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953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0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时期。依据北京市大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大兴新城规划、大兴区“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认真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了大兴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一、“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基础“十五”期间,大兴区农业以“因地制宜出特色,发挥优势创一流”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主线,立足资源,聚优成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立了科技支撑、流通服务、风险防范、信息管理、安

2、全生产、产业化经营六大体系,全面推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0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9.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404.8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66%、25%、66%。(二)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了设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新建温室、大棚4.5万亩;紧紧围绕蔬菜、西甜瓜、果品、甘薯、花卉、奶牛、生猪、肉羊、禽类九大主导产业发展了精品农业;开展了生态游、特色游、文化游等活动,全区7个镇、16个村开展了民俗旅游接待工作,发展了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248户,建设

3、观光农业园区45个。(三)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引进智力资源,实施了院区、政企合作。推广了一批农业实用技术,引进并推广了一批新品种。加强了农民素质教育培训,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5.1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1万人,农村经纪人培训4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性培训2.7万人次。(四)产业发展合力得到增强。大力扶持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了榆垡和青云店两镇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成立了“大兴区农副产品流通协会”,利用商业流通资源为农民开拓市场服务。在超市、社区设立了大兴农产品专柜和销售点,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五)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已初步构建起蓄引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城乡兼顾

4、、综合配套的农田水利体系,实现了农田灌溉节水化。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200余万株,新增林地面积6.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24%。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4.6万亩。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6个,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73个。实施了规模畜禽场无害化粪污处理,推广了高压汞灯、防虫网等生物防治技术。(六)农业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多形式普法宣传;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严格行政审批、审核工作;强化执法监督,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七)农村各项政策和制度得到落实。三年落实粮食直补面积160万亩,补贴资金6600万元。在全市率先推行了

5、农业生产政策性保险制度,三年推行保险面积8万余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完善了土地经营权确权工作,完成了44个村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了“账款双托管”财务管理制度、村级重要经济事项事前咨商、招投标制度等。(八)农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建设了“大兴农业三网”,即:大兴农业资源管理决策系统、北京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和大兴农业信息网。建起了9个区级信息站,26个镇级信息站和一支700余人的信息员队伍。采用电视、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农业信息服务站、远程教育系统等多种手段送信息进村入户。二、“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期间,大兴区农业经济面临着入世后过渡期带来的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革

6、、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北京市城市规划修编及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等一系列新形势,既为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也使我区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一)“十一五”期间大兴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政府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为加快大兴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围绕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举措,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农业迎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支农政策,这些都为大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大兴新城建设将带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劳动力的

7、有效转移。大兴区是北京市唯一拥有两个新城(大兴和亦庄)的郊区,通过两个新城的建设,势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全区农业人口向中心镇集聚,将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新北京、新奥运”为加快大兴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2008年“新北京、新奥运”活动的开展,将为大兴区的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商机。大兴具有优质丰富的农产品,可以满足2008年奥运会期间绿色食品的需求,奥运会为我区农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为加快大兴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随着北京城市居民生活从温饱型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已从传统的

8、吃好穿暖,转向注重食品安全,提高居住水平,丰富文化教育生活,追求环境优美等方面。大兴区具备明显的交通优势,丰富而优质的农产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多样的传统文化,可以在不同层面上满足城乡居民文化休闲娱乐的需求,是推动大兴农业经济发展的超强动力。(二)“十一五”期间大兴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来自外来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周边地区农产品生产由于成本较低,与本地产品销售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大兴是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乃至整个黄河以南各省农业物流(农产品及农用物资等)进入北京市的重要门户与关口,它受到外来的、廉价的农产品冲击是最大和最直接的。动植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2004年以来,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

9、、亚洲I型口蹄疫、狂犬病等疫情不断发生,给畜牧业生产、经济稳定以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于我区来讲,由于载畜量大,养殖者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外埠接壤边境线长,非指定路口多,过境动物及其产品量大,防疫任务十分艰巨。同时,近年来农作物和林木的有害生物侵入、发生、成灾的机率越来越大,防治和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大兴两个新城的建设,农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少。不仅养殖业要退出六环,其它农业项目也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步退出北部地区,农民从一产经营中获得收入的空间减小。农民要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其素质提高需要一

10、个渐进的过程,使占据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大比重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速率不容乐观。同时,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现有较高水平基础上实现大幅度增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生态环境建设压力较大。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内现有的14条骨干河系中除部分有过境污水外,其余均为干涸状态,地下水连年超采,水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农业作为投入产出比相对低的(相对二、三产业)和耗水总量高的产业而言,势必受到较大冲击。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大量使用,对农田生产力及周围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畜禽养殖小区粪便污染亟待解决。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一五”

