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教材- 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4919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教材- 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气安全教材- 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气安全教材- 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气安全教材- 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气安全教材- 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教材- 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教材- 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原则是:应当使危险的带电部分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触及。本章所介绍的是最为常用的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即绝缘、屏护和间距。这些措施是各种电气设备都必须考虑的通用安全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第一节绝缘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长久以来, 绝缘一直是作为防止电事故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绝缘也是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一、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绝缘材料又称为电介质,其导电能力很小,但并非绝对不导电。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的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1107 m 。绝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

2、用于对带电的或不同电位的导体进行隔离,使电流按照确定线路流动。绝缘材料的品种很多,一般分为:气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空气、氮、氢、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等;液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从石油原油中提炼出来的绝缘矿物油,十二烷基苯、聚丁二烯、硅油和三氯联苯等合成油以及蓖麻油;固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树脂绝缘漆,纸、纸板等绝缘纤维制品,漆布、漆管和绑扎带等绝缘浸渍纤维制品,绝缘云母制品,电工用薄膜、复合制品和粘带,电工用层压制品,电工用塑料和橡胶、玻璃、陶瓷等。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主要表现在电场作用下材料的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及绝缘强度。它们分别以绝缘电阻率( 或电导) 、相对介电常数r 、介质损耗角 tan 及击

3、穿强度EB四个参数来表示。本节暂先介绍前三个参数。1. 绝缘电阻率和绝缘电阻任何电介质都不可能是绝对的绝缘体,总存在一些带电质点,主要为本征离子和杂质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它们可作有方向的运动,形成漏导电流,通常又称为泄漏电流。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的绝缘材料的等效电路如图 2-1a 所示;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电流如图 2-1b所示。图中,电阻支路的电流 Ii 即为漏导电流;流经电容和电阻串联支路的电流 Ia称为吸收电流,是由缓慢极化和离子体积电荷形成的电流;电容支路的电流 IC 称为充电电流,是由几何电容等效应构成的电流。绝缘电阻率和绝缘电阻分别是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的主要电性参数之一。为了检验绝缘性

4、能的优劣,在绝缘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中,经常需要测定其绝缘电阻率,包括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而在绝缘结构的性能和使用中经常需要测定绝缘电阻。温度、湿度、杂质含量和电场强度的增加都会降低电介质的电阻率。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使离子容易迁移,电阻率按指数规律下降。湿度升高,一方面水分的浸入使电介质增加了导电离子,使绝缘电阻下降;另一方面,对亲水物质,表面的水分还会大大降低其表面电阻率。电气设备特别是户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因受潮引起绝缘材料电阻率下降,造成泄漏电流过大而使设备损坏。因此,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应定期检查设备绝缘电阻的变化。杂质的含量增加,增加了内部的导电离子,也使电介质表面污

5、染并吸附水分,从而降低了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在较高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固体和液体电介质的离子迁移能力随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 大,使电阻率下降。当电场强度临近电介质的击穿电场强度时,因出现大量电子迁移,使绝 缘电阻按指数规律下降。2. 介电常数电介质在处于电场作用下时,电介质中分子、原子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发生偏移、使得 正、负电荷的中心不再重合,形成电偶极子。电偶极子的形成及其定向排列称为电介质的极 化。电介质极化后,在电介质表面上产生束缚电荷。束缚电荷不能自由移动。介电常数是表明电介质极化特征的性能参数。介电常数愈大,电介质极化能力愈强,产 生的束缚电荷就愈多。束缚电荷也产生电场,且该电场总是

6、削弱外电场的。因此,处在电介 质中的带电体周围的电场强度,总是低于同样带电体处在真空中时其周围的电场强度。现用电容器来说明介电常数的物理意义。设电容器极板间为真空时,其电容量为 Co,而当极板间充满某种电介质时,其电容量变为 C, 则 C 与 Co 的比值即该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即: (2.1) 在填充电介质以后,由于电介质的极化,使靠近电介质表面处出现了束缚电荷,与其对应,在极板上的自由电荷也相应增加,即填充电介质之后,极板上容纳了更多的自由电荷,说明电容被增大。因此,可以看出,相对介电常数总是大于 1 的。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受电源频率、温度、湿度等因素而产生变化。随频率增加,有的极化过程

