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813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浅议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摘要: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的成就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特别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

2、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关键词:视觉传播,造景要素,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视觉传播是传播行为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之一,在信息传播日益加快的今天,运用视觉传播形式传递信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这种效果是仅仅通过书本阅读所不能达到的。对于现今社会中那些复杂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现象更适合用影像语言来表述,尤其在表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影像视觉传播就能恰如其分和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下面就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为例,简单的分析视觉传播的表现效果。苏州是

3、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我们常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园林之所以在世界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特别是苏州古典园林,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为求得境的深邃,大多不遗余力的以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使园林空间丰富多变,造成一种极为深远和不可穷尽的空间幻觉。园林空间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进行分隔与联系的不同处理所造成的。例如一个大的空间,如不加分隔

4、,就不会有层次变化,但完全隔绝也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只有在分隔之后又使之有适当的连通,才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到另一个空间,从而使两个空间互相渗透,显现出空间的层次变化,达到分而不隔的效果。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特别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白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在苏州古典园林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通常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

5、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1)对景: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但不同于西方庭院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如留园的明瑟楼及曲廊就互为对景,明瑟楼是观赏曲廊的绝佳地点,同理,曲廊也是观赏明瑟楼的最佳角度。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景色展开是随着游人在曲廊或明瑟楼的游览路线而展开的,真正达到了步移景换的效果。拙政园的倚玉轩与荷风四面厅、雪香云蔚亭与待霜亭、别有洞天与待霜亭等景致都是对景手法运用的极佳范例。当然,对景是相对的

6、,园内的建筑物既是观赏点,又是被观赏对象,因此,往往互为对景,形成错综复杂的交叉对象。(2)敞景:景物与视线完全不受约束于限制,视线开阔,成一览无遗的景象,称为敞景。敞景能给人以视线舒展、豁然开朗的感受,景深层次明晰,景域辽阔,易于激发人的情感,容易获得景观整体形象特征。这种视觉处理方式在苏州古典园林较少单独使用,一般是为达到一种视觉的强烈对比而与其它方式如框景、漏景等手法结合使用。如在拙政园的远香堂对岸观看中部景区时,会感觉视线开阔,一览无余,而且,各个景观随着视线依次展开,层次分明,很好的体现了敞景的特点。拙政园的香洲及荷风四面亭、沧浪亭水景、留园的曲溪楼及中部景区等也是敞景手法运用的较好

7、范例。(3)分景:景色的层次变换和视象的流动感受是形成构景艺术魅力的必要条件。如果要使景物具有吸引和诱导观赏的作用,那么,空间景物的视觉效果与意境构设,就宜含蓄有致,切忌一览无余,所谓“景愈藏,意境愈深;景愈露,意境越浅”。分景就是根据视象空间表现原理,将景区按一定方式划分与界定,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手法。它可以造成景物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半虚半实的丰富变化效果,其处理手法主要有障景与隔景两种。障景,其构景艺术意识来源于“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匠意,起着抑制视线且又使阴道转折的屏障景物的作用,多设于景区入口或空间序列的转折引导处。处理宜有动势,宜高于人的视线,形

8、象生动,构图自由,景前应有足够的场地空间接纳汇聚人流,并应有指示和引导人流方向的诱导景观。苏州古典园林入口处障景的处理,有山石、植物、景墙等等多种方式,已成为苏州古典园林造园处理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如狮子林中的问梅阁,在折桥上观看问梅阁时,假山和花木遮挡住部分视线,但同时问梅阁的翘檐又露在空中,吸引着游人的视线。这种“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手法,“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体现了苏州园林含蓄的设计风格。退思园的假山及眠云亭、怡园的锁云轩及周边山水以及沧浪亭水景都是同样的道理。园林空间尺度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分隔多变化亦多,反之则愈少,分隔得当,景象万千。隔景有实隔、虚隔、和虚实并用等处理方式。高于人

9、眼高度的石墙、山石林木、构筑物、地形等的分隔为实隔,有完全阻隔视线、限制通过、加强私密性和强化空间领域的作用。被分隔的空间景色独立性强,彼此可无直接联系。而漏窗洞缺、空廊花架、可透视线的隔断、稀疏的林木等分隔方式为虚隔。此时人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但视线可穿透一部分相邻空间景色,又相互流通和补充的延伸感,能给人以向往、探求和期待的意趣。在多数场合中,采用虚实并用的隔景手法,可获得景色情趣多变的景观感受。如在留园的东部,冠云峰及水池隔断了直接通往冠云台的道路,但视线却可以透过假山欣赏到部分冠云台的风采,若想到达冠云台,却要绕过水池,通过曲折的回廊才能到达。这种以虚实变换、收放自如的手法,形成了曲折

