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4186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0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电力行业应用点检制的概况 点检制在发电厂的应用最早始于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的自备电厂,上海宝钢是我国从日本成套引进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当时花了几千万美元同时引进了日本的整套企业管理软件,其中设备点检管理软件的名称叫做TPM(即全员设备管理),上海宝钢于1985年试点,1986年全面在宝钢实施。 宝钢自备电厂投产以后,由于管理上的先进,无论在设备可靠性和原材料消耗上,在当时国内是首屈一指的,当时电力行业搞设备管理的行家都到宝钢自备电厂学习。 许多电力行业搞设备管理的行家都认为发电厂应用这种模式管理设备,对发电厂的安全、经济、稳发、满发是十分有利的,宝钢自备电厂领导也在中国电力企业家协会年

2、会上作了专题介绍,但是由于电力行业受长期以来旧管理体制的束缚和制约,这种先进管理模式的实际推广和应用显得比较滞后。 随着电力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家办电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由华能公司投资、管理的大容量机组电厂,这些电厂实行新厂新体制,管理的起点比较高,许多电厂在初期都曾有过聘请外国专家当厂长的历史,如华能大连、福州电厂等。这些电厂在设备管理上大多采用点检制。一些管理起点比较高的新电厂,如浙江北仑电厂一期工程94年投产后,95年就向宝钢自备电厂学习,进行点检制的试点,96年已在全厂全面推行。浙江嘉兴电厂建厂不久就确立了这种体制。随着电力行业达标创一流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原来不实行点检制的

3、电厂也认识到有必要从现有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用点检制这种设备管理模式来管理设备。 发电厂推行点检定修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一、观念转变是学习推广点检定修制的首要事项 由于发电厂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具体做法与新的管理方法是有矛盾的。例如:按点检制“工序服从”原则,许多工作不一定要上一级领导出面协调处理才能解决,而是由点检员来协调。又例如:有的单位原来检修班长领导下的班员,在管理体制变动后当了点检员,反过来要指挥检修班进行工作。因此当管理模式转变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须随着转变,否则就会产生由于人间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矛盾,影响了工作。如果进一步把这些本来不属于管理方法不适应的矛盾,误认为

4、是新的管理模式的缺点,那么就会影响这些先进管理手段的推广和运用。 又譬如:过去习惯于计划检修,一年一次小修,三年一次大修,而且这些检修又都有原来就规定了的标准检修项目,在实行点检制以后按设备的状态来决定设备什么时候修、如何修,这里也存在着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但是并非所有项目都能搞得很准,特别在推行点检制初期,设备的PDCA循环刚刚开始实施,个别项目的定修没有搞准也是难免的。实际上在旧的检修体制下,几乎经常在产生“欠维修”和“过维修”,只是由于人们习惯原有的模式,而没有觉察罢了。二、正确对待原有规章制度 发电厂长期以来实行了许多规章制度,在长期实践中这些规章制度都得到了补充和完善,有很多是行之有

5、效的。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在推行点检定修制时要正确处理,不要全盘否定,重起炉灶,一则全部重新制订在时间上、精力上不允许,二则大量的规章制度只要经过修改,完全可以为新的管理模式所应用,完全重新制订的只是少数。三、在改制过程中要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发电厂是连续生产的现代化工业企业,不能出现有事无人管的局面,因此在内部管理程序和方法变动时,要妥善处理有关人和事,在新的管理规则、程序未建立之前,不宜废除旧的管理规则和程序。四、要从具体工作内容上认真实施科学管理的内涵 点检定修制有许多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例如:要求点检员对所有设备都要运用“七步工作法”(即全面质量管理)。点检制这些基本的要求和内容都

6、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管理精华,我们推行点检制的意义就是要实施这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由于各个电厂的不同情况,组织形式就不能要求采用一种模式,或者说可以采取分步到位,逐步“磨合”的办法,我们对设备管理进行改革不是光改形式,更重要的是实质和内容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内部机构设置、分工不一定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五、合理分工,要使每个岗位的负荷做到既饱满又平衡 由于设备的功能不同,人员素质的差异等因素,人员配置要逐步摸索,特别在推行点检制初期,领导者要对每个点检员的工作量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务使所有点检人员处于比较合理的工作负荷。 QB 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HTFD-待定-待定-20