7、在半周期内来不及完成,以致极化程度下降,介电常数减小。 随温度增加,偶极子转向极化易于进行,介电常数增大;但当温度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热运动加剧,极化反而困难一些,介电常数减小。随湿度增加,材料吸收水分,由于水的相对介电常数很高 ( 在 80 左右 ),且水分的 侵入能增加极化作用,使得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明显增加。因此,通过测量介电常数,能够判质受潮程度等。大气压力对气体材料的介电常数有明显影响,压力增大,密度就增大,相对介电增大。 3. 介质损耗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的部分电能不可逆地转变成热能,这部分能量叫做介质损耗。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叫做介质损耗功率。介质损耗一种是由漏导电流引起的;

8、另一种是由于极化引起的。介质损耗使介质发热,是电介质热击穿的根源。施加交流电压时,电流、电压的相量关系如图 2-2 所示。总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即电介质的功率因数角。功率因数角的余角称为介质损耗角。根据相量图,不难求出单位体积内介质损耗功率为P= (2.2)式中: 电源角频率 , =2 ; 电介质介电常数 ;E 电介质内电场强度;tans 介质损耗角正切。由于 P 值与试验电压、试品尺寸等因素有关,难于用来对介质品质作严密的比较,所以,通常是以 tan 来衡量电介质的介质损耗性能。对于电气设备中使用的电介质,要求它的 tan 值愈小愈好。而当绝缘受潮或劣化时, 因有功电流明显增加,会使 tan

9、 值剧烈上升。也就是说,tan能更敏感地反映绝缘质量。 因此,在要求高的场合,需进行介质损耗试验。影响绝缘材料介质损耗的因素主要有频率、温度、湿度、电场强度和辐射。影响过程比较复杂,从总的趋势上来说,随着上述因素的增强,介质损耗增加。二、绝缘的破坏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绝缘材料会由于电场、热、化学、机械、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使绝缘性能发生劣化。1. 绝缘击穿当施加于电介质上的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时,会使通过电介质的电流突然猛增,这时绝缘材料被破坏,完全失去了绝缘性能,这种现象称为电介质的击穿。发生击穿时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击穿时的电场强度简称击穿场强。(1)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气体击穿是由碰撞电

10、离导致的电击穿。在强电场中,带电质点 ( 主要是电子 ) 在电场中获得足够的动能,当它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时,能够使中性分子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新形成的电子又在电场中积累能量而碰撞其他分子,使其电离,这就是碰撞电离。碰撞电离过程是一个连锁反应过程,每一个电子碰撞产生一系列新电子,因而形成电子崩。电子崩向阳极发展,最后形成一条具有高电导的通道,导致气体击穿。在均匀电场中,当温度一定,电极距离不变,气体压力很低时,气体中分子稀少,碰撞游离机会很少,因此击穿电压很高。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大,碰撞游离增加,击穿电压有所下降,在某一特定的气压下出现最小值;但当气体压力继续升高,密度逐渐增大,平均自由行程很小,

11、只有更高的电压才能使电子积聚足够的能量以产生碰撞游离,击穿电压也逐渐升高。利用此规律,在工程上常采用高真空和高气压的方法来提高气体的击穿场强。空气的击穿场强约为 253OkV/cm 。(2)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液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与其纯净度有关,一般认为纯净液体的击穿与气体的击穿机理相似,是由电子碰撞电离最后导致击穿。但液体的密度大,电子自由行程短,积聚能量小,因此击穿场强比气体高。工程上液体绝缘材料不可避免地含有气体、液体和固体杂质。如液体中含有乳化状水滴和纤维时,由于水和纤维的极性强,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使纤维极化而定向排列,并运动到电场强度最高处联成小桥,小桥贯穿两电极间引起电导剧增,局部温

12、度骤升,最后导致击穿。例如,变压器油中含有极少量水分就会大大降低油的击穿场强。含有气体杂质的液体电介质的击穿可用气泡击穿机理来解释。气体杂质的存在使液体呈现不均匀性,液体局部过热,气体迁移集中,在液体中形成气泡。由于气泡的相对介电常数较低,使得气泡内的电场强度较高,约为油内电场强度的 2.22.4 倍,而气体的临界场强比油低得多,致使气泡游离,局部发热加剧,体积膨胀,气泡扩大,形成连通两电极的导电小桥,最终导致整个电介质击穿。为此,在液体绝缘材料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纯化、脱水、脱气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这些杂质的侵入。液体电介质击穿后,绝缘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恢复。(3) 固体电介质的

