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59页).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830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7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5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5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59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59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59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5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59页).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四川省建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总则 1、 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公路、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3、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4、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未涉及的内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设计文件执行。 第一章 路基工程 第一节 路基填料一、路基填料的要求 1. 填方前应将地面积水、积雪(冰)和冻土层、生活垃圾等清除干净。2. 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

2、应符合1-1-1规定。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作路基填料。1-1-1 路基填料强度(CBR)的最小值填方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填料最大粒径(mm)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路床0308.06.0100路基30805.04.0100路基801504.03.01508.0大于1503.02.01503. 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面大致整平。4. 遇有翻浆,必须采取处理措

3、施。当采用石灰土处理翻浆时,土壤宜就地取材。5. 填方中使用房渣土、工业废渣等需经过试验,确认可靠并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使用。6.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7. 路基填土中断时,应对已填路基表面土层压实并进行维护。8.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1-1-2的规定。1-1-2 路基压实度标准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道路类别压实度()(重型击实)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挖方03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51000m2每层1组(3点)细粒土用环刀法,粗粒土用灌水法或灌砂法次干路93支路及其它小路90填方08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5次干路93

4、支路及其它小路908015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3次干路90支路及其它小路9015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0次干路90支路及其它小路87二、砂砾石回填 1. 路堤及路堤部位的沟槽所用砂砾石应级配良好(不均匀系数Cu5,曲率系数Cc=13,粒径小于150mm,且不超过层厚的2/3. 2. 路床及路床部位的沟槽所用砂砾石级配符合第一条规定,粒径小于100mm且不宜超过 的2/3,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三、 灰土(包括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水泥稳定土) 1. 灰土就是对不良土进行改善和增强的一种土,即在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石灰或水泥,对原不良土进行改善。对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宜用石

5、灰稳定,塑性指数在12以下的宜采用水泥稳定。塑性指数过大宜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 2. 水泥宜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不宜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使用过期或受潮变质的水泥,宜再用低标号32.5的水泥。 3. 灰土应采用中心站集中厂拌法。 4. 灰土层宜在当天拌合当天碾压,及时进行保温养生。 5. 灰剂量检测,按照工作日或每2000m3取样一次进行检测。 第二节 沟槽及路堤施工一、 施工要求1. 沟槽开挖时应及时界定和剔除不良土质,并按回填顺序分别堆放土方。沟槽底部应留出足够工作面以便于机械夯实。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宜按公式:开挖宽度=管道外径+2*(单侧工作面宽度+单

6、侧支撑厚度+混凝土包管单侧模板厚度)2. 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度按照表1-2-3采用1-2-3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度(mm) 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D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的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D500400300500D10005004001000D15006006001500D3000800800 承插管道安装应按照相关要求使用铁葫芦、千斤顶或卷扬机等专用设备进行,严禁使用挖掘机直接顶管,避免损坏排水管。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闭水试验,具体要求按设计及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执行。3. 沟槽及路堤回填工作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中心试验室的见证下,针

7、对不同材料多的填料、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压实部位、压实度要求进行试验段施工,现场确定压实工艺主要参数。包括施工机械、机械重量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等。试验段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总结记录,并形成正式标准文件,上报监理、建设、施工、中心试验室等单位共同签署,作为压实工作的指导性标准。4. 回填土的松铺厚度宜符合1-2-4表要求 1-2-4 每层回填土的松铺厚度压实机具松铺厚度(mm)木夯轻型压实设备200-250压路机200-300振动压路机400羊足碾5005. 大土块应该及时粉碎,粉碎后的粒径应5cm.6. 沟槽每层填土压实后厚度应不大于0.2m。7. 不同土质不宜填筑在同

8、一层,每种土质的填筑层在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0.5m。8. 松铺厚度的检测频率为: 沟槽为每2井间每层检测1处,每结构物周围每层1处;路堤为每层每1500-2000m2 6个点。9. 沟槽密实度检测频率为: 每井段每层每侧检测3点,每个构筑物周围每层1点;路堤密实度为每1000m2检测3点。第三节 路床施工一、 压实机械、试验段、厚度1. 路床每层的压实应先进行找平处理,然后用压路机静压1遍后,最后用16-18t振动压路机压实,碾压遍数按照试验段标准进行。2. 路床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的见证下进行试验段施工,现场确定路床压实工艺、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松铺