10、巧妙的序列空间,引人步步深入,具有欲扬先抑的作用,历来为园林界人士所称道。(4)框景、漏景、夹景当景物被嵌于框内或透过适当的空漏处来观赏时,常会显得更为美好。框景就是使空间景色以简洁幽暗的景框作为构图前景,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于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拙政园中,水廊的檐和柱将“与谁同坐轩”及周边景色框入画中,以简洁的景框作为构图前景,把最美好的景色展现在画面的高潮部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印象。耦园的山水间外望的门景及窗景、留园的绿荫窗景、狮子林的海棠门洞及九狮峰、留园的华步小筑、沧浪亭的秋叶门景、怡园的复廊窗景等都是框景手法的较好体现。漏景是由框景进一步发展而来。苏

11、州古典园林中,在围墙及廊的侧墙上,常开有许多造型各异的漏窗,来透视园内的景物,使景物时隐时现,造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意境。漏景的构成可以通过窗景、花墙、通透隔断、石峰疏林等造景要素的处理来实现。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视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如留园的木漏窗,本身纹理优美,花纹独特,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同时,透过漏窗,窗外的景色若隐若现,丰富了景色,增添了情趣。留园的漏景窗、沧浪亭的漏窗景和红枫窗景、耦园的漏窗、拙政园的听雨轩及其漏窗都采用了漏景的手法。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主要运用透视消失与对景的构图处理方法,在人的活动路线两侧

12、构设抑制视线和引导行进方向的景物,将人的视线和注意力引向计划的景物方向,展示其优美的对象。多运用于河流及道路构图设计中。如在环秀山庄山谷中的山路上,两边的假山石造型优美,本身可以作为景观供人观赏,但同时也抑制了行人的视线,将人们的视觉中心引导到环秀山庄的主景西望边楼上,展示出美好的视觉感受。(5)借景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借以扩展有限场地内的空间感。借景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直接借景可分为近借、远借、仰借、俯借、和因时因地而借等多种方式。近借时指相邻空间景物的借取。在有景可借的空间界面处作可透视线或疏导视线的布置,可使邻近空间的景物通过视线的联系

13、而纳入景观构图的画面之中。如拙政园的小飞虹。远借是指当处于视野开阔处或远处有可资借取得空间景物时,将人流和视线引向远处的景物,并铲除其干扰视线的因素,或者采用筑台、建楼、利用高处地形布置视点的方式,把远处的景色组织在景观的构图之中。如拙政园中把北寺塔远借景入园。仰借时利用高、低处景物的自然高差形成的景观层次和人们抬头仰望的视觉特性,使高处的景物成为低处空间景色的借景,反之,则为俯借。因时因地而借,使根据时间、空间、地物风情、气象及意境构思的不同,借助中国画的绘画表现技法,变现变幻莫测而富有诗意的景象意趣,使借助自然、地物与天候特质的构景方式。如春借桃红柳绿,夏借荷塘莲香,秋借枫叶菊峥,冬借傲霜

14、飞雪等等,增加景物的风、声、光、色、时间及阴影变幻的自然性,使景物充满活力,表现出景色的流动感。如拙政园的见山楼及秋景、宜两亭从玉兰堂、别有洞天借景、怡园借白玉兰之景。间接借景是一种借水面、镜面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这种景物借构方式能使景物视感格外深远,可有助于丰富自身表现及四周的景色,构成绚丽动人的景观。如网师园的撷秀楼春色,借水面镜面反射出撷秀楼周围的优美景色,增添了画面的层次。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从满了人对自然美的认识、理解和感情。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写意山水的风格。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扩展了人们的视觉,让不同国籍、民族、语言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直观了解到自己经验范围之外的事物;其次,通过视觉符号调动人们先天的视知觉和感性认识的能力,保证了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以及通过对感观的强烈刺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视觉符号形象直观,比起其它方式更能节约时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内涵。所以说,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参考文献:园林建筑设计李恩山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解中国园林建筑艺术 张浪 安徽科技出版社园治 计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视觉文化概论 张舒予 江苏人民出版社转自水至清则无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