13、击穿。固体电介质的击穿有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放电击穿等形式。电击穿。这是固体电介质在强电场作用下,其内少量处于导带的电子剧烈运动,与晶格上的原子( 或离子 ) 碰撞而使之游离,并迅速扩展下去导致的击穿。电击穿的特点是电压作用时间短,击穿电压高。电击穿的击穿场强与电场均匀程度密切相关,但与环境温度及电压作用时间几乎无关。热击穿。这是固体电介质在强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损耗等原因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散发出去,会因温度上升,导致电介质局部熔化、烧焦或烧裂,最后造成击穿。热击穿的特点是电压作用时间长,击穿电压较低。热击穿电压随环境温度上升而下降,但与电场均匀程度关系不大。电化学击穿。这是固体电

14、介质在强电场作用下,由游离、发热和化学反应等因素的综合效应造成的击穿。其特点是电压作用时间长,击穿电压往往很低。它与绝缘材料本身的耐游离性能、制造工艺、工作条件等因素有关。放电击穿。这是固体电介质在强电场作用下,内部气泡首先发生碰撞游离而放电,继而加热其他杂质,使之气化形成气泡,由气泡放电进一步发展,导致击穿。放电击穿的击穿电压与绝缘材料的质量有关。固体电介质一旦击穿,将失去其绝缘性能。实际上,绝缘结构发生击穿,往往是电、热、放电、电化学等多种形式同时存在,很难截然分开。一般来说,在采用 tan 值大、耐热性差的电介质的低压电气设备,在工作温度高、散热条件差时,热击穿较为多见。而在高压电气设备

15、中,放电击穿的概率就大些。脉冲电压下的击穿一般属电击穿。当电压作用时间达数十小时乃至数年时,大多数属于电化学击穿。2. 绝缘老化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其绝缘材料由于受热、电、光、氧、机械力 ( 包括超声波 ) 、辐射线、微生物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产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导致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劣化。绝缘老化过程十分复杂。就其老化机理而言,主要有热老化机理和电老化机理。(1) 热老化。一般在低压电气设备中,促使绝缘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是热。热老化包括低分子挥发性成分的逸出,包括材料的解聚和氧化裂解、热裂解、水解 , 还包括材料分子链继续聚合等过程。每种绝缘材料都有其极限耐热温

16、度,当超过这一极限温度时,其老化将加剧,电气设备的寿命就缩短。在电工技术中,常把电机和电器中的绝缘结构和绝缘系统按耐热等级进行分类。表 2-1 所列是我国绝缘材 料标准规定的绝缘耐热分级和极限温度。(2) 电老化。它主要是由局部放电引 起的。在高压电气设备中,促使绝缘材料老化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放电。局部放电时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高速粒子都会降低绝缘材料的性能,局部放电还会使材料局部发热,促使材料性能恶化。3. 绝缘损坏绝缘损坏是指由于不正确选用绝缘材料,不正确地进行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装,不合理地使用电气设备等,导致绝缘材料受到外界腐蚀性液体、气体、蒸气、潮气、粉尘的污染和侵蚀,或受到外界热源、

17、机械因素的作用,在较短或很短的时间内失去其电气性能或机械性能的现象。另外,动物和植物也可能破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绝缘结构。表 2-1 绝缘耐热分级及其极限温度耐热分级极限温度/Y90A105E120B130F155H180C180三、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绝缘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主要包括绝缘电阻试验、耐压试验、泄漏电流试验和介质损耗试验。其中:绝缘电阻试验是最基本的绝缘试验;耐压试验是检验电气设备承受过电压的能力,主要用于新品种电气设备的型式试验及投入运行前的电力变压器等设备、电工安全用具等;泄漏电流试验和介质损耗试验只对一些要求较高

18、的高压电气设备才有必要进行。现仅就绝缘电阻试验进行介绍。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的指标。在绝缘结构的制造和使用中,经常需要测定其绝缘电阻。通过绝缘电阻的测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定某些电气设备的绝缘好坏,判断某些电气设备 ( 如电机、变压器 ) 的受潮情况等。以防因绝缘电阻降低或损坏而造成漏电、短路、电击等电气事故。1. 绝缘电阻的测量。绝缘材料的电阻可以用比较法( 属于伏安法 )测量,也可以用泄漏法来进行测量,但通常用兆欧表( 摇表 )测量。这里仅就应用兆欧表测量绝缘材料的电阻进行介绍。兆欧表主要由作为电源的手摇发电机 ( 或其他直流电源 ) 和作为测量机构的磁电式流比计( 双动线圈

