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讲座(全)讲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4810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分输血讲座(全)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成分输血讲座(全)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成分输血讲座(全)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成分输血讲座(全)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成分输血讲座(全)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分输血讲座(全)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分输血讲座(全)讲义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 分 输 血,输血:有效的急救手段 支持替代疗法 临床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输血医学新时代-成分输血 经过多年的临床输血实践,医学专家对成分输血评价:先进、科学、合理。全血:制备各种血液成分制备的原料输全血:宝贵血液资源的极大浪费,输血疗效差,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成分输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成分输血的概念成分输血的优点现代的输血原则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临床输血进展,成分输血的概念,将人血中各种有效的血液成分进行分离、提纯、浓缩,分别制备成各种高浓度与高纯度的血液成分产品。根据受血者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输注某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产品,达到最佳输血治疗疗效的一种输血措施。,成分

2、输血的概念,成分输血原则:病人缺什么输什么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补充相应的血液成分避免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避免导致循环量过剩、同种异体免疫、血浆蛋白过敏等不良反应。成分输血目的:提高输血疗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统计资料:需要输血的病人90%以上为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缺乏,70%左右仅仅需要红细胞成分,,成分输血的概念,三少病人:血红蛋白 6gL、白细胞计数1.0109 L 血小板计数401011 L 没有出血和感染 该病人目前需要输注的仅为红细胞成分,改善贫血症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了明确的输血适应症,成分输血的优点,一、有效血液成分的浓度、纯度高,治疗疗效好。二、输用安全,输血副反应少。

3、三、综合利用血液资源,一血多用。四、价格便宜,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成分输血的优点,一、有效血液成分的浓度、纯度高,治疗疗效好。血液:有形成分: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外周血干细胞 无形成分:血浆蛋白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纤维结合蛋白 活性蛋白(酶)等目前采用物理离心方法分离、浓缩、提纯的血液成分有: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浓缩粒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浆冷沉淀、外周血干细胞等。经过了浓缩和提纯:小容量的血液成分制剂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一、有效成分浓度高、纯度高,治疗疗效好,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去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红细胞浓度为全血的二倍。红细胞浓度高(

4、较全血高一倍)、纯度高,专门保存液红细胞保存效果好,输注容量小,用于各种血容量正常慢性贫血病人能有效地纠正贫血、改善组织缺氧症状,减轻病人的循环负荷心脏负担,疗效优于全血。二、浓缩血小板制剂(单采血小板、手工浓缩血小板):血小板的浓度为全血的810倍,止血效果好。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的病人有良好的预防出血和止血功效。三、浓缩粒细胞制剂(单采白细胞、手工浓缩白细胞):粒细胞浓度为全血的810倍,有抗感染功效。,二、输注安全,输血不良反应少,成分输血优点,输血不良反应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统计大约5-10%。反复输血病人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63%平均4-5次输血后,有80%左右的病人都会

5、发生程度不同的输血反应。寒颤、发热、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二、输注安全,输血不良反应少,成分输血的优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用ACD或CPD血液保养液采集的血液在4温度中保存的保存条件是为保存血液中的主要成分红细胞而设计的。ACD保养液(酸性枸橼酸钠葡萄糖,每100ml中含枸橼酸钠1.33g,枸橼酸0.47g,葡萄糖3g)CPD保养液(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每100ml中含枸橼酸三钠2.63克、枸橼酸0.327克、无水葡萄糖2.55克、磷酸二氢钠0.222克)血液离体后会发生保存损害:粒细胞8小时后既丧失吞噬功能;血小板12小时既明显破坏,24小时后止血功能全部丧失;凝血因子、每24

6、小时失活50%,三天后几乎全部失活。,二、输注安全,输血不良反应少,输全血的不足,储存三天以后的“全血”仍具功能的成分仅有红细胞、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部分凝血因子。库存全血其成分及功能并不全,全血中有的形成分除红细胞外,其它的只能视为杂质。,二、输用安全,输血不良反应少,输全血的不足,血浆中细胞代谢产物乳酸、血氨、尿素氮、肌肝、血钾浓度均增加;血浆pH值下降。全血中存在有死亡白细胞、失活血小板及细胞碎片。1、加重病人的代谢负担:肾功能不全 高钾 肝功能不全高血氨2、产生同种免疫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血小板输血无效、粒细胞输血无效 3、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可因输注容量过大、循环

