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物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917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7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建筑物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地下建筑物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地下建筑物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地下建筑物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地下建筑物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建筑物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建筑物防水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1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1.1总则1.1.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防水等级为1-4级的地下整体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或处于耐侵蚀系数小于0.8的侵蚀性介质中使用的地下工程。1.1.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2 术语、符号1.1.2.1 术语 (1)地下防水工程: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

2、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2) 防水等级: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的等级标准。1.1.3 基本规定1.1.3.1 防水混凝土所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 kg/m3。1.1.3.2 防水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1.1.3.3防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质检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未经建设(监理)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

3、,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1.1.4 施工准备1.1.4.1技术准备 (1) 按设计资料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工人上岗操作培训。 (2) 按设计资料计算工程量,制定材料需用计划(含技术质量要求)。 (3)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办法。 (4) 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制订特殊部位施工技术措施。1.1.4.2材料要求 (1) 水泥: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在设计文件中未明确规定时,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在有较轻微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宜优先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无论

4、采用何种水泥,均应采用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 Mpa。 (2) 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 细骨料: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4) 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 外加剂: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6) 掺合料: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1.1.4.3主要

5、机具:序号机具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说明1予制混凝土搅拌站采用予制混凝土泵送2搅拌运输车6m3 7m3 9m33车泵伸臂16-47m4拖式泵HTB60、80、905布料机拖式泵配套6搅拌机强制式350L、500L、750L根据工程确定7机动翻斗车1000Kg根据工程确定8磅称2000Kg9胶轮手推车10漏斗根据现场确定11串筒根据现场确定12试模普通试模、抗渗试模根据工程量确定1.1.4.4作业条件: (1) 钢筋、模板工序已完成,办理隐蔽工程验收、预检手续。检查穿墙杆件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并提前浇水湿润。 (2) 对各班组做好技术交底。 (3) 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

6、土配合比,并换算出施工配合比。 (4) 运输路线、浇筑顺序均已确定。1.1.5材料和质量要点1.1.5.1材料的关键要求 (1) 水泥标号不宜小于32.5 Mpa,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报告。不应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禁止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并不应将相同品种,强度等级但不同批次水泥混合使用。 (2) 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石子的吸水率不大于1.5%。 (3) 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PH值大于9的碱性水、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量1%的水,以及海水、污水、工业废水等均不得使用。 (4) 熟悉外加剂厂提供的技术

7、资料以及产品说明书,必须时进行复检和模拟试验。1.1.5.2技术关键要求 (1) 严格控制砼内部裂缝的宽度,对处于与土体直接接触的砼构件,规定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为0.2mm,对特殊重要工程、薄壁构件或处于侵蚀性水中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允许值应控制在0.1-0.15mm。 (2) 防水砼结构常采用普通防水砼和外加剂防水砼,且其抗渗等级不应低于S6。提高普通防水砼的抗渗性,应采取控制砼配合比各项技术参数的措施。水灰比值不宜大于0.55。 砂率以35%-45%为宜,灰砂比以控制在1:2-1:2.5的范围为宜。 (3) 做好防水砼的试配工作是保证防水砼施工的关键,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

8、a)。 (4)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砼的含气量应控制在3%-5%。 (5) 普通砼的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砼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1.1.5.3质量关键要求 (1) 所用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现场复验其各项性能指标应合格。 (2) 检查砼拌合物配料的称量是否准确,如拌合用水量、水泥用量、外加剂掺量等。 (3) 检查砼拌合物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两次。掺引气型外加剂的防水砼,还应测定其含气量。 (4) 检查模板尺寸、坚固性、有无缝隙、杂物,对欠缺处应及时纠正。 (5) 检查配筋、钢筋保护层、预埋件、穿墙管等细部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填写隐蔽验收单。 (