19、流比计 )组成。测量时,实际上是给被测物加上直流电压,测量其通过的泄漏电流,在表的盘面上读到的是经过换算的绝缘电阻值。磁电式流比汁的工作原理如图 2-3 所示。在同一转轴上装有两个交叉的线圈,当两线圈通有电流时,两个线圈分别产生互为相反方向的转矩。其大小分别为 M1 = K1f1()I1 (2.3)M2= K2f2()I2 (2.4)式中 : K1 K2 比例常数;I1,I2 通过两个线圈的电流;一一线圈带动指针偏转的偏转角。当 M1M2 时,线圈转动,指针偏转。当 M1=M2 时,线圈停止转动,指针停止偏转,且两电流之比与偏转角满足如下的函数关系,即 (2.5)兆欧表的测量原理如图 2-4

20、所示。在接入被测电阻 Rx 后,构成了两条相互并联的支路,当摇动手摇发电机时,两个支路分别通过电流 I1 和 I2 。可以看出 (2.6) 考虑到两电流之比与偏转角满足的函数关系,不难得出 =f(Rx) (2.7)可见,指针的偏转角仅仅是被测绝缘电阻 Rx 的函数,而与电源电压没有直接关系。 在兆欧表上有三个接线端钮,分别标为接地 E 、电路 L 和屏蔽 G 。一般测量仅用 E,L 两端,E 通常接地或接设备外壳,L 接被测线路,电机、电器的导线或电机绕组。测量电缆芯线对外皮的绝缘电阻时,为消除芯线绝缘层表面漏电引起的误差,还应在绝缘上包以锡箔,并使之与 G 端连接,如图 2-5 所示。这样就

21、使得流经绝缘表面的电流不再经过流比计的测量线圈,而是直接流经 G 端构成回路,所以,测得的绝缘电阻只是电缆绝缘的体积电阻。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应根据被测物的额定电压正确选用不同电压等级的兆欧表。所用兆欧表的工作电压应高于绝缘物的额定工作电压。一般情况下,测量额定电压 500V 以下的线路或设备的绝缘电阻,应采用工作电压为 500V 或 100OV 的兆欧表;测量额定电压 500V 以上的线路或设备的绝缘电阻,应采用工作电压为 1000V 或 2500V 的兆欧表。 与兆欧表端钮接线的导线应用单线,单独连接,不能用双股绝缘导线,以免测量时因双股线或绞线绝缘不良而引起误差。

22、 测量前,必须断开被测物的电源,并进行放电;测量终了也应进行放电。放电时间一般不应短于 23 min。对于高电压、大电容的电缆线路,放电时间应适当延长,以消除静电荷,防止发生触电危险。 测量前,应对兆欧表进行检查。首先,使兆欧表端钮处处于开路状态,转动摇把,观察指针是否在 “” 位;然后,再将 E 和 L 两端短接起来,慢慢转动摇把,观察指针是否迅速指 向 “ 0 ” 位。 进行测量时,摇把的转速应由慢至快,到 120 r/min 左右时,发电机输出额定电压。摇把转速应保持均匀、稳定,一般摇动 1min 左右,待指针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测量过程中,如指针指向 “0”,表明被测物绝缘失效,应停止

23、转动摇把,以防表内线圈发热烧坏。 禁止在雷电时或邻近设备带有高电压时用兆欧表进行测量工作。 测量应尽可能在设备刚刚停止运转时进行,这样,由于测量时的温度条件接近运转时的实际温度,使测量结果符合运转时的实际情况。2 吸收比的测定。对于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交流电动机等高压设备,除测量绝缘电阻之外,还要求测量其吸收比。吸收比是加压测量开始后 60S 时读取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测量开始后15S时读取的绝缘电阻值之比。由吸收比的大小可以对绝缘受潮程度和内部有无缺陷存在进行判断。这是因为,绝缘材料加上直流电压时都有一充电过程,在绝缘材料受潮或内部有缺陷时,泄漏电流增加很多,同时充电过程加快,吸收比的值小

24、,接近于1;绝缘材料干燥时,泄漏电流小,充电过程慢,吸收比明显增大。例如,干燥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在 1030 时的吸收比远大于 1.3 。吸收比原理如图 2-6 所示。3 绝缘电阻指标。绝缘电阻随线路和设备的不同,其指标要求也不一样。就一般而 言,高压较低压要求高;新设备较老设备要求高;室外设备较室内设备要求高;移动设备较固定设备要求高等。以下为几种主要线路和设备应达到的绝缘电阻值。 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要求绝缘电阻不低于 0.5M;运行中的线路和设备,要求可降低为每伏工作电压不小于 1000;安全电压下工作的设备同 220V 一样,不得低于 0.22M;在潮湿环境,要求可降低为每伏

