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书愤》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4816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书愤》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选修《书愤》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选修《书愤》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选修《书愤》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选修《书愤》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书愤》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书愤》教学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书愤,一往情深陆放翁,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但最终将爱情的玫瑰丢落风中。,学科网,就是千古风流佳作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首感情真挚、字字血泪、激愤铿锵的词流传开后,只有唐婉最能理解其中含义。唐婉忧伤欲绝,又不能像陆游那样公开题词,只好在夜深人静,蘸着泪水和了陆游一首词。就是钗头凤世情薄。此后唐婉悲痛欲绝,未几郁郁而终。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

2、独语斜槛。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

3、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许国丹心,至死不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诉衷情(70岁)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示儿(85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作背景,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

4、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解 题,书:写愤:愤懑,悲愤,书愤:抒发心中郁愤之情,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那知”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国仇未抱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

5、忆里去的。“气如山”当年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勇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学科网,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什么手法表达情感?,“塞上长城”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称自己是”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用典、对比。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我有心,天不予!,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7、载谁堪伯仲间!,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死”,但终归名满天下,“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从诗中找),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排挤打击、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那么,造成诗人“愤”的根源又是什么?,愤的根源是南宋朝廷的“主和派”,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

8、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报国欲死无战场,书生无地效孤忠,“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年华空老无人领军,愤!,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表现手法?,B、对比手法:,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A、借古讽今(用典):,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9、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 愤,“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作业:比较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他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比较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他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找出两首诗的共同之处。相同点:,(1)背景经历:动乱年代;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3)都体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功绩方面:杜甫:天下计”

10、、“老臣心”赞诸葛亮的非凡功业:济世雄才、报国忠忱;陆游:积极组织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格。个人情感:杜甫: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陆游:以诸葛亮自况,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表现手法:杜甫:先写景,在景中融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春色固然美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传达英雄不再的伤感。然后抒发感慨,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陆游:用典、对比相结合。昔日的浩气壮举与今日的年迈衰颓对比。诸葛亮的积极进取和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对比。结构上,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大气磅礴,笔力雄健。,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书愤以典明志、借古讽今+对比手法(两个对比)3.作品风格:杜甫 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不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