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市调研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04786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外市调研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赴外市调研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赴外市调研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赴外市调研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赴外市调研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外市调研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外市调研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此次赴*考察学习,让我们学习了经验、看到了差距、拉高了标杆,深感*两级法院的理念新、步子大、管理严、作风优、文化浓、办法多、做法好、效果佳,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无论是诉源治理还是信访化解,审判管理还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法庭建设还是智慧法院建设,工作理念还是工作成效,都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让人深受启发。一要学习*法院的多元解纷工作。*两级法院通过强制度、提质效、搭载体,建立了体系完备的溯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特别是姑苏法院金阊区法庭建立的中立评估制度,通过引入第三方解决争议的机制,探索出了多元解纷的新路径。要将*法院的经验有机融入到*法院审判实践中,进一步推动分调裁审、快慢分道,推动

2、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再上新台阶。二要学习*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院的数据工厂实现了对所有随案同步生成的电子卷宗的集约化管理;吴江区法院的“苏小E”智能语音电话系统,架起了与当事人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桥梁;“苏智”办案辅助平台,集约式嵌入立案、应诉、举证等功能,让群众真切感受智慧赋能加速度。要学习*法院的先进理念,全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审判管理提质增效。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要乐于学习。*法院始终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无论是司法审判理念还是综合工作理念都是与新时代发展需求相匹配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二要勇于担当。*法院担当作为,在抓审判执行

3、主责主业的同时,拓展延伸司法为民的路径,多项工作都处在全国前列。我们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案件办完。三要勤于务实。要把已经制定的规定、签订的协议、购买的设备、采购的软件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排查,对于有但没有实际发挥作用的要设法发挥其作用。四要敢于创新。*法院有很多创新的举措,比如民商事纠纷中立评估模式,社会治理可视化评价系统、执行双重领导机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从队伍源头抓起,认真谋划年度公务员招录和员额法院遴选工作,探索推行年轻干警导师制模式。要加强干警培养锻炼力度,引导年轻干部在重大案件、重大改革、重大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认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抓好分类分级精准化培训锻炼

4、。五要善于总结。要注意发现和培养身边的好法官、好干部,引导广大干警向先进典型看齐,推动形成先“学先进、当先进”的集群效应;要深化运用学习成果,找准结合点、借力点和发力点,取长补短,加以提炼,形成具有*特色的经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要突出讲好*法院故事,围绕“五项重点工作”,形成舆论声势,营造浓厚氛围;要深化新媒体建设运用,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司法宣传更加鲜活、接地气。*月*日至*月*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带队前往*法院进行交流学习,我很荣幸作为*法院的一员参加此次考察,依托实地参观、听取介绍,了解了*法院在诉讼服务、数字化法院建设、多元

5、解纷、执行“三统一”案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先进做法。通过此次交流学习,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看到了差距,同时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感受很深,收获颇丰,现将交流学习的体会汇报如下:一、整体感受在两天半的交流学习中,我感受到*法院工作理念先进,创新能力突出,经验做法有力,立足主责主业在司法服务上更有针对性,在审判质效上更有创新性,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上更有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司法服务措施细。*法院强化“融诉服”理念,整合线下诉讼服务大厅、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智慧法院APP和12368热线等平台资源,研发“全市通办、在线能办、少跑快办”的全域诉讼服务系统,有效实现了诉讼服务在*全域的

6、“通存通兑”和统一监管,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诉讼。姑苏区人民法院金阊法庭针对老年当事人经常会因为不了解诉讼流程、不熟悉智慧庭审等原因,在诉讼活动中遇到障碍的情况,建立暖心“适老”诉讼服务机制,推出分级评估,提供差异化“适老”服务等“暖心八条”,为老年人便利参与诉讼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多元解纷效果优。*法院在法律框架内作探索,在问题导向中求实效,全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构建起具有*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姑苏区人民法院与姑苏区司法局、姑苏区律师协会共同建立民商事纠纷中立评估室,制定中立评估机制,借助律师的专业优势,着力提高解纷质效,形成了分案专办的“助力器

7、”。三是智能应用水平高。*法院积极打造智慧审判*模式,建立全国首家“数据工场”,提升电子卷宗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编目水平,通过人机耦合方式集约化实时处理、标注、生成全市法院规范统一的电子卷宗,为*法院全面无纸化办公办案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撑。推进信息技术与审执工作深度融合,借助科大讯飞庭审语音转写等技术支持,提高审执质效。吴江区人民法院推出智能语音外呼系统,提供全天24小时无间断服务,通过电话及短信的方式告知当事人案件办理相关信息,有效解决了当事人与法官沟通的难题,全面提高了当事人诉讼的便捷性。四是执行工作统筹好。*法院推进执行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建立了由“三统一”的案管平台、“可视化”监管和“网络

8、化”查控平台组成的数字化执行系统,实现了全市法院执行事务的统一指挥、执行案件的统一管理、执行事项的统一协调,实现了执行质效、案件流转、事项办理的可视化监管,有效解决了“人难找”“财产难查”“协助难求”的问题,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二、存在差距与*法院相比,我院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个人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效果不够明显,经济发展好不好,营商环境是关键,作为创优营商环境的主力军,立足审判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效性仍有不足;二是干警的司法理念有待进一步优化,适应信息化工作能力不足,仍然依赖于传统纸质化办案环境,专家型法官、高层次司法人才培养力度需要进一步

9、加大;三是硬件设施较为落后,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不高,尤其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差距较大,这也与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四是一站式多元纠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举措还不够多样有力。三、工作建议及举措*法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对照差距,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一是在增强司法服务效能上推出更实举措。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司法服务。设立民商事纠纷中立评估室、公证咨询工作室、公益律师服务站等,推动形成功能完备、形式多样、运行规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立足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

10、定向司法服务。二是在加强智慧法院建设上实现更大进展。认真学习借鉴智慧审判*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为提高审判质效、加强监督管理、方便群众诉讼提供强大动力。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强硬件建设,同时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加强技能培训,保证人人掌握技能、个个熟练操作,为公正高效司法注入更强科技动力。三是在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上落实更高要求。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提高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总体适用率,不断提升审判效能。稳步推进破产审判工作,推动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和有效救治,盘活用好破产资产。落实最严格知识产权

11、司法保护理念,积极营造保护创新、激励创造的良好法治环境。四是在提升干警司法能力上探索更优路径。坚持把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干警实务锻炼、专业训练,着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促进人才交流,落实“*法院*法院青年干警交流结对计划”,组织干警赴*法院跟班学习,联合举办法官论坛、审判事务交流等活动,在互学互鉴中不断提升干警综合素质。强化担当作为,树立马上就办、创新实干的优良作风,进一步提振干警队伍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精气神,激励干警争做审执先锋、勇攀司法高峰。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我院将以此次赴*法院交流学习为契机,加强对接协作,树立问题导向,进一步激发不甘落后、咬牙追赶的斗志,加压奋进、求新思变,努力以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新成效,书写*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