25、工作电压 500。 携带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2M。 配电盘二次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1M,在潮湿环境,允许降低为 0.5M。 1OkV 高压架空线路每个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300M;35kV 及以上的不应低于 500M。 运行中 61OkV 和 35kV 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分别不应低于 400100OM 和6001500M。干燥季节取较大的数值;潮湿季节取较小的数值。 电力变压器投入运行前,绝缘电阻应不低于出厂时的 70%,运行中的绝缘电阻可适当降低。第二节 屏护和间距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用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从防止电击的角度而言,屏护和间距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的安全措施。此外,屏

26、护和间距还是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的安全措施之一。一、屏护1屏护的概念、种类及其应用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屏护可分为屏蔽和障碍 ( 或称阻挡物 ), 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只能防止人体无意识触及或接近带电体,而不能防止有意识移开、绕过或翻越该障碍触及或接近带电体。从这点来说,前者属于一种完全的防护,而后者是一种不完全的防护。屏护装置的种类又有永久性屏护装置和临时性屏护装置之分,前者如配电装置的遮栏、开关的罩盖等;

27、后者如检修工作中使用的临时屏护装置和临时设备的屏护装置等。屏护装置还可分为固定屏护装置和移动屏护装置,如母线的护网就属于固定屏护装置;而跟随天车移动的天车滑线屏护装置就属于移动屏护装置。屏护装置主要用于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如开关电气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包以绝缘,因此需要屏护。对于高压设备,由于全部绝缘往往有困难,因此,不论高压设备是否有绝缘,均要求加装屏护装置。室内、外安装的变压器和变配电装置应装有完善的屏护装置。当作业场所邻近带电体时,在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过道、入口等处均应装设可移动的临时性屏护装置。2. 屏护装置的安全条件尽管屏护装置是简单装置,但为了保证其有效

28、性,须满足如下的条件:(1) 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为防止因意外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对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实行可靠的接地或接零。(2) 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遮栏高度不应低于 1.7m,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 0.1m , 网眼遮栏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表 2-2 所示的距离。栅遮栏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 1.2 m ,户外不应小于 1.5m ,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 0.2 m 。对于低压设备,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0.8 m 。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 2.5 m 。(3) 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 “

29、止步 , 高压危险 !” 等标志。(4) 必要时应配合采用声光报警信号和联锁装置。表 2-2 网眼遮栏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额定电压/kv1102035最小距离/m0.150.350.6二、间距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在间距的设计选择时,既要考虑安全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人- 机工效学的要求。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设备类型、不同安装方式、不同的周围环境所要求的间距不同。1 线路间距架空线路导线在

30、弛度最大时与地面或水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 2-3 所示的距离。表 2-3 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线路经过地区线路电压1KV110KV35KV居民区66.57非居民区55.56不能通航或浮运的河、湖(冬季水面)55-不能通航或浮运的河、湖(50年一遇的洪水水面)33-交通困难地区44.55步行可以达到的山坡34.55步行不能达到的山坡、峭壁或岩石11.53在未经相关管理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架空线路不得跨越建筑物。架空线路与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厂房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且不应跨越具有可燃材料屋顶的建筑物。架空线路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见表 2-4 。架空线路导线与街道树木、厂区树木的最小距离见表

31、 2-5,架空线路导线与绿化区树木、公园的树木的最小距离为 3 m 。表 2-4 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线路电压/kv411035垂直距离/m2.53.O4.0水平距离/m1.01.53.0表 2-5 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线路电压/kv运11035垂直距离/m1.01.53.0水平距离/m1.02.0-架空线路导线与铁路、道路、通航河流、电气线路及管道等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见表 2-6 。表中:特殊管道指的是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各项中的水平距离在开阔地区不应小于电杆的高度。表2-6 架空线路与工业设施的最小距离项目线路电压1KV10kV35kV铁路标准轨距垂直距离至钢轨顶面7.57.57.5

32、至承力索接触线3.03.03.0水平距离电杆外缘至轨道中心交叉5.0交叉杆加高3.0窄轨垂直距离至钢轨顶面6.06.07.5至承力索接触线3.03.03.0水平距离电杆外缘至轨道中心交叉5.0交叉杆加高3.0道路垂直距离6.07.07.0水平距离(电杆至道路边缘)0.50.50.5通航河流垂直距离至50年一遇的洪水位6.06.06.0至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桅顶1.01.52.0水平距离边导线至河岸上缘最高杆(塔)高弱电线路垂直距离6.07.07.0水平距离(两线路边导线间)0.50.50.5电力线路1KV垂直距离1.02.03.0水平距离(两线路边导线间)2.52.55.010kV垂直距离2.0

