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博初设说明--电气0926.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4138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8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博初设说明--电气09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潮博初设说明--电气09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潮博初设说明--电气09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潮博初设说明--电气09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潮博初设说明--电气09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潮博初设说明--电气09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博初设说明--电气0926.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明目录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第三章 建筑篇第四章 结构篇第五章 给水排水篇第六章 电气篇第七章 通风与空调篇第八章 消防篇第九章 环保篇第十章 节能篇概算篇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篇1.1 工程概况和设计依据1.2 工程设计规模和范围1.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4 建筑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5 总概算投资额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篇1.1 工程概况和设计依据1.1.1项目概况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馆作为一处全面展示潮州海外潮人卓越成就、精神风貌以及深厚文化内涵的场所,对凝聚侨心、发挥侨乡优势、提升潮州历史文化名城品位,促进潮州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

2、选址新建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馆。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馆项目位于潮州市古城区内,中山路与太平路交界处,东至太平路,西至同善堂巷及廖厝祠,南至旧县巷,北至中山路,净用地面积约103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832平方米,其中新建博物馆建筑面积为10272平方米,基地内另有保留的两栋民国洋楼。建筑层数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馆的主要情况详见下表:项目名称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馆建设单位潮州市文物旅游局建设地点潮州市古城区内建筑用地面积10332建筑基底面积4018新建博物馆占地面积:3458保留民国洋楼占地面积:560总建筑面积11175新建博物馆建筑面积:9615保留民国洋楼建筑面积:1560建

3、筑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檐口高度:14.94m坡屋顶屋脊最高点:20.09m建筑工程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方案时写了50年,请更正)建筑类别一类多层公建耐火等级地上:一级,地下:一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屋面防水等级级地下室防水等级级1.1.1.1主要依据文件、法规和标准以下请各工种检查下有没缺漏错误的规范:1. 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馆设计任务书及相关文件2. 潮州市文物旅游局相关文件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

4、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7.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9.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1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

5、0011-2001(2008年版)1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20.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21.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2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4.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17051-19972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6、2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9.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50034-20043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3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0343-20043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3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3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36.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及其检测方法GB/T 7107-200237.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3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分册(2007

7、年版)3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分册(2007年版)40.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分册(2007年版)41.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分册(2007年版)4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4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4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4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4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48.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

8、0749.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50.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T13423-1992)51.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ll8095)52. 电磁兼容性标准(IEC801)5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462-2008)54.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55.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1052000)56.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6830-86)57.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1.1.1.2 气象条件概述室外气象设计参数(以汕头市参数作参照):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9、 33.4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7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7.3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7%夏季平均室外风速、主导风向 2.7m/s WSW冬季平均室外风速、主导风向 2.8m/s ENE夏季室外大气压力 100743Pa冬季室外大气压力 102040Pa潮州市处低纬度,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4,日照为1986.1小时,雨量为1685.8毫米。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极端最低气温为-0.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常绿,四季如春。建设用地内生态环境良好。1.1.1.3 工程地质概况本次勘察查明,在勘探55.00m深度

10、范围内,场地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土(Q4m)、下更新统海相沉积土(Q1m)及第三系上新统海相沉积土(N2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所在场地只有一个工程地质层:粗砂(Q4m):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中密状。主要成份为石英粗砂粒,次为中砂粒、细砂粒,含砾石5-10%,呈圆状,含粘粒3%,较均质。层顶标高10.7418.54m,平均值1483m;层厚未完全揭露。1.1.1.3.1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层细砂、第层粗砂及第层粉砂中,属孔隙潜水,富水性较强,层粗砂属强透水层。勘察期间观测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0.0016.10m,水位标高为0.063.18m。本场地地下水对

11、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环境具强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具弱腐蚀性。海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环境具强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具弱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1.1.1.3.2不良地质作用勘察结果表明,本区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采空区、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迹象。场地东侧为大海,海岸边的建筑物应考虑海浪的侵蚀影响。1.1.1.3.3场地地震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型为中

12、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和本次勘察结果,场地内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的断裂构造。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08年版)第4.1.1条规定,建筑场地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1.2 工程设计规模和范围1.2.1工程设计规模本工程为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馆,净用地面积约103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175平方米,其中新建博物馆建筑面积为9615平方米,基地内另有保留的两栋民国洋楼。建筑层数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1.2.2承担设计范围本工程由本设计研究院负责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全过程。室外园林绿化由本设计研究院其他部门设计完成,室