7、负担过重,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4、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同种异体免疫反应以及库存全血血浆中大量补体成分的输入,而导致溶血加速、病情加重。,二、输用安全,输血不良反应少,新鲜血:视输血目的不同而定 贫血:保存10天左右红细胞 携氧能力90%血小板减少出血:保存5天以内单采血小板,止血功能80%以上 白细胞减少合并感染:8小时以内单采白细胞 凝血因子减少:保存一年以内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全血中除红细胞成分外,其余的血液成分浓度低、数量少,不够成人的一次性治疗剂量。企图用新鲜全血来抗感染、止血、凝血的功效并不大。新鲜全血输注: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发病率0.1-0.01%死亡率90%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8、,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肝、肾功能损害,肠道内皮脱落等,发病急进展快、与原发病或药物过敏药物副反应相似。,二、输用安全,输血不良反应少,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制剂后,血液有效成分的浓度、纯度较高,如少白细胞红细胞去除了绝大部分的血浆、白细胞等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成分,因此能大大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输用血液成分制剂较输用全血更为安全和有效。,各种血液成分的最适保存温度、保存时间,三、综合利用血液资源,一血多用,成分输血的优点,人血是最宝贵的资源。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器官移植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心肺手术、各种血液病的治疗、

9、大剂量化疗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等都需要大量血液。我国目前人均临床用血量仅为美国的1/10,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临床用血量还将大幅度上升(近几年我国大医院的临床用血量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由此必将进一步加剧血液供需之间矛盾。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成分输血,一血多用,使有限数量的血液资源用于更多病人的治疗。成分输血,一血多用,使有限量的血液用于更多的病人治疗。成分输血比例70%,可节约血液资源25%。,四、成分输血的优点,疗效显著,价格便宜,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输 血 原 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和可有可无的输血,大力推行有针对性的、有明确输血指针的成分输血。根据患

10、者的病情需要合理选择和应用各种血液成分产品,是提高输血疗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关键所在。安全、经济、有效为药品和生物制品的三个最基本的要求,血液成分产品同全血相比这三点尤为突出,所以成分输血技术是值得大力推行和广泛应用的。,临 床 输 血 现 状,深圳市血液中心对两家三级甲等医院、一家二级甲等医院的2597份临床输血病例进行了用血合理性的调查分析(依据为2000年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结果为:血液成分 输注例数 输注剂量(单位)合理性输注比例 红细胞 2196 12689.7 66.44%血浆 1132 10655.2 24.65%血小板 542 23678 97.978%冷沉淀 62

11、 1230 61.29%全血 5 7 60%3937,血 液 制 剂 及 其 临 床 应 用,一、保存全血 手术或外伤等急性失血时,人体对各种血液成分的耐受情况:血 容 量:10%(20-25%会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红 细 胞:20%血浆蛋白:40%凝血因子:65%血 小 板:75%小于40%的失血均可用晶体液和人工胶体液补充血容量,用浓缩红细胞纠正贫血。失血量超过40%时可适量输注全血以补充血浆蛋白。,全 血 输 注 的 缺 点,一、循环负担过重:所增加的血容量要24小时后才能恢复。二、加重病人的代谢负担。三、全血除红细胞外,其他成分均不够一个治疗剂量。四、产生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红细胞的寿命缩

12、短、血小板输注无效、粒细胞输注无效等,导致输血疗效差、不良反应多。五、输血介导的免疫功能抑制作用全血中的失活的白细胞成分及血浆成分均能抑制病人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围手术期中输全血的病人术后感染率增加、恶性肿瘤输全血病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加快等。,全 血 输 注 的 禁 忌 症,一、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 二、贫血合并心功能不全 三、年老体弱者、儿童的慢性贫血 四、输全血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病人 五、可能实施骨髓移植及其它器官移植的病人 六、恶性肿瘤(术后)病人的输血。七、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全血:外科: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

13、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内科:用于内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70g/L或红细胞压积0.22,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考虑输注,但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二、悬浮红细胞 通常输2单位的悬浮红细胞可提高病人红细胞比积约3%、血红蛋白浓度约1g/dl。小儿每公斤体重输悬浮红细胞10ml能提高红细胞比积约3%、血红蛋白浓度1g/dl。,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三、少 白 细 胞 红 细 胞(制剂中白细胞数量5106/单位),少白 细 胞 红 细 胞 输 注 的 优 点:1、减少9

14、5%以上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2、减少巨细胞病毒的传播。3、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选少白细胞红细胞使其以后的血小板输血、粒细胞输血更为有效。4、器官移植术前 可有效地减轻或避免排斥反应,特别是骨髓移植。5、减少恶性肿瘤的转移和复发,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四、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剂输注的临床意义(制剂中白细胞数量1106/单位),1、降低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2、预防HLA同种免疫反应。3、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4、预防输血相关的免疫抑制。5、预防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6、预防亲白细胞病毒的传播。,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外科及手术: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

