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煤矸石治理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905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38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右玉县煤矸石治理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右玉县煤矸石治理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右玉县煤矸石治理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右玉县煤矸石治理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右玉县煤矸石治理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右玉县煤矸石治理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右玉县煤矸石治理报告.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山西天益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十一月修 改 说 明序号专家意见修改位置及说明1细化本项目矸石场现状调查,调查矸石场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结合矸石场的建设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要求。细化了本项目矸石场现状调查,调查了矸石场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结合矸石场的建设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要求,详见报告第2-21、2-22页。2补充评价级别确定估算依据;优化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完善项目周边集中式及分散式供水水源的分布情况介绍,明确其与本项目的位置、距离关系。补充矸石场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规划图,细化矸石场及运输道路周边生态环境概况

2、介绍。细化环境敏感目标,明确敏感目标与矸石场及运输道路的距离和方位。补充了评价级别确定的估算依据,详见报告第1-5至1-6页;优化了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详见报告第1-4至1-5页;本项目周边没有集中式供水水源,完善了项目周边分散式供水水源的分布情况介绍,明确了其与本项目的位置、距离关系,详见报告第1-10页;补充了矸石场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规划图,详见图9-3和图9-4;细化了矸石场及运输道路周边生态环境概况介绍,详见报告第9-2页;细化了环境敏感目标,明确敏感目标与矸石场及运输道路的距离和方位,详见报告第1-10页。3项目接纳区域内多家煤矿的矸石,评价应明确界定入场矸石的来源,给出入

3、场矸石主要成份分析,明确矸石填埋场的类别(I类场或II类场)。根据拟采取的矸石填埋场基底防渗措施,分析填埋场防渗措施与矸石堆场类别的满足性。评价明确界定了入场矸石的来源,详见报告第2-2页;给出了入场矸石主要成份分析,详见表2-2;明确了矸石填埋场的类别(I类场或II类场),详见报告第2-3页;根据拟采取的矸石填埋场基底防渗措施,分析了填埋场防渗措施与矸石堆场类别的满足性,详见报告第6-9至页。4结合入场矸石来源、矸石量、矸石特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合理分析本项目矸石场容积及设置使用年限的合理性。根据本项目的

4、特点及用途,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的有关要求,合理定性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的性质;细化本项目的环境效益分析。合理分析了本项目矸石场容积及设置使用年限的合理性,详见报告第2-1页;合理定性了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的性质,详见报告第2-1页;细化了本项目的环境效益分析,详见报告第13-4页。5补充项目所在区域地表径流情况介绍。明确矸石堆场的汇水面积及客水汇入量,分析矸石场四周排水渠负荷的满足性。给出项目所在区域多年最大降水量资料,根据最大降水量估算矸石堆场的淋滤水产生量,明确淋滤水的处置措施及最终排放去向,给出淋滤水收集、暂存的相关设施;完善地表水环境影响内容。补充了项目所在区域地

5、表径流情况介绍,详见报告第6-10页。明确了矸石堆场的汇水面积及客水汇入量,分析矸石场四周排水渠负荷的满足性,详见报告第6-9至6-11页;给出了项目所在区域多年最大降水量资料,根据最大降水量估算了矸石堆场的淋滤水产生量,明确了淋滤水的处置措施及最终排放去向,给出了淋滤水收集、暂存的相关设施,详见报告第2-20页;完善了地表水环境影响内容,详见报告第5-1页。6根据矸石倾倒方式给出矸石倾倒过程的产尘量,结合堆场产尘量、运矸道路产尘量等核实矸石堆场的无组织粉尘排放量;核准无组织粉尘排放源强(排放量及排放高度),合理估算矸石堆场无组织扬尘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估算结果。严格矸石场运输道

6、路防尘、抑尘措施及相应管理要求。根据矸石倾倒方式给出了矸石倾倒过程的产尘量,结合堆场产尘量、运矸道路产尘量等核实了矸石堆场的无组织粉尘排放量,详见报告第2-21页;核准了无组织粉尘排放源强(排放量及排放高度),合理估算了矸石堆场无组织扬尘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估算结果,详见报告第4-6页;严格了矸石场运输道路防尘、抑尘措施及相应管理要求,详见报告第4-7页。7明确矸石场附近地下水含水层位分布情况,明确本项目保护含水层位,给出关注含水层的补、迳、排条件,明确场地基础地层的渗透性。分析矸石堆场产生的淋滤水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明确了矸石场附近地下水含水层位分布情况,明确了本项目保护含水层

