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4877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 经,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一、诗经的编订,1、编订的方法 A、献诗说 B、删诗说 C、采诗说,2、编订的目的(1)宗教祭祀(2)政治外交(3)道德伦理(4)教育文化(5)娱乐宴飨,二、诗经的体例 风:十五国风,160篇 二南:周南、召南,25篇 十三国风: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35篇“风土之音曰风”(郑樵通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毛诗序)“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朱熹诗集传序),三、诗经名称的由来 1、诗经最初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战国后期始称为经。庄

2、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2、西汉文帝时,诗首先被官方确认为经,被当作治国经邦的政治经典列于学官。,四、传诗 1、齐诗:齐人辕固 2、鲁诗:鲁人申培 3、韩诗:燕人韩婴 4、毛诗:鲁人毛亨、赵人毛苌,四家诗的特点,齐诗: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解说易和律历。鲁诗:据春秋大义,采先秦杂说,以诗训诂,以诗印证周代礼乐典章制度,将诗作为礼的说明。韩诗:继承先秦说诗的传统,断章取义,割裂诗句以作自己论文的注脚。毛诗:将诗和左传配合起来,以诗论史。训诂简明,很少神学迷信内容。,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一、诗经时代的社会形态邰-豳-岐-丰邑-镐-始祖后稷-公刘-古公亶父-文王-武王-洛邑-平

3、王-,春秋时期A、前770年平王东迁-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史记,共295年)B、前770年平王东迁-前403周威烈王23年(资治通鉴)C、前722年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鲁襄公十四年(春秋,共242年)战国时期A、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前221年(史记)B、前403周威烈王2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前221年(资治通鉴),1、农业的发展2、宗教思想3、政治制度,二、诗经与乐舞的关系,“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儒者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司马迁史记孔子

4、世家),三、诗经的内容,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大雅生民:后稷 大雅公刘:公刘 大雅绵:古公亶父 大雅皇矣:文王 大雅大明:武王,2、农事诗例:豳风七月周颂丰年 3、燕飨诗例:小雅鹿鸣 魏风相鼠4、怨刺诗例: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 5、战争徭役诗例:秦风无衣小雅采薇 豳风东山 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 6、婚姻爱情诗例:周南关睢邶风静女 卫风氓,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形态,一、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1、由原始诗歌的实用功能到功利主义的创作自觉2、由原始诗歌和民歌的集体歌唱到个体诗人的出现3、由原始诗歌的简洁素朴到艺术水平的提高,二、诗经标志着中国抒情诗艺术逐渐发展成熟,1、抒情诗中人物形象

5、的成功塑造(1)通过事件的简要叙述或抓住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描述来塑造人物(2)通过简单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3)通过朴实无华的抒情议论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境界的创始3、高超的艺术技巧,(一)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直接铺陈叙事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诗集传 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比:比喻。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A、整首作比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B、部分作比 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

6、眉。,兴:起兴,有引起联想渲染气氛的作用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A、只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小雅白华:“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B、比兴兼用,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C、赋兴兼用,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7、,宛在水中沚。,(二)其他艺术修辞手法(1)夸张(2)对比(3)映衬(三)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三、诗经的艺术创作和周文化精神,1、诗经中的物象抽取和周文化精神2、思维方式、审美心理与作品的内在结构,四、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1、名词动词的丰富多彩与具象化特征2、重章复唱的章法形式与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锤炼,二、语言形式,(1)重章,A、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为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

8、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B、一篇之中,分别重章郑风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C、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櫑,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2)叠句,A、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

9、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B、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3、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形容词摹声摹形(1)叠字(重言),“伐木丁丁,

10、鸟鸣嘤嘤”(小雅伐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周南芣苢)“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王风黍离)“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豳风七月),(2)双声如“参差”、“踊跃”、“黾勉”、“栗烈”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3)叠韵如“委蛇”、“差池”、“绸缪”、“栖迟”如“如切如磋”(卫风淇奥)“爰居爰处”(邶风击鼓)“婉兮娈兮”(齐风甫田),4、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第一、韵的位置:A、句尾韵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隔句句尾韵:华、家),B、在代词或语气词前的句中韵(变相句尾韵),周南关雎参差荇菜

11、,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隔句押韵的句中韵:流、求),第二、一章的韵数,A、一韵到底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B、换韵 邶风静女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句尾换韵式:娈、管;炜、美。),第三、韵脚的相互距离,A、句句押韵 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B、隔句押韵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隔句句尾韵:蓁、人)C、交韵 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真部),维莠骄骄(宵部);无思远人(真部),劳心忉忉(宵部)。”,五、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 1、句式 2、重章叠句 3、语气词,第四节 诗经的文化精神,1、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2、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4、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第五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1、抒情诗的传统2、群众性的艺术传统3、现实的世俗的艺术传统,二、诗经 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一)风雅与文学革新(思想内容)1、取材于日常生活 2、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3、平和的情感色彩(二)比兴的垂范(表现手法)三、诗经 奠定了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丰富你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