7、06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试用) 2006-01- 发布 2006- - 实施 目 次前 言11 范围22 编制依据23 术语和定义23.l 设备点检23.2 设备定修23.3 点检定修制23.4 精密点检33.5 设备劣化33.6 劣化倾向管理33.7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33.8 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33.9 设备的“四保持”43.10工序服从原则43.11 A、B角制44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网络(图一)45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基本原则45.l 设备点检管理基本原则45.2 设备定修管理基本原则55.3 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66 设备管理部人员岗位职责及分工96.1 设备管理部主任96

8、.2 设备管理部主任助理106.3设备安全专工116.4设备专工136.5 专业点检员157 点检定修管理方法及内容177.1 点检定修主要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的编制原则177.2 点检业务工作流程227.3 检修计划管理工作流程237.4 点检管理PDCA循环工作流程247.5机组定修(年修)模型247.6 机组定修工作业务流程257.7 机组优化检修、状态检修业务流程257.8点检目标管理和点检员工作体系267.9点检定修管理的工作方法(“4728513”工作法)278 点检定修日常工作表格式298.1 点检员工作日志298.2 点检员周报308.3 点检员月报348.4 设备管理月度综合分

9、析表368.5 月度设备检修费用表418.6 年度大修、小修、维修、技改、科技项目预算表4242 前 言发电设备点检定修是一种在设备运行阶段以点检为核心对设备实行全员、全过程的设备管理模式,国内外现代企业推行点检定修管理后证明:管理就是生产力,可以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的维护检修费用。为了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实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实行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 本标准由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 提出 本标准由 归口 本标准由生产准备部 负责

10、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生产准备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俊德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审定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于2006年 月 日首次发布实施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方法和内容。2 编制依据 (1)DL/T 83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2) DL/Z 8702004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3)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 理论 (4)设备点检建设概论 (5)兄弟单位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经验(6)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所处地理位置、交通及周边检修市场等实际情况。3 术语和定义3.l 设备点检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

11、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3.2 设备定修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实际状况确定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3.3 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3.4 精密点检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

12、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3.5 设备劣化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3.6 劣化倾向管理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3.7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指按预先制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测试和性能

13、指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供电煤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3.8 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三方确认,是指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量监控工作的需要,点检方、维修方、运行方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方法。当仅需点检方、维修方和运行方中的任两方进行现场确认时,称之为“两方确认”。3.9 设备的“四保持”设备的“四保持”,是指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3.10工序服从原则工序服从原则,是指实施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设备专业主管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作管理权的一种管理原

14、则。3.11 A、B角制A、B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对每一台(件)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人即为设备的A角。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设备A、B角应互相交流。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A角的同时,还可担任另外一些设备的B角。4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网络(图一)5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基本原则5.l 设备点检管理基本原则5.1.1 定点科学地分析、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明确点检部位,同时确定各部位检查的项目和内容。5.1.2 定标准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间隙、温度、压力、振动、流量、绝缘等)的正常

15、工作范围。5.1.3 定人按区域、按设备要求,明确专业点检员。5.1.4 定周期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进行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5.1.5 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五感”(视、听、触、味、嗅),或用仪器、工具进行。5.1.6 定量采用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5.1.7 定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程序,包括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5.1.8 定点检要求做到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总结。5.2 设备定修管理基本原则5.2.1 在开展定修管理时发电设备分成A、B、C三类点检定修工作的重点放在A、B类

16、设备上。5.2.2 A、B、C类设备根据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不同,采用不同的定修策略。5.2.2.1 A类设备以预防性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并结合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制订设备的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5.2.2.2 B类设备采用预防性检修和预知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应根据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5.2.2.3 C类设备以事后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5.2.3设备定修计划的内容包括项目工期、费用、工时定额、备品配件等。5.2.4各级设备点检人员必须要做好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提高定修计划的准确性。5.2.5定修工作应按项目下达工作任务单,其内容包括检