9、厚度、碾压遍数等,并进行结果整理、汇总,形成标准文件上报,作为路床压实工作的指导标准。3. 松铺厚度的检测频率为: 每层每1500-2000m2检测6个点。4. 每层填料压实后的最小厚度为0.1m,严禁采用贴皮填法。二、路床的外形尺寸 1. 为防止路床结构层厚薄不均匀等缺陷,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路床各个填层的外形尺寸。 2. 路床每层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3-5要求 1-3-5 路床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项目频率质量标准纵断高程(mm)每20延米1个断面,每个断面35点+5,-15宽度(mm)每40延米1处+0以上横坡度(%)每100延米3处0.3平

10、整度(mm)每200延米2处,没处连续10尺12三、路床检测频率 1. 路床密实度、弯沉、灰剂量检测按照表2-1-6标准执行 路床密实度、弯沉、灰剂量检测频率 表2-1-6检测项目施工检测频率抽检频率检测时间备注沟槽、路堤、路床、检查井、雨水口、涵洞、桥梁等结构物回填土密实度沟槽每井段每层每侧3点;每个构筑物每层1点;路堤每1000m2每层3点;路床每1000m23点每回填路段每层每57个抽检1次碾压完成后灰剂量每20003 进行1次检测。路床每2000m2检测1次,每次检测取6个代表性土样混合每回填路段每层57个抽检1次拌和完成后最短时间弯沉每种结构层每车道每20米检测一次按检测数量的20%

11、抽检最短时间,对二灰稳定土类在碾压完成后第29天检测对水泥稳定类的在碾压完成后第8天检测,避开最不利和最有利的气候条件。含水量、液塑限、击实、CBR按照土质不同、取样地点、使用部位不同,按照相关要求在开工前进行检测至少抽检1次最短时间, 2. 检查井、雨水口、涵洞、桥等结构物周围的回填土松铺厚度不得大于0.2m。 第四节 不良土质一、 不良土质:指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的土,不适宜作为公路工程材料的土质。 二、 不良土取样标准 1. 当怀疑为不良土时,应在取样时联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及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取样,对分布情况及地质情况复杂的原土取样还应该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参加。经过共

12、同认证、签字认可后送经相关检测单位检验后形成正式检测报告。取样时应明确样品的来源、取样地点、色泽、分布范围、方量等相关信息。 2. 不良土质类别、危害、处理方式参考表 类别不良土质特性危害性处理方式参考淤泥土、淤泥是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天然含水量液限,天然孔隙比1.5.淤泥质土是1.0天然孔隙比50%,塑性指数26,透水性差,干时不宜挖掘,并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在坚硬状态下该土的工程性质较好。但其显著的胀缩特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的破坏。1. 掺加石灰、固化剂或砂土进行周边0.8m包心处理。2. 挖除换填粉质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10.粒径大于0.07

13、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重的50%。主要病害有路基路面发生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发生崩塌、剥落,道路内部易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换填或采用掺加石灰或水泥改善含水量过大含水率15%的土1. 晾晒2. 挖除换填3. 掺加石灰或砂土包心处理第二章 基层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第一节 基层材料一、 水泥:1. 水泥优先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宜采用325或425水泥,不宜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2. 碎石碎石的压碎值、含泥量、泥块含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

14、求。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表2-1-1规定。 表 2-1-1 水泥稳定土类的粒料范围及技术指标项目通过质量百分率()底基层基层次干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筛孔尺寸(mm)5337.510010031.5901009010010026.590100196790679072899.5456847674.755010050100295029492.36183817351.180.6017100171008228220.07505003007070.002030液限()28塑性指数9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料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

15、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7%;当用中粒土、粗粒土作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底基层时,颗粒组成范围宜采用作次干路基层的组成。粒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级配碎石、砂砾、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粒状矿渣等材料均可做粒料源材; 2)当作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 3)当作底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53mm; 4)各种粒料,应按其自然级配状况,经人工调整使其符合表7.5.2的规定; 5)碎石、砾石、煤矸石等的压碎值: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得大于30;对其他道路基层不得大于30,对底基层不

16、得大于35; 6)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 7)集料中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25 3. 用作底基层的砂砾、砂砾土或其他材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表2-1-2要求。 表 2-1-2 砂砾底基层级配范围 筛孔尺寸(mm)5237.59.54.750.60.075通过百分率(%)100801004010025858450153. 混合料组成设计3.1各级公路用水泥稳定土的 7d 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3. 2 水泥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设计文件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

17、,还应确定掺加料的比例。 3.3 综合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需的水泥和石灰剂量以及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3.4 原材料的试验 1 在水泥稳定土层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 (1)颗粒分析; (2)液限和塑性指数; (3)相对密度; (4)击实试验; (5)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 (6)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 (7)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2 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宜改善其级配。 3 应检验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第二节 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测项目和频率一、 在组织现场施工以前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