33、2.03.0水平距离(两线路边导线间)2.52.55.035kV垂直距离3.02.03.0水平距离(两线路边导线间)5.05.05.0特殊管道垂直距离电力线路在上方1.53.03.0电力线路在下方1.5-水平距离(边导线至管道)1.52.04.0同杆架设不同种类、不同电压的电气线路时,电力线路应位于弱电线路的上方,高压线路应位于低压线路的上方。横担之间的最小距离见表 2-7 。表2-7 同杆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距离项目直线杆分支杆和转角杆10kV与10kV0.80.45/0.610kV与低压1.21.0低压与低压0.60.310kV与通讯电缆2.5低压与通讯电缆1.5从配电线路到用户进线处第一个

34、支持点之间的一段导线称为接户线。10kV 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 4.5m; 低压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 2.75m。 低压接户线跨越通车街道时对地距离不应小于 6m; 跨越通车困难的街道或人行道时,对地距离不应小于 3.5m 。从接户线引入室内的一段导线称为进户线。进户线的进户管口与接户线端头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 0.5m;进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 2.7m 。户内低压线路与工业管道和工艺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见表 2-8 。表中无括号的数字为电缆管线在管道上方的数据,有括号的数字为电缆管线在管道下方的数据。电缆管线应尽可能敷设在热力管道的下方。当现场的实际情况无法满足表 2-8 所规定距离时,

35、应采取包隔热层,对交叉处的裸母线外加保护网或保护罩等措施。表 2-8 户内低压线路与工业管道和工艺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布线方式穿金属管导线电缆明设绝缘导线裸导线起重机滑触线配电设备煤气管平行1005001000100015001500交叉100300300500500乙炔管平行10010001000200030003000交叉100500500500500氧气管平行100500500100015001500交叉100300300500500蒸气管平行1000(500)1000(500)1000(300)10001000500交叉300300300500500暖热水管平行300(200)50030

36、0(200)10001000100交叉100100100500500通风管平行20020010001000100交叉100100500500上下水管平行20020010001000100交叉100100500500压缩空气管平行20020010001000100交叉100100500500工艺设备平行15001500100交叉15001500直埋电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7 m ,并应位于冻土层之下。直埋电缆与工艺设备的最小距离见表 2-9。 当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时,电缆周围土壤温升不应超过 10 ,超过时,须进行隔热处理。表 2-9 中的最小距离对采用穿管保护时,应从保护管的外壁算起。表2-

37、9 直埋电缆与工艺设备的最小距离敷设条件平行敷设交叉敷设与电杆或建筑物地下基础之间,控制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0.610 kV以下的电力电缆之间或控制电缆之间1.00.510 35kV的电力电缆之间或其他电缆之间0.250.5不同部门的电缆(包括通信电缆)之间0.50.5与热力管沟之间2.00.5与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管道之间1.00.5与水管、压缩空气管道之间0.50.5与道路之间1.51.0与普通铁路路轨之间3.01.0与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之间10.02用电设备间距明装的车间低压配电箱底口的高度可取1.2 m,暗装的可取1.4 m 。明装电能表板底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8 m 。常用开关电器的安装

38、高度为1.31.5 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保留150的距离,以便于操作。墙用平开关,离地面高度可取1.4 m。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1.31.8 m,暗装的可取0.20.3 m。户内灯具高度应大于2.5 m,受实际条件约束达不到时,可减为2.2 m,低于2.2 m 时,应采取适当安全措施。当灯具位于桌面上方等人碰不到的地方时,高度可减为1.5 m 。户外灯具高度应大于3 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 m 。起重机具至线路导线间的最小距离,1kV及1kV以下者不应小于1.5 m ,10kV 者不应小于 2 m 。3.检修间距低压操作时,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 m 。高压作业时,各种作业类别所要求的最小距离见表2-10。表2-10 高压作业的最小距离类别电压等级10kV35kV无遮拦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0.71.0无遮拦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用绝缘杆操作0.40.6线路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1.02.5带电水冲洗,小型喷嘴与带电体之间0.40.6喷灯或气焊火焰与带电体之间1.53.0 注: 距离不足时,应装设临时遮拦。 距离不足时,邻近线路应当停电。 火焰不应喷向带电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