9、6) 检查砼拌合物在运输、浇筑过程中有否离析现象,观察浇捣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 检查砼结构的养护情况。 (8) 墙、柱模板固定应避免采用穿铁丝拉结,固定结构内部设置的紧固钢筋及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以免造成渗漏通路线,引起局部渗漏。 (9) 如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措施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底板以下0.5M,直至地下结构浇筑完成,回填土完毕,以防止地基浸泡造成不均匀下沉,引起结构裂缝。1.1.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 砼搅拌机及配套机械作业前,应进行无负荷试运转,运转正常后再开机工作。 (2) 搅拌机、皮带机、卷扬机等应有专用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

10、时应上锁。 (3) 砼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振动器应有防漏电装置,不得挂在钢筋上操作。 (4) 使用钢模,应有导电措施,并设接地线,防止机电设备漏电,造成触电事故。1.1.5.5环境关健要求 (1) 施工场地应平整,夜间施工照明应有保证。 (2)冬期施工砼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施工时,大体积砼应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砼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 (3) 采用掺化学外加剂方法施工时,应采取保温保湿措施。1.1.6 施工工艺1.1.6.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配制运输混凝土浇筑养护1.1.6.2操作工艺:(1) 模板支设 要求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吸湿性小,支撑牢固,墙模板

11、采用对拉螺栓固时,应在螺栓中间加焊止水片(图1.1.6.2-1),管道、套管等穿墙时,应加焊止水环(图1.1.6.2-2),并焊满。1模板;2结构混凝土;3止水环;4工具式螺栓;5固定模板用螺栓;6嵌缝材料;7聚合物水泥砂浆图1.1.6.2-1 固定模板用螺栓的防水做法1 遇水膨胀橡胶圈;2嵌缝材料;1 主管;4混凝土结构2 止水环;2嵌缝材料;3 3主管;4混凝土结构图1.1.6.2-2 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2) 混凝土配制选购商品混凝土应遵照予制混凝土的相关规定。混凝土应按照设计配合比,根据当天测定骨料含水率,计算出施工配合比配制,各种材料用量应逐一计量,且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

12、偏差应符合表1.1.6-1的规定。现场搅拌投料顺序为:粗骨料细骨料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参见表1.1.6-2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水灰比不得大于0.5,砂率宜为40%-45%,灰砂比宜为1:2-1:2.5。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允许偏差(%)表1.1.6-1混凝土组成材料每盘计量累计计量水泥、掺合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21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表1.1.6-2要求

13、坍落度(mm)允许偏差401050-901510020(3) 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防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应进行二次拌合。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加水。使用泵送时,应预先泵水,再应用2-3m3水泥砂浆(原配合比减石子润湿输送管内壁并在间歇时保持一定余量以免空气进入输送管造成重新泵送时堵管。(4) 混凝土浇灌防水砼应采用机械振捣,插入式振动器插点间距不应大于50cm,振捣时间宜为10-30s,振捣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避免漏振、欠振、过振,表面再用铁

14、锹拍平拍实,待砼初凝后用铁抹子抹压,以增加表面致密性。(5) 施工缝位置及接缝形式1)施工缝是防水薄弱部位之一,应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底板的砼应连续浇灌,墙体上不得留设垂直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留在底板表面不小于300 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 mm处。距穿墙孔洞不得少于300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较多的地段,并应与变形缝相结合。2)施工缝的断面可做成不同形状,如埋设膨胀止水条、外贴防水层、中埋止水带等,水平施工缝构造见图1.1.6.2-3,变形缝的防水构造见图1.1.6.2-4,后浇带的防水构造见图1.1

15、.6.2-5。3)水平施工缝浇砼前,应将混凝土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水泥净浆,再铺30-50mm厚1:1水泥砂浆或刷砼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4)垂直施工缝浇灌砼前,应其表面清理干净,并刷素水泥浆或砼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砼。1 先浇混凝土2 中埋止水带3 后浇混凝土1 先浇混凝土2 遇水膨胀止水条3 后浇混凝土1 浇混凝土2 外贴防水层3 后浇混凝土图1.1.6.2-3 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1混凝土结构;2金属止水带;3填缝材料图1.1.6.2-4 变形缝防水构造1先浇混凝土;2遇水膨胀止水条;3结构主筋;4后浇补偿收缩混凝土图1.1.6.2-5 后浇带防水构造(5)养护防水混凝土浇筑

