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传定稿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4624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一居士传定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六一居士传定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六一居士传定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六一居士传定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六一居士传定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一居士传定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一居士传定稿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一居士传,欧阳修,制作人:黄娟萍,六一居士传欧阳修制作人:黄娟萍,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及特殊句式。理清文章的思路,品鉴本课的写作技巧。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并从中获得人生感悟。,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千百年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多少人的人生信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又有几人能做得到?”“朝也忙,暮也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为名苦,为利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超脱里有无奈,豪迈里是自嘲。出世还是入世,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导:千百年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者

2、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善于论诗 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时,已经64岁,自24岁应试及第,步入仕途已整整40年。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了。更何况,40年中,党争激烈,他也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

3、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逝世,无子嗣,侄子英宗继位。对于英宗该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就成了一个问题。,写作背景,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时,已经64岁,自24岁应试,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都认为应该称父亲,而以司马光为首的儒家顽固派大臣却认为应该按儒家的宗法制度称伯父。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退休;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都认为应该称父,朗读:给下面的字注音。,初谪()滁()山 颍()水 此庄生所诮()涿()鹿 轩裳珪()组 恻()然 赐其骸()骨 偿其夙()

4、愿 佚()讫()无称焉,朗读:给下面的字注音。初谪()滁()山,朗读:给下面的字注音。,初谪(zh)滁(ch)山 颍(yng)水 此庄生所诮(qio)涿(zhu)鹿 轩裳珪(gu)组 恻(c)然 赐其骸(hi)骨 偿其夙(s)愿 佚(y)讫(q)无称焉,朗读:给下面的字注音。初谪(zh)滁(ch)山,biandubiansi边读边思,边读边思,总结每段中重点语句,第一段字词解析,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谪:贬官(古今异义词)退休:隐退,休养 更:改换,biandubiansi边读边思边读边思总结每段中重点语句第,第一段翻译,六一居士最初被

5、贬谪到滁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隐退到颍水之滨闲居,便又改换名号叫六一居士。,朗读第二段并翻译文段内容,第一段翻译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1,以:把,介词诮:讥讽易:改换走:跑 乎:到,介词,引进处所固:本来 聊:姑且 以:来,用来志:记述,表明 尔:通“耳”,罢了,二,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

6、,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第二段重点字词1,尔:通“耳”,罢了。奈何:怎么样?,1以:把,介词二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第二段翻译(1),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这只是五个一罢了,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把我这一个老头,放在这五种物品中间终老,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

7、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脱;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了。”,第二段翻译(1)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你的 胜:尽 方:正当 其:指作者自己虽:即使喻:形容其:自己的患:以为患;忧虑 极:尽情享受 累:形容词作动词,拖累,第二段重

8、点字词2,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形时,泰山在前面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给我造成拖累的世事太多了。,第二段翻译(2),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大者:大的方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身体

9、病:名词作动词,生病尚:还暇:空闲时间,第二段重点字词3,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第二段翻译3,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场事务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第二段翻译3 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场事务从外面使我,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

10、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乞:请求 之、其:我庶几:表可能、期望。有希望 夙:昔日 志:表明之所以:的原因累:使劳累其:自己的 于:被累:拖累(形容词作动词)佚:安逸其: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置:停止 较:比较区区:这些小事(形作名),第二段重点字词4,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昔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表明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使自己的身体劳累,却

11、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没有祸患。我还能选择什么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这些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第二段翻译4,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第三段字词解析,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士:读书人 仕:做官盖:大概 素:一

12、向 去:离职 讫:最终乃:假设连词,如果 以:凭借彊:支撑 筋骸:身体过分古:过多的 今: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第三段字词解析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第三段翻译,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借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贪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

13、什么呢!”,第三段翻译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文末: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文末: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体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谪:贬谪,降职远调B.是岂不为六一乎 岂:难道C.子欲逃名者乎 名:名声D.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聊一聊,答案:D,检,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体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答案:(1)读书人年轻时出来做官,到老了退休,大概不一定要等到七十岁吧。(2)即使九韶之乐在洞庭的原野演奏。,2.

1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六一居士传文章结构,第一段:更号“六一居士”第二段:“六一”之乐第三段:“三宜”去(离职,隐退),六一居士传文章结构第一段:更号“六一居士”,问题探讨,1、作者为何自命名为“六一居士”?2、“六一”能给居士怎样的快乐?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为什么?3、对于居士而言,什么为累?什么为乐?他要做怎样的选择?,议,问题探讨1、作者为何自命名为“六一居士”?议,“六一”何所指?,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六一”=五_+一_,物,老翁,展:,“六一”何所指?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作者自命名为“

15、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一如客人的理解吗?,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姑且用(它)来标志我的乐趣罢了。”,作者自命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一如客人的理解吗?吾为,“六一”能给居士怎样的快乐?,A“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专心至极,不受外物干扰。其乐无穷,沉浸六一之乐。,“六一”能给居士怎样的快乐?A“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文中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为什么?(用原文回答),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文中

16、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为什么?(用原文回答)常患不,对于居士而言,什么为累?什么为乐?,居士以官场为累,以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于五物为乐。“五物”亦是外物,为何他不以为累?,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对于居士而言,什么为累?什么为乐?居士以官场为累,以脱身于,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都不一样,苏轼、范仲淹、欧阳修在文章中都表达了他们对于快乐的理解。,评:,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都不一样,苏轼、范仲淹、欧阳修,黄州快哉亭记: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17、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你所认为的“快乐”是什么?,黄州快哉亭记: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欧阳修的选择“去”,(1)“老而休”(2)“讫无称”(3)“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求福辞祸,乃人之情也哉!,心意坚决!,欧阳修的选择“去”(1)“老而休”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写法赏析,主客问答:主客问答,抑客伸主。这种形式借问答层层推进,使文情顿生波澜,变呆板为活泼,化沉闷为轻松。形成所谓“举重若轻”、“娓娓道来”的风调。,写法赏析主客问答:,1、本文以 为题,行文中极写“六一”带来的闲情雅致,中心意旨却并不在,而

18、在于表明。2、传记形式别具一格。本文的题面虽然是传,但它却采用了赋体 的形式,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活泼多姿。,小结,表现作者晚年寄情外物的乐趣,渴望辞官归老的心情,“六一居士传”,主客问答,1、本文以 为题,行,检,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前者用于他任滁州知州时,后者用于他准备退休定居颖水之后;B.“六一居士”中“六一”指的是: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翁一人;C.欧阳修不断更换称呼的原因是:想借此扩大自己的名声;D.欧阳修曾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他对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充满向往。,答案:C,检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作业,1、课后习题。2能力培养与测试题,作业1、课后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