17、修工艺步骤、质量标准、质量监督控制点、安全措施、工时定额、材料和备品配件消耗,以及主要大型工器具的使用等。5.2.6对于定修项目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标准,点检员除应在工作任务单上标明外,并应对上述内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组织“三方”或“两方”确认。5.2.7 在定修工作中,对跨工序、跨部门的作业应执行“工序服从”原则,以及时协调专业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5.2.8发电设备的A、B、C分类原则5.2.8.1 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力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5.2.8.2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下,会直接

18、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5.2.8.3 C类设备是指除A、B类设备以外的其他发电设备。5.3 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5.3.1设备点检管理的第一层防护线是:发电运行部各岗位值班员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巡检,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5.3.2设备点检管理的第二层防护线是:设备管理部专业点检员按区域设备分工负责设备专业点检,并逐步过渡到跨专业点检。5.3.3设备点检管理的第三层防护线是: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巡检和专业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或技

19、术诊断。5.3.4 设备点检管理的第四层防护线是: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发电运行部运行专工,在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及精密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负责设备劣化倾向管理。5.3.5 设备点检管理的第五层防护线是:设备管理部主任、发电运行部主任、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发电运行部运行专工,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测定,以确定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点检效果。图一6 设备管理部人员岗位职责及分工6.1 设备管理部主任6.1.1 在生产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认真宣贯执行有关电力生产方针、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负责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及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设

20、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6.1.2 负责组织编制、修订设备点检定修各项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并组织实施。6.1.3 组织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及科技、技改、反措计划,并组织实施。6.1.4 负责组织好继电保护设备和热控设备的大、小修工作。6.1.5 负责审核电气厂用系统继电保护定值计算、定值单的正确性。6.1.6 负责审核热控保护定值计算、定值单的正确性。6.1.7 负责设备外委大、小修的全过程设备管理工作。6.1.8 深入现场,掌握设备动态,督促各专业及时消除重大设备缺陷,督促各专业做好设备异常分析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督促各专业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点检定修各项技术记录及异常情况记录负责做好设

21、备的“四保持”工作。6.1.9 负责设备管理部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杜绝违章,落实安全责任制及有关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按规定进行事故分析,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6.1.10 贯彻执行GBT 19000系列质量标准,负责编制和完善日常设备维护文件包并组织实施,做好维修质量管理工作。6.1.11 负责贯彻点检定修制,开展设备状态监测,推行预知维修。6.1.12负责设备维(检)修成本管理,备品配件管理,工时定额管理。6.1.13 抓好设备现代化管理工作,“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措施现代化”。6.1.14 组织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设计审查、技术谈判和竣工验收。做好投产前设备

22、管理准备工作。6.1.15负责设备管理部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6.1.16 负责做好上级技术监督部门和兄弟单位对口技术部门的检查、交流、接待工作。6.2 设备管理部主任助理6.2.1 在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设备管理部主任的领导下,认真宣贯执行有关电力生产方针、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负责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及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6.2.2 协助部门主任组织编制、修订设备点检定修各项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并组织实施。6.2.3 协助部门主任组织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及科技、技改、反措计划,并组织实施。6.2.4 协助部门主任组织好继电保护设备和热控设备的大、小修

23、工作。6.2.5 负责审核电气厂用系统继电保护定值计算、定值单的正确性。6.2.6 负责审核热控保护定值计算、定值单的正确性。6.2.7 负责设备外委大、小修的全过程设备管理工作。6.2.8 深入现场,掌握设备动态,督促各专业及时消除重大设备缺陷,督促各专业做好设备异常分析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督促各专业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点检定修各项技术记录及异常情况记录负责做好设备的“四保持”工作。6.2.9 负责设备管理部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杜绝违章,落实安全责任制及有关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按规定进行事故分析,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6.2.10 贯彻执行GBT 19000系列质量标准,负

