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4564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调查报告.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调查报告根据年度工作安排,为有效助推“双减”政策落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率队调研中小学校,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组认为,区政府及教育部门以坚决态度、务实措施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省、市发挥示范性作用,得到社会和上级的肯定。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课后托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培训方式隐形变异、升学压力下作业减负难等。为此,建议如下:一、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守住减负“支撑点:坚持系统观理念,盘活*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探究型、合作式、项目化教学设计改革,提供学习资源、工具和平台,促进新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学习方式变革,推进线上线下混

2、合学习、“互联网+”同步教学,构建技术融合的“未来课堂”,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典范。以点带面,做好“双减”十大项目“揭榜挂帅”擂台竞优典型案例推广,形成全区学校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继续为全市“双减”工作做好示范引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应教尽教,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作业统筹管理,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引导学生从校外回归到校内。合理安排教师师德和专业技能培训时间,统筹安排作息时间,推行“弹性上下班”制等,关爱教师发展、健康和生活,激发教师活力。从学校层面抓好效果夯实,健全研究、实施、评价、反馈闭环管理机制,进一步挖掘学校的潜力、激发学校的内生力。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管住减负

3、“关键点”。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相关政策,强化培训内容监管,规范培训服务行为。根据中央、国办有关规定和省教育厅等九部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定,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白名单”,研究制订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准入条件、遴选程序、监管措施和退出机制等。规范学校引进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校园“第二课堂”,加大对从业人员资质、环境安全、培训质量等评估监测,达到“双赢”成效。严厉查处隐形变异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三、深化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抓

4、住减负“突破点”。推进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改革,建设指向教、学、评一致的评价体系,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教学管理向指导性、实证型管理转型。总结推广适合我区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形成*特色主题教育课、学科融合示范课,构建价值观教育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与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把教师参加课后托管服务的表现和质量与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考核奖励相挂钩,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逐步推动。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扭住减负“平衡点”。加强部门统筹,把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广泛宣传科学、理性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禁止炒作考试成绩排名和升学率,合理看待学业竞争、“普职分流”,破除“抢跑文化”等功利现象,引导家长克服不理性、焦虑情绪,减少非理性教育需求,为“双减”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职业教育法,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引导父母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家庭教育。结合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网络体系,通过项目研究、机制创新、数字赋能等载体,构建家校共育新路径,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