13、内装修设计另行委托。由设计小组配合有关方面协调解决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概预算等专业设计。室内设计及园林绿化由设计小组配合有关方面协调解决。1.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3.1指导思想1.3.1.1文化性设计要挖掘潮州传统文化内涵、潮人精神,提升文化品位,全面展示海外潮人卓越成就、精神面貌及深厚文化内涵,而不止于平铺直诉。1.3.1.2地域性建筑要体现潮州地域特色,与周边地貌条件自然环境相融,并体现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特征,而非以纯现代、通用的博览建筑形式展现。1.3.1.3时代性设计要彰显于新时代,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具有现代的设计理念与建筑形象,采用现代的技术与构

14、造,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的实质,揭示思想和审美观,而非简单地复制传统民居院落的建筑形式及传统符号装饰。1.3.2规划与建筑设计特点1.3.2.1设计定位:以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手法营造空间、诠释潮州华侨文化。1.3.2.2整合场地,协调发展项目基地位于潮州古城区,设计充分考虑古城总体格局与基地周边现状条件,建成后与古城文化公园、廖厝祠、古牌坊街和今后挖掘出来的太平桥形成一个古城旅游线路,从而扩大古城旅游区规模,提升古城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历史文化名城的吸引力。1.3.2.3独特造型,传承创新设计以单元体块组合形成富有韵律感又体现整体性的建筑形态,用以现代的材料、简洁的构成手法表现传统内涵,提

15、升文化品味,突出新建博物馆的时代感,同时又与传统建筑相协调,展现潮州建筑的朴实、典雅、秀丽,又体现潮州华侨的质朴及自强创新的精神。1.4建筑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10332建筑占地面积4018新建博物馆占地面积:3458保留民国洋楼占地面积:560总建筑面积 11175新建博物馆建筑面积:9615保留民国洋楼建筑面积:1560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总高度 檐口高度:14.94 m坡屋顶屋脊最高点:20.09 m容积率1.08建筑密度38.89%1.5 总概算投资额详见初步设计概算篇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篇2.1 场地概况2.2 总平面布置2.3 交通组织2.4 竖向设计2.5 建筑无障碍设

16、计2.6 建筑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篇2.1场地概况建设地块位于潮州市古城区内中山路与太平路交界处,东至太平路,西至同善堂巷及廖厝祠,南至旧县巷,北至中山路,净用地面积约10332平方米。现状地势较为平整,场地内保留民国洋楼两栋,古树尽量保留。2.2总平面布置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馆根据用地现状条件,考虑地段周边的古城旅游点布局,入口广场设于用地南面,与廖厝祠前广场连成一体,并于东南角设置场地标志塔,有利于凝聚南面古牌坊街及古城文化公园的人流,营造景点氛围。契合场地:充分利用用地,建筑以“L”型布局契合地形,主体展厅空间以单元体块穿插庭院绿化布置,沿东侧太平路形成有韵律感的连续界面,西侧

17、形成精巧的园林空间,西北侧保留原有的两排古树,并可选择引导至廖厝祠参观流线,形成有利于整体旅游效益的布局。贵宾接待厅根据总体规划布局和用地地形,采用了南北向展开的平面布置格局,结合高低错落的四坡屋顶,进退有度的观景平台,水平舒展的建筑体量,形成了庄重、高雅、大气的建筑总体形象,并使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建筑体量布局满足各部分功能需求,分为AB两个区:A区为公务会见、宴会及康体用房,B区为游泳馆,各部分功能均有独立出入口,两区之间设计以园林景观及观景连廊,使两部分体量相互联系,保持建筑的整体性。各主要出入口均设有室外停车场地,满足使用需求。2.3交通组织 贵宾接待厅东临区内主道路,设有五处

18、出入口。A区出入口为东面中部的贵宾接待主入口,南面的宴会及康体次入口、后勤出入口;B区出入口为南面的游泳馆主入口、北面的游泳馆次入口。贵宾接待厅共设16个固定停车位,分布于各出入口附近。2.4竖向设计2.4.1本工程采用潮州市规划局提供的平面坐标系,建筑物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10.900m。2.4.2整体排水趋势从基地往周边道路排出,园林及绿化的排水由室外雨水口集中于雨水井内,再引入市政管网。2.5建筑无障碍设计在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馆的主要出入口、水平与垂直交通、卫生间、走廊均进行无障碍设计。建筑内部设两部电梯联系各层平面。2.6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10332建筑占地面积4018新