15、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1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2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3 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内科: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60g/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五、单采粒细胞 浓缩粒细胞,浓缩白细胞输注输血不良反应多,一般不主张输用,粒细胞减少而没有感染症状的病人应进行隔离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口复不易吸收的抗菌素等尽可能的避免感染,而不主张预防性输注粒细胞。,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五、单

16、采粒细胞 浓缩粒细胞,1 严格掌握适应症:粒细胞数低于500个/mm 3,有明显的感染症状,有效抗 菌治疗48小时无效者.2 足量足疗程输用:成人:16-20单位或1人份/次 每日.连续4-6天输注或直至感染症状控制。3 疗效观察:观察体温是否下降、感染是否控制,而不是观察输注后周围血中白细胞计数是否上升.,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菌素治疗难以控制者,充分权衡利弊后输注。,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六、单采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出血发生的可能或已经出血的患者,具有

17、明显的提升血小板计数、预防严重出血的发生和止血的功效。,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血小板的临床输注,血小板的临床输注已经成为成分输血的重要内容:血小板的临床输血在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肿瘤病人的大剂量化疗放疗、心肺手术、器官移植、大量输血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增多。,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的输注不仅保证了临床上一些有效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而且也使很多危重出血的病人起死回生。

18、,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加及功能异常,致使病人有潜在的出血危险,通过输注浓缩血小板使病人的血小板计数提高到某一水平以防止出血的发生的血小板输注为预防性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越低,出血的危险性越大,在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出血的危险性显著增加。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可显著降低血小板低下病人发生出血的几率和严重程度。,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预 防 性 血 小 板 输 注,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可显著降低血小板减少病人发生出血的几率和出血的严重程度:60%

19、的医疗机构以血小板计数20109L作为血小板输注的临界值。20%的医疗机构血小板计数20109L作为血小板输注的临界值。20%的医疗机构血小板计数20109L作为血小板输注的临界值。,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预 防 性 血 小 板 输 注,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应综合病人的血小板计数、个体差异及临床表现来定:1、标准适当放宽:血小板计数20109L 感染、发热、脾肿大、DIC、进行化疗放疗、血小板迅速降低。2、标准严格:血小板计数10109L 病情较为稳定、血小板降低发生缓慢。3、如血小板计数低于5109L 紧急预防性血小板输注。,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预 防 性 血 小 板 输 注,血小板减少病人需作外

20、科手术或创伤性检查:1、血小板计数提升至50109L:腰穿、硬膜外穿刺、导管植入、支气管活检、腹部及类似手术。2、血小板计数提升至100109L:脑部手术、内眼手术、泌尿道手术等不能进行压迫止血的手术。3、血小板计数在较高水平100109L进行任何手术时:手术出血明显减少,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出血,及时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生存减少: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晚期或化疗放疗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无髓期、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加

21、:DIC、心肺手术体外循环、急性大出血、脾功能亢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过量服用阿斯匹林等。,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临床输注指征:一、血小板严重减少有出血倾向。二、血小板明显减少病人伴有明显活动性出血:术后渗血、鼻腔出血、咯血、呕血、大量阴道出血、DIC等用一般止血措施无效时。三、血小板减少伴有颅内出血、内脏出血时应紧急输注血小板制剂。,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的输注剂量与方法:单采浓缩血小板每人份血小板数2.51011,可提高成人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20-301011L。手工浓缩血小板每单位血小板数2.41010,用量为2

22、单位/10公斤体重.病人有发热、感染、脾亢、DIC、出血时要加大输注的剂量。输注前轻轻摇动血袋,用输血器以病人可耐受的速度尽快输入。,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单采血小板 同 手工浓缩血小板相比有:浓度高、纯度高、质量稳定、疗效的特点。严重出血、手术病人和危重病人最好选用机采血小板输注。,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1、临床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2、血小板增高指数:CCI10有效3、血小板回收率:1小时30%有效 24小时20%有效,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影响血小板输注的因素:一、同种免疫: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抗体、血小板抗体使输入的血小板