7、位,给出关注含水层的补、迳、排条件,明确场地基础地层的渗透性,详见报告第6-9页;分析了矸石堆场产生的淋滤水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详见报告第6-9至6-10页。8参照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740-2015)的相关要求,结合项目特点进一步优化环境风险评价相关内容。参照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740-2015)的相关要求,结合项目特点进一步优化了环境风险评价相关内容,详见报告第8-1至8-3页。9细化矸石场的工程内容介绍;项目设计矸石每堆高3米覆盖一层50cm厚的粘土压实,应结合入场煤矸石的自燃性给出确切的依据;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

8、51-2013)及土地复垦规范条件等相关要求规范矸石堆场封场后生态恢复措施;明确运行过程及封场用土的用量及来源;补充矸石场工程平面布置图及生态恢复规划图。细化了矸石场的工程内容介绍,详见表2-1;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及土地复垦规范条件等相关要求规范了矸石堆场封场后生态恢复措施,详见报告第2-5、2-6、2-7、2-9页;明确了运行过程及封场用土的用量及来源,详见报告第2-13页;补充了矸石场工程平面布置图及生态恢复规划图,详见图2-1和图9-4。10结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有关要求,规范本项目的建

9、设、运行管理、封场、污染监控等措施及相关要求。细化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相关内容。规范了本项目的建设、运行管理、封场、污染监控等措施及相关要求,详见报告第11-8页;细化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相关内容,详见表11-8。矸石场现状公众参与座谈会第一次信息公示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总论1-11.1 编制依据1-11.1.1政策、法规依据1-11.1.2技术依据1-31.1.3参考资料1-41.2评价目的及原则1-41.2.1评价目的1-41.2.2评价原则1-51.3评价时段1-51.4评价工作等级1-51.5评价范围1-61.6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1-61.6.1环境功能区划1-71.6.2评价标准1-

10、71.7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1-91.7.1评价工作内容1-91.7.2评价重点1-91.8环境保护目标1-9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2-12.1 项目概况2-12.1.1 基本情况2-12.1.2 项目组成2-12.1.3矸石场基本情况2-22.1.4公用工程2-32.2 矸石产生概况2-32.2.1固体废物来源产生量2-32.2.2矸石综合利用途径2-32.2.3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2-52.3 工程情况2-52.3.1矸石场工程内容2-52.3.2 固体废物处置方式2-72.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132.5 环境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分析2-132.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

11、及治理措施分析2-142.5.2 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分析2-182.6 污染物达标情况分析2-212.7 矸石场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21第三章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3-13.1 地理位置3-13.2 自然地理概况3-13.2.1 地形地貌3-13.2.2 气候3-13.2.3 地表水3-23.2.4 水文地质3-23.2.5 神头泉域概况3-53.2.6 水源地3-73.2.7 矿产资源3-73.2.8 土壤植被3-73.2.9 野生动物3-73.3 社会经济环境3-73.3.1 行政区划及人口3-73.3.2 工业概况3-83.3.3 农业概况3-83.3.4 交通3-83

12、.3.5 生活质量3-83.3.6 文物古迹3-9第四章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4-14.1 污染源调查4-14.1.1 污染源调查范围4-14.1.2 污染源调查对象4-14.1.3 调查方法4-14.1.4 调查结果4-14.2 环境空气现状4-14.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4-14.2.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24.2.3 评价区常规气象资料分析4-34.2.4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4-44.2.5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4-54.2.6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4-7第五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15.1地表水概况5-1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1第六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6-16.1地下水

13、评价等级6-16.2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6-16.3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6-36.4 地层6-56.5 水文地质6-76.6 矸石堆放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6-76.7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6-10第七章 声环境影响分析7-17.1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17.2 声环境影响分析7-1第八章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8-18.1矸石场垮坝的环境风险8-18.1.1 矸石场基本情况8-18.1.2 矸石场溃坝事故源项分析8-18.1.3矸石堆滑坡分析8-28.1.4 矸石场风险结论8-28.2 预防矸石场溃坝的措施8-2第九章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9-19.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9-19.1.1调查范围9-19.1.