19、建博物馆占地面积:3458保留民国洋楼占地面积:560总建筑面积 11175新建博物馆建筑面积:9615保留民国洋楼建筑面积:1560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总高度 檐口高度:14.94 m坡屋顶屋脊最高点:20.09 m容积率1.08建筑密度38.89%第三章 建筑篇3.1 功能布局3.2 交通设计3.3 造型设计3.4 竖向设计3.5 消防设计3.6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3.7 图纸目录第三章 建筑篇3.1功能布局贵宾接待厅根据功能要求,分为AB两个区:A区为公务会见、宴会及康体用房,B区为游泳馆,各部分功能均有独立出入口,满足功能需求。A区首层公务会见部分包括两个公务会见厅、休息室及相配的服务

20、用房等,宴会部分分为一个大宴会厅与三个小宴会厅,以及配备的厨房。二层主要为康体活动功能,包括棋牌室、健身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电影厅、KTV室、保健室、茶室、休息室等。B区游泳馆,首层包括一个标准游泳池、温泉池,以及配套的更衣、沐浴、休息用房。B区地下一层作为设备层,布置空调机房、水电用房及供氧设备用房等。3.2交通设计贵宾接待厅东临区内主道路,设有五处出入口。A区出入口为东面中部的贵宾接待主入口,南面的宴会及康体次入口、后勤出入口;B区出入口为南面的游泳馆主入口、北面的游泳馆次入口。A区建筑内部设有三部楼梯及两部电梯,用于疏散及无障碍通行。B区建筑地上一层,地下一层设有两部疏散楼梯通向首层。

21、3.3造型设计贵宾接待厅建筑立面风格现代、典雅,总体与疗养用房风格相协调,体现区域整体性及公共建筑的个性。结合高低错落的蓝灰色四坡屋顶,进退有度的观景平台,起伏有序的建筑体量,再配以素雅的米黄色的外墙、棕红色木百叶,形成了贵宾接待厅庄重、高雅、大气的外观形象,并展现了海南地区独有的地域特色。贵宾接待厅设计结合地域气候,设计出挑深远的遮阳屋檐,外立面的遮阳百叶,自然通风的内部庭院,架空的半室外空间,为贵宾提供了舒适的空间。3.4竖向设计3.4.1本工程采用海南平面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筑物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14.30m。3.4.2整体排水趋势从基地往周边道路排出,园林及绿化的排水

22、由室外雨水口集中于雨水井内,再引入市政管网。3.4.3最高潮水位标高为2.600,建筑各层平面标高均高于最高潮水位。3.5、消防设计3.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建筑分类:低层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室一级3.5.2防火分区A区: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分区面积可按照规范加倍,本区一层、二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5000平方米。B区:游泳馆,首层为标准游泳池,作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根据规范体育馆防火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地下室,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3.5.3安全疏散安全疏散距离: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均不少于2个,安全疏散

23、距离不超过30m,袋形走道长度不超过15m。疏散宽度:走廊宽度2.8-3.9m,楼梯净宽为1.2-2.0m,满足规范要求。3.6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贵宾接待厅的主要情况详见下表: 项目名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疗保健基地疗养区贵宾接待厅建设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建设地点三亚市海棠湾南区-C10片区建筑用地面积按项目总体计算建筑基底面积按项目总体计算总建筑面积8990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檐口高度:14.65m最高点高度:18.10m机动车停车数地上停车数:16辆建筑工程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类别低层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室一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24、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人防类别和防护等级无(整个医疗保健基地人防工程统一设在医疗区地下室)电梯选型表电梯编号电梯类型数量(台)额定载重(kg)额定速度(m/s)停站数量停站层数(米标高层)提升高度(mm)底坑深度(mm)顶层高度(mm)井道尺寸(宽mmx深mm)轿箱尺寸(宽mmx深mm)机房设置机房净高开门方式和尺寸(宽mmx高mm)层门洞口尺寸(宽mmx高mm)是否消防电梯是否残疾人电梯装修标准备注DT-01乘客电梯11350(17人)/1600(21人)1.7520.00,6.5011500160050002400X2400无机房两扇中分1100X21001300X2200否否预留装修尺寸3.7