16、后4-6小时应覆盖浇水养护,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砼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砼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养护时间不少于14d。(6)冬期施工应根据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确定冬季施工方案。对于一般寒冷地区,进入冬季施工阶段时,应对砂石表面覆盖,下料时防止冰、雪、冻结块进入搅拌机,必要时可对水适当加热(加热温度不大于60),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合格环保产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在寒冷地区应掺入防冻剂,防冻剂品种的选择要注意其碱含量,并经试验确定。浇筑后应用保湿材料加塑料薄膜

17、覆盖,作好蓄热保湿养护。严寒地区应按有关严寒地区冬期施工的规定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1.1.7 质量标准1.1.7.1主控项目 (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2) 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3)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1.7.2一般项目 (1)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

18、件位置应正确。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2)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检验方法: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3)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10mm。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1.8 成品保护1.1.8.1 浇筑砼时严禁采踢钢筋,要确保证钢筋、模板、预埋件的位置准确。1.1.8.2 在拆模或吊运其他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止水带及外露钢筋。1.1.8.3 穿墙管、电线管、门窗及预埋件等应事先预埋准确、牢固、严禁事后凿打。1.1.8.4 砼

19、强度未达到1.2N/mm2时严禁堆载施工。1.1.9 安全环保措施1.1.9.1安全保证措施(1) 现场施工负责人和施工员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切实作好预防工作。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2) 施工员在下达施工计划的同时,应下达具体的安全措施,每天出工前,施工员要针对当天的施工情况,布置施工安全工作,并讲明安全注意事项。(3) 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施工教育制度、安全施工交底制度、施工机具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并落实到岗位,责任到人。(4) 防水混凝土施工期间应以漏电保护、防机械事故和保护为安全工作重点,切实作好防护措施。(5)

20、 遵章守纪,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场设立安全措施及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牌、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6)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作业人员衣着灵活紧身,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禁止酒后操作、吸烟和打架斗殴。1.1.9.2环境保护措施(1)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工地现场的临时设施,做到材料堆放整齐,标识清楚,办公环境文明,施工现场每日清扫,严禁在施工现场及其周围随地大小便,确保工地文明卫生。(2) 做好安全防火工作,严禁工地现场吸烟或其他不文明行为。(3) 注意施工废水排放,防止造成下水管道堵塞。(4) 定期会同监理、建设单位对工地卫生、材料堆放、作业环境

21、进行检查。1.1.10 质量记录1.1.10.1 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1.1.10.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包括抗压及抗渗试块)。1.1.10.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1.10.4 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1.1.10.5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1.1.10.6 其他技术文件。1.2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1.2.1总则1.2.1.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混凝土或砌体结构的基层上采用多层抹面的水泥砂浆防水层。不适用环境有侵蚀性、持续振动或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1.2.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

22、002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2 术语、符号1.2.2.1 术语 (1)地下防水工程: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2) 防水等级: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的等级标准。 (3) 刚性防水层:采用较高强度和无延伸能力的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浆、防水砼所构成的防水层。1.2.3 基本规定1.2.3.1水泥砂浆防水层包括普通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掺外加剂或掺合料防水

23、砂浆等,宜采用多层抹压法施工。1.2.3.2 水泥砂浆防水层可用于结构主体的迎水面或背水面。1.2.3.3 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在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1.2.4 施工准备1.2.4.1技术准备 (1)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和作业人员上岗培训。 (2) 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外加剂等材料品种、性能及需用计划。 (3) 确定配合比及各种材料计量方法。1.2.4.2材料要求 (1) 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 Mpa。 (2) 不应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禁止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并不应将同一品种、强度等级但不同批次水泥混用