23、破坏。二、脾大伴功能亢进:脾脏滞留和破坏约30%的输入血小板。三、发热、感染、DIC、出血时消耗和破坏大量血小板,血小板的输注剂量要加大。,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治疗性血小板输注,DIC病人:在抗凝治疗后仍有持续性出血的,凝血止血成分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治疗病因的同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血浆冷沉淀)可作为补充凝血止血成分输入,同时少量应用肝素可防止凝血反跳。由自身血小板抗体引起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严重出血时,先静脉丙种球蛋白1g/10kg体重,然后再输入1人份单采浓缩血小板,可迅速止血并升高病人的血小板计数。,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血小板输注的禁忌症,血栓性血小板

24、减少性紫癜,特点除血小板明显减少外还有精神症状、无尿:输注浓缩的血小板制剂会加重病情。输血后紫癜:输注血小板制剂无效。,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血小板输注不良反应、诊断及处理,一、发热反应:二、血小板输注无效:同种免疫、非免疫性血 小板消耗。三、输血后紫癜:四、过敏反应:五、细菌污染:六、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七、其他反应:,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外科(外伤及手术):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1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2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3 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4 如术中出

25、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内科: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10-50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5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七、新鲜冰冻血浆,1、补充重症肝炎病人的血浆凝血因子计血浆蛋白的缺乏。2、大量输用库血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3、大面积烧伤而引起的血液浓缩症。,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外科: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1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2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

26、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3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4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内科: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八、正常人血浆冷沉淀,正常人血浆冷沉淀为以下血浆成分的浓缩物1、凝血因子:儿童及成人甲型血友病出血及手术前用。2、凝血因子:3、纤维蛋白原: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如DIC、肝功能 不全等。4、纤维结合蛋白(调理蛋白,与病人的应激能力 有关):严重创伤、严

27、重感染、肝功衰等。5、VW因子:肾功衰出血、血管性血友病。,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因子浓缩剂。,输血实例:36岁 男性,诊断:1、门脉高压,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脾功能亢进。2、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低蛋白血症.2007年12月14日入院 2008年1月21日手术 2008年1月31日出院 住院天数:48天 输血情况:悬浮红细胞68单位 新鲜冰冻血浆9100毫升 冷沉淀:4单位,输血实例:36岁 男性,诊断:肝炎后肝硬化 脾肿大 上消化道大出血日期 出血情况 血液化验

28、 输血情况 Hb(g/L)PLT(109/L)PT(s)APTT(s)红细胞 血浆 冷沉淀 12.14 800ml(11-14s 25-35s)12.15 900ml 87 56 17 25 2u12.17-18 90 35 14 34.5 8u 1200ml12.19-23 2010ml 69 36 13.4 26.3 14u 1600ml12.24-25 750ml 81 47 18.5 25.9 16u 1200ml12.26-2008.1.1 800ml 101 45 16.7 31.4 8u 1600ml1.2-1.6 500ml 114 47 400ml 1.7-1.15 抽腹水3

29、800ml 90 55 18.5 35.3 4u 900ml1.16-1.20 99 55 17.8 33.51.21 手术:脾切除 结扎胃左、右、后、左膈下血管分支,手术过程出血200ml,未输血。1.23 400ml 1.25-26 80 212 2u 400ml 1.31 97 363 出院,急性大失血病人大量输血时凝血、止血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止血措施,原因1、低体温:深部体温35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明显降低。2、持续性低血压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消耗性凝血病。3、肝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生成减少、肝脏清除功能下降(血液抗凝剂枸橼酸在体内堆积造成低钙血症会加重出血)。4、稀释性血小

30、板减少。5、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急性大失血病人大量输血时凝血、止血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止血措施,止血措施1、重视输入液体、血液制剂的加温(32左右)及病人的保暖措施。2、浓缩血小板的输注指征:血小板计数6010 9/L,伴有临床微血管出血症状。3、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指症:PT延长超过正常范围的1.5倍或aPT延长超过正常的1.5倍,有临床病理性出血症状者。12-15ml/Kg体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如果病人并发DIC,在去除诱因、肝素化抗DIC治疗的同时输注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5、正常人血浆冷沉淀的输注指征:有凝血障碍、纤维蛋白原浓度1g/L时,应输冷沉淀5-8个单位。6、补充钙剂:每输

31、1000ml血液制剂应补充10%葡萄糖酸钙10ml。,单采血液成分,单采血小板单采粒细胞单采淋巴细胞单采年轻红细胞单采周围血干细胞: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癌代替骨髓进行自体或异体骨髓移植,五、临 床 输 血 进 展,一、血液成分产品的临床应用情况不断变化二、血液成分产品的制备方法不断改进三、安全有效的新血液成分产品不断涌现四、参入临床治疗,一、血液成分产品的临床应用情况不断变化,1、全血输血大幅减少,各类红细胞制剂用量逐年上升2、浓缩血小板制剂的临床输注剂量不断上升3、浓缩白细胞的临床用量急剧减少4、血浆冷沉淀的临床用量增加,二、血液成分产品的制备方法不断改进,大容量低温离心机 全封闭采血多联袋 红