11、期间,大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将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中高档消费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武装农业,调整基础产业,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奥运”经济,突出“大兴农业”品牌,建设特色产业区,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开发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二)发展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思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新城和重点镇建设带动农村建设,统筹城乡

12、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突出区域比较优势。在统筹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立足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带、经济区,做强、做优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突出亮点,开发唯一性产品,打造区域经济品牌,为新农村发展奠定产业基础。拓展农业多功能。加快农业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型多功能转变。充分发挥农业服务首都的精品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充分发挥农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保障功能。充分发挥农业的旅游休闲观光和农产品展示交易为主的生活功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坚持可持续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13、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加强制度创新。通过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构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农业发展体制环境,增强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加快农业外向型发展步伐,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转移,增强促进农业发展的能力。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从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引导、保护、发挥好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合作

14、互助。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广大农民的全面发展。(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整合区内外资源,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效益。到2010年,初步实现农业主导产业优质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的经营格局,基本建成大兴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大兴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主要关注农产品的供给,转变到更关注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从主要关注农产品产量的增长,转变到更关注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从主要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关注,转变到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

15、发展目标的实现;从主要关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转变到更关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体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新建、更新保护地设施建设步伐,设施保护地面积力争达到10万亩;60以上瓜菜果产品,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国内中高档市场。初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体系, 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80%以上的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活、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处理、排放达标率达到100%,林木覆盖率稳定在30%左右。()农田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条件得到改

16、善。全区粮田面积实行保护性耕作达到100%;加快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由2005年的73个增加到140个。(5)农民素质逐步提高。每年实现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万人次以上,每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以上,使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涌现。()农业管理和服务更加完善。初步建立较完善的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体系,保险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基本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依赖劳动力和投入增加的农业增长型模式,选择土地节约型的生物技术和考虑劳动节约型的机械化、信息化技术战略,加大三产间的共促、关联程度。全区主要农

17、业指标汇总表项 目单 位2005年基期2010年规划年均递增(%)2010年比基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7404.811921.71061林木覆盖率30.2430-持平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万人次/年88持平持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万人/年0.80.5-从事优势主导产业农户加入合作组织的比重%55807.845.5全区设施保护地面积万亩6.58108.751.9农产品进入中高档市场比例%3060-粮田实行保护性耕作率65100-农业标准化基地个7314013.991.7规模饲养场粪便处理排放达标率%2010038.0400四、发展重点内容和重点工程项目“十一五”期间,全区以环境友好、功能完善、技术

18、领先、产业融合、统筹布局、市场先行为建设方向和发展目标,努力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等功能,通过“五业促一村”,积极建设五个方面重点工程,着力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一)重点内容。“十一五”期间,发展优质高效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及配送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数字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形成“五业促一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优质高效主导产业。调优主导产业布局,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提升蔬菜、西甜瓜、果品、甘薯、花卉五大种植主导产业及奶牛、生猪、肉羊、禽类四大养殖主导产业;围绕“奥运经济”,开发特色性、唯一性、功能性产品,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实施品

19、牌战略。发展设施农业,延长农产品上市期,提高农业效益。农产品加工及配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储藏业、运输业、销售业,规范、提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销售半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观光农业。以“绿海甜园”为依托,发展精品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民俗旅游;以节庆活动为平台,利用举办梨花观赏节、西瓜节、桑椹文化节、葡萄文化节、“春华秋实”系列活动,搭建观光旅游平台;以中国西瓜博物馆、葡萄博物馆、梨博物馆为代表,开展农业文化旅游。开发农业观光园区展示功能,着力打造设施观光、体育休闲、餐饮旅游等精品

20、观光线路、产业街、产业带,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产品,将农村生产、生活、民俗、田野、节庆、文化等系统链接,打造农村文化产业链条,探索发展农业文化的产业化。科技农业。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引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完善建设农产品安全和标准化体系;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的科技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全面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通过观念、技术、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引进首都科技人才、技术,继续实施院区、场区合作,拓展新的技术合作领域,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产品、效益优势。数字农业。完善大兴农业资源管理决策系统、北京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和大兴农业信息网“大兴农业