18、包括土)或混合料发生变化时,必须对拟采用的材料进行规定的基本性质试验,评定材料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二、 对用做底基层和基层的原材料,应进行表3-2-4所列的试验。三、对初步确定使用的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包括掺配后不用结合料稳定的材料,应进行表 2-2-3 所列的试验。 表2-2-3 底基层和基层原材料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材料名称目的频度试验方法含水量土、砂砾、碎石等确定原始含水量每天使用前测 2 个样品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含水量快速测定仪颗粒分析砂砾、碎石等集料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材料配合比每种土使用前测 2 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 2000m3 测 2 个样品筛分法液限、塑限土、级配砾

19、石或级配碎石中 0.5mm 以下的细土求塑性指数,审定是否符合规定使用前测 2 个样品,砂砾 使 用 过 程 中 每 2000m3 测 2 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 2 个样品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测液限;滚搓法塑限试验测塑限相对毛体积密度、吸水率砂砾、碎石等评定粒料质量,计算固体体积率使用前测 2 个样品,砂砾 使 用 过 程 中 2000m3 测 2 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 2 个样网篮法或容积 1000ml以上的比重瓶法压碎值砂砾、碎石等评定石料的抗压碎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土是否适宜于用石灰或水泥稳定同上集料压碎值试验 备注: 对重型击实、承载比、延迟时间,应按照相关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表

20、2-2-4 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目 的重型击实试验求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规定工地碾压时的合适含水量和应该达到的最小干密度,确定制备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的试件所应该用的含水量和干密度;确定制备承载比试件的材料含水量承载比求工地预期干密度下的承载比,确定材料是否适宜做基层或底基层抗压强度进行材料组成设计,选定最适宜于用水泥或石灰稳定的土(包括粒料);规定施工中所用的结合料剂量;为工地提供评定质量的标准延迟时间对已定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第三节 基层施工一、 铺筑试验段 在底基层和基层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试验段。

21、1.1 应通过铺筑无结合料的集料基层试验段,确定以下主要项目:(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2)材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集料数量的控制;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5)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1.2 通过铺筑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试验段,除确定9.3.2条所列者外,还应确定控制结合料数量和

22、拌和均匀性的方法对于水泥稳定土基层,还包括通过严密组织拌和、洒水、整形、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规定允许的拌和时间。二、质量管理1.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包括外形尺寸的控制和检查以及质量控制和检查。2. 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3. 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2-3-6的要求。 表2-3-6 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工程类别项 目频 度质量标准无结合料底基层含水量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级配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拌和均匀性随时观察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压实度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检查6次以上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3、塑性指数每1000m21次,异常时随时试验小于本规范规定值承载比每3000m21次,据观察,异常时随时增加试验不小于本规范规定值弯沉值检验每一评定段(不超过lkm)每车道4050个测点满足设计要求无结合料基层含水量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在设计规范范围内级配每2000m21次设计规范范围内拌和均匀性随时观察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压实度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检查6次以上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塑性指数每1000m21次,异常时随时试验小于本规范规定值集料压碎值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不超过本规范规定值水泥或石灰移民定土及综合稳定土级配每2000m21次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集料压碎值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不

24、超过本规范规定值水泥或石灰剂量每2000m21次,至少6个样品,用滴定法或用直读式测钙仪试验,并与实际水泥或石灰用量校核不小于设计值-1.0含水量水泥稳定土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石灰稳定土拌和均匀性随时观察无灰条、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压实度稳定细粒土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检查6次以上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抗压强度稳定细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试件;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或9个试件符合本规范规定要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延尺时间每个作业段1次不超过本规范规定配合比每2000m21次石灰剂量不小于设计值-1(当石灰剂量

25、少于4时,为不小于设计值-0.5)以内级配每2000m21次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含水量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最佳含水量1%(二灰土为2%)拌和均匀性随时观察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压实度二灰土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检查6次以上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其他含粒料的石灰工业废渣抗压强度稳定细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试件;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或9个试件符合规定要求4.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应取钻件(俗称路面芯样)检验其整体性。水泥稳定基层的龄期710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二灰稳定基层的龄期2028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如果路面钻机取不出水泥稳定基层或二灰