24、。 (3) 砂宜采用中砂,粒径3mm以下,含泥量不得大于1%,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1%,使用前必须过3-5mm孔径的筛。 (4) 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 聚合物的外观应无颗粒、异物、凝固物。 (6) 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1.2.4.3主要机具砂浆搅拌机、水泵、灰板、铁抹子、阴阳角抹子、大桶、钢丝刷、软毛刷、八字靠尺、鎯头、尖凿子、捻錾子、铁锹、扫把、木抹子、刮杆等。1.2.4.4作业条件 (1) 结构验收合格,已办好验收手续。 (2) 地下防水施工期间做好排水,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工为止。排水降水措施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3)施工前应

25、将预埋件、穿墙管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施工防水砂浆。 (4) 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湿润、无积水。 1.2.5材料和质量要点1.2.5.1材料的关健要求 (1)水泥、砂、石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报告。 (2)107胶的含固量10%-12%,PH值7-8,密度1.05t/m3。 (3)水泥砂浆防水层宜掺入外加剂、掺合料、聚合物等进行改性,改性后防水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表4.2.8的规定。1.2.5.2技术关健要求 (1)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应分层铺抹或喷涂,铺抹时应压实,抹平和表面压光。 (2)防水层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

26、,必须留施工缝时应采用阶梯槎,但离开阴阳角处不得小于200mm。 (3)防水层的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4)水泥砂浆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配合比应按表1.2.5.2-1选用。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配合比表1.2.5.2-1名 称配合比(质量比)水灰比适用范围水泥砂素水泥浆1-0.55-0.60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第一层素水泥浆1-0.37-0.40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第三、五层水泥砂浆11.5-2.00.40-0.50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第二、四层注:掺外加剂、掺合料、聚合物等防水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所掺材料的规定,其中聚合物砂浆的

27、用水量应包括乳液中的含水量。1.2.5.3质量关健要求 (1) 水泥砂浆铺抹前,基层的砼和砌筑砂浆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值的80%。 (2) 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粗糙、洁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 (3) 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填塞抹平。 (4)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施工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1.2.5.4职业健康关健要求 (1) 配制砂浆掺用外加剂时,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用品。 (2) 墙面抹防水层应在可靠的架子上操作。1.2.5.5环境关健要求 (1) 对砼或钢筋砼结构,其砼等级应不低于C10,对砖石结构其砌筑用砂浆等级应不低于M5

28、。 (2) 水泥砂浆防水层不宜在雨天及5级以上大风中施工。冬施工时,气温不宜低于5,且基层表面温度应保持0以上。夏季施工时,不宜在35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 (3) 旧工程维修防水层,应将渗漏水堵好,或堵漏、抹面交叉施工,以保证防水层施工顺利进行。1.2.6 操作工艺1.2.6.1工艺流程墙、地面基层处理冲洗湿润刷素水泥浆抹底层砂浆素水泥浆抹面层砂浆抹水泥砂浆养护1.2.6.2操作工艺(1)基层处理 1) 清理基层、剔除松散附着物,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堵塞压实抹平,混凝土基层应作凿毛处理,使基层表面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润湿,无积水 2) 施工前应将预埋件、穿墙管

29、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施工防水砂浆。 3) 基层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值的80%。(2)刷素水泥浆根据配合比将材料拌合均匀,在基层表面涂刷均匀,随即抹底层砂浆。如基层为砌体时,则抹灰前一天用水管把墙浇透,第二天洒水湿润即可进行底层砂浆施工。(3)抹底层砂浆按配合比调制砂浆搅拌均匀后进行抹灰操作,底灰抹灰厚度为5-10mm,在砂浆凝固之前用扫帚扫毛。砂浆要随拌随用,拌合后使用时间不宜超1h,严禁使用拌和后超过初凝时间的砂浆。(4)刷素水泥浆抹完底层砂浆1-2d,再刷素水泥砂浆,做法与第一层同。(5)抹面层砂浆刷完素水泥浆后,紧接着抹面层砂浆,配合比同底层砂浆,抹灰厚度在5-1