21、三网”建设,实现“三个延伸”,即:资源管理向精准化延伸,服务内容向精细化延伸,服务方式向多样化延伸。实施精准农业试点工程,进行农业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加强信息分析、加工,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向农民提供经过筛选、有效的信息;通过热线电话、设置大屏幕、手机短信等多种有效方式送信息入户。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培育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队伍。(二)重点工程。“十一五”期间,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幅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增进产业融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支撑产业,重点建设五个方面农业工程。产业优化升级建设工程。立足资源优势,

22、围绕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功能的开发,从产业布局、品种优化、产业目标、科技手段、基础投入和产业结构、农民素质培养等方面入手,使产业达到优化升级的目的。重点建设西瓜精品战略工程,蔬菜、甘薯、葡萄产业化建设工程,果桑产业及产品深加工、梨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技术综合开发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畜禽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入户工程及农村新型人才引入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全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立足优势、主导农产品,围绕动植物保护、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方面加快建设。重点建设有害生物预警与控

23、制区域测报站、植保新技术基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及西洋梨基地、有机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等。农业生态系统改善与建设工程。健全的农业生态系统是我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从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入手抓好绿化、美化和净化环境工程。重点建设高效节水工程、重点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防汛抗旱及水资源科学高效管理工程、大兴区规模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工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程、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工程、公路、河道绿化配套工程、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

24、施建设是我区农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大兴区农业基础现状,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的力度,提高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建设设施农业及其配套设施工程、观光采摘园配套设施完善工程、现代农业机械科技服务园区建设、小型田园管理机械推广、陈旧农机具更新改造及服务体系平台建设、沙荒地治理、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等工程。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工程。农业信息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重点发展“大兴农业三网”统筹建设工程,完善大兴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开展农村信息机示范推广工程,开展多种农业信息服务手段进村入户工程,开展大兴区基层信息员培训工程,提高农业信息的传递和应用能力。五、区域布局(一)总体布

25、局。根据大兴区域经济功能特征、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农业新功能,发展精品、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总体上形成“三个层次、九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三个层次”即:在全区范围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业和观光农业,在六环以南地区重点发展种植业,在庞采路以南地区重点发展养殖业。“九大产业”即:蔬菜、西甜瓜、果品、甘薯、花卉五大种植业主导产业和奶牛、生猪、肉羊、禽类四大养殖业主导产业。(二)产业布局。种植业。以中高端消费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通过品牌化、安全化、标准化、设施化建设,构建大兴蔬菜、西甜瓜、果品、甘薯、花卉五大精品、特色种植业主导产业格局。()蔬菜(附件1):逐

26、步建成“四带、五区”结构,即磁大路、刘田路、庞安路蔬菜产业带及青采蔬菜产业带,长子营、礼贤、采育、榆垡、安定五个蔬菜生产区。()西甜瓜(附件2):逐步形成“一带、四区”,即庞安路棚室西甜瓜产业带和北臧村、魏善庄、礼贤、榆垡四个西甜瓜设施农业产业区。()果品(附件3):重点建设“两带、二区”,即以永定河沿岸的北臧村、庞各庄、榆垡、礼贤镇和中部的魏善庄、青云店、长子营、安定等镇两条梨产业带,采育葡萄和安定果桑两个特色产区。()甘薯(附件4):重点建设“两带、四区”,即薛赵路、芦求路产业带及魏善庄、礼贤、安定、采育四个产业区。()花卉(附件5):重点建设京开路两侧、青云店、采育、北臧村等四大花卉生产

27、基地。养殖业(附件6)。按照“减量增效、适度规模、符合规划、科学防疫”的原则,以绿色、优质为重点,发展奶牛、生猪、肉羊、禽类四大养殖业主导产业。六环路以北为禁止养殖区,六环路与庞采路之间为限制养殖区,庞采路以南地区为重点发展养殖区。重点在青云店、礼贤、庞各庄等镇发展奶牛饲养;在采育、长子营、青云店、榆垡等镇发展生猪养殖;在庞各庄、榆垡、礼贤等镇发展肉羊养殖;在榆垡、礼贤、安定、采育等镇发展禽类养殖。农产品加工及配送业(附件7)。以提高农产品增值率为目标,发展农产品加工及配送业,逐步形成“两带、一中心、多点、两基地”格局。“两带”指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西部沿“京开高速”包括黄村、北臧村、庞

28、各庄、榆垡镇在内的农产品配送产业带和以亦庄、瀛海、青云店、安定、长子营、采育等为主的东部农产品配送产业带;“一中心”是指以魏善庄西沙窝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农产品流通的格局;“多点”是指全区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布局;“两基地”是指建设榆垡和青云店两个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观光农业(附件8)。以开发农业新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重点建设“T形带、百园、多点”观光农业格局。“T形带”是指永定河绿色观光带与庞采路休闲采摘观光带相交形成的“T形带”;“百园”是指依托高科技农业园区建设100个观光采摘园;“多点”是指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发展以采摘、民俗观光旅游为主的民俗旅游户。六、保