14、2调查方法和内容9-19.1.3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现状9-19.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9-29.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9-29.2.2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9-29.3 土壤类型调查9-29.4 植被现状调查与评价9-39.4.1 植被类型调查9-39.4.2 植被现状评价9-39.5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9-39.5.1野生动物现状调查9-39.5.2野生动物现状评价9-39.6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与评价9-49.6.1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及土壤侵蚀分类、分级9-49.6.2 土壤侵蚀现状9-49.6.3 现状评价9-49.7 生态系统类型调查与评价9-59.7.1 生态系统类型调查9-59.7.2

15、 生态系统现状评价9-59.8生态影响分析9-59.8.1 建设期9-59.8.2 运营期9-69.9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9-79.9.1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9-79.9.2 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9-7第十章 公众参与10-110.1 公众参与方式与内容10-110.1.1 公众参与方式10-110.1.2 第一次信息公示10-110.1.3 第二次信息公示10-310.1.4 公众参与座谈会10-410.2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与分析10-510.2.1调查对象分析10-510.2.2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10-510.3 公众意见反馈10-610.4 调查结论10-7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

16、监测计划11-111.1环境管理11-111.1.1环境管理的目的11-111.1.2环境管理的内容11-111.1.3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11-111.1.4 环境管理体系与职责11-211.1.5 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管理计划11-411.2 环境监测计划11-611.2.1监测机构设置11-711.2.2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和任务11-711.3环境管理与监测经费预算11-811.3.1一次性投资11-811.3.2常规性开支11-911.4污染防治措施及环保投资11-911.5环保设施验收内容11-10第十二章 矸石场选址可行性分析12-112.1 矸石场基本情况12-112.1.1基本

17、情况12-112.1.2矸石场周边敏感目标12-112.2 自然环境概况12-112.2.1 地层、地质构造12-112.2.2 植被现状12-112.3 矸石场环境防护距离计算12-212.3.1大气防护距离计算12-212.3.2地下水防护距离计算12-212.4 矸石场选址分析12-212.5 矸石场选址意见12-3第十三章 评价结论13-113.1建设项目简介13-113.2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13-113.3环境影响分析13-113.3.1 环境空气13-113.3.2 水环境13-113.3.3 声环境13-213.3.4 生态环境13-213.4选址可行性分析13-213.5总

18、结论13-213.5.1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要求13-213.5.2当地发展规划要求13-313.5.3矸石场厂址可行性13-313.5.4 达标排放13-313.5.5 总量控制13-313.5.6环境风险影响13-413.5.7公众参与13-413.5.8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现状13-4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2 右玉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件右发改字201496号右玉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附件3 农村集体土地租用合同;附件4 公众参与调查表(抽样);附件5 监测报告(清环监评字2016第016号);附件6 矸石检测报告;附件7 山西省

19、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意见。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前 言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随着煤炭生产的不断扩展,煤矸石的产生量与日俱增,煤矸石产生量按原煤产量的15%计,每年煤矸石至少增加1.8亿吨,历年积存下来的煤矸石己超过27亿吨,占地30万亩以上,而且仍在继续增加。这样大量的煤矸石堆存已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并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和农田,破坏了土地资源。如不加紧有效处置和利用,将影响煤炭工业的正常发展,影响周围环境质量。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内分布了大小不等的五六家煤炭生产企业,年产2000万吨原煤,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因此,镇政府为解决区内矸石乱排乱放

20、问题,新建一个矸石场,以解决矸石污染和压占土地的问题。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位于右玉县元堡子镇大磁窑村界内,行政区划属元堡子镇管辖。矸石场地为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荒沟,占地类型为灌木和荒草地,荒沟长约1000m,沟宽约400m,深约150m,占地约40.28hm2(合604.14亩),矸石场容量3000万m3。估算矸石场上游汇水面积约20.4hm2。本项目矸石堆场中固体废物均为干法堆存,本工程挡矸坝是按50年一遇洪水频率设计,100年一遇洪水频率校核,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溃坝事故。矸石场配备一台推土机,随时将排弃的矸石摊平压实,覆盖黄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建设施建设及后期生态恢