24、责编制和完善日常设备维护文件包并组织实施,做好维修质量管理工作。6.2.11 协助部门主任贯彻点检定修制,开展设备状态监测,推行预知维修。6.2.12协助部门主任做好设备维(检)修成本管理,备品配件管理,工时定额管理。6.2.13 协助部门主任抓好设备现代化管理工作,“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措施现代化”。6.2.14 组织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设计审查、技术谈判和竣工验收。做好投产前设备管理准备工作。6.2.15负责设备管理部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6.2.16 协助部门主任做好上级技术监督部门和兄弟单位对口技术部门的检查、交流、接待工作。6.2.17 组织编写本部门工作总结。6.2.18

25、 负责组织编写向上级部门汇报的各种汇报、总结材料。6.3设备安全专工6.3.1 在设备管理部主任、主任助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和协调设备管理部各专业的设备安全管理工作。6.3.2 负责锅炉监察、金属监督、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的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工作。6.3.3 负责编制、修订设备管理部 “二十五项反措”实施细则并督促落实。6.3.4负责编制、修订设备管理部“两措”计划,并负责落实。6.3.5 负责编制设备管理部事故、障碍、异常考核实施细则,负责编制设备管理部事故、障碍、异常调查制度。6.3.6在部门领导主持下,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包括春季、冬季、节日等安全大检查和防

26、汛、防冻工作),并对检查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意见和措施,写出分析总结报告,并负责逐项落实。6.3.7 负责组织编写设备维修危险源识别、危险点分析指导书。6.3.8负责设备管理部检修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的审核、危险点预控卡的审核签字;负责检修工作票统计与汇总工作,并对不合格的工作票提出相关考核意见。6.3.9 负责制订起重管理标准与规定,编制起重设备大修计划。6.3.10主持和监督重大、重要设备起重工作任务,并编制、审核重大起重项目的技术方案及制订相关安全、技术措施。负责编制和安排公司主要起重设备的年度检测计划。组织对公司起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对起重工器具的抽查,并提

27、出检查意见6.3.11 严格监督执行各项金属试验标准、规程。6.3.12负责制定金属监督实施细则,审核各项金属检验报告。6.3.13 负责建立、健全金属监督各项技术台帐、资料,实行规范化管理。6.3.14负责设备管理部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登记。6.3.15 负责设备管理部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6.3.16负责设备设备保险理赔工作。6.4设备专工6.4.1 在设备管理部主任、主任助理领导下,全面负责和协调本专业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6.4.2 负责分管的各项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工作。6.4.3负责本专业科技管理工作。6.4.4 热控专工负责校核热控保护定值计算、定值单的正确性。6.4.5电气专工

28、负责校核电气厂用系统继电保护定值计算、定值单的正确性。6.4.6 负责组织点检员编制、修订本专业设备点检定修各项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并组织实施。6.4.7负责组织点检员编制本专业设备检修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6.4.8 组织编制和审核本专业设备维修作业文件包、试验标准、备品配件定额、维修工时定额、维修台帐及技术档案。6.4.9深入现场,掌握设备健康状况,组织、参加并督促点检员及维修人员做好重大设备缺陷消缺工作。督促点检员做好设备异常情况分析,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负责做好本专业设备的“四保持”工作。6.4.9对本专业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本专业障碍以下事故分

29、析,编制本专业反事故措施,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加强本专业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杜绝违章。6.4.10 贯彻执行GBT19000系列质量标准,负责本专业设备质量监督、质量验收工作。6.4.11热控专工负责做好热控设备大、小修的全过程技术管理工作。6.4.12电气专工负责做好电气继电保护设备大、小修的全过程技术管理工作。6.4.13 负责做好本专业点检定修的各项管理工作开展设备状态监测。6.4.14负责本专业设备维(检)修成本管理、备品配件管理、工时定额管理。6.4.15做好本专业设备现代化管理工作。6.4.16参加本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设计审查、技术谈判和竣工验收、做好投产前的设备管理准备工