25、图纸目录建初-01建筑构造用料做法表建初-02总平面图建初-03A区首层平面图建初-04A区二层平面图建初-05A区通风屋面(设备夹层)平面图建初-06A区屋顶平面图建初-07B区负一层平面图建初-08B区首层平面图建初-09B区9.700标高平面图建初-10B区屋顶平面图建初-11A区A1-A15轴立面图、A区A15-A1轴立面图建初-12A区AA-AM轴立面图、A区AM-AA轴立面图、A区1-1剖面图建初-13B区B1-B17轴立面图、B区B17-B1轴立面图、B区BJ-BA轴立面图建初-14 B区BA-BJ轴立面图、B区2-2剖面图建初-15 门窗表第四章 结构篇4.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

26、料4.2 工程概况 4.3 工程地质概况4.4 荷载取值4.5 建筑抗震设防及结构抗震等级4.6 结构使用年限及结构安全等级4.7 结构构件的耐火等级4.8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4.9 受弯构件的挠度及裂缝宽度控制要求4.10 结构选型及结构分析4.11 图纸目录第四章 结构篇4.1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本工程结构设计主要依据下列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规程进行:4.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4.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4.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4.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1

27、.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4.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1.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4.1.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4.1.10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疗养区及服务保障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海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009年9月)4.1.1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4.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疗养区贵宾接待厅,位于疗养区用地中部,沙坝以上。贵宾接待厅总建筑面积899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2层(另加1层坡屋顶),地下1

28、层,总建筑高度为18.400m。4.3工程地质概况本次勘察查明,在勘探55.00m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土(Q4m)、下更新统海相沉积土(Q1m)及第三系上新统海相沉积土(N2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所在场地只有一个工程地质层:粗砂(Q4m):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中密状。主要成份为石英粗砂粒,次为中砂粒、细砂粒,含砾石5-10%,呈圆状,含粘粒3%,较均质。层顶标高10.7418.54m,平均值1483m;层厚未完全揭露。4.3.1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层细砂、第层粗砂及第层粉砂中,属孔隙潜水,富水性较强,层粗砂属强透水层。勘察期间观测地下水稳

29、定水位埋深为0.0016.10m,水位标高为0.063.18m。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环境具强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具弱腐蚀性。海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环境具强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具弱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4.3.2不良地质作用勘察结果表明,本区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采空区、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迹象。场地东侧为大海,海岸边的建筑物应考虑海浪的侵蚀影响。4.3.3场地地震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

30、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和本次勘察结果,场地内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的断裂构造。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08年版)第4.1.1条规定,建筑场地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4.4荷载取值4.4.1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本工程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为Wo=0.85kN/m2,地面粗糙度为A类,风荷载体形系数s=1.3。风载风振系数和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要求取值。4.4.2使用活载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厅: 2

31、.0kN/m2会见厅、宴会厅: 2.5kN/m2棋牌室、茶室: 2.5kN/m2活动室、桌球室、乒乓球室: 4.0kN/m2电影厅、KTV室: 3.0kN/m2健身室: 4.0kN/m2餐厅: 2.5kN/m2库房: 5.0kN/m2厨房: 4.0kN/m2走廊、门厅、楼梯: 2.5kN/m2消防疏散楼梯: 3.5kN/m2厕所: 2.0kN/m2空调机房、电梯机房: 7.0kN/m2观景平台2.5kN/m2上人屋面: 2.0kN/m2不上人屋面: 0.5kN/m24.4.3部分材料及构件容重钢筋砼容重 25kN/m3水泥砂浆容重 20kN/m3石灰砂浆、混合砂浆容重 18kN/m3玻璃窗连框

32、 0.6kN/m2内、外墙容重 18.0kN/m2厕所蹲位部分另加恒载(板重除外) 6.0kN/m24.5建筑抗震设防及结构抗震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疗康复基地(海南分院)任务书的要求,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本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工程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地震作用和内力调整按四级,按抗震等级三级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4.6结构使用年限及结构安全等级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第1.0.7、1.0.8条规定,本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

33、等级为二级,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4.7结构构件的耐火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结构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一级,钢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为3.0小时,钢筋混凝土梁、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为2.0小时、1.5小时。4.8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室内正常环境的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一类,室内潮湿环境的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滨海室外环境的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三类。各构件混凝土满足耐久性的规定要求如下表:环境类别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3)一类0.65225C201不限制二a类0.60

34、250C250.33三类0.50300C300.134.9受弯构件的挠度及裂缝宽度控制要求4.9.1允许挠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当l07m时,允许挠度l0/2007ml09m时,允许挠度l0/250l09m时,允许挠度l0/300l0为计算跨度。4.9.2允许裂缝宽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本工程预应力梁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非预应力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要求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0.3mm,露天或高