21、复工程。为防止矸石场水土流失,主要采取修筑挡矸坝、排水涵洞、周边截水沟、马道及坡面纵向排水沟的工程措施和终期覆土绿化的植物措施。山西金瓯土地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6月26日为右玉县元堡子镇人民政府编制了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山西猗顿实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为右玉县元堡子镇人民政府编制完成了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山西森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为右玉县元堡子镇人民政府编制完成了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设计说明书及矸石场专项设计等。根据本项目的专项设计及备案文件的内容,本矸石场除煤矸石外,禁止堆存其他固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22、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人民政府2016年10月20日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环评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矸石场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等进行了调查了解,收集了相关资料,建设单位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山西省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完成了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朔州市环境保护局于2016年11月13日在右玉县主持召开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右玉县环保局,右玉县环境监察大队

23、,建设单位右玉县元堡子镇人民政府,评价单位山西天益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会议聘请了4名专家。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踏勘了项目厂址,分别听取了评价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及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概况的介绍,经过认真讨论与评审,形成技术审查会专家意见。会后,我公司根据与会专家和领导的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补充和修改,编制完成了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现提交建设单位报请朔州市环保局审批。第一章 总论1.1 编制依据1.1.1政策、法规依据1.1.1.1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24);(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4、(2016.7.2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05.4.1);(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0.25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1.7.1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8);(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11);(13)建设项目环

25、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1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12.27);(1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2000.11.26);(16)土地复垦条例(2011.3);(17)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文件,2005.6);(1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2005.12.14);(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第33号令(2015.6.1);(20)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有关条款的决定);

26、(21)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意见(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24号,2004.2.13);(22)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130号,2007.8.24);(2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2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环发2005109号“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及附件(2005.10.12);(25)国家发改委关于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家发改委发改能源【2006】352号;(26)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80号公告,(2007

27、.11.23);(27)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226号“关于发布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及附件(2002.1.30);(28)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3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2007.3.15);(2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30)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2013年6月14日);(31)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1.1.1.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1)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7.30); (

28、2)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6.12.3); (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办法”(晋政发19971号文);(4)“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实施意见的通知”( 晋政发【2001】45号);(5)“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1999】59号);(6) 山西省实施的办法(修正)(1997.12.4);(7)“关于加强煤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环发【2006】445号;(8)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1998年1月

29、1日起实施),山西省水利厅;(9)“关于污染物总量控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晋环发【2006】326号;(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焦炭产运销管理的补充通知”,晋政发【1996】136号;(11)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的通告”,晋政发【1998】42号;(12)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107号;(13)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1998137号“关于山西省泉域边界范围及重点保护区划定的批复”(1998.11.9);(14)原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晋环发2002193号“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保管理

30、办法的通知”及附件(2002.7.23);(15)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山西省省政府(2008.9.28);(16)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晋环发2012136号);(17)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全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的通知(晋环发201388号)(18)关于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晋环发2012272号);(19)山西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审批程序(试行);(20)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简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程序及内容的通知;(21)“关于加强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晋环发【2013】23号,2013年3

31、月01日);(22)山西省环保厅关于开展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晋环发2014100号);(23)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通知(晋环发201564号);(24)朔州市环保局关于调整市县(区)环评审批等环保审批权限的通知(朔环发201584号)。1.1.2技术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32、则 生态影响(HJ19-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9)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编制规范(试行)(HJ652-2013),2013年7月23日;(10)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国家土地管理局,1994年;(11)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导则(HJ2035-2013);(1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1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

33、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14)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1.1.3参考资料(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山西金瓯土地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6月26日);(2)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山西猗顿实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3)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设计说明书及矸石场专项设计(山西森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1.2评价目的及原则1.2.1评价目的(1)明确回答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山西省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

34、略思想,是否符合右玉县总体发展规划。(2)收集分析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镇矿区煤矸石治理项目厂址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污染源分布,大气、水体和声环境现状,了解功能区划分及当地环保要求。(3)对本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各阶段工程内容进行分析,从环保角度对工程的平面布置、工艺流程、用排水方式等情况的可行、合理、先进性进行分析,提出环评规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在类比调研的基础上,给出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4)通过对环境空气、水体、声环境的影响预测,评价工程运行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明确回答厂址选址和平面布置的合理性,最终从环保角度明确回答工程建设的可行性。(5)论证本项目环保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

