隐藏。单击并选择【

39、编辑】【隐藏】,用鼠标从右向左框选实体(用鼠标单个拾取曲面),单击右键确认,实体上的曲面就被隐藏了。如图所示。 注意:由于在实体加工中,有些图线和曲面是需要保留的,因此不要随便删除。任务三 鼠标造型鼠标的曲面造型鼠标造型鼠标二维图1.1 鼠标造型造型思路:鼠标效果图如图所示,它的造型特点主要是外围轮廓都存在一定的角度,因此在造型时首先想到的是实体的拔模斜度,如果使用扫描面生成鼠标外轮廓曲面时,就应该加入曲面扫描角度。在生成鼠标上表面时,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如果用实体构造鼠标,我们应该利用曲面裁剪实体的方法来完成造型,也就是利用样条线生成的曲面,对实体进行裁剪;二如果使用曲面构造鼠标,我们就

40、利用样条线生成的曲面对鼠标的轮廓进行曲面裁剪完成鼠标上曲面的造型。做完上述操作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直纹面生成鼠标的底面曲面,最后通过曲面过渡完成鼠标的整体造型。鼠标样条线坐标点:(-60,0,15),(-40,0,25),(0,0,30),(20,0,25),(40,9,15)1.1.1 生成扫描面1按F5键,将绘图平面切换到在平面XOY上。2单击矩形功能图标“”,在无模式菜单中选择“两点矩形”方式,输入第一点坐标(-60,30,0),第二点坐标(40,-30,0),矩形绘制完成。3单击圆弧功能图标“”,按空格键,选择切点方式,作一圆弧,与长方形右侧三条边相切。然后单击删除功能图标“”,拾取右侧的

41、竖边,右键确定,删除完成。 4单击裁剪功能图标“”,拾取圆弧外的的直线段,裁剪完成,结果如图。图7-3-15单击曲线组合按钮,在立即菜中选择“删除原曲线”方式。状态栏提示“拾取曲线”,按空格键,弹出拾取快捷菜单,单击“单个拾取”方式,单击曲线2,曲线3,曲线4,按右键确认。6按F8,将图形旋转为轴侧图。 7单击扫描面按钮,在立即菜单中输入起始距离0,扫描距离40,扫描角度2。然后按空格键,弹出矢量选择快捷菜单,单击“Z轴正方向”。 8按状态栏提示拾取曲线,依次单击曲线1和组合后的曲线,生成两个曲面,如图。曲面1曲面2 1.1.2 曲面裁剪1单击曲面裁剪按钮,在立即菜单中选择“面裁剪”、“裁剪”

42、和“相互裁剪”。按状态栏提示拾取被裁剪的曲面2,和剪刀面曲面1,两曲面裁剪完成。 2.点击样条功能图标“”,按回车键,依次输入坐标点(-60,0,15),(-40,0,25),(0,0,30),(20,0,25),(40,9,15),右键确认,样条生成,结果如图。3点击扫描面功能图标“”,在立即菜单中,输入起始距离值-40,扫描距离值80,扫描角度0,系统提示“输入扫描方向:”,按空格键弹出方向工具菜单,选择其中的“Y轴正方向”,拾取样条线,扫描面生成,结果如图。曲面1曲面2曲面3 4单击曲面裁剪按钮,在立即菜单中选择“面裁剪”、“裁剪”和“相互裁剪”。按提示拾取被裁剪曲面曲面2,剪刀面曲面3

43、,曲面裁剪完成,如图。5再次拾取被裁剪面曲面1,剪刀面曲面3,裁剪完成,如图。6单击主菜单“编辑”下拉菜单“隐藏”,按状态栏提示拾取所有曲线使其不可见,如图。1.1.3 生成直纹面1 单击“线面可见”按钮,拾取底部的两条曲线,按右键确认其可见。2 单击“直纹面”按钮,拾取两条曲线生成直纹面,如图所示。1.1.4 曲面过渡1 单击曲面过渡,在立即菜单中选择三面过渡,内过渡,等半径,输入半径值2,裁剪曲面。2 按状态栏提示拾取曲面1、曲面2和曲面3,选择向里的方向,曲面过渡完成。1.1.5 拉伸增料生成鼠标电极的托板1按F5键切换绘图平面为XOY面,然后单击特征树中的“平面XY”,将其作为绘制草图的基准面。2单击“绘制草图”按钮,进入草图状态。3单击曲线生成工具栏上的“矩形”按钮,绘制如图所示大小的矩形。4单击“绘制草图”按钮,退出草图状态。5单击“拉伸增料”按钮, 在对话框中输入深度10,选中“反向拉伸”复选框,并确定。按F8其轴侧图如图所示。 另一种鼠标造型曲面设计以下图鼠标上壳的设计为例,说明曲面设计的运用及与实体的混合造型技术。1. 分析这样一个设计我们会发现鼠标的上表面的设计用介绍过的实体造型技术不易实现,需要结合曲面造型的手段。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