35、湿度环境下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0.2mm。4.10结构选型及结构分析4.10.1抗侧力结构体系本工程为多层建筑,抗侧力结构体系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结构布置方面,首先考虑建筑平面使用要求和经济性布置柱网,同时兼顾建筑立面效果。A区柱截面主要有:500500、600600。B区游泳馆部分柱截面主要有:500800、60010004.10.2楼盖体系本工程楼盖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现浇楼盖,A区楼板厚度一般为110mm,跨度较大的板适当加厚。梁断面尺寸:框架主梁一般为300700、300500,次梁一般为250500。B区游泳馆部分顶层板厚为120 mm,采用单向梁布置,框架主梁为4

36、00x1600预应力混凝土梁,单向次梁为400x1600预应力混凝土梁。4.10.3结构分缝问题本工程A区总长度为85.00m,B区总长度分别为83.10m,长度超过规范建议的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规定,考虑到建筑功能的需要,不设缝。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因温度和收缩带来的不利影响。(1)结构布置方面,楼板采用贯通梁系布置,适当增配梁侧腰筋且搭接按受拉考虑。(2)适当提高梁及楼板的配筋率,楼板钢筋采用“细且密”的原则配置,并采用对抵抗裂缝开展有利的变形钢筋。(3)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建议采用浸水养护的方式以减小混凝土的前期收缩。(4)屋面采用硬泡聚氨脂等性能较好的隔热防水层,以减少屋面温度骤然变化对

37、结构层的不利影响。(5)施工时拟在建筑物中设置一条后浇带,待整体结构竣工,混凝土前期收缩已完成后,再浇微膨胀混凝土连接两边。4.10.4基础选型及地下室抗浮措施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柱下扩展基础。持力层为粗砂层。由于场地地下水水位参照旁边静心湖的水面标高,埋深较深,本工程地下室部分可不考虑采用抗浮问题。4.10.5结构用料梁柱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梁柱箍筋、楼板钢筋采用HPB235级、HRB335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表:层 次竖向构件(柱)楼盖1顶C35C354.10.6结构分析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可以考虑弹性楼板假定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

38、与设计软件SATWE,对本工程进行整体计算分析。(1)、计算考虑的参数本工程A区楼板开洞较大,在SATWE程序中按完全弹性楼板进行计算,考虑了楼板变形对抗侧力结构的影响。B区在SATWE程序中按刚性楼板进行计算(2)、计算结果A区SATWE计算结果方 向X 方 向Y 方 向自振周期(秒)T1= 0.9876 T2= 0.9777 T3= 0.9053(T)T4= 0.3548 T5= 0.3482 T6= 0.3238(T)带T表示以扭转模态为主的振型风载作用位移最大层间u(mm)5.62 (1层)3.09 (1层)最大u/h1/ 951.1/ 2016基底弯矩M(kN-m)27607.616

39、383.3基底剪力Q(kN)2618.81500.3地震作用位移最大层间u(mm)4.15 (1层)3.95(1层)最大u/h1/ 15671/ 1648基底弯矩M0(kN-m)18772.6018326.13基底剪力Q0(kN)1722.611679.51总重量G(kN)(考虑了活载折减)84865Q0/G(%)2.031.98B区SATWE计算结果方 向X 方 向Y 方 向自振周期(秒)T1= 0.8247 T2= 0.8019 T3= 0.6579(T)T4= 0.2279(T) T5= 0.2038 T6= 0.1411带T表示以扭转模态为主的振型风载作用位移最大层间u(mm)1.22

40、 (1层)1.84 (顶层)最大u/h1/49251/2990基底弯矩M(kN-m)7226.112039.3基底剪力Q(kN)837.41390.4地震作用位移最大层间u(mm)2.70 (1层)3.33 (1层)最大u/h1/22201/1719基底弯矩M0(kN-m)16492.8715475.73基底剪力Q0(kN)1576.211458.86总重量G(kN)(考虑了活载折减)68277Q0/G(%)2.312.14 (3)、计算结果分析如下: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3.4.3条及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的3.4.3条规定,楼层的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宜大于该层平均位移的1.2倍;不应大于平均值的1.45倍。计算结果显示,本工程该项比值最大为1.12,能满足规范要求。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3.4.2条规定,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