35、合理性,提出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及污染防治对策,以求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6)为工程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环境保护的决策依据。1.2.2评价原则(1)以各项环境保护法规、评价技术规定、环境标准和本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目标为依据,指导评价工作。(2)以国家、山西省有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要求为原则,开展评价工作。(3)重点论述工程主要污染源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工程可能带来环境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污染防治措施。(4)评价工作坚持严肃、科学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使报告书做到科学、客观、实用,为设计、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报告书编写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公正性,并力

36、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依据充分、结论明确、对策可行。1.3评价时段本次评价时段为施工期、运营期、闭场期。1.4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本项目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 -2016)中评价等级的分级方法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生态环境评价等

37、级为三级,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地表水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矸石场治理工程,矸石场的矸石淋溶液可能会通过包气带进入浅层地下水,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影响。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项目类别为类,本次评价确定矸石场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等级计算结果表见表1-1至表1-6。表1-1 环境空气污染物等标排放量污染源污染物Ci(mg/m3)Coi(mg/m3)Pi(%)D10%(m)评价等级矸石场TSP0.0883 0.99.81三级表1-2 地表水评价等级项目污水排放量(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地表水域规模地表水水质要求评价等级指标0-小低于三级表1-3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项目工程占地(水域

38、)范围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等级指标占地面积0.4km22km2一般区域三级表1-4 声环境评价等级项目工程特点噪声级增加量地理位置环境特征评价等级指标投资较小,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3dB以上非敏感地区距居民点较远三级表1-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类类类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表1-6 地下水评价等级划分依据项目情况评价等级项目类别类三级环境敏感程度不敏感,本项目周边没有集中式供水水源的分布;分散式水源详见表1-16。1.5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评价等级、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和周围环境敏感点等情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7

39、。表1-7 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环境空气以矸石场为中心,边长5km矩形区域。地表水源子河本项目段上游500m及下游2000m范围内。地下水矸石场周边,面积约为6km2。噪声场界周围200m。交通运输路线两侧200m以内的范围。生态环境矸石场周围500m。1.6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1.6.1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见表1-8。表1-8 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环境因子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为工业、农业及居住混杂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类功能区。地表水环境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地表水环境执行类。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

40、T148481993)中类标准。声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内属于居住、工业混杂区,声环境为2类,村庄为1类,运输道路两侧为4a类。生态环境矿区植被覆盖绿化率一般,重点考虑对区域植被的保护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1.6.2评价标准1.6.2.1环境质量标准(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该区域为二类功能区,相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表1-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N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g/Nm3)备注SO2年平均60GB3095-2012中二级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m

41、)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m)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75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NOX年平均5024小时平均1001小时平均250(2)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本项目段属于永定河山区、桑干河水系、源子河源头北汉井段,水质要求为类,因此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Fe、Mn执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表1-10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mg/L项目pHCODcrBOD5氨氮石油类氟化物硫化物标准692041.00.051.00.2(3)地下水执行地

42、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类标准。表1-11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mg/L项目pH总硬度NH3-NNO2-NNO3-N标准6.58.54500.20.0220项目高锰酸盐指数铁锰砷氟化物标准3.00.30.10.051.0项目汞硫酸盐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标准0.001250100个/mL3.0个/L(4)周围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表1-12 声环境评价标准(GB3096-2008) dB(A)类别适用范围昼间夜间2类东边界60501.6.2.2污染物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源: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

43、006)表5中的标准限值,具体数值详见表1-13。表1-13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5中标准污染物作业场所煤炭工业所属装卸场所煤炭贮存场所、煤矸石堆置场所无组织排放限值(mg/Nm3)(监控点与参考点浓度差值)无组织排放限值(mg/Nm3)(监控点与参考点浓度差值)颗粒物1.01.0注: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置于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若预计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点越出10m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该预计浓度最高点。(2)厂界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23-2011)。运营期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14、表1-15。表1-1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夜间7055表1-15 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dB(A)类别昼间夜间适应范围1类5545厂界南2类6050厂界东、西、北(3)固废污染控制标准生产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