32、细胞专用的保存液 各类血液成分制剂病毒灭活技术的应用 风冷式速冻冰箱 多功能血细胞单采机,血液成分产品的制备方法不断改进,使得悬浮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浆冷沉淀、手工血小板、机采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制剂的制备不仅从质量上有了保障,同时大量保存以上产品并随时提供给临床输用成为了可能。,血液成分产品的制备方法不断改进,多功能血细胞单采机制备的机采血液成分产品可为临床病人提供单一供血者捐献的足够剂量的血小板、粒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等血液成分。此类产品有着纯度高、质量稳定、输血传播疾病和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几率少等诸多优点。,血液成分产品的制备方法不断改进,血液成分产品制备方法的不断改进,

33、使得临床开展成分输血越来越安全、有效、方便、迅速,为临床医生抢救和治疗病人提供了可靠的产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三、安全有效新的血液成分产品不断涌现,辐照血去白细胞红细胞灭活病毒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成分:,辐 照 血,辐照血:用适当剂量的射线灭活具有细胞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但不损伤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以预防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是输入了含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后所发生的一种严重输血并发症,主要受损器官是皮肤、骨髓造血细胞、肠道和肝脏,发生率约0.01%-0.1%,但死亡率高达84%。,辐 照 血,辐照血用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受血者:如

34、造血干细胞移植、经化疗放疗的肿瘤患者及其他病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一、二级亲属间输血。,去白细胞红细胞,同种异体免疫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90%以上是由血液中白细胞成分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输血介导的免疫功能抑制 白细胞病毒传播 急性肺损伤 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去白细胞红细胞,血液采集分离后的12小时内将悬浮红细胞中99.9%以上的白细胞过滤清除掉,可有效地避免以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去白细胞红细胞,去白细胞红细胞的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血液疾病的患者 肿瘤患者的输血 小儿患者的输血 外科手术前后输血 有输血反应的内科贫血病人 妇产科输血 血液透析的贫血病

35、人,灭活病毒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成分,由于病毒标志性检测在方法学上的局限性,输血传播性疾病丙肝、艾滋病都存在着窗口期的问题:丙型肝炎的检测窗口期平均为80天艾滋病的检测窗口期平均为14天因此通过输血前常规血液的检测还不能彻底杜绝输血后丙型肝炎和输血后艾滋病的发生。,灭活病毒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成分,目前能根本控制直至杜绝血源性病毒传播疾病的措施,是对临床使用的各种血液成分制剂和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处理。,灭活病毒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成分,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法用于新鲜冰冻血浆、血浆冷沉淀等血浆制剂的病毒灭活,在上海已广泛用于临床,其病毒的灭活效果已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血浆病毒灭

36、活的有效性指标。各种血细胞成分的病毒灭活技术也在研究中,不久即可在临床使用。,参入临床治疗,多功能血细胞单采机不仅能采集各种单采血液成分制剂,还可以配合临床开展各项治疗性血液成分清除术和置换术。治疗性血液成分清除术和置换术快速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一些异常增多的病理性血液成分,必要时补充一定量的正常血液成分和/或晶体液、胶体液,以达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参入临床治疗,治疗性血液成分清除术和置换术治疗疾病:血浆置换术治疗多种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格林-巴利综合症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中毒性疾病及急性肝功衰等。白血病细胞清除术治疗各种高白细胞白血病:白血病伴脑膜浸润、肺部浸润

37、,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0010 9/L。红细胞清除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伴高粘滞血症、血红蛋白浓度180g/L。血小板清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伴血栓或/和出血,血小板计数100010 9/L。各种治疗性单采均有着治疗过程安全、治疗效果明显的优点。,参入临床治疗,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术:血站配合医院开展的自体、异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检测、冻存、扩增技术,可为临床医生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恶性实体瘤提供一个崭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参入临床治疗,单采病人淋巴细胞结合多种白细胞因子的诱导生成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多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应用于晚期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及多种恶性实体瘤的抗肿瘤治疗有一定的疗效。,谢谢各位专家!,请 多 提 宝 贵 意 见!,谢谢各位专家!,请 多 提 宝 贵 意 见!武 汉血液中心 陈 涵 薇 83648154,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