30、0mm左右,抹灰宜与第一层垂直,先用木抹子搓平,后用铁抹子压实、压光。(6)刷素水泥浆面层抹灰1d后,刷素水泥浆,做法与第一层同。(7) 抹灰程序,接槎及阴阳角做法 1)抹灰程序宜先抹立面后抹地面,分层铺抹或喷刷,铺抹时压实抹干和表面压光。 2) 防水各层应紧密结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必须留施工缝应采用阶梯形槎,但离开阴阳角处不得小于200mm。 3) 防水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加入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施工要点:掺入聚合物量要准确计量,拌合、分散均匀,在1h内用完。(8) 加入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要点 1) 掺入聚合物要准确计量。 2) 拌合物分散要均匀。 3) 在1小时内用完。(9)养护 1) 普通

31、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2) 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未达到硬化状态时,不得浇水养护或直接受雨水冲刷,硬化后应采用干湿交替的养护方法。在潮湿环境中,可在自然条件下养护。 3) 使用特种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的防水砂浆,养护应按产品有关规定执行。1.2.7 质量标准1.2.7.1主控项目(1)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2) 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检查方法:观察和用小锤轻击检查。1.2.7.2一般项目(1) 水泥砂浆防水

32、层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检验方法:观察检查。(2)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留槎位置应正确,接槎应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85%。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1.2.8 成品保护1.2.8.1 抹灰架子要离开墙面15cm,拆架时不得碰坏口角及墙面。1.2.8.2 落地灰要及时清理使用,做到工完场清。1.2.8.3 地面上人不能过早。1.2.9 安全环保措施1.2.9.1安全保证措施 (1) 现场施工负责人和施工员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生产,

33、牢固树立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切实作好预防工作。 (2) 施工员在下达施工计划的同时,应下达具体的安全措施,每天出工前,施工员要针对当天的施工情况,布置施工安全工作,并讲明安全注意事项。 (3) 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施工教育制度、安全施工交底制度、施工机具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 (4)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 遵章守纪,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场设立安全措施及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牌、标 语和安全警示标志。 (6)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作业人员衣着灵活紧身,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作业, 高空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禁止酒后操作、吸烟和打架斗殴。 1.2.9.2环境保护

34、措施 (1)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工地现场的临时设施,做到材料堆放整齐,标识清楚 办公环境文明,施工现场每日清扫,严禁在施工现场及其周围随地大小便,确保工地文明卫生。 (2) 做好安全防火工作,严禁工地现场吸烟或其他不文明行为。 (3) 定期会同监理、建设单位对工地卫生、材料堆放、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开展施工现场管理综合评定工作。 (4) 做好施工现场保卫工作。1.2.10质量记录1.2.10.1 原材料(水泥、砂、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1.2.10.2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2.10.3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1.2.10.4 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1.2.10.5 其它技术

35、文件。1.3卷材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3.1 总 则1.3.1.1 适用范围卷材防水是地下防水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铺贴的卷材防水层。1.3.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3.2 术语、符号1.3.2.1术语(1) 防水等级: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水量的等级标准。(2) 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具有纤维增强胎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在胎体上涂覆高聚物改性沥青制成

36、的柔性防水材料。(3) 一道防水设防:具有单独防水能力的一道防水层(4) 冷粘法:用胶粘剂在常温下将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间粘结的施工方法。(5) 热熔法:用火焰加热并将热熔型防水卷材底部的热熔胶熔化,进行粘贴的施工方法。(6) 自粘法:用卷材自带的粘结层与基层及卷材之间粘结的施工方法。(7) 热焊接法:用热风焊枪(机)加热,使热塑型卷材的需连接部位热融为一体。(8) 满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全部粘结的施工方法。(9) 空铺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在周边一定宽度内粘结,其余部分不粘结的施工方法。(10) 点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或打孔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状粘结的施工方法。(