29、障措施(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通过制定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政策和试点工作,规范已有的合作组织,提高合作组织带动能力,鼓励发展新的合作组织;利用农产品流通协会,积极培育运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促进产供销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龙头企业与本地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统一体,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基地和农户共同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藏业、运输业、销售业,利用商业流通资源为农民开拓市场服务,同时依托区内现有农产品配送、超市连锁经营等资源,发展农产品超市经营、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支

30、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向城区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缩短销售环节。提高“大兴农业”品牌形象,实现农业整体竞争优势。抓住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宣传运作几个关键环节,通过打造农业品牌链推进“大兴农业”品牌建设,以建设大兴农业名牌区为目标实施品牌延伸战略。通过举办“西瓜节”、“春华秋实”等节庆活动推介“大兴农业”品牌,通过统一策划、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标识的做法宣传“大兴农业”品牌,使大兴农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不断培肥地力。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精准施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建设一批高标准

31、基本农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镇村绿化美化和风沙危害区综合治理工程,发挥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基础地位的作用。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继续扩大设施农业生产面积和提升建设标准。通过三级过滤、建沼气池等多种手段进行粪污无害化处理,建立养殖业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发展有机肥加工,提高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免耕覆盖技术和秸杆综合利用技术。以节本增效为核心,抓好重要季节、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并实现大中型农机向小型机械、保护性机械和优质高效机械转变。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配套设施农业的发展,积极推广滴灌、微喷、小管出流等适合我区土壤水分条件的高标准节水措施,并通过准确计

32、量,收取水资源费等管理手段,引导农民主动节约用水;大力发展雨洪利用工程,引入治河、治水新理念,变控制洪水为管理洪水,收集利用村镇、设施农业集雨;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加强水循环利用,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三)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强院区、政企合作,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技术优势,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强势。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提高我区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的科技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完善建设农产品安全

33、和标准化体系,加大对籽种、化肥、农药、兽药等经营和使用的执法检查力度,保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安全性;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及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等。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畜禽疫病灾害的发生,维护农民利益。充分调动各级动物防疫检疫、植保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的积极性,为农户提供培训和指导等各项技术服务;加强政策补贴,实行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模式,积极扩大农业保险服务范围;加快机制和体制创新,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建立现代农业专业化、社

34、会化服务公司,多渠道、多形式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延伸培训内容,转变培训方式,通过课堂培训、田间学校、科技赶集、远程教育、科技入户、电视讲座、外出考察、地头指导等多种方式,积极组织对农民的“技术、技能、观念”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二三产业技术培训,年培训8万人次以上;加大对农民转移培训的力度,在全面普及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突出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每年至少培训中高级技术工人和复合型人才3000人以上;加强对农民的市场观念、就业观念、文明生活观念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生活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5、积极引导农民向农外转移。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吸收更多的当地农民务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积极搭建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在农村劳动力与用人企业之间积极进行牵线搭桥,疏通岗位信息传递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五)探索农业运营新机制。创新农业多元投入机制,加速农业发展步伐。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扩大金融资本注入,引入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资本等形式,加快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农业经济政策体系。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探索农村社区资金互助的有效形式;鼓励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合作建立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

36、的多种抵押贷款担保组织和基金。推行长效机制,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巩固土地确权成果。保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依法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主体,进一步完善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清产核资。继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明晰集体资产,明确产权归属,增加农民资产收益。探索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建立一支业务精通、反应快速的农业执法队伍,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执法体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37、展保驾护航。提高农业执法机构装备水平,增强对各类违法行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查处能力。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扎实有效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附件:大兴区蔬菜发展规划示意图大兴区西甜瓜发展规划示意图大兴区果业发展规划示意图大兴区甘薯发展规划示意图大兴区花卉发展规划示意图大兴区养殖业发展规划示意图大兴区农产品加工配送业发展规划示意图大兴区观光农业发展规划示意图 23 附件1:大兴区蔬菜发展规划示意图附件2:大兴区西甜瓜发展规划示意图附件3:大兴区果业发展规划示意图附件4:大兴区甘薯发展规划示意图附件5:大兴区花卉发展规划示意图附件6:大兴区养殖业发展规划示意图附件7:大兴区农产品加工配送业发展规划示意图附件8:大兴区观光农业发展规划示意图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