30、作。6.4.17按“工序服从”原则负责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调工作。6.4.18 负责本专业点检员的技术培训,指导开展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本专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6.4.19负责审核本专业重大维(检)修项目及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6.4.20 负责审核本专业特殊、重大检修项目的技术方案。6.4.21 负责组织点检员编制本专业技术监督日报、月报、季报、年报。并对各类报表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负责。6.4.22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合理化建议和QC小组活动工作。6.4.23 指导分管维修班组做好日常维修工作。6.4.24热控专工负责全公司热控、计量(

31、包括电测仪表)技术监督。6.4.25电气专工负责全公司绝缘、继电保护、励磁技术监督以及远动、通讯技术管理。6.4.26汽机专工负责全公司振动技术管理。负责设备固定资产管理。6.4.27化学专工负责全公司环保技术监督及油务、水务、水工技术管理。6.4.28锅炉专工负责设备管理部各专业技术总结、备品配件和材料计划、设备检修工时定额及维(检)修计划、费用的综合汇总、统计、整理、分析工作。6.4.29 燃料除灰专工负责燃油技术管理。负责设备管理部考勤管理及事务性工作。6.5 专业点检员6.5.1在设备管理部主任、主任助理、本专业设备专工的领导下,负责分管设备点检定修的各项工作。是分管设备的责任者,是设

32、备的主人。6.5.2 贯彻GB/T-19000 系列质量标准,负责质量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6.5.3 负责编制本专业所分管设备备品定额,并提出相应技术条件。6.5.4 掌握本专业所分管设备缺陷、设备危险点和薄弱点,提出消除缺陷的技术措施。6.5.5 参加本专业所分管设备的事故分析,编写事故分析报告,提出反事故技术措施。6.5.6负责编写本专业所分管设备的状态分析。做好精密点检、劣化倾向管理以及设备诊断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6.5.7组织提出本专业所分管设备异动申请。编制本专业所分管重大设备异动方案。负责本专业所分管设备图纸的修改和审查,并向运行方进行技术交底。6.5.8 负责建立健全本专业所分

33、管设备技术台帐,做好设备检修后各类技术资料的汇总、归档工作,并负责上报各类技术报表。组织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完善和管理。6.5.9 参加本专业所分管设备新建、扩建工程技术设计审查、技术谈判和竣工验收。做好新设备投产前技术管理工作,包括向运行方进行技术交底。6.5.10负责编制本专业所分管设备的技术监督日报、月报、季报、年报。6.5.11 热控设备点检员负责计算热控保护定值。负责管理全公司热控保护定值。6.5.12电气二次设备点检员负责计算电气厂用系统继电保护定值。负责管理全公司继电保护定值。6.5.13编制并落实分管设备的年、季、月、周等各类检修计划。6.5.14编制、修订分管设备的点检定修标

34、准、维(检)修作业文件包。6.5.15做好分管设备的专业点检,填写点检工作日志。做好分管设备的检修技术记录和各类管理台帐记录。6.5.16每天深入现场,掌握分管设备缺陷情况,参加并跟踪督促维(检)修方做好设备缺陷消除工作。对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做好分管的“四保持”工作。6.5.17做好分管设备维(检)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认真执行维(检)修作业文件包、维(检)修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或施工方案、做好质量监督和质量验收。6.5.18负责协助设备安全专工制订并落实分管设备的安全措施,做好“三方确认”,保证现场作业安全。负责协助设备安全专工编制设备反事故措施,负责设备的异常分析。6.5

35、.19编制分管设备备品配件和材料计划,负责备品验收,掌握库存动态。6.5.20负责和参加分管设备的专业点检、精密点检、劣化倾向管理和性能测试工作,进行设备危险点薄弱点分析。6.5.21负责分管设备检修工时定额及检修费用计划编制,合理降低检修成本。6.5.22负责分管设备与其他专业点检员的现场协调工作。6.5.23 负责组织分管班组制定班组日常维修管理制度。7 点检定修管理方法及内容7.1 点检定修主要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的编制原则7.1.1点检定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包括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检修作业标准,是实行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主要依据。7.1.1.1 检修技术标准编制原则