37、11) 条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条状粘结的施工方法。(12) 机械固定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以铆钉、压条等配件进行安装固定的施工方法。1.3.3 基本规定1.3.3.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4级,各级标准应符合表1.3.3.1-1的规定,卷材防水适用于防水等级1、2、3级的明挖法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表1.3.3.1-1防水等级标 准1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2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允许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1,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1m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1处。其它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

38、防水面积的6,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2m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4处。3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3m2,单个漏水点的漏水量不大于2.5L/,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7处。4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 m2d。1.3.3.2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均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1.3.3.3地下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

39、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1.3.3.4 卷材防水层的厚度应按防水等级选用材料而定,其厚度应符合表1.3.3.4-1的规定。卷材厚度选用表表1.3.3.4-1 防水等级设防道数合成高分子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级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单层:不应小于1.5mm;双层:每层不应小于1.2mm单层:不应小于4mm;双层:每层不应小于3mm 级二道设防级一道设防不应小于1.5mm不应小于4mm复合设防不应小于1.2mm不应小于3mm1.3.3.5 地下防水工程的卷材铺贴主要采用冷粘法、热熔法、热焊接法和自粘法。底板垫层平面部位的底层卷材直接用空铺法、点粘法或条粘法,其它的混凝土接触部位及卷材层间应采用

40、满粘满铺。为了保证卷材搭接牢固和封闭严密,卷材长短边的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100mm,且上下两层卷材的搭接位置应错开卷材的1/21/3 幅度,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1.3.3.6 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顶部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要设置如干铺油毡等类材料的隔离层。 (2) 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 (3) 侧墙宜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砖砌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抹30mm厚水泥砂浆。1.3.4施工准备1.3.4.1 技术准备 (1) 卷材防水层施工之前,应组织图纸会审,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

41、造的防水技术要求,编制卷材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2) 卷材防水层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防水队伍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3) 对分项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安全教育。 (4) 原材料、半成品通过定样、检查(试验)、验收。1.3.4.2 主要机具 卷材防水施工的主要机具为垂直运输机具和作业面水平运输机具以及铺贴施工中的压辊、喷灯及热熔所需的小型工具。1.3.4.3 作业条件卷材防水施工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 上道工序防水基层已经完工,并通过验收; (2) 地下结构基层表面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起砂、空鼓等缺陷。 (3) 基层表面应洁净干

42、燥,含水不应大于9%。1.3.5 材料和质量要求1.3.5.1 材料的关键要求 (1) 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抽样,复检,并提出试验报告)。1.1.1.1 卷材的延性和不透水性应符合表1.3.5.1-1和1.3.5.1-2。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表1.3.5.1-1项 目性 能 要 求硫化橡胶类非硫化橡胶类合成树脂类纤维胎增强类JL1JL2JF3JS1拉伸强度(Mpa)87588断裂伸长率(%)45040020020010低温弯析性()4540202020不透水性压力0.3Mpa,保持时间30mm不透水高聚

43、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胶粘剂主要物理性能表1.3.5.1-2项 目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卷材粘结剥离强度(N/10mm)815浸水168h后粘结剥离强度保持率(%)/701.3.5.2 技术关键 (1) 卷材防水层为一层或二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3mm,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4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6mm, (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1.5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2.4mm。 (3)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度(135度)折角 ,其尺寸视卷材品质确定,在转角处、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贴1-2层相同的卷材,宽度不宜小于500 mm。1.3.5.3 质量关键要求 (1) 卷材粘结牢固,无空鼓、起泡、翘边情况。边角及穿过防水卷材面的管道,预埋处构造合理封赌严密。 (2) 成品保护合乎要求,卷材施工后不得出现凿打和损坏。1.3.5.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 参加沥青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口罩、手套、帆布脚盖等劳保用品,工作前手脸及外露皮肤应涂擦防护油膏等。 (2) 地下室通风不良时,铺贴卷材应采取通风措施,防止有机溶剂挥发,使操作人员中毒。1.3.5.5环境关键要求 (1) 卷材防水层施工严禁在雨天、雪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