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4245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例如:原文:众 相 顾,迄 无 应 者。译文: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原则:以直译为主,不能直译的才考虑意译。,直译即必须做到字字落实。,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原则:以直译为主,不能直译的才考虑意译。,二、文言文翻译的两种必备意识,两种必备意识,即语境意识和检查意识。首先是语境意识,语境,简言之即上下文。即要求我们能根据整个句子整个段落乃至整篇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准确判断某些字词的含义以及补充句子省略的内容。,二、文言文翻译的两种必备意识 两种必备意识,即语境意识和检查,准确判断某些字词的含义,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

2、者曰:“郢人垩(白土)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端白粉。虽然这样,我施技的对象已经死去很久了。,准确判断某些字词的含义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补充句子省略的内容,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2008年广东

3、省高考题)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做了主簿,(两人)结为好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补充句子省略的内容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二、文言文翻译的两种必备意识,其次,应对文言文翻译,我们还应具备强烈的检查意识。检查意识是指直译结束后的踩点意识。点即得分点,这些点通常体现在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文言固定句式等方面。,二、文言文翻译的两种必备意识其次,应对文言文翻译,我们还应具,选例一,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08年天津卷)

4、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面上都)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说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选例一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选例二,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06年全国卷1)他的妻子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家那样。,选例二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选例三,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迳,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

5、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09年重庆)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丧失他的国家;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丧失他自身的性命。丧其国=使其国丧=使他的国家灭亡亡其身=使其身亡=使他自身丧命,选例三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选例四,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09北京)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即位为皇帝在定陶。,选例四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09北京,选例五,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

6、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06年全国卷2)季布的名声所以更加显著,是曹丘传播了它呀。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选例五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巩固练习1,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09年浙江卷)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巩固练习1,巩固练习2,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

7、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05年全国卷2)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劝谏,认为不可以。,巩固练习2,巩固练习3,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06年湖南卷)曾国藩序哪里够得谈论文章的事?,巩固练习3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巩固练习4,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

8、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2010江苏卷)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出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巩固练习4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巩固练习5,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06浙江卷)方孝孺蚊对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巩固练习5,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以直译为主,不能直译

9、的才考虑意译。二、文言文翻译的两种必备意识首先是语境意识,语境,简言之即上下文。即要求我们能根据整个句子整个段落乃至整篇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准确判断某些字词的含义以及补充句子省略的内容。其次是检查意识。即直译结束后的踩点意识。点即得分点,这些点通常体现在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文言固定句式等方面。,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原句: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译文:唐太宗听到了将有武姓人杀戮唐室子孙(的传言),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杀掉。评分细则:前半句对,得1分;后半句2分:“除”1分,倒装句式“求人于疑似之际”对1分。全句意思翻译完全错了,不得分

10、。,请你打分,考生翻译(1)唐太宗听说武氏要杀了他子孙后代,于是要求别人在他怀疑的时候杀了他。(2)唐太宗听说武则天杀了他的子孙,叫人在疑似的时候除掉她。,2分,0-1分,1.原句: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请你,2.原句: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译文: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评分细则:“乃、工”翻译对各得1分;全句意思翻译错误,不得分。2.你的功能在于谋划别人,然而不能谋划上天啊!2.这是在谋略别人的方面专攻,而在谋略上天的方面笨拙。,0分,1分,2.原句: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0分1分,失分举要:,忽略语境 大意不明字词句式 没有落实语意不通表达不畅,宏观

11、,微观,启示?,失分举要:忽略语境 大意不明宏观微观启示?,翻译文言文的两个关注点,启示小结:,联系语境,推断大意,宏观上:,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句子大意!(基本分),微观上:,字字落实,文从句顺,关键实虚词、特殊句式!(踩点分),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翻译文言文的两个关注点启示小结:联系语境,推断大意 宏观上:,翻译得分四个步骤:,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解决问题,翻译得分四个步骤: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探究尝试,?,译一:文天祥思索了很久很久,才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给了他。,探究尝试?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索之固,乃书所过

12、零丁洋诗与,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句子大意?(基本分),(张弘范)要书信,(文天祥)书写了过零丁洋给他。,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翻译得分四个步骤:,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 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翻译得分四个步骤: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探究尝试,关键字词、特殊句式!(踩点得分),“索”、“固”“书”的意思以及倒装句、省略句的调整及补充,探究尝试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关键字词、“索”、“固”,翻译得分四个步骤:,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留,指凡朝代、年号、人

13、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估处理,,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 替 补 删 移 猜,翻译得分四个步骤: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留,指凡朝代、年,译二:(张弘范)坚持索要(招降张世杰的书信),(文天祥)于是 书写了 过零丁洋 一诗 给 了 他。,补,留,猜,移,替,补,替,替,替,替,把下列句

14、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译二:(,翻译得分四个步骤:,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带回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翻译得分四个步骤: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带回原文,检查是,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

15、,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

16、幼而颖悟,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2007山东卷)(节选自晋书王戎传)

17、注虓(xio),怒吼。赙(f),赠送财物助人治丧。,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回顾翻译得分四个步骤: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请用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实虚词关注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 替 补 删 移 猜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看,念,写,回顾翻译得分四个步骤:,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3分(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3

18、分(3)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3)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注意点】:(1)注意“异”字的特殊用法,以及“何如”的翻译。(2)注意“安出”的解释。(3)注意“虽”“以”“然”“由是”的翻译,注意被动句。,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答案】:(1)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2)钟会讨伐蜀国,路

19、过时与王戎告别,问(他)有何计策。(3)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评分标准】:(1)“异”1分,倒装句式“何如”1分,句子大意对1分。(2)注意“安”字的解释,句式“安出在”的翻译1分(可以意译)省略句要补出。(3)虚词“虽”“以”“然”1分,固定用法“由是”的翻译1分,被动句式1分,句子大意1分。,【答案】:,得分小结:,翻译题得分两个关注点,三个关键点,实词,虚词,句式,句子大意,四个步骤,得分小结:翻译题得分两个关注点 踩 点 分三个关键点实,文言文翻译题的启示,采分点关键词语、重要语法现象A.积累性的:重要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常用虚词 固定结构B.规律性的: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直译一一对应,字字落实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文言文翻译题的启示采分点关键词语、重要语法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