36、7.1.1.1.1检修技术标准规定了设备各部位的检修管理值和检查方法,是设备技术管理的基础,是编制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检修作业标准的依据。7.1.1.1.2 检修技术标准的编制依据是: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检修技术标准。7.1.1.1.3检修技术标准编写内容及格式示例(具体格式由点检员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参考编制)(1)检修技术标准表式(机械):编号:修改号:检修技术标准表式(机械)设备名称: 装置或部件名称: 设备编码 部位简图件名材 料检修标准点检或检修更换周期备 注图面尺寸图面问题允许值方法周期注1:需要点检的问位和易损零部件应在上标出。注2

37、:一般情况下,允许值的下限为裂化极限,特殊情况可在备注内注明。审核: 编制: (2)电气检修技术标准表式:电气检修技术标准设备名称: 装置或部件名称: 设备编码: KKS编码 Y:年 W:周 M:月 D:日编 号项 目标准值允 差点检表检查备 注方 法周 期静子静子线圈1绝缘电阻和吸收比2介 损3直流电阻静子铁芯1槽楔深度2串芯螺丝对地绝缘电阻3注1:需要点检的问位和易损零部件应在上标出。注2:一般情况下,允许值的下限为裂化极限,特殊情况可在备注内注明。审核: 编制: 7.1.1.2 点检技术标准编制原则7.1.1.2.1 点检技术标准规定了设备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点检周期、点检方

38、法和管理值,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7.1.1.2.2 点检技术标准的编制依据是: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设备的检修技术标准;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和实际使用中的经验。7.1.1.2.3 点检技术标准编写内容及格式:(具体格式由点检员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参考编制)编号:修改号: 点 检 标 准 表 式设备名称: 设备编码: 序号部件编码部位项目内容点检类型及周期设备状态点检方法点检标准日常巡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运行停止注:1、设备名称和设备编码栏的填写应与检修标准一致。2、项目栏填写设备可能发生劣化的部位和检查的项目。3、内容栏填写点检要素,如压力

39、、流量、温度、异音、振动、给油脂情况、磨损、松驰、裂纹、腐蚀、绝缘等。4、周期栏填写表示方式为:H小时,S每运行班,D天,W周,M月,Y年。5、点检方法栏应按下列名称填写,即看、听、触摸、嗅、敲打、仪器检测、解体。当使用其它方法时可作具体说明。 审核: 编制: 7.1.1.3 给油脂技术标准编制原则7.1.1.3.1 给油脂标准规定了设备给油脂的部位、给油脂周期、方法、分工和油脂的品种、规格,是没备良好润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7.1.1.3.2 给油脂标准的编制依据是: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7.1.1.3.3 给油脂技术标准编写内容及格式: 给 油 脂

40、标 准 表 式编号:修改号: 序号设备名称装置或部件名称给油脂部位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润滑点数补充油标准更换油标准分工备注油量周期油量周期点检运行12345678910注:1、设备名称和装置部件的表述要与检修技术标准一致。2、润滑方式填写:手动给油脂、手动集中给油脂、自动给油脂等方式。3、补油量单位按升填写。4、填写周期时间表示方式为:h-小时,s-每运行班,D天,W周,M月, Y年。审核: 编制: 7.1.1.4 检修作业标准编制原则7.1.1.4.1 检修作业标准即设备检修施工的规定,是点检员确定检修工艺、工时、费用的基础,是检修责任单位进行作业的依据。7.1.1.4.2 检修作业标准的编制依据是: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设备的检修技术标准;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检修作业标准;有关安全规程和工艺规程。编号: 修改号: 7.1.1.4.3编写内容及格式:检 修 作 业 标 准 表 式 设备名称作业名称使用工器具作业条件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工作时间总 时 数简略工艺要求作业要求作业内容作业人数技术及安全上注意事项1、2、3、4、说明:1、设备名称栏的填写与检修技术标准相一致。2、一般作业不必详细填写,只需在工艺要求栏内以作业网络图表示。3、不易理解的作业内容应以简图说明。4、工作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