26、稳定基层的完整钻件,则应找出不合格基层的界限,进行返工处理。5. 当采用厂拌法生产时,水泥掺量应比试验剂量加0.5,水泥最小掺量粗粒土、中粒土应为3,细粒土为4。6.水泥稳定土料材料7d抗压强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为34MPa,对底基层为1.52.5MPa;对其他等级道路基层为2.53MPa,底基层为1.52.0MPa。7.城镇道路中使用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集中拌制。8.集中搅拌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集料应过筛,级配符合设计要求。2)混合料配合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搅拌均匀。3)搅拌厂应向现场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水泥用量、粒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R7强度标准

27、值。4)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9.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水泥土的压实系数宜为1.531.58;水泥稳定砂砾的压实系数宜为1.301.35。2)宜采用专用摊铺机械摊铺。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4)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10.碾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找平应符合本规范第7.2.8条的有关规定。2)宜用1218t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的压路机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28、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4)当使用振动压路机时,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构筑物的安全要求。11.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宜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湿润。采用乳化沥青养护,应在其上撒布适量石屑。2)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3)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路面层。 第三章 沥青路面 第一节 原材料一、施工中应根据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组成、施工季节,确定铺筑层次及各分层厚度。二、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三、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作为道路面层使用。B级沥青可作为次干路

29、及其以下道路面层使用。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沥青掺配,掺配比应经试验确定。2)乳化沥青的质量在高温条件下宜采用粘度较大的乳化沥青,寒冷条件下宜使用粘度较小的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质量应符合表3-1-1规定 表3-1-1 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品种代号试验方法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喷洒用搅拌用喷洒用搅拌用喷洒用搅拌用PC-1PC-2PC-3BC-1PA-1PA-2PA-3BA-1PN-2BN-1破乳速度快裂慢裂快裂或中裂慢裂或中裂快裂慢裂快裂或中裂慢裂或中裂慢裂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大于0.10.10.1T065

30、2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2101616230210161623016230T0622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10258208201060102582082010608201060T0621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50505055505050555055T0651溶解度,%97.597.597.5T0607针入度(25)0.1mm5020050300451505020050300451505030060300T0604延度(15)cm4040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2/32/32/3T0654与粗、细粒式集料搅拌试验均匀均匀T0659水泥搅拌试验的筛上剩余,%3T0657常温

31、贮存稳定性:1d,5d,%151515T0655注:1 P为喷洒型,B为搅拌型,C、A、N分别表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乳化沥青。2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3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搅拌试验的要求、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4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的稳定性。5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0656进行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6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

32、的要求。四、用于透层、粘层、封层及拌制冷拌沥青混合料的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2的规定。表3-1-2 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快凝中凝慢凝试验方法1 AL(R)-1AL(R)-2AL(M)-1AL(M)-2AL(M)-3AL(M)-4AL(M)-5AL(M)-6AL(S)-1AL(S)-2AL(S)-3AL(S)-4AL(S)-5AL(S)-6粘度C25.5S202020T0621C60.5S5155151625264041100 1012005151625264041100101200蒸馏体积225%20151073200T0632315%353035251714

33、85360%453550353025201540352520155蒸馏后残留物针入度(25)0.1mm6020060200100300100300100300100300100300100300T0604延度(25)cm6060606060606060T0605浮漂度(5)S202030404550T0631闪点(TOC法)30306565656565657070100100120120T0633含水量%0.20.20.20.20.20.20.20.22.02.02.02.02.02.0T0612五、粗集料 1. 粗集料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 2. 骨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城市快速路、主干

34、路应大于或等于4级;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应大于或等于3级。集料具有一定的破碎面颗粒含量,具有1个破碎面宜大于90,2个及以上的宜大于80。 3. 粗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3的规定。表3-1-3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2.4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

35、于%15121818152020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5T0320四、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1-4的要求3-1-4 集料质量要求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现相对密度,不小于2.502.45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5T0333砂当量,不小于60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五、矿粉1. 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沥青混合

36、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1-5表3-1-5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502.45T0352含水量,不小于%1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 mm0.15 mm0.075 mm%10090100751001009010070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2. 维稳定剂应在250C条件下不变质。不宜使用石棉纤维。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6表3-1-6 纤维的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高温

37、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以质量计),不大于5105烘箱烘2h后的冷却称量4.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存。 表3-1-7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混合料类型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公称最大粒径(mm)最大粒径(mm)连续级配间断级配间断级配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沥青玛蹄脂碎石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特粗式ATB-40ATPB-4037.553.0粗粒式ATB-30ATPB-3031.537.5AC-25ATB-25ATPB-2526.531.5中粒式AC-20SMA-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